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价值评估申请书价的效力请解荅

請教法律咨詢 - 110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的位置:
&& 查看咨询        今日活跃律师: &&&&&&&&&&
该问题已关闭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的回复获得奖章一枚
請教法律咨詢
福建-漳州&06-10 01:56&&悬赏 0&&发布者:Rsa102 回答:(2)
原告开庭起訴与事实不附我为甠訴但法庭即以原告逾期没缴訴訟费做撤訴处理這合乎公理吗請求解荅
您也有法律问题? 您可以 发布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广东-深圳]
114618积分
回复时间:
你好,原告逾期没缴诉讼费依法视为撤訴。
[福建-福州]
回复时间:
问题答案可能在这里 →
无锡推荐律师
最佳律师解答
(毕丽荣)()&
(毕丽荣)()&
(年遇春)()&
(徐卫东)()&
(李鸿雁)()&
最新回复律师
上海 静安区
人气:33760
人气:1044520
北京 朝阳区
人气:66561
人气:67907
北京 朝阳区
人气:33764
人气:4108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我想离职,但现在又不能变更法人,想让其他人接手,我怕以后有什么医疗纠纷会牵涉到法人,我们牵订协仪有法律效杲吗,请解荅,谢谢.
律师回答地区:江西-南昌咨询电话:帮助网友:18122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你好,可以变更 21:24地区:江西-萍乡咨询电话:13517***帮助网友:2670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签订协议对你们双方有约束力,对外没有效力! 20:05地区:江西-南昌咨询电话:13576***帮助网友:1493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去工商做变更登记就是了。 08:06
无锡推荐律师只是两个人协商一致签的协议具有法律效用吗?需要公证吗_百度知道
只是两个人协商一致签的协议具有法律效用吗?需要公证吗
签了离婚协议后,离婚后再重新签的关于扶养权变更和财产分配协议需要公证才有效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的前问有些模糊,协议标的不明。后一问所说的离婚协议是否经过婚姻登记机关发出离婚证书也未明说,这很难解荅。如果说没有离婚证书的话,则不具备法律效力。公证处也不会受理你的关于抚养权公证的,但财产分配公证的事,只要双方都在公证处共同承认分配的所有权益,公证处是可以受理的,公证后的财产所有权是有效的。
不是不需要公证的,只要是双方亲笔签订的,那就对双方都生效的,公正的话会更保险一些,不过单纯已离婚的夫妻之间使用的话,没有必要进行公证的。
我是律师,就你所述,不需要公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公证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玄武门之变背后的真实》 www.wenku1.com
玄武门之变背后的真实日期:
玄武门之变背后的真实时间: 17:40来源:家国网 作者:admin 点击: 22779 次评论:0字号:[大 中 小] 李世民和李建成对皇帝争夺最高权力的事情是必然发生的,但究竟谁胜谁败,像玄武门之变的结局那样,就不能否认有很大的偶然成分。 历史上真实的李渊并非通行历史读本中所说是什么“昏庸无能”,“连做个守成的中等君主也是不成的”人物,当武德初年刘文静和李世民相邀结,与李渊的第一号亲信裴寂闹对立时,李渊就坚决除掉刘文静,以维护其尊严。但自己的儿子看来究竟比外人可靠,因此仍旧沿袭传统习惯,让李世民担负经营山东的重任,同时叫元吉当李世民的助手,这也多少包含着牵制李世民的意味。 无奈李世民的雄心决非杀个刘文静就能抑制,区区元吉更不在话下,公然把本来应该归公的平定山东胜利果实占为己有,不仅把收得的精兵良将作为秦府的私甲,把山东的文士谋臣作为自己的智囊顾问,而且凭“于管内得专处分”的特权,和李渊的诏敕相对抗。这就使李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裴寂等亲信说:“此儿典兵既久,在外专制,为读书汉所教,非复我昔日子也。”“自是于太宗恩礼渐薄”,“建成、元吉转蒙恩宠”。 建成、元吉也决非如历史读本中所诟骂是什么“纨绔无赖子”、“凶险”之徒。《旧唐书》所说“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好像由建成、元吉来做皇帝,唐政权就会马上垮台,连秦二世、隋炀帝的结局都不如,也无非是受了《实录》、《国史》对建成、元吉所加诬陷之词的影响。 然而篡改历史总是件心劳力拙的蠢事,今天仔细研读文献,仍不难看出建成、元吉对唐皇室的积极作用。李渊太原起兵后一直让建成、世民共同充当统帅,直到正式称帝为止,其间建成、世民都完成了任务,并无显著的高下优劣之分。元吉年龄小,以偏师留守太原,武德二年(619)并州被刘武周攻陷时他只有十七岁,失败的责任恐怕应该由辅佐他的窦诞、宇文歆等多承担一些。而且李世民也并非常胜将军,武德元年七月他所统率的主力就在泾州被薛举打得大败亏输。 以后打王世充、打窦建德、打刘黑闼在李世民指挥下确实取得胜利,但元吉也参加指挥。如李世民和窦建德决战时“留元吉与屈突通围王世充于东都,世充出兵拒战,元吉设伏击破之,斩首八百级,生擒其大将乐仁昉、甲士千馀人”,这样才使李世民无后顾之忧。此时元吉才十九岁,在封建统治阶级中不能不说是早熟的军事人才。至于政事上,建成当了太子后“高祖忧其不娴政术,每令习政事,自非军国大事,悉委决之”。也就是让他学习主持日常工作。史书上也找不到他此时在政事上弄得如何糟的话,相反在这方面他起码在经验上要比李世民丰富得多。 李世民以平定山东而威权日盛,当然使身为太子的建成感受压迫,元吉也有自己的打算,不甘屈居李世民之下。于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李世民。 (一)在出征问题上,前此建成以太子身份留长安练习政事,除武德二年出兵盩厔镇压司竹园的“群盗祝山海”,四年出兵鄜州击破稽胡酋帅刘仚成的部落外,再未承担军事任务。而这两次都是长安附近的小规模作战,事罢即回长安,不能像李世民那样培植私人军事实力。元吉虽然出征山东,总还是李世民的副手,捞不到多少好处。现在趁李世民为李渊疏薄,他们赶快争取出任大战役的统帅。据《旧唐书·高祖纪》,武德五年(622)八月“突厥颉利寇雁门”,“遣皇太子及秦王讨击,大败之”。十月“遣齐王元吉击刘黑闼于洺州”。十一月“命皇太子率兵讨刘黑闼”。十二月“皇太子破刘黑闼于魏州,斩之,山东平”。六年七月“突厥颉利寇朔州,遣皇太子及秦王屯并州以备之”。八年六月“突厥寇定州,命皇太子往幽州,秦王往并州,以备突厥”。最后九年“突厥犯边,诏元吉率师拒之”,因玄武门之变而告吹。可见武德后期李世民已当不成大战役的最高统帅,这个重要位置已逐步为建成、元吉取代。(二)不仅公开取代统帅权,还用公开或秘密的手法来瓦解李世民已经结集的小集团势力。用金帛招诱尉迟敬德、段志玄、李安远等秦府将领,不成就加以排陷,曾下尉迟敬德于诏狱,要出程知节为康州刺史,连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个大谋士都被斥逐出秦府。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前夕,还借元吉率师拒突厥的机会,“令秦府骁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并与同行,又追秦府兵帐,简阅骁勇,将夺太宗兵以益其府”,要把李世民弄到彻底无拳无勇的地步。 (三)和李世民一样大搞其结党营私,扩充东宫、齐府的实力。李世民有以杜如晦、房玄龄为首的谋士和秦府文学馆十八学士,建成有洗马魏征、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等“尽心所事”的东宫官属。元吉也有王孝逸、张胤等齐王府文学。李世民有秦府私甲,建成则“私召四方骁勇,并募长安恶少年二千馀人,畜为宫甲,分屯〔东宫〕左、右长林门,号为长林兵”,元吉也和建成同样“募壮士,多匿罪人”。李世民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等骁将,建成有薛万彻、冯立,元吉有谢叔方等战将。李世民的外援有在洛阳的张亮、幽州的王君廓,而幽州大都督庐江王瑗以及在河北地区的前宫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等则是建成、元吉的外援。在外边哪方面强固很难说,在京城里则建成、元吉的实力最后已超过了李世民,这在玄武门之变中表现得很明显,后面要谈到。 建成、元吉这么做,显然是得到李渊同意和支持的。其中如取代李世民出任统帅,斥逐房玄龄、杜如晦,让秦府精锐转属元吉等等,更非出之诏敕不可,很可能有些本来就是李渊的主意。但李世民毕竟也是亲儿子,处理起来多少要牵顾父子之情,不能像解决其他政治案件那样果断,那样干脆利落。例如武德七年曾发生庆州都督杨文干叛乱事件,此人“尝宿卫东宫,建成与之亲厚”,有人上变诬告“太子使文干举兵,欲表里相应”,这大概出于李世民一伙所指使,但李渊没有彻底追究,“惟责以兄弟不能相容,归罪于〔太子〕中允王珪、〔太子〕左卫率韦挺及〔秦王〕天策兵曹杜淹等,并流之巂州”,用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把建成和李世民双方的部属处理几个了事。 因此两年后李世民和建成、元吉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到达水火不相容时,李渊仍不想作出果断措施,而准备召集这三个儿子,由他和重臣大僚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字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来公断曲直。没有预料到李世民会发动玄武门军事政变,来个突然袭击。结果不仅建成、元吉当场被袭杀,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庶政皆决断”,两个月后更被迫内禅,成为毫无权力、真正“孤家寡人”式的太上皇,当了九年高等政治囚犯而死去,比隋文帝之见杀于杨广总算略胜一筹。 关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的中篇里已有所论述,这里只谈一点和陈先生稍有出入的看法,即这次军事政变对李世民方面来说实属“孤注一掷”。当时李渊之支持建成、元吉,李世民是很清楚的(这也是政变成功后急于要叫李渊退居太上皇的原因之一)。六月四日公断,以剪除过李世民羽翼刘文静的裴寂为首席大臣,其结果之不利于李世民也是可以预计的。即使公断后维持现状,不对李世民作什么大处分,元吉之夺取秦府精锐也是势在必行的,李世民眼看就要成为没有多少实力的空头皇子。再就双方当时的军事力量来看,这时东宫、齐府的兵力合起来已远较李世民在京城里所能控制的来得强大,如果不是在东宫、齐府兵到来前已将建成、元吉袭杀,出示建成、元吉首级使东宫、齐府兵瓦解,李世民一方肯定要失败。这种兵力的不敌,老于行阵的李世民等人岂能不知。所以玄武门之变实是李世民等人处在极端不利的困境中的冒险行动,其成败与否全在能否出其不意地把前来听候公断的建成、元吉袭杀。这当然没有十分把握,使见过大世面的李世民都弄得极为紧张,要占卜一下吉凶。 历史就是这样。就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说,太子和诸皇子以至对皇帝争夺最高权力的事情是必然发生的,但究竟谁胜谁败,像玄武门之变的结局那样,就不能否认有很大的偶然成分。 新文化运动未提出”打倒孔家店“时间: 15:15来源:家国网 作者:admin 点击: 102 次评论:0字号:[大 中 小]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各种代表人物来看,任何一位代表人物都没有提出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一个感觉,以为“打倒孔家店”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就盛行的口号,事实却并非如此。 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他的《五四精神新论》一书中说,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各种代表人物来看,无论是最主要的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还是略逊一筹的刘半农、周作人、易白沙、吴虞等人,甚至包括思想最激进、最极端的钱玄同,任何一位代表人物都没有提出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如今能找到关于“孔家店”最早的记录就是日,胡适在给《吴虞文录》作序中首次提出“打孔家店”。 具体是在什么时候,“打孔家店”演变成了“打倒孔家店”?此事不好考证。王东认为,把“打倒孔家店”看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纲领性口号,是一种夸大和曲解,如果要为这个升级版的口号寻找一个起源的话,那就是缘于陈伯达等人的加工改造。 新中国成立以前,陈伯达在建议成立“中国新启蒙运动学会”时表示,愿意“接受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的号召”。 后来“打倒孔家店”的说法又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不少历史书籍和关于五四的论述中中都可以见到“打倒孔家店”的说法,比如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经学史的演变》中说道:“五四运动中的‘名将’之一的吴虞先生,曾被称为‘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萧超然所著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说:陈独秀“高举‘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与当时甚嚣尘上的尊孔复辟倒退逆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经历过“文革”后,“打倒孔家店”更是被广为人知,以至于许多人一提到“五四运动”,立刻便想到“打倒孔家店”。 “打孔家店”与“打倒孔家店”虽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打”只是一种动作,“倒”却昭示了一种结果。“打”的性质侧重于批判,“打倒”就是全盘否定了。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流行开来后,也立刻带动了人们对“五四”的符号性理解,在对传统怀有偏激情绪的人看来,“打倒孔家店”是新文化运动的革命彻底性之集中;而在对传统文化有深刻认同的人看来,“打倒孔家店”则是全面否定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的罪证。这样一来,“五四”就失去了它的丰富性和立体性。 许多历史爱好者都知道这么一个历史“常识”——“香港是在公元1842年、被清政府割让给英国的”。 但是,这个说法其实既对,也不对。 为什么说这个说法又对、又不对呢?因为这里有一个概念的陷阱——“香港”。“香港”这个概念,其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香港”,指的是“香港岛”,一个面积不到80平方公里的小岛;而广义的“香港”,则由以下的三个部分组成,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 1、香港岛; 2、九龙; 3、新界。 我们平时所说“清政府1842年割让香港”,严谨地来说,其实是指割让了“香港岛”、而不是割让的整个“香港”地区,事实上,整个“香港”地区逐步成为英国殖民地,其实是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时间分别是:1、香港岛 - 1842年割让; 2、九龙 - 1860年割让; 3、新界 - 1898年租借(注意:这里是“租借”,不是“割让”)。 也就是说,虽然“香港岛”在1842年成为英国殖民地,但是整个香港地区全部成为英国殖民地,则远在半个世纪之后的1898年才得以实现。 我首先讲讲“香港岛”。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后,有许多英国商人以及殖民政治家认为:应当 “在中国沿海地区取得岛屿一处、以保护英国的对华贸易”,有这种想法的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个特出人物——小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此外还有英国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义律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即使中国的君主在其武力胁迫下答应开放港口,那御玺并不能保障英国人的性命和财产,,,,我们的商人不能得到妥善有效的保护,使我急切地寻求一个在我们国旗保护下的安全商业据点。香港在我们的掌握中,驻有足够的海军,我认为实在无需于东岸建立永久根据地,,,,.” 义律的话颇具代表性,它反映了当年在华众多英国商人以及殖民主义者的想法:即使大清国向英国人开放商港,英国人在大清国做生意仍然不安全,而为了商务安全,英国人自认为必须占有一个据点,或者说一个根据地。 那么哪个地方做“根据地”合适呢?早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之前,英国殖民者就已经瞅中了“香港岛”。 大清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之后,日,大清国和大英帝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并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其关键条文为该条约的第三条,行文如下:“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愿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我们从这个条文可以看的出来:英国殖民者出于体面,很狡猾地在条约里避免陈述“保护商务安全”的真实动机,而是写上了一个“修船”的借口,也算是给大清政府一个台阶吧,所谓的“外交辞令”。 这个条款还有一点是关键的——“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这里割让的,仅仅是“香港一岛”——也就是面积不到80平方公里的一个小岛。 还有一点比较讨厌——“自愿给予沿海一处”——这几个字很要命,关键是“自愿”二字,坦白地说,当年清政府的官员并不高明,这两个字确实不好,它给后世人设置了障碍。攫取香港岛之后,英国殖民者开始建设该岛。 资本是个魔鬼。不过十几年的功夫,香港岛从一个偏僻的渔村,蜕变成一个繁荣的自由商港。大量的英国商人来到香港岛淘金,同时也有许多的中国人、美国人、荷兰人、澳大利亚人、加拿大等地的商民来到香港,发展生计,不过十几年的光阴,香港岛,这个原本只有数千人的偏僻小渔村,竟然变得人满为患。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殖民者得寸进尺、动了新的念头:要为香港岛谋取一片发挥军事防御功能的“缓冲地”。 当时盘踞在香港岛上的英国殖民者认为:香港岛是一个孤岛,四面环海,军事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很容易受到外敌的攻击。假设英国的假想敌由北向南、从新安县(今深圳)冲进九龙半岛、再以九龙半岛为基地、攻击孤岛香港,那么香港岛这个殖民地,则将陷于极为危险的处境。 因此,英国殖民者觉得:有必要将北面这块由北向南、地势直插香港岛的九龙半岛收入麾下、并在那里驻上英国皇家军团,一旦未来有外敌试图入侵香港,英国皇家军团至少可以在九龙半岛抵抗一段时间、等待英国援军的到来。 那么,这些英国殖民者的假想敌是谁呢?是大清帝国吗?其实不是。英国人当年主要防范的,并不是大清国,而是当时的法国、德国、俄国等一系列的欧洲列强——我们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帝国主义列强都是一条心”,其实,这些列强在当年,其实总是在勾心斗角、互相防范,甚至彼此之间是磨刀霍霍的关系。 英国人觊觎九龙,这当然是侵略者的罪恶,应当谴责。但是如果单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说,占据九龙半岛,的确对保卫香港岛有用。例如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爆发的“香港保卫战”,从日,一打到12月26日,整整打了18天,主要是在哪里打呢?主要就是在九龙半岛打的。在这场战役中,日军从深圳南下、兵锋直指香港岛,结果日军在新界和九龙,遇到了防守英军的激烈抵抗。假如没有九龙半岛这块“缓冲地”,日军则可以直接以九龙为基地向香港岛发动进攻,香港岛遭受日军的直接攻击,也许只能守一两天。英国殖民者有了“攫取九龙、防卫香港”的想法之后不久,机会就来了。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杀进北京,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并迫使大清帝国于日签署了《北京条约》。其中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大清帝国将“九龙”半岛,永久割让给了英国。 中英《北京条约》第六款的相关行文如下: “前据本年二月二十八日大清两广总督劳崇光,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品,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兹大清大皇帝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以期该港埠面管辖所及庶保无事。其批作为废纸外,其有该地华民自称业户,应由彼此两国各派委员会勘查明,果为该户本业,嗣后倘遇势必令迁别地,大英国无不公当赔补”大家注意这个条款的关键文字——“兹大清大皇帝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也就是说: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于是到了这个时候,英国不但拥有了香港岛,而且还拥有了香港岛北面的一个半岛,这个半岛的地势就像一把尖刀一样、呈直插香港岛的态势——英国殖民者将这块战略要地弄到了手中、使其发挥军事防御“缓冲地”的功能。 孙中山在史料《与门司新闻记者的谈话》中对英国人攫取九龙的动机,是这样认为的:“,,,,..从瓜分中国的论调发生了之后,各国都想在中国沿海口岸先占一个根据地,然后才由此发展,进占中国内地。所以德国占青岛,俄国占旅顺、大连,法国占广州湾,英国占香港、威海卫。此时香港的海军当局,计划香港的防守事宜,看见香港对面的九龙地方有许多高地,对于香港都是居高临下,香港若是得不到那些高地的防卫,在军事上便极不安全。英国人的这种思想,并不是怕中国人利用那些高地来打香港,是怕外国人占领了中国之后,则用那些高地来打香港,所以便想预先向中国取得那些高地。照英国人的原来计划,是以那些高地的分水岭为界,只要水向香港流的地方,划归香港政府防卫,至于水向中国流的地方,都可划归中国政府防卫,香港便极安全。这个计划定了之后,英国人便告诉驻北京的英国公使,和中国政府交涉。英国公使接到了那个计划之后,打开香港的地图一看,以为香港的原来计划只要求中国割十几方里,那个要求太小;他看到北京的政府很软弱,很容易欺负,可以多要求,所以向中国政府提出来的,不只要求十几方里,要中国割两百多方里。当时北京的统一政府,非常的怕外国人,当然是听外国人的话,准英国的要求。英国公使一接到了中国政府照准的公文之后,便通知香港的英国政府。于是香港政府便派兵进九龙内地,接收那些领土,,,,..” 可见,孙中山是很懂英国人的,他深深地知道英国人攫取九龙,是为了防御香港岛,而其防御香港岛的假想敌,并不是大清国,而是当时的俄国、法国、德国等一些西方列强——狗咬狗。 英国殖民者攫取了九龙半岛之后,30年相安无事,但是到了1894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香港岛以及九龙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鼠疫,由于香港岛和九龙人口密集,这场鼠疫得到疯狂的传播,结果数千人病死,人心惶惶。英国殖民者认为:需要拓展殖民地、将人口分散开来、降低未来大规模瘟疫的死亡风险。 第二件大事:这一年爆发了清日甲午战争,大清国败北,这下,英国殖民者认为:大清国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也就是说:广东地区随时都有可能被别的列强(例如法国)侵占,而一旦广东地区被别的列强侵占,那么,香港岛和九龙就很危险——英国殖民者是这样想的。因为这两件事的刺激,英国殖民者就开始盘算:香港这块殖民地,有必要继续向北拓展,争取把九龙北边的“新界”拿下来。 时光一晃,到了1898年初,法国殖民者向清政府提出要求:法国想租借广州湾(湛江)。英国殖民者闻讯,立即感觉恐慌:假设法国和英国在欧洲爆发战争,那么,法国殖民者立马就以广州湾(湛江)为基地、攻击香港岛,届时,香港岛就很危险。 在这种假想之下,英国殖民者又找了清政府,谈,要求拓展香港殖民地的面积,结果于日,大清国又与英国签署了一份《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含大屿山在内的900多平方公里辽阔的“新界”,割让给了英国、作为英国殖民者“保卫”香港岛和九龙的外围战略要地。 这份《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相关条文如下: “,,,,.溯查多年以来,素悉香港一处非展拓界址不足以资保卫,今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按照黏附地图,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其所定详细界线,应俟两国派员勘明后,再行画定。以九十九年为限期,,,,” 这是什么意思呢?主要是三点意思: 1、条约说的很明白:英国殖民者还是出于防卫香港岛的目的,需要北面更多的土地,所以要拓展“新界”; 2、这次租借“新界”,不是割让,而是租借,这次和之前的香港岛、九龙性质不一样;3、这次租借“新界”是有期限的——99年,从公元1898年算起,到公元1997年期满。所以到后来1980年代中英谈判的时候,英国不但认为《南京条约》有效,而且最初还幻想能根据这份《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延长新界的租期——只是不料,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碰上了邓小平这颗硬钉子,不但新界延长租期纯属妄想、就是连九龙、香港岛本身,一股脑儿都给你收复了。 这就是英国殖民者从最初攫取香港岛作为商务根据地、然后再攫取九龙作为防御缓冲地、又以同一个目的进一步攫取新界的简单过程。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当年的日本控制朝鲜之后,为了防卫朝鲜,与俄国大打出手、在中国东北取得大连、旅顺据点,然后为了防卫大连、旅顺根据地,又发动“九一八事变”、夺取整个东北三省,尔后又为了防卫东三省,进而染指华北、制造缓冲区、并由此引发了中日两国的全面战争。 可见殖民者的思路,其实都是一样的——占了甲地、需要乙地防卫甲地、然后又需要丙地防卫乙地,,,,..得寸进尺,欲壑难填,这是一个“一步错、步步错”的过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最好还是别瞅人家的土地,天下就太平了。 七十年代的家庭收入都差不离儿,工人是八级工资制,学徒三年分别是十六、十八、二十一元。出了徒就是三十七块五,再往上就是四十几元了;而干部级是二十五级,十三级以上算是高干,十七级算是中级干部。就拿全国工资最高的毛主席、周总理他们月工资也不过四百挂零。看了一则报道说,当时贵副总理的陈永贵和吴桂贤、人大副委员长的李素文来说,他(她)们的工资还是拿的在过去工厂的工资和农民套级的几十元钱。 记得我78年参加工作第一次拿的工资就是18元,因为正赶上全国往上调工资,所以学徒工第一年的工资长了两块,依次类推。 由于收入的拮据,市场匮乏,就拿家具市场来说,用现在的眼光审视,价格也是相当便宜,但在当时也不是说买就买的。我现在还记得箱子是22元、五屉柜,也有叫五斗橱的56元一个、木头的双人床47元,钢管的则是39元、大衣柜87元,后来出了一种带玻璃门,内衬彩绸的大5柜97元一个。就这些家具,也不是有钱就能买的,哪得凭票供应,象什么箱子票、大衣柜票.有了钱有了票,您还得其五更(音:JING读一声)爬半夜的去排队。记得我家里当时用56元买的五斗橱,十几年前才卖掉。那是真木头的,而且实在。 在当时啊,基本上各家儿的家具都差不多。除了四白落(音:LAO读四声)地的墙面,水泥的地面儿、走着明线的旮旯犄角,再有就是房顶白瓷伞型的灯罩,灯泡基本是15瓦、25瓦,至多40瓦。家具嘛,是木头双人床、二屉桌儿或三屉桌儿、橱柜儿、椅子、饭桌儿、大衣柜,有的家庭情况好些的,大衣柜则会选择带镜子或玻璃门的或加个五斗橱,家里有干部的会有个一头儿沉或两头儿沉(即写字台),床边会有个床头柜。这是说的家具,就是家具上的摆设也都大同小异。 比如,不管是二屉桌儿或三屉桌儿、一头儿沉或两头儿沉上,一般都是在桌面的一角,摆上一个搪瓷盘子,这盘子里扣着几个玻璃杯,上面盖块花色或白色的手绢防尘,中间靠边儿的的地方儿放着个顶着两个闹铃的闹钟,正中间的位置是不能随便放东西的,那是毛主席石膏像的位置,有的家儿石膏像不放写字桌上,也要放在五斗橱上。毛主席的石膏像有的单放着,有的则加了玻璃罩儿。如果在郑重一些,会把毛主席的四卷宝书书脊象外,按一、二、三、四卷横放着,上面放主席像。在写字桌的另一头儿则要放个台灯。 说起这台灯,实行就地取材地自己做,用一个玻璃烟灰缸倒扣着当基座,再根据个人喜好,找两个或四个八钱儿或一两的酒盅,两个酒盅口一对当杆,如做高一点的就是四个酒盅。这还不算完,在找个小电钻,在烟灰缸儿和酒盅的圆心位置大眼,再找一个空心儿的钢管儿往中间一插,中间儿穿电线,这上端口按上灯口,是螺丝口,还是别棍儿口的这就随您了。上下一固定,下面儿安个开关,这台等就算齐活了。到后来也有拿自己做的台灯送人的。过去的电影《新闻简报》里常看到毛主席会见外宾的片子。看到老人家在会客厅里放着落地灯,边开始穷则思变了,毛主席有的,咱不能没有。一时间把做台灯的活放下了,开始鼓捣起落地灯了。那个时候,台灯、落地灯基本上是家家儿有,不用买全凭自个儿做。记得有一年的夏天,我是心血来潮,自己做了个落等灯,现在我还记得那上了浅绿漆的底座,两厘米粗的钢管,中间我找同学帮助锯开,让同学家长帮忙打了螺丝口,中间加个轴,两头儿往一块堆一扭可以调节高低,灯泡和大灯罩是现成的。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找了条电线一接就算大功一件。说起来,自大动手做这地灯,祖母就没少叨唠,这长哪短,接不好电线电着可如何是好,万一有个好歹怎么象你爸妈交代。本来挺有信心的,让老太太这一痛儿叨唠倒没了主心骨儿。反正已然这样了,电线已经接好了,说来凑巧,正在犯嘀咕的时候我的一个做高级电工的叔叔来了。好家伙,祖母象是找到了救星,好一通儿说。我那叔叔也不着急,看了看我接的落地灯,把插销插上,叫着我的名字说,你把灯打开吧。我也没来的及多想,上手就去按开关,谁成想这一按不要紧,褶子了,就觉得的胳膊顿时有点发麻。叔叔顺手把插销拔了下来。敢情叔叔是在用事实教育我,“别瞎鼓捣了,你接的不对”,又一顿的数落。得,我不玩了还不行吗。 咳,本来是说家具摆设,您看我又把话题扯远了。咱们再接着说。 前面儿说到这写字桌的一角儿要放个台灯。有的家里,也喜欢把橱柜放到屋子里,讲究点儿的放五斗橱儿。这橱柜儿和五斗橱儿上一般要铺块花的塑料布或钩边的白布,对角铺着。上面基本上要放几个灯儿的电子管收音机,就是老北京说的话匣子。有的家还要放上一个毛主席去安源造型的石膏象,再有就是凉杯或铁皮的暖水壶也是必不可少的摆设。七十年代开始,各家儿的桌椅都差不多,方桌,几把木头椅子。到后来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又实行做简易沙发了。开始是木头扶手,座椅和靠背儿部分安上弹簧或拉簧,后来实行做全包的了,也就是人民大会堂里那种。再以后,实兴了做酒柜什么的。 这家具和摆设基本说的差不多了,最后说说墙上贴的。 毛主席画像是各家儿必须挂的,一般都要挂在屋子当间儿。其它的墙面儿,会选择或自制一些装饰画,一般是配有风景画或照片的毛主席诗词,还有就是当时流行用冷布,也就是说的现在纱窗布手工钩制。象什么钩的毛主席头像配一两句诗词,钩的傲雪梅花配上“梅花欢喜漫天雪”,还有的就是用按钉按一些八个样板戏的画或马恩列斯的照片,以及反映祖国建设的印刷品。 再说说窗帘儿,当时没什么落地的窗帘儿,有的家儿根本也不挂窗帘儿。挂窗帘儿的也就是挂一半儿,遮遮而已,没有考虑美观的份儿。真正考虑美观了是塑料布大流行后,各式各样花色,远了看真跟布是的,但有一样,用这东西做窗帘儿,春、夏、秋没事儿,到了冬天可就不成了,冻的齁硬的不说,弄不好还把手剌了或一拽把窗帘儿就拽好几块了。“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就是说在夏历正月里,任凭男孩毛发疯长,却丝毫不能侵犯,否则对舅舅不利。直至夏历二月初二,男孩才有了剃头的自由。这是怎么回事呢?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揭出了习俗的谜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原来是把“思旧”当成了“死舅”的缘故啊! 后来人们发现,清朝实行剃发令是在顺治二年的六月份而非一月,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这则谚语和习俗的流传。酒是全世界的男人都喜欢的东西。酒色财气中酒能排在第一位,还在色和财的前面,其威力可见一斑。因为爱酒,所以全世界的人都不惜把最好听的名字扣在酒的身上。例如爱尔兰人说威士忌是他们的生命之水,法国人说白兰地是他们的生命之泉,俄罗斯人文化素质稍微有点低,把伏特加叫做“男人打老婆的力量源泉”。中国人就更不用说了,所谓;“三杯能和万事,一醉善解千愁”。伤心的事要喝,所谓“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开心的事也要喝,所谓“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朋友见面要喝,所谓“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分手的时候更要喝,所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总而言之,喝酒的理由永远是不愁找的,如果你劝一个酒鬼说:“别喝了,冷酒伤肝,热酒伤肺啊”。这个酒鬼一准会对你说:“那不行,我不喝伤心哪”。然后拿出一个大广告给你看:“瞧瞧,谁说喝酒不好来着,你看人家茅台酒不仅保肝,还能治糖尿病呢?” 白酒据传说是周朝的时候杜康发明的,他把剩饭落在树洞里,这剩饭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不但没有变成馊饭,反而酿成了白酒,杜康喝了一口,就本能的感到这是个赚钱的好法子,于是由牧羊人转行为专业酿酒师。成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杜康发明了酒,不过杜康可不是酒鬼,人家是用酒来赚酒鬼的钱。《十国春秋》载:“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觚是古代盛酒的一种器具,容量约为二升。就算古代的酒没经过蒸馏,度数不高,这样的酒量也足以让现代人五体投地了。想想2升的可乐,灌下100瓶去那是什么概念。不过据说文王和孔子一辈子都没有喝醉过,所以尽管孔子号称饮宗,他们二位也不能算是标准的酒鬼。那么酒鬼的标准是什么呢,袁宏道在《觞政》中是这么总结的:选择酒徒有十二条标准:说话诚恳不巧语媚人的人,气色温柔但不淫靡的人,随意行令而不重令的人,酒令一行就让满座踊跃的人,听到宣令立时就能理解不再诘问的人,善于开高雅玩笑的人,未犯令而被委曲罚酒不自我分辩的人,面对酒杯不议论酒好酒坏的人,酒杯飞传而仪容端正的人,宁可醉眠而不偷着泼酒的人,得到题目就能作诗题赋的人,不胜酒力但长夜饮宴而兴致不衰的人。 袁宏道说话有点罗嗦,其实总结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见到酒就就要喝还得有文采的人,酒量不一定有多大,但是对喝酒要兴致不衰。只喝闷酒也不行,还得能吟诗作赋,这个标准一定,酒鬼们自然就呼之欲出了。当然中国历史上符合这个标准的酒鬼也不止九位,不过奇闻逸事最多,名声最响的,就要算下面这几位了。 1. 孔融 孔融让梨的故事人人都知道,可是孔融是个酒鬼的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话说汉朝以前,酒是随便喝的,直到刘邦开国后,萧何立法禁酒,此后历朝历代每到收成不好的时候,就开始禁酒来节省粮食。不禁酒的时候,大家都随便放开了喝,也看不出谁是酒鬼。可是这禁酒令一颁发,别人都不喝了,唯独酒鬼还在那喝,就显得鹤立鸡群了。曹操这个人一直有点粮食恐慌症,这可能是他平生断人粮道留下的后遗症。一到粮食缺乏的时候,曹操就会颁发禁酒令。一般人这个时候再怎么想喝,也得收敛一下,可是孔融不这样,他直接上书给曹操,文采飞扬的写了好大一段; “酒之为德久矣。古先哲王,类帝禋宗,和神定人,以济万国,非酒莫以也。故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着旨酒之德。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觚,无以堪上圣。樊哙解厄鸿门,非豕肩钟酒,无以奋其怒。赵之厮养,东迎其王,非引潖酒,无以激其气。高祖非醉斩白蛇,无以畅其灵。景帝非醉幸唐姬,无以开中兴。袁盎非醇醪之力,无以脱其命。定国不酣饮一斛,无以决其法。故郦生以高阳酒徒,着功于汉;屈原不哺裑歠醨,取困于楚。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政哉?” “昨承训荅,陈二代之祸,及觽人之败,以酒亡者,实如来诲。虽然,徐偃王行仁义而亡,今令不绝仁义;燕哙以让失社稷,今令不禁谦退;鲁因儒而损,今令不文学;夏、商亦以妇人失天下,今令不断婚姻。而将酒独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孔融先是举了一大串例子,例如樊哙、刘邦等人,都是因为喝酒才成了大事。又在第二段里说,夏商因为美女亡国,可是也没有禁婚姻。那你何必跟酒过不去呢。这篇文章写得文采飞扬,不过却显然没什么道理,缺粮的时候,粮食酿造的白酒当然是奢侈品,禁是理所应当,孔融不过是强辞夺理而已。 孔融这个人文采不错,可是打仗和治理州郡都不在行,这可能是他整天喝酒没时间管事造成的,孔融不但自己喝,还喜欢聚众喝,经常感叹说:“要是天天有人来陪我喝酒,我就没什么心烦的了”。孔融整天醉醺醺的,当然治理不好州郡。而且孔融喝完酒还喜欢乱说话,嘴巴又毒。他十岁的时候去参加酒宴,有人夸他聪明,旁边一位不服气,就说:“小时候聪明的,长大一般很笨”。孔融立刻回了一句:“那你小时候肯定特别聪明。”一句话把人噎得上不来气。大了以后,这个嘴毒的习惯也没改。曹操打下邺城,把大美女甄氏赏给儿子曹丕(也有人说是曹丕主动抢的)。结果孔融喝了两杯以后又说话了,说过去我一直不知道周武王灭纣以后怎么处理的妲己,今天可算明白了,原来是赐给他儿子周公了啊。孔融嘴巴毒,终于惹火了曹操,把孔融全家都杀掉了。孔融死的时候感叹说;“言多令事败啊”,可见他一直没明白,要不是喝酒太多嘴巴不受脑神经控制,怎么能说那么多胡话呢? 2. 郑泉 人们普遍认为北方人的酒量比南方人要好上一些,不过三国时代的酒鬼,北方有孔融,南方却有一个更胜他一筹的,那就是吴国人郑泉。 郑泉人称“酒中奇人”。据《笑林》记载说,郑泉“博学有奇志,性嗜酒。”他平生最大的心愿是:“愿得美酒五百斛船,以四时甘脆置两头,反覆没饮,惫即住而啖肴膳,酒有斗升减,随即益之,不亦快乐!” 郑泉老兄希望自己有一艘装载着五百斛美酒的船,船的两边都放着最喜欢的下酒菜,自己随时随地可以放怀畅饮,而且这些酒还不会减少,喝一斗补一斗,喝一升添一升,自动给他加满,永远保持五百斛的最佳状态。郑泉老兄的故事让人想起了西方的一个故事,上帝问丹麦的一个农民,如果让他实现三个愿望,他想要什么。丹麦农民想都没想就说,我要一满桶啤酒。上帝给了他一满桶啤酒。丹麦农民看着这一桶酒好像也不太够,就很狡猾的说,我第二个愿望是想喝多少啤酒,就有多少啤酒。上帝又满足了他,并且让他说第三个愿望,丹麦农民苦思冥想了半天,说道,实在没什么愿望了,要不再来一桶啤酒吧。丹麦农民连下酒菜都不知道要一碟,可见喝酒的品味和郑泉先生还差上一截。 郑泉说话的水平比孔融高上一截,他在孙权手下做到郎中,经常给孙权提意见。孙权就说:你整天提意见,难道就不怕我生气吗?郑泉回答说:我听说大王圣明臣子就耿直,我敢提意见,不是因为我胆子大,是因为您圣明啊。后来有一次他惹恼了孙权,孙权要斩了他,侍卫上来就把他往外拽。郑泉一步三回头。孙权看见了就问:你不是不害怕我生气吗,为什么还一个劲回头呢?郑泉回答说:我知道您圣明不会斩我,所以回头看您不是害怕,是为了感念您的恩德啊。孙权被拍得哈哈大笑,心情一高兴就把他给放了。 郑泉先生喝了一辈子酒还是觉得没够,临死之前反复叮嘱家人:“必葬我陶家之侧,庶百年后化而为土,幸见取为酒壶,实获我心矣。”他活着的时候天天喝酒还不算,还期盼死后尸骨化成泥土,能够幸运的被制作成酒壶,永永远远泡在酒里,生生死死与酒不分离!他对酒的执著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如果生活在现在,郑泉的遗言一定是:我火化以后也不用买盒子装了,直接和上黄泥制成酒壶就完了! 3. 陶渊明 李白有一首诗叫做《山中与幽人对酌》是这样写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我醉欲眠卿且去是大酒鬼陶渊明的名言,陶渊明平生好酒,最喜欢把别人拉到自己家里喝酒,一旦自己先喝醉了,就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意思是,我喝多了要睡觉去了,您请自便吧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曾做过江州祭酒的小官,因为当时官场黑暗,陶渊明看不惯,决心去职归隐。此后一直隐居,可是陶渊明种菊花还可以,种田的本事却不佳,加上好酒,到中年后连饭都吃不上了,迫于生计,陶渊明再次复出,先后担任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务。在做彭泽令时,他看不惯当时督邮的作派,很干脆的来了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之后愤然辞官归隐,结束了仕途生活,再也没有复出过。相传,陶渊明弃官后隐居于庐山下,每日自耕自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而食,凿井而饮。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这个时候陶渊明新娶了夫人翟氏,翟氏种田是把好手,粮食年年丰收,因此陶渊明又有酒可喝了,每到闲暇时,他就和一帮朋友到两里外的庐山南麓虎爪崖下饮酒作乐。崖下有一条名为醒泉的溪涧,涧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黑褐色花岗岩石,高约3米,长约6米,宽约 4米,石面平滑,是一个天然的大酒桌。陶渊明和朋友们每次都坐在这里饮酒作诗,一同取乐。他每饮必醉,每醉必赋诗文,醉倒后便挥手对同伴说:“我醉欲眠,卿且去!”说完就睡倒在石上。日复一日,这块石头的中间竟然凹了下去,留下了枕痕。于是,这块石头就被命名为醉石。陶渊明的这个故事和马克思把图书馆踩出脚印的故事差不多,但是马克思可能每次都坐在图书馆的同一个地方,难道陶渊明每次也都坐在石头的同一个地方?最大的可能是石头上本来就有枕痕,陶渊明喝酒不带枕头,每次往有坑的地方一躺就睡,天长地久,这个坑越来越深,于是醉石就形成了。 陶渊明一辈子喝酒太多,自己没什么事,五个儿子却都有些呆傻,可能是陶渊明喝酒留下的后遗症,他的《责子》一诗是这样写的: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艺.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从诗里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儿子们十三岁还不识数,九岁的只知道吃,可是他老先生还不赶快戒酒,还来了句,天命就是这样,我还是继续喝吧。唉,真是可惜,一个文学世家就这么被酒给毁了。 4.刘伶 杜康造酒刘伶醉,谈酒鬼就不能不谈刘伶,刘伶是安徽人,竹林七贤之一,崇尚的是老庄思想,讲究的是无为而治。刘伶这个人个子比较矮,还不到1米六,加上长相比较对不起观众,因此从小不爱和别人来往,直到遇上另一个大酒鬼阮籍,还有竹林七贤的另外几位,才一见如故,开始了吃喝玩乐,饮酒赋诗的生涯。 刘伶也曾经当过官,可是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实在不符合上级要求,以无能的名义把他给撤了,不过刘伶家里颇有点家产,什么也不做照样有酒喝。经常坐着鹿车,车上放着酒,车走到哪里就和到哪里,后面还跟着一个人扛把铁锨,职责是等刘伶喝死的时候把他埋了。这个坐车喝酒虽然招摇,但是还比不上他自己在家喝酒来的痛快,刘伶最喜欢脱光衣服,一边喝酒一边裸奔,反正是自己家里,别人也管不着,有一次被人看到了,这帮人就嘲笑他没正经。结果刘伶把老庄的语录活学活用的很好,直接来了一句:“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天地才是我的房子,这个屋子不过是我的衣裤,你们没事干往我裤子里钻干什么。 别人管不了他,也说不过他,刘伶的老婆看不下去,把他的酒坛酒缸全砸了,逼他戒酒,刘伶总喝酒身子不好,打不过老婆。眼珠一转有了主意,说:那好吧,我答应戒酒,你买点酒肉请乡亲们过来,我当众宣布戒酒。老婆高高兴兴买了酒肉回来。刘伶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 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开始喝酒吃肉,不一会又醉过去了。 刘伶以诗文著称,不过没有什么作品传世,只有一篇酒德颂很出名,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有一个德行高尚的老先生,把天地开辟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须臾之间。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天地八荒作为庭道。行走没有一定轨迹,居住无一定房屋。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放纵心意,随遇而安。无论动静都随身携带饮酒器具。只是沉湎于杯酒,不知道其他的。有显贵公子和仕宦处士,听到我的名声。议论着我的行为。于是便敛起袖子,绾起衣襟,张目怒视,咬牙切齿。陈说礼仪法度,事事非非一起产生。先生在这时候正捧着酒瓮,抱着酒槽,衔着酒杯,喝着浊酒。拨弄着胡须,伸腿箕踞而坐。枕着酒曲,垫着酒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昏昏沉沉第地喝醉,又猛然清醒过来。安静地听,听不到雷霆之声。仔细地看,看不见泰山的形体。感觉不到寒暑近身。利欲动心。俯瞰万物,犹如萍之浮于长江、汉水,随波逐流,不值一提。” 刘伶老先生活着声名不响,死后称了名人,有人赞扬他:“一生浑是醉,万古复何悲”。世人爱酒,也许是现实过于残酷,所以只有酒中才有乐土吧。可是一醉纵能无悲,醒了又怎么办? 5.阮籍 阮籍和刘伶是一对大酒鬼,他是河南人,和安徽人刘伶是邻居,不过阮籍比比刘伶帅的多,据史书记载说,他“容貌伟杰,志气宏放”。简单来说就是很有男子汉气概,和小瘦猴刘伶完全不同。阮籍和刘伶交情好,一是因为都爱酒,而是因为都崇尚庄子,而且阮籍中气十足,善于仰天长啸,还能谈琴,诗写得也不错。不过当时也没几个人夸他,因为他不顾礼法。一高兴就得意忘形,所谓:“勿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 一提到礼法,每个人都想到封建,其实每个年代都有礼法,直白点就是所谓的潜规则,大家都不这么干,你偏要这么干,那么大家只能说你另类,或者干脆就是有点痴了。阮籍干过的痴事实在不少,有些是很可爱的,比如说他听说步兵营的地窖里有美酒三百桶,就主动申请去当步兵校尉,其实去了以后就是每天喝酒,喝完酒擦擦嘴就走人了,因此大家都称他为阮步兵。还有一次,阮籍的嫂子要回娘家,阮籍一直送到村口,要知道那时候小叔和嫂子说话都要避嫌,可是阮籍说了,礼法可不是为我这样的人所设的。 上面这些事都显得阮籍直爽可爱,下面这几件就显得有点怪,阮籍家附近有个美女酒店,老板娘是远近闻名的大美女,阮籍没事干就去喝酒,喝完还不走,老板娘坐在哪里,他就往身边一躺,倒头就睡。可能男主人知道阮籍这人不是色狼,何况他整天都来消费,居然也不赶他走。当然也可能是阮籍身体强壮又是国家干部,要是换成刘伶敢这样,肯定直接拎着脖领子丢到街上去了。阮籍传记载说:“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一个不认识的美女死了,阮籍跑去嚎啕大哭,知道的说阮籍怜才,不知道的还以为人家美女作风有问题呢。所以说阮籍这个人有时候太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让人有点反感。不过阮籍最出名的还不是这些,他最拿手的是翻眼睛,就是所谓的青白眼。阮籍的母亲去世了,嵇喜来凭吊,阮籍两眼斜视,露出眼白。嵇喜吃了个大白眼,很没趣的走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这个字,就带着酒拿着琴来看望阮籍,阮籍一看见酒两眼放光,露出眼睛的虹膜,这就称为青眼。青白眼也不是难度系数多高的动作,为什么别人就学不来呢,因为当时的人普遍认为阮籍这个人是个有眼光的人。当时曹爽辅政,让他出来做官,阮籍推病不出,没多久曹爽就被司马家给收拾了,于是大家都认为阮籍有远见,了不得。所以阮籍的青白眼大家才那么信服。 阮籍也和刘伶一样,喜欢坐车喝酒,走到哪里算哪里,喝到感情上来了就下车大哭,一次走到楚汉交战的地方名叫广武山的,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虽然狂放,却也很讲究策略,他知道司马昭心狠手辣,很少去忤逆他,还执笔写过《劝进文》,劝司马昭自封晋公。因此司马昭对他很维护,尽管阮籍当官不做事,又不遵礼法,仍然安安稳稳的得享天年,做了个快乐的酒鬼。阮籍的侄子阮咸也是个奇人,曾经坐在院子里和一群猪一起用大瓮喝酒。不过阮咸在酒界名声和叔父还差一截,没资格列入九大酒鬼,估计能在前二十名吧。 6.王绩 说王绩是谁,可能没几个人知道,说到五斗先生,可能有点文化的酒鬼都能知道,不过现在的酒度数太高,酒鬼们喝完了酒连话都说不利索,更别说赋诗了。喝的时间越长,脑子里东西越少,再过几年,可能连王绩这样的酒界天王级人物也淹没在风尘中了。王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唐朝山西人,王绩的哥哥是个名人,就是有名的大儒王通,据说房玄龄,魏征都是他的弟子,当然这个可能是后人硬套上去的。王绩的五言诗非常出名,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而且王绩颇为博学,他善于弹琴,曾经改编琴曲《山水操》,还会占卜算卦。是个很全面发展的酒鬼。 王绩小时候特别聪明,过目不忘,15岁的时候到长安游历,参加当时的权臣杨素的酒宴,表现惊人,大家称他为“神童仙子”。隋炀帝大业年间选拔人才,。他被选中,但是不想在朝廷做官,就要求做六合县丞。结果在任职期间,他除了喝酒什么也不干,因此被弹劾解职。王绩心宽的很,他想反正自己当官也不为民做主,干脆就回家卖红薯吧。可是就这么回去挺丢人的,他就叹息说:“到处是罗网,还是回家安心。”于是大家都认为王绩这个人有个性,不愿意当官。王绩家有田十六顷,奴婢数人,他和家人种粮食酿酒,还养家畜、采草药,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王绩除了喝酒,就读书,不过他读书就读那么几本,有《周易》、《老子》、《庄子》等。其他的书都不怎么读,好像这个庄子简直是酒鬼们的精神寄托,人人都崇尚庄子。不想读书的时候,王绩就出门游历,他曾游历过北山东皋,自称是“东皋子”,他学老子骑着青牛四处游荡,遇有酒店,就进去喝上几天。只要有人请他喝酒,他不管请客的是谁,都去赴席。他的老朋友杜之松请他去讲礼法。他说:礼法就是糟粕,去你家讲礼法又不能喝酒,那不是憋死了我,我可不去。 隋朝灭亡了,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惯例,每天供良酒三升。王绩的弟弟王静想,大哥不是不喜欢当官吗。怎么这个待诏干了这么长时间,不符合他的性格啊,就问王绩:“待诏是不是很快乐啊?”结果王绩回答说:“挣钱少,又寂寞,要不是有这每天三升酒,我早就撂挑子走人了”上司陈叔达听说这个事,就把三升给他加到一斗。这回王绩不说话了,每天闷头喝酒,大家都很佩服他对酒的执著,就叫他:“斗酒学士”。王绩对阮籍的作风一直很仰慕,他听说太乐署的焦革善于酿酒,就申请去做太乐丞,每天大饱酒福。焦革死了,王绩也把制酒法学到手了,不仅此后喝酒能自给自足,还写成《酒经》,《酒谱》两本书,不过让酒鬼们失望的是,今天这两本书都已经失传了。王绩也没混上王太乐的称号,毕竟第一个这么做的是聪明人,第二个这么做的就没什么新鲜的了。王绩家东南面有块巨大的石头,他把石头弄碎,用石头建立了杜康祠,还把经常给他酒喝的老师焦革也供在庙里。王绩出名的诗文都带一股酒气,包括《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当时名流李淳风赞他是“酒家南董”。南董,是春秋时期齐史官南史﹑晋史官董狐的合称。皆以直笔不讳着称。南董指忠于史实的优秀史官。王绩对酒绝对忠实,酒家南董四字,王绩当之无愧。 7. 毕卓 晋朝是个酒鬼辈出的年代,为什么呢,并不是晋朝人特别能喝,而是晋朝的士族制度能够让这些出身不错的酒鬼爬到官位上,一个当官的酒鬼总是容易比穷棒子酒鬼更容易写进传记的。穷人好酒那叫颓废,可是官员好酒那就得叫做风雅。毕卓就是一个例子,要说毕卓没有才华,那显然不是,可是要说毕卓这样的人当上官能够顾及百姓,那根本就是胡扯了。毕卓出身士族,在西晋混了个吏部的郎官干。可是毕卓对坐在办公桌前统计枯燥的数字毫无兴趣,他唯一乐于投身的事业就是喝酒,因为喝酒耽误公事那是常事。他公开宣布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因为这一句话,毕卓就成了名人,后人喝酒的时候想起毕卓,吃蟹子的时候也想起毕卓,坐着小船喝酒吃蟹,也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极乐境界。毕卓更是被卖螃蟹的人尊称为蟹神。 毕卓作吏部郎的时候,一个邻居酿了酒,他居然晚上跑去偷喝,喝得正高兴,让人家家丁抓了个现行。因为天太黑,邻居看不清他的脸,就把他一绳子捆在那里,毕卓毕竟是做贼,也就没好意思出声。到了天亮,邻居一看,可了不得了,这偷酒的不是毕郎官吗,赶紧把他给放了,连声道歉,毕卓倒是很潇洒,哈哈大笑说:让我闻了一夜的酒香,多谢了,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就让我打点酒回去喝吧。邻居一听,赶忙说,那怎么好意思,您就在这喝就行了,我给您准备点下酒菜。毕卓高兴的不行,就在酒缸边上喝了个够,一直喝到趴在缸边起不来。至今民间还有“瓮边醉倒毕吏部,马上扶归李太白”的劝酒对联。其实按我的估计,毕卓没少去人家偷酒喝,邻居不好意思说他,就采用了半夜鸡叫里大家收拾周扒皮的方法,假装看不清脸,让他受点教训,可没想到毕大酒鬼脸皮超级无敌厚,不光不脸红还明目张胆的喝了不少酒去。碰上这样的滚刀肉,那是谁也没办法了。 毕卓的诗文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但是他有一句话倒是非常出名,那就是:“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不少武侠小说里都喜欢引用这句话。大画家齐白石很崇拜毕卓,曾经画了一幅《毕卓盗酒》图,并题:“宰相归田,囊中无钱。宁可为盗,不肯伤廉”。毕卓盗酒也成了民间故事之一。 8. 怀素 杜甫有饮中八仙歌,其中有一句叫做,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能列入饮中八仙,那也是了不得的发达酒鬼了,可是张旭的草书和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也就是说张旭先生的酒鬼级别只到了颠的地步,而怀素已经到了一日九醉的地步,当别人问他们为什么能把书法练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张旭答:“用心”。怀素用行动回答了他们。那就是喝酒。 怀素是个和尚,可是这个和尚从来不坐禅,吃肉、醉酒、云游、草书。怀素一辈子都在做这四件事,就连睡觉,那也是因为喝醉酒才睡的。怀素是湖南人,从小就出家当了和尚,怀素颇好书法。人们很少能够听到他的念佛声。却经常看到他在井里洗墨。既不念经,又污染大家的水源,这样的和尚很快就被开除了。 怀素回到家中,开始练习书法,怀素喜欢写草书,须臾之间能纵横挥洒千万张,对于没有收入的他,购买纸张实在是一大经济负担。可是怀素毕竟是怀素,办法多得很,他在自己的居处附近,种上了一万多株芭蕉。芭蕉叶子又大又宽,就像一张宽大的宣纸。既可以放开手脚,任意挥洒,又可以反复书写。饿了还有芭蕉可以当饭吃。除了芭蕉叶以外,怀素还用漆盘、漆板代替纸张,终于把盘板写穿,笔也写秃了,怀素把这些东西埋在一起,名为“笔冢”。 书法练成了,怀素的酒钱也有了着落,想请他写字,就要请他喝酒,只要喝出感觉,立刻就能一挥而就,一个好酒的和尚书法家,当然是炒作的对象,于是酒的作用被炒得神乎其神,怀素也成了飘飘欲仙的神人了。怀素自称“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家名门,纷纷置办上好的酒席,请怀素到自己家中热情款待。怀素别无他求,也不用什么下酒菜,几杯酒一下肚,兴致勃发。顷刻之间,那家的屏风便写满了挥洒的草书。成了明星之后,怀素开始追求书法的最高境界,开始四处访问书法名家,如颜真卿,邬彤等,在访问颜真卿时,留下了一段佳话。 颜真卿问怀素:学习书法除得老师传授之外,还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张旭观看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掌握了草书的回环低昂之状。邬彤曾向你讲过他的心得吗? 怀素回答:邬师认为,从折钗股中可以体会草书的笔法。额真卿听了,微笑不言。自此,很久没有和怀素谈论书法。 怀素觉得很遗憾,就准备告辞了。颜真卿没有挽留,却冷不丁地冒了一句:你以为屋漏痕怎么样? 几天的沉寂,到现在怀素才恍然大悟:雨水随着漏屋的墙壁婉蜒而下,由于墙是泥质,水滴由于自身的重力在往下滴淌的过程中,受到泥的吸引与牵制,不能迅速下行,形成凝重、曲折之美。这是书法避免流于圆滑无力增强凝重感的有效途径,这是草书的诀窍啊额真卿又问:你自己又有什么心得呢? 怀素随口而答:贫僧观夏云多奇峰,因风变化,没有常势。从夏云随风中,我领悟到了草书的变化不居。这种变化到了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笔画间的牵丝,就像墙壁的自然裂缝,一一自然,完全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怀素终于领悟了书法的至理,成为狂草的代表人物,醉僧怀素,也因此在书坛和酒坛名垂千古。据说怀素有个习惯就是喝醉后在别人衣服上写字。于是不少人为了得到他的墨宝,看见他喝酒就穿上白袍站在他面前冒充屏风,往往就得到了他的手书,比现在找明星签名可是方便得多了。 9. 李白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在历史上,李白被称为酒仙,这并不是李白的酒量有多大,而是李白的诗歌太过出名。李白是甘肃人,也有人考证说他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不过不管他出生在哪里,他是个中国人是毫无疑问的。据说李白出生的时候,母亲梦见长庚星也就是太白金星入怀,所以给他起名李白,字太白。关于李白名字的来历,还有这么一个故事,李白小的时候,李白的父母带着李白到野外踏青,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李白的父亲李客诗兴大发,当即吟了两句诗:“春风送暖蓓蕾开,迎新绽金它先来。”李白的妈妈也不含糊,接着吟道:“火烧杏林红霞落,,,,”下一句还没吟出来,李白向旁边一指,脱口而出:“李花怒放一树白。”他的父母一看,路旁有一棵李子树,满树白花开得正盛。李白的父亲把这四句诗连起来一读,觉得还是儿子的这句最好,一高兴就给他起名为李白。不过中国人更喜欢文曲星下凡武曲星下凡之类的故事,这个对诗的故事一般都被自动忽略了。后来李白进京拿自己的诗歌给贺知章看,八十多岁的贺知章看到李白写的蜀道难,激动得老眼放光,一口咬定李白就是太白金星下凡,于是李白就有了谪仙人这个绰号。 传说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当地县令慕名前来,和他吟诗联句。一年夏天,江水暴涨,县令和李白来到涪江边,忽然从上游漂过来一具女尸,岸上的人都大声惊呼起来。李白以为县令会派人前去打捞,没想到县令也和老百姓一样只是站在那里看热闹,脸上还露出兴奋的表情。女尸漂到岸边芦苇荡中,竟是一位美丽少女,李白感到惋惜,县令却手捻胡须,大笑着吟出一首诗来: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县令吟完挺得意,认为自己终于赢了李白一次,自夸几句发现没人吭声,回头一看,李白鄙视他的做法,早就自己走了。后来,李白了解到,那名少女是因反抗流氓施暴才投河自尽的,于是愤怒之余又动了恻隐之心。他辗转找到那个流氓,拔出利剑把那人杀了,为那名少女报仇雪恨。史传李白曾手刃数人,这就是其中一个。李白从此离开巴蜀,仗剑去国,壮游天下。 李白喝起酒来谁都不放在眼里,敢让高力士给他脱靴,不过李白不是那种一味喝酒的刘伶毕卓之辈,他一直很想当官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他就给两个官员各写了一封自荐信,凭他的文采,想夸别人当然是不费吹灰之力,他给安州裴长史的自荐信中有这么几句:故时人歌曰:“宾朋何喧喧,日夜裴公门。愿得裴公之一言,不须驱马埒华轩。白不知君侯何以得此声于天壤之间,岂不由重诺好贤,谦以得也?”在给另一位官员韩荆州的自荐信中,李白写道:“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要说这两位官员够幸运,诗仙都来拍自己的马屁,可是这两位也知道自己是块什么料,认定李白这是讽刺。韩荆州还好,裴长史直接定了李白一个诽谤。李白一怒之下进京,东游西逛十几年,终于闯出了名声,被唐玄宗破格录取为翰林。可是这份工作名义好听,实际就是做诗供皇帝取乐的,李白索性每天大醉,狂态毕露,终于被炒了鱿鱼,回复了平民身份。官场黑暗是李白的不幸,却是后世的大幸,李白此后纵横于诗坛酒海,有联赞曰:嬉笑悲歌怒骂 诗仙剑侠酒狂。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称帝。朱升随后被召至御前任议礼官,负责订立一整套新朝礼仪规制,并为皇帝撰写功臣封赏诰书。忙完了这些事,眼看可以坐享荣华富贵了,老先生却在洪武二年二月上疏“请老归山”——告老还乡了。 朱元璋对朱升的请归颇感意外,当下表示“欲赐以爵土”,但朱升“固辞不受”。有一点须待考证:朱元璋当初令朱升撰写诰书分封功臣,为何唯独对朱升本人无寸土之赐,而要等到他辞去时才做出表示?这就好比“猫排生肖,独独漏了自己”,对朱升岂不会造成心理打击?朱元璋是有意为之,还是出于疏忽?是缘于功高不赏,抑是顾及朱升卓尔不群的独特身份? 看来朱大大真是把这位“宗长”当自家人了。此前不久,朱元璋刚下过一道《免朝谒手诏》,充分肯定了朱升这十多年来的辅佐之功:“首陈三策,朕实嘉行”(第一次会面,朱升就提交了九字真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国策平天下,满朝文武甚至那位名贯宇宙的刘基先生也不得不拱手辑让哪!);“新安款降,不俟兵刃,四方之士杖策来从”(元军死守徽州城,朱升凭着自身威望,冒着箭矢站到城下说服元将归降,进而感召了四方之士);攻婺州、处州等地,“蓍言趋吉避凶,往无不克”(朱升的星象、占卦之说,实乃政治动员之道,堪称“精神原子弹”!);尤其是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朱升还奋不顾身救过朱元璋的命,并设法筹得军粮,对决战胜利起了关键性作用,,,,“太公(姜太公)韬畧兴周室,方叔(周宣王中兴功臣)功名照汗青”,这可是朱大大发自内心的赞赏啊! 然而,朱升长期来似乎并未谋得一个实际的官职,一直保持着亦宦亦士亦“山人”的身份。《免朝谒手诏》中说“每奉征聘,即弃家从朕”,表明他并非随时随地陪伴在朱元璋鞍前马后。至正十九年,朱元璋攻处州不下,遣书急召朱升前来军门效力,书中写道:允升宗长阁下:去冬伐婺州,宗长占得“贞屯悔豫卦”,道是“主公得天下之象”。从前晋文公得此卦而复国,今伐婺州果然便得。,,,,此次商议进兵处州,宗长又占得复卦,二爻有变,说是要等到十一月阳生阴消,此城可得。遵照您的教诲,已经据守九个月了。,,,,今特差人赍书诣请,快来议决大事,万勿迟误,幸甚! 据《徽郡志》:朱升因进三策,“上大悦,命预帷幄密议,,,,冬辞归,嗣后连岁被征,即就道,不辞。”大概是后来朱元璋对他愈加倚重,少他不得,才迫使他不得不由一个体制外谋士转为正式属官。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是故,朱升提出请归,朱元璋虽感意外却可以接受。依朱元璋一贯的逻辑,“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大诰》)。当此鼎革之际,不光是那些奉诏不出的遗老耆宿,就是在朝的士大夫萌生退意,也免不了脑袋搬家。儒士许元在老大身边干了十来年,从考核古代礼仪到起草文书,直至推荐或罢免官员,无不参与讨论。但在朱元璋跻登大位之际,此公请求“告归”,便被以“忤旨”之罪“逮死狱中”。 功高盖世如刘伯温,归乡隐居,弈棋饮酒,希图安享晚年,突遭丞相胡惟庸诬陷,指他老家某地有帝王之气,几句话捅到了朱元璋的心窝里,吓得刘伯温星夜兼程赶来南京,从此再也不敢提回家之事! 在朱皇帝的麾下,乡居的自由,决不是人人可以得而享之的啊。 如此看来,朱升是个特例,朱元璋同意其“请归”,不啻是法外施恩,天大的面子了。在朱升告归之际,君臣俩还上演了感人的一幕:朱元璋表示要“赐以爵土”,朱升推辞说:“臣的后人福薄,不敢叨天恩也!”朱元璋问:“爱卿有几个儿子?你即使不受封爵,难道不教儿子辅佐朕么?”朱升老泪纵横,哽咽以对:“臣有一子名同,事君的忠心有余,保身的智慧不足,臣所以不让他出仕,怕他日后不得老死于家中啊!”朱元璋呵斥道:“你这是什么话?朕与爱卿名分上是君臣,实则情同父子,有何嫌疑而致忧虑到这地步?”朱升答:“不是臣过虑,是天数。但愿陛下哀念老臣,若他日我的儿子不能免罪,望能赐他一个完躯,就满足了。”朱元璋听了也不觉为之恻然,“因与朱同免死券以慰之”。(《翼运绩略》)孰料一语成谶,不幸而言中,朱升的独子朱同,洪武年间官至礼部侍郎,并握有朱升为之求得的免死券,最终只是为了点捕风捉影的小事,“坐事赐死”。 皇上的免死券,还不如乡居的几间茅屋保险啊。 当初朱升似已洞察这个新兴的王朝将要发生的一切。“础润而雨”,一场屠戮功臣的血雨腥风将不期而至,在劫难逃。他之所以对嗜杀成性的皇上仍抱有一线侥幸之心,只是出于护犊之情,可以理解。当是时也,他毅然选择重返乡居,于诸多开国元勋中,独得保全首领,其先见之明,无人可比。 也难怪,退隐,有真退、假退之别。被朱元璋誉为“吾之子房”的刘基,在要不要退隐的问题上乱了方寸,毛病就出在他退隐之后还管闲事,不能彻底忘情于政治。朱升则是真退,一退到底,退了以后绝对不会对皇权构成任何威胁,这一点朱元璋看得尤为真切。其实,朱升萌生退意已久。就在上一年,即朱元璋登基的洪武元年,朱升曾为友人作《梅谷隐居序》,坦露心迹:“我已又老又拙,只有目送你们驱车远去而无法获得与你们同游之乐。快要光荣退休了,届时当与你们共同盘桓于梅谷,玩赏疏影暗香的梅花奇趣。”当时满朝文武也只有朱升对朱元璋看得最清楚,无非汉高祖第二耳。天下已定,功狗当烹,走为上策。说他不慕虚荣,不恋栈,也并不尽是禀性使然,背后实在还有形势的权衡和利益的算计。说来,当初出山,图的是天下太平,解民于倒悬,人生目标已经实现,夫复何求。这是朱升生平第二次退隐了。第一次退隐是在十七年前(元至正十二年),朱升在池州路学正任上“秩满南归”,在家乡石门山隐居。其时,红巾军已经打到徽州,兵荒马乱之际,朱升“东奔西避,百死一生”,但他怀抱澄清天下之志,依然手不释卷,“往往闭户著述不辍”。 第一次退隐是修炼,是积累,是以退为进。与一般的儒士尤其是当红的理学家不同,朱升治学非常务实,“平日事师交友,读书听语,下至里巷山野樵渔妇女,一言一事,于人有补者,莫不谨服而博取之”。这种不耻“闻于贱者”的态度,使他掌握了一手超乎常人的经世致用本领,经济、地理、天文、历法乃至算命、占卦无所不晓。而这样一种知识结构,令同为“贱者”出身的朱元璋听了格外受用。 举个例子,从茶叶一物见朱升的学问功底。 朱升作《茗理》诗,诗前有序:“茗之带草气者,茗之气质之性也(生长过程中带来的习气)。茗之带花香者,茗之天理之性也(先天赋予的品质)。抑之则实,实则热,热则柔,柔则草气渐除(红茶制作工序,首先是去除草气)。然恐花香因而太泄也(去草气同时,须避免花香被泄),于是复扬之。迭抑迭扬,草气消融,花香氤氲,茗之气质变化,天理浑然之时也(整个制作过程,就是去草气而留花香)。”诗曰:“一抑重教又一扬,能从草质发花香。神奇共诧天工妙,易简无令物性伤。” 行家释义,诗中的“抑”,是指把鲜叶按压在一起,堆实,使鲜叶发热,变柔软,令草气渐渐消除。“扬”指簸动,向上播散,使鲜叶的温度和柔软度降低,以避免花香流失。一次又一次重复“抑”和“扬”的过程,鲜叶的草气逐渐转化成氤氲的花香。这个过程实在奇妙,盖因其符合天理(规律),且不伤害事物的本性。 《茗理》诗展示的制茶过程,与时下乌龙茶的做法(晾青和摇青)极为相似,说明朱升时代的徽州已经有了乌龙茶。而朱升对乌龙茶的制作工艺相当谙熟,对其内在的原理更是了然于胸。 又有《送分宪张公序》:张某奉命巡按徽州,向时为皇帝高级顾问的朱升请教为政之道。朱升首先阐释了“民生休戚在长吏,长吏之贤在通其民情”的观点,随后举了其时其地一个浅近的事例:茶叶的赋税按株计算,十株税一,不论粗细均为二两,但这是根据肥沃土地产出测算的。徽州土地瘠薄,每百株收其十株,折作茶叶为二十两,势必把该地块产出的茶叶都搭上了,令茶农不堪其负。现在又不收茶叶,而要以银钱和稻米代替。粗茶值米不到三升,而要他交纳一斗;精茶值米不到五六升,却要交纳二斗。穷山僻壤,采茶之家虽倾其全家收入,也不能满足官府的索逋。,,,,他希望这位张巡按能对官吏进行考核,通达民情,革除弊政并据实报告者,予以奖励,明知蠹弊,坐视旁观,且隐瞒事实者,加以黜退。如是,地方官吏有所劝惩,民情得以上达,而您作为巡按大臣的职责也尽到了。 两件事,一关乎茶叶生产和工艺革新,一关乎茶农赋税和地方治理,足见朱升求真务实的行事风格。当年,朱元璋下徽州,亲自登门请朱升出山,朱升在《丁酉赴召时作》中写道:“西风笳鼓东南来,国本应须老手栽。净洗甲兵过练水,早承冠冕上云台。”自许、自诩之情溢于言表。事实上,他完全当得起“谋国老手”的称号。 朱升知茶、懂茶,当然也善用茶、品茶。 陆羽《茶经》云:“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泡过的茶叶没了味,弃而不用,当回土中去,如儒士然。朱升将满腹经纶贡献于人主后,功成不居,顺时而退,亦如茶叶然。 事过六百年。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对周恩来说:“恩来,你读过《明史》没有?我看朱升是个很有贡献的人。他为明太祖成就帝业立了头功。对了,他有九字国策定江山,‘高筑墙,广征粮,缓称王’,我也有九个字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语毕,毛还幽默了一把:“有没有剽窃之嫌啊?”就这样,朱升成了迄今影响到新中国国策的唯一的古人,那个年代的中国老百姓也因此知道了六百年前的朱升的名字。 啊,不对。查:朱升原话是“广积粮”;毛怎么说是“广征粮”了呢?其中是否还有微妙的分别? 不过,和平时期,政治家照套古人安邦治国方略,难免有照猫画虎之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国人尤其对“深挖洞” 的场景记忆犹新,城市里搞了那么多防空洞,兴师动众,不惜工本,唯一的用途,就是如今成了市民夏日消暑纳凉的去处。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河南省确山县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1923年,18岁的杨靖宇由确山县来到当时的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在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的学习生活,是杨靖宇走上革命道路的开端。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与友人论修学方法书》;在这里,他的才情初露峥嵘,打下了在东北抗联时创作多首曲子的基础;在这里,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1925年,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他和其他进步学生一起参加了“5·30”反帝运动示威游行,并向群众发表了演讲。其掷地有声的话语、铿锵有力的动作感召了很多群众。1926年,他离开开封前,接受了党交给他的第一项任务——返回家乡组织农民运动。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29年春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在河南和东北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 杨靖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其故乡河南省确山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4月,在确山领导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组织确山刘店秋收起义,任当地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之后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1929年,杨靖宇赴东北,担任中国共产党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后被当时的日本租界宪兵抓获。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经组织营救于1931年11月出狱,。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杨靖宇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并在罄石县建立了游击根据地。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后来简称“一 ·二六指示信”),根据“一·二六”指示,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1933年9月组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次年任第一军军长兼政委。1936年,根据中共中央《八一宣言》东北抗日部队统一建制,陆续成立抗日联军。当年2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随着东北抗日力量壮大及抗日斗争持续,日军对东北战略后方更有所顾及,逐渐采用强制聚拢边区农民,严格的良民证管制,伪军高强度追袭,自备粮控管,提前收割粮食等,一方面将全部的民众集中管制,又采用良民证防止抗日武装与群众接触,对群众口粮收缴只能备几日粮食以及提前收割粮食防止支援抗日武装,伪军高强度追袭以消耗抗日力量精力。 1940年1月,杨靖宇所率部队被关东军重兵围困,他组织部队分散突围。但据称被一个参谋出卖,他所率的60多人被发现。2月18日,最后跟在他身边的两个战士战死。2月23日,杨靖宇在吉林省濛江县三道崴子战死。据说,当日本人找到杨靖宇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1949年5月,诗人郭沫若于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瞻仰杨靖宇、陈翰章2位将军遗颅时,题诗《咏杨靖宇将军》一首: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於今赤旆满山河。 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市场价值评估申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