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是综合荣誉吗?

本文共2172字,阅读约需3.5分钟
-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北京中学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改革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暨北京中学教学改革现场会”在北京中学举行,清华大学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就“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做了报告发言。以下是他对“德育凭什么为先、为首、为本”的理解。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开会专门讨论一个问题即《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在讲到教育改革的时候,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是根本任务,而且要构建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那么,国家改革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什么?就是立德树人。
我们讲核心素养,实际上也是围绕立德树人而做的,它也是我们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主要任务。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基础教育深化改革最主要的关键词。
教育部关于核心素养的文件,第一次就是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来的,把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重要举措。
展开剩余82%
德育凭什么为先、为首、为本呢?
第一,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德育是教育质量的主要内涵,德育搞不好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著名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讲,“教育全部工作都用道德一个概念以统扩之”。在世界上义务教育兴起的时候,包括在欧洲、英国这些国家,真正兴起办义务教育的时候,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而实际上是从德育开始的。
他们原来在农村时都从事个体劳动,很散漫,想几点钟上班就几点钟上班,而在圈地运动以后,他们失去了土地和牧场,就需要到城里打工,那时他们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就是服从于城市中大企业工厂的社会化大生产、集体纪律的要求。电影《摩登时代》就诠释了纪律比技术更重要的问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义务教育的兴起其实从德育开始的。
第二,德育是对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影响最深远的教育,是影响力最大的教育。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凭什么就能够从三岁看到大,从七岁就能看到老呢?是看一个人认识多少字吗?很显然不是,是看一个人是否能够编程,是否能弹钢吗?也不是。重要的是看德行,看一个人的品质,看他的性格特征。
美国一个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在夏威夷某所小学找到20世纪50年代老师对小学生的品行所写的评语,通过这些评语追溯他们后来的发展。在研究人员作研究的时候,当年的小学生都已经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一生的成就基本上也都能够反映出来了。
研究人员根据当时评语上学生的名字找到他们,并根据当时老师写的评语来与他们后来的人生表现,包括他们的事业发展、家庭生活,以及性格特征作比对,结果怎么样呢?非常相似。这说明什么?说明真正能够去延续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是他的品质,是他的品格,是他的道德,而不是单纯的认知。
究竟在孩子们有限的学校学习时间中,我们应该给他们什么?什么才是对他一辈子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这是老师始终要悬在头上的一把剑,我们要时刻反思,今天的教育对他们而言有好处吗?
我们常常说为孩子打下一个生命的底色,什么样的底色?如果我们今天教给他的,对他的发展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的话,实际上是对不起这些孩子,对不起这个社会,也对不起这份职业和自己的良心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重视德育,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性格特征的养育、培育,对他一辈子的发展非常关键。
第三,当下社会、老百姓对教育的不满,主要还体现在德育上,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不管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会议,还是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三五”规划,或是教育部诸多文件,都在讲立德树人,都在讲核心素养。所以德育在政策上、理论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现实怎么样呢?
当然,德育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一部分地方和学校,德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也许这些问题甚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什么问题呢?
很多校长信奉“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所以,在很多学校,相比起语数外这样的学科课程,德育就变得不重要了。一到中考、高考,德育就干脆放在一边了。
讲核心素养,讲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个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仅仅之于智育而言,还要适应儿童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
曾经有一位老师写了一幅对联,“智育是学校的生命线,德育是学校的风景线”。为什么德育在理论上、政治上讲得这么重要,定位这么高,可在现实中却是这样的状况呢?
有人说,这是社会评价的问题,社会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依据就是分数。然而,把这样的反差归咎为学校追求分数合理吗?
追求分数有什么错?哪所学校不追求分数?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考所好学校?哪所学校的校长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中考、高考成绩第一?没有人不希望。
可问题在于,提高学习成绩、重视学生分数就要忽视德育吗?难道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一定要轻视德育,就一定不用重视德育吗?难道德育和智育就一定是对立的吗?
追求成绩没有错,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
陶行知先生在90年前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他说,
训育上还有一件最不幸的事,这事就是教育与训育分家,把教师看作是知识范围之内的事,训育看作是品行范围之内的事,以为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不同的原理支配的。甚至于一校之中管教务与训育者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
怎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然要去重视的问题。殊不知,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支配的,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
他还说,“所以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了一个作业,我们能不能在知识品行的合一上研究一些办法出来呢?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的问题,重视成绩、关注成绩、提高学生的成绩,是认知发展很重要的方面。但是这种认知发展跟德育是什么关系呢?就一定要否定德育吗?重视学生的品质、品行和品格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有没有帮助呢?时隔90年了,这个作业我们还在做,真是惭愧。
(以上内容根据谢维和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改革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暨北京中学教学改革现场会”上的发言整理。)
∣点滴随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市52名班主任、39名德育工作者被授予省级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当前位置: ->->正文
我市52名班主任、39名德育工作者被授予省级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发布时间:&&访问次数: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实施意见,认真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争创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的活动,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点、事迹突出、成效显著的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近日,我市52名班主任、39名德育工作者分别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省级优秀班主任"、"省级先进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名单如下:省先进德育工作者名单
杨一彪 泉州培元中学     苏建伟 泉州一中吴 宏& 泉州五中       赵尘元 泉州实验小学陈丽红 泉州第二实小     杨真珠 泉州盲聋哑学校杜翠琼 泉州卫校       郑群腾 安溪县柯艺灿 泉州慈山财经学校   陈传发 安溪七中蔡鹏图 安溪东方中学     傅鸿彬 安溪蓝溪中学林 高 泉州市城东中学     张庆和 丰泽区黄丽德 泉州十中       陈佳辉 石狮市石光中学陈海珍 南安第一实验小学   王五七 南安国光中学黄少川 南安丰州学区     陈兴利 南安一中林培玲 鲤城区实验小学    吴世企 晋江池店镇教委许尚仁 晋江养正中学     王海乾 晋江永和中学朱民强 晋江市教育局     刘东林 晋江云峰中学刘碧兰 永春桃城镇中心小学  陈志宏 永春县教育局陈小书 永春华侨中学     陈明雄 惠安八二三实小龚国添 惠安实验小学     黄志平 惠安一中 庄怀明 泉港山腰中心小学   叶伟彬 泉港涂岭中心小学黄光明 德化三班中心小学   郑友梯 德化春美初级中学林世铨 泉州马甲中学     黄子达 洛江河市中心小学许建设 石狮实小
省优秀班主任名单
陈春梅 泉州幼师       王良文 泉州农业工程学校郑月琼 泉州农校       李其山 泉州财贸干校杨淑玲 泉州五中       骆志森 泉州五中庄钟慧 晋光小学       陈春暖 泉师附小林丽娟 泉州电力学校     陈原伟 泉州商贸学校潘刚博 泉州八中       庄少蓉 泉州三中曾建聪 泉州培元中学     黄泽兰 泉州华侨职校汤向明 泉州一中       颜 超 泉州六中林有玉 泉州十-中       余金朵 泉州罗溪中学黄超瑜 泉州九中       刘芳古 泉州城东中学林维岳 泉州七中       陈修雄 泉州七中吴胜文 石狮三中       曾文海 石狮八中卢言言 石狮福民中心小学   黄火龙 南安三中陈灵爱 南安市柳城小学    黄文进 南安工业学校郑婉芳 南安成功中心     戴荣辉 南安国光初级中学丁德建 南安实验中学     黄春林 南安国专中心张瑜玲 晋江东石第二中心   林晓彬 晋江一中林巧艺 晋江内坑三和小学   洪庆军 晋江职业专许灵韬 晋江侨声中学     林小红 永春东关中心颜国都 永春一中       王静利 永春三中刘海龙 泉港一中       庄世辉 泉港二中郑俊三 惠安一中       周 到 惠安嘉惠中学许燕珠 惠安三中       骆志忠 惠安科山中学杨丽卿 安溪湖头中心学校   林联群 安溪铭选中学林建雄 安溪一中       胡明清 安溪沼涛实小黄文元 德化一中       苏秀芬 德化实验小学用户名:密码:
当前位置: >>
花园小学恽超老师获“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发布日期: 21:25:29 浏览数: 来源:花园小学 字号:〖
全心护花& 平实做人
――花园小学恽超老师获“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在“教育中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里不能没有水一样。”她用一颗真挚的爱心,从事着热爱的教育事业,感染这一棵棵天真的幼苗;她以真诚滋润着这一片稚嫩的红土地,浇灌这群群活泼的生命体!虽没有满眼绚丽灿烂,却也拥有了一路春意盎然。她,就是花园小学学生中心主任恽超,近日,她获得了“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习惯
自担任学生中心主任一职,她始终坚持将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学生中心常规工作重点推进,整理并制定了“花园小学学生八好习惯”。同时,还组织少先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等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及时反馈和激励表彰。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学生中心开展的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花小的学生们在悄悄地收获着、进步着,成长为言行如花般优雅的少年。
活动策划&& 提高学生素养
几年来,恽老师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的引领,始终坚持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构建新的德育工作体系,倡导“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以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生命教育为抓手,强化体验教育,设计真实、感动的教育活动, 努力让活动有新意,在活动中育人,开辟了花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每年,学生中心都组织开展各种常规教育活动,精心策划一系列具有花园特色的德育活动,如一年级“知花礼”、种子节、三年级“行花礼”、六年级“成花礼”、百花奖颁奖礼、“花博三小”系列活动、校园吉尼斯、校园艺术节、艺术之旅……从主持稿的撰写,主持人的训练、到演员的挑选、节目的排练,从质量的监督到活动的效果,她都要一一把关。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了自我,展示了自信,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了道德品质的提升和能力的成长。
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能力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恽老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她策划成立了以优秀班主任马丽近命名的“马丽近班主任工作室”,定期组织开展班主任培训与经验交流活动,先后进行了“偶发事件处理艺术”、“怎样与家长沟通”、“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一年级新生班主任工作交流”等沙龙和培训活动,努力提高班主任群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专业锤炼&& 提高科研水平
恽老师潜心德育和少先队的科研工作,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荣誉:组织的多个活动被评为全国“少先队基本知识学习实践好活动”,获武进区优秀观摩活动评比一等奖;辅导的多个小课题获武进区五彩杯小课题一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案例获江苏省少先队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武进区少先队年会论文、案例评比一等奖;撰写的课题结题报告获江苏省少先队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
花的事业是艳丽的,果实的事业是丰硕的,但她常说愿做一捧朴实的泥土,为花的艳丽、果实的丰硕默默地提供养料。她将继续在自己深爱的教育岗位上探索、耕耘、奉献,用美丽的火光照亮平实的人生。
(武进区花园小学供稿 &撰稿:恽超& 摄影:朱林洁 审核:庄彩华)德育园地 _ 荣誉殿堂_福州屏东中学
版权所有 @ 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屏东路39号 闽ICP备号-1 技术支持:福建中教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育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