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师 工业企业的进销存帐怎么做是这样填吗?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查看: 3367|回复: 12
存货计价测试表格设计—以月末加权平均法为例
现在就加入吧!
CMA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一年内免费直播参与
历届活动视频回放
Excel知名公众号作者
随书扫码看视频学Excel
相信大家平时在审计工作中都或多或少借鉴过立信所的底稿,最近偶然发现其存货计价测试的表格设计存在问题,可能导致依据此表计算的存货结转差异错误,因此特意撰写此文与同行分享。以月末加权平均法为例,首先我们来看公式:& & 本月存货发出单价=(月初余额+本月增加金额)/(月初数量+本月增加数量)& & 我们看一下立信版底稿中关于存货计价测试的表格,如图(一)所示
QQ截图06.png (386.45 KB, 下载次数: 17)
19:46 上传
& & 上述表格中“进销存”来自于企业的存货进销存表,上述本期应结转成本为根据上述公式所计算得出的结果,目的是为了测试本期“销”中的单价是否正确,上述差异为本期账面结转与本期应结转的差异,审计人员据此判断是否需要对存货及成本进行调整。
& & 在上述表格设计中,上月末结存=本月初余额,理论上也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我们在计算本期应结转成本时,需要用的数据必须是正确的才能够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试想一下,如果公司的“销”的数据不准确(正是我们需要测算的数据),那么月末结存也会存在差异,若我们仍以上月末结存=本月初余额代入应结转成本单价公式,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 & 据此,此表作为存货计价测试是不正确的。
& & 既然不能以上述“存”的数据作为月初余额代入公式,那么我们就需要设计一列月初余额的数据,这列数据非来自公司进销存表,而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出,当然我们假定年初余额正确(除连续多期审计外):
& & 月初余额=年初余额(上月初余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应结转金额
& & 上述公式中用本期应结转金额代替了原先的本期发出金额,这里有点不好理解,我们以<font color="#月、<font color="#月为例。
年初余额正确(连续多期审计除外),本期增加正确(本期增加数据是否正确不在此程序的审计范围内,我们也假定正确),那么我们依据公式
& & 本月存货发出单价=(月初余额+本月增加金额)/(月初数量+本月增加数量)
必然正确。
& & 再看<font color="#月份,我们依据公式
&&&&月初余额=年初余额(上月初余额)+本期增加金额-本期应结转金额
& & 计算得出的月初余额正确。
& & 依此类推,以后各月计算的应结转成本也就不会出现错误了。我们看一下加入了期初余额的表格,如下图(二)所示:
QQ截图06.png (386.45 KB, 下载次数: 3)
19:49 上传
这里提供两种不同表格设计的下载,本人水平有限,若有不同观点或更独到的见解,欢迎指正批评!
(16.46 KB, 下载次数: 215)
19:4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4.26 KB, 下载次数: 284)
19:5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p id="rate_820"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金币 + 15
" class="mtn mbn">
<p id="rate_042"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分享&金币 + 2
" class="mtn mbn">
1. 如果用的是移动加权平均,一般审计会有什么测试方法?也有这么个底稿么
2. 一般电子系统的加权平均公式应该不会错,但是发货数量可能错,比如存在截止性或者舞弊问题,那么假设给这个公司调整了收入,那么相应的对单价的影响会怎么评估?
1. 如果用的是移动加权平均,一般审计会有什么测试方法?也有这么个底稿么
2. 一般电子系统的加权 ...
1、移动加权平均只是将月改为次,测算方法一样;
2、因为我有遇到过一家企业,人为的调动了发出存货的金额,当然如果一切按财务系统计算理论上是不会出现错误的;
3、发货数量的错误,不在本审计程序的范围之内,而应是通过比对出库单与销售发票上的数量或是通过截止测试来证明其数量是否正确。
1、移动加权平均只是将月改为次,测算方法一样;
2、因为我有遇到过一家企业,人为的调动了发出存货的金 ...
1. 我的意思是,有没有移动加权的底稿可以看一下,因为总不可能那么大数据量都放进去吧,是抽样还是什么?
2. 我的意思是,在计算本期应结转成本时,本期发出数量是不能用企业的数量的,因为可能存在舞弊或截止性等错误,应该是用正确的每期发货数量乘以计算好的本期单价,得到本期应结转成本,在用这个数减去企业账面结转的成本,才是真正的差异。而你这个表里面的用于计算本期应结转成本的本期发出数量应该是企业自己的数据?如果要把这个数量硬改成正确数量也不太好,不如再加一列单独的正确数量。
1. 我的意思是,有没有移动加权的底稿可以看一下,因为总不可能那么大数据量都放进去吧,是抽样还是什么 ...
1、如果数据量大,抽样测试肯定是更好的选择;
2、我个人觉得不需要另外加入数量一列,除非执行其他程序的时候发现发出数量存在较大舞弊问题(截止测试不算),因为本期增加的数量与金额也是有可能出现舞弊和截止性错误的,小问题在原表上改更合适,不过非得加一列也没问题。
1. 如果用的是移动加权平均,一般审计会有什么测试方法?也有这么个底稿么
2. 一般电子系统的加权 ...
1、看了下自己的模板,还真就漏了移动加权的
2、上周本所某组连续发现两个企业的ERP系统加权平均公式被加入了一个不该有的常数
期初数是倒算出来了吧???呀呀呀。有弊端。做为审计人员底稿模板只是参考,不要认为他是标准,只要自己走上法庭能证明自己无过就行。过程自己按法规或准则来就行,不要太在意,这种公式的事。这个公式也有他的道里和想法在内。
谢谢分享。值得学习。
谢谢分享。值得学习。
虽然没有用过立信底稿,但是佩服你这种专研精神。
值得学习。
站长推荐 /1
制造业企业的审计可以说是纷繁芜杂的,涉及海量的材料、简易不同的产品线、专业术语堆砌的工艺流程等等,可以说每天都产生无数的数据,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的建立审计脉络,并形成完整审计方案,以及有效执行呢?这是本期嘉宾刘丽姗分享的重点,她曾主导审计各类型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Powered by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在期末根据期初存货结存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进价成本,一次性计算本期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本期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单位成本,并以此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价值的方法。此方法的日常计价工作量虽然大为简化,但无法及时计算成本,较适用于存货成本变动不大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入库存货实际成本-采购退货的实际成本
加权平均单价=  ----------------------------------------------------------------
            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入库存货数量-采购退货数量
一、 采购收货
  企业发生采购业务并收到"采购发票"时,应进行发票业务处理,审核单据之后,此次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将记录到相关的报表和账务中,并增加存货的成本金额。期末系统将根据结存存货和本批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按照公式(2)重新计算结存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
二、 采购退货
  发生采购退货时,如果用户是根据对应的"采购收货单"生成"采购退货单"的,则所退存货的单位成本取自所选单据中的单价,单据审核之后,直接冲减本月采购收货的数量、金额,并于月末参与存货加权平均价的计算。
三、 领用、销售货品
  生产领用或直接销售的存货(包括材料类和库存商品类),系统根据"领料单"、"销售发票"来记录其发出的数量,待月末再根据全月平均价计算并分配成本。
四、 退料、销售退回
  生产退回或销售退回的存货(包括材料类和库存商品类),系统根据"退料单"、"销售退货发票"的记录直接冲减当月生产领用或销售的数量,待月末再根据全月平均价计算并分配成本。
五、 组装货品
  组装所领用零件,只在业务发生时,记录其数量、月末再根据其全月平均价计算并分配成本;组装完成的新货品其成本是所有组装零件按照全月加权单价计算的成本总和,月末系统将根据公式(2)重新计算该货品的加权平均单价。
六、 拆卸货品
  领出要拆卸货品时,其成本计算方法与领用、销售货品的存货成本核算方式相同,不影响库存加权平均单价;拆卸后的零件金额是按各零件金额所占被拆卸货品总金额的比例,将被拆卸货品总金额分配到每个零件当中,作为零件入库成本,入库后,参与相应存货月末加权平均价的计算。
七、 其他入库
  系统处理非采购业务发生的货品入库时,其库存成本核算方法与采购进货核算方法相同,可参照采购进货中的业务介绍。
八、 其他出库
  系统在处理非销售和领用货品出库时,其货品成本核算方法与采购退货的存货成本核算方法相同。
九、 仓库盘点
  仓库盘点的存货成本计算方法是以上月末的加权平均单价作为盘盈或盘亏货品的单位成本来计算盈亏金额,盘盈的货品增加本期存货相应的数量及金额;盘亏的货品则冲减当期相应货品的数量及金额。月末参与计算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
十、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金额+本期收入存货金额-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没有更多推荐了,
加入CSDN,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与500万程序员共同成长!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怎么算成本的步骤_百度知道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怎么算成本的步骤
我有更好的答案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求助:有时候红色画出的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有差异,应该怎么办?
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图示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考虑到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单价不一定是整数,往往要小数点后四舍五入,为了保持账面数字之间的平衡关系,一般采用倒挤成本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热门搜索:
密 &nbsp 码
实习会计, 积分 1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7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18:42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存货月末账面余额时,为什么分子加期初在产品成本,分母没有期初在产品数量。
这个帖子的问题提的很好。我稍后给你回答一下哈。现在感觉你好像是把在产品和存货弄混了。这两个东西不完全一样。可以说存货包括在产品。详细的解释我在后面的回帖中详细说明一下。
楼主你好:
& & 关于你的问题,我想这样回答可能会直观一点:
& && && & 1.&&首先你需要明白的是存货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包括在产品、库存商品等等许多内容;
& && && & 2.&&其次,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当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计算其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之一,存货单位成本的公式如下:
& && && && && && && && && && &&&存货的单位成本=(月初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注意:这里分母“月初存货数量”可以部分理解为你所说的“期初在产品数量”,因为在产品属于存货的一种。]
& && && && && && && && & 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这里我用例题的方式来应用一下这个知识点帮你理解一下:
【例题·单选】&&&2011年&
& && && &&&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日结存甲材料200件,单位成本4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5元;3月20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8元;当月共发出甲材料500件。3月发出甲材料的成本为 (& && &)元。
& &&&& && && &&&A.& &18500& && && && && && && && & B.&&18600
& && && && && && &&&C.& &19000& && && && && && && && & D.&&20000
【个人解析分析】:
& && && && && &&&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出3月初该企业结存甲材料的总成本是200*40=8000元;3月份共购入2次甲材料,3月15日购入的总成本是400*35=14000元;3月20日购入甲材料的总成本是400*38=15200元。
& && && && & 第二步计算3月份存货的单位成本,将数据套入公式:
& && && && && && && && && && && &&&& &存货单位成本= (+15200)÷(200+400+4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2 (元/件)
& && && && && && && && && && && && & 发出甲材料成本= <font color="#.2*500=18600
& && && && & & & 因此本题答案为 B。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回帖提问。
<p id="rate_18778"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很给力!&金币
" class="mtn mbn">
dongusername2015 发表于
楼主你好:
& & 关于你的问题,我想这样回答可能会直观一点:
<font color="#4*****115 发表于
那就是说我解释清楚了?
dongusername2015 发表于
那就是说我解释清楚了?
恩恩& && &我是明白了
东奥会计在线
微信号:dongaocom
京公网安备:号&& &&
&donga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原材料明细账怎么登?_百度知道
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原材料明细账怎么登?
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时,原材料明细账怎么登,我想要的是很规范的那种,急啊 !比如说月末要合计吗?合计栏该怎么填,哪些情况下需要填单价,哪些情况下又不需要填单价的,请哪位好心人赐教,弄份表格给我吧,在此感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购进数量与购进金额要先合计吗?如果要,在什么时候合计,是在合计后再登记领用,还是等登记了领用后一起合计? 12:00 herry_lamb:你的图片我看不到,能发份到我邮箱里吗很感谢!
EXCEL管理时可以按日期管理出库数量,但登记账务时,要本月入库处理完,按累计的平均单价处理出库。 晚些将我做的EXCEL表格样式发给你吧。
采纳率:39%
按你购进的原材料登记:数量、单价、金额,到月末计算单价把当月购进的原材料的合计数量加上月结存的数量得出累计数量,再把当月购进原材料的合计金额加上月的余额得出累计金额,用累计金额除以累计数量就是材料的平均单价。
到月末计算单价把当月购进的原材料的合计数量加上月结存的数量得出累计数量,再把当月购进原材料的合计金额加上月的余额得出累计金额,用累计金额除以累计数量就是材料的平均单价,这个公式,我明白。那么购进数量与购进金额要先合计吗?如果要,在什么时候合计,是在合计后再登记领用,还是等登记了领用后一起合计?
先算出平均单价按平均单价领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销存帐怎么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