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同事说起信贷圈,各种信贷下不来,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怎么样?

查看: 1815|回复: 6
信贷圈 | 小贷利率那么高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择?
论坛体力131
卡窗金币85 枚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普卡会员, 积分 1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 积分
普卡会员, 积分 1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 积分
卡窗金币85 枚
在线时间16 小时
亲,快登录吧,能够浏览更多精彩内容哦!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今天,大众证券报发布了一条《小贷用户满意度高于银行 月利率超3%达高利贷水平》的新闻,其中有一组数据,52%的小贷公司月利率超过3%,达到高利贷水平,引起群众哗然。  一般来说,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贷款年利率在10%以下,而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年利率则在20%-30%之间,就贷款利率水平来看,小贷公司利率是银行的2-3倍之多,可是利率如此之高,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择去小贷公司贷款呢?  一、小贷公司门槛更低  银行利率虽低,但放款时,选择的客户也相对优质。你可以随便提出一些问题,你的月收入是否达到5000以上,工资发放形式是打卡还是领取现金?是否正常缴纳社保、公积金?个人信用报告上是否留有污点?职业是否稳定?  当你抛出这些非常基础的问题时,你就会发现,已经有不少人被挡在了银行的大门之外,更别提一些抵押类贷款还需要你提供当地房地证明。  很显然,被银行拒之门外的这群人,他们想要贷款,就只能求助小贷公司或是P2P平台。换言之,如果你想叩开银行大门,拿到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那就只能提升自己的用户资质了!  二、贷款程序简单  在所有的金融机构中,银行对于贷款的风控把握应该是最为严格的,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审核体系,从用户提交资料、查询个人信用、核实客户资料,再到最终放款,有一系列规范的流程要走,而为了控制不良贷款率,审核也比小贷公司严格。  小贷公司则不然,他们的门槛低,手续办理上方便、录活,程序简单,只要客户带齐资料,当下便可办理完成。就用户体验而言,小贷公司更为简捷高效。  三、放款速度快  小贷公司贷款利率这么高,还有如此多人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放款速度快。许多用户,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户,贷款需求非常急迫,这也使得他们在两相权衡之时,不得不选择小贷公司。举例来说,小王是一个四线城市的包工头,去年7月,急需一笔15万元的资金购买建材,如果资金到位,工程进展顺利,12月底,小王就能拿到甲方的回款。而如果7月底拿不到贷款,小王还有违约的风险。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尽快拿到贷款,小王选择了半年小额贷款。想知道更多内容,来信贷圈吧一键抢单业内首创实时抢单,主动出击不再等待海量客户千万在线申请客户,优质好单源源不断精准匹配个性化定制客户,更高获客成功率风控体系专业云数据风控体系,解决后顾之忧
论坛体力2000
卡窗金币81 枚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卡窗金币81 枚
在线时间25 小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论坛体力2490
卡窗金币147 枚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钛金卡会员, 积分 25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3 积分
钛金卡会员, 积分 25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3 积分
卡窗金币147 枚
在线时间55 小时
不上征信& &银行不给贷& &放款速度快& &给自己留的余地多& &所以选择一个好口碑的小贷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楼上介绍的也是可以的一款产品& &大家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 &可以及时还清的信贷产品
论坛体力2490
卡窗金币147 枚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钛金卡会员, 积分 25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3 积分
钛金卡会员, 积分 25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3 积分
卡窗金币147 枚
在线时间55 小时
不要因为不上征新& &就随意选择不去还款&&而成为坏账& &出借人和公司都不会那么简单的股息的
论坛体力1372
卡窗金币38 枚
头像被屏蔽
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帖子精华好友
卡窗金币38 枚
在线时间9 小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论坛体力729
卡窗金币93 枚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卡窗金币93 枚
在线时间71 小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论坛体力1285
卡窗金币16 枚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卡窗金币16 枚
在线时间5 小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大家可以通过在指定帖子(http://bbs.creditcard.com.cn/thread--1.html)下回复你的星座是什么,小编会统一发给大家的
卡窗十八周年
参与十八周年活动(已下线)
可通过金币购买
帅哥专用勋章
卡窗推荐 /5
我们办卡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过多的信用卡数量,也很容易给自己的征信带来不利影响,比如数量多容易忘记还款,造成逾期的风险
不同的信用卡有不同的权益,比如,中信淘宝联名信用卡在进行网上消费时计10倍积分……
想知道你和卡王有几张卡的距离吗?快来测一测自己对信用卡的辨识程度吧!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算是用卡大神也有不小心入坑的时候。
对于不常出国的卡友呢?不常出国,说明VISA卡的权益不能时常享受到,然而平时还要花费精力去管理卡……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Comsenz Inc.做信贷员真的好难。竞争好大_百度知道
做信贷员真的好难。竞争好大
做信贷员真的好难。竞争好大从我去年十月开始说起吧。以前是做手机营业员的。做的事传统销售。然后去年十月听朋友的朋友说做贷款赚钱。她说她每个月工资一万多。然后那段时间正好也在找工作就去了。 去的宜信。然后过去了之后。由于以前做的销售和这个模式不一...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提问者悬赏1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找对方式方法,这行就像八仙过海拼的是路子野
平安客户经理一枚
加油 什么工作都不容易你的积累是在为以后得收获做准备
看到别人做了两三个月轻轻松松就过完了。我都快半年了还是亏。一点信心都没了。心态都要炸了。 你是做了多久开始赚钱的?是怎样调整心态的。看着身边的朋友都在赚钱。我好急
就每天乐乐呵呵当玩儿呗
有时候就是运气的事 所以看淡点就好啦 我还没开始赚钱呢
你在哪里的?一起加油
同行呢,才入平安,加油吧
你入平安贷款多久了。 在里面感觉怎么样呀
才入平安快1个月了吧,还可以,主要是带我的师傅好
赚到钱了吗?你们师傅带你跑市场吗。
平安那边客户好找吗。 我们这边的小贷公司都是在网上充钱买客户。 又贵不说还资质不好平安那边好像不开单没底薪。没工资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我爱金融圈”- 移动互联网金融信贷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精选一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流行关闭朋友圈?无意中打开某个朋友的主页,只看到一张精美的朋友圈封面图赫然出现在面前,下面镇着一句十字真言:该朋友暂未开启朋友圈。立马就让人觉得该朋友太高冷、太酷、太有个性了!这与不久之前微信更新的功能有关:无法查看已经关闭朋友圈用户的主页。过去用户选择停用朋友圈后,既可以不受小红点的打扰,又能自说自话地发动态。如今,关闭朋友圈后就只有“该朋友暂未开通朋友圈”一行小字横在那里,无法查看其他内容。于是,很多关闭朋友圈的人被亲朋好友兴师问罪而百口莫辩,最终在压力下不得不重启朋友圈,还要先发一条说明情况以求原谅。还有人关了朋友圈没几天,就忍不住重新打开,默默潜水点赞。关了又开,开了又关,反反复复。然而,逃离朋友圈或许作为一种能量和趋势,正在积聚形成。逃离朋友圈朋友圈这个名字,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一个典型中国人的社交生活,由无数圈子组成,身处圈内的人能够在推杯换盏之间达成利益交换,甚至是情感上的交融,而圈外的人想要进入圈内,则要大费一番功夫。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之所以能够成为国人网络社交的主要空间,在于其成功地在手机上搭建起中国人熟悉的圈子。所以,朋友圈上的圈子也分大小远近,对什么样的人分什么样的组,跟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选择不同的分组,就相当于坐在不同的酒桌上。这种角色扮演的技艺,对在酒桌文化和熟人文化中泡大的国人而言,自然驾轻就熟。朋友圈完美地复制和放大了现实中的熟人社区。然而,年轻的互联网使用者越来越厌恶熟人关系的24小时绑架。2016年,腾讯的一项调查指出,95后最常用的社交工具是QQ,而微信的用户大多是成年人。一时之间,“95后都用QQ,老年人才玩微信”的段子传遍了互联网。一些95后认为,微信就像是“一个气氛尴尬的家庭派对”,但是“又不能真的走开”。据《“95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显示,高达48.2%的95后会屏蔽自己的父母。豆瓣用户“三鲜”说:“微信朋友圈越来越有那么点情感绑架的味道,哪个朋友生个娃你忘记给点赞,没准就暗暗结下了梁子。就像若干年前QQ给人带来的社交压力,隐身容易得罪人,不隐身又受不了别人烦,有时候压根还忘记了谁是谁。等到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再碰上软硬件改朝换代之类的外力因素,新的IM就容易出现。”现在,他们已经采取多方作战的策略。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的APP,在不同的社区进行不同的社交行为。追星用微博、贴吧和QQ群,发心情用微博小号和 QQ空间,和熟人聊天才用微信。看腻了的朋友圈:发者难受,观者难受大多数不看朋友圈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理由:烦。大多数不发朋友圈的人也有一个相似的理由:累。的确,当你在雾霾包裹的楼宇中吃着外卖、敲着代码,却发现朋友圈里戴着太阳镜在金色沙滩上高高跃起的朋友露出了夸张的笑容。倏忽之间,你就被浓浓的自怨自艾包围,天天如此,只剩烦人。你以为照片里的朋友就容易么?在海滩上跳了十七八次,才捕捉下一张还算完美的照片,修过图之后发出去,已经累得满身大汗。难得休一次年假,不收获一大堆赞和回复实在太亏。几条朋友圈发出来,次次凑够九张,怎能不累?朋友圈是一门秀的艺术。很少有人把伤痛难堪、没有结果或不如人意的事情发在朋友圈,我们所能看到的,往往都是别人光鲜的一面。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就不跟你说了,只给你点阳光感受一下吧。很多时候,能发一条让人艳羡的朋友圈,甚至成为面对眼前困难的动力。久而久之,朋友圈上全是轻松又美好的快乐图景,而背后曲折的生活真相永远是个谜。很多时候,朋友圈陷入到“总是羡慕别人”和“处心积虑让别人羡慕”的境地,双重尴尬下,发朋友圈和看朋友圈也越来越无趣。逃离朋友圈,才能享受更多的私人时间。图/Yelena Bryksenkova下一个宣泄口在哪里?中国人自古需要圈子来表达,在微信朋友圈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里也不乏这样的设定。在唐朝,在长安的大雁塔上刻字成为新科进士的一种传统。白居易考中进士之后,就在墙壁上发了一条朋友圈“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学霸发圈春风得意。可惜的是,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并非进士出身,一怒之下把大雁塔上的历代学霸晒的圈铲个精光。微信朋友圈挟着中国人巨大的圈子社交需求而来,风靡全国。不过,在这个时代,产品更新迭代是很正常的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只要圈子文化还在,就会有新的空间,重新把我们圈进一个又一个圈子里。来源:新周刊年化收益12%-15%!戳阅读原文注册送500元啦!《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精选二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流行关闭朋友圈?无意中打开某个朋友的主页,只看到一张精美的朋友圈封面图赫然出现在面前,下面镇着一句十字真言:该朋友暂未开启朋友圈。立马就让人觉得该朋友太高冷、太酷、太有个性了!这与不久之前微信更新的功能有关:无法查看已经关闭朋友圈用户的主页。过去用户选择停用朋友圈后,既可以不受小红点的打扰,又能自说自话地发动态。如今,关闭朋友圈后就只有“该朋友暂未开通朋友圈”一行小字横在那里,无法查看其他内容。于是,很多关闭朋友圈的人被亲朋好友兴师问罪而百口莫辩,最终在压力下不得不重启朋友圈,还要先发一条说明情况以求原谅。还有人关了朋友圈没几天,就忍不住重新打开,默默潜水点赞。关了又开,开了又关,反反复复。然而,逃离朋友圈或许作为一种能量和趋势,正在积聚形成。逃离朋友圈朋友圈这个名字,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一个典型中国人的社交生活,由无数圈子组成,身处圈内的人能够在推杯换盏之间达成利益交换,甚至是情感上的交融,而圈外的人想要进入圈内,则要大费一番功夫。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之所以能够成为国人网络社交的主要空间,在于其成功地在手机上搭建起中国人熟悉的圈子。所以,朋友圈上的圈子也分大小远近,对什么样的人分什么样的组,跟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选择不同的分组,就相当于坐在不同的酒桌上。这种角色扮演的技艺,对在酒桌文化和熟人文化中泡大的国人而言,自然驾轻就熟。朋友圈完美地复制和放大了现实中的熟人社区。然而,年轻的互联网使用者越来越厌恶熟人关系的24小时绑架。2016年,腾讯的一项调查指出,95后最常用的社交工具是QQ,而微信的用户大多是成年人。一时之间,“95后都用QQ,老年人才玩微信”的段子传遍了互联网。一些95后认为,微信就像是“一个气氛尴尬的家庭派对”,但是“又不能真的走开”。据《“95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显示,高达48.2%的95后会屏蔽自己的父母。豆瓣用户“三鲜”说:“微信朋友圈越来越有那么点情感绑架的味道,哪个朋友生个娃你忘记给点赞,没准就暗暗结下了梁子。就像若干年前QQ给人带来的社交压力,隐身容易得罪人,不隐身又受不了别人烦,有时候压根还忘记了谁是谁。等到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再碰上软硬件改朝换代之类的外力因素,新的IM就容易出现。”现在,他们已经采取多方作战的策略。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的APP,在不同的社区进行不同的社交行为。追星用微博、贴吧和QQ群,发心情用微博小号和QQ空间,和熟人聊天才用微信。看腻了的朋友圈:发者难受,观者难受大多数不看朋友圈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理由:烦。大多数不发朋友圈的人也有一个相似的理由:累。的确,当你在雾霾包裹的楼宇中吃着外卖、敲着代码,却发现朋友圈里戴着太阳镜在金色沙滩上高高跃起的朋友露出了夸张的笑容。倏忽之间,你就被浓浓的自怨自艾包围,天天如此,只剩烦人。你以为照片里的朋友就容易么?在海滩上跳了十七八次,才捕捉下一张还算完美的照片,修过图之后发出去,已经累得满身大汗。难得休一次年假,不收获几十个赞和回复实在太亏。几条朋友圈发出来,次次凑够九张,怎能不累?朋友圈是一门秀的艺术。很少有人把伤痛难堪、没有结果或不如人意的事情发在朋友圈,我们所能看到的,往往都是别人光鲜的一面。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就不跟你说了,只给你点阳光感受一下吧。很多时候,能发一条让人艳羡的朋友圈,甚至成为面对眼前困难的动力。久而久之,朋友圈上全是轻松又美好的快乐图景,而背后曲折的生活真相永远是个谜。很多时候,朋友圈陷入到“总是羡慕别人”和“处心积虑让别人羡慕”的境地,双重尴尬下,发朋友圈和看朋友圈也越来越无趣。逃离朋友圈,才能享受更多的私人时间。下一个宣泄口在哪里?中国人自古需要圈子来表达,在微信朋友圈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里也不乏这样的设定。在唐朝,在长安的大雁塔上刻字成为新科进士的一种传统。白居易考中进士之后,就在墙壁上发了一条朋友圈“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学霸发圈春风得意。可惜的是,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并非进士出身,一怒之下把大雁塔上的历代学霸晒的圈铲个精光。微信朋友圈挟着中国人巨大的圈子社交需求而来,风靡全国。不过,在这个时代,产品更新迭代是很正常的事。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只要圈子文化还在,就会有新的空间,重新把我们圈进一个又一个圈子里。安全“容易会”是安全规范的,由中国联席会指导、国开行管理团队打造,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融益汇以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资源给您带来7—12%,期限1—12个月,有的产品。官网:www.ryhui.com长按二维码,关注融益汇微信号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领取258元红包《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精选三www.365ibank.com听说90后都中年危机了,作为前辈们准备和他们好好的谈谈人生、聊聊理想的时候,却发现连他们的追星黑话都听不懂了。小姐姐是什么鬼?怎么就这么帅男明星就成了老干部了?好啦,好啦,花上十分钟阅读本文,填平代沟无压力。本文首发钛媒体,记者/宫赫婧,编辑/葱葱经授权转发(lovelive的小姐姐们)如果盘点一份2017年的年度新词榜,“小姐姐”必然上榜。这个诞生于互联网线上交流中陌生女性之间的称呼,已经成为新生代年轻人的常用语。“小姐姐今天搭的这套特好看”、“小姐姐,能和你商量个事吗?”无论是在弹幕、微信聊天还是现实中的社交,与“小姐姐”有关的应用场景随处可见。在这之前,让上一代际的年轻人——姑且称80后——最不能自拔流行称谓当属“亲”,一个从淘宝时代流行至今的称谓。“小姐姐”称谓,适用对象为年轻女性,相比于“美女”、“姐姐”、“大姐”更为礼貌和俏皮,由于小姐姐常和“好看的”连用在一起,带有夸赞的意味,其社交效果并不亚于当年八零后口中的“亲”。但如今,80后已经无法理解“小姐姐”的流行。从“亲”到“小姐姐”,一个简单的称谓变化,根本上是一个群体的兴趣文化变迁。“小姐姐”发酵于一种小圈子文化,源头是日本的一场造星企划:lovelive。从2010年7月开始,角川书店旗下美少女综合娱乐杂志《电击G’s magazine》、联合日本动画公司SUNRISE、唱片公司Lantis以 lovelive 的名号发行单曲,推出9位女孩组成的偶像团队,制作同名动画和游戏,还成功举办了数场万人级别的演唱会。“小姐姐”,正是粉丝们对于偶像的亲切称呼。相对于80后人群在建立了基本世界观之后才开始接触互联网工具,95后可以说是生于互联网、长于互联网,屏幕、表情和数据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我即手机”、“人与人的沟通本质上是数据的传输过程”更接近于对这一代人的描述。正因为如此,我们得以轻易地通过来窥见95后人群的行为特征。95后阅读什么?因何而聚集成群?他们的时间如何分配? QQ 浏览器发布的《95后兴趣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出了相应的几大趋势,这其中包括:兴趣正成为95后如何分配时间的基准,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也会把更多时间投注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同时关心社会时事也是95后互联网生活的重要特征,他们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娱乐、小说;95后人群中的代表游戏《王者荣耀》等,兼具熟人与陌生人社交功能的娱乐方式将成为一个“新入口”。从一个个标签和数据出发去理解95后,你会发现他们与人们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95后们的“小姐姐”是如何养成的95后小圈子的兴起正反映了这样一种趋势:物质资源的丰富给了95后们更多选择,即使是喜欢二次元,他们也更加清楚自己喜欢二次元中的什么:比如“Galgame”,比如“初音未来”,再比如“lovelive”……某种意义上,95后人群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已经显著的标签化。QQ浏览器发布的这份报告也印证了同样的趋势,《报告》发现,“兴趣”是影响95后人群学习、就业、社交、娱乐等行为的重要因素。关于95后最爱的小说类型,校园题材在95后人群中占比为18.6%,仅次于玄幻仙侠类的23.7%;95后最喜爱的偶像仍集中在鹿晗、TFBOYS、杨幂、赵丽颖这样的阳光少年和邻家少女。前二位的玄幻、校园两大兴趣类型,直接决定了这些领域明星的走红,比如,出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杨幂,典型的玄幻IP主角,就成了95后眼中当之无愧的“小姐姐”。使得小姐姐这样的偶像文化流行起来的“lovelive女团”,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中也生根落地,以lovelive为主题的小圈子已遍布QQ、贴吧乃至B站。然而你知道吗?它真正开始从中国积攒人气是从B站上放送的TV动画《Love Live!》开始的,这部片子讲述的是一群不安现状的女学生们如何成为偶像的故事,“看着你隔壁班的小姐姐一步步成为舞台中央的偶像”——这样的设定打动了不少年轻受众。不仅仅是日本女团这样的“舶来品”,在中国,凭借微博开始传播直至走红的高中女团 Sunshine(现已更名为“3unshine”)代表了类似的潮流。毕竟,“成为偶像”这个主题本身就是可以跨次元而存在的。3unshine三人女团的成员之一Abby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身边每10个人中,有9个想出名,只是不敢说,你为什么不能成为舞台上闪闪发光的那个人呢?”数以亿计的未成名年轻人在集体享受着成名者“成为偶像”的过程,大数据记录下了他们的兴趣标签,并直接影响了95后内容消费的选择。“小姐姐”不是全部,他们还爱“种花家”但如果你认为95后只关心娱乐、小说而不关心社会时事的话,那么就又错了。在95后人群的兴趣榜单中,社会时事和军事要闻的相关内容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七位,关注度分别为60.9%和22.6%(相比之下,“明星娱乐”内容在95后兴趣榜单中排名第二)。兴趣榜单显示,95后年轻人虽然对娱乐、小说、游戏、恋爱、宠物等内容兴趣程度很高,并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坚守的个性化兴趣领域,但大多数95后还是对社会时事类信息甚至是军事新闻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95后年轻人是原生于互联网的一代,浏览器使用时长足够,让他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关注密集的信息。这群人的浏览器大数据显示,他们既关心时事新闻,也能照顾到自己的小圈子,他们甚至可以做到“全天16小时不掉线”,尤其是在早间和晚间阅读的表现活跃,浏览人数占到人群总体的33%。在B站走红的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多95后年轻人喜爱的这部国产动漫,很多非95后却不知道,这部动漫是以爱国为题材的国产漫画。“泪奔!”、“看一集哭一集”是这部动画的常见弹幕,如果你开着弹幕,每到一集的片尾曲《追梦赤子心》响起时,就能感受到无数条弹幕陪你一起泪流满面的情景;“种花家”(中华家的谐音)这个关键词也成了95后年轻人中刷屏的口头禅。无独有偶,宣扬中国民族凝聚力的《战狼II》高达50亿+的票房中,有部分正是95后小朋友贡献的。如果你身边有95后乃至00后小朋友观看了《战狼II》,你会有很大概率在他们的表情中读出一种民族自豪感。“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一位95后的中学生在观后感中这样写。在观看《战狼II》过程中,这位中学生“经历了愤怒、悲痛和感动”的情绪变化,她还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表示,“饭可以不吃,电影不能不看。”95后人群真的不是想当然的“非主流”,他们同样善于接收正能量。网络社交的入口依然是“兴趣”《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在95后人群中,微信的关注指数为26.7%,陌陌为8.3%,Facebook为5.3%,远远高于其他社交方式。但显然不同的是,95后的社交方式已经不满足于语音、图片了,当业内还在讨论“下一代社交”可能是什么形态的时候,95后人群已经给出了他们的答案。除了共同的偶像小组,游戏,也成为典型的社交入口。游戏《王者荣耀》的火爆代表了95后社交方式的升级,它在95后人群中的关注指数高达25.1%,接近了微信的26.7%。这款游戏在年轻人中的风靡,甚至成了很多人的研究课题。一位70后的中科院研究员为了研究《王者荣耀》为何受到年轻人的热爱,在游戏中组建了了一支战队,进而发展成一个微信群,在群里他得知嫌弃自己的“打得太差”的队友们竟是一群正在准备高考的中学生们。“如果需要从随机模式战斗进入固定模式战斗,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同伴玩家,抱团取暖。而《王者荣耀》快速传播和在各类人群中引发热玩的奥妙也就在于此。”这位研究员在报告中这样总结。《王者荣耀》能产生强大的用户粘性,和其承载的社交功能密不可分:无论是基于微信关系邀请的好友,还是一个点赞换来的网友,在游戏世界中的人,都成为了抱团取暖的战友。融入了“召唤队友”这样的社交功能的《王者荣耀》,将现实中真实的社会关系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予以借位融合,深深吸引了95后年轻群体,成为兴趣社交的新入口。QQ浏览器通过大数据清晰的展示了95后人群的兴趣走向,娱乐兴趣导致他们“按偶像分群”(个性)、自嗨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性事件(责任)和16小时不掉线(勤奋)……写入了95后年轻人的新词典,更是成为研究这一群体绕不开的关键词。同时,95后的足迹遍布了从微信朋友圈、AB站到QQ浏览器这样的内容消费平台,从二次元、偶像女团到《王者荣耀》粉,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用兴趣投票。这也是为什么QQ浏览器把“跟着兴趣走下去”作为了全新的品牌主张,兴趣,已经成为95后的行为准则。●END●天天有话说根据天天财富平台披露数据显示,90后是平台年龄层占比最大的人群。有媒体分析,90后成为新理财一代,主要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各种,移动金融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会花,善省,能理”自然成为他们无师自通的技能。而选择天天财富,更是90后们优质的选择。温馨提示:活动时间截止至9月30日,平台不定期上标,金额有限,请提前做好资金准备。市场有风险,,如有疑问,请拨打客服热线咨询。有些精彩文章你不应错过:你需要的不是重来一次的人生多少中产在不测之祸中返贫?我们应该怎样活着?看到泪奔!!你负责享受童年,我负责改变世界爱?,因多1%更完美点击文字标题即可查阅理财 ▏预期年化收益6-12%▏资金-------------------------www.365ibank.com-------------------------关注天天财富订阅号延伸你的投资理财生活有趣·有料·有心▼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跳转天天财富官网投资理财《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精选四制图:郭 祥数据来源:人民网官方微博、人民网官方微信、人民网强国打开微信,点赞比比皆是。给朋友圈晒图点赞、给个人动态点赞、给转发的公号文章点赞……在争先恐后的点赞中,哪些点赞是真心的?哪些点赞是被动的?给人点赞,或不点赞,你的标准是什么?点赞会不会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在“点”与“不点”之间,你有没有产生过几丝纠结?点赞现象的背后,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心态?你在为谁点赞?朋友圈、微信运动、公号爆款文章是点赞“高发区”。除了家人、好友,同事、领导的个人动态更容易被点赞。不少人也经常被动“点赞”或遇到“索赞”。“加入微信运动后,与朋友们一起点赞互动,很有意思,我的目标是挤进排行榜前20名,最终占领封面。”27岁的王晓易是北京中关村某科技公司员工,最近正在减肥,每天慢跑5公里是“规定动作”。他说,跑步的动力主要来自微信运动中的好友点赞。“以前只是一个人孤独地跑,挺无聊,参与微信运动后,别人点赞给了我鼓励,我给他人点赞时看到了差距。”王晓易说。除了微信运动,微信朋友圈、公号更是点赞“高发区”。特别是朋友圈里的晒图和留言等个人动态新鲜感强、信息量大,很多人总是边刷边赞。家人、好友、同事都是点赞的对象,其中,领导的个人动态更容易被点赞。据报道,某地一位领导干部是微信达人,常在朋友圈里发布一些信息,后来却主动停发,原因是“发一张自写书法的照片,被表扬得自己脸红;晒一次跑步健身的成绩,收获点赞无数。实在受不起那么多跟帖颂扬和点赞,还是选择沉默吧。”清博、新榜等第三方微信公号评估机构估算,公号文章阅读数与点赞数比例大概在3‰―5‰之间,爆款文章的点赞数比较多。公号受赞的原因,主要有粉丝追捧、话题认同等。拥有几十万粉丝的某军事类公号主编周少良说:“公号所配图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点赞的数量。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他发现多用创意漫画、流行表情包,能吸引更多的点赞数。“与大多数人集中点赞朋友圈里的晒图不同,我最愿意点赞的是好友朋友圈的封面。”武汉某高校教师应祥羽说,封面具有稳定性,代表了用户一段时间内某种审美价值或情绪取向,有窥斑见豹的作用,“你点赞后能带给对方更多的精神愉悦。”点赞也有“另类”。上海浦东某银行员工黄嘉欣说:“我爱给微信官方在朋友圈投放的广告点赞,无论是汽车、豪华游轮等高端消费品,还是洗衣液、牙膏等日化用品,或电影票、新书推荐等娱乐服务,我经常会在这些广告下点个赞、留个言。”黄嘉欣说,微信广告是基于大数据个性化投放的,因人而异,点赞后你能知道好友中有谁跟你有同样的消费倾向,大家一起点赞,能引发共鸣。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发自内心的主动赞许之外,微信用户也经常不得不被动“点赞”,比如为配合单位工作,给集体活动点赞;碍于情面,给朋友孩子的比赛拉票、点赞……其中,被所谓的“好友”求赞最常见。南京某事业单位员工宋玲说:“有一次,我在会议场合添加了一名微信‘好友’,散会后再没联系过。没想到,上个月他突然要我给他转发的一条促销信息点赞,说是集赞满额后商家送洗衣粉,我答应了;最近他又要我给某健身房的推广文章点赞,说集满100个赞可半价优惠,那次点赞之后,我就把他拉黑了。说实话,我真怕他过两天又来找我要赞。”宋玲认为,这种“索赞”不可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秉承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索赞”是一种变相的义务灌输,要适可而止。点赞为了什么?对于点赞,在意的人会很看重,不在意的人就无所谓,“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带来社交麻烦”。有些人下班后仍不断刷朋友圈给同事点赞,休息时间被切割,甚至产生还在单位上班的错觉。据微信官方统计,目前,微信月活跃用户数有8亿多,点赞成了社交网络上内涵和外延最丰富的行为。一条信息被点赞,往往能收获双重效果:对点赞者来说,点赞表达了自己的认同感;对被赞者来说,这是获得满足感的主要方式。上海某外企职员章栋是一名“点赞达人”,一有时间就刷朋友圈,无论看到什么内容,他都会顺手一点,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一样。章栋说:“我把微信好友分成三类:家人、好友和同事。对于不同的人群,点赞动机不一样。”――点赞家人,不带任何功利目的,表达对家人的持续关注。在移动互联网碎片化传播时代,这是黏合亲情的有效方式。“我妈妈爱唱歌,经常在朋友圈发她自己录唱的歌曲。我会第一时间送上赞,表达我对母亲的爱。”章栋说。――点赞好友,一般是为了维护人际资源,表示情趣相投,或“加油鼓劲”“给予安慰”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同一个圈里的人在人生观、价值观或审美品位上一般比较接近,你点赞别人,其实也是在肯定自己的生活。”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93091.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精选五最近由“类”推广引发和口水战,让、又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其实早在2012年,人人网陈一舟投资美国P2P企业Social finance时,这个话题就已经开始被关注。如果再看得久远一点,2006年,在成立之初,它也是想在Facebook的熟人网络上先建立起一种熟人关系。那么熟人借贷或社交金融究竟可行与否?LendingClub破灭的Facebook梦时至今日,众所周知的是LendingClub当时花了6个月的时间,就很快摆脱了Facebook熟人网络的桎梏,而它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成功的P2P公司之一。即使LendingClub能够获得Facebook用户的朋友圈数据,产生大量的潜在客户群;即使Facebook为LendingClub提供用户身份认证的依据;即使从表面上看,Facebook社交平台营造了借贷双方并非完全陌生人的环境,更有利于P2P的开展;即使LendingClub 开发了一套搜索和识别贷款机会的LendingMatch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建立一个熟人的信贷圈,迅速发现之前不知道的关系,使他们在有信任基础的人群中借贷资金;即使在2007 年5 月24 日到2007 年8 月23 日,3个月间,共有13000 个Facebook用户登录LendingClub……但是一共也只获得75的贷款,而这75万的获得者还是建立在信用分数( 分数)在640 分以上的人的基础上,显然,Facebook提供的大数据以及熟人网络,远没有FICO(费埃哲,全称为美国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评分来得简单和直接。不过LendingClub的创始人苏海德却并不耻于谈及当年的Facebook白日梦。他在一次访谈中说:“ LendingClub的第一版是作为Facebook内的一个应用而被创造的。当时Facebook有六千万用户,我们觉得六千万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如果能争取到一个用户,凭借Facebook广泛的影响力,结果也是惊人的,这是我们当时的战略。这以惨败而告终。而我们花了六个月才明白失败的原因。”“原因就是,如果你要向人借钱,你真的希望你的朋友们知道你在借钱吗?”“如果你要赚钱,如果你要借给别人钱,你真的希望借给你的朋友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如果你这么做,下次他们会直接跟你说‘点儿钱’。所以这花了我们很多精力还有额外的六个月才发现,才明白金融是一件非常隐私的事情。”而在中国,借钱更是一桩羞于启齿的事情,又有多少人想让人知道自己身负外债尤其是借了熟人的钱?而又有多少人敢于冒着“放者”的风险把钱借给熟人?即使是匿名的状态下?SoFi的熟人不熟再来看Social finance(SoFi)。表面上看,SoFi是基于学生的借贷,但是它的所谓社交金融,只不过是划分了一个美国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细分市场:在全美3000多家大学中,SoFi只选定了100家左右大学。不仅如此,借款者只能毕业于SoFi规定的较热门、有发展的几个专业,如法律、医学、商业、工程、美术等。现在SoFi接受的本科专业只有8个,硕士专业较多为14个。根据美国教育部统计,这些学校学生的平均违约率为1.6%,低于学生贷款平均违约率8%――从某种程度上,它的风险与FICO评分在700分左右的人相当,这无疑已经是一个严格的标准,而并非熟人或社交可以一言以蔽之。借款方如是,出借方更加不只是熟人了。2013年底,SoFi宣布公开证券化完成,它将年间的的50%,以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StanleyCo.LLC)为承销方,卖给Top-TierInstitutionInvestor。SoFi获得了这笔的钱,以供2014年1月-4月期间放贷。2014年4月,SoFi还在第三轮获得8000万美元后,宣布进军市场――为什么它敢于进军这个曾经造就了美国2008年的“高风险”市场?因为它的严格机制已经筛选出一批高素的――2013年它的被加拿大的DBRS(世界第四大公司)信用为A,因为这笔资产中74%的贷款来自MBA,95%毕业于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76%的借款人毕业于排名前25的大学,40%毕业于排名前10的大学,其中90%为借款者,有可信的收入证明,比起学生贷款者有更高的个人信用。借款者平均年收入为12.4万美元,消费后平均每月剩余4,,有极强的偿还,平均FICO信用评分高达753分。要知道在美国,750-850分是信用质量最高的人群,只占总人数37.2%。因此,SoFi虽然一开始是建立在学生贷款再融资的基础上,但是从目前来看,它完全已经不再是依靠熟人和社交了。熟人的镜花水月在中国这个普遍缺乏诚信的社会讲熟人借贷,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说是镜花水月。首先,熟与信任并不对等最明显的例子是微信朋友圈,当你的微信朋友圈到了一定数量,你会发现你变得不再敢于说话和表现自己,因为说不定你哪一天对工作的抱怨会被你的上司或同事看到,你在酒吧放浪形骸的照片会被你的闺蜜传为笑谈,你加班的借口也会被女友或男友识破,更别说向朋友圈里的人借钱――真正肯借的,不用你说他们会主动问你需不需要,而更多的是你根本想都不会想去开口的。同样,对于中国人来说,“借啥别借钱”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既然P2P能够向陌生人借钱,为什么还要问熟人?再者,不同于熟人社交是一种刚需,借贷即不是刚需,也不是高频交易尤其是中国人习惯了量入为出的生活和较高的储蓄率,较少会像美国人那样今朝有酒今朝醉,需要“过桥”来债,熟人借贷或社交金融。而在熟人借贷和社交金融模式看来,能够成为借款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信用破产”,在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情况下,也完全无法让一个失信的“”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即使是现在非常火热的、带有一点熟人借贷或社交金融性质的学生贷款,如“”、“趣分期”、“”,它们对于学生的最大的威慑,也不过就是发生时,会去找学生的辅导员、会去找他们的父母,而欠债逾期不还并不能在同学圈里面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基本上每个读过大学的人,班上总有几个习惯于借钱并不迟迟不还的同学,而令人气愤的是,他们却往往还都混得比我等只会念书的NERD(一般指偏爱钻研书本知识,将大量闲暇用于读书,而不愿或不善于参加群体性体育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的人)都要好,不管是在校内或是进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熟人借贷的道德底线都能够被轻易击破,还谈什么风控呢?如果一个商业模式只能建立在“你能欺骗的,都是相信你的人”这样的心灵鸡汤的基础上,它如何能够走得远呢?陈志武《金融的逻辑》里说,现代金融能够消解传统家庭关系中的契约构架――所谓“人格化的”的养儿防老,缓解“家文化”过重的责任与义务感,从而使“情感交流”成为家庭的主要功能。但是熟人借贷和社交金融,却反而人为的加重了熟人之间的责任与义务感,即使是采用匿名借贷的方式,也无法掩饰这一模式“反人性”的本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精选六文 | 波波夫许多人,嘴上说玩腻了微信,但手指却无比诚实。最近朋友圈里不少好友像排查地一样排查微信里的陌生人,大有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漏网一人之势。许多平时宣称不怎么刷朋友圈的朋友们,也在响应微信新近推出的一项功能:「不常联系的朋友」的甄别与排查,标准主要有三条: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半年内没有回复。社交洁癖就像一场癔症一夜横扫朋友圈,他们都在决心满满地为捍卫社交的纯洁性——确切的是说是提纯熟人之间的社交、打击只潜水不点赞不发帖不互动的陌生人社交——而战斗。这场社交的剩(余者之)战,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洁癖的资深爱好者。这个人就是倪瓒,元代著名文艺工作者(画家、诗人、段子手、美食理论家与实践者)、富家子弟,出了名的爱干净。倪瓒书房里的砚台和毛笔每天要洗好几次,家门口种的两棵树也是「旦夕汲水揩洗」,结果竟然枯死;每日饮水也是从数里外的指定水源地挑来,但他只喝挑夫前桶水,因为担心挑夫半道蹦屁污了后半桶水;林家茅厕的蹲坑内布满鹅毛,每当便便落下,鹅毛应声飘起,掩盖臭味;他甚至为此单身数十年。与倪瓒的洁癖同样出名的是他苛刻的社交标准。倪瓒毫无疑问是一个颜控,一次,有客来访,倪瓒见其「言貌粗率」,突然大怒,直接扇了对方大耳光,宾主自然不欢而散。又一次,宋代皇室后裔赵行恕远道而来,倪瓒拿出亲制的「清泉白石茶」来招待,没想到赵行恕这个耿直 boy 当场给了个一星都没有的大差评,倪瓒哪里受得了这么侮辱,驳斥赵行恕「吾以子为王孙,故出此品,乃略不知风味,真俗物也」,因为一杯茶,两位大咖悍然绝交。倪瓒注定没有好人缘。晚年入狱,因洁癖得罪狱卒,被囚于马桶边,出狱后染上肺病和痢疾,在臭气熏天中离世。成全倪瓒后世大名的,不是明代史官王锜在《寓圃杂记 · 云林遗事》里记录的这一堆八卦段子,而是他在水墨画里表达出前所未有的美感,以及推陈出新弄出的一系列创新菜。比如云林鹅,至今仍是苏锡常一带的经典佳肴。简单地说,倪瓒并不是因为他的洁癖而成为那个时代的大咖、留名青史,事实是,如果他不是一个有才华的画家和美食家,他对生活和精神的洁癖,不但无法构成段子的价值,更不会吸引史官挥毫泼墨。同样,微信朋友圈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熟人所占的比例,恰恰相反,那些半年无单聊的人、无共同小群的人、半年没有回复的人——这些陌生人、社交网络中的「弱关系」,可能会带给你更有价值的信息。斯坦福大学教授 Mark Granovetter 早在 1970 年代的博士论文中就证明了「弱关系」的强大力量:当时,Granovetter 找到 282 人,然后从中随机选取 100 人做面对面的访问。发现 100 人中有 54 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的工作。在这些靠关系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 16.7% 经常能见到他们的这个「关系」,也就是每周至少见两次面。而 55.6% 的人用到的关系人仅仅偶然能见到,意为每周见不到两次,但每年至少能见一次。另有 27.8% 的帮忙者则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也就是说大多数你真正用到的关系,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这些人未必是什么大人物,他们可能是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么认识的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并不出现在你的社交圈子里,起码在你的社交圈子里属于不太活跃的一类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三位学者在 2012 年所作的一项研究也显示,陌生创业的成功率更高。3510 个风险,以及他们在 1975 到 2003 年间 11895 个。有些人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合作 ; 但更多的人选择与自己的熟人合作,比如同学、同事。结果,找熟人搭档会极其显著地减少投资成功的可能性。从前述研究中可以发现:首先,朋友圈里天天为你点赞评论的人,不太可能给你带来有价值的增量信息,因为他们大都是你的同事、客户、朋友,你们大都处于同一个圈子,处于同一信息源的辐射之下,彼此能够带来的增量信息和多样视角都相当有限。其次,人脉的实质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认识了多少圈外的人。这些圈外人会为你提供更多元的信息、观点和见解,从而提升你的视野与格局。你的社交网络里来自不同行业的人越多,你的创新能力也可能就越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可能越大。最后,早点摆脱对校友会、同乡会的依赖和迷信。费孝通笔下的差序格局早已支离破碎,在一个商业社会,人格独立的首要标志是告别老乡和校友。最起码,从拓展所谓人脉的角度,他们并不是最合适的对象。微博:@波波夫微信公号:波波夫同学 (trip517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精选七文 | 波波夫许多人,嘴上说玩腻了微信,但手指却无比诚实。最近朋友圈里不少好友像排查地雷一样排查微信里的陌生人,大有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漏网一人之势。许多平时宣称不怎么刷朋友圈的朋友们,也在响应微信新近推出的一项功能:「不常联系的朋友」的甄别与排查,标准主要有三条: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半年内没有回复。社交洁癖就像一场癔症一夜横扫朋友圈,他们都在决心满满地为捍卫社交的纯洁性——确切的是说是提纯熟人之间的社交、打击只潜水不点赞不发帖不互动的陌生人社交——而战斗。这场社交的剩(余者之)战,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洁癖的资深爱好者。这个人就是倪瓒,元代著名文艺工作者(画家、诗人、段子手、美食理论家与实践者)、富家子弟,出了名的爱干净。倪瓒书房里的砚台和毛笔每天要洗好几次,家门口种的两棵树也是「旦夕汲水揩洗」,结果竟然枯死;每日饮水也是从数里外的指定水源地挑来,但他只喝挑夫前桶水,因为担心挑夫半道蹦屁污了后半桶水;林家茅厕的蹲坑内布满鹅毛,每当便便落下,鹅毛应声飘起,掩盖臭味;他甚至为此单身数十年。与倪瓒的洁癖同样出名的是他苛刻的社交标准。倪瓒毫无疑问是一个颜控,一次,有客来访,倪瓒见其「言貌粗率」,突然大怒,直接扇了对方大耳光,宾主自然不欢而散。又一次,宋代皇室后裔赵行恕远道而来,倪瓒拿出亲制的「清泉白石茶」来招待,没想到赵行恕这个耿直 boy 当场给了个一星都没有的大差评,倪瓒哪里受得了这么侮辱,驳斥赵行恕「吾以子为王孙,故出此品,乃略不知风味,真俗物也」,因为一杯茶,两位大咖悍然绝交。倪瓒注定没有好人缘。晚年入狱,因洁癖得罪狱卒,被囚于马桶边,出狱后染上肺病和痢疾,在臭气熏天中离世。成全倪瓒后世大名的,不是明代史官王锜在《寓圃杂记 · 云林遗事》里记录的这一堆八卦段子,而是他在水墨画里表达出前所未有的美感,以及推陈出新弄出的一系列创新菜。比如云林鹅,至今仍是苏锡常一带的经典佳肴。简单地说,倪瓒并不是因为他的洁癖而成为那个时代的大咖、留名青史,事实是,如果他不是一个有才华的画家和美食家,他对生活和精神的洁癖,不但无法构成段子的价值,更不会吸引史官挥毫泼墨。同样,微信朋友圈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熟人所占的比例,恰恰相反,那些半年无单聊的人、无共同小群的人、半年没有回复的人——这些陌生人、社交网络中的「弱关系」,可能会带给你更有价值的信息。斯坦福大学教授 Mark Granovetter 早在 1970 年代的博士论文中就证明了「弱关系」的强大力量:当时,Granovetter 找到 282 人,然后从中随机选取 100 人做面对面的访问。发现 100 人中有 54 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的工作。在这些靠关系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 16.7% 经常能见到他们的这个「关系」,也就是每周至少见两次面。而 55.6% 的人用到的关系人仅仅偶然能见到,意为每周见不到两次,但每年至少能见一次。另有 27.8% 的帮忙者则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也就是说大多数你真正用到的关系,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这些人未必是什么大人物,他们可能是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么认识的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并不出现在你的社交圈子里,起码在你的社交圈子里属于不太活跃的一类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三位学者在 2012 年所作的一项研究也显示,陌生合伙人创业的成功率更高。3510 个风险投资者,以及他们在 1975 到 2003 年间 11895 个投资项目。有些人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合作 ; 但更多的人选择与自己的熟人合作,比如同学、同事。结果,找熟人搭档会极其显著地减少投资成功的可能性。从前述研究中可以发现:首先,朋友圈里天天为你点赞评论的人,不太可能给你带来有价值的增量信息,因为他们大都是你的同事、客户、朋友,你们大都处于同一个圈子,处于同一信息源的辐射之下,彼此能够带来的增量信息和多样视角都相当有限。其次,人脉的实质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认识了多少圈外的人。这些圈外人会为你提供更多元的信息、观点和见解,从而提升你的视野与格局。你的社交网络里来自不同行业的人越多,你的创新能力也可能就越强、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可能越大。最后,早点摆脱对校友会、同乡会的依赖和迷信。费孝通笔下的差序格局早已支离破碎,在一个商业社会,人格独立的首要标志是告别老乡和校友。最起码,从拓展所谓人脉的角度,他们并不是最合适的对象。微博:@波波夫微信公号:波波夫同学 (trip517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精选八图/视觉中国被寄予厚望的自今年1月上线以来,一直表现的冷冷清清。流量入口没有的倾斜,用户获取提供的也是模糊搜索,即便微信手握8亿月活用户,其重点打造的用完即走的小程序一直处在一种高开低走的尴尬状态之下。小程序上线的当天,“微信之父”张小龙发出了一条仅写着“”的朋友圈,配有六张苹果一代的产品发布图。整整10年前,乔布斯在旧金山莫斯科尼会展中心发布了苹果的首款iPhone,这样的隔空致敬,预示着微信之父对于小程序将改善整个微信生态的一种态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18日晚,第一个爆款小程序“匿名聊聊”突然出现在了朋友圈之中,一夜之间病毒式传播,上线短短5个小时,创造的1700万PV。如果回溯朋友印象的经历,这款社交产品曾经不止一次发布过现象级的推广爆款,利用H5的分享页面一次次在朋友圈刷屏。偶尔的现象级产品可能还是运气,但持续不断的产出爆款内容,这背后便是魏志成和栗浩洋两人对于社交和人性的深度把握。下面是朋友印象(“匿名聊聊”背后公司)创始人魏志成对于打造现象级产品和小程序的一些思考,略经钛媒体编辑:关于现象级产品:能够缔造流行文化现象级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足球领域,指个别球星的竞技表现达到一种后人难以超越的程度,所以在商业领域,一个产品或者一个营销能称得上现象级首先也是因为它给到大家了一种“后人难以复制超越”的普遍认识。但是在互联网领域,大家对现象级这个词有一个普遍的误解,就是“爆红后销声匿迹”,实际上这是属于望文生义,这并不是现象级的本意。比如,流行音乐里我们不会把唱老鼠爱大米杨臣刚称作现象级歌手,而周杰伦、鸟叔则可称为现象级歌手,因为他们做出第一个爆款后持续地有第二款第三款更精彩的东西出来,“现象级”不是凭运气撞到创作的想法,而是发掘出创新方法论后用量化方法保证产量。在我眼中,一个互联网产品,尤其是社交产品,如果能创造出一种流行文化,那么文化是具有一定持续生命力的,比如Faceu的贴纸视频可以说是现象级的,我们会看到朋友圈持续的时不时会有人分享,而不只是在一段短期时间里,类似于Musical.ly、狼人杀、王者荣耀也是不错的例子,而脸萌就不算现象级。想要打造“现象级”产品,就要实现爆红后用户的长期使用、长期传播,这样的产品才能够称得上是“现象级”。“现象级”的产品需要足够惊人的爆发速度,在爆发后能够给用户带来实际的价值,最后这个价值能够长期的输出。社交产品如果能创造出流行文化,它显然会成为现象级产品,因为文化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可以说,打造现象级产品,最核心就是依赖于产品背后灵魂人物的洞察力。如果你的用户告诉你他想要什么,然后你去满足,这个不叫洞察力。洞察力是指你独立地去观察你的用户并解析他心理背后的诉求,或者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深度用户,那么你就可以像灵魂出窍一样地观察你自己本身,另外就是整个客观世界都可以成为你观察、解析的样本,综合各种信息渠道来源,去分析用户真正的诉求。因为用户对于自己的真正诉求未必知道,然后你将洞察到的真相,转化成产品或服务,这样的东西才能够实现上述所说的强大而持续的传播力,和文化属性。从微信的哲学,到小程序和AR如果说微信的灵魂是张小龙的话,在微信的很多细节可以洞察到他对产品思想和哲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当下。比如说朋友圈最近新增的只展示最近三天或者六个月的朋友圈功能,就是希望用户不要被历史包袱所束缚,你当下的个人状态、职业状态才是你现在最有意义的东西。微信的本质其实就是用短消息的形式进行沟通的工具,每个强大的互联网产品都有一个元单位(unit),比如Twitter的元就是tweet,微信的核心元单位就是瞬时消息(instant message)。朋友圈作为微信的一个可以关闭的插件,虽然占据了人们把使用微信的60%~80%的时间,但它不是微信的本质。总结来说,微信的本质就是通讯工具,再抽象一点,就是有机会成为人和人之间的一个通用瞬时信息传输协议(universal instant message protocal),沟通协议。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微信的客观野心其实就是希望成为虚拟空间里的我们的调制解调器器官,我们的嘴巴眼睛和耳朵,成为人类的一部分。也许未来社会会产生人机结合,半机械半生物的情况。那么微信的未来,也许有机会成为我们的硬件部分。因为那时,它已经不仅仅是社交软件,也不再是“身外之物”,而是跟人体本身结合了的瞬时信息交换的基础设施。小程序是一款真的能够体现灵魂人物远见的产品,在日小程序正式上线的前一天我就发了朋友圈预测:小程序一定是高开低走,然后短期被高估,长期被低估。因为微信平台的体量,大家一开始会有一个很高的期望值,同行会把它推到现象级一个高度,但是过度的热情肯定会冷却下来,然后回归事情的本质。移动互联网之前是桌面互联网时代,而未来,很多人预测下一代的计算平台是VR或AR的天下。类似于之前曾经引起大家无限遐想的谷歌眼镜,下一代平台可以随时随地的拍照录像,识别身边的物体。小程序在刚刚诞生的时候是只能扫线下二维码,不能在线上去长按二维码识别。这是小程序的产品主导者在尝试识别线下信息,线下物体识别的场景开发应用。这样的场景模式又符合了“注重当下”的产品中心哲学:眼睛(AR眼镜)扫到那,看到哪,用到哪。假设未来AR、VR类眼镜平台覆盖足够广之后,大家就会发现腾讯在应用场景上,在微信时代就开始积累软件生态、开发者生态,具备了成千上万的小程序的使用场景积累,这种巨大的先发优势会帮腾讯在AR时代拥有难以超越的高起点。爆款小程序的研发:引擎与借势朋友印象在做小程序和H5开发时,在产品达到满意之前都是严禁员工外泄的,所以最初几个版本我们都是在内部使用体验然后根据内部反馈迭代。另一方面我们的确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不少关键优化,包括IM 的稳定性等各方面体验上的改进,但是对传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对产品核心流程的梳理,我会把这部分比喻为“引擎”,也就是用户进来这个产品必须要经过的“最简步骤”。一般来说3步是最佳的一个数字,超过4步基本上链条就太长了很容易断,当你把这套最简步骤提炼得足够清晰,然后每个步骤的门槛尽量去降低(包括理解门槛,使用门槛),每个步骤和每个步骤之间的距离要尽量缩短简化,这样的话“引擎”的效率就会很高。用户和用户提交的数据进去,有尽可能更多的价值动力输出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再把锦上添花的东西嫁接上去,并且注意不能喧宾夺主,次要功能要做裁剪隐藏,不能让锦上添花的东西影响引擎本身的效率(除非确实是个性价比超高的trade-off),并且在之后的迭代中也要坚持这个原则。对比小程序和H5,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微信在豪赌小程序。微信产品一向克制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在小程序这件事情上微信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激进,动不动就深夜放大招,一两个月对小程序能力的迭代幅度超过其他模块一年的幅度。其中一些貌似很小的大家事后觉得可能是理所应当的动作,比如支持为文章中纯文字添加小程序超链接,其实是有核弹级的潜在影响空间。我们知道曾经互联网就是www(world wide web),www就是互联网,而之所以web能有world wide的连接能力,就是因为hyperlink超链接的存在,可以说没有超链接就没有互联网,Google这家公司成立之初也是基于web超链接创造了pagerank算法这样一个核心设计,让web和web之间可以“互相投票”。所以小程序超链接让富内容和小程序之间产生了连接的能力,这也许会打开一个新网络生态的大门。回到小程序本身,几十天前,小程序二维码还不支持线上长按扫码,后面突然就支持了,然后各种线上能力突然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说明微信对小程序的态度一是节奏有改变,从慢走变加速。另外,微信对小程序的产品运营策略也从线下场景为主调整成了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所以当小程序的线上能力足够强大之后,服务号也许只是成为一个用户对话流里的“驿站港湾”,它只是一个容器,就像高速路边的服务区一样,服务区本身只是一个容器,里面的星巴克、加油站才是司机们真正使用的东西。所以前阵子小程序支持被添加到服务号、公众号菜单里,就像把星巴克装进高速服务区一样,这是我眼中小程序和服务号的关系的一种体现。而所谓的H5在微信生态中,在小程序逐渐强大之后,会越来越鸡肋化,因为H5本身是开放化的,而微信在打造一个封闭生态,这两者之间本身是水火不容的。比如H5内容很难控制,可以说小程序的使命之一就是蚕食H5的产品场景,所以微信赋予小程序那么多线上能力,其实是对开发者的一种诱惑,诱惑开发者放弃H5,转投小程序,也带给用户更优的体验,以此建立微信—开发者—用户的多方。爆款的传播路径:关系链朋友印象第一次成功的传播案例是在2015年国庆节期间推出的查朋友圈来访记录的H5。这个产品来源于我自身对社交网络平台的体验,我是一个社交网络的深度使用者。以前我们所使用的社交产品,包括开心网,人人网,Facebook……其中有一个核心功能,就是看朋友来访记录。基于此我们尝试做了款H5,用户只要分享到他的朋友圈主页,他的朋友点进这个链接,就会记录下来。在这个基础上,用户又衍生出了更多的玩法,例如不断的去点击链接,表示对朋友超出一般程度的关心,这些就是产品有趣的附加细节。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做出一款病毒性传播的产品,究竟能够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作为公司来说,肯定是希望用户在使用了你的传播品以后能够进一步去使用你的核心产品。而用户在朋友圈里的所有行为都是非常轻度的,一款产品需要用户再去繁琐的注册和使用,从用户行为来说很难实现,这个问题至今也是我们这个朋友圈来访所没有解决。我们思考如何通过H5把用户顺利引流到我们的核心的产品去,在某次用户访谈的时候,一个用户反馈,他觉得这个产品进入了以后没有实质性操作,只能查看最近访客记录。根据他的意见,我们做了一个叫做“点赞墙”的产品。这个产品不仅能够查看微信朋友圈的来访脚印,还能够无限制不限数目的给对方点赞。一旦用户有事情可做,就会更愿意使用产品。用户之间能够为对方点520次赞、1314次赞,甚至出现过点击1314520次赞,所以我们在想能否加入更多的功能,更加调动用户积极性,同时能够使其为更好的体验而付出一点成本,来达到我们传播+导入核心App的目的。我们加入了一个机制,只要用户下载我们朋友印象的App,并且绑定微信,用户在点赞的时候就会有更好的视觉体验和节奏体验,在点赞的时候会有一定的概率触发暴击,点赞结果可以指数级相乘。这样的视觉效果能够让用户体验更爽,也顺理成章实现了引流。我认为,好的产品不应该通过阻断用户操作,或通过消费用户耐心而去达到产品本身的目的。在这样的改动之后,H5的转换率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提升,从千分之一提升到了百分之五左右。这让我们的微信绑定率迅速提高,我们拥有了他们手机号和微信身份数据,以及微信用户之间的关系链数据,这个关系链的数据才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在做所有这些H5之前,社交平台一直有一个困境:流量的获取成本。大家都知道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初期,流量成本很贵,用户获取成本非常高。对社交平台来说,如果花钱买流量,各种渠道进来的流量都是相互孤立,没有联系的。没有关系链会降低用户的期望值和使用欲望。过去一些成功的社交平台,会通过社交游戏去完成用户之间的捆绑。但我们知道微信是没有这种接口去设计社交游戏,所以如何完成用户之间的关系链这需要去创新和思考。其实除了如何解决关系链的问题外,很多公司即使偶尔产出了千万级传播爆款,但却无法自我复制,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本质方法论。市场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巨头公司会投入大量的经费去进行明星传播推广。这时候很容易形成一种自嗨式传播,只通过自己的角度去强推自认为好的产品,而不是从用户的角度去分析。出了固有圈子外根本没人关注,在我看来这是比较失败的一种传播。真正的爆款内容是一定要形成自传播效果,用户愿意分享,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所处圈子里最会玩,最潮,最引领时尚的那个人。举一个例子,很多公司喜欢制造精美的H5,3D效果特别酷炫,但这种H5却是典型的自嗨产品,同行一片叫好,到了普通用户根本没有转化。因为大众更喜欢的是比较接地气的东西,包括很多年轻用户喜欢分享的表情包,好玩的图片。他们的内容可能故意做的很粗糙,PS痕迹明显,但是年轻用户会乐此不疲去转发。这样的产品,能够让用户在朋友圈里营造一种有亲和力的形象。不是说我发一个逼格很高的东西,和其他人划清界限,就自己很高端。反而是带有自嘲自黑性的玩法,可以带动互动的气氛,跟大家打成一片。而且用户在朋友圈是非常没有耐心的。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转化你想要做的东西。微信的路径应该从社交出发,围绕用户个体产生。在微信上,用户关注的是更私人的产品。网易之前做过高考假新闻的H5,用户可以把自己的名字替换到一个新闻里,然后用户自己就会成为高考状元等有趣的玩法……朋友们点进去才会发现是个很好玩的段子。这些打法都是围绕比较私人的行为和玩法。所以针对微信生态环境这样的特质,我们内部有一个叫做“八爪鱼战略”的说法,意思就是我们会持续做很多款不同玩法的H5、小程序,而每个应用都会针对用户某一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梳理,就像八爪鱼的多条触手搭在这个平台上吸取来自用户的养分,因为是私人关系链、私人环境,所以用户在这样的玩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会特别有意义。再记上产品本身对数据是做半结构化处理,因此质量特别高,而“系统决策的质量取决于数据质量”,换句话说,“garbage in garbage out”(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一定是垃圾),这个是做数据或者说做的一条真理。我们在朋友圈发的东西很难被利用,原因就是数据噪音问题,你在朋友圈里提到“香菜”两个字,但是系统不知道你是想表达喜欢香菜还是讨厌香菜,而如果背后有一个玩法来支持,让你写你最讨厌的或者最喜欢的东西,这时候你所提到的词语就被打上了系统能理解的信息标记,所以这是为什么我们持续不断地做各种病毒式传播的应用。大家可能以为我们只是想做火爆传播的东西,但是我们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是在建立一个数据收集矩阵网络,而这套“八爪鱼网络”成型之后,可以复制移植到任何一个媒体平台、社交平台上,比如微博、qq空间甚至豆瓣快手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为我们后面要做的人工智能社交服务,所以我们想的都是长远的东西,不是大家表面上看到以为的那样,最终我们想做到的是为每个人建立360度的全景数据档案,包含了每个人的个体特征描述,用高质量数据来颠覆社交。因为今天的社交在我们眼里几乎等同于,就像过去我们买东西选餐厅,都只是在目所能及之处去10里挑一,而后淘宝和大众点评让我们实现了万里挑一的体验,那么未来无论是找对象,找朋友还是找工作伙伴,这些数据能让系统为你匹配到万里挑一的人,当今所有事物几乎都已经数字化,而“人”本身是最后一个需要被攻克的目标,这是我们的愿景。(本文首发钛媒体)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精选九早高峰的地铁,人挤人。终于得空掏出手机,刷刷朋友圈。姨妈转发链接:雾霾真相——人类史上最大骗局!健身教练发早餐图,配文:“嘀~早起卡~一不小心又坚持一天!”代购打广告:“早安!当你越来越美丽,自然有人关注你!”默默放下手机,还是专心挤地铁好了。朋友圈啊朋友圈,朋友们你们人呢?为什么大家现在都不发朋友圈了?然后再知乎看到了许多人的分享,也许你也是其中一个:@Xavier1.不想装逼2.没有逼装3.感觉这样更装逼@Amos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你的喜悦可能会刺激着别人的悲痛。你的伤心可能会淹没于别人的欢声笑语之中。你引以为豪的成就在别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你撕心裂肺的伤心别人也并不能代替你承受。不管好坏,不管给多少人看,不管发多少朋友圈,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人生,对别人来说,最多不过是一段小插曲。我的日子最终还是要我自己过得,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千百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更何况,我过得并不好。@董健dj认识到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99%都与旁人无关。察觉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厌倦到不再需要用旁人的认同填补内心的空虚迷惘,以及,不做微商@马鞍山首先只要一发,就有期待,时不时的看看赞有多少,谁还没赞,谁从来不赞,谁一直赞。再通过这个决定心情的好坏,跟谁更熟,谁更亲近,谁在装逼,谁在跟你小别扭,累。其次,一切的喜怒哀乐,都会归于平静。你心烦时候看你激动时候发的朋友圈,恨不得自己删掉。何况不同心情下的甲乙丙丁朋友亲友们呢。@EasonChen他用周国平先生的一段话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花独一枝如果一个经常发朋友圈的人,突然有一段时间不发或很少发朋友圈了,那多半是搞对象去了。有人陪着多好啊。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可以随时告诉他,分享给他,还用得着发朋友圈吗。比起和他在一起,被人点赞和关注的快乐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有没地方分享的人,才会抓住生活中的一点小乐趣,就情不自禁的想分享给全世界。嗨!你们快看,这多有趣啊@寺主人这是小编关注的一个公众号的主编确实当你关闭了朋友圈入口,真的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我们有着深度的社交依赖,朋友圈的社交恰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归属感,让大多数人欲罢不能,哪怕对它又爱又恨。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选择离开?是什么让他们不再发朋友圈?和许多“潜水”爱好者聊过后,我们有了以下四个答案:01不是“朋友圈”是“工作圈”!要让老板只看到我不认输!微信里好友越加越多,虽说是熟人社交,但真正熟的人没几个。大多数人是因为工作,不得不加。02懒当然,若真的想发,是可以选择分组可见的,但朋友圈的分组太麻烦,要计算人和人的亲疏距离,什么话适合给什么样的人看,要考虑太多。想想就头疼,干脆就不发了。03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谁派你来指手画脚,随意给我贴标签?这个时代,大家最怕的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年轻的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朋友圈的状态是一时的心情,是当下的记录,因此我们不愿意被评头论足,不愿被标签化,哪怕是亲密的朋友。我的生活对你毫无意义,请你收回你的“关心”。04朋友圈鄙视链依然存在,不想成为自己不喜欢的那种人比如。。。— 震惊!吃了这五种食物竟然会导致……— 默默点举报— 亲,朋友圈第一条,帮我点个赞吧~么么哒~— 谁跟你亲?不论哪一个原因,让你越来越少发朋友圈,只想说,朋友圈只是虚拟世界中的一小块天地,真正的世界在我们放下手机后才能看见。有时候发完朋友圈感觉自己吃了一顿肯德基你爱发朋友圈吗?发与不发的理由呢?欢迎留言~来源:网络快戳“阅读原文”注册,纵享①5000元体验金;② 188元大礼包;③ 玩转生财币!50元起投哦!,投资须谨慎戳原文,更有料!《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精选十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哔哩哔哩的董事长陈睿用一句“95后和00后的人文素养普遍好于80后、70后”唤醒了在场所有昏昏欲睡的人们。不仅媒体把这句当做标题,微博和知乎也就这个话题展开了大量的口水仗。“陈睿只是用这样的说法去讨好B站的核心用户罢了。”有人倾向于用“生意口”这样的词汇来解读这次发言。毕竟,在同一场演讲中,他也提到了,“在我们1亿的活跃用户里边,25岁以上的用户不到10%,我们大量的用户应该是90后、95后以及00后的用户。”在中国,像B站这样将95后及00后看做核心受众的互联网创业项目不在少数,毕竟,这两个年代的用户加起来也有将近2.5亿,占中国总人口的17%。最大的95后已经22岁,最大的00后也已经17岁,很快他们就将步入社会,步入大学,消费能力也会有一次新的提升。对于80后甚至90后来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是:00后即将登场。这个马上成年并将步入大学的群体,会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流用户,亦是未来品牌商们争抢的对象——正如当初它们对待自己一样。另一方面,随着大城市和传统网民用户群增长空间触顶,中国的互联网也走入了精耕老用户的存量阶段。看上去,如果说还有哪里有进攻空间的话,以泛二次元行业为代表的新生代细分用户群就是其中最容易切入的一个战场。不仅创业者们找准了机会在向垂直领域进发,巨头们也都在积极布局,A站和B站的背后就分别站着阿里和腾讯、BAT之外,网易也在积极布局,网易动漫不久前就斥巨资引入了漫威的12部作品。一时间,00后指向的产品成为了资本都愿意花时间聊一聊的产品,根据数娱梦工厂的资料统计,整个2016年,中国二次元领域共计完成了77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达24.5亿元。但尽管如此,泛二次元领域的多数融资还是处于种子轮或pre-A轮,数额相对较少。初心资本的王欣告诉界面新闻记者,“2016年二次元领域的融资头部效应依旧明显,拥有巨头扶持的企业发展迅速,其他拥有内容能力的企业也较易拿到融资,但就整个大盘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离爆发还有一段距离。”一个普遍的误解是,好像抓住了二次元,就能抓住所有的00后。“00后是互联网的常驻民,他们更加挑剔也更加喜新厌旧,这给创业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随着这批00后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流消费者,那些陪伴他们成长的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成长张力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旦你的产品让这些00后产生了‘陪伴感’和‘归属感’,那他们所展现的活跃程度和消费意愿都会极强。”在王欣看来,00后的市场其实可以很大,不用只盯着二次元,最重要的是给他们陪伴感。愿意尝新又喜新厌旧半年前,记者通过微博认识了来自南昌的高二学生小顾(化名)。她今年16岁,在一所外国语学校就读,因为这所学校的保送制度,小顾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提前进入了高三的状态。“我每天6点钟就得起床,因为要上早自习。”“上学前会玩手机吗?”我问。“起床之后一般会刷刷微博,上学的路上也会用网易云音乐听歌,周四我会起早一点,因为那天有《朝花惜时》的更新。”《朝花惜时》是快看漫画上正在连载的一部国产漫画,每周四早上6点更新。据快看漫画的公关总监肖成说,早上6点-7点是快看在工作日里用户活跃的最高峰时段。“老用户一般都会第一时间追更新”。上学的时间由于课业紧张,小顾通常不会长时间的玩手机,“但我们通常会把QQ打开挂在那里,下课后无聊就刷刷空间。”按小顾的说法,班里大多数人还是习惯用QQ,“但微信也有在用,因为班级群就是微信的,而且和爸妈联系也是用微信。”至于原因,她有点说不清,“可能因为大家都用QQ吧,没准上了大学就都换成微信了,但我觉得QQ比微信有意思一点,有很多兴趣群可以加。”根据腾讯的一则调查报告,按醒着的16个小时计算,00后平均每40分钟就要打开一次社交App,平均每次登陆两分钟。当我拿这个数据去向小顾求证的时候,她觉得和自己的情况差不多,“有时候为了不玩手机,会在考试前把所有和学**关的App都删掉,但我接受不了我妈没收我手机,完全没法想象没有手机的日子。我想只要学习成绩不下降,我妈就不会管我。”在小顾的手机里,和学习有关的App占了整整一个文件夹,包括有道词典、作业帮、小猿搜题、扇贝单词还有英语趣配音。“对我们这些保送生来说,英语是最重要的,像英语趣配音这种软件还是挺好的,你之前是不是觉得我学习不努力呀?其实我很努力的,我想考浙大的。”在和小顾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面对学习,她的态度非常理性,虽然她也会追星,看少女漫画,但她自认这些只是调剂压力的一种“寄情”,学习还是最重要的。她会尽量选择碎片化的娱乐方式,一旦周末长时间的把时间荒废在屏幕前就会觉得焦虑。“高一的时候我还看美剧的,现在只允许自己去B站看看短视频,像快看这种,一话漫画看完也就5分钟。”其实不止是小顾,整个00后群体的App使用习惯都已经变得越来越碎片。肖成也同意这一点,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快看对用户需求最根本的判断,就是他们需要更大信息量且更抓人的阅读,且每次阅读都要是碎片的,轻度的。“现在的00后,手机上至少都有20个休闲娱乐类App,这个数据是远高于大盘平均值的,在拥有这么多选择的情况下,想要让他们对产品忠心需要费一点功夫。但一旦用户对软件产生了依赖,她的打开频次就会变高,那么这些碎片的时间加起来也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根据QM的数据,一个典型的2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平均每天要在快看漫画上要花费40分钟。作为对比,今日头条的人均停留时长是76分钟,Snapchat则是30分钟。快看漫画的CEO陈安妮今年25岁,是一个典型的90后创业者,在创办快看漫画之前,她已经靠《安妮和王小明》系列作品在微博上积累了1000万粉丝。作为一个曾经的网红,陈安妮自认自己是懂年轻人喜欢什么的。“很多人说快看上有很多玛丽苏,我一点也不避讳,因为玛丽苏题材是永恒的。对于快看而言,怎么用故事和设定把这些基本元素包装得更受年轻人喜欢才是更重要的工作。”小顾正在追的《朝花惜时》就是一部典型的玛丽苏题材漫画,画风清新,人设鲜明。“我们的漫画都是彩色的,封面人物一定要是高颜值,人设也不能落入俗套。”陈安妮说。两年半的时间,快看走出来了,但其实还是有大量的应用在火过一小段之后就消声觅迹了。涉足00后这个群体会很容易给企业一种错觉:“我是被喜欢的”。事实上,根据初心资本的调查,00后下载“非著名”App(即Top1000以外)的意愿是其他年龄人群的1.3倍,他们是最爱尝新的一群人,但同时他们也是最喜新厌旧的一群人。按小顾的说法,像她一样在终考之前卸载一批软件的同学不在少数,但考完她们通常都会重新下载一批新的软件,只是这时候,使用感一般的软件就会被新的小众软件替代了。当孩子们走进了考场,那些被孩子们突击删掉了的休闲娱乐类App又何尝不是在惴惴不安地等待着“考官”的裁决呢。“在王者荣耀上每个月要花200元”小顾班上的男孩子,几乎全部都在玩王者荣耀。“我同桌,每个月光买皮肤和英雄就要花200。”“那你们每个月的能有多少?”我问。“不一定,我的话,一般情况下是500,我估计我同桌一个月能有1000元。”随着中国经济数十年的增长,00后的消费能力已不容小觑。并且与他们前辈不同的是,00后们对自己的兴趣爱好非常舍得花钱,尤其是在一些游戏、动漫,或是追星的领域。小顾班上有爱好动漫的同学,一年去1-2次动漫展,单次花费就能达到3000元。而且,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00后对于线上支付和金融也并不陌生。在消费层面,不少低龄用户已经开始使用消费分期的方式来付款。来自京东的数据也表明,在用户中,15岁至18岁用户的占比在2014年和2016年两年间增长了18倍。但这并不意味着瞄准00后的创业项目就此一帆风顺。与此相反的是,它们往往难以找到跨越商业化的门槛,究其原因还是用户接受度的问题。无论是B站还是快看漫画,其崛起其实都有赖于创业初期免费和免广告等优惠政策,免费自然是为了降低用户使用的门槛,但在用户已经习惯了平台免费之后,未来平台无论是想要加广告、加会员、或是推付费阅读,都很容易引起用户的反弹。过去的2016年可以说是B站商业化探索最频繁的一个阶段,平台在短短的一年间就开展了包括大会员、游戏联运、线下活动,衍生周边产品以及旅游项目等诸多业务,但目前看来,进展并不顺利,不仅贴片广告引发了用户抗议,付费会员计划也最终告吹。在一次公开讲话中陈睿表示,B站直到目前也没有盈利。快看也在推付费内容,但做得非常隐晦,肖成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我们现在是把付费内容放在了主页信息流的最下面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一个是付费抢先看未上线内容,一个是KK币专区,也就是类似网文那种看过几章再要求付费的模式。”“没有大规模付费主要还是要先看看用户的接受程度。”肖成说。尽管内容方面很难推动付费,但周边却仍然是一个好生意。打开哔哩哔哩天猫官方旗舰店,共计63件产品,销量最高的是售价233.33件的动漫福袋,售出了5528件——也就是说,光这一件产品就为B站带来了130万元的收入。肖成证实了这个现象,“快看漫画每次上线周边产品,都会在几小时内被一抢而空。”“圈子干净”我问小顾:“你为什么会喜欢王者荣耀?”她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大家都在玩儿啊。”对于00后来说,王者荣耀承载的更多的是社交功能。线上可以一起“开黑”,线下可以一起聊天。“不玩王者荣耀的话很容易插不上大家的话题”。社交游戏化和游戏社交化是现在针对00后产品的一种普遍策略,王者荣耀和欢乐狼人杀,无一例外都具有超强的社交属性。00后的社交不能太赤裸裸,得想让他们先玩点什么。相比其他群体,00后的生活通常只有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这样的无聊会让他们异常渴望在网络上进行一些脱离日常的表达。在社交上,他们的需求也较其他年龄层的人更感性。“扩列”是00后的黑话,即扩充好友列表,等同于交新朋友的意思。如果你在百度贴吧搜索“扩列”,大概会得到相关贴吧帖子8万余篇。这些帖子的主人通常都会用几十个标签来形容自己,以此来加快找到具有相同标签的“同好”。很多人都觉得00后是抗拒被贴标签的,但其实他们只是不想变成“大众”,无数的标签可以让他们成为一个旗帜更加鲜明的“自己”。更何况,标签越多,筛选标准也就越多,也就更能保证“圈子干净”。“圈子干净”是另一个00后经常会使用的黑话,它指的是不随便添加陌生人,只认识和自己有社会关系的半熟人,或是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好”。小顾告诉我,“微博主要是用来认识同好的,QQ一般都只加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当然QQ群也是一个认识陌生人的渠道,我也有几个群是通过微博转到QQ的。”小顾的圈子并不多,她只加过一个陈伟霆的粉丝群,一个小说群,以及一个手帐群。“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玩手账,有时候画了一页满意的作品,就会发到群里去,群里也会定期组织一些团购”。00后喜欢在一个个小圈子里找到一种归属感,而圈子的干净则降低了他们表达的门槛。在网络上表达对00后来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随便打开快看漫画的一部作品,底下的评论都有至少上万,仔细观察那些评论,几乎每个前排评论下面都会有跟帖,聊天,甚至是吵架,00后的表达无处不在,他们喜欢信息栏出现新提示的感觉,这让他们一瞬间脱离了日常生活的无聊。当然,针对00后的社交与表达的需求,也有不少公司选择通过改变社交产品的机制从而减少它们认识和破冰的难度。美图公司旗下的闪聊一开始主打的是趣味聊天,但不久前,产品全面改版,引入了现在在00后圈子里非常流行的语C玩法。语C,全称语言Cosplay,2004年左右兴起于贴吧。其实语C和我们所熟悉的Cosplay一样,都是一种角色扮演,只不过方式是用文字来描写角色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以及周围环境等。这种文字,语Cer称之为“戏”。所还原的角色称为“皮”,练习还原一个角色称为“磨皮”,还原度称为“气”。早期的戏都将除角色的语言之外的文字描写放在各种括号里,括号称为“套”。所以,不是这个圈子的人,进去后可能根本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这也是闪聊App团队所担心的,外面用户的使用门槛极高,语C用户又讲究圈子纯净。短期内,想来用户也难以达到显著的突破了。而闪聊也并不是第一个用语C来突破社交的App,最早面向大众的语C类产品应该是来自武汉的名人朋友圈。这是一款参考了微信朋友圈形式进行挂“皮”社交的软件。进入注册后先要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之后就可以用该角色在朋友圈发布消息,其他人可以点赞也可以评论,但是都是用所扮演角色在朋友圈进行互动。因为玩法设置,名人朋友圈吸引了大量的语C圈人士从贴吧转移到这里,但COO张宏宇却并不认为名朋是一款专为语Cer而做的软件,“我们产品的核心还是在于降低社交破冰的难度,落脚点在社交。”毕竟,一款社交产品的核心KPI还是在用户数量,小而美可以获得口碑,却无法获得长远的发展和资本的青睐。市面上其他语C产品,包括语C圈还有语戏,都因为太过垂直而无法正常的商业化,名朋还是希望能够通过产品的设置,让名朋成为一个00后爱用的社交产品,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语C产品。小顾的手机里也下了名人朋友圈,但她并不玩语C,下这个软件只是为了追星,最近陈伟霆的《醉玲珑》上线了,虽然她没看,但每次以“陈伟霆”的身份发圈,都会有好多“刘诗诗”在下面点赞。“还挺有意思的吧。”小顾说。现在是小顾高二最后一个暑假,下个学期一开学,她就要面临保送考试的初试。如果一切顺利,明年的这个时候,小顾就是一个准大学生了,或许再过五年,她就会和你坐在同一间办公室里。00后也会长大,他们和我们也没什么不同。如果用互联网的角度去看待,他们就是最挑剔的产品体验官。“人们总觉得00后还是小学生,但麻烦你帮我强调一下,我已经16岁了。”这是小顾对我最后的要求。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郑洁瑶(编辑:谢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认识你李颖,我很高兴!
别的不清楚a,不过米.族金融的这个真的投了。之前进入了上海备案前100,挺火的,感觉比较稳,继续支持。
我是熊猫BABY品牌运营部负责人,该篇帖子所编写内容完全属于与事实不符,是对我品牌的恶意中伤诋毁,本企业属于合法经营中的正规企业,从未做过以上文章所写的骗人的事,发布该篇不实文章的个人我们会追究责任。
此文章内容不属实,有意损害澳嘉公司名誉权,希望网站管理者,对此文章进行相关处理..
一个很XX的平台,客服打了四遍电话没人接,手机app告诉我在更新不能用手机操作买标,等了一天没有新手标提现手续费5万扣款250,重点是提现时候系统非常卡,提现到账才发现被扣了250元
楼主明显是用标题敲诈平台,目前有些人利用互联网传播功能,以不适过期信息,危害企业的声誉,达到拿钱删帖之目的。具有刑事犯罪之嫌疑。
张佳笳你拉黑我仲叫我唔好揾你,旺角送你走时你话最迟初十五拎俾我,我答应你的事做了,但你答应我的事肯定冇做,丽江返来唔講声全部拉黑我,自己冇做到仲恶人先告状起屈到我度,点会唔揾你呢一定揾你
“现金贷”高利贷应当退还借款人高于36%的那部分利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判定合法现金贷及非法高利贷的监管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贷不知道怎么回答客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