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有多少人。

研究生“横扫”&哈佛耶鲁等六所世界名校博士Offer
原标题:研究生“横扫” 哈佛耶鲁等六所世界名校博士Offer  日 14:21:45来源:金陵晚报
禅铎。 受访者供图   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华盛顿大学,一个人居然能同时拿到六所世界知名大学博士Offer,而且是带奖学金录取。   这位“学神”级的人物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禅铎。据了解,这六所海外名校均在世界大学排名前20之列,其中,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还是在未面试的情况下直接录取了禅铎。   小伙为什么这么“牛”?他是如何做到的?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禅铎,听他分享了他的科研和生活故事。   姓名:禅铎   学校:南京大学   年级:2013级大气科学学院研究生   爱好:唱歌、绘画、民乐、游泳   博士录取学校:哈佛大学(最终选择)、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华盛顿大学   科研及所获奖项:   2010年,荣获国家奖学金。   2011年,荣获南京大学杜厦奖学金。   2012年,荣获南京大学人民奖学金。   2011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   2010年、2014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学生”。   2013年、2015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2年-2013年,担任共青团南京大学委员会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大气科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2015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气候学国际顶级SCI期刊《Journal of Climate》发表论文1篇。   钟情“大气”   喜爱与兴趣成就坚持   瘦瘦的、很清秀、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爱笑,这是记者见到禅铎时的第一印象,跟想象中的“学霸”、“学神”完全是两个样子,没有“书呆子”的木讷,他乐观开朗,活泼健谈。   “当时,我不是高兴,而是感到很惊喜。”谈及被六所知名海外高校录取,禅铎告诉记者,当时他申请了世界大学排名前100中的12所,“最先收到的是芝加哥大学的offer,后来在同一天收到了哈佛、耶鲁的回复,我真的很意外,因为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不想让自己后悔。”   记者了解到,禅铎并非是一路名校进入南大,高考时也并非出类拔萃。“当时考入南大,我的成绩在全省排一千多名,并不靠前,”禅铎说:“因为小时候就很喜欢读《十万个为什么》,看《海尔兄弟》之类的动画片,总是对大气和宇宙相关的自然科学感到好奇,而且听说南大的大气科学专业就业前景和深造的机会也比较多,就选择了。   “大三时我们开始学习气候学,这让我更加喜欢这个专业,喜欢气候方面的研究。”禅铎说。   据了解,他在本三时就入选了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第一批本科生拔尖计划,当时全班有近100人,20多人报名,最终只有6人入选。“其实,当时,我的成绩并不是最优秀的,面试的时候,我就讲了一个关于温带气候研究的idea,老师们一听,觉得我对于这方面科研很有热情和想法,所以选了我。”   禅铎告诉记者,在学习中,他也会遇到一些困难。“生涩的文献阅读,刚开始一个字都看不懂,我就得一个词一个词查,后来坚持了下来,越读越觉得有意思。”   专注科研   严格时间管理 会放空自己   据了解,禅铎在大四的时候加入了气候方向中高纬气候变化研究室,师从吴其冈教授,并接受海气组张洋副教授的联合培养,研究生期间,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气候学国际顶级SCI期刊《Journal of Climate》上发表了论文。   “学神”是不是经常要泡在自习室、实验室、图书馆?对此,禅铎笑着说:“所以,我觉得我不是‘学神’,并没有那么刻苦,因为我从来不熬夜,而且作息很规律。晚上十点半之前我就会睡觉,而且中午还要午休。”   禅铎认为,做事情要有计划,学会管理时间很重要。“我每天都会计划好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后去执行。而且,早上我的思路会比较清晰,所以我会早起,专注、高效率地做事情。”   禅铎告诉记者,“我不是那种想不出来会继续坐在电脑前苦思冥想的人,遇到科研难题时,我会暂时停下来去做其他事情,放空自己,或许下一刻在走路时我就想通了,然后继续做下去。”   体验生活 我是个好奇、有趣的人   “我是个好奇、有趣的人。”这是禅铎给自己的定义。他还告诉记者,他曾经做过咖啡店里的服务生、辅导机构里的托福口语老师,还在新街口发过传单。   “我做这些事情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体验生活。”禅铎说。他告诉记者,当时去咖啡店里当服务生最初是想学做咖啡,“但我还要做服务生的工作,端茶倒水、背配方表,感觉做哪一行都不容易。”   记者了解到,禅铎的托福考试成绩优异,满分120分,他考了113分。其中,英语口语部分满分30分,他考了27分。谈及英语口语的学习,禅铎说:“我并没有专门去学什么的,就是小时候家里人送给了我一张迪士尼的纪念版CD,我很好奇,就天天喜欢听,后来就喜欢上了英文歌,再后来就是喜欢看一些美剧、英剧之类的,渐渐地英语口语就还行。”“所以,我去当托福的老师也是想把自己刚考过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令记者最为不解的还是暑假在新街口发传单的事情,谈起这件事,禅铎觉得很好笑,“我一直都觉得我对很多事情都很好奇,所以自己也很有趣。”禅铎告诉记者,因为平时看到路边人发传单,有些人会接,有些人会拒绝,“我就想自己亲身体会一下,后来感觉顶着太阳在路边发传单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从那之后,我就再也没拒绝过别人发给我的传单。”   申请出国 抓住时机 “无心插柳柳成荫”   如何获得六所海外知名高校青睐?禅铎说:“我觉得这要感谢我的两位导师给予了我出国开会交流的机会。” 据禅铎介绍,他在研究生期间曾多次独立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包括奥地利2013年欧洲地学年会等,“在会议中,我有了与这些知名学校教授交流的机会,恰巧,去年我参加美国地球物理年会会议时,正是我申请国外读博期间,于是,我就向他们推销了自己。”   禅铎告诉记者,这些海外名校的博士申请并不是面试,“我主动约了他们面谈交流,就是聊天。”“其实,之前在会议上,我就有见过相关的老师,国外的老师看重的不是你发表了多少论文,他们更重视科研能力和科研热情。”禅铎说:“他们喜欢有热情的年轻人,能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希望能把他们培养成科学家,所以我就跟他们谈了我的科研理想和规划。”   在采访中,禅铎告诉记者,他觉得有时候自己很幸运,“我没有刻意地去做一些事情,只是有兴趣,顺其自然地想去做。”禅铎向记者讲述了他参加会议的一些故事。“去年,在参加美国的学术会议时,在海报前我遇到了我在投的一篇论文的审稿人,之前并不知晓,直到他告诉我海报上的一位报告人未来,我们才聊了起来,得知他是我的审稿人,我们当面沟通了我论文里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得到了他的理解。”他还告诉记者,在与哈佛、耶鲁的博导进行面试交谈时,曾经一篇在大四课堂上所做的文献综述报告中用的内容居然就是这两位导师写的,“当时我并不知道,只是觉得比较有争议性,就做了。后来跟两位导师一聊才知道他们就是作者,所以我们有了更多可聊的素材和话题。”   记者了解到,面对六所海外名校同时招手,禅铎最终选择了去哈佛大学气候、大气与海洋专业读博,“不是因为它的知名度,而是冲着我的‘学术男神’去的,一直关注我博导的研究内容,很有幸能成为他的学生。”“未来我可能会回国,但如果那边有让我觉得有趣的、感兴趣的事情,我也会去尝试。”   老师说 “他是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他是个全面发展的孩子。”谈及禅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喻春红告诉记者,“近几年,除了有被像斯坦福大学这样最顶尖的学校录取的,像他这样拿到六所海外顶尖高校offer的情况基本没有,整个学校都很少。”“希望禅铎能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研究生辅导员李佳说:“他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平时也会积极参与院系活动,思维很活跃,行动力也很强,是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几次出国都是独自一个人,这次去读博,我很放心。”(见习记者 汪洁)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山东:世界排名前200高校博士生来山东最高奖30万|人才|山东|博士生_新浪新闻
山东:世界排名前200高校博士生来山东最高奖30万
山东:世界排名前200高校博士生来山东最高奖30万
  原标题:山东人才新政:世界排名前二百高校博士生来山东最高奖30万
  实施“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大幅扩大“山东省非教育系统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规模……为充分发挥青年人才在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的生力军作用,日前,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出台《山东省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措施》(下简称《措施》),围绕引进青年人才来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激励保障,鼓励青年人才合理流动等方面制定14条具体措施,“干货十足”。
  据省人社厅人才开发处负责人介绍,这是我省出台的首个专门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除了进行政策集成,还有诸多前所未有的政策创新,力度空前。其中,最为瞩目的是《通知》提出,要组织实施“两个项目”、激活“一个活动”、提高“两个比例”。
  “两个项目”中,一是“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国内重点高等学校或在国际公认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中排在前200名高校的博士毕业生进入省内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在站时间每满1年可申领5万元省财政生活补贴,最高补贴3年15万元;出站后留鲁工作并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申领省财政一次性补贴15万元。这就意味着,一位符合条件博士毕业生若在省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出站后留鲁工作,最高可获得30万元省财政补贴。
  二是打造全新“山东省非教育系统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由原来每年选派30名留学人员,增加到每年选派300名左右优秀中青年科技、技能、医疗卫生、财经以及政府和企业管理人才到国(境)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财经财会专业机构、企业等进行访学交流、科研合作或培养进修。省级财政根据类别不同给予留学人员每年10--15万元经费资助。
  “一个活动”是指“千名博士进企业”活动,我省将利用5年时间,每年选拔200名表现优秀的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作的博士,到提出需求的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挂职一年,由接收单位给予一定的工作生活补贴。挂职期间,不再承担原单位工作,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工资福利不变。
  “两个比例”是指:省自然科学基金对40岁以下青年人才的支持比例逐步提高到60%,同时提高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40岁以下青年人才资助比例。
  此外,《措施》还明确,创新引进青年人才方式。以济莱协作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济宁市、德州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和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改革平台,推进引进、培养、使用、激励青年人才和鼓励青年人才流动等政策先行先试,为全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创新突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探索建立青年人才举荐制,推广“以赛代评”选拔创业人才,实现以才荐才、以赛聚才。支持各地“招院引所”,通过发展企业事业总部经济和设立分支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所和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引进急需的青年人才。
  完善引进青年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直通车”。从海外引进的青年人才,不受本人国内任职和年限限制,按照业绩、能力、水平可直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其海外工作经历、学术和专业技术贡献,可作为参评依据。从省外引进的各级党委政府认定的高层次、急需紧缺的青年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层级的职称,其中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的可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
  来源:大众网
责任编辑:张义凌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全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有多少?中国授予博士学位全球第一
我的图书馆
全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有多少?中国授予博士学位全球第一
  博士可以说是现在的最高学位了,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起点就比一般的大学生起点高的多,而在中国,博士学位的授予也是非常难的,但是仍然阻挡不了学子们的热情,中国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有多少?中国是否是博士学位授予的最多的国家。
  全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有多少
  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1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上获悉,30年来,中国共授予各类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分别达到33.5万、273.2万和1830万多人。
  据了解,条例实施30年来,中国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基本建立了学科门类与类型齐全、结构布局相对合理的学位授权授予体系,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截至2009年底,中国博士、硕士、学士授予单位已分别达到347所、697所、700余所。目前全国在学研究生已达140.5万人,其中博士生24.6万人。共招收各级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90多万人。
  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于日正式实施。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新中国学位制度从此诞生,也标志着新中国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极大地推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中国授予博士学位全球第一
  中国已经成为“博士生产大国”,这个事实对国人而言已不新鲜,去年就有媒体对这一现象聚焦剖析。而今年该话题重回舆论焦点,则缘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周光礼的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的一系列数据呈现,诸如最牛导师同时带47名博士生之类的数据犹如顽石入水,瞬间又在舆论界激起惊涛骇浪。
  博士生沦为“博士工”,这是舆论对当下博士生生存状况最形象的比喻——当博士生沦为“技术工人”,他所接受教育的那个大环境无疑沉沦为了“博士工厂”,所以说,这一比喻呈现的不仅仅是博士生的尴尬,更是中国博士教育的尴尬。
  客观来看,中国博士教育这些年来还是取得了长足进步的,至少,在博士数量上我国已经完全赶超英美了。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大陆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超过310所,比美国还多了57所。2007年,我国博士人数超过5万人,2008年这一数字继续上升,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不过,博士规模全球第一的现实并没有让国人产生太多的自豪感,相反,博士生的质量问题在民间反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担忧。去年曾有媒体发布了一份有3000多人参加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认为博士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教育质量的提高,至少40%的受访者表示,大多数读博士的学生只想借此找到一份好工作或得到提升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参加此次调查的人绝大多数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高学历的受访人群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这样的调查结论是相对客观理性的。
Copyright ? .cn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其他相似的句子/语录
最近更新的句子/语录
本周热门排行
随机热门标签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投诉邮箱:
Copyright & 2016
Inc.All Rights Reserved. (juzih.com) 句子百科全书博士生们都在干什么?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68,506分享邀请回答youtube.com/watch?v=5FmgamVJpig优酷:有欢笑,有泪水,有无所事事,也有不眠之夜。从科研角度讲,那一年我尝试了五个研究课题,平均每一个多月就要投一次稿,却一整年也没中过一篇(投不中是常态);不过正是那一年的工作,打下了我博士论文课题最重要的基础。我做的是计算机的数据挖掘方向,所以守在电脑前写程序、写论文是我最主要的日常。我们学校在离芝加哥100英里的村子里,视频里可以看出周一到周五的生活比较单调,除了写论文做实验就在家和实验室之间的路上。我作息并不规律,状态好的时候激动得睡不着,经常通宵,状态不好的时候每天去实验室晃一圈就下楼去校园里散散步思考人生,然后一睡14个小时。5%的时间干了95%的活。也去过几个不同的城市开学术会议或者参加讨论,有很多地方我是第一次去。不过博士生活也不全是科研,我女朋友在芝加哥,开车过去也不算太远,每周末的生活都过得很丰富(换句话说,主要是找各种地方吃吃吃,从中餐到各种国的餐)。我们也去了几个不同的地方:纽约、华盛顿、匹兹堡、圣路易斯;随着开车技术提高,从战战兢兢上路,到第一次开两整天车横跨小半个美国,玩遍芝加哥附近中小城市,北上密歇根看红叶等等。生活中也会有各种琐事,从车被贴罚单了,到要帮回国的邻居养家里的豚鼠,从修手机修电脑,到自学编程和演讲,从开车带学弟学妹买菜,到和师兄师姐聚会烧烤涮火锅(还是吃吃吃)。从另一方面讲,生活也并不单调,学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技能,从装空调到做海报,从修车到做各种口味的面包,我这种喜欢折腾的性格连做菜都会想着变些花样,把超市里一些没见过的菜买回来尝试。也结识了为数不多却关系很好的朋友,多亏有他们,生病了觉得自己要被埋在异国他乡的时候有朋友来做一碗稀饭陪我吃。当然也玩游戏,也看剧,也听音乐会,也去电影院,也去打球,去看比赛,去关心总统辩论,去田野骑马——不仅是放松自己,也是朋友间闲聊的谈资。很遗憾的是在美国读博士并不能经常回家看看,上次回家都是两年半以前了。不过每年的半小时视频都会给父母看,让他们知道我并不孤独,能少些牵挂。8589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2K2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士生个人学习自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