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试中的会试是怎么考的

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考取的称为举人-中华考试网
当前位置: >>
>> 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考取的称为举人
单选题【2015年真题】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 )考取的称为举人。
参考答案:B
责编:chenzhu
book.examw.com
出版的法律法规选编(初级中级2016年版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考试网 版权所有.湘ICP备号-1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原来“会试”就是国考,“乡试”就是省考
我的图书馆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原来“会试”就是国考,“乡试”就是省考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预祝各位考生能取得好成绩。其实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国家选拔公职人员及储备干部的一种有效有段,历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果谈到国家选拔人才的手段,在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科举考试。想必大家对科举考试也是一知半解,为此,小编特地搜索大量文章,经过认真对比,找到一篇比较详细的介绍科举制度的文章,分享给大家,原文如下: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政府从分科考试中选举人才,分派官职的制度,是当时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手段。自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起开始实行,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止,其间整整推行了1300年。曾经有人将科举制同中国传统的“四大发明”并列为“第五大发明”。事实上,不仅在中国,位于“中华文化圈”内的朝鲜,越南等国家也将科举制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加以推行。而且在这些国家,科举制的废止较中国要晚。时至20世纪20年代,在法国殖民统治下的越南,才将科举制废除。随着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国的科举制也逐渐为西方国家所认识。英国曾效仿中国的科举,确立起文官的考录制度,一直沿袭至今。可见,科举制度作为中华先人智慧的结晶,其影响已经走出国门,步入世界。在谈及科举制度之前,我们不妨来简单了解一下科举制诞生之前的几种官员选拔制度。自西周至秦汉,中国官员的选拔主要靠血亲分封来实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以血缘为纽带。将官职爵禄时代相传。这项制度,存在一个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入仕当官的权利为少数贵族所垄断。这是历代君主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对此我们不禁要问,皇帝身为贵族统治阶级的代表,难道不希贵族垄断做官的权利吗?回答是当然不愿意。皇帝作为贵族统治阶级的代表不假,但是他不希望这个阶层变得固定僵化。当官的权利一旦为少数贵族所垄断,那么居于人口大多数的平民阶层就会因无法改变命运而自暴自弃,或揭竿而起,这将导致王朝的倾覆。再者,仕途一旦被一小部分人所垄断,会造成这部分人权力的膨胀,进而威胁皇权。由此看来,皇帝当然不希望仕途被垄断。鉴于此,时至汉代,血亲分封作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让位给了察举征辟。察举征辟是通过对人才品行和才干的考核,来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然而,人的品行和才干,很难进行量化评估。察举征辟制度下,各种“政治秀”、“道德秀”层出不穷。因此,察举制度弊端丛生,到曹魏时代让位已给了九品中正制。在九品中正制度下,朝廷在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立中正官,有他们将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中正官将品级高的人才呈报给朝廷,由朝廷授以官职。后来,对于人才品级的评定主要依靠评判门第高低来实现。以至于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的情况。靠门第选拔官吏,虽然便于量化管理,但时间一长,则又回到血亲分封制度下,少数人垄断仕途的老路上来。因此,九品中正制也逐渐走向没落,至隋唐时期退出了历史舞台。除上述的几种选官制度,当时的中国还存在养士和军功爵制度,以及恩荫和纳捐制度,与之并行不悖。但是通过这两种制度所录取的官员人数有限,因此其影响较小,居于次要地位。为了挽承前代选官制度所存在的弊端,一种全新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应运而生。较之先前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分科考试选录人才,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即便相比今天的公务员选录制度,科举制省去了面试环节,仍然更具有公平性和客观性。毕竟我们很难通过十几分钟的面试,来完成对一个人客观、全面的评价,科举制度的另一大优点,就是保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使仕途不在为少数贵族阶层所垄断,在很大程度上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性,又维护了皇权的地位。因此,自隋代确立时起,科举制度为历代王朝所采纳,经久不易。时至清代,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走向成熟,科举制也发展到完备阶段。关于清代的科举考试的程序,可以概括为“大三考”。即三个等级的考试——童生试、乡试和会试。童生试俗称“考秀才”,中试者称为秀才。秀才考试分为县考、府考核院考三个等级。分别由县、府、省三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每级考试分别分为五场,前四场考试内容为八股文,最后一场考试的内容为古书、诗文。通常情况下,秀才不能直接步入仕途。但是可以享受到高于与平民的社会待遇。首先,秀才可以享受到免费教育的权利。考中者可以直接进入县学读书,国家不仅免除学费,而且还发放一定份额的生活补助。秀才还可以穿着象征着身份的长衫,参与地方政治,成为绅士。秀才享有同地方官员平礼相见的权利,仅只作揖,不用向平民一些样叩首。秀才拥有刑事豁免权,秀才犯罪,非经省主管行政教育的学政衙门的批准,不得逮捕。除此此外,秀才也享受减税和免除劳役的特殊待遇。.考中秀才的读书人,可以继续参加乡试。乡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喜事加科考试,称为恩科。乡试由皇帝任命主副考官,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称为“秋闱”。清代的乡试,中试者被称为举人,第一名举人被称为’解元”.举人的社会地位虽然崇高,但一般也不会直接步入仕途。只是遇到国家有需要的的时候,通过“大挑’(通常是观察相貌)的仪式进入仕途做官。乡试以上还设有会试,由礼部主办,大学士主考。会试的中试者,被称为贡生贡生第一名被称作”会元“。凡会试的中考者,都有资格参与皇帝亲自出题主持的殿试。殿试是清代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殿试结果分为三个等级,称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通常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科举考试中连中解、会元、状元者,被称为“连中三元”.自科举考试产生以来的一千多年,连中三元者仅有区区十三人,凤毛麟角。第三甲同进士出身者,一般不会做到部院一级的高官。但此事也非据对如此,晚清重臣曾国藩凭借自身的才能和为国家立下的功劳,以同进士出身,官至当朝宰辅和总督,这样的特殊情况也是会出现的。与文科举相对应,清朝还设置了武科举,作为选拔军官的重要途径。但中国自宋代以来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至明清而极。清朝是由满族人入主中原建立的朝代,满族创有全民皆兵的八旗制度,汉族军事武装力量仅作为补充。满清政权自然也不放心汉人掌握兵权。因此清代的武科举规模较小,且不受重视,但仍然坚持进行。谈及清朝的科举制度,则不得不提到“八股文”。八股文作为清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其格式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体裁为议论文体。语言则采用古文,以“代圣人立言”的口吻进行作文。字数通常为400~700字不等。八股文作为中国古代议论文的典范,集议论文写作之大成,语言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极具声韵美。后人评价八股文考试,过分重视形式规范和声韵,以至忽视内容。因此也就造成了形式僵化和内容空洞的问题。这一点多为后世人们所诟病。殊不知八股文考试对于格式和声韵的强调,其出发点是为了限制批卷人的主观发挥的空间,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考试的公平性。科举考试的文体,除了八股文之外,还存在试帖诗和策论两种文体。.试帖诗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始于唐代,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宋代王安石变法,曾一度废止,至清乾隆年间恢复,重新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唐代作为中国诗歌艺术的鼎盛时期,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其中白居易的《赋得古烟草送别》,就是白居易在科举考试时所做的试帖诗,至今仍广为传诵。时至清代,诗歌艺术已经走向衰落。这一时期的试帖诗也呈现出僵化空洞的“八股化”现象。关于科举考试的另一种文体策论,则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议论文。清代的策论,与八股文和试帖诗的考试不同,不采取“异书”的办法(八股文和试帖诗则采取糊名异书的方法防止弊),文章的书法也作为考察的标准之一。有清一代,军功爵制度以及恩荫纳捐制度并没有消失,而是作为科举制度的补充而存在。只是恩荫制度大多实行于满洲贵族的内部,普通汉族人一般享受不到。而且,只有少数人可能因战争而获得军功爵。至于纳捐,人数虽多,但一般纳捐者轻易得不到实职,得到的只有一个官员的虚衔而以。 所以通过这些途径步入仕途的人,极为有限。科举制度对于广大知识分子来说,仍然具有重大的诱惑力。科举的重大诱惑力来源于对个人命运的改变。因此,有不少人产生了投机取巧的念头,甚至不惜以身试法,再加上清代政治由清明转向腐败,大大小小的科场案遂产生不断。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顺治年间科场案,咸丰八年顺天乡试科场案,以及后来的周福清案。顺治年间科场案发生之后,清朝确立了“科场舞弊,一律处死’的制度,以求严厉打击科场舞弊事件。清代影响最深远的科场案,当属咸丰八年的顺天乡试科场案,又称“戊午科场案”。此案涉及面之广,处死涉案官员地位之高,堪称空前绝后。此案一扫清朝中期以来科场的腐败现象,基本上扭转了科举的黑暗。《春明梦录》、《清史稿》等文献,都予以了较高的评价。周福清案的影响和知名度,相比前者要小。至于周福清其人,则是近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祖父,鲁迅先生在其文章中所提到的“家道中落”,大抵缘因此案,只为明言而以。鲁迅先生后来能走上文章救国之路,姑且算是此案的一大历史功绩吧。关于科举制,我们还要知道的就是每种制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当然科举也不例外。一种制度历时长久不变,而没有弊端出现,只能说明社会没有向前发展。清代的科举制度,越到后期,其“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弊病越明显。遂导致官场冗员的不断膨胀和行政效率的持续降低。近代以来,随和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冲击,为了排除学习西方文化的障碍,废除科举制的呼声越来越高。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诏令,宣布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1905年则正式停止一切科举考试。科举制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了千年历史为历代王朝和中华民族培养了无数人才,书写了无数的传奇故事,历经沧桑,终于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而寿终正寝。但是,科举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给我们留下的无数历史经验和教训,仍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我想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对科举也有了一定认识,当然小编自己也涨了知识。其实在古诗词中也有很多关于古代文人考试的,想必大家也很期待吧,记得关注哦,明日会更新相关诗词内容。(本文章尚未联系到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古代哪些科举状元是怎么考成的?经历了哪些过程?
[摘要]“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过一场场考试,学子们都期待着命运的改变。入私塾识字,为考试做准备。皇帝监考的殿试,终极大测评。考场参加考试,享受独处一室的“待遇”。高考阅卷工作正在进行中,相信不少高考生这段时间都在期盼成绩的出炉,这与古代科举考试中盼望放榜的心情是一样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通过一场场考试,古代的学子也期待着命运的改变。有好奇宝宝发问:高考和科举考试,哪个难度系数更高?或者换一个问法,如今的高考第一名和古代科举状元相比,哪一个含金量更高?梦想穿越到古代考个状元的人,一不小心就被一篇网络热帖《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你能做出几道》打回了原形:第一场史论5篇第一题:“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虽然你能认识每一个字,但你看懂了吗?说好的“得八股文者得天下”呢?其实,无论八股取士,还是死读圣贤书,都是对科举考试的误读。能在1300多年里经久不衰地为国家遴选人才,科举考试并非电视剧里演的那么“傻白甜”。假如你穿越回清朝,想考个状元“玩玩”,你得有思想准备了:你要在N年寒窗苦读中,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各种考试,像打怪兽升级一样通过层层考验,最后在金銮殿里接受皇帝的亲自考试,才能把状元的桂冠戴在头上。第一关:识字一切为参加考试做准备“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人在参加科举考试前需要如何准备呢?当然是先要读书识字了。小孩读书的场所因人而异,大多数是在私塾里和几个小玩伴一起发蒙。家庭条件稍微好点,可去教书先生家学习。如果是像《红楼梦》里林黛玉那样的大户人家,还可把贾雨村请到府上做家庭教师。现在的孩子大多6岁上小学,古代的孩子视心智发育而定,大致在8-15岁入学。《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入学后,要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都是识字的课本,每学期的课程和教学进度,依学生的年龄和入学早晚而定。字认得差不多后,你就可以跟着先生学习科举考试大纲——四书五经。这些教材上都没有标点,先生要采取领读的方式教你识文断句,在跟读的过程中背诵这些国学经典。你将四书五经和指定注解背得滚瓜烂熟了,先生就开始给你“加餐”——教你写八股文和试帖诗。科场中的一些文体,特别是表、判、试帖诗、八股文等,虽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但都有严格的格式。以八股文为例,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等原文,格式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8个部分,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每一部分,都有对偶的两股。行文不仅要逻辑清晰、文笔流畅,还要模仿孔孟等语气“代圣人言”,有点类似现在写议论文引用名人名言。符合基本格式,才能入得了考官的法眼,考官再根据试卷的文才与论见判定高下。备考期间,你或许也需要一套《五年科举三年模拟》,精明的书商会想到这个赚钱的营生。他们搜集大量的八股文编成集子出售,一些偷懒的学子,买来这些“满分作文”背诵模版。归有光是这方面的高手。《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的职业就是八股选家,里面的匡超人就是靠背八股集子最后背成八股能手。清代名医徐大椿对这种投机行为非常不满,作《道情·时文叹》极尽嘲讽之意:“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作了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三通》《四史》是何等文字,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新科利器”,就是上一届科举考试的真题和范文。如果你的备考时间充裕,不妨掌握一些提分小技巧。比如,你要记住本朝的讳字,哪怕用了与皇帝名字同一个韵部的字也会遭到斥退;你还要知道某些特定的格式怎么写,提到“皇帝”要抬几格;抽空练习一手蝇头小楷,后面将会遇到的会试和殿试中,一手漂亮的书法就是加分项。第二关:童试考中童生后,才考秀才明清时的科举选拔考试程序非常复杂,学生先要通过知县主持的县试、知府主持的府试、省学政主持的院试,才会成为一名秀才。县试、府试、院试合称童试,相当于科举考试的初试。电视剧《武林外传》里张口就是“子曾经曰”的吕秀才,就通过了这三重关卡的考验。未获得秀才资格的读书人,叫童生,哪怕七八十岁了,还是叫童生。好在清朝不限制考生的年龄,乾隆年间,广东番禹有个名叫王健的老童生,99岁了仍在参加考试,握笔作文,一时传为佳话。参加县试前,你要先到县衙去报名,登记姓名、籍贯、年龄以及家庭关系。同时,还要签署一份“诚信承诺书”,证明自己没有异地报考、没有冒名顶替、家庭背景清白、没有在为父母守孝期内参加考试。同村的5个小伙伴相互连保,一人做弊,另外4人要受处分,这样才能领取准考证。县试一般在二月,府试是四月,院试一般安排在年底。县试的考场是在临时搭建的小隔间内进行,数百号人在官差的指引下走到各自的位置。县试考试内容在清初屡有变化,到乾隆52年(1787),固定为考《四书》文一道、经文一道、五言六韵律诗一首,即要求考生写“两文一诗”。你领到试卷,审题后,很快构思出自己的文章,在10多页红色格线纸上打草稿、誊写。交卷时,已是下午。半个多月后,你在焦灼中等来了放榜,榜上有你的名字,恭喜你,你有资格参加府试。你辞别父母,带着干粮和盘缠,前往府署赶考。如果府试顺利通过,你就获得了童生的资格,是官方认证的“文童”。这个身份有啥好处呢?诉讼时有权自称童生,不用跪拜,还有座位,参加婚丧嫁娶还能和地方官员一同列席。本省的提督学政从新上报的童生花名册上确认了你的身份,年底安排你参加院试。中央直接任命的学政,类似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任期3年。组织院试时,学政亲自点名,与旁边的担保人一起核对考生的样貌,搜查随身携带的文具,这才准许你入考场。晚清名臣张之洞曾在湖北、四川两地担任学政。任四川学政时,与四川总督吴棠一起,在成都建立尊经书院,延请名儒,分科讲授,手订条教,并撰写《书目答问》等教导士子应读什么书,应怎样做学问以及修养品德等。在这个考纪森严的考场中,你从一块大木牌或大灯笼上抄下试题,即兴做诗作文,当天交卷。假如你在答题过程中一不小心犯了皇帝的名讳怎么办?涂抹恐有作弊之嫌,只能重写这页纸了。学政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学究,一旦录取了你,你就是他的门生,他决不会为一个连避讳都不懂的士子担这个风险。通过府试后,你就是一名秀才了。考秀才难吗?因为考试极严格,评卷由多方参与,所以清朝人何刚德在《春明梦录》中说“秀才最见真学问”。乡试、会试为保密,只由考官参与阅卷,经常会有意外。但因文无第一,只要没大问题,其他人也挑不出来毛病。这也是为什么清代的学者中,有人因运气不佳没中过举人、进士,但鲜有未中过秀才的原因。第三关:乡试百个秀才只有一个通过取得秀才资格的士子,可去省贡院参加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有做官资格。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前半生穷困潦倒,考了20多回,终于在54岁考上举人,可以当个小官,别人得管他叫官老爷,他自然激动得发疯了。范进54岁还在参加乡试,还不算大龄考生,当时“父子同场”的现象很常见。清代史学家王西庄,当年就曾与秀才老爸一起赶考。王西庄32岁时以“一甲第二人”的好成绩考中乾隆19年(1755)进士,后来做了大官。秀才老爸没能通过乡试,后来还拄着拐棍继续上考场。有一个与王西庄同年入仕的督学官员劝他,这么大年纪了,何苦再参加考试。老秀才严肃地说:“大丈夫奋志科名。”乡试3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秋季举行,各省考试日期和内容由中央统一。乡试安排在秋季,由于放榜时间在中秋前后,正值丹桂飘香,所以人们又将乡榜称为桂榜,将中举比喻为“蟾宫折桂”。《红楼梦》第九回中,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笑道:“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意在祝福他科举得意,至少要考个举人。明清时,乡试分3场进行。这意味着,你从点名入场到交卷出场,一共要在贡院里呆上三天两晚。虽然贡院提供热水,但食品和物品都要你自备。你在入场前,会进行充分的准备,除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外,还要携带餐具、食品,有条件的人家还会携带炊具等。你带着这些物品走进考场时,还要在脖子上挂一个用来装试卷的卷袋。这个布卷袋中间夹有油纸,可以防潮和防湿。你通过点名程序后,领到的答题纸就放进卷袋。进入号舍后的第一件事,是将卷袋钉到号舍的墙上高挂起来。你写的八股文质量直接决定成绩的好坏。你在答卷中,会努力回想先生讲的套路,以及考前突击背诵的“满分作文”模版。为防止作弊,你的试卷还要由抄写员誊写后送给阅卷老师。如果你的运气不错,成为那通过乡试的1%,就能像范进一样中举,准备下一步的会试。大部分人中不了举人或贡生,一辈子就是个秀才。蒲松龄就是秀才中的尖子——廪生,因为有国家给的补助,又可以在考试时给人做保。假如本地典礼时,没有贡生,学官之下就是廪生,廪生到了一定的年限就可升为贡生——贡生就有资格当官。第四关:会试在京城举行,总共考九天考中了举人,先别得意,赶紧准备好笔墨纸砚,迎接来年春天的真正考验——赴京参加会试。当上举人的你,就是国家公务员的后备军了。如果你想一气呵成再赴京考试,往返的差旅费还能由政府报销。清朝会试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持,在礼部的贡院举行,每次考3场,每场考3天。由于会试发榜之日正值四月中旬,杏花盛开,所以又称杏榜。会试中,你的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栋梁之才做为贡生。明清时的会试与宋朝有所改变,取消了从儒家经典中截取一句话阐述义理,而演变成八股文。同时,你还要在诗赋、策、论中有所表现。论,相当于命题作文,通常要求你评论经史典籍中的某个典故或某个历史人物;策,相当于现代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考官根据时事提出具体问题,你来发表见解或提出解决办法,“对策”一词由此而来。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的林则徐,可谓是科举考试中的小神童。不过,他在会试这关遭遇了小小的波折。折戟会试后,他回福建老家开办私塾,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继续备考。第五关:殿试清朝中期起,更看重书法明朝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长期居住在中国,对科举制度认识全面。他将科举制度与西方学位制度做了比较:“中国士大夫第一种学位与我们的学士学位相当,叫做秀才。第二种学位叫举人,可以和我们的硕士相比。中国人的第三种学位叫做进士,相当于我们的博士学位。”科举考试的难度,可见一斑。你通过了会试,将有机会进宫面见皇上,在金銮殿里接受终极测评,以确定状元、榜眼、探花的归属,状元可免试进入翰林院。终于要苦尽甘来了,你在心中窃喜。虽然皇帝是殿试名义上的主考官官,命题、阅卷都该由他来完成,但实际上他不可能亲力亲为,还是需要由专门的读卷大臣来评阅。读卷大臣的人数没有一定之规,每次殿试前由皇帝决定。顺治4年(1647)首次殿试时,读卷大臣有12名。到乾隆25年(1760)形成定制,读卷大臣人数减至8名,同时规定钦派读卷大臣的职衔,即选大学士2名,部院大臣6名,此为定制,沿用至清末。科举史专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李兵描述了读卷的情形:读卷在殿试后的次日进行。监试官和读卷大臣都在文华殿集合,每位读卷大臣前摆放一张桌子。读卷大臣坐好后,收掌官当众拆封卷箱,将试卷平均分配给每位读卷大臣。如按清朝每科300名贡士计算,每人需要审读37份试卷。他们须对每份试卷做出评判标识,以表示答卷的优劣,供皇帝裁决。读卷大臣评阅对策试卷时,要求内容“精详”,字体“庄雅”。虽然按常理,内容应占据主要地位,但从清朝中期开始,读卷普遍注重书法,考试内容反而相对次要了。这也很好理解,格式完全一致的八股文,打眼一扫就感觉千篇一律。这时,你从儿时苦练的书法童子功从试卷中脱颖而出,一手漂亮的馆阁体小楷,将为你加分不少。也有一些倒霉蛋,因为书法不佳,只能获得较低的名次。喊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道光9年(1829)参加殿试,一气呵成写了一篇切中时弊的策论,但却因不善小楷,被殿试考官批评“楷书不中程”,最后只能列在三甲第十九名,赐同进士出身。9年后,“中兴将相”的中坚曾国藩,参加殿试时也栽倒在同一个坑里。尽管后来仕途一帆风顺,曾国藩仍将殿试视作一生的耻辱。有人因书法有碍观瞻折戟,也有人因取了个好名字而中状元。据传,在乾隆54年(1789)的殿试上,读卷官呈上前10名的考卷,请乾隆帝定夺最后的名次,胡长龄被排在第十名。乾隆帝从头至尾浏览考卷,发现最后一份考卷的名字深得他心。这时的乾隆帝已年过八旬,很想万岁万万岁。于是,他笑着说“胡人都长寿嘛”,将胡长龄定为状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sophiaw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是笔试还是面试?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是笔试还是面试?
许多人认为古代殿试就是皇帝亲自面试,那么,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殿试事实上真的是皇帝给考生面试吗?
我国封建王朝时期,选官制度分为几个阶段,汉朝时期的察举制、孝廉。到了隋炀帝开始设立科举考试制度。刻苦考试制度对我国有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士人们都有一中心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么,在我国科举时代,中状元而魁天下,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和最高目标。
然而,状元的至尊地位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科取得第一名的孙伏加不叫状元,只称进士第一。状元一词,始于武则天天授元年。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女性废唐而立大周之后,首科取士十六人,并亲自在洛成殿策试。在此之前,科考实行糊名制,贡士考卷都糊名,以防考官作弊。武则天说应该信任考官,废糊名制,实际上是要从宽取士。当时,主考官用奏状向武则天报其等第名次,位于奏状第一位的,始称状元。但唐代制科百余种,各科都举行殿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此进士科状元还没有取得独尊地位。到宋太宗时,皇帝举行殿试并成为定例的只有进士一科;太平兴国八年,把殿试合格者分为五甲,元顺帝时改为三甲,状元专指第一甲第一名,成为定制,状元至尊至贵的地位开始确立。到明清两朝,不设其它科目,进士科成为唯一的制科,殿试分三甲发榜,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二、第三甲人数不定,第一甲却仅取三名,按文章优劣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此又称“鼎元”,在科举中的地位变得至高无上。
放眼整个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阶段必然就是殿试。那么,面试究竟是笔试还是跟人们以为的那样是皇帝亲自面试呢?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学子只有成为贡士后,才有资格进入殿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状元”。唐宋时殿试在省试发榜后十天左右举行,明清时则在会试发榜后一个月左右举行。殿试是科考的最后冲刺,特别令士林瞩目,考试过程十分庄严。试前一天,由鸿胪寺官员负责设置御座、黄案,由光禄寺官员安放试桌,排定考生座位。第二天参加殿试的贡士须于黎明时分到殿后的丹陛下排队等候,领取宫饼一包;文武百官则分立两旁。随后,皇帝在一片管弦丝竹声中升殿,大学士从殿内黄案上捧出试题,授予礼部官员,再由礼部官员放到殿外的黄案上。文武百官及考生参赞礼拜后,礼部官员才开始散发题纸。题纸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每页长四十公分,宽十二公分,有红线直格,每行规定写二十四字,要求每个字都要书写工整。考生逐一跪接题纸后,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答题。按规定凌晨入场,日落交卷。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殿试的文体,开始是骈体文,皇帝殿试时就时事政治或经义史事提几个问题,应试贡士须按照骈四骊六对偶工整的句式文体作文。唐中叶以后,诗赋之风大盛,殿试也改为诗赋,规定韵脚象省试中的试贴诗一样,或五言六韵,或七言八韵,对声韵格律要求很严格。
唐朝时期,科举直接由吏部主考的科目为常设制科,主要有进士、明经、秀才、俊士、明法、明书、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等。其中进士与明经两科应考的人最多,名臣名士也多出自这两科。唐代进士科试以诗赋为主,自齐、梁、陈、隋以来,文士都爱吟诗作赋,因此一般都应进士科,以表现自己的才能。现代人说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只会“读死书”,这种说法实际上不应该包括进士科,而且读死书的人也是绝对考不取进士的。进士考诗赋,读死书的人必定作不好诗。但象明经科试则非读死书不可。唐代明经科考帖经。唐太宗要颜师古考定《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和《春秋左传》经文为“五经”,考生必须熟读这四十多万字的著作,考试时由考官掩蔽经书前后两边,中间只留一行,又用纸帖住一行中的三个字,让考生读出被帖的三个字。这种考试方法,就叫做帖经。如此考试,能录取的当然只能是一些书呆子,远远不如进士有真才实学。明经和进士两科不同的考试方式,使唐代诗赋极盛,达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理所当然也使唐代经学极衰,跌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底谷。唐代官员,进士出身的称清流,多做朝官;明经等其它科考出身的称浊流,也有做朝官的;清流和浊流统称为流内。而通过别的途径当官的称流外;有一定才学而无法出仕的就是今天相沿成习后所说的不入流。在官场上,清流看不起浊流,流内看不起流外,互相仇视,互相斗争,把古代官场搞得纷纷乱乱。盛唐与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元稹自幼聪颖,博闻强记,十五岁举明经科及第,但唐代重进士轻明经,元稹交结宦官才在朝中做个知制诰,受到以牛僧儒为首的清流的鄙视。一次朝官们在一起吃瓜,有苍蝇飞来,武儒衡挥扇驱蝇,看了元稹一眼,说:“这东西从哪里飞来?”从这种极度的傲慢轻蔑中可以看出进士及第官员的自负心理。元稹不堪其辱,奋志抵砺,在二十七岁时重入科场,终于及进士第,官拜监察御史,出了胸中恶气。
唐朝灭亡后到宋朝统一这个时期,中间间隔了七十二年。也是后世所称呼末五代十国。在这七十二年中,中原一带先后由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短命小朝廷统治,称为五代。环绕着五个小朝廷,外围还有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和北汉十个小国家,称十国。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社会混乱,一转眼间就已改朝换代,但是科举考试一直没有停止。宋太祖登基以后,在科目设置上大量简化,除进士科外,只设明经、明法、九经、五经、三史、三礼、开元礼和学究等科。太祖一朝,开科十五次,取进士一百七十二人,考取比例基本与唐朝相同。太宗开科八次,取士一千多人,随着应考人数的增加,取士数量也大增。到宋真宗朝,每科应考的举子有上万人,开科十二次,取士达一千八百多人。到宋仁宗,科考就乱了套,开科十三次,取进士四千多人,其它诸科又取士五千多人,加上无限制地封官和卖官鬻爵,搞得大宋朝官满为患。宋朝明经科试增加了墨义,所谓墨义如同现在的填空和名词解释,就是考生死背“五经”和有关义疏,考题出上句,考生答下句,或者出一句经文考生答写这句的注疏。大文豪大学问家王安石当宰相时,改革旧制,变法维新。其中有一项,就是认为诗赋用典太多,易读难解,又与时政无关,力主废除科举中的明经科和进士科中的试帖诗,曾遭大学士苏试等人的激烈反对。王安石之后,诗赋基本被排除在殿试之外,代之以务实的时务策论。时论因时而发,因事而论,做得好的确是有用的学问;而诗赋和骈骊文却不能象时论那样适应应考者个人思想的发挥,因此自然而然地退出了科考历史舞台,于是散文就成了宋朝以后殿试的主要文体。到明清两代,用死硬僵化臭名昭著的八股文取士,极大地束缚了天下士子聪明才智的发挥。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但通常所说的八股并非这八个部分,而是后面的四个段落。前面四部分全是废话,后面四个段落才是正式的议论;每一段落都有两股两相比偶,合起来一共八股,因此叫作八股文,也称八比。也许是封建考官们嫌文章气韵、起承转合太难把握,因此定出这样一个标准,以便阅卷时一眼就能看出考生文章的轻重厚薄。这样僵死的东西实在算不得高明的创造,所以明清殿试并不为其所囿,仍用散文答卷对策。
那些贡士们的殿试试卷,最初由皇帝亲阅,后来改由主考朗读,皇帝裁定。到明清两朝,殿试已经只是在理论上由皇帝亲自主持,除乾隆帝之外,皇帝不再亲自阅卷,由读卷大臣评阅,按文章优劣定为五等,然后把前十名贡士的试卷进呈皇帝御览,当面拆示考生姓名。会试上榜参加殿试的贡士原则上也不再淘汰,一般都可以成为进士,只由皇帝钦定第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人选和二甲前七名的顺序。因此明、清的殿试,实际成了竞争状元和鼎甲人选、确定新科进士先后名次的专场考试。第二天清晨,皇帝还要单独召见前十名新科进士,史称“小传胪”。正式揭晓殿试名次,是在皇帝召见之后,填写大、小金榜,等一切就绪才放榜。放榜称“大传胪”或“传胪大典”,是科举时代国家最隆重的仪式之一。而放榜传胪之后,殿试的程序并不算完成,新科状元还需率领同科进士赴礼部专设的宴会,唐、宋称“探花宴”,明代称“琼林宴”,清代则叫做“恩荣宴”。宴会之后,状元还得率众进士到孔庙拜谒这位儒家鼻祖,礼拜既完,再去国子监立碑,将新科进士的姓名勒于石碑上,殿试的程序才算全部结束。
因此,古代的殿试并非是面试,殿试一样是跟会试一样属于笔试。只不过公榜之前,有些皇帝会亲自宣布而已,不过大多数皇帝只是让礼部尚书、礼部侍郎着手去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