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融创期货货这样的诈骗平台怎么在中国的网络上登录的

融创期货官网 www-RC6869.COM 国内国际一站式投资服务平台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最新公告:
期货推荐/recommendation
100%交易所实盘交易
火爆产品获利丰盛
火爆产品获利丰盛
我们的优势/advantage
安全稳定性高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主力控盘个股曝光
哪些个股值得关注?
主力控盘个股曝光
哪些个股值得关注?
请选择品牌
请选择车型
1万/㎡以下
双色球 每注2元,可中1500万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溢思得瑞科技创新集团空壳公司 老板孙一桉招摇撞骗,很多人被坑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溢思得瑞科技创新集团空壳公司 老板孙一桉招摇撞骗,很多人被坑》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溢思得瑞科技创新集团空壳公司 老板孙一桉招摇撞骗,很多人被坑》 精选一1、公司全称叫:溢思得瑞科技创新集团(简称『溢思得瑞』)。电话:010-。注册名:北京喙趾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喙趾羽』)。旗下,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中包括:北京匡恩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匡恩网络』)、北京聚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聚睿智能』)、北京华夏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夏物联』)等等。溢思得瑞旗下注册了130多家公司,都是刚注册没多久的,宣称是『孵化模式的创业项目』。这些空壳公司随时注册随时解散,通过循环出资、等手段进行『资本运作』,其实是借着当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东风招摇撞骗。详情可以在天眼查上搜到:2、溢思得瑞在社招时会使用匡恩网络的名义,等到入职时才会告知去的不是匡恩网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相对来说,匡恩网络成立时间稍微久一点(大约2年),能够在网上搜到,而其他公司都是刚刚注册成立的,网上搜不到。公司担心别人因为这一点不来面试或入职,就想出这么一招。溢思得瑞的套路就是,面试时各种承诺忽悠,入职之后根本兑现不了。一般人,上了贼船,想要下来,成本就高了;但是还是有人坚决要走的。4、溢思得瑞的老板是孙一桉,英文名Ethan Sun。孙一桉说话娘娘腔。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一共读了5年,没有毕业,拿了结业证。曾是当年(年)中国电信公派出去学习的5个人之一,本来是要学成归国的,但孙一桉一直滞留美国未归。现在是美国籍,但并未申报放弃中国国籍,所以目前还有中国身份证。之前主要在美国工作,加拿大只工作了半年不到。他在美国一个小公司叫I**A干了好久,这个公司不做网络安全。所以,他在去加拿大wurldtech公司之前是根本不懂网络安全的,完全是个门外汉。孙一桉曾经短暂的在加拿大公司Wurldtech Security Technologies Inc 工作过,后来偷了这家公司的技术,创立了匡恩网络。这家公司正在起诉孙一桉。现在,孙一桉在加拿大还有官司未了。4、溢思得瑞法人代表是胡雨岚,胡雨岚是孙一桉老婆,是家庭主妇,现在改名叫胡惠馨。原本是学舞蹈的,完全不懂企业经营,却管财务、技术、人事,涉足公司大小业务决策,特别是所有花费支出。公司管理非常混乱。孙一桉和胡雨岚把拿去存,收益就揣在自己包里。胡雨岚把钱买名包。员工出差机票使用她订票。公司费用刷个人,赚积分,有折扣。这样就能获得收益。有些还可以积分换机票呢。6、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个青年在一个聚会上和比尔盖茨说,我想为你女儿介绍一个好丈夫。比尔盖茨理所当然的,青年则说,我介绍的这位青年可是世界银行的副总哦!比尔盖茨同意了。后来他去见世界银行的总裁,向他介绍一位有志青年出任副总,当总裁拒绝的时候,他说,我介绍的这位青年可是比尔盖茨的女婿哦!总裁随之同意了。当然,他介绍的人就是他自己。溢思得瑞目前正在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跟某个领导人见个面就大肆宣传得到**的,刘晓庆就宣传公司得到著名影星刘晓庆的投资,跟某个高校签个就业协议就宣称和高校建立了产学研紧密合作。如此种种,来回欺骗。孙一桉就是靠这样的庞氏骗局维持着溢思得瑞。要是没有新的人投资,孙一桉的骗局就玩不下去。7、溢思得瑞的离职率很高,大部分人的在职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原因包括:入职之后发现上当受骗了,面试时承诺的职位、薪资都兑现不了;受不了公司混乱的管理;被各种理由辞退。溢思得瑞和匡恩网络辞退员工非常随意,辞退员工不给发书面解除劳动关系书,只是口头传达。为了避免赔偿、规避劳动仲裁,在辞退员工时,会使用各种手段,比如找各种理由调岗、绩效打低、一年搞很多次变相降薪、通过威胁、煽情等方式让员工自己写离职申请(威胁「在离职证明上写难看的话、在背景调查时说难听的话,让你找不到下家」、威胁「法律团队强大不要和公司对着干」、威胁「我会把事情告诉你父母」、煽情「我也有女儿/儿子,和你一般大,不会害你」)。溢思得瑞的试用期是六个月,这是为了裁人的时候方便。很多人不熟悉法律,以为试用期被辞退不需要赔偿。溢思得瑞利用了这一点。很多人被坑。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老平台立即理财拿→(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216962.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溢思得瑞科技创新集团空壳公司 老板孙一桉招摇撞骗,很多人被坑》 精选二“员工入职三天就宣布怀孕,孕期几乎没正常工作,产假结束后就递了辞职信。”前几天,浙江一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吐槽起一件令人郁闷的事。入职三天后就说怀孕了孙小姐在会上看到张先生公司招聘文员的信息,随后来面试并顺利通过。面试时,在说到婚育情况时,孙小姐强调自己刚从广东来浙江宁波,并没有结婚,短期也不打算结婚。孙小姐随后就跟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可是,才入职三天,孙小姐就告诉主管自己怀孕了,要保胎休息。怀孕期间,因为种种原因,经常请假。而公司照样给其发工资,缴纳社保,并派人在其产后去探望。没想到,产假一结束,孙小姐就打电话来说辞职不干了。张先生说:“我们公司女员工多,各方面制度规范,对孕期女职工也是照顾有加。可是,像这样‘隐孕’的员工真的挺让我们受伤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几乎没有为公司创造劳动价值,单位却要照发工资、照交社保。”“如果她事先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我们还好接受些。后来才知道,她是在知道自己怀孕的前提下才入职的,希望能在孕产期拿到工资并使社保不断档。”张先生郁闷地说,隐孕入职的人多了,会影响其他女性在就业时得到公平待遇。职工“隐孕” 公司能解除劳动合同吗?记者从北仑区司法局了解到,该区劳动仲裁委前阵子受理了一起“隐孕”案件。李女士入职某公司任行政专员,试用期两个月。入职后,李女士告知主管自己怀孕了。试用期满前几天,公司书面通知其解除劳动合同。李女士认为公司解除合同,实为不想留用怀孕女职工,提出要求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等多项仲裁请求。公司答辩称已对李某进行调岗但其仍出现工作失误,确属不能胜任工作;且李某入职时对公司隐瞒已孕事实,合同应认定无效,公司解除符定。北仑区劳动仲裁委在审理此案时认为,女职工在孕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故公司辞退李某违反法律规定,李某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请求,应予以支持。如果李女士在入职时隐瞒怀孕,这样的行为是否会导致合同无效呢?仲裁院工作人员解释,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况,劳动者应如实说明。但哪怕李女士隐瞒了怀孕事实,该行为不构成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不导致合同无效。企业和员工双方应多换位思考“‘隐孕’入职,企业和员工应该说各有无奈。”人力资源专家陈芳铭表示,站在企业的角度,肯定是不希望员工“隐孕”入职的。如果员工刚入职就怀孕,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其实蛮大,在没有怎么创造劳动价值的情况下,企业要给员工产假、病假,调整其作息安排。有的员工甚至拿怀孕当尚方宝剑,认为企业不敢把怀孕员工怎么样,就很放纵自己的行为,不好好工作。从员工角度说,怀孕本来就是自己的权利,而且员工怀孕期间的在职状态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障,女职工有时隐瞒怀孕情况,可能真的是迫不得已。如果在面试时坦言已经怀孕了,就很难得到入职机会。陈芳铭建议,为避免“隐孕”入职,员工最好不要在备孕期间更换新工作。用人单位和员工,都应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企业应做好员工关怀,增强凝聚力;员工也要爱岗敬业,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孕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会的工作人员也提醒,孕期、产期、哺乳期并不是女职工的护身符,国家法律虽对女职工进行特别保护,但保护亦有边界,女职工有遵纪守法的义务。在符合法定情形下,用人单位仍可解除劳动合同。对于“隐孕”入职这件事你怎么看?点击阅读原文,立刻参与,带你重温美好校园时光!《溢思得瑞科技创新集团空壳公司 老板孙一桉招摇撞骗,很多人被坑》 精选三河南郭先生与北京胡女士撕破脸互殴, 这可真是高手过招儿, 李小龙在清明节里活过来与成龙对打也到不了这样的境界. 您看看, 北京市副市长口口口、国家安全部副部长口口在这场互殴当中, 只有站到边上当道具的份儿. 在老百姓看来, 这是神仙打架。奇怪的是, 中国青光明网等媒体旗帜鲜明站到女士的一边. 网上那些对女士并无不敬, 无非窃窃议论的言论不断遭遇删除待遇. 这位内外兼济、左右逢源、手眼通天(兼通西天)、能量大得吓人的女士究竟是什么人?下面的文章及其附文也许值得一读。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圈子”纸老虎胡舒立是怎么养大的?作者: 无为李爷日期:
15:45:31胡舒立赖以成就大名的财经、胡舒立掌控的财新为何如此牛逼?为何屡次率先曝出重大新闻?为何屡次挑战底线而屹立不倒?你慢慢会懂得……玩网络的,几乎无人不知胡舒立及其掌控的财新,也几乎无人不惊讶于胡舒立的能量之大。李爷我把@胡舒立 称之为#纸老虎#(纸媒体大老虎)。胡舒立的大外公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愈之,也是新闻出版界的开拓者。她爹不知道是谁,但在解放前能娶到著名乡贤之女,肯定不是一般人。胡舒立成大名并实际操控的财经,是有王波明、戴小京和章知方、王莉等人创办的【联办】(你慢慢会懂的) 旗下媒体,和讯也是。王波明是谁呢?很多人不知道。但一说王炳楠,很多人就知道了。王炳楠是谁呢?不知?好吧,王炳楠是外交元老、改开先锋、曾任外交部副部长。据罗昌平爆料,王波明儿子的母亲是一位冤死国家元首之女……戴小京是谁?很多人不知道,我也不大知道。想知道的去看下百度百科简历吧,他毕业伊始,就进入了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你慢慢会懂的),担任四组副组长。戴小京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想知道的是,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一种吗?拥有几十家企业的戴老板买不起茶叶蛋吗?)。他的父亲是谁?保密工作是世界级的。目前可查的资料是,1960年生的戴小京在文革期间曾跟随父母在干校,林彪事件后,父母从干校回城,受林总牵连的,可见来头不小。章知方是谁?联办创办人之一,和讯网董事长。他的父亲叫章文晋,他的祖母是北洋**代理国务**之女。章文晋是谁?曾任外交部副部长,1982年由总设计师亲自点将,任驻美大使。王莉是谁?联办创办人之一,联办集团中心常务干事,财经编委。(慢慢你会懂得……)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联办创办之初,起草人包含了中国业“大管家”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急先锋综合计划司司长宫著铭、周小川、高西庆、经叔平……胡舒立赖以成就大名的财经、胡舒立掌控的财新为何如此牛逼?为何屡次率先曝出重大新闻?为何屡次挑战底线而屹立不倒?你慢慢会懂得……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附文】水火:胡舒立和她的天下“我完全放弃我对以前所属任何外国亲王、君主、国家或主权之公民资格及忠诚,我将支持及护卫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法律,对抗国內和国外所有的敌人。我将真诚的效忠美国。当法律要求時,我愿为保卫美国拿起武器,当法律要求時,我会为美国做非战斗性之軍事服务,当法律要求時,我会在**官员指挥下为国家做重要工作,我在此自由宣誓,绝无任何心智障碍、藉口或保留,請上帝帮我。”(上为完整的美国入籍者必须宣誓的誓词)。-----请再读一遍谢国忠的入籍美国的誓词!胡舒立年谱考胡愈之先生,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文化部副部长、新闻出版署署长、政协副**、人大副委员长,1986年仙世。老先生一生以笔为枪、御侮救国,现在应该正在天堂凭栏观月、举酒赏花吧。但假如老先生心有旁骛,偶尔关心一下红尘滚滚的凡间,知道正风行天下的其女胡舒立的作为,老先生会朗声大笑呢,还是痛哭失声?今年55岁的胡舒立,“嘴上常叼着烟卷”,“快人快语,声音大得食堂里只有她一个人的声音”。我们先从胡主编的第一段经历研究起来:1982年胡舒立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到《工人日报》当记者;1985年,美国一家民间机构--世界新闻研究所邀请她,到美国进行为期 5个月的访问;1987年的 8月胡舒立拒绝了在洛杉矶一家报纸的工作机会,回国。众所周知,美国的“民间机构”星如棋布,但是大多数背后都有特定倾向的财阀支持。而“世界新闻研究所”以新闻为“民间”内容,其来头一定不凡,可是查遍互联网,也无法清楚谁是这个善心的大财主。新闻是什么?新闻是**!汉字无法查出这个“民间机构”的来头,用英文才知道一点原委:这个组织的英文全称叫world press institute,简称WPI,至今已经有48年历史,到2008年一共邀请过94个国家共500人到美国“访问”,中国至今好像除胡主编外,只有一个叫吴昌华的女士1993年“受邀访问”过,而吴女士现任有汇丰银行等40多家国际“民间组织”发起的“非**机构”----世界气候集团----中国区的总裁。按照这个“民间机构”公布的受邀标准,申请者必须提交五方面材料来证明自己具有潜在的领导能力:1、五年以上全职的新闻工作经历;2、流利的英语;3、几篇发表的文章;4、三封推荐函;5、三个以上的工作范本。这是奇怪的,明明是新闻研究所,却要受邀者“具有潜在的领导能力”,是培养新闻记者呢?还是培养**领袖?第二点奇怪的是,其时胡舒立才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才三年,不符合“五年以上全职”的条件啊,难道美国人也清楚,在中国“诗书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儿女,日后一定会领袖群伦,将中国金融“搅得周天寒彻”吗?无论如何,美国的绅士们“不拘一格降人才”,迫不及待地向才工作了三年的胡小姐发出热忱的邀请了。5个月时间,美国报业也见闻了,但是胡舒立直到1987年8月才回国。其间的一年多时间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不得而知。胡主编难道想让未来给你写传记、作年谱的史家犯难么?当然,象钱学森先生冲破重重阻碍一样,胡舒立女士“拒绝了在洛杉矶一家报纸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国,这是很值得歌颂的,犹如谢国忠先生从摩根离开后,据谢先生自己说,“有100多家机构”费煞心机地延揽,肯定令人肃然起敬。至于是洛杉矶哪一家报纸呢?如同谢国忠先生是哪100多家机构呢?这是我等小民无须多嘴的。现在我们来研究胡主编的第二段经历:1992年胡舒立从任职 10年的《工人日报》到中国第一家民营报纸《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部主任;1993年,胡舒立赴美国华盛顿接受外国记者中心(C0FJ)的专业培训;1994年胡舒立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为期一年的学习,研读发展***;1995年,她获得 COFJ颁发的“杰出新闻记者奖”;1998年《财经》创刊,胡舒立任主编;2001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 50位“亚洲之星”之一,这是我国首位获此殊荣的记者;2004年美国世界实验室评价她为“中国最具价值的”。“访问”过美国,并且美国报业都见闻过的人,到“第一家民营报纸”做国际部主任,当然绰绰有余啊。但是美国绅士们的慧眼自然是独到的,胡女士任职《中华工商时报》不到一年,1993年,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C0FJ)的专业培训通知就飘洋过海,到达北京。经过华盛顿的“专业培训”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又送来了奖学金,研读发展***,学习什么CPI啊、啊等中国老百姓尚不懂的玩意,似乎日后的创刊、“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的生涯规划,此时已经被定格了。前后两年,短训似乎时间稍长,读学位又可能稍紧,但是有什么关系呢?黄浦军校半年一期,照样将帅如云;抗大学习两年不到,也能统领千军, 此时中美WTO的谈判已经开始进行了6、7年,时间真的不等人啊!1995年COFJ赶紧颁发给胡舒立“杰出新闻记者奖”。这个奖项有些蹊跷,因为此时伟大的《财经》还没有创刊,啊、银广厦啊,还都没有黑幕,胡女士离开故国新闻岗位已经2年多了,正在自由的美利坚校园里悬梁刺股,难道美国人是追溯十几年前胡女士在《工人日报》才工作时的华北油田的什么文章?但是洋人一向是高深的,他们都认定胡女士“杰出”了,黄皮肤的我们焉敢不赶紧点头称杰出?所以,1998年胡女士创办。既有新闻专业素养,又有发展***专长,还有“国际声望”,自任总编,真是水到渠成、名至实归啊!此后,胡女士声誉日隆,2001年,美国人看到亚洲一共才五十粒星星,其中之一就是咱们的胡舒立女士呢!到2004年,伟大的美国人更是将她抬进HR实验室,称量掂估,不得了,中国财经记者万万千,胡舒立女士最值钱!中国有许多事,你不想就算了,一想就犯糊涂,越想越让人撞墙、失眠、扇耳光!譬如胡女士这短短的简历,你会发现,胡女士是中国人,用中文写作,在中国的媒体工作,报道中国人的事情,也是给中国人看的,但是美国人却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访问”、“培训”、“进修”,孜孜不倦、握发吐脯;在她还没有“杰出”的时候,就提前预支给她“杰出新闻记者奖”;在《财经》初出茅庐的第三年,写了几篇在中国还算轰动的文章,美国人就从亚洲30亿人中,将她拔擢出来,让她和全亚洲当年最优秀的**领袖、财主老板、科技精英平起平坐,成为唯一的一颗记者星星,简直有骨肉之情、再造之恩啊!这令人不禁想起高行健先生的诺贝尔文学奖和达赖喇嘛诺贝尔和平奖,总是那么令中国人感到突凹和迷茫。至于美国人的那个什么“HR实验室”,则似乎欠缺一点对中国人的解释,就是胡女士的这个“最有价值”,有过什么价值了?最有什么价值?对谁最有价值?我想原文摘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先生5月6日发表在《嘹望》周刊的《境外利益集团在华游说活跃 如何制约成关键》其中的一段来结束对胡舒立女士简历的分析:美国现任国务卿在任国家安全顾问时,就特别强调,在军事对抗、**角力、经济竞争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对目标国知识精英的影响。境外利益集团利用在华获得的丰厚利润,自己培育并拥有分析师,或高薪聘请优秀华人学者担当顾问或,通过境内外媒体精心包装、刻意打造,提供各类活动舞台,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从而成为中国国内行业精英,拥有强大的话语权,以期影响行业乃至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现在再来看看胡女士主编的伟大的《财经》杂志。《财经》的丰功伟绩传中国人讲“盖棺定论”,是说历史需要退后一步看,功过方能看清楚。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向使当初身先死,一生真伪复谁知?2003年1月,一位署名“舒夕”的不知道何方神圣,以五体投地的姿态,采访了胡舒立,在《青年记者》上发表了《胡舒立: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文中赞颂了《财经》报道 “琼民源事件”,披露 “基金黑幕”,揭发 “银广夏”,掀开了 “庄家吕梁”、“亿安科技”“蓝田”“德隆”等一系列黑幕,于是,“中国良心”啊,“为民喉舌”啊,《财经》当仁不让地具有了中国媒体的主流和领导性地位。但是中国的事情是需要研究的,因为中国的媒体说谎,脸一般是不红的。目前可以确证的是:炒冷饭的“君安震荡”,日发表在《财经》总第五期上;“基金黑幕”,日首发在《财经》总第31期上;“庄家吕梁”, 日首发在《财经》总第35期上;“谁在操纵亿安科技?”,日,首发在《财经》总第39期上;“银广夏陷阱”,日首发在《财经》总第41期上。但是轰动的“蓝田事件”,是刘姝威女士2001年11月《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600字内参文章,首先揭开了蓝田的面纱;而《证券市场周刊》在日发表的“德隆惊变72小时 亚星客车董事长讨债不成欲寻死”的文章,这才揭开德隆系的垮塌的序幕;至于“琼民源”,日起,日,中国证监会公布 “琼民源”案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而《财经》是1998年4月才创刊的,与其无关!在当时单纯看《财经》的五大杰作,确实是可歌可泣的,因为中国百姓能享受到“内参”级的消息,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到今天联系起来看一看,问题出现了:98年“君安震荡”,将中国百姓对券商的崇拜打垮,2000年“基金黑幕”将中国百姓对的信赖击碎, 01年“庄家吕梁”将中国百姓对的痛恨煽动到极点,而接下来01年6月,正是2245点的时候,“亿安科技”出台,A股信心开始涣散,掉头向下;到8月A股稍微反弹一下,“银广夏”宜将乘勇追穷寇,中国百姓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完全崩溃,A股市场在老百姓心中成了污水横流、臭气四溢的垃圾场!因此,长达五年,贱卖银行1万亿,贱卖其他国产至少还有1万亿的,就此开始!《财经》“五大杰作”对A股完成摧毁性打击之后不久,日,中国加入WTO!此后,成群结队的外资金融机构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国门,大路两旁挤满了手拿鲜花、高喊“万岁”的中国人民。有什么办法呢?中国本土的一切元素都是那么肮脏黑暗,人民只有期待金发碧眼的洋“解放军”,来开创明朗洁净的新社会。污名本土的券商、基金,使瑞银啊、汇丰啊、花旗啊等机构一进入中国,就取得了话语权的制高点,6、7年来,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中国媒体的显著位置,指导着中国人民的,而本土的机构则胆怯地、萎缩地龟缩在媒体的角落,无人理睬;上市公司成为“舞弊”和“诈骗”的代名词时,也成了路边的烂白菜、臭冬瓜,五年大熊,外资一进来就得到了白捡一样的好价格。多么完美的布局啊!多么成功的战略啊!在这场兵不血刃的战役中,胡女士和《财经》是英勇的排头兵、是无敌的先遣队!让我们学习认真学习一下摩根士丹利的财富家训:1、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金钱;2、今天就要预测到明天需要什么样的人才;3、信息是赚钱的法宝。中国人是伟大的,报刊杂志、电台文件,每天都红彤彤地写着一排排斗大的标语,什么人才为本、百年大计啊,什么五年规划、十年战略啊,但是写了说了,就完成了。花心思、费力气、砸本钱,那是不能干的!同样伟大的美国人,报刊杂志、电台文件上是不说的,经历过战争洗礼、闯荡过危机动乱、迎接过很多新兴经济组织加入WTO,几百年旺盛常青的国际大金本,默默地提前布局,花小小的一点钱,收获山高海阔!我一直怀疑,凭借胡舒立女士《财经》之前泛善可陈的从业经历,如何足以使她刚刚切入陌生的证券行业,就能步骤鲜明、点穴掏心地完成让《财经》一举成名的五大杰作的呢?就从她被封为“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来看,五十年四平八稳、明哲保身的中国新闻界,绝无可以给她如此精心策划指点的行家里手。赴美的三次学习,毕竟是没有实务历练的空头理论啊。唯一可以解释的恐怕是培养胡女士的美国方面,有资本市场阅历丰富的资深人士,对《财经》的工作给予了精心的规划。另一方面,对于基金黑幕、银广厦等问题的长期深入的调查,恐怕不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财经》能实现的,必须部署广泛复杂的证券人脉关系,设计科学先进的调查方案和手段,而此前一直游离于证券行当的胡女士,恐怕也是无能为力的。90年代中后期,确实已经有少数外资投行进入了中国,比如摩根士丹利1995年和建银合资成立了中金公司。难道是他们提供了帮助?民间私密调查对当时的中国企事业,仅仅是西方侦探电影里虚构的情节,但是对西方大公司,却是家常便饭。比如这次“达娃”之争,达能就使用了私家侦探来跟踪调查宗庆后,也算是给中国企业家上了一堂市场竞争残酷性的课程吧。《财经》1999年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设立《财经》奖学金,后来又创办研究中心,胡舒立自任主任,接下来又与英国《金融时报》共同举办国际培训项目。马不停蹄,风生水起。这种远大的战略眼光,肯定是初出茅庐的胡舒立不具备的。我要怀疑,《财经》的钱从那里来?日,《中国经济时报》刊登了记者单羽青写的一篇文章《胡舒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文中胡舒立说在《财经》1岁的时候,发行量才7000份,而且绝不搞有偿新闻、关系稿,编辑部的采访费用还充裕,怪!自负盈亏的杂志,发行区区7000份,常识推断,此时《财经》应该是捉襟见肘、朝不保夕的经济状态啊,但是不但“采访费用充裕”,而且能到北京大学设立奖学金!同样是这篇文章透露了一个信息是:《财经》编辑部里“埋首工作的人中有金发碧眼的外籍人士”,天啊,难道《财经》是中外合资媒体?!《财经》掀起的“摧毁风暴”,在外资幸福进入中国之后,就渐趋沉静了。此后至今的6年多时间里,《财经》也基本演化为以率先报道独家高层政策性消息为其特色了。当然可能是经过胡女士的重拳出击,中国的机构和公司“浪子回头”,他们在办公桌、梳妆台等一切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挂上了格言警句:想做坏事吗?北京有个胡舒立!但是蜂拥而至的外资却完全藐视胡女士的威严,屡屡“黑幕”。然而对于这些“友邦人士”,胡女士和《财经》却又变得大度和宽容了:譬如平安眼花缭乱的,《财经》不调查、不揭发;瑞银承销中石油的卑鄙肮脏,《财经》不谴责、不批判;更有对高盛高华这样的国际金融资本,绕开中国监管壁垒,设立假合资券商的违法行为,日《财经》杂志竟然怀着欣喜激动的心情以“高盛进入中国 证券业突破即将来临”为题,称颂这一违法行为为“酝酿近三年而操作一年有余的精巧运筹,终于导出一个引入外资市场化处置风险的创举!”难道我们现在的国度依然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条约存在?欲哭无泪、欲哭无泪啊,可怜的中国同胞们!所以,当三月份股市暴跌复暴跌的时候,胡舒立女士以及《财经》杂志,和谢国忠、等站成一排,面对着哭天号地的亿万百姓,残酷喊出“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吗?所以,即使亿万次证明“迪安谢”是多么蹩脚、多么歹毒、多么臭不可闻,但是你不能奇怪《财经》和胡舒立照样在显著的位置,用特别的标题,将谢国忠奉为“《财经》特约***家”,连篇累牍地让他抒发“泡沫中国”“崩溃中国”的壮志豪情!《财经》连锁经营谱但这一次谢大***家“救市是救赌徒,熊市或持续18个月!”宏文,首发的荣幸却给了《环球企业家》,那么就让我们看看《环球企业家》背后有些什么吧。全世界目前有22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作家协会存在的文化价值,是绝对可与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一拼的。这是一个和三省六部平起平坐的正部级,下辖18个正局级单位,有的专门写红头文件、有的管评奖发奖、有的做生意赚钱,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十分的了得!在赚钱的行当中,就有一个叫《环球企业家》的杂志。就冲这名字,可见中国作家们万夫不挡的威猛气概!《环球企业家》有两位总编:总编辑叫李甬,和胡主编在《工人日报》有同事之谊,1998年《财经》创办不久,就投入胡主编的麾下,此后辗转高升,直至《环球企业家》总编;另一个执行主编叫杨福,2002年8月-2002年12月,在《财经》任高级记者。当胡女士 “三不主义”引起举国震怒的时候,深谙张驰之道的胡舒立暂敛《财经》锋芒,而《环球企业家》此刻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了!就是这份《环球企业家》,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网站,这个网站首页最左上栏,也就是该页面最重要显著的位置,“—评论”,排列着八个该杂志认为举足轻重的名字,从左到右、自上而下是:谢国忠、谢国忠、安德鲁·斯皮特、谢国忠、吴若萱、杨福、韦棠梦、朱屏。第一不行,再强调一次,强调一次还不行,再加一次!在《环球企业家》的心目中,一切属于谢国忠、一切为了谢国忠、谢国忠就是《环球企业家》的一切!在中国最狂热的日子里,***的名字后面是林彪,但是中国作家协会显然是举世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组织,如果在那些日子里由他们主办《人民日报》,一定会***、***、林彪、***,将中国人民的热爱之情,进一步推上万里云霄!全国五花八门的里,还有多少个“李甬”、“杨福”正在辛勤工作作呢?我不知道。但胡舒立是公认的“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而《财经》则被认为是“中国财经记者的黄埔军校”,在中国财经媒体的门生故吏面前,胡舒立一言九鼎的分量你可想而知!有一个例子可以看出胡主编江山一统的巍然霸气:大江南北的股民耳熟能详的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教授,是全国人大《证券法》修改小组专家组成员,“范福春副**打他在北京市一轻局还未谈恋爱时就认识”,并且经常和许小年教授这样的大人物一起,被叫到证监会去开会。无论如何,刘教授大小也算个人物了。五年前,刘教授不满意《财经》和许小年唱空中国股市,写了一篇“《财经》杂志悠着点”的文章,给了《21世纪经济导报》。这个迂腐的老夫子,自以为《21世纪经济导报》一向勇敢非凡,而自己在中国证券的声名又非常了得,编辑怕是接到稿子先跪下烧三柱高香,然后立即放在头条斗大的标题刊出!然而,刘老先生错了,编辑先生一看是批评敬爱的胡主编的稿子,管他是谁,揉一揉甩进字纸篓!《财经》和胡舒立也是你能批评的吗?真是反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刘教授四处打听为什么?后来有知情人偷偷摸摸地告诉他,胡主编在北京大学有设了一笔丰厚的财经记者奖金,如同界的诺贝尔奖一般的显赫,但有谁敢反胡,或者谁敢帮他人反胡,这辈子他就想也别想了!孙悟空反玉帝,五行山一压500年;刘纪鹏批胡舒立,财经媒体压刘纪鹏五年。五年前胡家班的胡家嘴脸,五年后故技重施,谢先生说“高估”,许先生要“重来”,胡女士喊“不能”,迂腐的老刘忍无可忍,不等唐僧揭符,翻出箱子底的“《财经》杂志悠着点”,吹吹灰尘,自己挂上博客,这才让我等草民,有一睹胡女王绝代风华的荣幸!和英国《金融时报》联合培训中国财经记者,在《财经》杂志实地淬炼中国财经记者,最后再用优劣评价的铁腕控制中国财经记者!如此看来,美国的“访问”、“培训”、“进修”,真经独授、画龙点睛,不余欺啊!人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胡主编却是高坐在龙椅上,头戴钻石皇冠的有冕女王啊!下面跪着黑压压一片中国财经记者,什么《环球企业家》,什么《21世纪经济导报》,什么《》,无非是换个名字的《财经》杂志,或者说,这些报纸杂志不过是胡家的分号、《财经》的连锁罢了!所以迪安谢、许小年等高贵的绅士,无论理论是多么的破败、实践是多么的肮脏、百姓是多么的反感、中国是多么的受伤,没有关系,中国的财经报刊,是你们可以自由翱翔的舞台,放胆干吧,弟兄们,一切有“Mrs Hu”呢!为什么胡舒立有如此的自信呢?因为她知道,她只要撒下一棵种子,立即就肥沃的土壤紧紧拥抱!《溢思得瑞科技创新集团空壳公司 老板孙一桉招摇撞骗,很多人被坑》 精选四原瑞银亚洲投行部主管金弘毅,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经济系,获硕士学位。他于 1989 年加入伦敦普华永道,1994 年加入伦敦 SG Warburg(瑞银前身),后于 1996 年移居香港。他曾分别担任瑞银亚洲并购业务及金融机构主管, 年间为瑞银亚洲投行部主管。作为资深投行人士,他将自己 20 余年的经历记载下来,在财新网开辟专栏,让读者也得以一览投行风云。【投行回忆录(一)】:初入行便遇大风大浪1994 年初,我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留在英国还是回香港发展。我在英国大学毕业后,先是进入会计行业,一方面想打好商业方面的基础,一方面又能取得专业资格,进可攻、退可守。几年后顺利考到英国特许会计师牌照,对未来的道路更加明确,就是要进入金融界的核心——。多轮的接触和面试后,我幸运地被两家公司录取。一家是在伦敦,瑞士银行的前身 SG Warburg,另一家是在香港的外资投行。我在香港长大,对香港自然有深厚的感情。1994 年正好是第一批中国企业来香港上市,各投行开始扩充,聘请中、英文流利并有专业资格的年轻人。但另一方面,纽约、伦敦始终是国际投行的总部,我刚入行若能浸淫几年,一定受益良多,有了扎实的基础再回香港。经过反复思考,我选择留在伦敦加入 SGW。很多有志加入投行的人都有同样的问题:如果有机会在欧美工作,应该先在国外开始,还是尽快回亚洲?我觉得答案因人而异,地点各有千秋。对我而言,伦敦总部将近三年的时间,是我投行生涯一个重要的阶段。伦敦有几百年的金融和投行历史,但在二十世纪 80 和 90 年代经历了重大的变化。1986 年的「Big Bang」允许金融机构之间合并,成为综合性的投行。保守党撒切尔**的国企民营化政策,带来一连串大型的。企业在压力下寻找机会释放价值,老牌化工集团 ICI 在 1993 年分拆医药业务 Zeneca 上市,是个典型例子。面对种种商机,伦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各国银行纷纷进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独立的投行逐步被外国大型商业银行并购,如 1990 年德意志买下 Morgan Granfell、1995 年 Dresdner 买下 Kleinwort。开放政策让伦敦保持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吸引各国人才,但英国本土的投行所剩无几。就如温布尔登网球比赛,它是每年网球赛季最受瞩目的赛事,但长年累月没有英国的本土冠军(2013年穆是77年来第一位英国人夺冠)。香港采用同样的开放政策,近年也出现「温布尔登」效应,无论是银行,如永亨、创兴,还是证券行如大福、新鸿基,都纷纷被外资收购。我觉得这是大势所趋,但只要香港继续扮演中国首要金融中心的角色,各国包括中资在内的机构都要在香港发展。1994 年我加入 SGW 时,公司如日中天,人才济济,是投行中最大的上市公司及唯一一家富时指数成分股。对比其他动辄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历史的英国投行,SGW 算是后起之秀,二次大战后由德裔犹太人 Seigmund Warburg 创建,1958 年策划英国第一宗上市公司敌意收购,让一向小圈子里舒服惯了的竞争对手措手不及;1963 年帮助意大利 Autostrade 发行有史以来第一笔,吸引离岸美元,开创了以伦敦为基地的庞大,打下江湖地位,为后人津津乐道。勇于挑战及创新,是投行成功的必备元素。但好景不常,SGW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过急,特别在美国投入大量资源。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但外国投行很难打进,也是很多外国投行的葬身之地。在财务压力下,SGW 先和摩根士丹利探讨合并但不成功,1995 年夏天宣布卖盘给瑞士银行 Swiss Bank Corporation。无独有偶,同一年内另一家英资投行、有两百多年历史的 Barings,因为新加坡交易员出事而破产,被荷兰 ING接手。公司面临大风大浪,一时人心惶惶,不少识时务为俊杰的同事们纷纷跳槽。我这位刚入行的新丁,忙着执行一宗又宗的并购、融资和上市,没时间多想其他事情。其中我花了特别多的精力在两宗案子上:瑞士 Clariant 特种化工的分拆上市,和利乐包装的家族股权变更。Clariant 业务隶属于制药和化工混合的山德士公司,分拆的目的是要简化业务主题。为了深入了解它的经营状况,我拜访了他们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的分公司。这是我参与的第一单上市项目,从头到尾经历过后,我的基本功如财务模型和分析、撰写文件、统筹客户及其他中介都有良好的操练。利乐包装作为家族企业,上世纪 50 年代初成立,业务发展迅速,足迹遍布全球。到了 90 年代,家族第二、三代面临分家,但又要保持公司业务不受影响。积极主动处理,提早划清界线,合适财务安排,是顺利解决这类问题的前提条件。家族企业在亚洲十分普遍,如何应对换代接班是常见的问题。踏入 1996 年,除了工作以外,我还要忙着筹备人生大事:我的婚礼。很多人认为进了投行便等同签了卖生契,一定忙得六亲不认。我很幸运,能够在差不多加入投行的同时,与女友进入稳定关系,做到了所谓的工作生活平衡。结婚到现在,她给我和家庭极大的支持,使我无后顾之忧。所以我常鼓励同事们要工作不忘家庭,才能恒久持续。我的太太也是香港人,我们都想在中英移交前回到香港,见证历史。正好公司的香港办事处缺人,我便自告奋勇,在 1996 年 10 月回到香港。【投行回忆录(二)】:回归后的金融风暴1997 年初的香港一片歌舞升平,楼市和股市兴旺,对回归的恐惧感已大致消失。资本市场活跃:除了 H 股公司外,红筹如上海实业、中信泰富等上市、注资、大展拳脚。北京控股上市受到股民热烈追捧,申请表一扫而空,听说每张被炒到 100 港币。我的第一单主打项目就是帮助一家国企北京燕化来港上市。中国客户和欧洲客户的明显区别,在这个案子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在香港上市,对一家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来说,绝不是单纯的资本市场活动,而是透过上市的契机推动体制、经营和理念的改革。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上市仅是一个开始。其次,投行所带来的价值,不单是在技术或法规层面,而是结合国情与境内外监管部门、投资者的需求。执行过程中,我和客户的团队打成一片,上至董事长和总裁、下至工作组成员,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是很难与欧洲客户实现的。由于语言和兴趣的缘故,回到香港后我积极参与了中国业务的开拓。1997 年初,我们在北京有个小小的办事处和一名秘书,供香港飞去的人有落脚之处,但这样的安排不能紧贴客户和证监会等部委。我和一位也是 SGW 伦敦总部回流的中国同事杨凯一起探讨,他自告奋勇长驻北京。我们一起去游说老板任命他为首任北京首代,对了解情况、收集信息很有帮助。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加深上层关系和影响力。我们当时都只是三十岁出头,从来没在体制内工作过,也没有人脉关系的积累。我们需要一位有声望地位、能结合中外的领军人物。但当时投行在国内仅是起步阶段,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皇天不负有心人,杨凯认识了何迪,游说他加入瑞银成为首位中国投行部负责人。直到现在,何迪还是北京瑞银证券的董事长。我常开玩笑说,下属若成功聘请老板,是很成功的一步棋。经过多年努力,杨凯也一度担任摩根华鑫合资券商的总经理。随着中国发展一日千里,我们的中国团队从当年几个人发展到现在上百人,并成为瑞银投行部亚洲地区收入最高的国家。过去二十年,很多其他投行及企业都有类似的经验。使我自豪的,是我不单见证了这个转变,还从一开始便参与其中、出谋划策。跨国公司新业务发展多半是遵从整体战略,由上至下。但执行时不一定成功,因为可能缺乏当地合适的员工,或无法与本土实际情况结合。有时候情况相反,前线人员看到商机,有了突破点再寻找支持、扩大战果。由下而上,效果取决于前线员工的积极性和总部的支持,我们的中国经验是一个成功案例。在发展中国业务初期,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和国家电力公司探讨研究潜在重组和上市。90 年代初英国电力行业经历重大重组:发电、电网输电和配电公司相继民营化上市。英国以外,其他国家又有不同的模式。我们组织多次的会议、研讨会、境外考察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分析中国独特国情。目标是能找到一条合适中国的电网改革道路,可惜最终没有往前推进。我从中学到的功课,就是中国在进行行业改革过程中,迫切希望得到国际经验,是外资投行一个好的切入点。但无论投入多少,最终成事取决于能否找到结合中国实际需求的方案,并得到相关各方面的支持。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中国,7 月 2 日泰国宣布泰铢自由浮动后大幅贬值。亚洲金融风暴几个月内席卷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等国家。刚开始香港隔岸观火,认为凭着健康的金融体系及雄厚的或能置身事外。但最终还是不能幸免,到了十月份股市大幅下滑,单日下跌 10%,最后由金管局出手救市。这是我投行职业生涯里,第一次经历重大的金融风暴。我体会到越是发展迅速,如当年的东南亚国家,越依赖债务。,无论是楼市或股市持续飙涨,形成泡沫。泡沫一破,其摧毁性不限于企业和经济层面,还能使**倒台,甚至社会秩序崩溃。中国近年整体杠杆不断上升,是经济改革的一个隐忧,近期 A 股的暴涨暴跌只是一个缩影。风暴后善后,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众多受创的国家里,我对韩国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地民众团结一心,**大刀阔斧进行企业和金融改革,为几年后的复苏奠下基础。我从那时开始与韩国团队合作一些案子,十多年来,首尔的石头饭一直是我的至爱!金融风暴期间,几乎所有进行中的项目都暂停下来。除了外忧,内患也接踵而来。1997 年 12 月,瑞士规模排名第二的瑞士联合银行和排名第三的 SBC 宣布合并,资产排名全球第二。两家银行的业务模式和领域都很类似,重迭性高。新公司命名为 UBS,虽然宣称是等同合并,其实大部分高管来自 SBC。整合过程采用快刀斩乱麻的策略,尽快任命各部门主管,然后一层层往下推,把双方拼在一起。当时的理念是「宁可错、不要拖」。相比之下,我见过很多其他的银行合并,几年后仍然分开经营,系统不对接,客户无法整合,协同效应发挥不出来。但即使这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合并个案,对业务仍然造成影响。新的搭配需要时间磨合,人员流失在所难免。几位比我有经验的同事相继离开,我旋即被任命为执行团队的负责人。心里虽然战战兢兢,但想到圣经里保罗鼓励提摩太的话:「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提摩太前书4:12),也就坦然面对。【投行回忆录(三)】 :「三大战役」踏入千禧年,亚洲金融风暴最坏时刻已过去,经济渐趋稳定。瑞银合并后,内部尘埃落定,发展业务成为首要任务。但在几条主要战线上,我们都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当时正是科网股如火如荼之际,但我们缺乏美国行业团队的支持。在中国,新的一轮国企改革正在展开,大型集团如三大石油公司上市,我们都榜上无名。我们努力寻求突破,在 2000 年完成和拿到三个项目 ——盈科并购香港电讯、地铁民营化和中银香港重组上市。这「三大战役」对瑞银的亚洲业务影响深远,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2000 年初,传出英国大东电报局要出售其持有的香港电讯,并已与新加坡电信接洽。消息泄漏,香港舆论哗然。公众认为如此战略性资产,不应该卖给新加坡**所控的企业。盈科半途杀出,以现金加盈科股票,按当时市价总值约 360 亿美元,全面收购香港电讯。时间极为紧迫,从项目启动到宣布只是短短数周。我们代表盈科,一边与大东谈判,一边与几家银行安排贷款,还要跟澳洲的Telstra谈合作,动用欧洲、澳洲、亚洲同事将近三十名。从财务角度看,这是典型的,利用香港电讯稳定现金流为支撑。始料不及的是项目完成后盈科股价大幅下跌,最低超过 90%。只能说是赶上了科网热潮尾班车,若项目往后推几个月就可能做不成,历史便要改写了。经过前期硏究和论证,香港**在 2000 年决定将地铁公司上市。民营化上市项目对投行来说一般不是很赚钱,但发行规模大、媒体关注高,有重要的示范效应。港铁作为香港第一家公营企业上市,是兵家必争的项目。瑞银最终被委任为三家牵头行之一,归功于提前做好准备,在两年前便开始与**和港铁交流、了解情况。我们也充分利用我们的行业组,发挥在英国和全球各地累积的经验。港铁与民生息息相关,从上市到现在争议不断。港铁得益于香港独特的地理条件,结合交通和土地供应,有评论家称其为「有轮子的地产公司」。做到平衡其社会功能、一定程度上的自然垄断,又能达到高效和不依靠**补贴,谈何容易。环观全球,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模式。过去十五年,港铁票价水平保持低于大多数可比国际大都会水平,而且网络进一步扩大完善,股价涨到上市时的四倍,很多国家都来港取经。纵然近期受高铁项目延误困扰,我认为港铁整体的成就,仍然值得香港人自豪。2000 年下半年,我们开始积极筹备中银香港的重组上市。从一开始,我们就意识到这不只是香港的重大案子,而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前哨。当接到任命通知时,整个团队心情激动,有人甚至落泪: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在总算跻身第一梯队的投行了!虽然大家有心理准备执行工作将十分繁重,但实际的难度远超过。重组前的中银香港,由十二间关系松散的姊妹行组成。我们与其他中介团队,花了一年半时间,处理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整合十二间行、设计公司治理框架、规划未来战略、优化风险管理流程、等。为了促成合并,香港立法会要为中银立法。其间又遇上安达信会计师行因安然事件倒闭,而被迫更换审计师。项目能够往前推进,有赖于中行董事长刘明康亲自挂帅,并有熟悉国际情况的朱民博士领导日常上市工作。而中央领导人也对项目高度关注,我们要到北京向*****汇报工作进展。中银香港上市案子由瑞银、中银国际和高盛三家投行共同牵头。在一些问题上我们和高盛各持己见、辩论激烈,上市地点是其中一个焦点。高盛建议中银香港跟从当时已上市的大国企,如中石油和中石化,在香港、纽约两地上市。我们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市标准被国际投资者认可,足以支持中银香港的成功发行,去纽约上市还需要花费额外成本和投入。经过反复论证,中银香港最终采纳了我们的方案。上市时,我伴随中银香港总裁刘金宝。他不喜欢背熟材料,经常不按照准备好的标准答案作答。我想反正他说中文,我翻译成英语时就帮他补充矫正。没想到在纽约碰上一位懂中文的外籍,指责我的翻译和原话不吻合,十分尴尬。刘金宝长袖善舞、酒量惊人,但上市后不久后便出事了。2002 年 6 月,中银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当年亚洲资本市场的一大盛事。上市迄今虽然经历过风风雨雨,但按步就班推进战略转型和提升、稳健经营,股价上升了几倍。近年来更在中举足轻重。刘明康和朱民在接下来的中国金融改革和中国银行重组上市中,皆扮演重要的角色。2011 年,朱民被任命为副董事总经理,是首位中国人在 IMF 担任此要职,代表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升,也反映了他个人在国内外的声望。而中银香港以后,除了科技和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少中资公司选择两地上市,香港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国境外资本市场首选。2000 年的经验让我的业务能力得到突破,也考验了我的管理水平。我负责一支十多人的执行团队,在短短几个月内,有些去科网公司创业,有些去竞争对手的公司,几乎全部离职。当时正好几个重要项目同时进行,压力特别大,只好立即招兵买马。能聘请到优秀合适人才对所有企业都是挑战,对投行来说更加如此。猎头公司水平参差不齐,光靠面试很难深入了解,口碑重要但不一定准确。高兴的是我当年聘请的同事们,好几位现在都在各投行、基金及其他机构事业有成,位高权重。2002 年初,我被提升为董事总经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投行回忆录(四)】:搭建中国平台中银香港上市完成几个月后,董事长刘明康便被调职,筹备建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并在 2003 年担任第一任**。银监会的成立,**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水平,对于推动整个行业改革功不可没。其实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中国已经成立,进行,但不能根本上改变格局。当时很多国际评论家对中国银行业看法极为悲观,甚至预言整个系统将要崩溃。从 2003 年开始执行的一系列措施,使银行业走上新的台阶,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除了注入金和剥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独立和加强风险管理、和上市,其中很多工作和中银香港的经历性质相似。当然,在全国范围内规模更庞大,牵涉问题更复杂。其中中国银行经过两年的努力,在 2005 年底完成了和引入的工作。基于和中行长年的合作关系,瑞银成为其上市前的投资者之一。这是瑞银在全球罕有地投资另一家商业银行,我有幸全程参与。前期的准备和谈判工作很顺利,但临门一脚却差点出问题。当时瑞银内部已正式通过 2.5 亿美元的投资额,但在离签约前很短时间,中行要求我们增加到 5 亿美元。瑞银董事会在伦敦开会,我们十分担心内部无法仓促作决定。幸好中投汪建熙正好在伦敦,可以安排他与我们的高层当面解释。最后顺利通过 的,大家都捏一把冷汗。除了中国银行项目,我花了不少时间参与瑞银中国平台的搭建。在全球和亚洲,和研究一直是瑞银的长项。国内 A 股市场由散户主导,容易大起大落。我们建议让外国进入 A 股,帮助市场进一步向成熟发展。但相关部门对亚洲金融风暴记忆犹新,担心涌进涌出的冲击。我们投入不少功夫和时间介绍「合资格」(QFII)机制,以及资本开放在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成功案例。重点就是能受惠于外资进入,但同时让中央银行有效控制总量及防止短炒行为。经过反覆论证,中国正式启动 QFII,瑞银在 2003 年成为第一家拿到牌照的券商,并长期保持最大的额度,奠定我们业务的基础。在改革进程当中,外资若能了解国情、耐心投入,找到结合中国需要与境外做法,便可能抓住商机。瑞银 QFII 是个典型成功案例。中国境内市场的重要性,对业务也越来越明显。很多优质的企业选择只在 A 股上市,或想境内外两地上市。要全方位服务中国客户,我们必须有境内平台,才能两条腿走路。这段期间,中国证监会开始允许国际投行以合资方式进行境内业务,所以我们积极筹备。找什么样的合资伙伴最有利?当时内部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要找强大的中方伙伴,才能利用对方的网络和客户基础;有人认为控制权最关键,所以要找个较弱的伙伴才会有话语权。这是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合资时,同样面对的问题。我们和其中一家主要中资券商探讨将近一年,始终没谈拢。但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并没白费,因为不久之后有个更好的机会出现了。随着中国企业的壮大,海外并购案子在 2003 年左右陆续增加,开始时集中在天然资源行业。中国无论是能源或矿产都有大量需求,为了确保供应稳定,并对冲步步上升的大宗商品价格,并购上源是必走的道路。那段期间,我负责瑞银亚洲的并购业务。除了协助天然资源行业的并购,我们也在其他行业积极探讨、寻求机会。其中成功帮助一家工业公司,收购海外一家同行,希望利用目标公司提升自身的技术。可惜事与愿违,几年后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跌,文化隔阂使管理困难,加上复杂的工会和**问题,该海外公司最终宣布破产。跨境并购对所有公司都是一个挑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不少外国公司在中国也经历过全军覆没的惨况。近年来,中国公司海外并购活动越趋活跃,行业多元化、规模也更大。「走出去」有成功也会有失败的案例,中方必须冷静慬慎地作综合评估。这段期间,我们中国以外的亚洲业务也取得不错的进展。2003 年上半年发生「非典」疫情,很多出差飞行被禁止,整个区域内的资本市场变成一潭死水。但负面影响短短几个月便过去:我们五月份完成新加坡邮政的上市、七月份完成台湾中华电信的配售、十月份完成马来西亚 Astro 和印尼 BRI 银行的上市。透过一连串成功的发行,我们明显感觉到亚洲走出了金融风暴的阴影,国际机构投资人重新回到区内。而我们在每个国家或地区的投入,都开始见到成效。业务不景气时,国际投行都难免面对来自总部的降低成本的压力。常见的一个处理方法,就是关闭一些国家的办事处。我总会尽量避免这种做法,因为这会给当地的客户、员工和监管部门会留下不良印象。团队人数再少也保留办事处:离开一个市场容易,但要再重新进入该市场就很难了。在我所参与的众多项目里,2004 年中国电信的注资及 2005 年的中国远洋上市令我印象深刻。中国电信 2002 年底上市时股市波动,必须将减半。2004 年启动十个省份业务的注资及配套。4 月下旬我陪着周德强董事长带领的高管团队全球路演。本来计划立即完成股票发行,但 5 月初市场环境不理想,当时真担心历史要重演,我们只好建议公司暂缓发行。好在窗口很快来到,5 月 19 号早上我们和公司开电话会议,达成共识后中午停牌,下午完成 17 亿美元的股票发行。电信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回想当年要跟国际投资者花费口舌解释的小灵通业务,今天己经绝迹。不知十年后会是什么景况?如同其他国企集团,中远上市前要处理复杂的重组,包括如何处理上世纪 90 年代已经在香港上市的中远太平洋。我们建议将其包含在中国远洋以下,但这在集团内备受争议。当时仍是中远副总裁的李建红牵头上市工作,作风大刀阔斧,问题一一克服。他仔细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后,支持我们的建议,并在最后得到集团采纳。很高兴见到他在 2014 年被任命为招商局董事长。中远上市路演将近结束时碰上一个难题。当时候很多分析师认为船运周期在接着一年将会转弱,使公司盈利下降。中远董事长魏家福一向热情高调、敢说敢做,大家习惯叫他 Captain Wei(魏船长)。他不同意分析师的观点,在记者会上宣称「春江水暖鸭先知」,觉得下一年盈利会上升。联交所立即回应,认为这言论等同于盈利预测,需要审计师确认并加进,意味着无法按原定时间表上市。我们想到一个补救办法,就是董事会发出正式公告,澄清董事长的讲话不代表公司。这样的公告十分罕见,当时我们在路演的最后一站纽约,我硬着头皮到「魏船长」的酒店房间里跟他反复解释、分析利弊。为了及时完成上巿,他最终同意这个安排。我学到的教训是,必须不断提醒领导们公开场合发言务必小心。基于我比较多参与金融机构相关的业务,我在 2005 年被任命为亚洲金融行业负责人。【投行回忆录(五)】 :亚洲投行的巅峰时代2006 年,我们完成了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的香港上市,融资金额总数超过 150 亿美元。在此之前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已经上市,而之后工商银行和其他国有、股份制银行陆续上市。中行和招行各有特色,两位领导人的风格也很不一样。肖钢接替刘明康掌管中行时才 45 岁,是五大行里最年轻的董事长。中行在中资银行里国际化程度最高,他上任后百忙中抽空苦练英文。到上市路演时,他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令人刮目相看。2013 年担任中国证监会**后,他通过重启上市活动、推动注册制、整顿两融业务、开启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中国证券市场。但近期 A 股的大起大落,相信对他个人及证监会都是极大的挑战。招行多年以来被视为中国最佳的商业银行,我认为和它的总部地点、、领导人有密切关系。招商局历史悠久,是晚清洋务运动,官督商办企业之一。虽然是大型国有企业,但总部一直设在香港,熟悉国际市场情况。而招行又植根在全国最具创新性、充满活力的深圳,既有国企的规范,又有民企的冲劲。早年便引进当时台湾同行较先进的系统、软件和经营团队,使招行夺得先机。董事长秦晓具有宏观、高层面的洞悉,与银行经验丰富的马蔚华行长是最佳配撘。中国在那几年间,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股价节节上升,估值远高于国际水平。金融风暴来到后,欧美大行严重受创,过去的「师父」一个个倒下,「徒弟」却继续稳步增长。回头看,中国银行业在那几年间,一方面得益于自身改善和极小的欧美资产比重,另一方面,中国四万亿刺激经济措施和保护,让银行业能享受较高的增长和回报。但到了 2012 年前后,以上因素的负面效果开始显现,包括地方**债务偏高、经济增长放慢和房地产在某些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银行业股价下跌,H股平均估值长期低于,到最近才有所回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整体融资中,大部分仍然会通过银行贷款。无论是看好或看淡银行业,它都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上文提到我们积极寻找机会,进入中国 A 股市场。在 2005 年左右,北京市为大股东的北京证券面对财务压力。当时的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是金融业权威,与外资合作经验丰富。早在 1995 年他担任建设银行行长时,便主导成立了与摩根士丹利合资的中金公司。在他指引下,北京市**愿意新尝试,引入外资投行成为北京证券。经过反覆讨论和谈判,我们和由我们引入的伙伴注入新资本金,享有经营权,并把公司更名为瑞银证券。王岐山作风开明,事实求是,1997 年和 2003 年北京非典等棘手难题,都空降他去处理。有一次我们和他会面,因北京交通堵塞迟到,我们自然向他道歉。他回答说应该是他道歉才对,因为北京交通问题严重,是市长的工作没做好!这几年来他负责远比北京市交通棘手百倍的反腐工作,我想也只有他能胜任。签定协议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把一家原本纯国内券商,提升水平并与瑞银对接,牵涉到所有的前、中、后台部门。如何开展业务、规划战略也是重要的工作,因为我们此前并没有 A 股实战的经验。另外还要处理大量人事调整,整项工作十分复杂和繁琐。我们经常为其他企业提供并购财务顾问服务,但一般不用或甚少参与整合过程。而瑞银证券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筹备工作用了将近两年,幸运的是,与此同时,国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活动停顿下来。2007 年一季度,瑞银证券完成重组和审批,一正式开张便赶上融资活动重启和 A 股。当年我们牵头完成了中石油、等大型国内上市项目。从此我们便有完整的中国境内、外平台,累积了宝贵的营运经验和客户资源。相比之下,很多其他国际投行境内业务起步较迟,或是受到境内合资伙伴的限制,不能和境外业务对接。瑞银证券是我们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2007 是亚洲投行业巅峰的一年,区内几乎所有国家地区的并购融资活动都极为活跃。其中我们作为财务顾问,帮助印度的 Hindalco 及 Essar Steel,分别收购加拿大的 Novelis 及 Algoma Steel。那几年间,印度公司海外并购的步伐甚急,比中国公司有过之而无不及。如 2008 年 Tata 买下英国的 Jaguar 汽车,2006 年 Mittal 与 Arcelor 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印度和英国独特的历史渊源,令英语广泛被使用,国际化更容易。印度往外走的趋势主要由民企主导,国企和**支持的力量远远不如中国。两国不同的模式各有千秋,在跨境并购领域里也反映出不一样的结果。作为金融行业亚洲区负责人,这段期间我参与了不少金融机构的并购,如中国银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招商银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等,其中我特别关注台湾的金融市场。台湾整体市场规模不大,但在当时有五十多家银行,**控股或参股的公股银行占比庞大,激烈竞争导致盈利和回报偏低。促使银行间整合、**减少参与、让外资更大程度进入,是明显的金融改革路径。民进党陈水扁**主导「二次金改」,就是朝这个方向推动。我们积极配合,参与了渣打银行收购新竹商银、建华与台北商银合并等主要案子。可惜改革时阻力重重,执行上弊案累累,到 2008 年政党轮换加上,台湾二次金改寿终正寝。2007 年底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整个金融系统特别是投资银行,带来几乎致命的打击,也彻底改变了瑞银。美国破灭,触发次贷危机及巨额亏损,流动资金市场恐慌和萎缩。在不到一年之间,独立投行如贝尔斯登、、美林相继消失。过去的行业龙头如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也需要**出手救助。投行以外,如综合性商业银行花旗、巨头 AIG、政策性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国有化。欧洲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同国家的多家银行需要**接手,而接着引发的财政赤字、衰退等问题,到今天仍然持续困扰欧洲。瑞银是金融危机里受打击最大的银行之一,在
期间,总共亏损大约 300 亿瑞郎,被迫向原有及东(包括瑞士**)大规模融集新资本金。等同于一个原本健康的人,一次重大意外后失掉了所有原本的血液,但在抢救并输入全新的血液后总算活过来。为什么创伤如此重?瑞银是瑞士为总部的百年老店,过去无论是或投行业务都经营稳健,即使是内部同事们都十分惊讶。原因自然很多,但最基本的就是
年,在美国大举扩充固息业务,而集团最高层不了解其中风险,不能有效防范。SG Warburg的经历差不多十年后在瑞银历史重演。我觉得金融机构管理风险,必须始于决策者了解自身业务和潜在风险,再配上适当的管理体系和员工文化。耶稣在《圣经》的比喻「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马太福音24:43),值得所有银行管理层紧记。【投行回忆录(六)】: 亚洲投行部的重任踏入 2009 年,得益于各主要中央银行及**协调救助,全球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但刚经历了外部的大动荡,随之而来是内部的变动。我的顶头上司——亚洲投行部主管,宣布离职。其实我几年前已向当时的总部高层表达意愿,希望能更上一层楼,但一直需要耐心等待。机会终于来到,我和另一位同事被任命为联席亚洲投行部主管,开启了在这个岗位上六年的职业生涯。回顾这次升职,一方面是基于我在中国地区和金融行业等领域的经验。随着中国市场重要性日益增加,中国和相关团队在内部的影响力也相应提升。另一方面,我也受益于当时在瑞银已经工作 15 年,建立了良好的内部人脉网落。投行有时候给外人的印象是靠个人魅力,其实十分讲求整体团队和平台的发挥。但在亚洲区,员工隔几年便跳槽乃司空见惯。我觉得过于急功近利,在一个机构里缺乏积累,很多时候对个人的中、长期事业发展反而不利。为了刺激经济,美国联储局从 2008 年末开始了持续几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大规模。实体经济复苏需要时间,但金融市场却反应迅速。香港恒生指数从 2009 年 3 月份的低位 12,000 点反弹,至年底涨到 22,000 点左右,升幅比 2007 年有过之而无不及。顺应有利的市场窗口,2009 年下半年股票市场发行特别活跃,由瑞银牵头完成、规模超过十亿美元的香港上市项目包括国药集团、永利澳门、龙湖地产、民生银行、龙源电力等。当年的股票发行规模打破纪录,让我上任第一年便有个好的开始。众多项目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年初美洲银行大宗配售建设银行股权,及年底的太平洋保险H股上市。 2005 年入股建银,两行合作密切,美银甚至将美银亚洲卖给建银,让建银的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金融危机来临,美银原本可以避开一刧,但 2008 年并购 Countrywide,继承了巨额房贷亏损,接着又拯救濒临倒闭的美林,使财务状况雪上加霜,必需接受美国**救助。庞大压力下,美国银行只好建设银行股份,发行规模 28 亿美元,是当时H股有史以来最大宗配售。瑞银独家包销,不小,虽然经过精心准备,大家心情依然忐忐忑忑。2009 年 1 月 7 日香港时间早上 5 点开始簿记,看到亚、美、欧三个地区上百家踊跃参与,定单滚滚而进才松一口气。8 点左右簿记顺利完成,当天早上建行正常开盘交易,堪称一次成功的发行。我从 2006 年初便开始统筹太保的上市,既要克服内部重组的障碍,又受到上市政策变化的影响,从原本「先 H 后 A」方案,变成「A+H」,再改为「先 A 后 H」。2007 年底完成上海 A 股上市后就等待境外的窗口。2009 年香港发行条件成熟,但部分不愿意承担减持。我们想到一个创新方案,就是让凯雷私募基金参与减持,记忆中应该是外资第一次减持。太保虽然经过几年的折磨,总算在境内和境外分别捕捉到市场高点发行。在坚强的资本金支持下发展良好,多年来被视为最稳健而专注的公司之一。凯雷虽然付出代价,但H股上市后能盘活其股权,最终获利丰厚,是全球回报率最高的单一项目。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资本市场上也是如此!香港上市项目中,中资企业无论是在过去或可预见的未来,都是主要客户来源。但在那几年间,我们开始向国际公司讲解和推动其来港上市,见到一些效果。譬如 2010 年,我们成功帮助 LOccitane 化妆品公司在香港上市。它从法国起家并作为生产基地,业务遍布全球,其中最大的市场是法国、美国和日本。2011 年我们再接再厉,牵头完成新秀丽的香港上市。作为全球旅游行李箱行业的领头羊,新秀丽业务在欧洲、美洲和亚洲三个区域大致均等。全球市场的扁平化不只影响生产行业,也同样影响国际金融行业。LOccitane 和新秀丽有众多上市地点可以考虑,包括伦敦、纽约、新加坡等。他们最终选择香港,一方面是看重亚洲及中国市场对其未来业务增长贡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认可香港这个上市平台,可以享受高流通量、低成本交易,并吸引到全球投资者。总而言之,在亚洲各巿场中,香港占有很大的优势。虽然股票发行业务 2009 年表现强劲,而且该业务一直是瑞银的强项,但我们不能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激烈竞争导致费率下降,而参与一个项目的投行数目又上升,僧多粥少。我开始推动其他金融产品业务发展,其中特别看好及结构性。在亚洲,传统上远少于股票相关的收入,但我觉得市场在发生重大变化。首先,随着中资企业加速海外发展,它们的长期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外管局对国企外债发行逐步放开。其次,中国的民企,特别是地产公司资金需求庞大,但国内融资渠道不畅通,境外发债成为重要的途径。此外,全球主要央行减息,推行货币宽松政策,投资者迫切需要有良好回报的投资工具。亚洲投资者熟悉中国企业,欢迎它们的。事实证明,从 2009 至 2014 年间,中国企业总规模急升 45 倍,而在同一时期,中国境外股票发行规模上升不到两倍。我们趁机团队力量。也带来商机,香港发行的点心债发展迅速。2010 年 12 月我们牵头完成瑞安房地产 30 亿人民币点心债,是第一笔地产行业的债。我不禁想起将近 50 年前 SGW 帮助意大利 Autostrade 发行第一笔欧洲美元债,创下了庞大的离岸市场。化路途遥远但目标明确,我相信增长空间巨大。作为部门负责人,有两样我不喜欢却必须处理的事——裁员和花红。金融危机之后几年,国际投行经历一轮又一轮的裁员。一般都是总部设定减员总数,并按级别再设目标。谈数目很容易,但落实到个人就头痛了。而且裁员同时又要保业务,所以必须有取舍,不能一刀切处理不同团队。每年的奖金分配,对很多投行员工是首要大事,也像一面照妖镜,把各样性格反映出来。有人高调争取、有人默默耕耘;有人关注与别人的对比、也有坚持绝对金额。个人满意与否,又取决于实际数和预期的差距,所以管理预期成为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我觉得这不是我的长项,只能如《圣经》所说「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愧的良心。」【投行回忆录(七)】:投行的风险与文化2011 年 9 月 15 日,我在北京出差。黑莓手机突然传来一个公司电邮,指内部发现一位在伦敦的交易员涉及重大违规欺诈交易,导致亏损约达 20 亿美元。讽刺的是,我当时正在参加一个风险管理的硏讨会!担任瑞银仅两年多的 CEO 几天后引咎辞职,当时真有些沮丧。金融危机后好不容易喘一口气,又要面临改朝换代。Sergio Ermotti 被任命为新 CEO,并在 2012 年 10 月宣布重要战略调整,大幅度削减投行占用的资本金和员工数目,关闭大部份固息业务,集团重心转移到财富管理,金融时报形容为投行中最彻底的重组改革。孙子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瑞银这几年表现大有起色,股价从新战略宣布前的约 12 瑞郎,上升到现在的21瑞郎,升幅超越大部分同行。过去几个月内,瑞士信贷、德银、巴克莱、渣打等,不约而同地因为业绩和股价未如理想而更换 CEO。相信接下来陆续宣布的新战略,具体细节因人而异,但重点内容不外乎简化业务重心、降低成本、提升资本金回报和充足率。有些媒体评论认为「瑞银模式」值得同行学习,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投行广泛被视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而且在欧美众多地方需要**出手救助。所以,各国纷纷推出不同的监管政策与措施,并加大力度处理不当行为,罚款动辄数十亿美元。投行顿时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正因如此,改善文化、防范风险一直是瑞银内部这几年来的首要任务,重要性不亚于赚钱。合规团队人数,是众部门中增长最快的。除了本地法规,美国的海外反贪污法「长臂」伸进亚洲。偏偏区内经常需要与国企和**打交道,不单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一样。请客吃饭等应酬行为必须小心处理,事先要得到合规部的批准,并严格遵守个人最高消费金额。我们加大内部教育力度和推广,但难免仍会有同事误踩地雷。幸好近年国内推动“八项规定”后,应酬活动大幅减少。我觉得投行防范风险很重要的一环,是建立自身的文化。公司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和竞争对手区别在哪里?风险与盈利如何平衡?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但对金融危机过后的投行十分关键。文化建设不能立竿见影,必须长期投入,并贯彻到公司每一个环节。瑞银 2012 年底宣布新战略,当时一般评论员并不看好,但 2013 年靓丽的业绩令市场刮目相看,其中亚洲投行部作出重要贡献。我们在股本、债券、并购等各产品线都有卓越的表现,业绩创历史新高,被主要金融杂志如 IFR、Finance Asia、The Asset
一致评为当年亚洲最佳投行。传统业务领域里,我们帮助光大银行、、中石化工程等上市,并牵头蒙牛/雅士利、越秀/创兴银行等并购案。在创新领域,我们提供结构性融资安排,使泰国正大集团顺利以 94 亿美元从汇丰买下约 16% 股权。2013 年的一大特色是东南亚业务表现突出:我们在泰国完成当地第一宗基础设施基金 BTS 的 21 亿美元发行、印度尼西亚 Matahari 百货 15 亿美元发行、及菲律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 LT 集团的 9 亿美元上市。东南亚国家各有特色,其中我最看好印度尼西亚:2.5 亿人口全球排名第四;28 岁以下的占总人口一半、十分年轻化;天然资源丰富、政局相对稳定。虽然面对很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基建追不上需求、官僚腐败,但我相信假以时日必能改善。东南亚的一大特色,是华人在当地商界举足轻重。以上提到的公司和背后大股东,如正大谢国民、力宝李文正、LT 集团陈永栽、BTS 黄创山等都是其中佼佼者。即使他们可能已经移居海外几代,但对中国仍有浓厚的感情。我去印度尼西亚经常拜访的一位客户,是第三代华侨,他说印度尼西亚语及普通话,我们两人对话用普通话。他的下属和我的同事们说英语和印度尼西亚语,所以开会时普通话、印度尼西亚语、英文三语并用,很有意思。瑞银投行的成功,得益于和私人银行的合作。瑞银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有庞大的平台和客户基础。过去十几年,亚洲区的财富积累快速上升,是瑞银所管理的资产增量最大来源。亚洲很多有钱人是第一代企业家,投行能帮助他们的公司上市、融资和并购,而上市后的财富管理和家族投资,可以交给私人银行,所以,投行和私人银行间能产生协同效应。好处显而易见,操作上却难免会有障碍,不同部门员工不时出现磨擦。好在我和私人银行负责人合作多年,有互信的基础。我们一起推动部门间的交流,增加对内和对外的活动,近年来见到成效。每一家公司可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内部**,如何克服并鼓励协同,对大型金融机构是个重要的挑战。2014 年,当时为瑞银投行部中国区**的赵驹告诉我他将离任,加盟招商银行。我一方面极力挽留他,但另一方面又替他高兴。赵驹为人豪爽,认真可靠,深得客户信赖,是近几年中国投行业务的支柱。从 1997 年起,我和历任中国区负责人合作紧密,其中何迪、蔡洪平和赵驹最为突出,在不同的年代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是瑞银中国的三大功臣。他们性格迥异,与他们共事使我获益良多。赵驹加入招行,我相信对他们的投行及国际业务帮助很大。中资行有广大客户,手段灵活,在境外的市场占比近年逐步上升。我觉得无论是中国的个人、企业、或资金走出去,都会给中资行带来商机。近年来我有机会服务海通、华泰、光大等券商,它们不约而同在境外大展拳脚。但在发展之余,我相信中国众多的银行与券商必会走整合的道路,整个金融行业在未来 5-10 年内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行回忆录(八)】投行光环已失?1998 年秋天,我第一次被派到美国,招聘大学毕业生和 MBA 学生。我们在纽约市一间酒店的会议室举行介绍会,当时瑞银在美国知名度不高,预计顶多 50 人参加,结果来了将近 100 人。房间里挤得水泄不通,很多站在外面走廊上,其中大部分是亚洲留学生。亚洲投行业方兴未艾却遇上金融危机,大家都关心行业走势、招聘计划及晋升前景。众多的学生中,有一位高大的马来西亚籍华人 MBA 学生特别踊跃,有强烈兴趣回亚洲加入投行,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后来保持联系,他在 2000 年得偿所愿加入瑞银亚洲,今天已是一名高级主管。从那时起,我连续多年到海外帮亚洲投行部进行招聘活动。很多公司和行业都宣称「以人为本」,投行更是如此。怎样才能拥有优秀的人才?吸引顶尖的大学毕业生和 MBA 学生是关键的第一步。他们是投行团队里的基层骨干,大部分的执行工作都由他们操刀。我觉得所学的科目是其次,重要的是分析、学习和表达能力,加上积极进取的态度。过去有人以为外资投行只从欧美名牌大学招聘,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起码瑞银不是如此。我们的招聘对象包括亚洲区内顶尖的学校,如中国内地、香港、澳大利亚等。招聘过程需经过多轮筛选,有笔试也有面试。但无论多么严谨,几个小时内很难全面了解一个人的能力。正因如此,大学毕业前一年的暑期实习工作十分重要。一般六到八周的实习计划,既能让学生了解投行工作的实况,也能让学生展示能力和适应力,是一个知己知彼的良机。现在一年的全职招聘生中,起码一半是上一年的暑期实习生。投行基层给人的印象是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我加入 SGW 不久后便第一次通宵工作。当时我们和一个主要客户商讨一宗潜在并购,我负责财务模型和分析。约好早上十点和客户开会,前一天下午我的上司突然提出一堆额外的要求。我花了十几个小时才完成工作,把开会材料预备妥当、打印整齐,刚好赶上。我相信所有经历过投行基层的人,必有类似的经验。分析背后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无论时间多么紧迫,都必须满足客户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大家对这种工作方式习以为常,不会思考如何改善、提高效率。久而久之,捱更抵夜成为投行文化的一部分。2013 年美林伦敦办事处的一位暑期实习生,连续 72 小时工作后暴猝身亡,对这种工作习惯敲起警钟。社会的变化使很多 80 后和 90 后对工作态度改观,与此同时科技网络发展推动了创业和投资热潮。对比下投行吸引力今不如昔,加上金融危机对行业声誉的打击,导致投行员工,特别是基层流失率大幅上升。面对当前情况,投行业急忙作出相应调整。有一家美资行规定所有基层员工,从每周五晚上九点到星期天早上九点,不准回办公室或登入公司系统,所有例外必须得到部门负责人特殊批准。瑞银和其他投行也推行了类似的办法,目的就是迫使员工更有效地编排工作,确保大家有适当的休息时间。除此以外还有一系列配套措施,如鼓励团队内的社交和公益活动,为年轻员工提供更多职业辅导、岗位调换的机会等。有资深同事抱怨年轻人不好伺候,我的回应是社会环境变化,现在的婆婆不能用当年作媳妇时的经验来对待现在的媳妇!文化改变不可能一朝一夕达到,但我相信这些努力会使投行职业生涯更具持续性。每年年初宣布的董事总经理提升名单,银行内部万众瞩目。进入这个重要的阶层,不单只要有优秀的工作能力,其全面的素质,如领导能力、个人操守也要被广泛认可。我今年特别高兴见到几位新任命的 MD,都是大学毕业后就加入瑞银,十多年从分析员一路走过来。其中一位,是我当年去美国招聘过程中,面试并聘请的。而另一位女士,过去几年不单忙于工作,还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他们为年轻的同事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上充斥着「投行工作光环已失」的评论。我觉得有所谓光环其实就不健康,它意味着泡沫存在,意味着人云亦云。投行如此,科网创业也一样,就像 90 年代末那一波,现在可能又再重覆。从薪酬回报的角度看,有其他职业比投行更高;论工作时间和压力,很多职业比投行轻松。投行适合一些人,不适合很多其他人,年轻人要走自己的路。但我觉得以下几点,令投行工作经验(特别是在亚洲)十分宝贵。首先,可以接触各行各业、民企国企、中资外资,并且与客户高层沟通对话;其次,可以参与不同类型的项目;并购、股权和等需要不同的知识与技术;第三,中国经济改革是历史上千载难逢的机遇,行业需要进一步重组、整合、改制和发展。投行不但参与其中,更能牵头引领,引进国际案例;最后,投行是人才集中的地方,一个团队能共同合作、各展所长,克服困难而达到目标,所得的成就感不是金钱可以衡量。我觉得投行仍是值得年轻人考虑的职业选择。【投行回忆录(九)】 亚洲企业的收购兼并并购业务是投行的一项主要业务。除了咨询费本身,还可能需要融资和安排,可以带动其他业务。大型并购多半是由公司最高层拍板定案,在讨论过程当中,能和决策者频繁沟通、增进了解。但对比一般融资业务,并购不确定性较大:买方可能研究很多目标后也找不到适合出手的;卖方可能因为时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主意。如果有多家有兴趣者参与竞标,作为买方成功的机会便相应减少。对比欧洲和美国,在亚洲的投行业务中,并购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过去一般较少。这反映出亚洲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和公司结构的区别。亚洲经济整体来说仍在成长期,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发展。亚洲的公司中,家族企业和国企所占比重大,他们对并购的心态,和一家由职业管理人及机构主导的西方企业截然不同。我曾经和一间家族企业洽谈出售,家族成员总是有不同的想法,有些对业务没有感情、要尽快套现;有些想发奋图强、大干一场;有些只想稳稳当当、保持现状。前后花费了六七年的时间,家族成员最终才达成共识。幸好出售时赶上好时机,获得一个好的价格。所以并购既要有耐心,也需要一些运气。2006 年秋天,我为了一个特别议题参与了中国银行的董事会,讨论一宗海外并购项目。中国银行传统上在中资银行里最国际化,几年前我们便开始探讨海外并购的可能性。但当时忙着重组和上市,所以时机尚未成熟。上市完成后,资本金充足,股价表现稳定,我们介绍了不同的潜在目标。其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符合很多条件:公司经营良好并有一定规模、新买家可以拥有控股权、业务有互补性、中国飞机租赁市场潜力巨大。我们于是协助中行与原有股东洽谈。董事会上大家都很谨慎,提了很多问题。未来如何管理?如何保留管理团队并确保他们的积极性?什么是合理的估值水平?其他潜在买家的出价水平有多高?我们一一作答,最后得到了董事会批准。2006 年 12 月,中行成功以 32 亿美元企业值全面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并在次年更名为中银飞机租赁。此后几年公司表现良好,拥有的飞机数目从收购时的 63 架上升至现在的 229 架,盈利相应增长,客户遍布全球,为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之一。每一宗个案背后,都有它独特的因素,很难一概而论,但时间证明这是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比较成功的一宗案例。私募基金(PE)活跃于亚洲的并购活动。随着全球财富增加,配置在亚洲 PE 的金额不断上升。过去几年,KKR、CVC、TPG 等不约而同募集新一轮专注于投资亚洲的资金,规模动辄几十亿美元,触发更多的大型并购活动。譬如 2013 年,原本在美国上市的分众传媒在几家 PE 支持下,以 37 亿美元下市,是当年最大的并购?之一。PE 开宗明义就是要低买高卖,寻找和创造价值,在市场经济里发挥有意义的作用。但过程中可能涉及重组裁员或高度融资,经常引起争议。纪实文学《Barbarians at the Gate》中描述了 1988 年 RJR Nabisco 250 亿美金 PE 杠杆收购战,已经成为商业书籍里的经典。2005 年德国一位资深的**家形容 PE 为「蝗虫」,社会上议论纷纷。2012 年美国**大选,共和党候选人 Mitt Romney 曾是 Bain 私募基金的 CEO,PE 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就业,成为大选的一个话题。我所参与的 PE 并购案中,雅士利是个成功的案例。2008 年中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很多主要企业都被波及,其中包括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雅士利。在低迷的气氛下,凯雷投资 29% 股权,帮助公司扭转局势。其最主要的两项措施,就是将所有原料奶改为从外国进口,并建立严谨的产品质量保证流程。2010 年,雅士利赢得国际投资者的信任,成功在香港上市。2013 年,瑞银作为财务顾问,帮助中粮下属企业蒙牛以大约 16 亿美元的估值,向雅士利的股东发出,凯雷功成身退。2004 年底,中石化宣布将旗下的上市子公司北京燕化下市。前文提过,北京燕化1997年的上市,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宗H股上市项目。感情上虽然有些不舍得,但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减少一个上市子公司是个合理的重组。因为中石化 2000 年整体上市后,精简管理结构、促进上中下游融合、优化产能利用率等成为明确的目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此我与国企的整合并购结下不解之缘。仅是中石化,我们就在过去两年分别牵头中石化工程的上市及中石化仪征的。随着未来几年中国经济转型,我相信国企改革必然是重要的一环,并将引发不少合并重组活动。从事铁路机车车辆生产的中国北车,2014 年 5 月才在香港H股上市,到年底就宣布与同行业的南车合并成为中国中车,创下了 H 股有史以来上市最短的纪录。有些评论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熟悉国企运作的人见怪不怪。投行自然欢迎这类项目,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我认为合并重组的确能带来潜在的经济效益,但中国要达到经济转型的目标,国企改革必须更全面,包括行业里引入更多竞争、改善管理层激励、允许管理上使用更灵活的市场行为等。最近国务院完布国企改革方案,多家国企宣布正在研究合并重组,最终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投行回忆录(十)】球队管理 vs 投行管理金融杂志经常刊登各种关于投行的排名及奖项,可能是投行家们虚荣心及好胜心强吧。2010 年 4 月份的欧元杂志将主要国际投行的亚洲业务,作了一个综合实力比较,瑞银名列第三。文章所用的一些衡量指标很主观,不值一哂。但有趣的是,作者把各投行比喻为英国足球超级联赛的球队,瑞银被评为亚洲投行界的切尔西,高盛是曼联,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分别为曼城和阿森纳。英超联赛在亚洲备受追捧,各主要球队支持者众多,这倒不失为茶余饭后的好话题。欧元杂志假设投行的 11 个主要部门为不同位置的球员:如股票资本市场部及并购部为左右中坚、中国团队为中锋等,让我产生共鸣。我所负责的投行部虽然有几百位同事,但最核心的大概是 20 来位资深董事总经理,人数和一支正选加后备球员的足球队差不多。他们各有自己风格:既有个人主义的,也有开放包容的;既有自信满满的,也有谦卑好学的。管理者就像教练,对球员们有影响力,但最终不能亲自入场比赛,比赛结果取决于他们的发挥,每年的业绩靠他们打拼出来。其实优秀的运动员如何在竞争压力下发挥水平、教练如何管理顶尖球队,这些经验在很多方面都值得商界和管理人员去广泛运用。随手拈来今年 5 月份《金融时报》上的一篇长文,中心论点就是明星足球员各有自己的脾气、个性和自傲,顶尖教练穆里尼奥、弗格森等如何栽培督促他们,使球队拿到最佳成绩。文章总结了十多条教训,很多我都有切身体会。譬如,教训一:越优秀的人才可能越自我,管理者必须容忍。这跟现在一般机构大力提倡的团队精神既矛盾又不矛盾。弗格森皇朝的开国功臣坎通纳性格孤僻,26 岁加入曼联时已效力过七个球会,每次都不欢而散。弗格森对他绝对支持、让他发挥,帮助曼联在
年间四次联赛夺冠。每位管理者都会遇到很难管理的人,而投行里有一些独行侠,我会尽量从旁支持。当然,这是有底线的。在今天的监管合规环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融创期货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