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 政策解读调整至5000元,政策什么时候出台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正文
热点题材基金榜
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 超9成人群认为起征点仍偏低
来源:融360原创
关注中金在线: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呼吁了多年的个税起征点上调终于要来了。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具体内容如下: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虽说目前提交的只是草案,但是通过的可能性很大,这也意味着个税起征点上调至每月5000元几成定局。
  融360分析师带大家回顾一下个税起征点的调整过程。
  日《个人所得税法》通过,决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并制定出800元的个税起征点,2005年10月上调至1600元,2007年12月上调至2000元,2011年6月上调至3500元,此后一直执行到现在。
  近年来,关于个税起征点上调的呼声越来越高,每年两会上都有很多人大代表提出。确实,这七年间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是个税起征点却一直原地踏步走,尤其在大城市,虽然薪资水平要高于小城市,但是消费支出更高,个税已经沦为工薪税。
  过去两三年,个税改革据称一直在进行中,但是迟迟没有什么动静。之前有权威人士表示,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对不同家庭来说是不公平的,个税起征点提高的空间不大。让大家一度认为,个税改革的方向是,起征点不会上调,只会建立专项扣除机制。
  直到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个税起征点将上调。
  当时融360分析师曾预测,前一次个税起征点上调了1500元,涨幅为75%,历时仅三年半,这一次历时七年,个税起征点将最少上调至5000元,元的概率比较大,1万元以上基本不太可能。
  对于工薪族来说,个税起征点自然是越高越好,这意味着缴纳的个税会更少。从现状来看,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大部分人群并不满意或是只能勉强接受。
  网上有一份调查问卷: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你满意吗?结果显示,58.1%的用户不满意,认为起征点过低,33.4%的用户能接受,但是认为起征点还是有点低,只有8.5%的用户满意,认为起征点合适。
  不过衡量个税改革是否合理,不能单看个税起征点的上调幅度,还要看看专项扣除机制及税率调整。
  本次个税改革,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目前正式的文件并没有出台,所以并没有支出具体该怎样扣除,融360分析师将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说一下对工薪族的影响。
  首先要普及一点知识,税前工资要先扣除五险一金,这部分的金额称作“应纳税所得额”,然后再扣除个税。
  1、子女教育支出
  子女教育支出主要体现在学费上面,从小学到大学期间,这方面的费用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将能减轻一部分负担。
  不过融360分析师认为,其实大部分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并非体现在学费上面,占支出大头的应该是课外补习费及兴趣培养费,而这方面的支出不会在税前扣除,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子女教育的负担及个税负担不会减轻太多。
  此外,我国目前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本来学费就很少,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费也不是很多。就拿学费最高的大学来说,假设每学期学费是4800元,一年学费共9600元,平均到每个月是800元。不过目前并不确定这800元是否能全部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继续教育支出
  继续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之后面向成人的教育活动,放到这里指的是,在职人员如果想提高业务水平而进一步学习付出的费用,比如成人高考、在职研究生,以及律师、会计、银行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等费用。当然,大部分人群不会涉及到继续教育支出。
  对于少部分需要继续教育的群体来说,希望能指出具体哪些继续教育的支出能予以税前扣除。
  3、大病医疗支出
  简而言之,就是得了规定之内的重大疾病,除去社保基金支付的金额之外,其它需要个人自费的金额,这些钱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
  一般来说,年轻人得重大疾病的几率比较小,所以这一项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比较利好。
  4、住房贷款利息
  大家要注意的是,这里面说的是住房贷款“利息”,而并非住房贷款。如果是住房贷款那还得了,有可能直接把大部分工资都减没了,所以不可能扣除的是住房贷款。那么房贷利息能有多高呢?
  比如在北京地区,贷款100万,最高贷款年限为25年,目前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上浮10%,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每个月需还款6075.35元,总支付利息为822607元,平摊到每个月上是2742元。
  如果这些房贷利息每个月都能在税前扣除,也是挺多的,这点对于一线城市的房奴来说比较有利。实际上,经历了数年大涨之后,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非常高了,贷款100万甚至200万都很正常。
  如果贷款200万,月供12150元,每个月的贷款利息为5484元,每个月的个税可减少几百元。
  5、住房租金
  现在一二线城市职工的房租支出也不低。比方在北京地区,三环内一居室的价格普遍在5000元以上,五环内大部分也要4000元以上,对于有子女和老人的家庭来说,自己没有房,就要租两居室或三居室,租房成本就更高了。
  如果房租能在税前扣除,将给广大年轻无房群体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不过问题是,这些费用都能在税前扣除吗?如果真的能扣除的话,不仅需要提供租房合同,还要提供完税发票,但是目前租房市场很少有能够提供完税发票的。
  如果需要提供租房发票的话,需要取得房主的同意,因为要缴税,房租成本也要上涨;如果你的房子是由他人转租而来,或是从二房东那里租的,或是房主没有产权证,那就无法获取发票了。
  从以上专项扣除机制来看,确实能给广大工薪阶层减轻一定的负担,尤其是对于有子女、有房贷或是有房租的群体来说,税务成本将减轻不少,每个月可减少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个税。
  之所以大家对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表示不满,融360分析师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过去那么多年的个税缴纳方法比较单一,大部分人群对专项扣除机制不太了解;
  二是专项扣除机制在落实的过程中,有可能没有表面上那么理想,比如很多费用无法扣除,或者是难度较大,或者是办理程序非常繁琐。
  毕竟个税起征点上调对于大众来说最为直观、简单,普及的人群也最为广泛。
  税率下调
  除了个税起征点上调、新增专项扣除项目之外,本次个税改革还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
  简单来说,就是中低收入水平职工的税率将会显著下降,高收入群体税率则保持不变,真正执行了“不让个税沦为工薪税”。
  总体来看,本次个税改革确实向前迈了一大步,希望具体的政策出台后,能从广大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切实减轻职工的个税负担。
  如何才能让你的五险一金不白缴?可以到微信公众号:财秘笔记(rong360licai),回复“社保”查看。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解读|个税起征点为何调至每月5000元?财政部部长这样解释…
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一起关注这次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吧。
起征点提至5000元
大家究竟能省多少钱
个税免征额提到5000元,我们到手工资有何变化呢?
目前,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为3500元。
每月的应纳税额 =(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 - 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比如五险一金))×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如图:
具体怎么算,我们主要以最常见的工资及年终奖的交税情况来看看:
一、关于工资纳税:
在某公司工作的小明,上个月应发工资为5600元,其中五险一金缴纳566元。
那么,当月小明可以税前扣除的费用合计为:免征额3500元 + 五险一金566元 = 4066元。
应纳税所得额为()= 1534元,参照上表,对应10%的税率。
那么当月应纳税款为1534 × 10% -105 = 48.4元。
注:如果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那么当月应纳税款为:(5600 - 5566)× 3% = 1.02元
二、关于年终奖:
年终奖的纳税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扣除五险一金后,不包含年终奖的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
这种情况需要从年终奖中抽出部分填补扣除五险一金后当月工资不足3500元的缺口,剩余部分再除以12,匹配上图的适用税率和相应的速算扣除数,然后再计算剩下来的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
看个例子:
小周这个月发放年终奖24100元,而这个月工资薪金扣除五险一金后是3400元,不足3500元,那么就需要用从24100的年终奖里抽出100元补足,再将剩余部分24000元除以12个月为2000元,按上边的适用税率10%和速算扣除数105计算,这时应缴纳个税为:(24100 - 100) × 10% - 105 = 2295元(工资部分因为没有超过免征额所以不用纳税)
注:如果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那么应缴纳个税为:(24100 - 1500) × 10% - 105 = 2155元
2、扣除五险一金后,不包含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3500元
如果月收入 ≧ 3500元,则需要用年终奖除以12,用此结果匹配上图的适用税率和相应的速算扣除数。
此时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即年终奖的总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看个例子:
小杨年终奖金是24000元,而当月工资薪金扣除五险一金后为5600元(超过了3500)。
那么我们先确定税率:24000 ÷ 12 = 2000元。对照上边,对应税率表应该是10%的税率和105的速算扣除数。
那么年终奖应纳税额:24000 × 10% - 105 = 2295元
而小杨当月工资薪金应纳税额 = (5600 - 3500) * 10% = 210元
总计应缴纳个税为:2295 + 210 = 2505元
注:如果免征额提高到5000,那么应缴纳个税为:(5600 - 5000) * 3% + (24000 × 10% - 105) = 2313元
这么看一下,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大家的收入还是能“涨”不少的!
工薪族最受益
中国个税起征点偏低,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焦点,个税给工薪阶层造成了巨大压力。
对于工薪族来说,大部分人薪水在6000元——5万元之间,工资越高,个税越多:
北上广深工薪族成了缴税主力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我国个税缴纳额逐年增加。2017年个人所得税11966亿元,同比增18.6%! 看一下我国个税的增长幅度:
个税为什么增长快?
财政部曾解释:个税增长这么快的原因“主要是受居民收入增长、财产转让所得增加等影响”。分析人士说出真谛:居民各种所得的确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个税免税起征点仍是6年前的标准。这导致部分增加的收入需缴纳较高的个税。
工薪阶层成了个税缴纳的绝对主力。有数据显示,当年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人群的工资薪金所得个税,占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收入的比重已近七成。
哪些城市缴纳个税多、压力大?
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城市薪酬表:
北上广深是缴纳个税的主力。山晚小编的朋友说,他在北京工作,收入看起来挺多的,税前3万元,除去社保个税,到手2万元左右。然而,支出也高得吓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房贷。在大城市,无数家庭和他一样,有着沉重房贷压力。他们增加的一点点薪资,也被个税吞掉了。
但是,不久的将来,工薪族也将随着个税大改而受益。
国家政策越来越好,
税务政策越来越优惠,
个税起征点提高,
大家的收入也可以随之提高了!
编辑丨范卓 来源丨山西晚报
大家都在看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个税起征点将提高至何种水平?市场预期提至5000元|个人所得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个税起征点将提高至何种水平?市场预期提至5000元
个税起征点将提高至何种水平?市场预期提至5000元
推荐阅读:
  市场预期个税起征点提至5000元
  ■本报记者&包兴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那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提高至何种水平?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确定个税起征点标准的法定权限在全国人大。至于提高到什么样的水平,从角度讲肯定是希望越高越好,但是作为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制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因此要找一个平衡点,并不是提得越高越好。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税起征点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可以考虑适当提高,但是个税改革较为复杂,不是简单提高起征点就可以解决。
  据记者了解,个税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个税改革坚持“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即中低收入者少缴或免缴、高收入者多缴。市场普遍预期本轮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到5000元。
  据了解,1980年,个税起征点确定为800元;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2011年个税起征点提高1500元后,其纳税人从9000多万人减少至3000多万人,纳税面由28%降至8%左右。
  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个人所得税11966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当年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为8.29%。而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为6054亿元,占当年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为6.75%。
  张依群指出,个税改革关系到家庭收入、赡养系数、教育医疗成本、养老负担以及征管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所以,从初期看是调整起征点问题,从长远看是规范收入分配问题,即如何让个税改革同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改革、教育医疗改革、生育政策改革、住房保障改革相互衔接问题。
  张依群表示,从个税改革中长期看,必须增加家庭子女教育、医疗救治等方面的综合扣除政策,明确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方向进行改革。
  “关于个税,不是工薪阶层交得多了,而是高收入阶层交得少了,所以应降低边际税率、协调好个税与企业所得税之间的联动关系,再通过增加抵扣、降低税率等方式降低中等收入群体的负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可以增设一级零税率,要义就是要将多数人纳入个税征收范围,建立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税感”。
  长平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王长勇对记者建议,降低工薪个税最高边际税率到30%,并简并税率级次。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文章关键词:
相关专题: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好消息!个税起征点将上调至每月5000元!_凤凰财经
好消息!个税起征点将上调至每月5000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钢铁王国:gangtiewangguo(??长按可复制)
来源 | 钢铁王国综合
新华社消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今年又迎来了一次重大调整。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今日(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个税起征点将从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上一次调整还是在2011年,那一年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自2000元调至3500元后,此后的7年并未对个税起征点进行过任何调整。
此次除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以外,还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至于落地时间,从2011年调整来看,当时2月份提出的调整个税征收方案,3月通过草案,4月提交初审,6月二审通过,并于9月1日正式施行。所以此次调整,预计也将在下半年中落地。
我国个税规模有多大?2017年1年收入11966亿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个税缴纳逐年增加。2017年全国个税收入11966亿元,同比增长18.6%。2013年仅6531亿元,五年时间累计增长5435亿元。
年全国个税缴纳额统计
另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到今年前5个月,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6891亿元,同比增长20.6%,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013年全年个税收入。财政部解释称,个税收入大增主要是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纳税人数增长带动。
部分城市2016年个人所得税收入比较
谁在缴纳个税?2800万人受益
本次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之后,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将受益,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工薪阶层,是个税缴纳的主力军。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多数人来讲无疑是件好事,收入增加。
个税起征点调整到5000元以后,到底能节省多少钱呢?
以月工资10000元为例,根据个税计算方式: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减税金额234元。
附中国个税改革历程及关键时间节点:
声明:本平台刊登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听说点赞的老板都发了!想吐槽请留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网财经
中国日报网
每日经济新闻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凤凰国际iMarkets
凤凰国际iMarkets
澎湃新闻网
没有更多了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34999
播放数:59756
播放数:75682
播放数:5808920重磅!个税起征点调整至5000元,对你的收入可能有这些影响!
随着营改增逐步调整到位,
个税改革成为今年税收改革的重中之重!
对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
钱包是鼓的还是瘪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词——个税
尤其近段时间出现了明星“阴阳合同”
使税务问题更加敏感
个人所得税
征点提升,个税将迎来大改
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起征点提至5000我们究竟能省多少钱?
我国的个税起征点已经七年没变, 个税之前已经经过三次调整:
2006年1月我国将个税免征额从800元调整为1600元;2008年上调到2000元;2011年上调为3500元。
此后,个税起征点已经七年没变过,一直以3500元作为个税起征点。
如果按照个税免征额提到5000,我们到手工资有何变化呢?
按照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为3500算。
每月的应纳税额 =(每月收入额-元 - 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比如五险一金))×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率表、速算扣除数如图
具体怎么算,我们主要以最常见的工资及年终奖的交税情况来看看:
关于工资纳税
在某公司工作的小李,上个月应发工资为5600元,其中五险一金缴纳566元。
那么,当月小李可以税前扣除的费用合计为:免征额3500元 + 五险一金566元 = 4066元。
应纳税所得额为()= 1534元,参照上表,对应10%的税率。
那么当月应纳税款为1534 × 10% -105 = 48.4元。
注:如果免征额提高到5000,那么当月应纳税款为:(5600 - 5566)× 3% = 1.02元
关于年终奖
年终奖的纳税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扣除五险一金后,不包含年终奖的当月工资低于3500
这种情况需要从年终奖中抽出部分填补扣除五险一金后当月工资不足3500元的缺口,剩余部分再除以12,匹配上图的适用税率和相应的速算扣除数,然后再计算剩下来的年终奖的个人所得税。
看个例子:
小周这个月发放年终奖24100,而这个月工资薪金扣除五险一金后是3400元,不足3500元,那么就需要用从24100的年终奖里抽出100元补足,再将剩余部分24000元除以12个月为2000元,按上边的适用税率10%和速算扣除数105计算。
这时应缴纳个税为:(24100 - 100) × 10% - 105 = 2295元(工资部分因为没有超过免征额所以不用纳税)
注:如果免征额提高到5000,那么应缴纳个税为:(24100 - 1500) × 10% - 105 = 2155元
2、扣除五险一金后,不包含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3500
如果月收入 ≧ 3500,则需要用年终奖除以12,用此结果匹配上图的适用税率和相应的速算扣除数。
此时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即年终奖的总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看个例子:
小杨年终奖金是24000元,而当月工资薪金扣除五险一金后为5600元(超过了3500)。
那么我们先确定税率:24000 ÷ 12 = 2000元。对照上边,对应税率表应该是10%的税率和105的速算扣除数。
那么年终奖应纳税额:24000 × 10% - 105 = 2295元
而小杨当月工资薪金应纳税额 = (5600 - 3500) * 10% = 210元
总计应缴纳个税为:2295 + 210 = 2505元
注:如果免征额提高到5000,那么应缴纳个税为:(5600 - 5000) * 3% + (24000 × 10% - 105) = 2313元
上海成为全国第一单个税递延养老险试点
除了个税起征点提高,这个6月上海还颁布了关于养老的政策。
6月7日,太平洋保险在上海签发了全国首张个税递延养老险保单,投保客户为我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机长蔡俊,这意味着个税递延养老险试点政策正式落地实施。
个税递延养老保险
个税递延养老险,实质上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购买养老保险产品个人的税收优惠。考虑到这期间物价上涨因素,这一产品实际能起到个税“减负”作用。即使不考虑这期间物价上涨的因素,这一产品所起到的个税“减负”作用,还意味着迟缓缴税等好处。在国外,这种产品非常通行,可通过降低个人的税务负担,鼓励居民购买养老保险。
这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影响呢?
退休后税负更轻了。
假设一名30岁的普通工薪阶层,其工资计税金额(扣除三险一金等税前列支项目后)为10000元,如其每月购买700元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根据其收入所对应的20%最高税率来计算,税延政策使他延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每月140元,一年即为1680元。
30年后该人达到退休年龄,从个人账户支取商业养老金,根据30年后起征点及税率进行缴税,由于退休后的收入通常不会高于工作时的收入,因此退休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通常较低,再扣除通胀因素,税收负担就更轻了。
个税改革要一手抓制度,推进个税法修订,建立完整的征管体系;一手堵漏洞,建设全国税务网络征管系统。既要照顾工薪阶层、弱势群体的利益,也要防止明星、高收入人群逃税漏税的行为。
——纳税人
资料整理自指上姑苏、CRM管理会计平台、新浪、百家号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删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税起征点什么时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