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喜欢长期页游和神武3手游0元平民职业的实力小哥哥陪我一起玩吧

【汪静夜思】带你玩儿陪你玩儿和一起玩儿
这个寒冷的季节我们一起玩儿吧
小时候我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想做的事情就是和他的伙伴把我甩掉。因为我是他们的负担和拖累,他们玩儿的我不懂,带着我他就会玩得不尽兴。那时我和男孩是玩不到一起去的,但是又被家长强制带我,哥哥和伙伴们自然是很痛苦的。
同学小伙伴中,也有一些大哥大姐,他们是游戏的组织者发起者,规则的制定者。对于想参与他们游戏的人,他们总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要跟他们玩的人就要舔着脸的问一句,带我玩吧,大哥大姐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这种“带你玩”总是玩的不尽兴,因为玩就是要开心,参与者不舒服就不和谐。
陪你玩也不好玩儿,“陪”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迁就,陪的人有自我牺牲的感觉,被陪的人被置于中心位置,玩儿的参与者地位不平等,这样玩儿的质量一定不高,笑声不纯净明朗。
玩儿,最重要的是让每一个人在游戏里都积极参与,都收获快乐。所以最佳状态应该是一起玩儿,在游戏中人人有位置,人人有角色,人人有话语权。当然游戏中自然有主角和配角,有主导和从属,但是没有关系。只要认同自己的角色,大家一起参与,不管是当好人还是当坏人,不管是当警察还是当小偷,游戏参与者都会玩儿的不亦乐乎。
假期箭在弦上,要想假期过得好,就要玩儿的好。这个假期怎么玩儿?带你玩陪你玩还是一起玩儿,要好好动脑筋想一想设计一下。玩儿是有学问的,有了高品质的玩儿,就有高品质的假期和成长,就不会把孩子推到只会和屏幕玩儿。当我们把“玩儿”处理好了,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不在话下,在这个寒冷的时节里,我们一起玩儿吧。
在这个寒冷的时节里
我们一起玩儿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单身只在一瞬间 和女友一起玩手游是怎样的体验
[摘要]有妹子的人不仅要防火防盗防小三,连玩游戏也需要时刻提防避免因此分手,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些有对象的童鞋在玩手游时的那些趣事。小编的同事小明这两天跟他的女朋友闹分手,原因是两人玩游戏的时候产生了分期,奈何两人性格都很爆裂,所以看来这段孽缘是无法再续了,不过看到这对狗男女劳燕分飞为什么我心中会这么激动呢?看来有妹子的人不仅要防火防盗防小三,连玩游戏也需要时刻提防避免因此分手,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些有对象的童鞋在玩时的那些趣事。@不是狗的单身狗:我想说开这个贴是想让单身都去死么?是的,同样身为单身狗的小编就是想让这些人“秀恩爱,死得快”,感受我们熊熊的恶意吧!拉仇恨篇@兔兔兔美酱:先说明我是妹子,我男朋友是被我拉着玩手游的,我觉得玩手游影响不了我们感情啊,以前玩农场互相帮忙偷菜,玩部落守卫战互相帮忙上号打城什么的,我觉得为了玩游戏造成分歧完全是两个人本来性格不合,只是玩游戏将矛盾激发,跟游戏无关吧。(得美如此,夫复何求)@老三的老二老大了:妹子玩游戏太折腾,自己工资根本不够花的,她没钱充了就撒娇找我,刚开始还觉得自己特man,啪啪啪的时候也各种配合,顿时觉得男人的虚荣心爆棚!结果这货完全没节制,一个月内刷我信用卡充了2000块钱,果断变前任,老子花钱去大保健也比养她划算。(啪啪啪都要炫耀么...)作死篇@JJJim:我的两个女朋友都是因为接受不了我玩手游分的,我是完全不能理解,玩个手游至于么,不过也好,分就分了,没有共同爱好还怎么相处,三条腿的青蛙没有,两条腿的女人到处是。@寂寞深处有坨屎:破了女朋友一个考反应能力的里的记录,现在生气了,而且是非常生气,她在秘密里说“操你妈 ,XX(我名字),还能不能让我玩游戏了!!”,而且挽手也被甩回,中午饭也都没吃。我说女生不是会觉得玩得好的男生厉害吗,她说傻逼,现在僵持着,怎么办????!!!!ps: 是她的手机 再ps:我们在一起500多天了,分手不太现实。以前生气起码也有个理由,我也努力去理解她,可是我实在搞不清一个游戏算个什么屁东西,很无解啊!@大屌走召弓虽:就是上个月的事,我和女朋友玩天天风之旅,她在妹子里算是个玩游戏比较牛的,所以她长期高分霸榜,找这么个女朋友,我游戏水平能低么,只是刚开始觉得盖过她不太好,然后我的一个朋友分数超过我了,当然也超过她了,我就果断没有保留超了过去,结果她就爆裂了,后来花了快1千块请客吃饭送礼物才哄回来,想想都肉疼。@天天舔舔:前任要借我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我不给,她就说我不爱她,可这是个人隐私好么,为什么她不用自己身份证呢?好好跟她说,讲不听,然后就冷处理,最后不了了之了。@至尊摸姐:带着女朋友参加朋友聚会,用手机玩谁是卧底,然后惩罚就是用卡牌轻扇耳光,我连输4轮,结果我女朋友玩high了,耳光直接抽我的,然后还把我手机甩了出去,当时才换了1个月的5S,就那么废了。妹子视角分析@橙橙是个小疯子:我曾经就是男朋友玩游戏超过我就发脾气的女孩,前任跟我打桌球后来都不敢赢我,怕我生气。现在我仍然处处要强,自尊心极强,但是会体现在更有意义的方面,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已经激不起我的任何了。这样的女孩是好女孩,可能感觉不成熟,但这属于她情绪的无保留的流露,这样的女孩是真实的。但不会控制情绪,过于要强在这种小时上的确不成熟,这就需要你帮助她成长了。可以刻意注意在小事上保护她的自尊心,可以跟她沟通,告诉她没必要为这些小事认真,干嘛把人生处处当做考场,处处要赢。我想说,对于妹子一定要抱着宽容的态度,诶,不对,我不是来拆散狗男女的么,为什么要说这么正能量的话,咳咳。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jojozh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为什么小孩子总是喜欢和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一起玩,当跟屁虫?
宝宝会对大孩子有崇拜心理
这位妈妈,你好,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喜欢做大孩子的“跟屁虫”,不爱跟自己同龄或比自己小的孩子玩,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
这是因为,此阶段的孩子,逐渐学会了稳步行走,并具有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他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开始像一个小小的探险家一样,以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周围的世界。
而大孩子灵巧的动作、丰富的语言、强大的本领,让小宝宝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亲近、依附甚至崇拜心理,特别渴望自己能够像他们那样玩耍。
于是,小宝宝变成了大孩子的忠实fans,无论大孩子做什么,他都想跟着做;如果做不来,也会在旁边观望;即使有时候被欺负、受了委屈,也会毫不在乎,不一会儿,又乐呵呵地跟在大孩子身后了。
爱跟大孩子玩,一般而言,家长是不需要阻止宝宝的。这是因为,在跟大孩子玩耍时,小孩子会不自觉地以他们为榜样,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提升语言和社交水平,加强身体的灵敏度和协调性,从而使他得到进步。
宝宝跟大孩子玩 要注意安全
但宝宝在跟大孩子玩的过程中,有些问题,还是妈妈需要注意的。
首先是安全问题。1岁半宝宝的骨骼、肌肉还处于发育时期,自我保护能力有限。而大孩子的动作较快、行动较莽撞,易把小宝宝弄伤。
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肉体上的欺负,如打、掐、咬、踢、揪宝宝的头发等;二是语言上的欺负,如随意嘲笑、辱骂宝宝、地区歧视(对外地孩子蔑视、模仿他们的语言和行为等);三是情感上的欺负,孤立宝宝、不准别的孩子跟宝宝玩等。
因此,当他们在玩耍的时候,你要保持关注,注意适时保护自己的孩子。
当遇到激烈的情况时,你就要阻止自家宝宝参与这样的游戏,或者直接抱走宝宝,让他远离不文明的环境。
同时,多带孩子运动,藏猫猫、转弯跑、追逐球、拉玩具走等活动,可以帮宝宝提升肢体活动能力,而教会他使用迅速躲闪、灵活转身、大声呼救等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可以让宝宝玩起来更安全。
最后,创造混龄环境,让孩子与不同的人交往。虽然大孩子能够帮助宝宝成长,但从长远来说,孩子最持久、最深入、最需要的伙伴应该是同龄人,而不是大孩子。
家长保持开放的心态,鼓励宝宝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交往,指导他学习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比如礼貌地跟人打招呼;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能够主动跟人家商量说“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玩吗”;跟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玩具等,能够帮助孩子全方面提升社交能力。
关注今日头条号(贝比树)用爱育儿,用心呵护,帮您和宝宝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精彩问答
更多& 向专家提问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你看不起页游?他们同样看不起你!
本文转自BB姬(ID: bibiji300)
“我不断的寻找,油腻的师姐在哪里?”
“我是林子聪/张卫健/陈小春/黄子韬/周杰伦/杨幂,我在XXXX(某游戏)等你来玩。”
“一刀999级,刀刀暴击”
“今晚老公/老婆不在家,是男人就点进来。”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恶俗广告。
相信只要大家经常上网,这些广告大家完全不会陌生,而如果你看到广告后点进去,一定会发现这些游戏更加熟悉。
这些游戏总是长得很像,而且一样的烂。
它们就是国产网页游戏。
今天我就来聊聊这种年轻而又吸金,拥有自己独特生态的游戏。
如果你问我第一款网页游戏,我真的没法给一个公认的答案,因为网页游戏的标准各有各的说法。
有人说1999年的一些网络社区中可以进行虚拟的钓鱼,种花之类(只有一个静态画面以及简单的文字),这种是最早的网页游戏。
我不太认同,因为画面确实是游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哪怕是十分简陋的。
这种游戏全程用文字展示,实在让我很难把它归于游戏的范畴。
总的来说,真的让我觉得“像个游戏”的网页游戏应该是2002年德国推出的一款名为Ogame的策略类游戏,拥有基本的策略游戏所需要的交易系统和资源系统。
虽然画面也是静止,战斗也十分的简陋,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游戏确实符合我对游戏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我们对德国人的普遍印象——严谨而专业。
多种资源相互配合才可以制造出单位,数十种建筑和科技的升级研究,甚至还有殖民系统和战斗模拟系统。
特殊的事务官可以看做是英雄系统。
能在2002年就设计出这样架构的游戏,虽然是参照了当时的端游的一些设计,但不得不说这群严谨的德国人确实对游戏有独到的见解。
当然,这个游戏也同样有充值窗口,不过由于2009年,这个游戏的国服就已经停止运营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充值会有怎样的便利。
我的这个截图也是私服,私服同样与时俱进,都能支持支付宝了。
照理来说,当时ogame在世界范围内甚至有过数百万的玩家,按照这个量级,网页游戏应该是迅猛发展起来的。
然而并没有,在2006年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几款网页游戏,零零星星的也都失败了。
原因则是由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无法给玩家带来更加有代入感的游戏,flash技术还遥不可及;
另一方面则是当时端游兴盛,从《传奇》到《魔兽世界》,大家沉浸在大型网络游戏的世界中,网页游戏与之相比实在太过于简陋。
直到2006年,依然是德国人的游戏——travian正式上线,2007年进入了中国。
可以说这是中国当代页游时代的开端。
Travian在大陆翻译成《部落战争》,在台湾则被称为《罗马,高卢和条顿》,从台湾的译名可以看出这就是三个阵营的互相争斗的游戏。
事实也是如此,游戏中你可以选择一个势力加入,然后发展自己,再进行征讨。
这基本上也就是现在我们玩的大多数SLG——也就是策略型页游的模型。
这个游戏一直运营到现在,可以说见证了页游的全部发展历程,在十多年前,那个没有宣传也没有页游平台的年代,它在国服一个月也可以有20多万的收入。
在那个端游为主的年代,全靠口耳相传的页游有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不过游戏在发展,当年以travivan为蓝本的诸如《七龙纪》,《武林英雄》等游戏都是非常简陋的——没有战斗画面,也没有动态图片,一切的战斗都是用数字来表现的。
这实在太简陋了——要知道当时的《魔兽世界》等游戏已经进入了3D时代。
但是与早期页游不同的是,这个时候页游平台出现,同时最原始的宣传也出现了。
这里就必须说到一个游戏——《热血三国》。
在2008年,这款游戏联合了当年91wan,4399等业内最强的一批公司,联合运营,通过宣传使得这款游戏同时在线达到了60多万人,月入几千万。
所谓的“联合运营”,就是在各个网站和平台上搭建自己的服务器,通过协商分配利益,达到最大化宣传同时完美降低了成本。
而“联合运营”这四个字,这直接将行业模式确定,同时引发了整个中国游戏圈的“大地震”,同时也第一次让人们看到了网页游戏的潜力。
这种模式在那个时候帮助页游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但是却在多年以后,又将页游变成了街边老鼠,让人烦不胜烦。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网页游戏也就正式变成了我们常见的那种界面——一排的充值入口,闪闪发光就怕你看不到。
而左下角聊天界面,最下面一排是各种属性和菜单的入口也成为了中国大部分页游的标配——这种UI抄袭的自然也就是当时的《暗黑破坏神2》和《魔兽争霸》,只是人家没有充值入口而已。
到了2009年,这是中国页游的分界岭,也是在这一年中国的页游从清一色的策略游戏变成了ARPG——也就是有人物动作的RPG,和Q版回合制flash页游,还有休闲类的页游多种游戏相互竞争的百家争鸣的状态。
当时比较有名的游戏有《天书奇谈》,《魔力学堂》,《仙域》等等,但是份额最大的还是策略类游戏。
因为当时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广告——上班也可以玩游戏!
策略类游戏可以在上班的时候挂着玩,由于不用动,建筑升级什么的也是需要时间的,后来有些游戏还设置了“老板键”。
所谓的“老板键”,就是设置一个键把游戏直接收起来,别人看不到,方便上班偷偷玩。
这让这类游戏一下子得到了众多上班族的热爱——相信我,上班摸鱼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不过也正是这种宣传,渐渐将把中国页游带上了一条天生有些歪的道路。
时间到了2010年,这个时候页游圈子中有两种观点,并且直接导致了页游的分化。
一种认为页游就应该是SLG,这种游戏不强调技术和美术表现,轻度娱乐,区别于端游;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页游具有端游没有的优势,可以更加快捷地接触到用户,所以更要技术和画面表现,取代2D端游。
而这时候出现的《傲视天地》,《七雄争霸》,《烽火三国》则是把SLG游戏推到了巅峰,至于选择另外一条道路的《仙域》等游戏则是继续走着自己的道路。
《傲视天地》开创了一个特殊的SLG时代
这里说一下《傲视天地》这个游戏,因为确实值得一说。
虽然还是非常的坑钱,不过这个游戏对兵种的设计以及对数据的精确度掌控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以说是需要一定的策略技巧的游戏。
同时,后来的诸如《卧龙吟》等游戏都有“借鉴”的痕迹,中国的网页SLG游戏,应该到这里就是巅峰了。
各种抄袭的《卧龙吟》
不过同一种游戏玩多了就会腻,这个规律在哪里都适用,无往不利的SLG游戏终于在2011年,被ARPG彻底超越,《洪荒神话》《凡人修真》这些游戏都达到了非常高的量级。
而4399体系也是在这一年奠定了行业地位,FLASH游戏的技术成熟,各大页游厂开始抢占端游的地位。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我们的电脑网页开始被各种乱七八糟的页游广告轰炸。
因为这一年表面看来是游戏争夺市场,事实上则是资本抢占地盘的最后一年。
其实之前有一种游戏我没有说,其实是因为这类游戏比较特殊,最好配合这一年的事情来讲。
农场类游戏。
从《开心农场》到《QQ农场》再到后来各种类似的牧场或是别的游戏,这类游戏主打的是休闲模式,但是却让人玩的一点都不休闲——太多人半夜定个闹钟起来收菜了。
收菜,偷菜这些词更是成为了那两年最火热的常用语,但是这些游戏火起来的速度甚至还比不上消失的速度。
其实就是由于游戏内容太过简单,这种游戏的本质是社交,一旦失去了社交的能力,这些游戏——或者其实并称不上游戏,也就立刻失去了活力,迅速没落。
当年开心农场输给了qq农场,本质上还是输给了QQ的社交能力,QQ农场不在风光,也是因为有了新的社交游戏。
而新的社交游戏,就是我们熟悉的手机游戏,比如《海岛战争》,比如《皇室战争》,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社交,当然有了游戏性,活力就强了许多,可以说是更加高级的形式。
所以这一类游戏的市场抢占行为更多的是在平台的争夺中——比如YY平台,迅雷平台,搜狗平台,当然还有最大体量的腾讯平台。
农场类页游的兴起同样得益于技术的成熟,而他们的市场竞争,则到腾讯介入便变得毫无悬念——因为没有谁可以和它比社交辐射能力。
我把它放在这里说,也是因为它们竞争的本质,也就是资本的市场争夺,只是在这里,别人都没得争。
接着说页游,在2011年,有一款游戏可以说是革命性的——《神仙道》,这个游戏在当年达到了2D端游的画面水平——当然,我是说国内的水平。
月流水上亿的成绩也是让更多的厂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同时一种新的宣传模式开始出现。
视频广告。
记得那个时候伍声2009在做视频,神仙道找到了他,他几乎在当时多部视频中有游戏推广,甚至有亲自试玩视频。
甚至时隔多年之后,他又一次出现在广告中。
当然同期的其他大播客中也有许多人接了这个游戏的广告。
我知道它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但是应该是第一个达到这种体量的页游。
中国游戏厂商技术可能不是很强,但是模仿能力绝对一流。
神仙道的成功导致市面上出现了一大波的类似游戏,而神仙道的这种广告模式更是让人争相效仿。
那时候穷,大家只能拨预算去找播客,钱的大头放在开发游戏上,但是时间长了厂商发现只要是这些播客推荐的游戏,大家不管游戏质量,都会来玩,找的人越大牌,来的人越多。
那我们还研究个屁的技术啊,钱多花在宣传和找渠道上啊!
大家还真的就吃这一套,于是这也是中国的页游方向的再一次走偏。
你们看,我写了这么多,才写到了2011年,是不是觉得我写到2017需要再来5000字?
其实并不会。
我想说的是,中国的页游技术水平上面的发展,到此为止了。
从2012年开始,行业内的大格局已经定型,4399,37wan等大平台拿下了几个大作之后,获得了比较稳固的行业地位,而腾讯作为庞然大物占领了几乎中国百分之50的页游市场,行业格局已定。
为什么要说格局呢?
我举个例子,打江山的时候皇帝还不是皇帝,自然需要锐意进取,想尽办法攻城略地。
但是一切格局已定,新的厂商难以进入,其他家的领域不好侵占的时候,进取心自然也就消失了。
2012年之后,国产页游技术水平再无寸进,目前市面上火热的《蓝月传奇》《思美人》等页游,与2012年的页游画面和内容没有大的差别,有一些新出来的页游,比之当年,甚至更差。
目前最火的页游之一——《蓝月传奇》
那么这些年,我们的页游厂商都在做什么呢?
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找明星代言。
前面说了在大家比较穷的时候,这些厂商找的是一些视频播客,但是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这两年我们看视频还看得到页游广告么?
现在的UP主接的都是手游广告吧?
因为页游完成了资本积累之后,已经看不上那些几十万百来万的视频作者了,他们要的是真正的明星。
从张靓颖的天书世界到林子聪的传奇霸业,还有张卫健,郑伊健,范伟这些并不那么一线(当时的张靓颖不算一线),但是却非常可以勾起大家回忆的明星,纷纷走到绿幕前,开始为一个个换皮页游代言。
唯一没有明星,还有非常高传唱度的页游广告,应该就是“我不断的寻找,有你的世界在哪里”了,这个广告当时是37wan的宣传片,结果却在无意之中成为了一种新型的页游广告模式——盗用素材。
这也就是我说的另一件事了。
盗用素材说白了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游戏广告页面和游戏实质内容完全不一样,不过这里面也有区别,主要是分两种。
第一种是早期形态,大多数以色情,或者色情擦边球的形式来表现。
比如那个经典的和尚从背后把手伸到前面的女人的肚兜中,在页游广告商美工的改进下,甚至会出现手在来回摩擦的动态效果,非常诱人。
这种模式同样适用的还有诸如:今天老公不在家,隔壁老王来找我,是男人就点进来诸如此类,但是点进去一看,你就会发现完全不是你想的那些奇怪的游戏。
第二种则是现在最流行的,盗用一些端游的画面素材或者购买虚幻4的模板素材,当初“油腻的师姐”盗用的就是《剑灵》的游戏画面,而前一段时间敖厂长闹得沸沸扬扬的《盗墓笔记》则是购买的虚幻四模板素材。
这种模式基本上都是用酷炫的画面吸引你的好奇心,然后点进去一看,依然是那样换汤不换药的老游戏,让人恼火。
那么是不是现在国产页游只有骗人呢?
其实不然,有一股“清泉”在页游界涌动,它们言行一致,从不骗人。
那就是“类传奇”页游。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类型,我甚至把这类游戏看做独立于页游之外。
这种类型的游戏有非常常见的宣传口号
独特属性,由你打造。单挑BOSS,怒刷装备。 皇城PK,胜者为王。屠龙宝刀,点击就送。极品装备,一秒刷爆。幸运抽奖,惊喜不断。经典装备,极品属性。神秘宝箱,开箱有喜。无限刷怪,双倍经验。
然后配上闪瞎狗眼的大翅膀,大金盔甲,以及红蓝紫搭配的装备属性,分分钟让你的网页与众不同。
而这类游戏的广告也是独树一帜。
最开始非常老实的说自己是新的“传奇”类游戏,后来则是一把刀怒捅猪屁股,然后掉了一堆装备。
我估计是这个广告收到非常好的回馈。
之后捅什么的都出现了,从鸡捅到大象,无一例外的会掉一堆“屠龙刀”,“麻痹戒指”之类的装备。
接着就是影响了一批“过气明星”的林子聪上线。
林子聪,张卫健,陈小春,吴志雄这些带有80年代人美好回忆的明星悉数登场,穿着简陋的盔甲,说着尴尬的台词,就是突出一个情怀。
明星都请完了,那接下来找谁呢?
这时候有一个厂商另辟蹊径,找来一个不懂哪里来的黑人和白人老外,一句“和黑人兄弟一起打江山”直接引爆了页游圈。
之后英国人美国人还有日本人轮流上台,但是好像都没有达到最早的效果,有家公司甚至请来了泰森。
不过不管是什么游戏,“打江山”这个词一定要说出来。
这个根植于许多中二少年,乃至中二中年人内心中憧憬而遥远的词,仿佛是少年时独自在田野望着乡镇上KTV中的土嗨一样,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挤进了游戏。
然后骂着游戏冲着钱,吆五喝六的在充满烟味和汗味的黑网吧中“征战天下”。
其实我真的不懂,当年《传奇》也就是抄袭《暗黑2》,而且完全没有那么强的可玩性,只是得益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才能获得成功。
为什么在这么多年后,这种类型还能有市场?
在文章的开头,我说的两款师祖级别的页游都是德国人的作品,那么那些老外这些年难道也没有再发展过页游?
显然不是。
其实这也是今天我想说页游的原因——为什么即使是游戏禁令中的漏网之鱼,发展这么多年了还是不如国外?
我可以放几个国外比较优秀的网页游戏截图给大家看一下,一看就知道差距有多大。
Drakensang Online——2012年的游戏
《工人物语》育碧的策略页游
开创类型游戏的《舰队collection》
无论是画质精良,种类繁多的欧美游戏还是贴图精细,配音用心的日本页游,在这些年中他们不断的进化和发展,最后达到了现在的水平。
有一些页游画质甚至超过了许多端游——比如CF这种。
至于舰队collection更是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这种游戏类型甚至影响了现在的整个手游环境。
这些都说明了其实网页技术不是借口,从2012年之后中国页游水平再无寸进的原因就是因为劣币驱逐良币,厂商发现了代言,联运,渠道这三个法宝之后,再也不会在游戏品质上花精力,只需要一个明星,再找百度投放一波广告,或者找腾讯合作联运一发。
钱自然滚滚而来。
当然,找这些大佬也要花许多钱,那怎么办?
羊毛出在羊身上,各种充值端口恨不得塞满整个屏幕,除了刚刚开始引诱你入门的“充值大礼包”外,你会发现你不充钱就是寸步难行。
你说你是0氪金?那也没关系,版本更新几次之后,你会发现你谁都打不过,被无情的淘汰出了游戏。
这叫做“洗用户”——把不是我们目标群体的用户洗出游戏,留下有付费能力的。
你说你也玩了两个月?
你也许觉得是在玩,但是事实上你在陪别人玩,土豪们一天上线二十分钟,充点钱,揍你一顿,你在线5小时,偷袭无数次,终于成功一次,下线再上线时发现土豪又冲了一波,你再也没机会了。
你只能像沙包一样等下一个土豪来揍你。
没有消费能力的用户,本身也是游戏的一部分,供消费者取乐。
厂商甚至把这类玩家定义为“蝗虫玩家”
这就是中国页游,中国手游的生态——当然,国外手游现在也正在努力学习。
我并不崇洋媚外,东山狼吃人,西山狼也吃人,国外的游戏并不是没有充值系统,你冲了钱也会变强。
在“舰娘”中花了几十万的人并不是没有。
但是起码从时间线上来看,他们游戏的品质在上升,技术在革新,并且不是只运营几个月,后面除了大礼包就是大转盘要么就是VIP充值多送,从没有大型的版本更迭和平衡性调整。
如果有的话,那就会直接更名为《XXXX2》。
也不会有贾斯汀比伯,泰勒,新垣结衣穿着可笑的衣服出现在网页右下角弹窗中——并且你怎么都点不掉。
是的,很多弹窗的右上角那个X是骗你的,点了就跳转。
游戏类型从来都不是借口,任何游戏都有精品良品。
但同时我也明白不管是谁都不会和钱过不去。
现在这样的局面就是有无数人抱怨这些恶心的牛皮癣广告和粗制滥造的网页游戏,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乐此不疲,在无数区服中辗转不停。
厂家更是不在意自己做了这么多垃圾页游到底会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当大家对中国游戏失去信心的时候,会引发怎样的一种后果。
或许就像当年的雅达利大崩溃一样。
他们并不在意——他们有不少只是来游戏圈子捞一笔,接着去房地产赌博的人。
这种情况其实可以套用在中国网络游戏,中国手机游戏,无一例外,莫不如是。
而且无论是中国网游还是手游,其实现在学的都是页游的手段。
这是大众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经济,还是厂家的不作为和恶意引导导致了大环境的持续恶化?
我想双方都有原因。
或许只有某一天,中国的玩家再也不会买国产游戏的帐,商店拒绝上架国产游戏,土豪们再也不迷恋“打天下”的时候,我们的游戏才会迎来重生。
然而,会有那么一天么?
这就是中国页游——它起于微末,出现过百家争鸣,最后归于资本争夺,在浮躁而又粗俗的文化中变成厂商们迅速套现的工具。
它奇特的运营模式甚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中国游戏圈,但是却让真正喜欢优质游戏的玩家恨之入骨。
它引领了无数资本进入了游戏市场,本来应该催生游戏进步的动力,但事与愿违,它反而搅乱了游戏市场。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这些粗制滥造的游戏会被淘汰
让游戏回归游戏本身。
酷玩实验室经授权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影忍者忍者大师手游礼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