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亡5通麦大桥为何不让拍照有慢镜头吗

那些隽永的传世名作都是用什么相机拍的? - 漫谈 - 新湖南
那些隽永的传世名作都是用什么相机拍的?
[作者:樱桃小丸子揍是坠美的]      [来源:tuchong]       14:40:03
追求“明星同款”是很多人购物选择时的天性。摄影圈的“器材党”当然也不能免俗。森山大道常用理光GR1v,搞得现在这台机器的价格在二手市场被炒上天,保姆摄影师薇薇安?迈尔偏爱禄莱双反,禄莱的价格也是一路水涨船高。老北京有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其实说的就是器材的重要性。“大师用手机也能出大片”这句话也没错,但真正的大师,都是在每个细节比常人更讲究。
荒木经惟喜欢用宝丽来在酒吧里给妹子拍快照,小光圈塑料镜头,画质也很差,你以为是荒木经惟不讲究?错!他要的就是那个效果。宝丽来的劣质塑料镜头,模糊的成像,直闪补光,即影即有等特点,恰恰完美烘托了社交的临场感和酒吧气氛。
本人迷恋老器材多年,也搜集过不少相关资料。在这几年的折腾中,我发现很多摄影大师的传世名作,其实可以追溯到具体用哪台相机,甚至哪只镜头或哪款胶片拍摄。这其中包括了文字记载,摄影师与他们使用器材的合影,还有照片本身的画质特征。 &
“土豪”的玩法――亚当斯和Cooke&
《月升》安塞尔?亚当斯&
所谓好马配好鞍,亚当斯传世名作“月升”当然也要用上传世神镜Cooke。亚当斯属于把胶片摄影技术玩到极限的人,而且一生两大爱好,收藏好镜头和收藏凯迪拉克(土豪的世界咱不懂)。所以描述起月升的拍摄过程,颇有郭敬明的“堆名牌和秀家具”文风。
大意是这样的:我已在查马河谷拍摄多次,它位于圣达菲北边,圣达菲地如其名,是个神圣的地方。传说宝丽来的创始人兰德先生,就是带着他的小女儿在圣达菲度假时,受女儿一句“为什么你给我拍的照片我不能马上看”的激发,发明出一次成像技术的。
多年后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主推的当家SUV也是与Santa Fe同名。可是开韩国车拍风光实在是太掉价了,摄影之旅,我只选凯迪拉克。但当那晚我看到这一幕景色时,我几乎是放弃了自己的车,立马从后备箱拽出迪尔多夫8x10大画幅相机,迅速地组合了自己的Cooke XV Triple Convertible镜头,并给它加上Wratten No.15(G)滤镜。
最完美的月光只出现了三秒,但我知道人生如攀峰,一世不过一秒,所以“月升”这张的曝光时间,只有一秒。下图就是完成那一秒的Cooke: &
Cooke Triple Convertible Series XV&
套机玩出新花样――韦斯顿和Ansco&
《Pepper》爱德华?韦斯顿&
爱德华?韦斯顿早期迷恋画意摄影,是个不折不扣的器材控。最初他喜爱Wollensak Verito,一种美产可调柔焦程度的镜头。韦斯顿的后期作品慢慢脱离柔焦的运用,所以我们看到他的大部分杰作都是没有柔焦效果的。
这个时期他基本上在用一只德产rapid rectilinear镜头,用在格拉菲上的127mm F4.5 Tessar,和Turner Reich Triple convertible(一种组合式镜头,这类镜头单前组,单后组,双前组,双后组,和前后组搭配都可以使用,并能实现不同焦段,属于居家旅行必备良镜)。
明显看出韦斯顿不如亚当斯土豪,因为Turner Reich属于组合镜中的性价比之选。在当时,更好的组合镜选择是Cooke Series XV和蔡司的Protarlinse,次一级的是雨果梅耶的plastimatlinse和Wollensak series IIa。当然还有一只神镜叫F6.8版本的Duppel-Aristostigmat,存世稀少。而像Turner Reich这种性价比之选的主要问题是做工一般,留存到现在的也基本上都已开胶。
言归正传,韦斯顿在拍摄青椒时使用了Ansco 8x10相机,搭配蔡司21cm tessar。注意这依然是个廉价的选择,Ansco其实是个美国纽约的摄影器材代理商,所谓的Ansco 8x10,其实是Agfa在美国市场的贴牌版,而21cm Tessar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Ansco在售卖时配得最多的“套机套头”。 &
Ansco 8x10&
精打细算买精品――克拉伦斯和Premo View&
《晨》克拉伦斯?哈德逊?怀特&
亚当斯土豪,韦斯顿不算富裕,而克拉伦斯就算是潘苛恕5潘坑潘康耐娣ǎ蛳杆懵蚓贰
《晨》这幅作品使用了6.5x8.5规格的Premo View大画幅相机,装配的是Taylor Hobson Rapid View Portrait镜头,这个镜头可谓来头不小。是以Meniscus结构制造柔焦效果的鼻祖,由此衍生出的Cooke Achromatic Portrait(就是前者的重命名版),Karl Struss Pictorial(Karl是哈德逊的徒弟,此头为Karl自己设计定做),Pinkham Smith Semi-Achromat(P&S为美系最好的柔焦镜头生产商,克拉伦斯在其后期作品中大量使用此镜头)和Kodak Portrait(一种光圈在前,后边单组的特制镜头)。而我们所说的Taylor Hobson,其实就是Cooke Optics的前身。 &
Taylor Hobson Rapid View Portrait&
一次市场营销?――艾森塔斯特和Leica IIIa&
《胜利之吻》阿尔弗雷德?艾森塔斯特&
这张照片使用的相机非常容易查到,因为此台机器后来被公开拍卖,成交价格高达11.4万欧元。艾森塔斯特使用的是一台徕卡IIIa相机,属于巴纳克时期的作品。搭配一只伸缩的Summitar 50mm F2.0镜头。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便携,在不使用时可以缩进机身里。
Summitar的光学质量并不算优秀。但它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徕卡Summicron系列镜头的前身。(注:在公开拍卖的那段时间里,国外摄影论坛曾刮过一段对此相机身份有质疑的空穴之风,有人声称目睹了胜利之吻的拍摄过程,而当时艾森塔斯特使用的是一台单反,上边装配的是一颗黑白相间的镜头,当事人说因为单反造型和镜头黑白相间的镜头配色让他印象非常深刻,不像是后来所宣称的徕卡。所以坊间传闻高价公开拍卖IIIa相机实为徕卡公司在背后操纵的一次软广告。这很符合徕卡近些年的市场营销策略,总想给人一种历史上好照片都是用徕卡拍摄的错觉。) &
Leica IIIa, summitar 50mm F2.0 collapsible&
洪荒少女练肱二头肌――多罗西亚和格拉菲相机&
《移居的母亲》多罗西亚 兰格&
多罗西亚绝对是女摄影师中的洪荒少女,她拍摄时使用的也绝对是洪荒之力。为啥?我们看看她的相机:一台Gralfex Super D 4x5大画幅单反相机。
是的你没看错,大画幅单反,她还经常手持拍摄,通常配柯达产190mm F4.5 Anastigmat镜头。画风大概是这样的: &
那我们来做一个算术题:已知加上镜头和片夹,一套格拉菲至少4公斤,还得端稳了拍,求多罗西亚的臂力是多少?在135旁轴普及以前,纪实摄影师的标配基本上用的是体积吓人的格拉菲。从2x3到5x7各种规格,从旁轴取景到前面提到的单反,格拉菲做了各种尝试。
镜头装配上,由于格拉菲机身产量极高,单单一家公司无法应付其庞大的镜头订单。所以在格拉菲机身上你可以看到博士伦(对,做眼镜的那个博士伦),蔡司,万伦沙,库克,Ilex,和少量C.P.Goerz。排场很大,给人一种全美国不论自主还是合资,只要能磨玻璃的都在给格拉菲造镜头的感觉。
让我们再近距离看一下女神用来练肱二头肌的相机。&
Gralfex Super D 4x5&
街机也能玩出“花儿”――麦凯瑞和Nikon FM2+Kodachrome&
《阿富汗少女》史蒂夫?麦凯瑞&
这应该是史蒂夫麦凯瑞最著名的摄影作品了。我们先来看看麦凯瑞使用的相机镜头组合,已经成为尼康胶片街机之选的FM2搭配105mm F2.5 Ai-S镜头,都是非常常见的器材。 &
Nikon FM2, Nikkor 105mm F2.5 Ai-S&
还有一张麦凯瑞大叔的工作照: &
其实重点在胶片,这张照片使用了柯达传奇胶片Kodachrome(柯达克罗姆)。
实际上,世界上第一款广泛普及的彩色摄影介质就是1935年由柯达发表的Kodachrome胶片(在此之前虽然有多种彩色摄影介质被发明,但都停留在试拍成功或小批量量产阶段)。
kodachrome同时也是能够保存时间最长的民用胶片,官方宣称可100年不褪色。Kodachrome的低速版本还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胶片之一。 这里正好说个题外话,Kodachrome也是很多摄影师继续使用胶片的原因。其实近一个世纪以前,人类所发明的影像记录工具就已具备足够用的画质水平,后来的数码等新技术,仅仅是提供操作难度更低,使用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而已。 &
Kodachrome 64&
可惜的是,Kodachrome因其极为复杂的冲洗工艺(需要经过三次冲洗,并可一定程度上在冲洗时调整色温色调),加上冲洗药剂含有剧毒而在多国列为禁品,于2010年全面停止服务。至今我们都还无法验证发表于1935年的Kodachrome是否能够保存100年,而他的发明者,制造者,甚至包括很多使用者却已日落西山。
人类为了超越生命寿限而发明了很多神奇的东西,我想Kodachrome足够称得上是这种伟大精神的代表之一。&
大师之间的传承――寇德卡和神秘的25mm镜头&
《布拉格,1968》约瑟夫?寇德卡&
寇德卡最爱使用25mm镜头拍摄已经不是新闻,他那颗25mm镜头也很有来历,是从已故摄影师Jiti Jenicek的遗孀那里买来的,也算是继承了大师的衣钵。
可世上有那么多25mm,具体型号是什么呢?我们能从下图找到一些线索: &
寇德卡早期拍摄钟爱东德产品,这两台相机叫Exakta,而上边其中一只镜头是Flektogon 25mm F4.0。
如果Flektogon这名字听着不熟,那我换个通俗的说法,这其实就是东德版的蔡司Distagon。 &
Flektogon 25mm F4.0&
这个组合虽说算得上品味非凡,但只要成为摄影方面大师,总少不了限量狂魔徕卡的事儿。寇德卡转向数码后,徕卡为他特制了世界上唯一一台宽幅版S2,注意这款机器的CMOS本身就是宽幅的,拍摄效果见下图。 &
徕卡为寇德卡特别定制的宽幅版S2&
(来源:tuchong)
[责编:周梦菡]新湖南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 >>传三星S8支持1000fps慢镜头拍摄
地表最强 传三星S8支持1000fps慢镜头拍摄
Yesky天极新闻
作者:一夏末
责编:一夏末
  【天极网手机频道】将在本月29日发布 S8和S8 Plus,而结合近期的传闻可知,这两款新旗舰仍将搭载一枚。那么肯定有人为问了,为什么三星今年还不升级摄像头呢?实际上摄像头并不能光看像素,据韩媒披露,三星的确改进了S8的摄像头,包括录像功能和前置摄像头的自拍体验。
  据韩媒Naver披露,三星Galaxy S8的摄像头可以拍摄1000fps视频,也就是说在拍摄慢视频的时候会有十分惊艳的表现,这一点比近期推出的旗舰机Xperia XZ Premiere还要强一些,后者搭载了1900万像素MIX400摄像头,支持@960fps慢动作视频拍摄。消息源透露,虽然和Xperia XZ Premium的摄像头都加入了DRAM来实现超级慢动作视频拍摄,但两者所使用的传感器并不相同。
  此外,Naver还指出三星S8将配备一枚前置摄像头,支持自动对焦。另据SamMobile获得的情报,三星S8还有一枚370万像素的RGB摄像头,用于虹膜扫描。此前三星官员曾透露,S8将支持,解锁不到0.01秒。
(作者:一夏末责任编辑:一夏末)
天极新媒体&最酷科技资讯扫码赢大奖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屏幕尺寸:5.8英寸
CPU型号:高通骁龙835(MSM8998)
4G制式:移动联通电信全网通(TD-LTE/FDD-LTE)
处理器核心:八核
操作系统版本:Android 7.0
RAM容量:4GB
ROM容量:64GB
电池容量(mAh):3000mAh
后置摄像头:1200万
前置摄像头:800万
指纹识别:支持
网上商城商品/规格/促销价格
整机数码游戏软件快手慢动作怎么拍 快手慢动作视频镜头教程_腾牛网
专业的QQ下载站 本站非腾讯QQ官方网站
快手慢动作怎么拍 快手慢动作视频镜头教程
v1.0 安卓最新版
类型:图像拍照大小:52.5M语言:中文 评分:10.0
快手慢动作怎么拍?快手慢镜头怎么弄得?据说,苹果手机再带慢动作视频,小伙伴们录制视频后,即可进行设置。下面,小编来教教大家快手慢动作视频镜头教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快手慢动作视频镜头教程:1、首先我们要先打开相机进入拍照模式,然后在屏幕上滑动慢动作一栏,2、并点击“录制”按钮,在拍摄慢动作视频的过程中,点击白色按钮可以边录像边拍照。3、如果要停止录像点击红色按钮即可,停止录像以后,如果想要预览刚刚拍摄你的慢动作视频,可以点击如图标识的预览图像。4、随后即可看到刚刚拍摄的慢动作视频了,可以在这里回放视频。5、最后就是保存视频再把视频导入到快手软件!6、快手要上热门动作,要慢。由其模仿一些慢尽头,上热门还是比较简单的,这慢镜头需要自己用软件制作,效果非常好。另外用苹果手机相机拍慢动作上传也可以。现在快手都是一些视频后期专业剪辑了,想变成网红之前,多学习下视频编辑以及剪辑效果吧。要不然真拍17秒的视频,已经没有用了。再有才能也需要拍好视频,学会剪辑,如果学不会的话,那真的要离开这个行业了。
08-3108-3108-3108-3108-3108-31流动的影像——到人流中拍慢快门去
我的图书馆
流动的影像——到人流中拍慢快门去
摄影技巧,摄影器材,拍客比赛,为你订制的专属杂志本平台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只推干货。欢迎大家来参与,作品投稿可以参加拍客大赛,写实用技巧文章,采用后可以获得稿费。
拍照的人总是喜欢避开人流多的地方,找一个清闲地慢慢拍。其实在人流多的地方拍照也有趣,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惊喜。比如利用长时间的曝光,把移动的人流虚化,形成一种流动的轨迹效果就非常好玩。这种效果怎么拍?下面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吧。
拍摄前的准备
既然是长曝光,那么拍摄时间就比较长(一般控制在几秒),这就需要拍摄上的准备了。首先三脚架是必须的,镜头最好选择长焦,更容易控制取景范围。其次最好准备一块ND减光镜。当然在天气不好,或者是在傍晚拍摄,减光镜也是可以省的。这次老狼拍的几张照片也是在一个阴雨天,使用小光圈长焦距,快门可以到达5秒左右,正适合拍慢门。
如果有模特配合更好,不过需要和模特进行沟通,这种拍摄需模特保持常时间不动,坚持3秒还行,坚持5秒以上,糊片率是非常高的。
曝光时间,拍摄的关键
要拍摄这样效果,在曝光时间的设置上是一个比较考人的技术难点。曝光时间设置太长,比如超过20秒,或者更长的时间,你拍摄的画面就像变魔术一样,可能街上一个人也没有。经过测试,一般控制在10秒以内,可以把人流移动的轨迹影像记录下来,时间越短,留下的人群移动的影像越明显。到底控制在多少?效果最佳?下面通过几张照片来说明。
快门时间:6秒,移动较快的人像没有记录下轨迹影像,只记录下移动较慢的人像轨迹。6秒的时间,对于要求保持静止的人像来说,比较困难了,尝试几次都糊片了。
快门时间:2秒,可以清晰地记录下移动人像的移动轨迹,同时2秒可以让保持静止的人像也能清晰地成像。
快门时间:1秒,移动人像还没有形成移动的轨迹效果,已有一个动态的效果,一动一静也是一种有趣的对比。
拍摄总结:要让流动的影像保持明显的轨迹,同时让静止的对象清晰成像,快门时间控制在2~4秒之间为宜。太长轨迹不明显,太短没有轨迹的效果。
人流量的控制与构图的考虑
拍摄这种慢镜头的效果,需要找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如果只是拍摄流动的人群,拍出来的画面会比较乱,所以最好要有找一个动与静的对比,有对比有冲突画面才有趣。但选择的地方也需要考虑,人太多,不仅对拍摄主体有影响,同时也会让画面凌乱。人太少,画面的效果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所以拍摄这种照片需要耐心地等待,预先设置好相机,使用点测光,调节好参数后试拍一张,看曝光效果如何,满意后等待合适的人流量,然后按下快门。
拍摄参数:光圈F16 快门4秒 ISO100 焦距70mm
选择人流的高峰,大量的人群形成拖影效果,画面凌乱,没有重点
拍摄参数:光圈F22 快门4秒 ISO100 焦距85mm
重新调整位置,缩小构图范围,等待人流量减少,拍摄的画面效果。
拍摄参数:光圈F22 快门3.5秒 ISO100 焦距120mm
没有模特也可以拍摄这样的效果。在人多的地方有的站住几秒不动,就被清晰地拍下来了,动的人群形成了流动的轨迹。
拍摄总结:拍摄这种照片,需要有耐心,注意观察,在拍摄时可以预想一下拍摄后的效果,减少废片率。拍一张照片,配合的模特是比较辛苦的。
选点与站位非常重要
在一个人流量大的环境里,要想拍摄一张构图不错的照片,难度还是很大的,老狼在开始拍摄的过程中,都为构图而困扰。最后发现有两种方式可以值得推荐,一种是站在街道当中拍摄,让人流从镜头的两边走过,形成的效果非常明显。另一种是找一个至高点,从上往下拍,只要角度找得好,也是很理想的效果。
拍摄参数:光圈F32 快门4秒 ISO100 焦距70mm
把相机搬到街道当中,人流从两边走过,随着距离的远近关系,形成的虚化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拍摄参数:光圈F22 快门2.5秒 ISO100 焦距40mm站在楼上用一个俯视的角度,街上大量的人流在长时间的曝光下,如同一条条彩带。注意拍摄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超过5秒,人流移动较快,最后可能是一条清晰的街道,没有虚化的效果。如果有模特配合,需要提前沟通,站在楼顶只能用手势进行交流。
拍摄总结:对于拍摄这种大人流量的照片,一个好的角度非常重要。小场容易控制画面,但效果不容易体现,大场景更容易体现效果,但整体构图需要用心考虑。对于构图,这里不作过多的介绍,总之拍摄前需要考虑好你的整体画面效果,多观察环境,占据有利地形。
自己创新的玩法
利用慢镜头,可以有很多种玩法,比如下面的常规三种方法,一些人也尝试过,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多一些变化。比如结合多重曝光或者后期等方法,可以玩出更多的花样,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种是通过转动变焦环的一种方式,在转动的时候注意不要太快,匀速慢一点,或者转动一半后停1秒,然后再转动,效果又不一样。
这种是通过转动相机形成的效果,与转动变焦环不一样,转动相机焦段没有发生变化,转动变焦环,焦段发生了变化。转动相机时最好手持,在三脚架上操作不方便,转动时尽量保持一个圆形的弧度,不要左右摇晃。
这种是带有弧线的上下拖动效果,与转动变焦环基本一样,技巧是在移动相机前后可以先曝光0.5秒或者1秒,然后再移动相机,效果会更好。
慢镜头拍人流技巧总结:
使用三脚架,使用快门线或者使用自拍模式。
快门时间控制在2~4秒之间为宜,光圈控制在F11以上,有减光镜,可以根据时间来调节光圈大小。
镜头,长焦广角均可,使用长焦更容易控制画面,有助压缩空间和让行人充满画面。
选择有利地形,选择较高地方拍摄效果更佳。
与模特多沟通,尽可能保持静止不动。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创意不同的效果。
优秀作品欣赏:在香港的一年
前面老狼的只是作为拍摄实验的练习,在于介绍方法,下面这组照片才是优秀作品。这是摄影师Brian Yen 在香港拍摄的一组长时间曝光的系列照片——“在香港的一年”。通过慢镜头记录在香港他记录这个繁忙大都市的街道、文化、和庆典活动。
关于本微信
每周推送4~7篇文章,内容包括:单反入门教程、手机拍摄技巧、后期修图技巧、摄影器材解读、手机拍客比赛、作品点评、读者问题解答……新添加用户,回复:目录 可以查看适合你的文章。
平台内容面对喜欢摄影的初中级用户,做最简单的教程。新手有疑难问题,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向老狼咨询,老狼正常回复时间为,周1~周5,每天上午8:30~9:30。
本平台所有文章为原创,大部分内容由老狼本人所写,少部分内容为作者投稿。欢迎转发,转载请征得本人同意,盗用必究!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原来一些唯美的镜头是这样拍摄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田拍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