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一体机耳麦二合一插孔有两个插孔 都插对了 单独插一个可以用 两个一起插只能听但是不能说

正在初始化报价器请问新买的耳麦不能说话是为什么?1个回答jiaywpang55日式的装修风格特点:一直带给人一种十分舒服的感觉,而日式简约原木风格更是如此,在房屋中满目可见的木质装修材料,总能带给人一种恬静却不失整洁的舒适感。随着不少日本品牌的兴起,日式装修风格也越来越成为许多人的选择。查看更多1个回答緈鍢简单式日本电饭煲一线品牌:松下、象印、虎牌
日本电饭煲二线品牌:东芝、三洋、夏普
国内品牌:美的、格力1个回答小小米206象泰电器直销进口传感器,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红外线传感器,色标传感器,光幕传感器,安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磁性开关,霍尔传感器,液面液位传感器,传感器配件,传感器安装支架,传感器反射板,工业电器商城1个回答超c 1.不同的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如红色给人带来紧张、压力大、疲惫,蓝色给人带来悲观.抑郁.失落,灰色给人带来受挫失意.缺乏自信.孤独。所以,在少女卧室墙面、地面及顶面颜色的选择上应选择一些淡雅温馨、柔和的颜色。
  2.如床罩、窗帘之类的配饰物品的颜色同样首先应该注重整体的一致性。如果墙面是白色的,卧室的窗帘、床罩等配饰可以选择一些柔和、明亮的花饰进行装饰。卧室的窗帘、床罩等最好统一起来,这样在卧室颜色上统一性比较高,整体感觉协调一致。
  3、房间应该以白色、乳白、淡黄、粉红、或三者混色作主调为宜。年轻人的用色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略为加深,但依然要以浅色为主。卧室的大面积颜色衔接不要超3种,墙壁的颜色要浅,地板颜色适中,家具颜色最深。1个回答xiaoming05net用驱动精灵 装驱动2个回答惩戒130444没有危害的反而有好处痣是很容易癌变的,去痣倒是很简单的用祛痣评瘊这药点痣效果就很好的3个回答qzuser_南宁3个回答日月神帅花家怡园之类的都不错哈3个回答猫咪_9050这问题还要问,真专业2个回答鹏duoduo工作室联想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国有企业,
联想的全称是联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
,政府部门持有相当比例的股份。
中科院有一家控股公司,
拥有联想57%的股份。
但2004年联想公司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
该控股公司的股份降至46%。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2001年营业额达到206亿元,目前拥有员工11200余人,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股份编号992),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2002年第二季(即4至6月),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达27.7%(数据来源:IDC),从1996年以来连续6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并连续9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第一(数据来源:IDC);2002年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费电脑世界排名第三。
1994年香港联想上市的时候,整个公司一共是7.6亿股左右,每股上市时的股价是1.33元,整个公司的市值大概是10亿元。1997年,北京联想的业务与香港联想整合后,总股票数是16多亿股,市值是39亿元。由于我们这两年不断发展,业务做得越来越好,我们就将原来占70%多的股份卖出一些给基金及国外投资人,这时候联想集团控股公司这家国有企业所占的股份,约为57%,海外公众股就占到了43%。而我们上市公司的总股数是74亿股,股价也大大升高了,整个市值高达500亿元。由于我们的业务发展良好,业绩也越来越好,股价也随之增加,股数也增多了。1994年上市的时候,公司的市值是10亿元,到2002年时大约是50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我们的市值增加了50倍。(就在记者成稿时,联想集团宣布以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股权置换收购了IBM PC的整个业务,从而使联想的股权架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联想集团控股公司所占股份从57%降至45%,IBM所占股份为18.5%。)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查看更多21222324252627282930新买的戴尔笔记本电脑,灵越系列的,耳机和麦插孔那里只有一个孔,把两个插孔都分别插进去试了,插进去的_百度知道
新买的戴尔笔记本电脑,灵越系列的,耳机和麦插孔那里只有一个孔,把两个插孔都分别插进去试了,插进去的
新买的戴尔笔记本电脑,灵越系列的,耳机和麦插孔那里只有一个孔,把两个插孔都分别插进去试了,插进去的时候会弹出窗口问接入的什么,点了耳机和麦,但是和对方语音我能听见对方的声音,但是对方听不到我的声音,我发语音消息播放自己也听不到,而且电脑自带...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二合一的,买对应的耳机。摄像头驱动没装好吧
这种新式笔记本用现在的智能手机耳机就行
买个转换线,那种口子需要用两根线转换成一根线的
可是我看网上其他系列的戴尔电脑也有这种情况啊,说是驱动的问题,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弄啊?
你的电脑只有一个插孔,而你的耳机有麦克风两个插头,肯定要转换
如果你的电脑也是两个插口,使用驱动精灵驱动一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背光键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已解决问题
耳麦不能说话。。。
提问时间: 06:27:34
新买的耳麦耳机可以听见话筒说话别人听不见而且比较喜剧的是。我和别人聊天,别人能听见他自己说什么,可以听见我在听什么歌,就是听不见我说话我有按说话键
浏览次数:9458
该答案已经被保护
建议你将耳机接到听音乐的接口上试试,是耳机问题还是以前你所接的接口问题,一试便知。耳麦相关信息的声音输出插孔插错地方了。船过水无痕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已收藏本页面
手机上面一个耳机插孔,下面一个充电插孔,每当两个孔都插上的时候,我就邪恶了。。。
下边两个?
你想过插线板的感受没有?
你是战斗机
我们有个设备,是要插卡的,没卡的时候,卡口位置旁边有个显示插入的指示灯。没卡一直闪,卡插进去就全绿了[大笑][大笑]
如果两个都在下边那还得了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日,阿姆斯特朗踏出登月舱说出了“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的划时代宣言,这段昭示信息时代拉开序幕的豪言壮语便是由缤特力的耳麦进行传输进而转播给全世界人民,更令人惊叹的是,值此已是缤特力耳麦进入外太空的第七个年头。时光流转,早已成为全世界话务通信领域领头羊的缤特力,也渐步将自身先进的技术应用至更加广泛的信通领域。今天的主角----缤特力 Backbeat fit也随缤特力的不断累积升级进化至第二代产品。
作为缤特力旗下运动外设领域的扛旗之作,Backbeat fit本身倾注了缤特力对运动耳机的独特理解和希冀。从外包装看起,纸质盒体用料十足,硬度和抗压能力一流,Backbeat fit系列有五种色彩,黑灰红蓝绿,盒体正面的耳机本体渲染图及盒体配色与实物相呼应,不同于市面大多耳机采用统一包装盒规格单独写的方式,仅包装盒配色独立造成的印刷成本提升,缤特力的大厂风范立显。类似衣服上的LOGO名签其实是一个开口拉带,展开后耳机本体通过透明塑料壳体一览无余,貌似扉页模特与颜色搭配各不相同,展柜式的设计逼格立显。
全家福,雅皮灰Backbeat fit耳机、防水可充电的收纳包、一条Micro-USB充电线,以及一大堆构成材质报告说明书之类的东东。当然,其中还有一张PEAR APP的6个月会员激活卡,享受不限次数的12项教程和专业人员一对一英文指导训练,缤特力也算为Backbeat fit的运动定位操碎了心。
Backbeat fit机头背面为按键操作区域,左右对称共四个实体按键,不同的操作标示图案下背景采用类似光盘制造工艺,根据光线照射角度不同,按钮或呈黑面一体,或在镭射效果下凸显操作标示图案,呈现淡淡的精致。佩戴进行实际操作时,得益于左右耳电话功能键和播放/暂停键的大面积设计,分摊了按压压力,耳部感受到的压强微乎其微,而隐藏其中的电源键及音量键在佩戴操作时,通常会习惯用拇指承托机头食指下扣按压,所以Backbeat fit的按键设计非常符合人体工学,毫不夸张的说,Backbeat fit是我用过所有机头集成按键的耳塞中操作体验和耳部感受最舒服的。
官方操作指南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zNjY1OTg0OA==.html
Backbeat fit采用半入耳设计,一体化的亲肤硅胶耳帽及支撑环整体形似水壶,出音口的收束设计能够很好的将声音集中传导至耳道内,而塞体本身也能进行20°左右的旋转调控,可以很好的适配不同使用者的差异佩戴习惯。
Backbeat fit五个配色均采用与黑色内外混搭的形式,沉稳之余却又灵动十足,在军用级别的P2i纳米涂层加持下,Backbeat fit的防水能力不止于IP57,更能有效抵御汗液及日常生活液体泼溅腐蚀,在此基础上,Backbeat fit还加入了反光涂层,夜间运动增加气场的同时也为安全增添保障,整体运动活力的气息爆棚。
防水演示动画: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MwNTg3NTU4OA%3D%3D.html
Backbeat fit采用耳挂式设计,整身约重24g,不同于市售大多耳挂式耳机线材挂脖的设计,Backbeat fit的线材颇短,佩戴时以双耳为支点悬空环绕枕骨,如此设计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耳机线材摩擦产生的听诊器效果,且耳机本身的重量由耳部的耳轮、耳屏、对耳轮三点分摊支撑,左右形成两个稳固的三角形,佩戴时耳部基本感觉不到负重感,且即便进行剧烈运动Backbeat fit也难以甩脱。Backbeat fit的佩戴与眼镜并不冲突,但环枕骨的线材在一些场景下略显尴尬,如扎马尾的朋友或需要枕靠椅背等,不过作为运动耳机,这些小小不足并不算什么问题。
缤特力为其旗下耳机设计了不同的APP,其中PLT Hub算是通用APP,在其中可以阅览耳机的各项数值及使用说明,相当于移动端的说明书,另有一个实用功能就是查找耳机,前提是耳机得处于开机状态。Backbeat fit APP同样有功能说明,但加入了固件升级、切换设备等功能。Backbeat fit首次连接IOS设备会自动弹出Backbeat fit APP的下载窗口,通过固件升级,可将原机自带英文语音切换为其他官方支持语种,但软件本身并不支持语言切换,固定英文显示,更为奇葩的是,该软件安卓版本能在其他助手类下载到的版本最后更新日期在2016年,打开后无法连接耳机,想来应该是只在谷歌市场进行跟新,考虑到国情,我恍然大悟:怪不得Backbeat fit本身并不挑设备,但包装上注明了“Made for ipod、 iphone、 ipad ”。
Backbeat fit具备快充功能,充电15分钟可以使用1小时,实测完全充满一次需要2小时左右,满电状态下官方宣称可以达到8小时连续使用,这段时间的使用经验来看,一次满电支持7小时左右的使用,考虑到实际使用中音量大小及通话时长等因素,也在情理之中。Backbeat fit随机附赠了一个支持充电的收纳包,内置2700毫安时的电池,可以额外为耳机提供10小时续航。收纳包上部采用网面速干材质,下方包裹电池部位采用支持IPX5级别防水的皮质,运动元素十足,电池上设置了一枚约0.8寸大小的圆形触摸屏,轻触可查看收纳包电量,连接耳机时也可查看耳机当前电量,科技感十足。
使用Backbeat fit接打电话是件比较愉快的事情,Backbeat fit采用Openmic开放式麦克风设计,本身的拾音效果相当好,这段时间使用Backbeat fit接打电话对方从未出现听不到或听不清的情况,且Backbeat fit支持DSP及双全工回音消除的降噪技术,通话过程中能有效消除回声、啸叫及环境背景里的噪音,左右耳同时发声,清晰明快,同时解放双手,这段时间,我已习惯使用Backbeat fit进行长时间的通话。
重点来了,Backbeat fit的音质如何?拿到Backbeat fit的一周里,我分别使用IPHONE X及魅族15P两台设备进行试听,软件用虾米音乐和QQ音乐,歌曲取HQ及SQ品质,无固定风格及歌手。得益于A2DP协议的加持,Backbeat fit做到了真立体声,且音频传输的质量相当高。听感上,Backbeat fit高频相对内敛,不会有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出现,给人的感觉相对含蓄,而低频的处理也稍显下潜不足,作为运动耳机,音乐高低频没有太出彩的表现很难与锻炼中血脉贲张的心跳契合,但让我震惊的是,Backbeat fit的中频相当细腻,解析力和还原度都相当不错,人声位置略微靠后,但各种乐器的细节都能准确展现,而且副歌与和声也能完美分离。
Backbeat fit的半入耳设计,在使用过程中,也能让使用者清楚感知周围环境,使用Backbeat fit听歌,不管是否在运动的过程中,都能将音乐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就好像身处电影中的某个片段,无论车水马龙还是人声喧闹,都与音乐和谐的交织在一起,而你,作为主角永远处在这个场景的中央,Backbeat fit中播放的音乐永远不会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而是恰到好处的加入了生活的烟火气息….
缤特力(Plantronics)BackBeat FIT 无线运动立体声蓝牙耳机 音乐耳机 通用型 双边耳挂入耳式 激情红色
京东:¥498
【前言】本人烧了14年的随身系统,今年年初才开始接触台式机,Emmm.....对于台式系统的认知不足,所以前前后后入手了不少装备,估计关注我的朋友都看到了我今年入手的一些东西,有时候也走了些弯路,不过好在有一点点随身听发烧的基础,所以走的弯路并没有当年玩儿随身那么多哈!今天要跟大家聊聊的是拜雅DT880。其实在没接触台式系统之前对于它早有耳闻了,一条卖了38年的耳机,即便经历数次改版想必也有着过人之处,或者说入个老耳机也许能减少碰壁的几率......
【开箱与产品细节】我入手的是250欧版本,600欧对于系统要求较高,我从朋友那借来玩儿过一段日子,感觉现有系统发挥不了600欧的水平,32欧的感觉是用来随身直推的,考虑到我并不打算回到随身系统,所以就入手了这条阻抗适中的版本。包装上明确指出了各版本的差异:32欧适合用在随身系统,250欧适合用在家用hifi系统,600欧的就要砸下无数资金构建Hi-end系统才能发挥出耳机水准了。呃.....咱发烧还没到达那个境界,想要一口气上高阻还得看看自己的荷包愿不愿意噢~
包装盒里是一个软绵绵的皮质收纳包,真假皮未知,比较轻便吧。我在网上看到有小伙伴入手的是木盒装的,难道那是旧版本?
盒子里有厚实的海绵作为衬垫,里边只有耳机和说明书,对咯,包装盒子千万别扔掉,因为保修卡贴在包装上~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技术参数)
Transducer type(换能器类型) . . . . . . . . . . . . . . . . Dynamic(动圈)
Operating principle(工作原理). . . . . . . . . . . . . . Semi-open(半开放式)
Frequency response(频率响应) . . . . . . . . . . . . . 5 - 35,000 Hz
Nominal impedance(标称阻抗) . . . . . . . . . . . . . 32 Ω / 250 Ω / 600 Ω
Nominal SPL(标称灵敏度) . . . . . . . . . . . . . . . . . . 96 dB
T.H.D(总谐波失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
Power handling capacity(功率承载能力). . . . . . . . . . 100 mW
Sound coupling to the ear (佩戴方式). . . . . . . . Circumaural(包耳)
Nominal headband pressure(标称头梁压力). . . . . . . approx. 2.8 N
Cable length and type(线材长度和类型) . . . . . . . . . . . 3 m / straight cable(三米直线)
Connection(接头) . . . . . . . . . . . . . . . . . . . Gold-plated 1/8" mini stereo(3.5mm镀金接头)
jack plug (3.5 mm)
and 1/4" adapter (6.35 mm) (6.35mm转接头)
Weight without cable(无线材重量). . . . . . . . . . . . 290g
无意之中居然觉得跟我的AUNE S5A挺搭,我在入手前可没去考虑过配色的问题,误打误撞居然成了一对CP!
耳机的网面.....密集恐惧症请绕道~其实这个设计还是招人喜爱的,全金属,与四周其他部位的哑光色产生视觉反差感,只是网面上的型号铭牌觉得字体有些怪异,总觉的不是那么规矩?
整个耳机最让我抓狂的是下图的这块黑色塑料,违和感十足啊!我觉得吧贴个金属片上去都会比这样子好看不少。
仔细看塑料块,似乎还有点接缝上的问题,不过这塑料块是用螺丝固定上去的,质量上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45mm的单元装上了柔软绵密的天鹅绒耳垫,看惯了纯黑色的耳垫再来看这个会觉得挺养眼的!我查了一下TB,原装耳垫要价248元左右,感觉有点小贵,大家千万别去买那些几十块的甚至十几块钱的山寨,因为原装耳垫里是有调音圈的,这对耳机频响和调音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如果耳垫坏了就狠狠心入手原装的吧,毕竟原配才是原汁原味。
横梁外包的皮料做工不错,经过了压痕处理,佩戴起来挺舒服的,不会有压头的情况出现。
老款耳机相比现在的新款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换线,所以可玩性大大降低了,比较适合不折腾的烧友。
线缆粗壮,挺结实的,还附送了6.5mm转接头。
【主观声音体验】先来简要介绍一下本人的前端配置情况:数播:AUNE S5A。这个我前段时间给大家做过分享,我是拿来当数字转盘用,接口挺丰富,甚至还支持CD抓轨,可以说是2018年度比较超值的数播之一,最近我接在家里的NAS上使用,就是它太过依赖于遥控器,现在用手机操控妥妥滴稳。
一体机:香榭丽舍解码耳放一体机。单颗AK4495S解码,BOSS答应我日后升级双AK4495S,目前算是试验状态的产品,不过音质可圈可点,是我日常主力机型。缺点嘛.....就是感觉配色与解码、耳机不太和谐,目前只推出了黑色这一个版本。
线材:佳耐美AES线(纽崔克插头),这个是TB上买的,入门级定位,圈子里都说烧线材必须先从佳耐美开始,好吧,150块钱搞定......
排插:那享声周年纪念的镀铑排插,据说有什么滤波作用,这个东西我也不太懂,就不多解释了。
电源线:天乐PT-X,这货的价格比DT880还高一些......
Emmm....个人觉得AUNE S5A+香榭丽舍是一套没什么明显短板的入门组合了,如果还想降低一点预算的话,数播可以选择AUNE S5,就是不带解码板的那款性价比会更高,这样一套下来8000块钱不到,一般的中低阻抗耳机都能驱动得比较靠谱,加上周边的线材之类的东西,可以听好多年了。如果您预算更高一些的话,我建议直接上独立解码+独立耳放吧,一体机系统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投入太多资金。
关于DT880的文章在网络上多如牛毛,这次我想来点特别的。DT880算是非特斯拉系列中的高阶产品,可能不少对拜雅有兴趣的童鞋比较好奇它跟特斯拉系列耳机声音方面有多大的差异。近几年拜雅一直力推特斯拉系列,特斯拉也算是拜雅的一个独特“标签”了吧。本人手头有一条DT1990PRO,直接拿来做个对比吧。
先说说说佩戴。DT880完胜DT1990PRO。别看DT1990PRO的价格是DT880的3.5倍,但是在佩戴人体工学方面做得却没有DT880那么好,DT1990PRO有点压头,主要是耳朵压得有点紧,DT880就没这种问题,比较宽松更适合长时间佩戴。不过呢这个结论来自我这么个大胖子头上是比较主观的,如果你的头型适中,估计DT1990PRO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或许只能说DT1990PRO对于头型大小的局限性大了一点。再啰嗦一点:上图里我给DT1990PRO穿了件“毛衣”,虽然可以更好的防止皮料老化,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穿了毛衣佩戴更不舒服......
接下来说说声音方面的差异点:
1.两款耳机的阻抗是一样的,但由于两者之间的灵敏度相差6dB,所以DT1990PRO的声压级感觉明显高一级。
2.声音的饱满度:DT1990PRO更加立体一些,特别是听流行乐和古典的时候可以带来更高的包围感,相对来说DT880单薄了一点。
3.密度:DT1990PRO和DT880的密度差距甚微,DT1990PRO略占优势。
4.低频:DT1990PRO的低频下潜更深,凝聚力更强,但是DT880的低频残响更加顺滑柔和,本人不是低频控,主观以为DT880的低频更得我心。
5.人声:DT1990PRO的人声线条更明显一些,同时能展现出优秀的解析度;DT880的人声显得更柔和一点,线条感没DT1990PRO那么夸张,显得更轻柔一些。思来想去这两个耳机的不同处理方法是合乎情理的,DT1990PRO定位于监听,更注重声音细节呈现和还原,所以中频的呈现更加丰富,DT880是拜雅高保真系列的耳机,更注重听感一些。
6.高频:对于乐器的呈现,除了结像DT1990PRO更加突出一点之外,像什么延展性、细节表现居然是出了奇的一致......
7.声场:DT880的声场更规整一些,基本趋向于一个正圆形,前后左右的声音定位没有特别突兀的点,边际感比较明确,再加上整体调音柔和,所以用来听听古典是个不错的选择;DT1990PRO我到觉得横向略优于纵向,甚至有时候乐器的左右位置更加吸引我的注意,而且DT1990PRO的声音过于强调解析度,声音偏刺激一些。从个人喜好角度来说,我更青睐DT880。
8、整体风格:我觉得无论DT1990PRO还是DT880,在调音风格上基本是一致的,都属于均衡直白的味道。但是在细节呈现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DT1990PRO定位于监听旗舰,所以它会更加强调信息量以及结像轮廓的呈现,DT880则偏向于柔和自然的细节表现,不强调突出,只要做到有,并且听着舒服就行。所以从素质角度而言,显然DT1990PRO更有优势,从听感上来讲,DT880更加耐听一些。
【总结】那么问题来了,既然DT1990PRO几乎有着压倒性的优势,这条上市38年的DT880如今还值得买吗?大家伙儿不要忘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价格!一条DT1990PRO的价格可以买全DT880三个阻抗了!花更高昂的价格能带来更明显的信息量和更具线条感的声音呈现到底值不值得,我觉得这问题在发烧圈子里本身就是死循环,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不是么?但如果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考虑显然DT880更加吸引人。当然还得说一个话题,那就是“潜力”,我不知道我这两条耳机在那些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前端上还能激发出多大的潜力,但如果你手上的前端设备并不是很高端,那么DT880更加门当户对一些。最后简单总结一下DT880,希望能给大家做个选择上的建议。
优势:1、做工精良;3、用料靠谱;3、声音柔和,自然耐听;4、性价比突出。
不足:1、不可换线,可玩性较低;2、耳机上的塑料块略显低档。
适合人群:1、对于音质要求较高的烧友;2、对于预算不高的烧友;3、比较偏爱声音直白风格的杂食性烧友;
不适合人群:1、不是顶级打死也不买的资深老烧;2、不喜欢直白风格的烧友。
拜亚动力/拜雅 (beyerdynamic) DT880 PRO 头戴式参考级专业录音室半开放式监听耳机 250欧姆
京东:¥2199
【前言】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给大家介绍过一款自然声NS2,这个小塞子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不久听说推出了一款旗舰NS5,于是我陷入了沉思:1080块钱也能称为旗舰么?而且卖得比NS2还便宜,这年头堪称旗舰的耳机哪个不是好几千甚至上万软妹纸的!!本着前一次尝到螃蟹的甜头,这次干脆就直接盲狙了NS5。入手有半个多月了吧,没有经常听,耳机还不在最佳状态,所以本篇基本算是一个开箱贴,同时也会略微提及一点音质的问题。
【开箱和产品细节】整个包装设计风格略偏向中国风,黑色打底,整体还是较为耐看的。据说它经由著名青年作曲家方岽清老师参与调音,而NS5实际上还有一个中文名字:梦桥。中文名字直接沿用方岽清老师的大型交响组曲《梦桥》,感觉厂商与方岽清老师关系匪浅!能专门邀请来为NS5做调音指导,恐怕这塞子的实力不可小觑。
方岽清简介:方岽清,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摄影家。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头奖第一名;“上海之春”国际作曲比赛第一名;亚洲国际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北京大学中乐学社驻团作曲家;美国TCU国际大提琴艺术节特邀艺术家;中央电视台外交事业60周年文艺晚会音乐总监;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澳门大型综艺晚会音乐总监;中央电视台2015“海峡艺术家”音乐会音乐总监;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教师;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常任评委;Leica Artist CN 高级会员。(百度百科)
包装盒里的物件:1、NS5动圈耳机;2、七弦三色堇(8芯4股无氧铜+4股无氧铜镀厚银);3、耳套一堆;4、真皮收纳袋。
我手头的塞子非黑即白,感觉太过单调,所以这次就入手了一条玫瑰金的NS5。原本以为这颜色会不会过分骚气了些,实际入手后总算放下心了,其实这个配色还挺好看!
NS5整个外壳腔体采用镁铝合金打造,可惜并非一体成型,侧边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契合线,但整个面板光滑明亮,还是显得比较别致的。或许不少朋友会觉得这外壳是不是容易刮花?这段日子我每天都在做一个小实验:我把它当做睡觉塞来用,由于本人习惯侧睡,所以耳朵上的NS5经常会与凉席枕头蹭来蹭去,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任何划痕,感觉这涂层还是很靠谱儿的。
耳机插座型号是比较常见的0.78双针接口,虽然这种规格很普遍,但我试了一下手头现有的一些双针线缆均无法使用。主要是因为入口处的孔位下凹,略有深度,所以如果想换升级线的话比较困难,建议直接选购自然声的线材,如果想选择第三方线缆的话还是建议去实体店试一下更放心。
卸下耳套,可以看到导音管与外壳一体成型,做工比较精良,滤网也显得较为干净,做工还是值得夸赞的。
官方给出的重量数据是14g,经过实测发现出入较大,但由于采用了耳挂式佩戴法,所以这点重量并不算什么问题。
NS5的配线有很多款式可以选择,从便宜的七弦白丝线到贵得咋舌的七弦紫罗兰。反正太贵的我买不起,最终选择了这条七弦三色堇(8芯4股无氧铜+4股无氧铜镀厚银),价格适中,与NS5一起购买的话是1480元(玫瑰金版本的价格本身就比其他颜色略贵一点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向iPhone学习?)
这条线材柔软度很好,不过8股的方案会让线材显得比较粗狂,整体精致感还是挺不错的,分线器采用了原创设计,是一条较为实用的线材。
配件里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套套,感觉不要钱似的.....。
这耳机收纳袋是真牛皮来的,刚拿出来的时候有一股浓郁的皮革味,做工也还可以,拿来当做小钱包也是不错的噢!!
【佩戴感受】我看到网上有小伙伴说NS5对耳朵尺寸很挑剔,但我和妹纸都没有什么问题,特别是妹纸对于一般的入耳式耳机都是很难佩戴舒服的(好像它的耳朵特别小,耳洞也很小),但是这个耳机对她来说没问题。另外由于七弦三色堇线缆柔软,所以挂在耳朵后边不会有生硬的感觉,同时也不会存在听诊器效应,我的NS2上所使用的七弦白丝线也同样没有发硬和听诊器效应,至于其他像什么月光线紫罗兰线的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买不起......。
【声音浅析】我用这条耳机前前后后加起来估计10个小时都不到,官方给出的建议是100-150小时。Emmm.....所以就先简单说说初听感觉吧。NS5开声就觉得声音是比较健康的,没有特别突出的部分,比较偏向平淡一些,所以如果你平日爱听动次打次的那种就跟这塞子没什么关系了。它的低频下潜很浅哦,点到即止吧,快节奏的音乐不是那么有氛围,但是这塞子对于乐器的诠释是比较到位的,换句话说它的高频细节较为丰富,延展性也具备一定的张力,用来听听大小编制都没毛病。
声场方面的话,在塞子体系中算是比较优秀,纵横声场都能展现出一定的空间感,只是由于动态响应一般,没能感受到磅礴的气势。人声表现力方面的话,我觉得要比我手里的榭兰图好多了,榭兰图人声比较干涩,缺乏韵味和湿度,NS5的人声其实韵味也不算多,但比较突出,湿度上觉得还是欠了那么一丢丢。
总而言之NS5的声音基本上属于偏清淡的口味,我觉得它更适合于演绎古典、流行、乡村、布鲁斯或者日系ACG这类音乐风格。当然,目前我的NS5并没达到最佳状态,动圈塞子都欠煲,期待150小时之后能带来更多的惊喜。
【总结】NS5这条塞子被定义为旗舰动圈,从价格上看有些门不当户不对的节奏,毕竟随便一个自称旗舰的塞子都会定价几千上万了!但仔细看了看他们家的动圈系列,这NS5还真对得起旗舰的名号,因为NS5是他们家最贵的动圈塞子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看来BOSS主要还是拿它与自家产品作比较给予的名号,并没有跟其他厂牌做PK的意思。声音特点方面,由于目前我手头这条还没有彻底开声,所以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了些,但仅从开声所表现出的解析和分离度,已经让我对它产生的好感,没有恶声,是一种健康的声音状态。至于它的真实实力到底如何,待我再煲一段时间再来与大家做分享吧。
自然声ns5“梦桥“旗舰动圈入耳式耳机
淘宝:¥1080
哎~上次说好的DT880的分享,我到现在都还没完成,近期一定给大家奉上,如果大家有关任何HiFi方面的事儿想与我交流,欢迎在下方留言噢,如果能打个赏什么的就最好了嘿嘿~~。
【前言】每次小米上新都会引来一波热度,作为一个耳机发烧友,必须来一波!上个礼拜看到小米头戴式蓝牙耳机在官网有货就下单了,下单后看了看自己的购买记录,特么居然我在5年里买过小米十多件产品了.....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并不算米粉,主要是因为小米的东西性价比都挺高的吧,什么耳机啊风扇啊充电器啊按摩贴啊手电筒啊都有买过~。好了废话不多说,今天是给大家来个小米头戴式蓝牙耳机的开箱,看看这299元的蓝牙耳机到底值不值得买。
【开箱和产品细节】如果不是因为aptX,估计我也是不会考虑购买小米头戴式蓝牙耳机的,虽然aptX拿到现在来说并不算是个很先进的编解码技术,但有了这个东西至少最起码的音质是有保障的,而且对降低延迟有一定帮助。我自己的手机也刚好支持aptX所以就入手了,准备拿来追剧用,最近在疯狂追《蛮荒记》和《钟馗捉妖记》,不知道有没有同僚哎呀?!
耳机是通过一次性塑料捆绑带固定在包装盒子里的,一旦撕开就无法还原了,所以这是最简单的检验耳机是否二手的办法。
盒子里的物件:1、小米头戴式蓝牙耳机2、说明书保修卡
哎呀~~居然连充电线都给省了啊?!
感觉这次不给充电线是不是有点过分了?!不过不要紧,这个耳机用的是很常见的mini USB线缆,我的手机充电线刚好可以拿来通用的。还是先来看看耳机本体吧,小米头戴式蓝牙耳机的外观看上去挺简单的,目前只有黑色款,如果有别的颜色可选的话我肯定不会选择它......。
耳机的外形全部经过了圆化处理,不存在任何棱角的地方,造型看起来挺可爱的。
PU耳套看起来比较厚实,虽然透气性良好,但大热天使用可能还会比较热,耳机单元是40mm的,单元上印着大大的左右标识,辨识度较高。
耳罩部分设计简洁,一开始我以为是触摸式的按键,其实是物理按键,通过按压耳罩就可以实现播放暂停、接听/拒接的功能,按2下则是呼出语音助手。
音量调节和切歌键设计在耳罩下侧的部位,手感还算不错,只是不具备3.5mm耳机线接口,这个耳机只能在蓝牙模式下使用。
内部钢架采用了黑化处理,具有良好的抗腐蚀作用。
横梁内侧是橡胶材质,植入了海绵材料,佩戴舒适度能让人满意。
小米头戴式蓝牙耳机是能够折叠的,平时收纳比较方便,不听的时候随手扔在包包里就行啦。
【随便拍了些图赏】
【主观听感】我把小米头戴式蓝牙耳机蓝牙接驳到华为mate10 pro上进行了简单的体验。说实话,这耳机刚开声时会有想把它扔掉的冲动......声音比较粗糙,没什么低音,总之就是不会让人冲动的那种声音。但是我发现经过1小时的持续播放,声音居然有了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是正向的。声音细腻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人声的塑料感在慢慢消失,虽然依旧不能让人心潮澎湃,但三频均衡,比较适合用来长时间聆听,总体声音走向是比较健康的。
【总结】299元的小米头戴式蓝牙耳机到底值不值得买呢?首先在做工上还是能够让人满意的,虽然通体几乎都是塑料,但没有任何毛刺感,模具比较精良,仅有235g的重量佩戴也比较舒服,不存在压头的情况。声音表现的话,可能就仁者见仁了,如果你喜欢动词打次的声音,那么它一定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是比较喜欢那种均衡自然耐听的声音,那么这款耳机会显得更加超值。最后提两点小米头戴式蓝牙耳机的不足吧,我觉得如果耳机能提供3.5mm接口的话,可玩性会更高一些,另外就是希望小米头戴式蓝牙耳机日后能推出更多的颜色,黑色实在太低调了......。
相关产品:
小米头戴式蓝牙耳机 黑色
苏宁易购:¥299
一、前言:
先作个自我介绍吧,我今年已经55岁了,产品评测是我的爱好。
也许是我曾经从事过影音方面的工作的原因吧,我对音响方面的产品有特殊的爱好,只要是有关影音方面的产品试用我都会申请的,不瞒大家,我已经通过试用得到过好几款耳机了,但头戴式的这次是第一个。虽然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接触过许多品牌的头戴式耳机,那仅仅是使用而已。拿到这款冰豹 ROCCAT KHAN AIMO–7.1 高分辨率 RGB 游戏耳机后才能仔仔细细从头来认识它、保养它、使用它。
二、开箱:
每次写评测我都想把开箱的这个步骤给省略了,但这次不同,想把开箱过程写进来是一种强烈的欲望,因为产品的确真的很漂亮,不把这一过程写进来,就会觉得不完美。
产品的包装在快递运输的过程中稍微受到了一点挤压,有一个角有一点变形,尽管这样也掩盖不了产品包装的华丽。在多次的试用过程中,我发觉无论什么产品的包装,只要用黑色作为包装盒的基色,无形中就把产品提高了一个档次。
包装盒的正面采用了冰豹风格的黑色包装,标明了这款产品增加了AIMO灯光系统,右上角是冰豹十周年纪念的LOGO,左下角应该是HI-RES-AUDIO认证,其实我这个老头子也不认识,幸好电脑可以查到。真正吸引我的是这大器的耳机图案,只想马上去掉包装一睹真容。
包装盒的背面是用多国语言的文字介绍,将产品的特点、基本性能简要的介绍了一下。就是字体太小,害得我这个老头用放大镜扫了半天。
终于可以打开盒子一睹真容了,写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跟我的心情一样,就像揭新娘子盖头的感觉。
里面的内容很简单,耳机紧紧的嵌在塑料衬托里,这样能够很好的固定和保护耳机,除了一份说明书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耳机线固定在内包装的另外一面,为了防潮还放了一包干燥剂。
三、耳机外观:
耳机一拿到手中我就先说一说它的手感吧,这款冰豹 ROCCAT KHAN AIMO–7.1 高分辨率 RGB 游戏耳机无论你从什么地方去接触它,你的手都会觉得那么舒服,特别是接触头梁和耳罩的皮革材质,仿佛是和肌肤的亲密接触(不多解释,你懂的)。
自己拍了很多图,都觉得体现不出产品的神韵,只好借用官网的这张图,觉得这张图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我这篇文章对冰豹 ROCCAT KHAN AIMO–7.1 高分辨率 RGB 游戏耳机的理解。(在此向官网致敬)
头梁采用了一体式的设计,顶部印有冰豹的英文LOGO。
与头部接触的部分采用了皮革材质,内部填充的应该是记忆棉,手感细腻、饱满,戴上后,头部不会感觉有压力。内部的金属材质增加了头梁的坚固、耐用。佩戴分开时不会觉得生硬,戴上后夹持稳定,力道适中。
头梁为了适合佩戴的舒适,增加了可调节的部分,经本人亲自测量最长可达3CM。拉伸时可以通过手感及声音去感受长短的刻度。
头梁与耳机交界的内侧标示了左右的标识,其实不用标明也可以利用麦克风的方向就能分左右了。一般有麦克风的一边是左边。
冰豹 ROCCAT KHAN AIMO–7.1 高分辨率 RGB 游戏耳机采用了左、右两个50MM的发声单元,这在头戴式耳机中算是比较大的了,其好处就是能够把耳朵全部包裹住,使耳朵没有压迫感,保证在长时间的使用中耳朵的舒适感并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耳罩内部采用了黑色纱质布料将发声单元隔开,很美观。耳罩同样采用了皮革外表,记忆棉填充的设计,佩戴的确很舒服,但始终克服不了头戴式耳机存在的通病,就是耳朵的闷热感,特别是热天,所以只有自己克服一下了。
耳机外壳表面采用了磨砂处理,手感舒适。左侧表面是冰豹的英文LOGO,安置了麦克风和耳机的出线口。右侧表面是冰豹的豹子图标,并安置了音量调节旋钮及7.1声道与环绕声转换按键。
右侧耳机的音量旋钮是在耳机上就能直接调整耳机音量的大小,可以根据的习惯调整耳机。使用时不需要在电脑上操作,这样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7.1声道与环绕声转换按键主要是在你游戏或者听音乐、看视频时你可以根据资料源和自己的喜好进行调节。
耳机可以在“丫”型架内有一定角度的摆动。
耳机与头梁连接处有一定角度的扭动。这样的设计是让耳朵周围在纵向和横向都能很好的贴合。
耳机左右各有两个孔,被“丫”型架遮挡住了,一般不会太注意的,这是为了让喇叭在震动过程中使空气流动的,相当于减轻内部的压力,如果压力大了,声音就会有发闷的感觉。
耳机的背面和“丫”型架的远端设置了AIMO灯光系统,灯光设置的很巧妙,仿佛是从很规则的裂缝中渗出来的一样,不是那种大面积、刺眼的夸张设计。颜色是红、蓝两色交替渐变的,亮度可以在电脑安装的驱动里进行调整(文章后面我会再介绍的)。
3、麦克风:
麦克风设计在耳机的左侧,可以上下旋转并实现开关机,向上旋转是关机,向下旋转是开机,并且可以通过“咔哒”的声音来判断开关机。
麦克风还可以任意弯曲,可以根据你嘴唇的位置进行调整。
4、耳机线:
耳机线采用了编织线,粗实,质地较硬,不会轻易的缠绕,长度有2米多。由于内置了声卡,接口只能用USB进行连接了。
写到这里有许多朋友就会考虑了,除了带USB的设备能够使用外,手机或播放器等3.5mm插头的设备要打游戏、听音乐、看视频就不行了?别着急,我来告诉你,你可以购买一条OTG线就能够和手机连接了,有图为证哈。我试听了一下,音质还是不错的。
四、体验:
要想在电脑上使用冰豹 ROCCAT KHAN AIMO–7.1 高分辨率 RGB 游戏耳机,首先要安装驱动,因为我的电脑无法自动安装这款耳机的驱动,没有驱动虽然也能响,但是你要体验7.1声效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就到冰豹官网上去找到了,(耳机驱动下载链接:https://www.roccat.org/zh-CN/Products/Gaming-Sound/Khan-AIMO/)
下载好驱动,解压、安装就行了,安装时请按照下图所示进行。
安装好后,就可以对耳机进行一系列调试、设置了。在这里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里面的一些功能吧。
在里面首先可以体验7.1声道与环绕声的区别,调整语音、音频的清晰度、音量、重低音的强弱等。
针对麦克风可以进行音量、降噪、变声(魔兽、卡通、男、女)的调整。
对于灯光可进行模式、亮度、速度的调整。
耳机、麦克风、照明均可以按照自己对场景、用途、偏好进行设置并存储,每项均有五组进行存储,使用时直接点击就行了。
无论是音箱、入耳试耳机还是头戴式耳机,都必须仔细而小心的进行煲机,煲机过程是非常的漫长的,往往试用是有期限的,在试用期间只能一边煲机、一边试听,基于这种情况,我只有在某音乐软件上用它三阶段的煲机方法,进行煲制。里面的内容以歌曲为主,只有很少的白噪音,所以这样就可以边听音乐边煲机了。至于煲机的方法和过程我在以前的评测报告中都叙述过,你也可以在网上查到,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煲机是必须的。
3、7.1声道体验:
我90年代就在从事影音方面的工作,对杜比5.1声道、7.1声道都比较熟悉,主要是针对家庭影院的,安装、调试都比较麻烦,首先需要一台带有杜比认证的功放机,5.1声道的音箱有6个,摆放的位置分别是中置、前左、前右、重低音、后左、后右。7.1声道是在5.1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左、中右两个音箱。无论是那种,都要对音箱摆放的位置、角度进行调整、试听。试听者所在的位置也相当重要。
没有想到现在一付耳机就能做出这个效果,这款耳机评测文章我也浏览了一些,都是以游戏者的角度去评测的,几乎没有从家庭影院和现场音乐厅的方面去评测,我在这个方面比较擅长,所以我的这篇评测报告的侧重点就在家庭影院和现场音乐厅上了。
首先我搜索到了一些试音资料对耳机进行了试听,随着每个音箱在各自的位置发出响声,视频中的光影也会跳动到相应音箱上,耳机很明显的就定位到相应的位置,所以,这款耳机的定位是相当准确的。
接下来就播放了一些带有杜比音效的小视频,其中有游戏片段、玻璃被棒球击碎的片段,森林中种子从树上掉落的片段,因为这些片段的环境声很多,也很吵杂,我就喜欢下图这个视频,随着白色小球的跳动,耳朵和眼睛的配合,就能很准确的扑捉到相对应的位置,没有多余的环境声,单纯而干净。
下面这张图是带杜比音效的影片的截图,大家只能看看我的描述了,当飞机从头顶掠过,你所听到的就和现实中的一样。其实不管是家庭影院还是现场音乐就是听一个方向感和临场感。
4、技术参数:
由于排版比较麻烦,就这样打出来也不太漂亮,所以又只好借用冰豹官网旗舰店的图片了,在此再一次的致敬。
5、游戏体验:
我首先在网络机顶盒上体验了一下年轻时就爱玩的“魂斗罗”“超级玛丽奥”,这是两款老游戏,那时候还没有7.1声道,但熟悉的声音响起,仍然掩盖不住内心的激动,特别是通过这款耳机的润色,无形中提高了游戏的音质。
超级玛丽奥:
我和年轻人没有办法相比,在接受新游戏的能力上差得很远,我就喜欢暴雪公司的【暗黑破坏神】,我是从暗黑2开始玩起的,现在我玩暗黑3,有空的时候就玩玩,原来对它的音响部分没有太在意,这次有了这款耳机,我特地的试了一下,暗黑3是5.1声道,在声音的渲染下,觉得这款游戏又有了新的诠释,声音有了方位感,打怪更加精准,音效的震撼力更增添了这款传统、经典游戏的魅力。
游戏开始页面:
游戏打怪场景:
五、总结:
冰豹 ROCCAT KHAN AIMO–7.1 高分辨率 RGB 游戏耳机,7.1高分辨率音效使耳机的高、中、低音都能表现出饱满、细腻、层次分明的特质,高靓通透的高音、丰满圆润的中音、下沉而震撼的低音都能完美的表现出来。特别是内置7.1声卡使声音的定位准确,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75G的重量配合皮革材质,50MM的发声单元,重量轻,佩戴舒适,耳朵毫无压迫感。耳罩自带的音量旋钮、7.1声道和环绕切换按键与驱动内部控制相互转换,操作方便。RGB动感照明,多变的效果时尚、年轻。与冰豹鼠标、键盘配合的AIMO协同照明无形中增添了游戏的乐趣,提高了设备的档次。真声与假声任意的切换能增加游戏者之间沟通的乐趣。
冰豹 ROCCAT KHAN AIMO–7.1 高分辨率 RGB 游戏耳机的不足之处也是所有头戴式耳机共同存在的问题,就是佩戴时间长了后耳朵的闷热感的问题,显然冰豹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已在材质上采用皮革,增大发声单元增加耳朵的空间上进行了改进。
相关产品:
冰豹 (ROCCAT) 悍音 Khan AIMO Hi-Res 高解析虚拟7.1游戏耳机 头戴式 电脑游戏耳机 绝地求生吃鸡耳机 黑色
京东:¥799
刚听说拜亚动力变成拜雅动力没过一个多月,就非常幸运的抓住了拜雅动力这次巡回试听的机会。作为拜雅动力比较年轻的成员,这款DT240PRO主打的是便携式监听级头戴耳机,比起拜雅前几代耳机金属与皮革相交融的设计风格,DT240PRO在设计上显得更加轻便和低调。
先说拜雅动力的前代便携式耳机,我自己使用过T70P以及T51P,两款耳机在外观上都具备老拜雅的味道(白色金属以及黑色皮革/海绵),总是给人一种德国工业时代的包豪斯设计风格-----极简又不低调,当我在网页上看到拜雅的DT240PRO外观时,第一感觉是拜雅不仅将自己的名字更换,也为自己的耳机群加入了新鲜血液。机身换上了更加轻便的黑色塑料,外形也变得更加讨好年轻群体。
DT240PRO作为一款最新的便携式监听,机身整体重量仅有196g,我感觉这可能是拜雅最轻的一款便携耳机之一。作为一款定位在中低端耳机产品,其包装盒也是相当的简单,抽出内胆,一袋(收纳袋)一头(转接头)一耳机而已。
随耳机赠送的耳机收纳袋也是比较的简陋吧,虽然便携,但也不能一点没有保护措施吧,塑料材质的耳机很娇贵的,怎么也得配个硬质的收纳盒吧。?
这里说一下240PRO的耳机插孔,两个发声单元各设计了一个进线孔,连接随耳机附赠的“电话线”,1.25m的导线足够便携使用了,拉长可达3m的效果也只有我AKG能与之一战了,总体上的感觉是,额......有点不太便携。
DT240PRO耳机主体是塑料加人造革,通体黑色,比较低调,耳机能够90度转动,方便收纳平放,伸缩式的金属杆是我唯一能够找到的金属元素了。耳罩部分十分的柔软,耳罩和头梁的革制品走线也很的工整,听说拜雅的产品都是手工工艺,看来还是比较厚道。240PRO戴上没有丝毫的夹头感,毕竟柔软的革质耳罩还是相当的有分量的。
耳罩的隔音效果不错,毕竟作为监听级耳机,还要便携,在嘈杂的环境中享受便携还是需要一定的隔音的,不透气的耳罩在夏天还是有点容易发热。
DT240PRO有多低调?可以说很百搭,谁拿着都不唐突,女生带着也很舒适。就是在便携上没有更进一步,如果可以进一步折叠,估计会有很多人选择这款耳机。但是参照拜雅动力的历届便携耳机,好像还没有出现能够一步到位的折叠耳机呢。
DT240PRO的整体听感还是继承了拜雅直白风格,阻抗仅有34欧,直接上手机就能推动,比我的同样定位监听级的AKG K242阻抗小多了,不过发声单元采用了动圈,听音上偏向于老拜雅。之前听过T51P,低频不足但有弹性,DT240PRO则相对较平,我听不出很大的特点吧,看来我是特斯拉中毒了。
DT240PRO主打便携式监听级耳机,我很难将这个这两个特色集中在一款产品上,我的两款耳机,KG242主打监听,大阻抗,吃推力,守家型,而另一款比较有争议的耳机T70P,小阻抗,易推,主打携带,性格比较难以驾驭,手机轻松发挥最好水平。不过这款DT24PRO直接吸纳了两个特性,以至于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去形容这款产品的风格了,暂且就叫他便携监听风吧。
在介绍耳机的听感之前我还是先说说这几天耳机给我的印象吧,作为拜雅的比较年轻的一款产品,T240PRO在外观上有了很大的变革,而且耳机的外形更加适合年轻人,不过分张扬却又充满着活力,其可能是拜雅动力做出变革的一款新作。监听和便携的奇怪融合,也算是拜雅的特立独行的日常操作吧。
由于是巡回试听,时间比较紧迫,不过幸运的是轮到我的时候是双休日,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去把玩手中的DT240PRO。测试平台是苹果手机和乐之邦的MP08,对比了一下两个前端的感受,手机能够将240Pro推到的程度还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有好一点的前段当然还可以的,我平时使用的乐之邦就是主要对付我那难推的AKG的,不过今天使用它为DT240PRO做一次评测还真有点怪怪的。
我的第一首试听音乐是《Mrs. Cold》一曲吉他人声,吉他的拨弦声比较好听,男歌手的声音更靠耳边,呼吸声和换气声有但不明显(相比AKG242),吉他手敲击面板发出的鼓声和低音弦有点闷,中频不错,声场还是比较大的,整体带入感很强烈,给我的感觉就是低音好像很糊。
在播放The Shins的《New Slang》时候,证实了我上述的疑惑,男歌手的哼唱和歌曲中大量使用的低音弦简直将DT240PRO的低频表现展现的一览无疑,不过前一段的吉他弹唱还是相当的轻柔,再往后听是和声部分,人声的慵懒。
当我听女声的时候,我深深的迷上了这款耳机,《Apocalypse》齿音控制的还是可圈可点的,女声的声音比较通透,人声也是靠前的,女声更明显。另外耳机的瞬态表现好,鼓声的细节以及回弹很好。这款DT240PRO三频还算是比较正的吧。
周笔畅《最美的期待》,周笔畅是我最喜欢的女明星之一了,她的每一首歌曲几乎都在向我诉说着自己的蜕变,从超女到现在,歌曲逐渐变得成熟、稳重,直到我用耳机听到这首《最美的期待》后,哇,没想到女声的素质居然这么好,感觉这首歌将DT240PRO的潜力发挥的很到位,高频没有毛刺感,另外就是齿音控制的的很好。
DT240PRO最可圈可点的大概就是他的中频和声场吧,在听神思的《Palace Memories》大编制音乐时候,表现出了很好的声场,《Palace Memories》是比较有气势和代入感的音乐,每次听的时候都有穿越会古代的感觉,DT240PRO对声场的还原和营造气氛上很好,但是总感觉一点点的别扭,就像让我卡在梦回清宫的路上,大概就是高频上细节不太多,就像直白的把所有的场景画在你面前,但是就是回不去的感觉。大编制还是算了,毕竟平时不经长听。
拜雅动力耳机很少有在一千元多一点的价位的,这款DT240PRO能够达成这样的素质,在拜雅动力中低端中也算是站的住脚的,喜欢拜雅动力的童鞋如果想入手一部拜雅耳机的话,建议去实体店实际听一下,就像我一样,大家都不看好T70P的时候我却感觉这款耳机素质不错。我认为DT240PRO是一款拜雅动力推出的新种类,监听和便携两个看似矛盾的功能居然能够在DT240PRO上一起展现,但是毫无疑问的就是你也不能苛求这款耳机能够在两个方面都能达到很高的造诣。你可以想象一下,DT240PRO就像是将便携耳机中一些功能摘取一点转移到自己身上,又将监听耳机的特性拿过来,然后在一千多元的价位上做出一定的取舍,最后呈现给大家的一款产品。
京东618要到了,DT240PRO值得去考虑,一千多元的价格如果打折的话,可能会更加具有性价比,
1、体积小,便于携带,移动监听即使是在户外也能享受到监听级别的音乐。
2、声音比较讨喜,齿音不严重,而且声场较大,整体听感很舒服,属于耐听型耳机。
3、 整体品质比较好,拿出来一看就是千元级别的耳机,而且很多细节设计的很到位。
4、耳机能够驾驭大多数音乐风格,低频厚重,但不算沉闷,耳罩隔音效果好。
5、一千多的价格好像是拜雅动力头戴系列中相当具有性价比的产品了吧。
1、革质的耳罩虽然舒服但是夏天佩戴的时候有点闷。
2、作为主打便携的耳机,建议加入蓝牙功能,还是十分适合移动携带使用的。
3、外出携带的话,送个硬质耳机包就好了。
相关产品:
拜亚动力/拜雅(beyerdynamic)DT240 Pro 监听级高端便携HiFi耳机
京东:¥1249
【前言】10单元圈铁耳机,怎么滴也要好几千大洋吧,可是我最近看到了一个叫做KZ ZS10的耳机,不要998,不要598,只要268.....这价格和销量绝壁有些惨无人道......,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怎么能不来揭发一些真相呢?正好最近打算入手一条用来上下班途中用用的耳机,不准备挑太贵的,随便往哪儿一扔不会心疼嘛,于是我就入手了,今天来与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
【开箱和产品细节】我入手的除了KZ ZS10本体之外,还顺便买了镀银升级线和蓝牙线,一整套下来也就比标配价格贵了110块钱,感觉还是蛮划算的。
先来看一看标配的物件:1、KZ ZS10耳机2、无氧铜线缆3、耳套X3对4、说明书保修卡
KZ ZS10的外壳是塑料的,黑透的外壳可视度较强,甚至可以明显看到里面硕大的分频板子。外壳上并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是在内部的分频板上刻了KZ的LOGO,这个设计还是挺有创意的。
比较常见的0.78插座,方便用户日后升级。
滤网是全金属的,似乎并不能更换。
外壳内侧(贴近皮肤的部位)可以看到里边有一颗动圈单元,据说是厂商自己研发的,主要负责中低频输出。
从外壳侧边可以看到4颗动铁单元,娄氏是永远都不可能的,它来自倍声声学,规格为()X2,加上动圈单元的话,单边腔体内一共有5个单元。
下图是我入手的所有线缆,其中无氧铜线缆(图中棕色款)是带有麦克风的,镀银线(图中白色款)没有麦克风,缩成一团的黑色线缆是蓝牙线,蓝牙线附带了充电线缆,这条充电线居然是白色的,此设定有些奇葩.....。
下图是蓝牙耳机的线控,按键手感尚可,键程不是很深,比较紧致,总体来说做工还行。
耳套的造型挺奇特的,上面有一些规则的纹路,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
【个人主观听感】刚拍完照,就迫不及待拿来做一番初步的聆听。由于华为mate10 pro没有3.5mm接口,所以就暂时用蓝牙线做测试。声音方面的话,整体偏暖,密度一般,声音偏有点粗糙感,但是低频下潜十足,瞬态表现上佳,听流行乐还是比较带感的,人声方面男声结像比较粗大,可以听到一些细节,但女生就显得有些表现过头了,能听到一些齿音。总体来说这条蓝牙线其实挺普通的,没有什么高级的编码技术加持,毕竟价格只有55块钱,平时户外用用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里我主要还是想讲一讲无氧铜线缆和镀银升级线的味道吧,在家里使用的话,最好还是上专业播放器,这样才能带来更好的声音体验。这里我就用KANN来做前端,无损音乐作为音源,部分DSD音乐来打个酱油。先来说说标配的无氧铜线缆,这条标配线缆的风格跟蓝牙线差不多,都是属于偏暖型的走向,人声并不算十分贴近耳朵,而是有一点点距离感,人声细节保持良好,结像适中,但是人声的齿音比较多,反而一些背景乐的呈现要比人声更加出彩一些,整个声音的解析度中等偏上,总体来说对得起268元的售价。
换上镀银升级线,声音风格一下子转变为了均衡的味道。三频段分布没有了明显的偏颇,人声齿音基本上消除了大半,人声稍微有些贴近耳朵了,此时可以听到更多的人声细节。低频下潜没有标配线那么深,但是凝聚感更加强烈一些,虽然人声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背景乐的细节呈现和分离度与标配线比起来并没有明显提升,但毕竟相比标配线缆改变了声音风格和人声部分,所以应该说这条升级线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
总结:KZ ZS10的做工还是基本能够让人满意的,虽然谈不上惊艳,但透明外壳直接露出大面积分频板子还是个较有创意的设计点。声音方面的话,我觉得主要还是偏流行和乐器为主,人声稍显逊色了一些。如果你手里有比较高档的播放器,我建议入手镀银升级线,素质的提升还是可圈可点的,但如果你只是准备用手机来做前端的话,升级线就没太大必要了,毕竟升级线不带线控,通话什么的不会太方便。总而言之,268元的价格以及声音表现似乎更向着声音方面倾斜更多一些,性价比显得比较高,值得推荐。
KZ ZS10优势:
1、做工良好;
2、线材配件价格低廉;
3、声音表现上佳;
4、性价格高;
KZ ZS10不足:
1、蓝牙线建议取消记忆金属,这样用起来会更方便一些;
相关产品链接:
KZ ZS10 耳机入耳式十单元双动圈双动铁重低音耳机发烧HIFI带麦可换无线蓝牙升级线挂耳 黑色(无麦版)
京东:¥268
【前言】这是我第一次因为一个品牌的背景而去入手一款耳机。在我的世界里,除了听听网络上的歌曲儿,几乎没有可能接触在我看来迷一般存在的演唱会和音乐节,更不要说那些为音乐注入灵魂的创作者。前些天我们金华来了一位天王级人物-周杰伦!他在我们当地的体育馆举办了一场演唱会,我虽算不上对他爱得疯狂,但也有太多歌曲耳熟能详。我那晚公事忙碌,所以没能参加,但晚上8点多钟,我驱车来到体育馆的湖边,发现这里坐满了人。不能看看真人的现场,那就听听歌儿的现场吧,体育馆离湖边大概有3公里的距离,体育馆在那头,我们在这头......,即便这样欣赏着他的歌儿,我依然能够感受到现场激情澎湃的氛围,此刻我似乎隐隐抓到了些许现场的魅力,可能用“微醺”二字更能描述我当时的心情吧。
TIPSY是一个从录音室走出来的品牌,团队中有音乐制作人、设计师,在我看来,制作耳机是厂家的事儿,音乐制作人和设计师顶多也就是起到“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但偏偏就是这么一群才华横溢的人走上了耳机制作的道路。“音乐如果是你梦想,其实你还可以做很多有利于音乐的事情,因为这将会是一个美好的过程!我相信每一位热爱音乐的人都曾跟随着音乐的旋律,闭着双眼,到达过一个你很想去的地方,见到过一个令你心心念念的人,甚至摆脱了压迫,呐喊着自由。”这是TIPSY的一席话,也是触碰到我心灵的一句话,讲真,一个纯粹的企业家说不出这样思考性的话语。这一切的一切便是吸引我体验TIPSY动圈耳机的理由。
【开箱和产品细节】
耳机的包装看起来挺简洁的,正面有一张标签,关键词:手造、微醺。TIPSY中文翻译为喝醉的; 由醉引起的; 不稳的; 歪斜的,译为“微醺”更有意境。
抽出盒子就能看到耳机本体了,不过那块硕大的印着编号的铜牌吸引到了我,TIPSY动圈耳机并没有量产,所以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盒子里的物件:1、TIPSY动圈耳机2、带编号的铜牌3、海绵套、硅胶套4、说明书保修卡。
TIPSY动圈耳机的外壳是树脂材料纯手工打造的,表面经过光油处理,有人说它看上去像宝石和琥珀,我到觉得更像是陶瓷上釉的质感。我手里的这条叫做熔岩红,表面以暗红色为主,同时带有一些不规则的黑色物质,再凑近一点看,红色里边又带上一点金芒,这个调色挺别致的。
外壳内装的是N52钕铁硼单元,并采用双磁双腔体构造设计,这种牌号的磁铁可以带来较高的声音密度,只有在高端动圈耳机里才会出现。
TIPSY动圈耳机采用了0.78插座,这种规格的线缆还是蛮常见的,比较适合换着线玩。
4股5N高纯无氧铜编织线,看上去做工还算OK。
包装盒里附送了2对硅胶套和3对海绵套,感觉可以用很久的了。
【个人主观听感】
TIPSY动圈耳机的阻抗为32Ω,灵敏度是104dB/mW,这是个比较容易驱动的耳机,这部分的声音体验,我将以KANN作为前端,WAV格式音乐为主,来跟大家聊聊这款耳机的声音特色。
试听音乐:1、Rihana《Take a Bow》(Main)2、李宗盛《新写的旧歌》3、解伟苓《放逐爱情》4、许佳慧《爱没我想得美》5、梁博《男孩》。
TIPSY动圈耳机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它是个音乐味道浓郁的塞子,这种味道让我想起了JVC FW001,只不过浓郁程度没有FW001那么夸张。TIPSY动圈耳机的声音基本还是以温暖为主色调,同时保留了较高的细节,在《新写的旧歌》这首音乐里,李宗盛的声音清晰度较为突出,人声结像正常,没有出现失真感,声音润色方面显得比较“湿”,像李宗盛这种极富感情色彩的声线,TIPSY动圈耳机拿捏得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女声相对来说就显得普通了一点,《放逐爱情》中解伟苓的声线明亮细腻,但相较于男声来说缺乏一些“湿度感”,或者说这条耳机对于人声的呈现综合上来说还是比较保守的,它为了强调中频段的结像和解析,在线条感上刻意做了强化;高频段方面,乐器的明亮度表现上佳,没有出现暗无天日的感觉,它能充分与中低频融合,不会显得短板;耳机的低频结像比较大,但相比FW001来说算是收敛了不少,在有些刻意强调低频的音乐曲目里甚至可听见明显的低频残响,从调动流行乐的氛围感来说,这样的低频是比较抓耳的。
这款耳机的瞬态响应速度是比较迅捷的,在流行乐里能够呈现出不错的力量感和速度感来,无论快歌还是慢歌都能体现出干净利落的声音来,密度得益于N52钕铁硼单元的加持确实能在该价位上独领风骚!比较薄弱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动态表现较为普通,高低起伏的波浪感会显得比较“平面”,或者说刺激度欠佳;二是声场,其实我觉得TIPSY动圈耳机的横向挺OK的,但纵深度显得还是不够看,所以整个声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椭圆形。从TIPSY动圈耳机的整体风格上来说,我认为它更加适合用来演绎流行、摇滚、乡村、布鲁斯等主流曲风的音乐,或者用来听听小编制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结:TIPSY动圈耳机的做工和设计元素是属于一眼看到便可过目不忘的那一类,它的外壳设计在色彩搭配上显得个性十足。声音方面,我认为它属于均衡外加较为明显的流行风向调音,高低频端的音染相对于中频来说音染会更多一些,所以这种特质的声音不仅适用于普通消费者聆听,而且也适合专业歌者用于舞台监听,我想或许这与TIPSY的音乐创作和音乐制作背景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它由一群音乐艺术家创造的耳机,它在音乐性上显得尤为突出。
最后罗列一下TIPSY动圈耳机的关键语句,希望大家能对这个新品牌的新产品有更新的认识:
适合人群:1、音乐爱好者。2、舞台监听。3、最求时尚个性的年轻人。4、追剧狂人和电影狂人。
不适合人群:1、喜欢大编制的烧友。2、比较内敛的人(这耳机外观逼格偏高.....)。3、追求声音素质高于音乐味的烧友。
TIPSY动圈耳机优势:1、做工上佳,配色个性。2、声音表现力比较宽泛。3、声音素质与乐感并存,适用场合较多。4、佩戴舒适。5、价格适中。
TIPSY动圈耳机不足:1、线材的“个性化”相较于外壳工艺有些黯然失色。2、没有提供耳机收纳盒(据说量产后会有提供)。
一个月前入手的DT240PRO,刚开始不怎么听得下去,无非就是一些拜雅惯有的直白风。期初我有点质疑DT240PRO的定位,便携监听,虽然广告图上各种场合秀,但我觉得移动监听的场景似乎太过有限,您想想啊,比如在嘈杂的环境中,监听出个鸟儿来?再高级的耳机也听不出什么细节了吧。
这一个月来我把它插在香榭丽舍上使用,没有刻意去煲,平时也就听听虾米音乐,看看小电影以及玩玩英雄联盟,貌似已经有了不少变化,所以来与大家做个分享。首先来说说“便携监听”这个词吧,拜雅耳机的“监听风”素来都做得出类拔萃,很多人提到拜雅一定就会满脑子直白和性冷淡的味道,讲真,这种接近真实的还原还是有不少烧友喜爱的,可一旦用在“便携”上,我觉得适用人群和适用场合就出了问题。一般来讲便携耳机的设计初衷普遍是偏向年轻人群的,声音取向会年轻化,或者说偏流行的味道,可DT240PRO偏偏做成了监听味,这跟年轻人追求鲜活刺激的需求大相径庭。
这段日子,我一边听着DT240PRO,一边在揣摩拜雅的心思,然后在一些官图上找到了些许痕迹。大家可以自行百度DT240PRO的官图:有的用于摄像监听场合,有的用于便携式的录音监听场合,有的用于办公室音频处理场合,没有一张是体现娱乐应用场景的!!Emmm.....再结合它的声音特色,也就不难想象它的用途了:去复杂化的场景设计+正确的声音表达,完全指向专业监听领域,然而通过这种去复杂化的设计,直接把专业的使用场景直接从室内延伸到了户外。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把监听场合延伸至户外,怎么解决环境噪音的问题呢?首先数字降噪是不可能的.....总所周知数字降噪会对音质起反作用,所以凭着拜雅的尿性,他必须为了保证声音“血统”的纯正而放弃数字降噪。我前些日子带着DT240PRO到大街上做过一些简单的隔音试验,其实DT240PRO的海绵套在户外还是能够保证最基本的隔音效果的,这种被动降噪效果甚至比我手里的DT1990PRO还要好上许多。只要不是在演唱会、施工现场或者车流涌动的马路上,像一般的办公室、咖啡厅或者校园里都是能够让人满意的。
再来说说这耳机的声音。一个月前我刚入手时,声音通透度是比较低的,加上太过直白的声音确实不是那么好听。不过这一个月的变化让我感到意外,之前的那种闷闷的感觉几乎打了个对折,清澈度有了明显提升!
试听曲目:(以下曲目来自“虾米音乐”无损资源)1、《管理时间的人》-陈慧恬 2、《听风的歌》-吴俐璇 3、《告白地球》-周杰伦 4、《童话镇》-陈一发儿 5、《天造地设》-胖胖胖。
DT240PRO的声音总体上还是拜雅一贯的直白风格,动态起伏感较为明显,声音的层次要比许多入门级耳机要好上许多,它在低频上明显做了一定强化,比如《童话镇》和《天造地设》两首音乐里,低频的下潜有一定的深度,不过瞬态还是保留了直白风,没有做刻意的提升,从这一点还是能感受到拜雅并不是那么故步自封,至少这样的调音还是能抓住不少年轻用户的喜欢。中频段部分无论男声还是女声都显得直白,没有产生明显的味精感,人声能够保留许多细节,结像的呈现比较适当,口型张开健康,贴耳但不会喷你一脸,刺激度一般,感觉就像没做过后期的RAW照片,显得比较真实耐听。高频段在刚开声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点暗,但是现在似乎是因为清澈度明显提升的关系,高频反而显得比较明亮了,但亮度和细节依旧不及DT1990PRO,算是中规中矩吧。
关于驱动性,DT240PRO毕竟定位于便携,我还试过在ibasso DX200、ACTIVO CT10以及铁菊花2上使用,出来的声音比较健康,但最好听的是DX200和香榭丽舍,估计3000元以上的设备应该是能够驱动得最好了。
总结一下:
拜雅的耳机向来都不会让人产生一耳朵的好感,大多数都要经过长期聆听才能得知其中奥妙,慢热型的节奏似乎成了拜雅的一个“标签”。DT240PRO从市场细分上来说,似乎跟其他品牌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千元价位耳机比较能让人消受得起,偏重于POP风格也更加可以得到年轻人这个大群体的喜欢,但DT240PRO似乎并不是一个准备走量的机型,它直接以“便携”作为切入点,在基本保持拜雅声音风格的基础上找到了“便携监听”这个细分化市场,再加上近年来拜雅的产品基本致力于专业性诉求的领域,不难看出拜雅坚持维护品牌形象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调调。
SO,如果你想入手DT240PRO,同时也不知道它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建议找个地儿试听一下才是最靠谱的决定。最后提一个建议吧,如果把耳机设计成折叠式的,是不是离便携更进一步了呢?
拜亚动力/拜雅(beyerdynamic)DT240 Pro 监听级高端便携HiFi耳机
京东:¥1249
工作的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总是让我们忙碌不已,这样的我们总是在寻求释放压力的方式。听歌似乎成为大多数人的解压首选,事实也证明,这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耳机的种类也是各种各样,选择一款合适自己的耳机往往能够让你更好的享受音乐带给你的听觉盛宴。现在笔者有幸体验到这样一款骨传导耳机,不仅能释放双耳还安全,它就是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
体验之前简单介绍一下,传导蓝牙耳机主要是将声波直接通过骨头传至神经,传播路劲不用经过耳膜。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颜色款式有月光白、高端黑、苹果红和温馨蓝四种颜色。从外包可以看到笔者体验的应该是温馨蓝,蓝色的标识旁边还有其G006的型号标识。
外包装整体采用白色的基调颜色,整体看起来还比较简约。与正面不一样的是,包装侧面则是产品的实物佩戴图,实物看起来还挺不错的。
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的相关配件还是比较多的,除了常规的使用说明书和产品保修卡,其还配有一个便携收纳袋和收纳盒,同时还赠送有一对3M的海绵耳塞,这些就是耳机的所有。
打开收纳盒,终于看到了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真面目,可以看到耳机是可以折叠的,折叠的设计确实让其比较容易收纳,可以看到蓝色款是由黑色和蓝色搭配设计,并不是单一的颜色设计。
将耳机取出之后,可以看到耳机的外轮廓主要采用黑色基调,内轮廓则采用蓝色基调,并且不同的地方也会有混搭设计,整体看起来还是比较不错的。
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可以看到其为了贴合头部轮廓,采用独特的流线型设计,可以比较好的贴合头部轮廓。
蓝牙耳机整体主要采用工程塑料材质,但是柔韧性还是比较好的,用力扭曲的时候也未见其有折断或者变形,耳机的连接处有一个可调节的金属旋钮,但是旋钮好像并不能调节松紧度。
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的两个耳腔头采用可折叠设计,可以折叠的角度范围为145度,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方便用户佩戴时可以进行随意调节,并且在收纳时也可以比较方便的携带。
耳机架和耳腔头连接处的内侧带有耳机佩戴方向标识,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用户将耳机方向佩戴错误,不过就算没有这个标识,一般也不会带反,反正佩戴会感觉特别的别扭。
为了方便用户在使用时接听电话,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带有Mic设计,Mic位于耳机右部耳腔头下方,听歌时可以随时接听电话。
除了耳腔头采用可折叠设计,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的耳机架也是采用可折叠设计,其可折叠范围为80度,双重的可折叠设计使其收纳之后体积变小了许多。
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内侧标有该耳机的输入电压电流等相关参数,并且还附带有该蓝牙协议标准以及各种相关标识。可以看到骨传导蓝牙耳机采用蓝牙4.1的标准协议,蓝牙4.1不仅功耗低,传输也会更稳定,并且还支持同时连接多台蓝牙设备。
蓝牙耳机的主要按键采用单边设计,主要分布在耳机的左边。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的左外侧是其开关按键和一个功能指示灯,指示灯会根据不同的工作状态显示相应的变化。
其他按键和接口则分布在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的左边底部,可以看到带有一个音量调节的加减键,按键旁边是其充电接口。
充电接口采用现在比较常见的MicroUSB接口,充电接口带有一个硅胶的保护塞,这个保护塞不仅可以防水,还可以防尘。
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采用专业的防水设计,不仅防水还能防汗,但是官方并没有介绍其防水等级,测试的时候为了安全,仅仅将水直接淋在耳机上,测试发现耳机没有任何影响,防水性能还是比较不错的。
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的使用也比较简单,长按开关机键即可开机,同时会有相应的开机提示音,并且耳机指示灯会呈现蓝红闪烁状态,此时耳机默认是进入等待配对模式,配对成功之后也会有相应的提示音。
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的整机质量仅仅只有53g,长时间配对也不会觉得有不适。由于耳腔头带有可调节设计,除了通过骨传导的佩戴方式,常规的蓝牙耳机佩戴方式也可以使用,但是切换时应该注意音量控制,骨传导佩戴时感受的声音音量相比常规佩戴音量会小点。
通过短按开关按键可以对歌曲进行播放暂停的操作,有电话来电时,也可以通过短按来接听电话,长按来挂断电话,并且也可以通过双击来回拨最近一次的通话。
歌曲控制方面,可以通过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的加减键来实现,短按该案件可以进行上一曲和下一曲的切换,长按该案件则可以对音量进行控制。除了歌曲控制,在蓝牙配对时,同时按住加减键,则可以强制进入配对或者清除所有配对。
实际佩戴的体验中,各项操作均可以使用一只手完成,使用体验还是比较不错的。同时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还带有CVC回声降噪设计,用户在嘈杂的环境也能进行比较清晰的语音通话。
由于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主要是将声波直接通过骨头传至神经,传播路径不用经过耳膜。也许正是因为这个设计,将耳机直接放置于桌面上,耳机声音可以放大数倍,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较小功率的蓝牙音箱使用,不过耳机震动的幅度也是比较大的。
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采用可充电锂电池设计,电池容量为300mAh,常规播放续航时间在8小时左右,这个续航完全能够满足用户日常需求。充电时其LED指示灯呈现红色长亮,充满时指示灯熄灭。
既然是耳机,当然也离不开音质表现。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根据不同的佩戴方式,音质感受也会有点不同。耳机的内部结构也看不到,整体感受就是三频方面,除了低音表现略有不足,中音好高音都还不错。体验也有一段时间了,这个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功能设计也都还比较不错,长时间的佩戴和使用也没有感觉不适,略有不足就是某些细节的做工还有待升级,不过对于这个价格来说,已经做得比较不错了。并且其续航能力和防水防汗设计也都是可以值得肯定的。整体来说,如果想换个方式享受音乐,可以试试这个Botla骨传导蓝牙耳机。
【前言】不知道各位凡在10年以上耳机烧龄的妖孽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1、非大牌不买;2、价格便宜的不买;3、冷门没有口碑的不买;4、长得不够逼格的不买......
本人虽然谈不上什么金耳朵,但傲娇的发烧经历几乎很难让我对千元级耳机产生好感,心想着凡是价格低于榭兰图的根本无法打动我心!但偏偏就有这么一条耳机感动到了我,作为一个不算新的烧友,久逢甘露的感受实在难得......于是便向BOSS借了一条回来。Emmm.....拾乐音品是个新品牌,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于它的判断,有时候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往往会给人带来更多惊喜,不是么?
【开箱和细节】烈雁-3的包装挺有个性的,竹子制成,可以看到一些自然的纹理,只是我在想如果换成普通包装的话,售价应该还可以降个几十块.....
盒子中的物件:1、烈雁-3耳机 2、金属收纳盒 3、收纳袋 4、硅胶套2对 5、捆绑带
同时提供收纳盒和收纳袋的还是头一回见到~
天蓝色的烈雁-3看起来比较养眼的,目前只推出了这么一款颜色,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更多的色彩可以选择呢?
artwork面板跟整个外壳一样用的天蓝色面板,面板里镶嵌了无数条blingbling的亮丝,在光线的照耀下有些晃眼......
我入手的是公模耳塞,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吧:如果耳机店铺跟您不在一个城市,强烈建议尽量不要通过邮寄耳膜的方式制作定制耳机,毕竟店家小哥不在身边,做耳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不太匹配耳朵的情况,最后的结果就是定制耳机甚至还不如公模耳机来得舒适。本人曾异地买过乐音和Xting定制,全都翻车了......当然,您若执意要定制,人家也是有这项服务的。
透明的外壳看起来做工较为精致,导音管部分也没有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整体表现不错。
2,Emmm......这是一套较为经典的搭配方案,但如果分频做不好的话,声音是千差万别的,至今网路上还有不少人谈论这套方案。不过烈雁-3是2颗2689,这又是什么情况?22955是用来驱动中低频的,既然这部分做了强化,估计是个人声流行塞?这一切在下文里揭晓噢!
常见的0.78插针,换线的可玩性较高,插针后方的胶管偏硬,即便线缆里没有加入记忆金属,但可塑性依旧很不错。
烈雁-3的线缆让我想起了威士顿家的W40,柔软度较高,材质是单晶铜镀银。
提供的备用耳套并不多,但做工还是比较好的,如果能送一些海绵套就更棒了。
金属盒子做工还可以,只是没有自家LOGO稍显朴实了一点,相比收纳袋来说,我更愿意使用这个金属盒子......
【佩戴舒适度】我这条烈雁-3虽然是公模,但基本还是参考了定制耳机的设计元素,该凸的地方凸,该凹的地方凹,基本上佩戴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虽然挂耳的热缩管有些偏硬,但可塑性不比记忆金属差,所以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耳套,佩戴没有压力。另外这条线缆不会产生听诊器效应,人体工学设计达到公模耳机的常规水准。
【个人主观听感-原线单端直出】通过初步的体验,前文提到的2颗22955对于中低频的加强确实是有帮助的。烈雁-3对于中频段人声的呈现显得较为醇厚,人声厚度有些偏向粗线条,但不是舒尔SE535的那种油腻的人声,而是在保持干净的基础上体现出良好的解析度,男声表现明显比女声更好一些,一曲赵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人声比较靠耳,有厚度的声音以及歌者独有的低频颗粒感比较明显,它把我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人声上,此时的背景乐似乎成了“绿叶”,到不是说背景乐糊成一团,而是依旧各司其职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分离度和解析度依旧保持了较高的水准。女声方面虽然不如男声那么抢眼,但不会像W40那么暗淡,明亮度让人满意,只是结像稍微偏大了一点,如果能更细腻些则是更好的吧。再来说说低频段的表现,试听曲目是Rihanna《Don‘t ?Stop the Music》,烈雁-3的低频结像比较大,下潜力度适中偏深一点点,凝聚力表现依旧展示出了动铁那种较高的聚焦性,瞬态响应较为迅捷和干净利落,基本可以断定前文的猜测:它是一款人声流行塞。
【个人主观听感-7N单晶铜2.5平衡直出】接着我换上了给Yuein POP准备的2.5单晶铜平衡线,整个声音风格没有太多变化,不过在整体声音的暖度上有所下降,单端的通透度已经足够令人满意了,平衡输出下的声音通透度有了轻微提升。而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分离度有了比较明显的强化,仍旧一首Rihanna《Don‘t ?Stop the Music》,低频弱化了一个层级,但人声和复杂的音乐被剥离得很开,每个音乐元素都能辨析明确,此时的烈雁-3变得更均衡了一些,可惜声场依旧较为普通,横向比较开阔,纵向显得太平面了一些。如果您喜欢偏均衡的声音,那么平衡端的烈雁-3也是个比较不错的玩法。
总结:首先从做工方面来说吧,我觉得目前的多单元耳机在做工方面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烈雁-3的外壳并非塑料,而是采用了定制耳机上惯用的树脂,无论用料还是细节打磨都能让人满意。声音方面基本走的是属于人声和流行风格,声音通透度表现不俗,最后就是关于拾乐音品这个品牌了,很多童鞋可能会觉得知名度太低,怕翻车,我可以直接告诉你,上吧,值得一听!
适合人群:1、对价格较为敏感的童鞋;2、外貌协会资深会员;3、喜爱听人声和流行乐的童鞋;
不适合人群:1、喜欢听大编制的童鞋;2、不喜欢动铁味道的童鞋;3、不敢吃螃蟹(新品牌)的童鞋。
随着蓝牙技术的进步、使用者需求和使用习惯的变化,以及部分新款手机取消3.5MM耳机插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蓝牙耳机。而相比传统的有线耳机,蓝牙耳机不但摆脱了线缆的束缚,更是在功能和款式上有了更多的创新。
目前常见的蓝牙耳机有真无线、头戴式、绕颈式和项圈式等不同款式,今天笔者带来的这款蓝牙耳机就是有“小米百货公司”出品的小米项圈式蓝牙耳机,下面就一起来体验这款耳机有着怎样的表现。
透明上盖设计搭配扁平化的包装盒,在延续了小米一贯简约设计风格的同时,也能使得购买者对于耳机的外观有着更加直观的了解。
背部有着耳机的各项详细参数,并且使用了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文三种语言描述,并且从繁体文字说明上可以看出,这款耳机是在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同时发售的。
包装内部采用了防震保护,能够降低运输中的风险。配件方面,除了耳机,还有着三对不同尺寸的硅胶耳塞、Mirco-USB接口充电线和说明书一份。
耳机采用项圈式结构,浅灰色亲肤材质+磨砂银色金属的搭配,整体看上去还是很时尚的,戴着出街也不必担心颜值问题。
耳机的控制部分布置在左侧底部,采用三键设计,微微凸起的长条形按键手感不错。同时,左侧底部的内侧位置设有覆有软胶保护盖的充电接口。
耳机耳塞采用了入耳式设计,从外观上看类似于小米圈铁Pro 有线耳机的耳塞造型设计,金属+ABS+硅胶的材质搭配起来有着不错的质感,不同材质和部件间结合紧密,做工精细。
亲肤材质的项圈有着很好的柔韧度,加上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度设计,能够带来不错的佩戴舒适度。
对于一款蓝牙耳机来说,稳定的蓝牙连接至关重要,这方面小米蓝牙项圈耳机在正常家居环境中,间隔一堵承重墙连接距离在8米范围内都能保持稳定无断续,表现的还是不错的。
在包装和说明书中均没有查询到是否可以同时连接两部手机,不过笔者在使用小米Note 3和联想S5时,发现是无法同时蓝牙连接两部手机的。
操控上即使不看说明书也能很快上手,三个按键中,下方独立的按键是开关机/配对/接听挂断,上方一体式按键则控制音量+/-(短按)和下一首/上一首(长按)。
40g的净重在佩戴时,颈部基本感受不到耳机的重量,而入耳式的耳塞佩戴时贴合度也很好,佩戴起来很舒适。不过由于耳塞采用的是入耳式设计,所以在使用中发现,运动幅度较大时听诊器效应还是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个人认为这款耳机还是更加适合日常通勤休闲和轻微运动时使用。
在耳塞的尾部加入了磁吸设计,这样在不使用时可以把两个耳塞吸在一起,既方便了耳机的携带也能降低耳塞受损的几率。而如果可以在磁吸中加入感应开关,使得耳塞吸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自动暂停播放的话,相信会更加便利。
耳塞采用了动铁+动圈双单元结构设计,既有着动铁耳机的高灵敏度、高解析度,又有着动圈耳机的出色低频,三频表现的比较均衡,非常适合用来听流行音乐和人声。
耳机完全充满电需要2小时左右,充满后红色指示灯熄灭。笔者每天上下班途中和中午使用2小时左右,能够连续使用三天多一些时间,续航方便比较让人满意。意外的是说明书上有专门提示不让使用移动电源给耳机充电,具体原因没有说明,让人有点不解。
这款小米蓝牙项圈耳机不仅有着时尚的外观设计和舒适的佩戴感受,在携带和续航上也有着不错的表现。音质方面同样表现出色,比较适合人声和流行音乐,能够满足日常通勤出街休闲等场合下的使用需求。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1、无法同时连接两部蓝牙设备。
2、没有主动降噪功能,磁吸没有感应暂停功能。
小米(MI)小米蓝牙项圈耳机 黑色 动圈+动铁 双单元发声
京东:¥299
信息时代各项技术爆炸式的发展,伴随互联网席卷全球的强大整合力,各类产品的功能已不仅限于出现时的定义,新技术赋予商品新的属性和市场刺激下出现的商品严重同质化,也引导人们的需求从商品的功能向差异化及美观性演进。但近期,电视盒子及附属软件的老牌巨头泰捷,作为耳机界的新丁,却在这个行业激起轩然大波,“非时尚,不装X”的逆潮流宣传,却收获了铺天盖地的好评,究其本源,便是此文的主角----JEET W1。
方正的外包装除LOGO外无多余缀饰,拉开内部上下两层除耳机本体之外,附赠了一副尺寸区别于原机安装的耳帽、一条充电线和一个压扣式的收纳包,内外浓重统一的黑色为产品本身抹上了一层低调加沉稳。
JEET W1定位运动蓝牙耳机,本身依旧采用了“不装X”的整体黑色,机头背面的同心圆盖板带有CD纹路,给点角度就能折射出幽蓝的镭射效果,多数厂商用来喷印LOGO的位置搞“出彩”了,说好的“不装X”呢?
不同于大多数挂颈式蓝牙耳机的设计,JEET W1在左右机头下方约4CM的地方平衡的加入了线控板及电池仓。线控板采用经典的三键设计,按键微凸,除了开关机配对蓝牙与调整音量外,播放音乐时的播放暂停切换上下曲、通话时的回拨上次通话号码和通话接听挂断及静音都可以通过三个按键的按压次数与时长操控,但JEET W1并不支持诸如Siri及Bixby等语音助理呼出,此外,线控板集成了集音MIC、显示灯和充电Micro USB口。另一边的电池仓除烤漆处理的微凹LOGO外并无其他功能,但得益于对称设计,一方面平衡了佩戴时的吊坠感,另一方面不与线控板争夺有限空间带来的大电池能使得JEET W1续航提高至11小时。
JEET W1机头为前后音腔设计,内部采用了目前蓝牙耳机里直径最长的11mm钕磁铁动圈单元,辅以高清碳素纳米振膜及SaatiGroup阻尼将THD控制在1%内,25根99.996%高纯度无氧铜线芯加持确保音频信号无损传输,配合高通CSR8645蓝牙芯片,连接稳定,音质有保障,听感下面会讲,具体参数由于专业知识有限,也不在此强行装X了,请大家参考度娘+“不装X”的JEET W1官方宣传自行学习。JEET W1机头外部采用入耳式蘑菇头加牛角一体式耳帽,入耳式设计本身具备一定隔音降噪的效果,牛角符合人体工学,可以很好的固定在耳廓内,亲肤硅胶材质使得佩戴时没有丝毫不适感,得益于牛角加固,实际佩戴时,高强度运动中真正做到了“狂甩不掉”。
JEET W1线材采用PVC材质的面条形设计,脖挂部位带有可调节长度也可拆卸的卡扣,实际佩戴亲肤轻盈,且强度很高,自己用力拽过,非常结实。
JEET W1充电口胶帽有二阶卡扣,进一步保证本身的密闭性的同时,也有效增加了使用寿命,避免单一卡扣老化后胶帽松动的尴尬。
JEET W1机头采用磁吸设计,便携性非常高,摘戴方便,但因未加入霍尔感应器,所以并不具备吸附分开时音乐播放的暂停、恢复功能,建议后续产品此处升级。
如图所示,个人认为JEET W1唯一败笔,作为颈挂式蓝牙耳机,正常佩戴后,耳机整体重力全由耳朵承担,脖子完全不受力,造型确实“不时尚”,甚至有点带了黑色耳坠的即视感,且剧烈运动时,线控板与电池仓容易来回晃动打脸,进而产生强烈的听诊器效果,建议后续产品延长机头至线控板和电池仓的线长,一方面使脖挂处受力减轻耳朵长期佩戴的负担,另一方面能有效减少打脸。
JEET W1拥有IPX5防护性能,日常使用中可以有效防水防尘,从而规避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暴汗侵蚀和因天气原因造成的进水进尘造成设备损坏或老化,作为运动蓝牙耳机,基础素质过硬。
使用IPHONE X和魅族15PLUS作为测试机型,两家靠MP3做大的厂家一直以来都算是前端移动设备的音质代表,其中魅族15PLUS支持APT-X。不管是IOS还是安卓,连接JEET W1后,都有耳机电量显示,JEET W1的蓝牙4.1+EDR确实拥有更稳定的连接效果及传输效果,兼容性非常不错。实测无障碍8米左右内连接稳定,超出8米范围会有波动。
音乐播放器采用虾米和QQ,未开均衡器未开音效,选取蔡琴的《渡口》、陈鸿宇的《理想三旬》、Green Day的《21 GUNS》、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莫文蔚的《电台情歌》、王力宏的《需要人陪》、P!nk的《Try》、Eminem的《Space Bound》等,统一SQ格式,风格比较多元化,意外的是支持APT-X的魅族15PLUS相较IPHONE X提升并不明显。
JEET W1整体听感非常讨好耳朵,表现均衡,高中音通透,低音下潜十足,尤其打击感强的音乐尤其明显,动态响应快,细节可以很好的还原,但要在仔细聆听的情况下才能分辨,但场景复杂的情况下解析力稍显不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耳麦插孔坏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