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题目)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必须在市场上购买多少亿的债券?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江苏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练习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问题详情
要消除通货紧缩缺口,中央银行应该在公开市场上()
A.卖出政府债券。 B.买进政府债券。 C.既不买进也不卖出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要消除通货紧缩缺口,中央银行应该在公开市场上(&&)&&A.卖出政府债券。&B.买进政府债券。&C.既不买进也不卖出政府债券。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A.增加&B.减少&C.不变2假如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准备金,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将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A.变得过剩。&B.维持在原水平。&C.变得不足。3如果中央银行向公众大量购买政府债券,它的打算是(&&)&&A.增加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B.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C.降低利息率水平。4在下面哪一种情况下,政府买进政府债券不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A.公众把中央银行的支票兑换成现金后保留在手中。&&B.公众把中央银行的支票存入商业银行。&C.公众用中央银行的支票偿还债务。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每天只需0.4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你被选中为
扫一扫-免费查看答案!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提示:请截图保存您的账号信息,以方便日后登录使用。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⑵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⑶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⑷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话。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假设坐标图上有两条形状为直线但斜率不同的需求曲线,在这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的弹性是否相等?假定这两条相交的需求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交点上弹性是否相等?
答: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性需求曲线在相交之点各自的弹性是不相等的,斜率绝对值小(坡度较平缓)的那条需求曲线在交点处的弹性大一些。
如上图,、分别为两条斜率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它们与横轴分别相交于点B、D,与纵轴分别相交于点A、C,两条需求线相交于点E。这里,之斜率绝对值,之斜率绝对值,显然,,即斜率绝对值较大。
由几何表述法可知在交点E处,之弹性系数,之弹性系数。
因EF∥OC,故,则显然,故。
这表明在两条需求曲线交点处斜率绝对值较小(坡度较缓)的需求曲线的
弹性系数值大于斜率绝对值较大(坡度较陡)的需求曲线的弹性系数。两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在它们相交处的各自弹性也是不相等的。
如上图,、分别为两曲线型需求曲线,两者相交于点E。在E点的切线为的切线为。显然,切线的斜率小于切线的斜率。而需求的点价格弹性系数公式为,在、交点E,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坐标位置,即有相同P与Q的数值,但由于切线的斜率小于切线的斜率,因此的弹性大于的弹性,即在交点处它们具有不同的弹性。
4. 下图中有三条为直线的需求曲线。
5. 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轿车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答: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轿车这类高级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而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所以,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于轿车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什么是蛛网模型?蛛网模型的形式和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蛛网模型现象在现实生产中是很少存在的?
答:一些商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产量在长期中常会表现出周期性的循环波动。用动态分析方法说明这一现象并考察其最终均衡状态实现情况的理论被称为“蛛网模型”,因为在“价格——产量”坐标系中,这些商品的价格——产量波动的轨迹象蛛网形状。
蛛网模型的形式的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系数有关:①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系数相等,则市场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偏离均衡后价格和产量将按同一幅度不断波动,永远达不到均衡状态。由于这种波动始终沿一个封闭环路循环不已,所以这种蛛网模型被称为“封闭式蛛网”;②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则价格和产量会以越来越小幅度波动,直到均衡时为止。这种蛛网模型被称为“收敛式蛛网”;③如果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则价格和产量的变动在时间序列中会越来越偏离均衡位置而呈发散图形状,故这种蛛网模型被称为“发散式蛛网”。
蛛网模型赖以成立的假设条件很严格,包括产品不易储存,市场信息极不灵通,生产者对产品的预期价格和需求一无所知,只能把目前价格作为下期产量的依据,但这种非理性预期的假设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这种蛛网模型所描述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的。
7. 某君对消费品X的需求函数为,分别计算价格P=60和产量Q=90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答:由.,得故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可一般地表述为
当P=60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甲公司生产皮鞋,现价每双60美元,某年的销售量每月大约10000双,但其竞争者乙公司在该年1月份把皮鞋价格从每双65美元降到55美
元,甲公司2月份销售量跌到8000双。试问:
⑴这两个公司皮鞋的交叉弹性是多少(甲公司皮鞋价格不变)?
⑵若甲公司皮鞋弧弹性是-2.0,乙公司把皮鞋价格保持在55美元,甲
公司想把销售量恢复到每月10000双的水平,问每双要降价到多少?
答:由题设, ,则
⑴甲公司和乙公司皮鞋的交叉价格弹性为
假设:⑴X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直线:;⑵Y商品的需求函数亦为直线;⑶X与Y的需求曲线在的那一点相交;⑷在的那个交点上,X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只有Y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的1/2。请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推导出Y的需求函数。
10.在商品X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
⑴推导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
⑵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出商品X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并表示出均衡点。
⑶求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⑷假设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有了增加,其个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了2个单位,求收入变化后的市场需求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表示。
⑸假设每个生产者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其个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了40个单位,求技术变化后的市场供给函数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并在坐标图上予以表示。
⑹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X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而且对1000名销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何影响?实际上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总税额为多少?
⑺假设政府对生产出的每单位商品X给予1美元的补贴,而且对1000名商
品X的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有什么影响?商品X
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
即这一征税措施使均衡价格由3美元上升为4美元,均衡销售量由60000
单位减少到40000单位。
尽管政府是向销售者征收税款,但该商品的消费者也分担了税额的支付。在政府向销售者征税后,消费者购买每单位商品X要支付4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3美元,单位产品实际支付价格比征税前多了1美元。同时每单位时期仅消费40000单位的商品X,而不是税前的60000单位。销售者出售每单位商品X从消费者手上收到4美元销售款,但仅留下2美元,其余的2美元作为税金交给了政府,单位产品实际得到价格比征税前少了1美元。因此在政府征收的这2美元销售税中,消费者和销售者实际各支付了一半。在这种情况下,税额的负担由消费者和销售者平均承担的。
政府征收的总税额每单位时期为2×美元。
⑺1美元补贴会引起每一生产者供给曲线向下移动,且移动的垂直距离为1美元。
即这一补贴措施使均衡价格由3美元降到2.5美元,均衡产销量由60000单位增加到70000单位。
尽管这一补贴是直接付给了商品X的生产者,但是该商品的消费者也从中得到了好处。消费者现在购买每单位商品X只需支付2.5美元,而不是补贴前的3美元,并且他们现在每单位时期消费70000单位而不是60000单位的商品X,其消费者剩余增加情况如下:在给补贴前即价格是3美元,产量是60000时,消费者剩余是:(6-3)×600元;在给补贴后即价格是2.5元,产量是70000时,消费者剩余是:(6-2.5)×7500元,故消费者剩余增加:00=32500美元。
1. 简释下列概念:
效用 答: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边际效用 答:是指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
无差异曲线 答: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
答: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这两者之比率,即X对Y的边际替代率。
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上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会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答:这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数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对于四轮子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这里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
假定某消费者只买X、Y两种商品,试用文字和图形说明当他购买时情况为超过,而总支出水平和PX、PY又既定不变,则他应当多买些X而少买些Y才能使总效用增加。
答:因为总支出水平和价格既定不变,为分析方便计可假定,预算线AB也就随之确定,并且AB与Y轴、X轴都成是45°角。如下图所示。
AB总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设为Ⅲ。另外,无差异曲线Ⅱ的效用小于Ⅲ的效用,Ⅰ的效用小于Ⅱ的效用。AB与Ⅰ交于C点,与Ⅱ交于D点。C点的X商品量为,D点的X商品量为,E点的X商品量为。Y商品的量在C、D、E各点依次为、
在E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亦即
在C、D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大于预算线的斜率,即
在的情况下,C点处在较低的无差异曲线Ⅰ上。如果多购单位X商品,少购单位Y商品,消费者就处在较高的无差异曲线Ⅱ上D点。如果再购买单位X商品,少购买单位Y商品,消费者将达到最大满足,并处于既定预算支出和价格水平下效用最高的无差异曲线Ⅲ上的E点。
从经济意义上,也可以简答如下:由于假定,因此,,这时消费者若将一部分用于购买Y的货币转向购买X,则由于多买X而增加的效用会大于由于少买Y而损失的效用,从而使总效用增加。
某消费者购买X和Y两种商品,其消费形式已满足下述条件:。若PX下降,PY保持不变,又假定X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则Y的购买情况如何变化?
答: 由题设知,原来该消费者的消费已处于均衡状态。可设预算方程为。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消费者支出)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消费者支出)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因此现在商品X价格下降(设为),虽然X商品的购买量会增加(设为),但由于X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消费者用于X商品的支出还是减少了,即。这样,在收入(M)不变的情况下,由预算方程易知用于购买Y商品的支出()应该增加了,同时又保持不变,Y商品的购买量也就会增加。
某消费者原来每月煤气开支为120元,煤气的某些用途如取暖等可用电替代。现在煤气价格上涨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若该消费者得到120元作因煤气涨价的补贴,试问他的处境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为什么?作草图表示。
答:该消费者处境改善了,因为该消费者得到120元补贴后,可以多消费电来替代煤气消费,由于电价不变,他完全可以用多消费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如果煤气价上涨100%,电价也上涨100%,他处境就不会改善,如下图所示。
在图中,AB代表原来的预算线,AB’代表煤气涨价100%但未给补贴的预算线,该预算线在横轴的截距应该正好是原预算线AB横轴截距的一半。代表煤气涨价并给了120元补贴后的预算线,由于煤气涨价100%,这样该消费者仍要消费数量的煤气,就必须支出240元,而现在给120元补贴,与原来自己用于煤气的支出120元加在一起正好是240元,因而仍可以消费数量为的煤气。故必和AB相交于原均衡点,又由于电价未变,因而必和AB平行,在预算线上,消费者找到了新的均衡点,在点上,消费者得到的效用为,大于在原来均衡点得到的效用,从图中可见,该消费者会用多消费电来代替煤气的消费,煤气消费量由减少到,而电的消费量由增加到
6. 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原来他消费9单位X,8单位Y,现在X减到4单位,问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才能与以前的满足相同?
答:当X=9,Y=8时,,当U=20,X=4时,由得,,进而可得,Y=12
,可见,当X减到4单位时,需消费12单位Y才能与原来的满足相同。
7. 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Y上?答:设商品X的价格为,商品Y的价格为,收入为M。
这就是说,他收入中有4/5用于购买商品Y。
⑴X、Y的均衡消费量; ⑵效用等于9时的最小支出。
9. 已知某君消费两种商品X与Y的效用函数为,商品价格分别为PX和PY,收入为M,试求该君对X和Y的需求函数。
10. 行政配给制是计划经济一大特色,试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这种制度会减少消费者效用。
答:行政配给制之所以会减少消费者效用,是因为在这种制度下,消费者无法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按自己偏好自由选购消费品。举个例说,假定某单位给其职工分发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年货,一种办法是给每个职工发5斤油,10斤猪肉(共值100元),另一种办法是把100元钱发给每个职工,让他们根据自己需要选购商品,显然,后一种办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效用。向前一种行政配给制就无法使职工更大满足,因为每个消费者的偏好不一样。这种情况用无差异曲线图形表示,就是无差异曲线未能和预算线相切。
11. 某消费者今年收入11000元,明年收入12600元,他可以以5%的市场利率借贷款进行消费。
(1)画出他的跨时期预算约束线。
(2)若利率上升至6%,画出新的预算约束线。
(3)若他不能以任何利率借款,但可以以5%的利率放贷,画出他的跨时期预算约束线。
(4)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上升后储蓄会增加的现象。
答:(1)根据题意,若今明两年收入全用于今年消费,则消费金额共有
,若今明两年收入全用于明年消费,则消费金额共有,这样,就可画出下列跨时期预算约束线。
在图中,OM=24150,ON=23000,MN是预算约束线。
(2)若利率上升至6%,新的预算约束线为M’N’,OM’=×1.06=24260,
ON’=/1.06≈22886.79
(3)若他不能借款,但可以以5%的利率放贷,则跨期预算约束线为MN”,其中OM=24150,ON”=11000。
(4)利率是资金借贷的价格,利率上升表示现期(假定是今年)消费相对于下期(假定是明年)消费来说,其代价或成本上升了。因此,消费者会减少现期消费,增加下期消费,即用明年消费来替代今年消费,这样储蓄便会增加。这就是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同时,利率上升,会使消费者实际财富增加,因此消费也会增加,但现期储蓄相应减少。这就是利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利率上升对现期消费与下期消费的影响即价格效应是前述两种效应的合成。一般说来,在通货膨胀不严重的国家,实际利率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是说,储蓄会随利率的上升而增加。多数消费者会以期待未来更多的消费而减少当前消费以增加储蓄。
一个消费者在考虑要不要花一笔2000元的钱去买股票。如果他一年中估计有25%的概率赚进1000元,有75%的概率亏损200元。再假定这笔钱存银行的话,年利率是5%,试问该消费者如果是风险规避者、风险爱好者或风险中立者,对购买股票会作何决策?
答:该消费者在有风险条件下可能有的收益和无风险条件下可能有的收益是相等的,
即0.25××200=100元等于=100元。但当他是风险规避者时,会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股票收益的期望效用,因而不会去买股票。相反,当他是风险爱好者时,他会去买股票。如是风险中立者,则可能去买也可能不去买股票。
1. 简释下列概念:
生产函数 答:指产品产出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答:一种典型的齐次生产函数,由柯布和道格拉斯在1928年研究美国1899年到1922年间资本与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对产量的影响时提出的生产函数,其形式是QAKLαβ=,这里A代表技术水平,K、L分别代表资本与劳动,α、β是系数。
边际产量 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
平均产量 答: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
答:一种普遍经济现象,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
等产量曲线 答: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 答:是指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与另一生产要素所减少的数量的比率。
等成本线 答:是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
扩展线(扩展轨道) 答:是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规模报酬 答: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一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变化(这假定为该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或者说是厂商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所讨论的则是在该厂的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相应的产量变化,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提高,即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
总产量的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会同时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现象。
3. 说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假定生产某产品要用两种要素,如果这两种要素价格相等,则该生产者最好就是要用同等数量的这两种要素投入。
⑵两种要素A和B的价格如果相等,则产出量一定时,最低成本支出的要素投入组合将决定于等产量曲线斜率为-1之点。
⑶假定生产X产品使用A、B两要素,则A的价格下降必导致B的使用量增加。
⑷在要素A和B的当前使用水平上,A的边际产量是3,B的边际产量是2,每单位要素A的价格是5,B的价格是4,由于B是较便宜的要素,厂商如减少A的使用量而增加B的使用量,社会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产量。
(5)扩大企业规模,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规模越大越好。
答:⑴不对。厂商生产一定产量使总成本最小的条件是花费每1元钱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所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即,当等于时,均衡条件变为,而这不等同于A=B。例如对于生产函数
⑵对。产出既定时使成本最小的条件可以写成,如果,.,此均衡点即为等产量曲线上斜率为-1的点。
⑶不对。当要素A的价格下降时,由于替代效应厂商会多使用相对便宜的要素A,少使用相对昂贵的要素B,即用要素A来替代要素B。同时由于产量效应,厂商对各种要素使用量都将较前增加。基于替代效应与产量效应的综合作用,要素B的使用量并不一定增加。
⑷不对。由题设,知。这意味着多花1元钱买进要素B所能增加的产量,小于少花1元钱使用要素A所减少的产量,也就是说,为了补偿1元钱买进A所损失的产量,所需增加使用的B所费将大于1元钱,因而增加要素B使用量而同时减少要素A使用量将会使总成本增加而产量不变,而并不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的产量。
(5)不对。扩大企业规模,固然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但各个企业的生产究竟要多大规模,才有规模经济效益,要由产品本身性质决定。如一个钢铁厂,几百名职工规模,通常难有规模经济效益,但一个理发店,也许几十名职工就够大了,可见,不是任何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规模过大,企业管理成本会上升,也可以抵消扩大规模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
4.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有何区别?
答: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而范围经济是指有的企业同时生产基本技术和设备相同或相关的多种产品时所拥有的生产和成本的优势。可见,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不同;前者指利用相同的设备或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形成的经济,而后者指大规模生产相同产品而形成的经济。
5. 某厂商使用要素投入为,其产量函数为,求
求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6.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又设,试求:
⑴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和使用的L与K的数值。
⑵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L与K之值。
答:⑴厂商生产既定产量使其成本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要求满足,对于生产函数,有,,代入均衡条件,得
简化得,K=L ,,代入产量Q=10时的生产函数,求得L=K=10 此时最低成本支出为TC=3L+5K=80
⑵厂商花费既定成本使其产量最大的要素投入组合同样要求满足,,上小题已求得,K=L
,,将其总成本为160元时的成本方程3516LK+=,求得L=K=20
此时最大产量为
7. 设生产函数为,为的价格,试求该产品的扩展线。
这表明,当资本使用量既定时,随着使用的劳动量L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
量是递减的。同样,可证明资本边际产量也是递减的。
可见,该生产函数表明的生产过程受报酬递减规律支配。
9. 设生产函数为,试问:⑴该生产函数是否为齐次函数?次数为多少?
⑵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
⑶假如L与K均按其边际产量取得报酬,当L与K取得报偿后有多少价值剩余?
1.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 )。
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答:D
2. 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
A.固定成本;B.平均成本;C.机会成本;D.隐含成本。 答:A
3. 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 )。答:C
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可变成本;D.上述任意一种。
4. 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5.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 )。
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C.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 答:A
6. 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上,AC( )。
A.是最小;B.等于MC;C.等于AVC+AFC;D.上述都正确。 答:D
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投入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时上升然后下降,那么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如果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那么成本曲线的又是怎样的?
答:在短期,在固定要素(如资本设备)一定的情况下,可变要素逐渐增加,到一定阶段,该要素(如劳动)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现象,这就是所谓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当要素报酬递减时,由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成本就会上升。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之所以会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形,就是生产要素报酬(边际产量)先递增再递减的结果。举个例说,假定生产某产品使用一定资本设备,其固定成本为120元,使用1单位劳动时的成本假定为60元,生产量为4件,则每件产品平均成本AC=AFC+AVC=
FC/Q+VC/Q=120/4+60/4=45元。使用2单位劳动时假定成本为120元(单位劳动价格不变),产量假定为10件,则劳动的边际产量MPL=10-4=6件。产品平均成本为AC=
AFC+AVC=120/10+120/10=24元,
MC=ΔC/ΔQ=(240-180)/(10-4)=10元。再假定使用3单位劳动的成本为180元,并假定产量为12件,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MPL=12-10=2件,这时产品平均成本为AC=120/12+180/12=10+15=25元,
这时产品的边际成本为MC=ΔC/ΔQ=(300-240)/(12-10)=30元。可见,如果投入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时上升,然后下降,则短期边际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都会先降后升。如果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那么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一开始就向右上倾斜(即上升)。
为什么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可假定是U形?为什么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仅有一点才和短期平均成本相等?
答: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所以会呈U形,是因为,根据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在固定要素(如资本设备)一定的情况下,可变要素逐渐增加,到一定阶段,该要素(如劳动)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现象。当要素报酬递减时,由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成本就会上升。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之所以会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形,就是生产要素报酬(边际产量)先递增再递减的结果。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所以也会呈U形,是因为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的不断增加,再增加产量会使长期平均成本最终转入递增。
作为包络线的LAC曲线上的每一点总是与某一特定的SAC曲线相切,但LAC并非全是由所有各条SAC曲线之最低点构成的。事实上,在整个LAC曲线上,只有一点才是某一特定的SAC的最低点。具体说(见上图):⑴只有LAC曲线本身的最低点(即LAC从递减转入递增之转折点)与相应的相切之点才是之最低点,因点是呈U形的LAC曲线之最低点,故过点作LAC曲线的切线的斜率为零;又因与LAC相切于,故在点的切线的斜率也为零,故也是呈U形的的最低点。⑵当LAC处于递减阶段时,即的左边部分,LAC曲线各点与各SAC曲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各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和上面,或者说有关SAC曲线之最低点必然位于切点的右边和下面。LAC与切于,因点位于之最低点B的左边,即该产品的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平均成本递减)阶段,因而LAC曲线上的点的切线的斜率是负数,故曲线在点的斜率也是负数,故位于点(LAC之最低点)左边之LAC上的各个点都不是有关各SAC曲线之最低点。⑶当LAC处于递增阶段时,即的右边部分,LAC曲线各点与各SAC曲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和上面,或者说有关SAC曲线之最低点必然位于切点之左边和下面。位于右边的LAC与的切点,因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平均成本递增)阶段,故LAC曲线上的T4点的斜率为正,故也是上的一点的斜率也是正数,由此可知点不是的最低点。
综上所述,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长期平均成本才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
9. 说明为什么在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AC与平均可变成本AVC越来越接近?
答:因为平均成本系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之和,即AC=AVC+AFC,故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差为平均固定成本,即AVC=AC-AFC。而当产量增加时,每单位产量分摊到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即AFC越来越小,因此,AC与AVC之差越来越小,表现在图形上这两条曲线越来越接近。
10. 在本章图5-6中,为什么S、A和A'都在同一垂直线上?
答:(a)图中S点是
所对应生产规模的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LTC的相切之点,这样在对应产量下,该生产规模的短期总成本与长期总成本相等,即STC1=LTC。
同时,在产量Q1时,可知该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亦相等,表现为在(b)图中的A点,再次,在产量时,该生产规模的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也相等,表现为在(b)图中的A'点,
实际上,在(b)图A点上,和LAC之值都是(a)图中原点O与点S所联成的直线的斜率;在(b)图A'点上,和LMC之值又只是(a)图中过公切点S所作和LTC这二条线的公切线的斜率。
假定其企业将生产一件售价为10美元的产品,生产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00美元,该产品每件可变成本为5美元。试向该产品生产多少时正好无盈亏?
答:由于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正好无盈亏,可设该产量为Q,则:10=5+5000/Q,
得10Q=5Q+5000,因此,Q=1000。 即产量这1000单位时正好无盈亏。
12. 对于生产函数,在短期中令,请:
⑴推导出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及边际成本函数;
⑵证明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
⑵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其一阶导数值为零,即
可见,短期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
假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若生产5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595,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已知某厂商长期生产函数为,Q为每期产量,A、B为每期投入要素,要素价格PA=1美元,PB=9美元。试求该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即该厂商长期总成本函数为5LTCQ=。由此求得长期平均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
为LAC=LMC=5。
1. 简释下列概念:
答: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类型,它需要具备下列四个特征:①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卖主和买主,从而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②产品同质无差异。③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④信息充分。
总收益 答: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单价销售数量的乘积。
平均收益 答:指厂商销售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它等于总收益除以总产销量,也就是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
边际收益 答: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
答: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会计成本(外显成本)的差额。
答: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
正常利润 答:是指经济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亦即厂商投入经营活动的各项资源的机会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之总额。
利润极大化必要条件
答:要求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等于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可用公式表示MR=MC。
垄断 答:指一家厂商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答:指由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引起的垄断。如自来水、煤气、电力供应和污水处理等行业都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它们的成本会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即供应量的增加而减少。在这些行业,很容易形成自然垄断。
垄断势力 答:可以用价格超出其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的大小来衡量。它也是垄断企业对其价格的控制程度的一种指标。
答: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厂商短期均衡 答:指在短期生产规模给定条件下厂商通过变动可变要素实现利润极大或亏损极小的均衡状态,要求满足MR=MC。
厂商长期均衡 答:指在长期厂商通过生产规模的充分调整实现利润极大的均衡状态,要求满足MR=SMC=LMC。
行业长期均衡
答:指在长期通过每个厂商对其生产规模的充分调整(不再扩大或收缩生产规模)以及整个行业中厂商数量的充分调整(不再有新厂商进入或原有厂商退出)后的行业均衡状态,对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行业来讲此时所有厂商都不盈不亏,超额利润为零。
2. 利润最大、亏损最小的原则为什么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定理?为什么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该定理可表述为MC=P?
答:边际收益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收益,而边际成本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因此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增加生产就可以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而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增加生产就会减少利润或增加亏损,减少生产就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才能最大或亏损才能最小。
MR=MC定理还可用微分法证明: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多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就是给定价格,即价格等于边际收益,因此,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定理可以表述为MC=P。
3. 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且有P=AR=MR?
答:按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每个厂商都是市场价格接受者,他改变销售量不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动,也就是说,按既定市场价格可出售任何数量商品,既不要降价,也不能提价,如果稍有提价,销售量便降为零。因此,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价格弹性的水平需求曲线,并且由于产品价格不随销售量而变化,因此,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都等于价格即平均收益。
厂商的MC曲线在产量增加时常可画成向下倾斜然后向上倾斜。市场供给曲线是在单个厂商的MC曲线基础上作出的,为什么当产量增加时,市场供给曲线从不画成向下倾斜然后再向上倾斜?
答:市场供给量是由该行业内各个厂商的供给量加总而成的。而单个厂商的供给函数或者说供给曲线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这条供给曲线由该厂商边际成本(MC)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以上的那一段构成。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的条件是P=MC,可是,当P&AVC时,厂商将停止生产,因此,只有AVC曲线以上的那段MC曲线(即MC和AVC两线交点以上的那段MC曲线)才能代表厂商提供不同产量所要求的价格水平。成本理论告诉我们,尽管MC曲线和AVC曲线都呈U形,然而,MC曲线只能在递增时才会和AVC曲线相交(交点上AVC达最小值)。因此,无论是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还是市场的供给曲线都不可能画成先向下倾斜然后再向上倾斜。
5. 为什么企业在短期内亏本还会继续经营?企业短期内在什么情况下应当关门?企业能否长期亏本经营?
答:在短期内,企业产品价格如果低于平均成本,便已亏本,但只要价格还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仍可继续经营。因为当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如生产则在补偿全部可变成本外,尚可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亏损减少一些。只有当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时,企业才应关门歇业。当然,这是短期的情况,在长期,以利润为追求目标的企业决不能亏本经营。在长期,不存在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区别,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如果价格低于平均成本,企业就应当歇业。
6. 解释为什么垄断企业总在需求曲线上弹性充足的地方进行生产。
答:这里所谓弹性充足是指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的情况。由公式知,当弹性系数等于1时,垄断厂商销售产品的边际收益为零;当弹性系数小于1时,即弹性不足时,边际收益为负。如果厂商在需求曲线上弹性不足的地方进行生产,则生产越多,总收益就越小,只有在弹性充足地方进行生产,边际收益才是正的,追加产量总收益才会增加。
7. 试说明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差距会随产量增大而增大。
答: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科,因此,价格下降,产量增加时,边际收益下降比价格下降得更多,即边际收益曲位于需求曲线左下方。假定价格10元时售2单位,价格9元时售3单位,这时,虽然增加出售的第3单位产品可获9元的收益,但原来2单位产品现在都按9元出售,这就使企业在原来2单位商品上每单位损失1元,故总收益增量即边际收益为9-1×2=7元,这9元(价格)和7元(边际收益)之间的差距会随着价格下降和产销量增大而增大,这个结论还可通过一个假设的简化模型加以说明:
8. 为什么垄断企业不能把产品价格任意抬高?
答:从理论上讲,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其产品没有替代品,其他厂商无法进入垄断行业,厂商是产品的惟一卖者。然而,在实际上,如果垄断企业任意提价,定价过高,购买量就会下降,从而使总收益和利润下降;其他厂商看到有丰厚的利润会眼红,尽管垄断企业的产品没有良好替代品,但相似的替代品其它厂商总是会生产的,因而垄断企业如果定价过高,会使自己产品失去销路,市场被相似替代品夺走;同时国家也会对垄断企业的定价加以控制,有些国家会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规定最高限价,还可用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因此垄断企业不能把产品价格任意抬高。
与产品销售相比,劳务的销售中价格歧视的现象更普通,如医疗服务可按人们收入的不同收取不同的的费用;交通运输服务可按年龄不同分别进行定价。试解释这种现象。
答:劳务销售中价格歧视之所以更普遍是因为:第一,劳务市场比产品市场更易分割,因为劳务是给每个人提供服务的,很难象产品市场那样把定价低的产品拿到定价高的地方出售。例如,医生给每个病人看病的药方,不能适用于别的病人;第二,劳务市场比产品市场更有不同需求弹性。例如,收入越高的人,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就越小,有了病,医疗费用即使高也非治疗不要可。又如,交通运输服务中,年龄不同的人,需求弹性就不同,比方说,如果坐车的费用高,年轻人就可能步行,但老年人非坐车不可。
10.完全竞争厂商短期成本供给函数为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答: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是指厂商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提供的产量,它可以由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一段来表示。
由题意可知,欲求AVC的最小值,只要令
即0.2Q=10 得Q.= 20
当Q≥10时,MC≥AVC
故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或
从上已知,当Q=10时,AVC最小,其值为
11. 某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的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产品价格P=975美元。试求:
(1) 利润极大时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2) 该行业长期均衡时价格和厂商产量。
(3) 用图形表示上述(1)和(2)。 (4) 若市场需求函数是,试问长期均衡中留存于该行业的厂商数是多少?
答:由题设,可得,
(1) 利润极大时要求P=LMC,即,解得,
利润极大还要求利润函数的二阶导为负。已知利润一阶导数为
由于该行业是成本不变行业,可知该行业长期供给曲线LRS是一条水平线,行业长期均衡时,价格是最低平均成本,令LAC的一阶导数为零,即
求得,由此得最低平均成本,可见,
行业长期均衡时,厂商产量为q=30,产品价格P=600
若市场需求函数是,则行业长期均衡产量为600=9600-2Q,即Q=4500,由于代表性厂商产量q=30,故可知该行业长期均衡中厂商数
12. 假定一个垄断者的产品需求曲线为P=50—3Q,数为TC=2Q,求该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答:由题设P=50-3Q得,503PQTR=PQ =50Q-.MR=50-6Q
又TC=2Q,得MC=2
利润极大时要求MR=MC,即50-6Q=2,得均衡产量Q=8
于是,价格P=50-3Q=50-3×8=26 利润π=TR-TC=26×8-2×8=192
设垄断者面临的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分别为,,这里,A是垄断者的广告费用支出。求解利润极大时的产量Q、价格P和广告费用A值。
答:由题设垄断者面临的需求函数为,则边际收益
又知,,则,MC=8Q+10
利润极大要求MR=MC,即
再构造利润函数
14. 已知垄断者成本函数为,产品需求函数为Q=.360-20P, 求:
(1)利润最大的销售价格、产量和利润。
(2)如果政府试图对该垄断企业采取规定产量措施使其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求解这个产量水平和此时的价格,以及垄断者的利润。
(3)如果政府试图对垄断企业采取限价措施使其只能获得生产经营的正常利润,求解这个限价水平以及垄断企业的产量。
答:(1)由题设,得MC=6+0.1Q
又由,得Q=.360-20P., P=18-0.05Q
进而,MR=18-0.1Q.
由利润极大条件MR=MC,得18-0.1Q=6+0.1Q
解得, Q=60,P=18- 0.05×60=15
(2)该企业要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达到的产量水平,就要让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P=MC,亦即18-0.05Q=6+0.1Q
解得, Q=80,P=18- 0.05×80=14
(3)该企业若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即不能有超额利润(经济利润),则必须P=AC
从中得AC=6+0.05Q
令P=AC,即118-0.05Q =6+0.05Q
解得, Q=120,P=18- 0.05×120=12
15. 某垄断者的一家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在两个彼此分割的市场出售,产品的成本函数和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试问:
(1)若两个市场能实行差别定价,求解利润极大时两个市场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并比较两个市场的价格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
(2)计算没有市场分割时垄断者的最大利润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并与(1)比较。
(1) 方法1:通过构造分割市场时的总利润函数并求导来求解。
由需求函数
由需求函数
由成本函数于是,市场分割的总利润函数为
(2) 若两个市场没有被分割即没有实行差别定价,则两市场价格相同,即
一垄断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本函数为:,产品在实行差别价格的两个市场上出售。在利润极大时产量为48。第一个市场的需求函数为;在第二个市场需求曲线(也假定是直线)上,当价格为均衡价格时的弹性为-3。试问该企业的纯利润为多少?
1. 简释下列概念:
垄断竞争与寡头
答:垄断竞争与寡头都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类型。垄断竞争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的市场结构,而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其产量在该行业总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场结构。
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答:指厂商的两种竞争方式,价格竞争指厂商之间相互竞价,而非价格竞争指厂商就质量、性能、款式等产品品质及广告宣传、送货上门等推销活动展开的竞争。
拐折需求曲线
答:斯威齐模型中基于“跟跌不跟涨”假定得到的一条需求曲线。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断言,寡头厂商推测其他厂商对自己价格的态度是:跟跌不跟涨,即预期自己降价时,其他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降价行为,以免它们丧失自己的市场;而自己涨价时,其他厂商却不跟着涨价,以夺取客户。这样寡头厂商便面临拐折需求曲线。斯威齐以此来说明寡头市场的价格刚性现象。
答:是一个行业的独立厂商之间通过对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明确协议而建立的组织,是寡头垄断行业中各厂商用公开方式相互勾结,以达到协调行动的一种形式,其主要任务一是为各成员厂商的同质产品规定统一价格,二是在各成员厂商之间分配产量。
答:是指行业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厂商开始变更价格,本行业其他厂商就随之变动价格。是通过某种默契进行相互勾结的一种寡头垄断形式。
成本加成定价
答:是在估计的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赚头,据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是寡头垄断厂商不按照MR=MC原则追求利润极大化的一种常见的定价形式。
上策均衡 答:是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每个局中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所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纳什均衡 答:是指参与博弈的每个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静态博弈 答: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弈。
动态博弈 答:指局中人决策有先有后,后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决策情况下的博弈。
极大极小化策略
答:是为了避免最大损失,一些局中人采取的比较保守的策略,即不管对方选择何种策略,总是选择我所能选择的最坏策略中最好的策略,即首先找出各策略中自己能获得的最小的收益,然后选择其中最大者作为自己的策略。
2. 问题讨论:
(1) 为什么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会导致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
答: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之间有较大的替代性,因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需求曲线接近于水平线。当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价格时,如其他厂商不跟着提价,他的销售市场会缩小,使利润减少;反之,当垄断竞争厂商降价时,其他厂商也跟着降价,他的销售量只会稍有增加。因此,垄断竞争厂商之间一般不愿意进行价格竞争,而宁肯进行非价格竞争(包括改进品质、包装、商标,做广告等)。
(2) 假定一个卡特尔由三家厂商组成,其总成本函数如下:
如果卡特尔决定生产11单位产量,产量应如何在三个厂商之间分配才能使成本最低?
答:卡特尔分配产量应遵循使各厂商边际成本都相等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A厂商应生产4单位,B厂商应生产3单位,C厂商应生产4单位,共11单位。这样,总成本(80+80+77)才最低。
“一个寡头垄断厂商面临一条拐折需求曲线。他像其他厂商一样,利润极大化时将有:.。因此,如果知道了厂商的边际成本和价格水平,就能计算出该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值。”你认为这说法对吗?
答:不能。因为该厂商面临的是拐折需求曲线,因此,边际收益是不连续的,当MC经过此不连续区间时,MC有定值,但MR无定值。拐折点两边的需求弹性不一样,需求曲线在拐折点上方的弹性比拐折点下方的弹性要大得多,因此,无法根据厂商的边际成本和价格水平计算出需求弹性。
(4) 在有支配厂商的价格领导模型中,除支配型厂商外,其他所有厂商的行为都像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行为一样?
答:是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行为建立在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由各厂商所能决定的。在价格既定条件下,每个厂商根据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这一原则决定自己产量。在价格领导模型中,价格由支配型厂商决定,其他非支配型厂商只是根据支配型已定的价格出售他们想出售的数量。因此,这些非支配厂商的行为和完全竞争厂商一样。
(5) 为什么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会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会要求生产相等的产量?
答: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之所以会结成一个卡特尔,就是因为它们愿意根据整个行业的产品的需求状况和各厂商的成本状况,按利润极大化原则确定产品价格和全行业的产销量。在这样情况下,价格和产量决定就与独占行业(完全垄断)一样。为使行业利润极大,各厂商协商一致决定,根据全行业产品需求曲线所产生的边际收益曲线和全行业的边际成本曲线(由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在水平方向加总而形成)相交来决定全行业产量和价格,然后再由行业边际收益与各厂商的边际成本相等来瓜分产量,出售产品。由于各厂商成本情况不一样,势必造成
各厂商产量不相等,并且由于是按卡特尔统一价格出售产品,因此,有些厂商会盈利多些,有些厂商会盈利少些,甚至发生亏损。为防止供过于求情况发生时各厂商削价竞争带来的损失,盈利多的厂商会根据协议让出一部分利润给盈利小的或亏损的厂商(见本章计算题第4题)。
3. 计算: (1) 假设某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需求函数为.,成本函数为,求该厂商均衡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单位:美元)。
答: 由需求函数,得MR=9400- 8Q
由成本函数TC=Q,得MC= 3000
根据利润极大化条件MR=MC,得9400-8Q = 3000
将Q=800代入需求函数P=9400-4Q,得P=6200
再代入利润函数,得
π= TR-TC =PQ-TC= -(×800).= 2556000
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的长期(集团)均衡价格,是代表性厂商的需求曲线与其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相切之点。已知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和需求曲线分别为:
其中,A是集团内厂商人数的函数。求解长期均衡条件下代表性厂商的均衡价格和产量;A的数值。
假定上题中这两个厂商同意建立一个卡特尔,以求他们总利润极大,并同意将增加的总利润在两个厂商中平均分配,试问:①总产量、价格及两厂商产量各为多少?
②总利润增加多少? ③一方给另一方多少利润?
答:①在卡特尔中,为使总利润极大,必须使卡特尔(即两厂商加总)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并且各成员厂商根据各自的边际成本等于卡特尔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原则分配产量,即要满足MR=CMC=。
这样总利润为π===77997
而原来总利润为=74080
因此利润共增加了=3917
③根据协议,增加利润要在两家厂商中平分,即各得8.5。而原
来厂商1的利润为54880,现在应当为.5=56838.5。原来厂商2的利
润为19200,现在应当为.5=21158.5,而现在厂商1的利润为61605,
因此,厂商1应当给厂商2支付6+66.5。
(5) 某公司面对以下两段需求曲线:
P=25-0.25Q(当产量为0~20时)
P=35-0.75Q(当产量超过20时)
公司成本函数为:
试:①说明该公司所属何种市场结构的行业;②公司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这时利润(亏损)有多大?③如果成本函数改为,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
答:①该公司所在行业属寡头垄断行业,该模型系斯威齐模型,即拐折需求曲线模型。
②由题设,当Q=20时,P=25-0.25×20=20(将Q=20代入P=35-0.75Q可得同样结果)
然而,当P=20,Q=20时
(6) 一个实行支配型价格领导的寡头垄断行业中,行业的需求曲线为P=300-
Q,其中P是支配型厂商制定的能为其他厂商接受的产品价格(按单位美元计),Q是总需求量,其他厂商的总供给量为,。支配型厂商的边际成本是2.96
,是该厂商的产量。若该厂商想达到最大利润,应生产多少?
产品价格应为多少?在这一价格上整个行业的产量将是多少?(Q、和都以百万单位表示)
答:由题设,行业需求量为Q=300-P(从P=300-Q而来),而其他厂商
总供给量为,又有Q=+
故支配型厂商的需求函数为
由此可得其边际收益函数
又知支配型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
由利润极大化条件,即
4. 假定某博弈的报酬矩阵如下:
(1) 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那么a&?, b&?,g&?, f&?。
(2) 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上述哪几个不等式必须满足?
(3) 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那么,它是否必定是纳什均衡?为什么?
答:(1) 上策均衡要求,不管其他参与者如何决策,他总采取惟一最优策略,因此,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则 a&e,b &
d , c&g,
f&h。例如,当乙采取左时,甲认为a&e;乙采取右时,甲仍认为c&g,即不管乙采取左不是右,甲总认为上比下好。反之,甲采取上时,乙认为b&d,甲采取下时,乙认为f&h。即不管甲采取上还是下,乙总认为左比右好。
(2)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上述不等式中a&e, b& d必须满足。因为
即使,g&c,h&f只要给定乙取左,甲取上,能满足a& e,b & d就可构成纳什均衡了。
(3)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则一定是纳什均衡,因为它满足了纳什均衡条件,但不能反过来说纳什均衡一定就是上策均衡。
5. 设两厂商A、B间博弈的收益矩阵是:
(1) AB间有无上策均衡?
(2) AB间有无纳什均衡?
如果A、B间不是静态博弈,而是动态博弈,且B先行一步,试画出博弈的扩展形式,并找出该序列博弈的纳什均衡点。为什么静态博弈中不存在纳什均衡而在序列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
AB间无上策均衡,因为不存在AB在不管对方作何决策时自己总有一最优决策的策略组合,例如,A选1时,B选2好(50&40),A先2时,B选1好(90&80)。
AB间无纳什均衡,因为不存在AB在给定对方策略的条件下选择最优决策的策略组合。例如,A选1时,B选2好(50&40),而B选2时,A又选1好(70&60)。
(3) 博弈的扩展形式是
如果B先行一步,他会采取什么策略,关键要看他采取某一行动后,A会作何反应,然后反过来想应作出什么选择最有利。如果B选策略1,A肯定也选策略1,这样,B的收益就是40;如果B选策略2,A肯定也选策略1,这样,B的收益就是50。40与50相比,B肯定会先行一步时选策略2,A则在B先行一步后选策略1,于是(70,50)是一个纳什均衡。
在静态博弈中之所以不存在纳什均衡,是因为双方是同时决策的,而在动态博弈中,A只能在B先作决策后再作决策,否则的话,A选100和80都比70强,但一旦当B选2后,A就只能在70和60中比较并作选择3。
6. 下面是两个厂商选择的策略所依据的收益矩阵:
试问:(1)哪一种策略使A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B的是哪一种?
(2)如果你是A,你会选择哪一种策略?为什么?如果A采取欺骗手段,B会做什么?如果B采取欺骗手段,A会做什么?
(3)这一对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
答:(1)A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的策略是违约,至少可保证有利润200,如果守约,有可能损失200。同样,B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的策略也是违约,也可以至少保证有200的利润,这是极大化极小的策略。
(2)如果我是A,会选择违约,因为不管B是守约还是违约,A选择违约都是最优的,因而选择违约是A的上策。同样,B也会选择违约,如果A选择违约,B也一定选择违约,否则,就会有-200的损失。如果B选择违约,A也会选择违约。
(3)这一对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B都选择违约,从而都得200的利润,因为这是上策均衡。事实上,这就是囚犯的困境的纳什均衡模型。
1. 简释下列概念:
答: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某一要素的各种价格,厂商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是厂商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并从中获益而对要素产生的需求,它是由消费者对消费物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因而是一种派生需求。同时也是一种联合需求。
边际物质产品 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物质产品量。
边际收益产品 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收益,它等于该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与相应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边际产品价值 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它等于该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与相应产品价格的乘积。
边际要素成本 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支出。
向后弯曲劳动供给曲线
答:劳动供给曲线表明的是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即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起初劳动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劳动供给量反而会逐渐减少(具体解释可参考下面的习题4),在图形上便呈现为向后弯曲的曲线。但就整个市场而言,劳动供给曲线基本上是向右上倾斜的。
洛伦茨曲线
答: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别程度的收入分配曲线,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其弯曲程度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基尼系数 答:是一种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标准,由洛伦茨曲线导出,其值由0起最大到1。
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为什么可以重新表达为MFC=MRP?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售产品的利润极大化MC=P能否重新表述为MFC=MRP,为什么?
答:从不同的考察角度出发,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既可以表述为MC=MR,也可以表述为MFC=MRP,这两者都可以保证厂商利润极大化目标的实现。我们知道,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需要对投入要素量、产出量作出某种抉择。如果厂商把产量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产量的函数,那么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厂商把产出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所提供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即边际收益MR),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即边际成本MC),即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MR=MC。
如果厂商把投入的生产要素(如劳动)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投入要素的函数,那么实现最大限度利润的条件就可以表述为MFC=MRP,也就是厂商把雇用的劳动投入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雇用劳动总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即边际收益产品MRP),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劳动雇用量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即边际要素成本MFC)。理由是:假如MRP>MFC,这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雇用这个单位劳动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也就意味着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增加的每单位劳动投入量都可获得些许利润,从而增加劳动投入可使总利润有所增加;反之,假如MRP<MFC,这意味着最后增加雇用的那个单位劳动反而造成损失,从而导致总利润较前减少。所以,如果厂商把投入要素如雇用的劳动量作为选择变量,实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便是他雇用的劳动量的MRP=MFC。
事实上,MC=MR和MFC=MRP这两个式子可以相互转换。由于MRP=MPP·MR,因此,MRP/MPP=MR,同样,MFC/MPP=MC。这是因为,MFC表示多使用1单位要素所多支出的成本,MPP表示多使用1单位要素所多生产的产量,因而MFC/MPP就表示多生产1单位产品所多使用的成本,即MC,于是从MRP/MPP=MFC/MPP就得到MC=MR。
假如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那么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P就可以表达为MFC=MRP,因为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P=MR。这样,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的MRP(=MR×MPP)就可以表示为(等同于)VMP(=P×MPP),相应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就可以表达为MFC=MRP。
3. 边际收益产品(MRP)和边际收益(MR)有何区别?
答:边际收益产品(MRP)指增加1单位某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边际物质产品)的增加的收益,它等于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之乘积。而边际收益(MR)指增加1单位产品的增加的收益。故二者有别,假定增加1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是5元,而增加1单位要素(如劳动)的增加的产量(边际物质产品,又称边际产量)是3单位,则边际收益产品是15元。
4. 为什么会出现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
答:劳动供给曲线表明的是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格之间的关系,而劳动供给可看成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供给增加就是闲暇需求减少,并且劳动价格(工资)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或价格。从替代效应看,工资上升使得闲暇的机会成本或代价提高,劳动者会愿意用劳动来替代闲暇,即会导致闲暇需求量减少,而劳动供给量增加。但从收入效应看,工资上升时,劳动者越有条件以较少的劳动换得所需要的收入和消费品,从而越不愿意增加劳动供给,而对闲暇需求便会增加。
一般说来,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闲暇的需求量会随工资上升而下降,即劳动供给量会增加,但工资较高时,则工资上涨引起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收入效应会逐渐大于替代效应,因而劳动供给会减少,使得劳动供给曲线由向右上倾斜转为向左上倾斜,即劳动供给曲线呈后弯状。
5. 形成工资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答:形成工资差异原因大致有:(1)劳动质量不同,这种差别存在会使劳动者边际生产力不同,并导致工资差异;(2)非货币利益不同,即工作在安全性、辛苦程度、环境、声誉等方面差异而造成劳动心理成本不同,这就要求有工资差异来给予补偿;(3)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使劳动者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流动受阻,并形成工资差异;(4)种族、性别、籍贯等不同而造成的歧视。
6. “劣等地上永远不会有级差地祖”这句话对吗?“某块地现在是劣等地,因此它永远不会有级差地租”这个命题正确吗?
答:使用劣等地也必须支付地租,否则,劣等地的所有者绝对不肯出让土地使用权。然而,这种地租不是级差地租,因为级差地租是优等地和中等地所有者所获取的超过劣等地上所获取的地租水平的部分,因此,“劣等地上永远不会有级差地租”这句话是对的。然而,就该块地而言,现在是劣等地,不等于它永远是劣等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人们可能开发了更差的土地,会使本来是劣等地的这块土地变成不是劣等地,从而产生级差地租。可见,题中前一句对,后一句错,二者并不矛盾。
7.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理由:
(1) 一个竞争性的厂商,在其最后雇用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用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时,他必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
答:正确。对竞争性厂商来说,若其最后雇用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与其雇用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即时,则他必定可通过增雇工人使其总利润增加。我们知道,竞争性厂商利润极大化的雇用量为交点之相应的雇用量,但这个交点必须是处于递
减阶段的曲线(实际上只有这段才被认为等同于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与曲线相交之点。即利润极大化的雇用量满足:,且。可以证明当&时,相应雇用量不可能满足上述条件。
如上图所示,为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其递减部分即为竞争性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为劳动的平均产品价值曲线,其极大点正好同时位于曲线上。与之间的关系类同于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因为前两者分别为不变的产品价格与后两者之乘积:
满足==W这一条件的共有两点:A点和B点。在交点A由于处于递减阶段,故相应的劳动雇用量能使厂商实现最大利润,但此时&。在交点B,&但由于处于递增阶段,此时相应的劳动雇用量并没有使厂商达到利润最大,相反地实际上出现了亏损,因为W&。同时,可以看到,除了B点,当&时,相应的雇用量下的都不可能等于
(=W),因此都没有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实际上,当&时,厂商通过增雇工人可使其利润增加。因此竞争性厂商在其最后雇用的那个工人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用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时,他必定没有实现最大利润。
(2) 即使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保持不变,一个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仍然是向下倾斜的。
答:正确。因为一个垄断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下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即为被雇用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MRP曲线,而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物质产品与边际收益之乘积,即MRP=MPP·MR,因此MRP受MPP与MR两个因素的影响。由于垄断厂商的MR曲线向下倾斜,他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即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也仍然向下倾斜,只是其斜率(此时与MR曲线之斜率等值)比边际物质产品递减时小了些罢了。
如果一个垄断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同时雇用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那么,厂商支付的工资将与他们的边际生产力成比例。
答:正确。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MRP是不同的。若垄断厂商同时雇用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则基于利润极大化的目标他对这两种劳动力的雇用量必定分别为它们各自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其市场均衡工资率的这种雇用量。而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即代表了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同时劳动供求平衡时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等值的工资率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因此,若垄断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同时雇用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则达到利润极大化时厂商支付给他们的工资必定分别等于其边际生产力,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也就与他们的边际生产力成比例。
(4) 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市场上,如果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必然引起失
答:正确。如下图,分别为竞争性劳动市场上的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求曲线。它们相交于E点,与E点相应的W*和L*即为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若最低工资WM高于均衡工资W*,即&W*,则与最低工资相应的劳动供给量为,劳动需求量为。显然,劳动供给量>劳动需求量,该竞争性劳动市场将因此出现量的失业劳动者。
(5) 如果一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则说明没有获得超额利润。
答:正确。正常利润指经济成本(厂商投入经营活动的各项资源的机会成本瓣总和)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它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只有厂商收益超过经济成本时才有超额利润,因此,厂商如果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的话,就说明没有获得超额利润。
8. 为什么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必然结果?平等和效率要怎样兼顾?
答: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实质是要素价格的决定,而要素所有者能否按要素价格取得收入,将关系到市场经济效率。要有效率,就要按要素价格给要素所有者以回报。由于人们劳动工作能力强弱不同以及人们占有要素情况不一样(有人占有资本和土地多些,有人少些,甚至完全没有),因此,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报酬即收入势必有差别,形成收入分配不平等。不承认这种差别,搞收入分配均等化,势必伤害人们投资和工作积极性,损害经济效率。
效率和平等难以两全,只能兼顾,在提高效率原则下尽可能考虑平等的要求,寻找一些以尽可能小的不平等牺牲换取尽可能高的效率,以尽可能小的效率牺牲换取尽可能大的平等的实现途径,以降低平等和效率的替换成本。例如,在税收方面,税率要尽可能合理;在社会保障方面,既不能搞“大锅饭”式补贴,又要加强对困难人员帮助,既要扩大社会保障面,又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仅如此,还要善于抓住平等和效率这对矛盾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矛盾主要方面,抓住问题主要倾向来协调二者关系:有时要更多强调些效率,有时要更多强调些平等。
1. 简释下列概念:
一般均衡分析
答:指经济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供求均衡的状态,研究所有市场如何同时达到均衡的经济分析方法称一般均衡分析,它强调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
答:在埃奇沃斯盒状图中,表示两个消费者交换两种商品所达到的各个最优位置的一种曲线,它是各种可能的交换均衡点的轨迹。
帕累托最优
答:指一种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己境况变得更好的资源配置状态,由意大利经济学帕累托最先提出。
2. 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3. 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
均衡发生在( )。
4. 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
状态,必须( )。答:D
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
=;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D.A、B和C
5. 在导出效用可能性曲线过程中,我们( )作人际效用比较。答:B
A.总是;B.不;C.有时;D.经常。
6. 整个经济原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的市场供给增加,试分析:
(1)在x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有什么变化?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
(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
答:(1)如果商品x的市场供给(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则其价格下降,供给量增加。由于实际生活中,各个部门、各个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x商品市场的变化会对经济的其余部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越大,就越不适用局部均衡分析。因此,需用一般均衡分析来考察x商品市场的变化与经济其他部门的相互影响。由于商品x的价格下降,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而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如果供给曲线呈正向倾斜)。
(2)在商品市场中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x商品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因此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和数量的上升。它同时又导致商品x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因此又引起生产商品x的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下降。这些变化被替代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削弱。
(3)由于(2)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获增加。商品x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致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包括商品x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这样,所有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都受影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又同时重新稳定,整个经济又一次进入全面均衡状态。
假设一经济社会除了一个生产者之外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该生产者为其产品市场上的完全垄断者,和用于生产该产出品的惟一投入的要素市场的完全垄断购买者。他的生产函数为Q=0.5x,产出的需求函数为P=100-4Q,投入要素的供给函数为r=2+2x。试求:
(1)该生产者利润极大化时Q、x、P及r。
(2)该生产者满足帕累托最优时的上述各值。
答:由题设,该生产者的利润函数为
8. 试解释为什么存在生产或消费的外部性情况下,经济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求:边际社会利益(MSB)必须等于边际社会成本(MSC);边际社会利益必须等于边际私人利益(MPB);边际社会成本必须等于边际私人成本(MPC)。
当仅存在生产的外部经济时,MSC&MPC=P=MPB=MSB,这个经济生产的商品量太少,以致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当仅存在消费的外部经济时,MSB&MPB=MPC=MSC这时,消费的商品量太少,以致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仅存在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时,MSC&MPC=P=MPB=MSB,这个经济生产的商品量太多,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仅存在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时,MSB&MPB=MPC=MSB,这时,消费的商品量过大,也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1. 简释下列概念:
答:指市场机制因某些情况或原因无法导致资源优化配置即导致无效率,这些情况包括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
答:是指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例如,国防、警察、消防、公共道路、教育、公共卫生等。其两大显著特点是:消费或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答:是指由市场提供给个人享用的物品,例如,商店里出售的面包、衣服、电视机、计算器等。其两大显著特点是:消费或使用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答:经济中不支付即可获得消费满足的人及其行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商品的非排他性。由于商品的这种特征,拥有或消费这种商品的人不能或很难把他人排除在获得该商品带来满足的范围之外。
私人成本 答:是指一个经济单位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需要支付的费用。
私人收益 答:是指一个经济单位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自己带来利益。
答:一项经济活动的社会成本是指全社会为了这项活动需要支付的费用,包括从事该项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加上这一活动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的成本。
答:一项经济活动的社会利益是指全社会从这项活动中获得的利益,包括从事该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加上这一活动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的利益。
答:是由技术条件和需求条件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市场结构,如铁路、航空、邮电、煤气、供电等部门,在技术上都要求有大规模生产才会有效率,需求上属所有消费者共同使用的性质。
答: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或者说收益)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或者说成本)都不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
答:科斯为解决外部影响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方案。其内容可以表述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自由谈判,那么在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的条件下,无论在开始时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答:由于事先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高质量产品遭淘汰,低质量产品生存下来的现象。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往往按平均水平推测产品的质量,从而导致高质量产品的交易价格偏低,交易数量较少,甚至可能导致只有次品才能成交的逆向选择。
答:指事后的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交易失效的现象。在特定条件下确立的交易,由于事后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采取“不道德的”行为而使得另外一方蒙受损失。道德风险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阿罗不可能定理 答:在非独裁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即满足所有个人偏好的社会偏好选择。
寻租 答:是个人或企业为维护既得利益或谋求新的利益而向掌权的人进行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
2. 在哪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
答: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微观经济学说明,在一系列理想化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在以下这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外部影响,信息不完全等。
3. 公共物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公共物品只能靠政府来提供?
答:公共物品是指供整个社会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如国防、警务之类。这些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以某种形式来提供,这是由其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的。非排他性指一产品为某人消费的同时,无法阻止别人也来消费这一物品。这和一件衣服,一磅面包之类私人物品不同。对于私人物品来说,购买者支付了价格就取得了该物品的所有权,就可轻易阻止别人来消费这一物品,而像国防之类的公共物品则不同,该国每一居民不管是否纳税,都享受到了国防保护。非竞争性指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为许多人所消费,增加一名消费者的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可供别人消费的量。例如,多一位消费者打开电视机不会给电视台带来任何增加的成本。这也和私人物品不同。一件衣服具有给你穿了就不能同时给他穿的特性。
公共物品使用之所以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因为公共物品生产上具有不可分性,如国防、警务等提供的服务,不可能像面包、衣服那样可分割为许多细小单位,而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供全社会成员使用。当物品可像私人物品那样细分时,消费者就可按一定价格购买自己所需要要的一定数量独自享用,排斥他人分享。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物品的偏好程度可通过愿意支付的价格来表现,使自己的消费达到最大满足,从而市场价格可对资源配置起支配作用。公共物品由于不能细分,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价格机制无法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需情况如实反映出来。这样,公共物品就只能由政府根据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来提供。如果要人们根据用价格所表现的偏好来生产这些物品,则谁都不愿表露自己的偏好,只希望别人来生产这些物品,自己则坐享其成,这样,公共物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了,因此,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了,而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4. 设一个公共牧场的成本是,x是牧场上养牛的头数。每头牛的价格P=1800元。
(1)求牧场净收益最大时养牛数。
(2)若该牧场有5户牧民,牧场成本由他们平均分摊,这时牧场上将会有多少养牛数?若有10户牧民分摊成本,养牛总数将有多少?
(3)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1)牧场净收益最大的养牛数将由P=MC给出,即1800=10x,得x=180。
(2) 该牧场有5户牧民时,每户牧民分摊的成本为。
于是养牛数将是1800=2x,得x=900。
该牧场有10户牧民时,每户牧民分摊的成本为。于是养牛数将是·2x,得x=1800。
(3)显然,从中引起的问题是牧场因放牧过度,数年后一片荒芜,这就是所谓公地的悲剧。
5. 垄断会带来哪些危害?
答:市场经济中大多数行业,尤其是竞争性产品生产行业,实行垄断是弊大于利,会降低效率:一是与竞争性厂商相比,垄断厂商的产量低而价格高,因为垄断者会限产提价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从而使消费者福利受损;二是垄断会使改进技术和管理的动力大大下降;三是行政性垄断会导致寻租现象,破坏公平竞争,浪费经济资源。
试说明为什么自然垄断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这一事实的后果是什么?如果政府管制自然垄断机构,将价格确定在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有什么问题不可避免?
答:自然垄断是由技术条件和需求条件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市场结构,规模经济非常显著,其产品的平均和边际成本会随产量增加不断下降,且由于边际成本只有低于平均成本才下降,因此平均成本曲线总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方。如果政府管制自然垄断机构,将价格定在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则厂商就要亏损,因为此时均衡点即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必然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方,即价格始终低于平均成本。
7. 举例说明积极的和消极的外部影响。
答:积极和消极的外部影响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读者可自行列举。
8. 如何克服消极外部影响对社会的影响?
答:克服消极外部影响对社会影响的措施之一是实行政府干预,即对产生消极外部影响的企业征课税金或罚款,把厂商造成的外在成本内部化,以促使它们消除或减少消极的外部影响。另一个途径是内部化合并,使合并后的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自然而然考虑污染之类的外部影响造成的损失,从而自动减少消极外部影响。还有一个途径是科斯提出的所谓确定所有权,促使有关企业通过谈判或法律诉讼程序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
9. 为什么在信息在完全的世界,信号是不必要的?在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信号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一些交易参与人会利用这种情况对其他参与人进行欺骗,产生所谓逆向选择问题,使价格机制无法正常起到信号传递作用。为此,就必须解决如何把私人信息传递给交易对方的问题以及如何甄别信息真假问题。在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的一方通过某种能观察到的行为向缺乏信息的一方传递一定信息,被称为“信号显示”或“发信号”,这种信号传递在信息传递在信息完全的世界中是完全不必要的。
10. 试举出若干个“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例子。
答: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可由读者自己列举。举例时一定要区分逆向选择由事先隐藏信息引起而道德风险由事后隐藏行动引起。
11. 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方面有哪些经济功能?由政府来配置资源可能有哪些因素会形成低效率?
答:政府为弥补市场缺陷,可有三方面经济功能:一是关于效率方面的政策,如禁止和限制垄断以及管理自然垄断的政策和措施,关于解决外部性、提供公共物品、管理信息等方面的立法和政策;二是关于公平方面的政策,如利用税收和转移支付缩小贫富差距的再分配政策;三是关于稳定经济方面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由政府来配置资源也可能形成低效率,其原因,一是无产权约束,官僚们花公家的钱易造成浪费;二是行政垄断权缺乏竞争效率;三是办事不计成本;四是难以监督;五是容易产生“寻租”现象,形成经济资源的非生产性损失。
1. 简释下列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 答: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 答: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答: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答: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国民生产总值 答: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最终产品 答: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的使用的产品。
中间产品 答: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
总投资 答:是一定时期的全部投资,即建设的全部厂房设备和住宅等,包括净投资与重置投资。
净投资 答: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的投资。
重置投资 答:是用来重置资本设备或用于补偿资本消耗的投资。
存货投资 答: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答: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它包括政府在教育、卫生、防务、警察和公共投资方面的支出及其他经常性支出。而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是一种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作为补偿的支出。
净出口 答:是指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后的余值。
间接税 答:是对商品和劳务征税,其特点是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包括向前转嫁和向后转嫁。
国民生产净值 答:是国民生产总值扣除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消耗即折旧以后的价值。
国民收入 答:指狭义的国民收入,是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答: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就得到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答:指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以后留下的可为个人所支配的收入。
储蓄—投资恒等式
答: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一个恒等式,指经济社会实际发生的投资始终等于储蓄,而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是否处于均衡状态。
2. 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上述项目都不计入GDP,理由如下:
(1)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2)一辆用过的卡车在这辆卡车生产出来的当期已经被计入GDP了,因此购买用过的卡车不再计入GDP;
(3)人们购买普通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一种产权转移活动,不属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经济学上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活动,因而购买股票不能被计入GDP,只有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支出才能计入GDP;
(4)购买地产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既不是投资,也不是消费,不计入GDP。
3. 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答: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银行在公共市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