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伤事故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源是____

共4047个阅读者,1条回复 |
发表时间: 22:05
薪水矛盾是事故的主要根源之一[原创] &&
利剑2014 发表在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76-1.html
经常在各个公司单位听到职工们嘟囔的一句话:“干这么认真干嘛,凑活过去就行啊,那么认真又不多给你钱......”。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工资的矛盾造成的。那么在新闻里经常看到企业里的事故与这有关吗?我认为很有关系。
民企的工资基本上是与工作量挂勾的。而国企却是以文凭和学历定工资和晋升职务,文凭和学历低的职工干的活再脏再累,工资也不如文凭高的多,而且晋升的机会也很渺芒。这样就造成技术和能力高的职工跳槽了,剩下的人则是混天度日,几乎没有认真工作的了。
这么一来职工们检查生产状况时,一个班该检查七次,他如果能检查两次就不错了。所以该发现的隐患也发现不了,检查发现有小隐患也不会放在心上,小隐患慢慢的发展成了大隐患,难免就不发生事故了。
有的领导就会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本公司离谁也倒闭不了。话是这么说,请问作为国企领导谁给你的权力说这样的话?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把企业搞不好就辞职呢?国家给你这个权力是为了让你把企业搞好,更好的为大家某幸福,你来这么一句对得起当初大家对你的信任吗?职工有的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这里,难道说就为听你这句话?
正式工的工资矛盾如此大,比诸葛孔明还“高明”的领导们弄来了派遣工外包工。这下可到是解决了正式工们的体力活了,什么活也是二等公民的。人家正式工还是那句话:“给多少钱啊干那么多活......”。得,所有的活全让“二等公民”给干了。“二等公民”也不管那么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事故隐患也假装不知道。因为我是外来工啊,干的活不重要我管你那干吗?出事我先跑了再说,反正我的工资不及你一半,因为我不重要啊。
有一次领导对“二等公民”说:“你一听机器声音就该知道有没故障啊,得好好的掌握规律啊。”二等公民只是笑笑说:“我如果能达到这程度还来这儿打工啊。”领导你说这样的话心里有愧不?你们正式工达到这程度否?不要求正式工技术精良却来给外来工上课,这难道是外来工不重要的理由嘛。特殊工种而且技术很高的岗位应该有你们正式工来干,而为什么却让“二等公民”来干,既然让“二等公民”来干为什么工资福利不同等对待。
出了事故领导干部只会说职工操作失误等原因,那么你为什么不去分析职工内部矛盾呢?难道说只为降低用工和晋职成本而不顾事故的后果嘛?
回复时间: 22:47
主要根源,又之一,预防事故主要靠人的安全行为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观点认为:预防事故主要靠人的安全行为。
造成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工伤事故都与人有关,企业工伤事故的主要根源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如果人的不安全行为得不到纠正,即使其它方面做得再好,发生工伤事故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事故统计表明,绝大部分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造成
的,因此,杜绝违章现象是企业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美国杜邦公司的研究表明:每3000起不安全行为方式,孕育着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每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孕育着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每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孕育着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每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孕育着1起重大安全事
故。在杜邦公司看来,事故的发生4%源于人所不及的不安全状况,96%的事故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以减少和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今年1月5日国资委为防范违规行为遏制事故发生专门出台了《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九条禁令》,9大严禁无一例外都是直接指向人的安全行为。凡事靠人去做,产品开发、项目设施、设备制造安装、规章制度制订、技术改造、岗位作业等等的安全因素都要人去把关。人开发产品、制造机器、操纵设备,人与物的有序配合就不会发生事故,但人如果发生不安全的行为,就必然会缩弱物的安全作用,再好的设备、再完善可靠的安全装置也可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对防止事故和减少人的失误是有利的。但是再先进的设备也是离不开人的,仍要由人去操作、维护和管理。因此为搞好安全生产,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加强人的安全管理,制定正确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人的过失造成的事故,才能真正使安全生产收到实效。“安全即人、安全为人、安全靠人”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强化人的安全行为,让事故远离你、我、他。谢谢!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安全管理的内容很多,面也很广,但从事故因果分析来看,事故产生主要有人、环境、设备、工艺、原料等五大因素;然而,据统计70%以上的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分析、研究生产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减少、控制事故的有效手段。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源
近几年来,全国重特大事故频发,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给无数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悲哀。例如:日,河南洛阳市市民在东都商厦欢度圣诞节时,一场特大火灾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309条生命被大火吞噬。再如:日,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发生的氯气泄漏大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15万人大转移的恶性事故。在事故相继发生后,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虽三申五令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形势也略有好转,但从效果来看是收效甚微,重特大事故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人们没有在思想上、安全意识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人的思想、安全意识决定人的行为,思想上不重视安全,安全意识差就必然导致出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不安全行为又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源。
 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分析
  人出于自身安全的需要,具有排除事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的本能和本领。例如:当人们看到自己上方有物体掉下时,就会迅速躲避。大人打小孩,小孩本能地用手去挡护。实践证明,除去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外,各类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论中曾论述过,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当人们不能满足生理需要,他们会为人的生存而不择手段。例如:日,江西萍乡上栗县东源乡石岭村鞭炮作坊爆炸案,除了管理方面等因素外,就是贫困。这起事故中共有33人死亡;其中16岁以下小学生有13人,他们每天的打工收入只有2块钱。但是,当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随着享受、清闲欲望的升高,又会忽视安全,出现安全意识下降、违章行为增多,最终导致事故发生。例如:洒后驾驶汽车酿成的各类事故便是最好的佐证。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可以看到,人虽有安全的本能,但随着安全需要早已满足或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的安全行为就会被忽视,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最易发生。
  可见,行为的起因是需要,由于需要的不同,就导致人为差错。例如:2002年9月,某化工厂打算将一空渣油铁路罐车改作它用,雇用了几个外来民工清理罐底残油。工作接近结束时,有人突然来了“好主意”,如果用火烧,则又快又干净。就这样,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决定动火清罐。在罐口几次点火不着,咋办?一人便下到罐底去点,结果可想而知,点火人险些葬身罐内。这件事,就作业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有多处违章。因此,只要控制好人的行为差错,有效的激发人的安全本能和意识,做好事前预防工作,安全生产就能事半功倍。
  三、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心理分析
  人的行为既然受需要的支配,需要又是人们心理的反映,因此,要消除事故,首先要解决的是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为。虽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状态是复杂多变的,但在大多数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不外乎是这么以下几种:
  1、逆反心理。在某些时候,人会存在好奇心、好胜心,或对某些事物存在偏见、对抗或抵触,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人常常会产生与常态心理相对抗的心理状态,偏偏去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而引发安全事故,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一些刚入厂不久的员工或非岗位人员身上,如电焊工必须持有安全技术操作证才能操作,但有些职工出于好胜、好奇等心理,他们往往会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产生一些违章操作的行为,偏要一试身手,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发生,结果害人害已,成了事故的受害者、牺牲品。
  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人们在适应群体生产中产生的一种反映,不从众的人会感到有一种社会的精神压力。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不安全行为也易被效仿。如,在工作中某一个或几个人的的违章行为没有发生事故,那么其他的同事很容易也会跟着那么做,如果不做,可能会被同行说技术不好、胆小、怕死等,所以这种从众心理,极易引发事故,严重地威胁安全生产。
  3、侥幸心理。这种心理在人们中较为普遍,许多人认为:“世上没有那么巧的事,因自己的一次偶尔违章就会造成事故?”。然而,他们忘记了由于自己的违章行为,已埋下了事故的隐患,而事故的发生不发生主要看事故链是否形成。例如:过马路时遇红灯,行人应停止前进,但在路口时,经常看见有人“闯红灯”,这些违章行为人的理由是:“没有车,我过去没有问题”。然而由于“闯红灯”发生的交通事故举不胜举,血的教训告诫人们过路口时要“一慢、二看、三通过”,所谓“宁等三分,不抢一秒”就是这个道理。
  4、冒险心理。其表现为:好胜心强,喜欢逞能;私下爱与别人打赌;有过违章行为而未造成事故的经历;为争取时间,不按规程作业;企图挽回某种影响。冒险行为只顾及眼前一时得失,而不顾客观效果,盲目行动,蛮干。由于冒险行为所引起的事故是很多的,尤其是在青年人中经常发生。
  5、省能心理。人总是希望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取得最大的工作效果,这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心理习惯,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惰性,这种心理给我们的人类进步带来了好处,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促使我们人类不断改进我们的劳动工具,从而使我们的生产向更加自动化的程度迈进,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但是,在这种心理因素的指使下有时某些操作者在工作中因为嫌麻烦、怕费劲,就会省去一些必要的操作步骤和不使用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从而引发一些事故。
Tag:.相关内容
综合热点内容
9064163297626975313151798464644634044163
综合推荐内容
03-1403-1403-1203-1203-1203-1203-1203-12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
运营单位:北京创想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8 Baidu一个个事故根源是什么?_百度知道
一个个事故根源是什么?
根据多年的工伤事故统计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事故根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差。具体表现为:对安全重视不够,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没有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总是认为安全是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却不知一旦因违章而发生事故,所伤害的不仅仅是自己,还可能伤害他人或被他人伤害,对家庭的正常生活带来痛苦。特别是企业的厂长(经理),认为生产象打仗,哪能不发生工伤事故,没有把职工的身体健康摆在首位,摆不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也就不能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更不能保证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使违章行为不断出现,导致事故的不断发生。
2、明知故犯。从事故调查中,经过对事故直接责任者的询问可以发现,出现违章行为,违章者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违章的,认为这样做一是省事省力,二是存在侥幸心理,见别人这样做没有发生事故,得自己这样做也不会发生事故,殊不知60%的事故发生是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而死亡事故的发生90%则是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
3、愚昧无知,盲目蛮干。具体地讲,一是生产指挥人员对安全知识和安全制度一无所知,在生产过程中违犯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瞎指挥,强迫命令操作者冒险蛮干;二是操作者不接受(没接受)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对安全操作半点不知,更不用说具有自我保护能力了,在生产过程中违章操作、随便进入危险区域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人身伤事故屡屡不断。
4、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主要原因:一是新职工入厂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或虽然进行了,但不正规,使操作者不能够规范操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性违章操作行为;二是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不严,责任制没落到实处,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约束力,使操作者对违章操作习以为常,形成了习惯性违章操作;三是检查不及时,使违章行为不能得以纠正,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习惯生违章。
5、经济利益作崇。各单位的领导特别是企业的承包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措施不落实,安全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设施达不到安全要求,也就是说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可靠性低,在操作者产生误动作时,起不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过度疲劳,在生产过程中精力不能集中,产生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采纳率:6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8 Baid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