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猫在过程中可以使用梦幻西游手游辅助工具具吗?

给哈士奇补钙时,有的主人直接丢大骨头给它啃,但是骨头里的钙质很难被吸收,所以作用并不大。要是熬成骨头汤来喂狗狗喝,补钙的作用相对于啃骨头来说,会比较好,不过,只是单单喂食骨头汤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其它措施才能够给哈士奇补钙。
一、可以适当喂食含钙高的食物
喂食单一的狗粮是许多养宠家庭的饲养方法,这样的方式有个问题,就是容易造成哈士奇的营养不均衡,毕竟狗粮中的营养是有限的,并不能满足哈士奇日常的营养需求。
对此,在哈士奇缺钙期间,就不能再喂食单一的狗粮了,应该适当的喂食一些钙质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骨头汤、海带、蛋黄、豆腐以及其它豆制品等。日常也可以这么喂食,丰富了狗狗的饮食结构,那么摄入的营养就比较均衡了。
二、宠物的补钙营养品也不能少
有的主人以为日常喂食钙质含量高的食物就可以了,但是天然食物是很难被被狗狗吸收的,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对于缺钙时期的哈士奇来说,在食补的基础之上,再喂食一些宠物的补钙营养品会比较好。
在选择宠物补钙营养品上,个人有一些建议,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像一些二、三十块的就不建议选择了,为了哈士奇的健康,应选择一些口碑好的,例如汪想钙维素。
三、带哈士奇到户外做日光浴
为了让哈士奇能够更好的吸收钙质,主人可以采取一些辅助的措施,例如在天气好的时候,带哈士奇到户外进行日光浴。通过适当的晒太阳,激活身体里的维生素D,促使肠胃更好的吸收钙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是天气太热,不宜给哈士奇晒太久,容易中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鱼缸中要加盐吗?鱼缸中加盐有什么作用呢?这两个问题相信很多水族饲养者都思考过。很多鱼友认为,往鱼缸中加盐,可以更好的杀菌消毒,这对水族生物是有好处的。
鱼缸加盐的好处
1、可以消毒杀菌,不同的比例能治疗和防治不同的鱼病,主要是对鱼体表的的细菌、车轮虫、斜管虫等进行消毒。
2、可以作为辅助药物治疗,治疗鱼儿的额一些疾病,如水霉病等等。因为盐能促进鱼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使之达到增强药物的疗效。
3、可以平衡渗透压,我们都知道,鱼体内外的含盐量是不同的,有一定的渗透压,因此通过加盐可以补充因伤口而流失的一部分盐分,或因鱼只新到一个地方后对水质的不适应进行缓解,也就是调节渗透压。
4、可以净化水体,食盐在其中的作用机理是增加水中的离子浓度,使悬浮的有机微粒及胶体成絮状物而沉降到池底,既减少溶氧消耗,又净化了水体。
最后,还可以更好的刺激鱼儿的食欲,因为在鱼类生理过程中,NaCL作为无机盐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Na+对维持机体渗透压、水体平衡以及酸碱平衡等至关重要,Na+还能维持和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而CL-是胃液中盐酸的组成部分,盐酸的作用在于它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有助于消化。
鱼缸什么时候要加盐?
1、新缸入手,用饱和盐水(放入鱼缸的盐不再溶解)浸泡24小时,杀菌消毒;
2、每次换水后,鱼体内的渗透压基本跟0.5%浓度的盐水一致,这个浓度可以使金鱼感到很舒服,节省体力去对付如感染、外伤等病症,促进金鱼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但此浓度几乎不能治病。
3、杀菌治病,最常用到的浓度是0.8%,可以做长时间的药浴,配合添加药物。事半功倍。推荐使用这个浓度。1.5~2%的盐浴。这个浓度就可以强力杀菌了。药浴时间应掌握在30分钟以内。
注:很多鱼友留言询问加多少盐怎么算,100L水,1%的浓度,粗略地算大概就是1000g盐,提醒大家如果没有把握请慎重加,宁少误多!
应该加什么样的盐?
鱼缸里不是什么盐都能加的,特别是家里的食用盐,现在食用盐一般都加碘,所以不能往鱼缸里加,鱼缸里加的一般是粗盐、大粒盐,这种盐不含碘,对鱼类没有什么伤害。
专用的水族专用盐,不仅能杀菌消毒,还能软化水质、预防疾病,特别是新鱼入缸时或者换水时,能够快速消除紧迫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一、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率。
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破坏食糜周围的水化膜,增加食糜与酶及小肠的接触面,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二、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由于水产动物消化系统缺乏内源性植酸酶,无法利用饲料中植酸结合态磷,而植酸酶的使用,可将植酸结合态磷转化为有效磷供动物机体使用,从而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粪磷对水环境的污染。
三、消除抗营养因子
酶制剂可部分或全部消除饲料中广泛存在的影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代谢的抗营养因子 的不良影响。
四、补充内源酶的不足,激活内源酶的分泌
幼年动物或处于病态等应激状态的动物分泌酶的能力较弱,饲料中适当地添加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可补充内源酶的不 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此外还可促进内源酶的分泌。
酶制剂在水产上的应用
随着水产饲料业的发展,酶制剂作为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的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技术的进步,酶制剂在酶活性和生产工艺及稳定化技术上的提高,酶制剂在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复合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结果显示了明显的辅助消化、降低饵料系数,改善水质以及减少肝脏和消化道疾病的效果。
酶制剂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事项
一、酶制剂的种类要适益
酶的催化反应有专一性。不同水产动物食性和食物组成不同,所需的外源酶种类和剂量也各异。
二、酶制剂与动物消化道内环境相适应
不同动物、不同生长阶段,消化道内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应用于一种动物的酶制剂,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动物。另外对虾生活于水中,消化生理特点与畜禽类等陆生动物有很大不同,在选择酶制剂时要充分考虑。
三、酶制剂合适的添加方法
酶制剂在制粒过程中,由于蒸汽的加入和压模机处理时的摩擦等,高温导致酶活性的损失。若制粒温度至85℃以上或膨化处理,最稳定的酶制剂也将变得无效。制粒或膨化冷却后将稳定的液体酶制剂喷于颗粒表面,可被饲料颗粒很好地吸收并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在投喂饲料时通过人工拌料的方式添加酶制剂,能最大限度的保持酶制剂的活性,发挥酶制剂的效果。
(文章来源:水产养殖网 特此致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养殖南美白对虾真的跟运气有关吗?
“近几年,养虾连年失败,水源差、天气差,种苗差、病害多……总之,运气太差了,养虾太难了。”很多养殖户都这么叹息道,把失败的根源归结为运气太差。但令人欣慰的是,却有不少卓越用户在这种逆境中,屡创奇迹,连年成功!
我们不由深思:养虾真的跟运气有关吗?运气真能决定养殖户的命运吗???
伍老板在观察南美白对虾情况
养殖南美白对虾大获丰收
伍老板的成功,绝非偶然,更不是靠运气。通过向伍老板等成功养殖户学习取经,我们总结了以下成功的养殖经验:
成功关键控制点一:肥好水,护好底,再放苗
“养虾先养水”,是每一个养虾人的共识。大家也都知道放苗前肥水培藻的重要性,此外,虾是底栖动物,塘底环境是对虾整个生长环境的基础,但对于底质,很多养殖户只是重“调改”,而不是重“养护”。
我们认为:水和底就是养虾的根基,如果根基没打好,就轻易放苗,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倒藻、滋生青苔泥皮、亚硝酸盐或重金属等超标,虾缺氧、游塘等,最终还是“找死”。
疑问1:清水放苗好还是浓水放苗好?
解答:冬棚水变化很大,极易引起对虾应激,所以一定要加倍肥水,尽快肥到位,越肥越好,特别是北风天气,水可尽量调浓点,不仅防止倒藻,而且给虾提供一个稳定优良的环境,养分充足,溶氧充足,防止对虾应激,藻类也是浮游动物和虾苗的天然饵料。如果第一次水没肥起来,之后会越来越难肥,如果肥水超过三次还不成功,这塘水基本就废了。
夏天养殖,前期肥水不用太浓,但绝不赞成清水放苗,因为虾苗场育苗,要培养藻类和丰年虫等供虾苗摄食,在成虾池如果清水放苗,水体中缺乏浮游动物和藻类,加上阳光直射池底,幼小虾苗就会同时面临“饵料应激”和“环境应激”,极易致病。
去年出现过这样的案例,放苗两、三天水色就掉清,之后很难肥起来。无论是冬棚还是夏天养殖,水质都很难稳定,所以要“养护”。第一次水肥起来后,不管是否掉清,2~3天一定要追一次肥。因为刚肥起来的水,藻类鲜嫩,不稳定,加上虾苗喜欢吃这些藻,如果不及时追肥,水质很不稳定。
需提醒的是,肥水时一定要开动所有的增氧机,这样肥料在水体分布更加均匀。
疑问2:养殖前期底质又不脏,为什么还要护底?
解答:“养虾先养水,护底是关键”,放苗前如果清塘不彻底,高位池很容易滋生青苔、泥皮等,掠夺了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水容易变清,造成肥水培藻困难。所以伍老板强调清塘必须把好“三关”(消毒→解毒→生物降解),降解各种毒素,分解转化塘底的有害物,消除养殖隐患。
走出养殖前期底质不脏的误区:很多养殖户认为养殖前期投料少,底质不脏,不要改底,其实是错误的。虽然前期投料少,但藻类不稳定,藻类经常大量死亡,沉积塘底,形成大量的有机污染物。
同时,养殖水温低时,虾多潜伏在池塘底部,而池底正是寄生虫、病原菌和有毒有害物质最集中的地方,对虾长期潜伏池底,极易产生慢性中毒和感染病害。所以说前期底质的养护不容忽视。
疑问3:高密度放苗,成功率是否会高些?
解答:我们不提倡高密度放苗,但有些养殖户说,我就是高密度养殖,为什么还成功了呢?这些养殖户都追求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但忽略了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一点,高风险。
为什么很多养殖户连年失败?水源差、天气差等都是外界因素,但根本原因呢?有人说养虾就像赌博,更多的是靠运气,所以根据虾塘条件、设备、换水率灵活应对,见好就收。
比如打一口井,该放养几口塘,放苗的密度是多少,一定要控制。否则,就算前期养得再好,但后期水源不足,换水率不够(“成功关键控制点四”中会提到换水的重要性),最终养殖效益低,或者严重亏损。
近几年虾特别难养,我们也拜访了一些养殖失败的用户,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以前成功时只养几口塘,赚了钱后快速发展到十多口塘,水源、设备根本跟不上,此外为了提高成活率,放苗密度加大,在水源不足、设备跟不上的情况下,非常被动,加之环境恶化,养殖观念落后,就算运气再好,最终都很难成功!所以,我们必须根据虾塘的实际情况确定放苗密度,不要盲目地高密度放苗。
成功关键控制点二:前期虾,控好料,助转肝
关于投料,大多养殖户存在着误区,认为只要前期使劲喂料,虾就会长得快。殊不知过量的投喂,前期的虾是长得很快,可不到一个月基本都发病,空肠空胃、白便,或肝脏萎缩等。因为这个阶段虾处于转肝期,投料过多直接加重虾的肝脏负担,即使在中期出了问题而实行了控料、停料后,后期往往也加不上料,长势慢,养殖周期长,增加养殖成本。所以养殖户应做到正确投料,并加强虾苗转肝期的“养护”。
疑问4:如何正确投料?
解答:养殖前期应少量多餐,按苗的比例和池塘里虾的总量来控料,喂七、八成饱。因为健康的有益藻类是虾苗喜食的天然饵料,合理投喂能避免饲料过剩造成对塘底和水质的污染,节约饲料成本等。与此同时,养殖前期需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吃完,中后期则在70~80分钟内,还应根据以下情况适当减料或停料:
◇ 腐败变质、质量差的饵料不喂;
◇ 水温低于18℃或者高于32℃以上时少喂;
◇ 大风暴雨(7级以上)、寒流侵袭(降温5℃以上)时少喂或暂不喂;
◇ 对虾大量脱壳的当日少喂;
◇ 对虾生病或出现暗浮头时少喂,浮头死虾时暂停投喂;
◇ 水质变劣时少喂;
◇ 坚持投喂少量多餐,均匀撒投。
疑问5:如何加强虾苗转肝期的“养护”?
解答:冬棚虾放苗20天以后才开始转肝,而夏天养殖,一般18~22天就进入转肝期。虾苗转肝期,面临食性转换、蜕壳频繁、肝肠胃鳃等器官未完全发育,属于发病高峰期。这个时期,如果遇到环境突变(如天气变化、风向转换、温差大、连绵阴雨、倒藻、水质恶化),营养不良、过剩或失衡,滥用抗生素、消毒药、杀虫药,损伤肝脏或导致肝脏坏死,疫病流行等,都容易导致各种病害,轻则影响生长,重则排塘。
所以我们应做到两点:第一,稳定水质、养护环境。创造转肝期的优良环境,消除苗期环境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力,为健康转肝奠定环境基础。第二,解毒护肝,营养免疫:苗期肝脏功能不健全,易受病毒、病菌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损害,要健康转肝,就必须做好辅助肝功能排毒解毒和增强对肝脏营养的及时补充及代谢功能,增强解毒素或抗病菌、抗病毒的能力。
很多成功案例实践证明,这样操作可加大保障虾苗顺利转肝和脱壳,有效防控转肝期的肝脏病变和早期偷死、排塘等病害。
成功关键控制点三:重内服,察料台,心有底
高位池用药量大,投入成本高,盖个7亩冬棚都要花一、两万元。所以很多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和人工,养殖过程中从不拌料或少拌料。而伍老板却坚持从放苗开始到卖虾,每餐都拌料内服,而且亲自拌喂,察看料台,看吃料情况、虾体情况,肝肠胃鳃壳都一一仔细观察,做到心里有底。
疑问6:我的虾都没有问题,为什么要拌料内服?
解答:有些养殖户在喂料后,只看料台有没有余料,吃完就加料,不会注意到虾体情况,更不会细心地观察虾的肝肠胃鳃壳。但正是这些细节决定着养虾的成败,越节省,越担心,越亏钱。
“我养了三年虾,从来没有发生过严重的病害,就算最差的一次也养到80、90条。”伍老板自信的说。我们知道去年的两次台风导致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受灾严重,特别是阳江大沟华洞一带,当地养殖成功率不到5%,但伍老板依然赚钱了,今年的养殖成功率更达100%。
拌料内服的好处:
1.对虾消化道短,内源酶不足,对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消化吸收有限,造成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大量浪费,导致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成本提高,浪费的营养成分还会对水质和底质造成污染。在饲料中添加健长灵、酶解多糖等优质微生物制剂,利用益生菌代谢的生物酶补充对虾体内的内源酶不足,促进饲料营养的吸收转化,降低饵料系数,减轻对虾排泄物对底质和水质的污染,节约养殖成本。同时益生菌代谢的多种酶类,可对对虾体内垃圾进行分解清除,保护肝脏、肠胃的健康,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2.饲料经过高温造粒,会导致饲料中原有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矿物元素等营养损耗;3.饲料因原料本身原因,及因运输、储存不当可能会导致霉变、氧化、酸败,养殖户肉眼一般难以辨认,所以要添加保肝保肝产品。
很多养殖户因为嫌麻烦,都不喜欢拌料投喂,殊不知很多虾病都是因为直接投喂干料引起的。因为养殖过程中,虾池里的细菌、弧菌、亚硝酸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也随之增多,饲料直接投喂到虾池后会吸水耗氧,把池塘里的污水吸到饲料里,虾摄食后将有害的病毒、病菌或有毒的重金属、药残带入体内,引发空肠空胃、白便、肝脏肿大、肝脏萎缩、糜烂等病害。所以养殖过程中必须坚持用干净的水源拌内服产品投喂,避免底部“聚毒”污水污染饲料,警惕“病从口入”!
成功关键控制点四:常吸污,重排污,勤换水
底质的好坏决定了水质的好坏,底质好水质自然好,而水质好底质未必就好。但很多养殖户误认为表面好看的水就是好水,检测水质也只是拿取中上层的水,并不知底层水的好坏。特别是养殖中后期,随着剩余饲料、粪便、动植物尸体的日积月累,更应清除底部隐患。伍老板从清塘开始就注重底部的养护,养殖前期经常“吸污”,中后期就经常“排污”和“换水”。
疑问7:怎么吸污和排污?
解答:养殖前期(放苗30天内),由于虾苗小不能排污,主要以“吸污”为主,就是把小吸管放入底部,像吸尘器一样把脏物吸干净。如果底质日常养护得好,一般都吸不到脏物。
养殖中后期很注重池底的清洁,基本每一餐都要排底水(喂料的时候排)。排法:按水质的情况,每餐一小排,三天一大排。好处:随着投料量加大,残饵、粪便、死亡藻类等有害物造成的污染,底层中间的污水比较多,各种有害物多聚集在池底中间,这也正是虾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假如池底中间不干净极易滋生病原、病虫、病菌,所以每餐不管有没有水排换都要进行排污,防止弧菌、亚硝酸盐、氨氮等滋生,而且排污可以让养殖户及时发现虾有没有脱壳或偷死等问题,以便及时补钙和处理。伍老板坚持每天排污,为虾营造舒适的养殖环境,所以养殖过程中很少出现病害。
疑问8:为什么我一换水,虾就出现偷死?
解答:正常情况下,很多养殖户都害怕换水,怕引起对虾应激。比如有一个养殖户,在底质败坏后也跟着换水,一下子换了20公分,但是一换水就出现大量死虾。这就是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千万不要等到发现水坏或虾病了才去换水。水、底坏了或虾病了,对虾体质本身就弱,此时,一下子换那么多水,对虾肯定会因强应激而致病,甚至死亡。伍老板是这样操作的:养殖前期小排小换,养殖中后期才大量换水。因为经常性的换水,虾逐渐适应,等到虾大了,加上重视内服,对虾抵抗力强,不会轻易产生应激。此外,经常换水,即使水、底败坏而调不了时,大排大换都不会引起强应激和导致偷死。我们有个养殖户以前最怕换水,但是让他连换几次后,他知道效果了,有时他半夜都起来换水,一有水就换。高位池产生的有害物质多,密度大,如果不用排换水的方式,单靠调理根本改变不了池塘环境,所以我们要勤排换污水和底水,大排后应及时用调水产品保持水质清洁、稳定。
疑问9:如何判定一塘水的好坏?
解答:我们将“肥、活、嫩、爽”的水质称之为好水。肥:浮游生物多且可供鱼虾消化的种类数量多;有一定的透明度(25~40cm);活:水色和透明度随光照和时间不同而有变化(早上清淡一些,下午较浓一些),藻类种群处在不断被利用和不断增长,池塘中物质循环处于良好状态,浮游动植物平衡;嫩:藻类生长旺盛,水色鲜嫩呈现亮泽,不发暗;爽:水中悬浮物或溶解的有机物较少,水质清爽不发粘,水面无油膜,浑浊度小。
高位池相比于土池的好处是,可以排污。排污时我们可以直观地知道底层水的好坏。投喂多,粪便多,杂质多,虽然表面看水质很漂亮,但底层水是很差的,排出的都是黑水,又脏又臭,这更说明底质已经严重腐败了。所以一定要经常排污,减少、预防有害物质的滋生。
成功关键控制点五:蜕壳前,蜕壳后,必补钙
虾通过不断的脱壳完成生长,每脱一次壳就是一次蜕变,就是经历一次生与死的磨练。经走访,今年阳江地区很多养殖户的对虾在蜕壳前后都出现软壳、棉花虾、肌肉坏死、蜕壳不遂、偷死等问题。
疑问10:蜕壳前后如何补钙?
解答:补钙应分两个方面:一是内服,一是泼水。平时的补钙一般都是内服,但到虾蜕壳时,单靠内服绝不能满足对虾生长的需求,必须内服和泼水双管齐下。其实大部分养殖户都知道虾蜕壳时要泼水补钙,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特别是高位池中后期虾蜕壳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死虾。伍老板有很好的方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因为中后期虾蜕壳相对集中,临近蜕壳时伍老板会提前1~2天泼水补钙,同时减料两成并加强内服,促进虾蜕壳;在蜕壳当天(一般是初一、十五)晚上再外泼补钙产品补充虾蜕壳需要的元素;在蜕壳后一天晚上再一次外泼补钙产品帮助虾硬壳。这样操作不会出现死虾,水也不会因为对虾大量蜕壳而倒藻。
养殖过程中,遇到气候和水质变化等问题时,我们要细心观察气候、水质的变化,科学用药,不要等到水或虾出现问题后,才匆忙调水和用药治疗,这样即使能处理,但虾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也有部分养殖户用了一次药没效果,就认定这个药没用。比如人感冒,都会分“热感”和“风寒感冒”,医生都会开几天的药,而不是说吃了一天的药就会变好。所以说,任何药都不是神药,用药一定要用两次以上,才会逐渐看到效果。所以养殖全程一定要以“养护”为主,不要等出现问题了才想着用药治疗。(文章来源: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
帮邦水产2018年合作招商,地区经销商、帮邦云检测中心、帮邦云连锁任你选。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招商详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中兽药被过度神化,其实也是一种伤害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中兽药在动保行业中的应用背景
所谓中兽药是指的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炮制加工而成的饮片及其制剂,并在中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用于动物疾病防治与提高生产性能的药物。大量的实践证明,中兽药具有防治效果显著,对畜禽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在动物性食品中无残留或残留少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尤其是在某些疾病的辩证施治上具有独到之处。
目前,在我国兽药行业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抗菌药物在畜牧生产中具有抗病治疗和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抗菌药物的生产应用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随着抗菌药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广泛和大量使用,造成了抗菌药物在动物食品中的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也在日益加重。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长期和过量使用抗菌药物的结果还使动物自然防御体系产生了依赖性,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同时还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菌株,而细菌对药菌株的遗传性会导致抗菌药物重复加大剂量使用及恶性循环的后果。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畜牧生产和畜产品的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于是,在食品安全问题敏感的今天,再加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抗生素在动物中使用的限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把目光又转向中兽药产品,中兽药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
二、中兽药在动保行业中的应用状况
中兽药在动保行业中的使用呈普遍现象,绝大部分兽药生产企业都在生产中兽药。目前,中兽药在行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用于防治畜禽疾病。中兽药在畜禽疫病防治的病因上具有一些独到优势,特别是在某些病毒病的防治方面优势尤为明显,由于化药中的抗病毒药物在动物方面的使用几乎被全面停止,而疫苗又不可能完全防止动物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于是使用中兽药对动物病毒病的防治已成为人们不二的选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用于提高动物免疫力。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畜禽免疫力低下似乎是普遍现象,而中兽药在提高动物免疫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天然优势,如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黄芪多糖就属于此类药物;三是用于改善畜产品风味。由于人们对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对风味独特的畜产品更加青睐,于是一些企业使用中兽药作为饲料添加剂来用于改善畜产品品质及风味,如改善鸡蛋蛋黄颜色,降低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改善猪肉风味及品质,如“五悦猪肉”都属于此类;四是用于辅助治疗。有些动物疫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也配合部分中兽药来提高治疗效果或减少抗生素对动物的副作用等。
三、过度神化,其实也是一种伤害
中兽药在动物中的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必须冷静地分析任何产品都不是万能的,中兽药在实际应用时必须考虑结合实际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不切实际盲目使用或夸大使用效果,扩大使用范围,甚至认为中兽药“无所不能”,这实际上对中兽药的发展是一种伤害。
在现实中,人们似乎有“神化”中兽药的趋势。目前,一些人在“神化”中兽药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中兽药“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看过许多企业甚至部分“专家”在宣传推广中兽药时经常打出的旗号就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任何残留”,这种宣传真的不切实际,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中兽药也会有毒性的一面,如在一些小说中经常说到的砒霜、断肠草等都属于中药材,但毒性都不低。记得在初中时,学校组织学生“义务”劳动,帮助村民种“蓖麻”,当时我们班里部分同学偷吃了“蓖麻”种子,即蓖麻豆,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上吐下泻,最后被诊断为“蓖麻豆中毒”;二是认为中药“无所不能”。有些企业或个人经常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产品“吹到天上”,认为自己的产品“无所不能”。记得去年曾听过一个讲座,某位在行业中据说“非常有名”的专家在讲座上不断讲中兽药如何“神乎其神”,尤其是在他的使用下对动物中大量的“疑难杂症”治愈率可达九十几点几,苦参的抗菌效果相当于氯霉素,消炎效果相当于氢化可的松......甚至还说他治愈了多少例癌症病人等等,当然,这位专家也一直念念不忘的在推销他的“小料”。这种行为其实就是“神化”中兽药;三是认为中兽药可以完全替代抗生素。近一段时间以来,对“无抗养殖”的争论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那些坚持“无抗”理念的人们其中抛出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用中兽药完全替代抗生素。有些人信誓旦旦的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抗生素不足百年,而我们古人的生存完全是靠中药,既然古人能这样,为何动物不能?这样的论断笔者不敢苟同。须知,之所以古人不用抗生素,不是不愿用,而是根本就没有。而且,青霉素的出现对全球人类的寿命平均延长了10岁。抗生素在全球的使用远大于中药。目前,在中国的养殖环境中完全离开抗生素似乎还不太现实,偶尔某个养殖场能做到这只是小概率事件。
还有,每当在行业中出现西药无可奈何的某种疾病时,马上就会有若干种“神奇”的中兽药出现,并称能治这种病,这也似乎在行业中不在少数。于是乎,某些人打着中兽药“包治百病”或是拟“特效”的头衔来欺骗,也是有的事实。这些对中兽药的发展其实都是伤害。
四、实事求是才是正道
对任何一种事物都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不过分渲染,不虚假吹捧,尊重事实,用客观、科学的事实来正确宣传中兽药,这样对中兽药的健康发展才是有利的,也是唯一正确的途径。中兽药在我国养殖业中普遍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已无需置疑。对中兽药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及正确宣传是每一位从业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兽药走上健康,科学发展之路。要知“物极必反”,任何过度宣扬对中兽药的发展都是一种伤害!
所以,千万不要过度神化中兽药!
阅读原文”,进入【医学全在线网站】执业兽医频道,获取更多医学考试信息。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tg辅助工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