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头号玩家家可以发给我吗?

  很简单,我是为了高达。
  按理说应该都是“敢达”,但我已经用习惯了高达,所以各位就将就看吧……
  《头号玩家》我只去看了一遍,没有电影院二刷的打算,但视频上线了肯定会买来多看几次。因此,我并不能确切地统计,在《头号玩家》6天超过5亿的票房中,有多少场的观众不由自主地欢呼,又是为了什么而欢呼。
  但我是为了高达。
  或者说,我看的那场,大家都是为了高达。
  实际上,《头号玩家》的哏太过于密集,我是提前看了剧透彩蛋的文章,才能刻意地找到很少一部分:有些是真的没玩过,有些是不熟悉,有些是太快了,根本来不及反应;我记得最清楚的是猎空和士官长,他们也是戏份比较多的之一。
  当然,戏份最多的,我们最熟悉的,肯定还是元祖高达RX-78-2。
  有些人可能叫不出它的型号,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它背后承载的故事和历史,但我们都知道,那是高达。
  但虽然高达足足给了我们30秒的时间去反应,而当我刚刚听到那句“进入高达模式”的时候,我就迅速地、根本没经过大脑反应地大声呼喊出了“卧槽!”。
  其实现在想想,那个瞬间我想了很多。
  在喊出第一个字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种下意识的抵触的:这里是公共场所,我不应该这么大声地呼喊;但我喊完第一个字的时候,我听到了前后左右都传来“噢!”的呼声。
  放心了,呼喊吧!
  从“我喊出来了是不是个SB”,到“天啊真的太棒了真是情不自禁”,只花了一个欢呼的时间。
  其实就在前一阵,我和家属去看《环太平洋2》,在最终决战的短短一瞬间我看到了纯白的独角兽高达立在东京市区。那是我对《环太平洋2》最喜欢的一个瞬间。
不是我的偷拍的,这图是在网上找的
  看完《环太平洋2》,有个朋友对我说:这个电影不好看,就独角兽那里最好了。
  我说,要是能看到高达在3D电影里的打斗,那可就太棒了。朋友则表示,还是别了,别毁了一代经典。
  但其实我第二喜欢的就是军刀雅典娜拿双刀战斗的那10秒。
  看完《环太平洋2》,我还特地去买了独角兽的模型回家拼装。无意间,我也在很多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人又燃起了对高达模型的兴趣。
  然后《头号玩家》就给足了我将近一分钟的高达3D战斗镜头。
  虽然我已经看过预告,知道高达会出现,但我是真没想到《头号玩家》可以把3D的高达打斗描绘得这么好,这么过瘾。
  这其中当然有老斯之前气氛烘托的原因,不过即便将这一段“高达大战哥斯拉”单拎出来看,也是一个足够经典的高达战斗桥段:弧线轨迹的飞行、背后推进器喷火的镜头、手持光束剑的进攻套路、机械与人力操控的结合美感……
  真好啊。
  看完散场,家属对我说:“我觉得来看这个片的真的都是一类人呀,你看大家最后都在鼓掌。”
  真的是一类人。
  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被电影调动情绪,并且会在同一个时刻都欢呼出声:因为我们潜意识里可能都明白了,来看《头号玩家》的,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而这个圈子,我觉得不应该笼统地叫做“中国游戏圈”,它可能应该叫做:
  95-05开始接触游戏的玩家们。
  这个时间范围可能不那么固定,但意思是这个意思:《头号玩家》是给游戏圈看的电影,但起码对中国来说,它不是给中国很小的游戏玩家们看的,也不是给刚刚接触游戏1-2年的游戏玩家看的(这两者所玩的游戏类型其实很接近)。
  举个例子:我不知道你们去看《头号玩家》时有没有注意到。我去看的电影场,没有一个小孩。在我之前进去的那一场,也没有一个小孩。
  之前,我曾考虑过中国的两次“电子游戏毒品说”出现的时间,大致总结了一个“中国游戏玩家两次增长”的时间和与此的关系。
  95-05是我大致划出的“第一次中国游戏玩家增长”的时期。随着“第一次中国玩家增长”,中国的第一次“电子游戏毒品说”也随之到来。
  这个时期的玩家有几个显著的标签:
  通过国产游戏入坑、街机玩家、FC玩家、掌机拥有者、经历过经典RTS和RPG时代、CS玩家、wow玩家、网吧、曾是日本动漫爱好者但现在不追、曾为自己是ACG圈的一员自豪但现在可能不会……
  这批玩家后来成为了Dota玩家、LOL玩家、暴雪玩家……
  那就是“我们”。
  如果这样来划分,我们都是这个游戏时代的圈里人。
  20年前,我们就开始面临着社会对游戏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大部分人从没有遇见过对于玩游戏的正向“引导”和“支持”,从没有在主流媒体和主流文化中看到过自己的身影。而从大多数地方回来的反馈全都是负面的,是和我们所认知到的东西完全不同的信息。
  对于处在那个时代的玩家来说,我们太需要认同感了。
  但是,我们与那些直觉上反对游戏,不愿意去了解的人或者了解有限的人,又太难以交流了。
&&&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对当年人皇Sky的双冠念念不忘,对10冠王Ehome念念不忘,对09年的FTD乃至后来的LGD念念不忘;
&&&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为现在电竞可能进入奥运会欢呼,为16年的Wings夺冠欢呼,为一部电影中出现的游戏画面和高达欢呼。
  当然,我们仍然面临着那个问题:“第二次中国玩家增长”带来的“第二次电子游戏毒品说”的问题。轨迹很相似,只不过游戏变了,玩游戏的主力玩家也变了。这一次,这些玩家仍然没有遇见过对于玩游戏的正向“引导”和“支持”。
  对他们来说,《头号玩家》的确足够好看,但有些“共情”他们也许没有办法理解。
  我这里大言不惭地以“老前辈”自居,并非是想站在某个高度“鄙视”新进进入游戏圈的新玩家;
  正相反,我迫切地想要为他们展示游戏更多的可能;
  以及,我尤其迫切地想要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新玩家们提供游戏的引导和支持。
  “认同感”是需要时间的。
  因为20年前,我们怎么过来的,他们也很可能会再经历一遍。但这一次,我们这些屹立不倒的老玩家们,相对来说有了些经历。虽然有些人可能并不需要,但我想,社会对游戏的看法总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总不该成为过去我们不想成为的那一类人。
  还好,《头号玩家》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一座灯塔。
  它让拥有共情的中国玩家们聚拢起来,然后展现出游戏本该在中国展现的力量。
  而RX-78-2就是灯塔上那盏灯。
  点亮的瞬间,我们欢呼雀跃。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
他的更多文章(15)感觉自己作为一个玩家,被《头号玩家》嘲讽了
&>>&&>>&感觉自己作为一个玩家,被《头号玩家》嘲讽了
如果觉得宅男频道还不错,Ctrl+D放进你的收藏夹吧~
宅男频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用户分享,如有违规内容,纯属本站管理不善,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上映了。这部影片产生了可以预想的轰动。根据猫眼电影的数据,该片上映两日拿到2.4亿票房。豆瓣的分数达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9.1分。这几乎是当代最为名利双收的商业片。
情怀是娱乐产业的金矿
看《头号玩家》的过程,让我总是不由自主想起2016年上映的《魔兽》。这部电影当时引发了一代魔兽玩家的观影热潮,层出不穷的组团看电影的新闻和各种夕阳红回忆当年的文章,将电影的票房冲向高点。《魔兽》在低价宣传之下的大获成功,证明了情怀电影,特别是游戏情怀电影,是电影产业的未开采的金矿。情怀是个非常重要的词,人们对于自己熟悉的东西,总是会有本能的先置好感。
游戏行业可能是对情怀一词玩的最熟的。在业内,推出一个全新的游戏IP是非常危险的,销量预期都会调的非常低,而且评测媒体和玩家都会要求十分严格。但是只要游戏能够扛住第一代的压力,续作的市场面就会很大,而玩家群体也会宽容很多。这些时候可能并不是游戏更好了,只是大家慢慢熟悉了而已。而那些多年钱的游戏,则可以重新建模之后,通过“炒冷饭”的方式在当代主机重新发售,销量甚至可以直接进入一线行列(例如炒个不停的生化危机)。
电影产业对于情怀,则是投射在对于IP的痴迷。那些已经有了群众基础的东西,总是更容易打开市场,观众也会更加宽容。反观评价两极的《魔兽》,如果说《魔兽》犯了什么错误的话,大概是魔兽玩家太过铁血,不好得罪。
实际上,任何玩家群体都很不好得罪。不管是游戏本身的素质高,还是时光滤镜加成,都让游戏本身的改编变得非常困难。怎么拍都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再怎么难,拍是一定要拍的,毕竟情怀是娱乐产业的金矿。每个人的感情弱点,都是挣钱的好时机。
头号玩家的一场春梦
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面临着所有有游戏元素的电影的共同问题:怎么才能调动情怀,又不至于惹毛那些很难搞的玩家。其解决方式非常聪明:讲一个原创故事,弄一堆各种游戏的角色进去,但是还不讲这些角色的故事。打击面够广,还谁都不得罪。
在这一前提下,影片的网游设定几乎是完全不费脑的,接下来的VR设备、反派公司,天才游戏设计师……一切设定都是这么轻松,就像是马里奥在最后一定是去救公主打库巴大魔王一样,一点惊喜都没有。唯一能称得上蹭了一下游戏设计的,就是赛车的开倒车情节。此外,本片撇开花样透出的梗之外,设定可以说是乏味之极。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有什么惊喜,但是好歹有点巧思吧。
设定已经不能让人振奋,《头号玩家》的剧情更是稀烂。本片虽然花里胡哨讲了一堆,但是内核上是传统的探寻天才的人性的题材。男女主角的冒险,不如说是为了配合展开对于哈利迪的人生的分析。影片中哈利迪的三把钥匙,实际上依旧是老套的“天才也有人性的一面”的设置。当然,也不是说一定要有什么特别的设计,但是好歹有点巧思吧。当然,男主的姨妈被炸死了男主立刻振作,难过都没难过一下,是真的很特别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了!
《头号玩家》的设定和内容是如此的无聊,如果不是因为几十年游戏工业的精华内容对这部电影的无微不至的包装,很难想象这个电影怎么能让人看得下去,很难想象他能拿到9分多的高分,很难想象它是一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
被消费的游戏工业
最近,川普的游戏行业管制闹得沸沸扬扬。保守派认为,游戏中渲染的暴力元素,会影响玩家对现实世界的判断,从而走上暴力道路。游戏作为一个娱乐产业,对于性格塑造是不是中立的,是一个敏感、脆弱的话题。
实际上,游戏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脆弱的行业。长期以来,游戏都象是一种下三路的消遣,是年轻人没有自制力、浪费时间的表现。而当我们终于有机会展示一下游戏工业的美感的时候,却看到的是《头号玩家》这样的电影。
它消耗了游戏人的情怀,用彩蛋和挑战的概念做了140分钟的电影。但是却对于游戏迷人的核心:游戏性的精巧设计、游戏所表达的互动娱乐的极致体验、游戏作为一种媒介给人的人文关爱,几乎没有很有深度的触及。这部电影是如此讨好那些主流观众,它甚至默认了大部分票房都来自那些不怎么接触ACG的“轻度”玩家。作为一个卖点是情怀和游戏的电影,它把电影的主旋律选为了对于一个过世天才的剖析。
大家对于游戏设计师的固有印象,然而并不合理
那些一个一个游戏中的角色,是无数游戏人日夜劳作的结晶。是他们分析玩家、分析市场,从玩家的反馈中一步一步积累的经典,甚至每一个都可以专门出一个电影。而他们在这部电影中,全都变成了背景的看板,变成了男女主角耍帅时的杂鱼(另外:主角团的设定没有触及到任何游戏,除了最后的波动拳来自街霸)。我甚至觉得,这部电影召唤了多少玩家的情怀,游戏行业就显得多可怜。在电影娱乐这种主流媒体面前,游戏的话语权如此之小,连一次好好展示的机会都没有。
FINAL WORDS
《头号玩家》是一部爽片,但是仅此而已。他远远够不到现在那些脑热的ACG迷们给出的9.2的高分。如果那么喜欢数梗,怎么不去玩玩大家来找茬呢?我希望有一天,有个电影可以表现游戏宏大的世界和精妙的设计,是怎么震撼每一个人;游戏中角色的喜怒哀乐,是怎么牵动每个玩家的内心。游戏有着自己的脊梁,自己的世界,不应该仅仅作为一个看板,让一个没玩过游戏的人说:哈哈你看背景那个不就是春丽吗?
本文原始地址:本站只做信息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头号玩家刚刚用手机看完,谁要?我发给你_百度贴吧
头号玩家刚刚用手机看完,谁要?我发给你
头号玩家刚刚用手机看完,谁要?我发给你
高清,茄卫$& NZHENG8888回复名字马上发!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刚看完《头号玩家》,我想问这种拿梗(彩蛋?)不算侵权吗?我们也可以吗?
―― 晋江文学城网友交流区
主题:刚看完《头号玩家》,我想问这种拿梗(彩蛋?)不算侵权吗?我们也可以吗?[34]
人家买了好多版权好么
№1&☆☆☆= =于 17:18:40留言☆☆☆ 
版权付费了的。
№2&☆☆☆=
=于 17:19:02留言☆☆☆ 
人家买了好多版权好么№1 ☆☆☆= =于 17:18:40留言☆☆☆有钱,牛逼
№3&☆☆☆= =于 17:19:29留言☆☆☆ 
人家买了好多版权好么№1 ☆☆☆= =于 17:18:40留言☆☆☆肯定没买完吧,那么多怎么有钱买得完诶,另外最起码小说作者肯定没钱买
№4&☆☆☆= =于 17:19:29留言☆☆☆ 
人家买了版权的……
№5&☆☆☆= =于 17:19:52留言☆☆☆ 
昨天有人说了电影里出现的梗都拿到版权了,斯皮尔伯格面子大,这个电影拿版权没花什么钱,大家都意思意思就给斯皮尔伯格用了。
№6&☆☆☆= =于 17:19:59留言☆☆☆ 
兰州烧饼【】
№7&☆☆☆= =于 17:20:16留言☆☆☆ 
搞定全部版权才拍的除了华纳自己的,听说斯皮尔伯格也动用了自己的人脉,亲自打电话去拜托,好多都让他用,没要版权费
№8&☆☆☆= =于 17:20:38留言☆☆☆ 
人是有版权的啊,华纳加上斯皮堡的面子
№9&☆☆☆= =于 17:20:50留言☆☆☆ 
人家买了好多版权好么№1 ☆☆☆= =于 17:18:40留言☆☆☆肯定没买完吧,那么多怎么有钱买得完诶,另外最起码小说作者肯定没钱买№4 ☆☆☆= =于 17:19:29留言☆☆☆这个隔壁挂过的,大家都感叹有钱真好,不是你说没买就没买的,否则早被告死了。
№10&☆☆☆= =于 17:21:06留言☆☆☆ 
闪灵电影版权就是华纳自己的,根本没花钱
№11&☆☆☆= =于 17:21:33留言☆☆☆ 
以斯皮尔伯格有的人是给他面子卖版权吧……
№12&☆☆☆= =于 17:21:34留言☆☆☆ 
没有地位和人脉拍不出来的
№13&☆☆☆= =于 17:21:42留言☆☆☆ 
这片子花了几年买版权奥特曼版权没买到,才用的高达去打哥斯拉
№14&☆☆☆= =于 17:22:35留言☆☆☆ 
人家买了好多版权好么№1 ☆☆☆= =于 17:18:40留言☆☆☆肯定没买完吧,那么多怎么有钱买得完诶,另外最起码小说作者肯定没钱买№4 ☆☆☆= =于 17:19:29留言☆☆☆继空口鉴抄袭之后又口空鉴版权购买了么
№15&☆☆☆= =于 17:22:58留言☆☆☆ 
这片子花了几年买版权奥特曼版权没买到,才用的高达去打哥斯拉№14 ☆☆☆= =于 17:22:35留言☆☆☆奥特曼是自己在打版权官司,用不了很可惜,要不是肯定给用的
№16&☆☆☆= =于 17:23:25留言☆☆☆ 
人家买了版权的…而且本来最后有奥特曼的就是没拿到版权才改成钢铁巨人,感觉有点遗憾啊要是奥特曼我国会更吃吧
№17&☆☆☆= =于 17:23:52留言☆☆☆ 
人家买了好多版权好么№1 ☆☆☆= =于 17:18:40留言☆☆☆肯定没买完吧,那么多怎么有钱买得完诶,另外最起码小说作者肯定没钱买№4 ☆☆☆= =于 17:19:29留言☆☆☆肯定没买完???谁给你空口污蔑人的勇气
№18&☆☆☆= =于 17:24:18留言☆☆☆ 
买了版权吧,那个钢铁巨人不是说原来打算用奥特曼但是没谈妥吗?……我从哪里看到的来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19&☆☆☆==于 17:24:36留言☆☆☆ 
这片子花了几年买版权奥特曼版权没买到,才用的高达去打哥斯拉№14 ☆☆☆= =于 17:22:35留言☆☆☆奥特曼是打官司的两家都想卖,都说官司打完我们这边卖给你,结果官司没打完人家拍完了
№20&☆☆☆= =于 17:25:13留言☆☆☆ 
后查看更多回帖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三万字左右,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号玩家 我恨我痴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