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新政策出现几次调控政策

暴跌的根源:这一次光伏新政有多_百度知道
暴跌的根源:这一次光伏新政有多
我有更好的答案
1.怎么看待的拖欠目前全国存量电站并网规模约150GW,2017年累计并网130GW,2018年约20GW;按全年满发1100小时算,年实际发电量约1650亿度。国补比例按电价6成算,补贴金额最多也就1000亿元,挤压点水分、考虑到局部并网情况等,全年实际补贴金额约800亿元。年支出800亿元,这对国家财政支出来说根本不算个事,为啥国家还老拖着不发放呢?笔者认为,所谓可再生能源基金不够只是个托词,最主要的因素是决策层对疯狂装机量的异常担忧,担心又像金太阳一样,财政的钱拨出去了,电站却大多数烂尾。如今度电补贴的制度设计是比金太阳初装补贴更科学,但国家能源局(1180亿度)和国家统计局(970亿度)对2017年光伏实际发电量数据统计,相差210亿度。这210亿度点数据上的差异,背后可能涉及到的逻辑,谁也心里没底,这让决策层如何是好啊。这笔补贴,到底发还是补发?发的话采取谁家的统计口径,国家能源局是光伏能源最高行政管理部门,统计数据可以作为权威数据;国家统计局是国家级数据的法定输出部门,也是权威机构?国补已近脱了这么久了,再拖下去国家信用就没了,相信国家的投资企业也扛不住了,行业可能玩完。再不发的话,怎么向举国上下交代?所以控制增量、清理存量,核实家底,确定最终补发清单与数据,尽快补发拖欠的补贴成了高层的紧迫决策。2.要从国内改革大局上看光伏电力体制改革、供给侧改革、产业政策改革在光伏身上的三重叠加,让光伏成了国内改革大局漩涡中的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各利益攸关方的博弈对峙下,政策或形势川剧般变脸似的忽左忽右,将成常态。①电改推进不尽人意,光伏被迫成试点5号文指导下的电力体制改革,关键性的几个试点其实收效并不大。售电改革狂欢过后,售电公司的努力并没有释放行业性的市场红利,对电力体制的冲击微乎其微,用电大户们反倒吓得胆战心惊。配网改革,雷声大雨点小,国网和南网基本没有给社会资本开口子。市场化交易试点,过网费等关键性边界条件迟迟落不了底,玩家们只能天天摸着石头,不敢过河。这轮不想放弃行政刚性调控权、又像普遍释放市场红利、还想全民获益的改革,注定步履蹒跚,急需寻找一个新的改革突破口。而光伏作为电力能源系统的独特分子,莫名其妙所谓就成了电改的排头兵。改革成了,利国利民;改输了,250万就业者可以转向电力的其它细分市场就业,不影响大局。故此次釜底抽薪似的光伏调控,在全国范围内根本没有泛起任何浪花,只有央视象征性的公布了一下信息,官民普遍没怎么当回事。②供给侧改革涉及面广,光伏卷入其中供给侧改革中,房地产去产能事宜愿违,越改革房价越高涨,但涉及面太广,不好硬着陆。像钢铁、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除了关停以外,也没啥好的手段。目前,能按市场导向的要求来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业,也就剩下光伏了。可惜的是对于国家一直强调的供给侧改革,光伏的监管层和制造端似乎一直与改革若隐若离。长期以来,供给侧(生产型企业)在主导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和光伏电站的建设,2018的上海光伏展,供给侧们把光伏繁荣的泡沫吹到了顶峰;需求侧(投资者)话语权并不重,一直在被动适应供给侧。结果就是不自然的卷入供给侧改革的洪流中。;③过高的补贴比例,光伏成产业政策调整的重灾区
采纳率:76%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的位置: &
双重失灵的光伏产业及其调控措施
优质期刊推荐史上最严调控政策落地 光伏行业大洗牌不可避免
6月1日,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光伏产业新政,给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光伏产业踩下一脚“急刹车”。新政规定: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今年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
这项被称为光伏产业“史上最严调控政策”规定,将暂停地面电站指标发放、降低补贴等,且自发布之日起全面实施。有业内观点认为,新政发布后,必将在光伏产业内掀起巨大波澜,行业大洗牌不可避免。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新政时表示,发展光伏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国家对光伏产业的支持是毫不动摇的。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产业也存在光伏发电弃光显现以及补贴需求持续扩大等问题,直接影响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成本不断下降,降低补贴已是顺理成章。因此整个行业发展的重点,应该从规模扩张转移到高质量发展上来。这也是国家部门出手调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中国能源主管部门在今年早些时候就曾释放过“将严控光伏发展规模”的信号,业内对此有心理预期,但在这份“史上最严”政策文件正式出台后,光伏企业有些措手不及。6月1日新政后,中国光伏产业将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中寻求突围。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5月底全年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或可突破1000万千瓦,这意味着目前已开工的项目要么寻求地方政府的补贴,或者顺延等待明年指标,要么干脆不要补贴。韩晓平认为,急剧收缩建设规模,会让不少企业因项目不足而被淘汰出局。
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新兴产业之一,发展历程虽然波澜壮阔,却也一路充满荆棘和曲折。2009年整个产业迎来高速扩张期,但好景不长,2012年光伏企业就陷入集体亏损中。之后,美欧国家开始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高额关税将依赖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又逼回国内。近两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相形之下,国外产业力量不断萎缩,今年年初,美国和印度采取限制措施,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新一轮限制。
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国家部委出手迅速,发文之日即是新政实施之日,政策的力度和速度都远超预期,可见国家削减对行业进行财政补贴的决心。政策的目的在于降低产业对于财政补贴的依赖,将企业推向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的路上,企业淘汰趋势在所难免,经过大洗牌后,行业集中度会更明显,企业发展会更专注于核心技术。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全球电线电缆行业门户网-电缆网
今日搜狐热点来自雪球&#xe6关注 阳光电源曹仁贤:光伏行业靠补贴生存并长大,是一种误解 最近光伏调控政策一出,市场人士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式解读各有不同。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也亲自撰笔,就光伏规划制定之难、光伏规模虚高原因、行业企业低利润率运营的现状等多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以下是全文。日,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能源替代步伐,法律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可再生能源规划。12年过去,规划也几经修改,但总的来说市场每次都远远跑在规划前面。以太阳能产业规划来说,2007版的2020年规划目标为180万千瓦,后来又调整到500万千瓦、1500万千瓦和5000万千瓦,到十三五开局之年,规划又将2020年的装机目标调整为1.1亿千瓦以上。实际情况是截止到2017年,我国光伏装机总容量已达到1.3亿千瓦,还不包括光热发电,预计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远超2亿千瓦。这也引发了政府部门和外界的争议:光伏产业每次发展都超出预期,是不是会带来不可控的变数?个人认为,规划制定应结合行业发展情况、技术进步和市场预测,经过科学认证,制定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前瞻性的战略目标。尤其是光伏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2007年光伏组件制造成本是现在二十倍,发电成本在10倍以上。随着光伏企业尤其是中国光伏企业飞速发展,结合政府的正确引导,行业从成本到规模都步入了快车道。诚然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确实难以预估,但误差过大确实已经不能指导实践。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规划始终跟不上市场?超出规划预期的光伏市场是否又真的那么“可怕”?个人对此有以下建议:第一,科学制定前瞻性政策。制定规划是非常难的,需要有超强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在不掌握趋势也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的速度以及学习曲线的迭代效应的情况下制定的政策,是没办法与真实的市场发展曲线一致的。产业发展初期,推广难,成本高,一旦形成规模,成本迅速下降,成本下降又带来了新的市场,形成摩尔定律。战略规划目标应该是有难度的,是统领的,是未来的,是需要全行业、全社会为之努力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第二,不可曲解规划意义舍本逐末。可再生能源法让相关部门制定规划,目的是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事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新生事物,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目的是促进可再生能源事业快速有序发展,尽快实现能源转型和环境改善,规划指标不是天花板,不是被约束的指标,是战略性、引导性、前瞻性目标,我们不能人为压制这个目标。只要补贴退坡,可再生能源应该是多多益善。举例说合格分是60分,现在得了120分,我们怎么能责备说得分太高呢?目前光伏行业从技术到成本都处在发展快车道上,并没有因为政策扶持而停滞不前,因此超出规划预期是健康也是值得鼓励的。第三,规划被财政、电网和传统能源部门制约。由于可再生能源目前毕竟还需要一些补贴,其规划受到财政的压力,这些年尽管补贴在大幅度退坡,但由于对资金安排和环保效益之间无法形成共识,加上电网适应间歇能源的能力提升缓慢,化石能源利益受损,导致相关部门也不敢大胆预测未来。第四,技术性统计和标定问题导致规模虚高。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是指额定输出功率(交流),与光伏组件的安装量(直流)没有对应关系,组件的安装规模,是入力,由于电力生产过程产生损耗,光伏逆变器也需要对太阳能峰值功率进行平整,因此入力是远大于出力的。比如风电机组,都是按照发电机输出功率统计,不会按照风轮叶片功率统计,我们的煤电机组难道按照锅炉燃煤功率来统计装机容量?所以,目前的装机容量确切的含义是所有光伏组件名义峰值功率的总和,不是额定功率。按照这个直流容量多少来指责光伏发电装机量过多是非常不科学的。如果我们今后能统一按照交流容量规范,我们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至少可以打个7折。随着技术进步和光伏组件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光伏组件(直流)容量和逆变器出力容量(交流)之比(简称容配比)将进一步加大,相信不久的将来,光伏组件的出货量是行业关心的数据,而按照出力标定的功率才是我们能源主管部门需要规划的装机容量。光伏大部分企业利润率不足5%,规模化是进一步降低成本前提有人说规划没有问题,是行业太贪婪,是发展太快,是靠补贴催肥的产业,这是对产业的误解:一、经过光伏人的努力和创新,光伏全产业链成本和度电成本下降了90%,正是由于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才有今天的规模化应用,光伏发电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二 、光伏行业全行业年产值1万亿元左右,但行业总利润较低,除了经营比较好的几家上市公司外,大部分企业利润率不足5%,部分龙头企业刚刚扭亏为盈,还有一大部分企业没有盈利,全行业获取的利润是克制的、微薄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是补给终端电站投资者的,制造企业没有多占便宜,这些补贴大部分都转化为生态文明收益。三、规模化是行业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前提,没有较大的规模,降本是缓慢的、创新是被动的,我们需要用规模支撑光伏产业的持续进步和成本降低,我们离平价上网也就几年时间了,最后一公里需要我们全社会形成共识、一起努力。四、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前的矛盾主要是解决历史欠账问题,对新增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需要补贴的资金已经非常有限,但能够带来的环境效益远大于补贴,今天有限的补贴就是为了不补贴的时代尽快到来,而且这个时间为期不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趋势,是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也是全社会即将分享到的生态文明成果,到那个时候可再生能源再多也不多。《能源一号》为国内外领先的能源自媒体,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独家、原创、重磅内容平台,致力于向投资者、行业人士及政府部门提供最有深度的精致内容,目标是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能源情报站。目前我们已经覆盖全国及海外数十家网络和主流媒体,被转载及点击数千万次。投稿及应聘请发邮件:nengyuanyihao.com合作:183 (微信同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伏扶贫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