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ATJ 手中,中邮消费金融融公司如何获取好流量

现金贷躺着赚钱的时代已过!如今如何流量变现,“收钱吧”或可给出答案?
洞见消费金融:如今线上流量趋于饱和,线下流量分散、成本高。具有工具的属性的服务商能够更快、更方便的触达到大量线下流量,从B端击穿C端,且突破地域、场景的限制。现金贷躺着赚钱的时代已过,如今自己放贷可能还不如做一个流量中介。
来源:森林学苑
作者:雨滴
“老板,支付宝还是微信?”
“都可以。”
这段对话你一定很熟悉,无论是在早餐摊买个包子,还是去路边的服装店买一条心仪的裙子,拿出手机扫一扫付款几乎已经成了当代人的习惯。
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可能会看到店主提供的“万能二维码”(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下面有“收钱吧”的字样。
付款成功之后你会自动关注“收钱吧福利社”的微信号并收到一条“积分变动通知”的推送。
商户提供的二维码,支持多种第三方支付方式
微信公众号收到的通知
其实,“收钱吧”是一款面向商户的聚合支付服务商,它连接了商户和第三方支付,集合了包括银联、支付宝、微信、京东支付等主流支付方式。
聚合支付服务商在支付链条中的位置(图片来源:知乎)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聚合支付服务商并不涉及资金清算,无需支付牌照。只是起到一个连接作用。
那么聚合支付服务商如何盈利呢?
一般情况下,聚合支付服务商可以赚取手续费差价,例如它连接第三方支付的成本费率是0.2%,但是可以收取商户0.36%-0.6%的费率(市面常见费率),这其中的差价就是它的利润。
另一方面,类似“收钱吧”这样的聚合支付服务商,会在用户付款时让其自动关注自己的公众号,积累了大批流量。而这批流量自然也可以变现。
近期,森林学苑(ID: ForestAcademy)发现,“收钱吧”隶属的上海喔噻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在拉勾网上高薪招聘贷款业务的线上运营经理。
难道说这家聚合支付服务商也意欲做消费金融变现流量?
隐性的线下流量巨头
2017年现金贷到底有多赚钱?看看无孔不入的贷款广告就知道了。
不管你是在逛今日头条还是QQ空间,甚至是打开一集热播剧,都能看到现金贷平台投放的广告。而应用商店里,贷款超市的APP甚至比现金贷APP数量还要多。
其实,“收钱吧福利社”虽然还没有上线面向C端的贷款产品,但早就开始给贷款产品导流了。
其微信号下方菜单栏最中心的位置为“福利贷”,点进去之后直接跳转到人人贷的H5界面。
收钱吧福利社微信公众号下方的“贷款超市”
在我们之前关于消费金融流量的稿件(对消费金融行业来说,什么才是好流量?| 森林学苑)中已经提到,线上流量已经趋于饱和,大部分已被巨头开垦完毕,80%的流量掌握在以BATJ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手里。
相较之下,线下还有更多的空白流量未被摘取。但线下流量的分散也就意味着其获客成本更高,用户更难触达。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采集线下流量基本都是和渠道商合作,需要人力,且业务推进比较慢。线下场景分期几乎都要牺牲首单的利润来进行获客。
而线下贷款中介更是收到地域性的限制,基本只能覆盖小规模的客户群体。
信贷产品线上线下流量获取渠道
而支付是消费必不可缺的一环,因此聚合支付服务商的工具属性让它在获取线下流量上具有天然优势。通过B端商户去触达C端消费者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而且聚合支付服务商可以轻易覆盖各种消费场景,包括连锁药店、快餐、烧烤、小吃店、便利店、小超市、社区商店等一些传统消费金融公司无法触达的场景。
传统消费金融公司迫于人力成本放弃的一些小商户,却是聚合支付服务商的重点服务对象。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2月,收钱吧产品已覆盖中国境内约500个城市,服务近百万家线下门店,月服务人次近三亿。3月30日,其日交易笔数突破1000万笔。
所以,类似“收钱吧福利社”这样的微信号做贷款超市再自然不过了,它的流量甚至比典型的贷款超市流量要更加优质。
显然他们并不是冲着“贷款”来的,共债率自然更低。
在现金贷被整治后,行业对流量的渴求丝毫没有偃旗息鼓,反而更加旺盛了。
在获客的压力下,包括银行信用卡的客群也在不断下沉,底层的优质流量几乎是所有做消费金融的都在寻找的对象。
另一家类似的移动支付服务商“钱方好近”,其公众号下方也有“贷款超市”一栏,接入了360借条、卡牛贷款超市、小黑鱼等多个贷款产品或贷款超市产品。
做金融来钱最快?
去年11月份,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严厉打击聚合支付“大商户”模式。
聚合支付服务商经历了一次洗牌,“二清”走向终结。这也就意味着聚合支付服务商决不能涉及资金,其灰色利润消失。
因此,聚合支付服务商都在积极地寻求新的盈利模式,而C端巨大的流量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如果类比“收钱吧福利社”和钱方好近的公众号“智还”,我们会发现两者的构造几乎相同。
“收钱吧”与“钱方好近”微信公众号对比
下方几乎都有线上商城和贷款超市的入口,可以看到目前其流量变现的主要方式还是广告和电商。
但是上述拉勾的招聘信息显示,“收钱吧”已经开辟金融业务线,并招聘贷款业务的线上运营经理。
这家聚合支付服务商可能不再满足于做一个贷款超市,而是想自己下海。
其实“钱方好近”早在去年就开始试水现金贷产品。
去年11月份,钱方好近的微信公众号从“好近”改名为“智还”,下方的申请借款入口导流到一款名为“钱好借”的现金贷产品。
该产品可借额度为1000元,周期14天,日利率为0.066%。
钱好借用户协议
推出该产品的是上海钱方互联网金融信息有限公司,隶属于钱方好近科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但这次试水并没有持续太久,如今“钱好借”已经从“智还”的菜单栏中消失,最右侧依旧是贷款超市一栏。
不过森林学苑发现其最左侧的“代还入口”则是一款信用卡代还产品。
虽然现金贷被监管叫停,但钱方好近显然并没有停止对消费金融业务的尝试。
两个核心问题
上文我们提到,像“收钱吧”这样的聚合支付服务商来做消费金融,毫无疑问会有天然的渠道优势和流量优势。
但与此同时,也要面临横亘在面前的两座大山——风控和牌照。
Payday Loan业务的特殊性在于,它几乎不需要风控,只要你进场足够早,流量足够大,闭着眼睛放款也能挣钱。
这也是之前像今日头条这样的流量巨头都跃跃欲试的原因。
但问题是现如今这条路已经被堵死了,在利率严格控制在36%以下的情况下,做好风控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了。
而要做好风控,首先要需要有效的数据。像“收钱吧”这样的聚合支付服务商毫无疑问拥有用户的消费数据以及商户的销售数据。
事实上,早在17年6月份,收钱吧就针对商户推出了一款“收钱吧生意贷”的产品。
这款产品最高额度20万,日息利率0.04%。而其积累的店铺交易流水成为了重要的授信依据之一。
但用户的消费数据是相对分散而小额的,且维度比较单一。对“收钱吧”来说,给个人授信显然要比给商户授信更难。
另一方面,去年下发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文指出,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放贷业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
而网络小贷牌照已被暂停批设,也就是说没有牌照的都被堵在门外了。
虽然上海喔噻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拉卡拉拥有网络小贷牌照,但是否会为其提供便利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现如今,做现金贷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贷款业务其实是一个脏活累活。曾经有消息透露要做消费金融的今日头条和映客都偃旗息鼓了,继续做广告商。
对聚合支付服务商而言,到底要如何变现手中的流量,显然也要三思而后行。像现在这样做一个流量中介未必比亲自下水做贷款要差。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中邮消费金融总经理余红永:新技术将成消费金融最核心驱动力
  科技不仅能够降低消费金融业的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传统金融机构目前还不太能够满足的一些长尾客群。  6月30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18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中邮消费金融总经理余红永做出上述解读。  十万亿消费金融,目前供给侧主要有三大主体:商业银行,以场景驱动的电商平台(BATJ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大量P2P、网络小贷等。  余红永表示,消费金融有三大特点:第一,小额分散,具有普惠性,客户流量比较大,互金放款金额小。第二,无担保,无抵押,个人信用是基础。第三,深植于场景当中,即使是现金贷,也是有明确的场景要求。  技术在贯穿消费金融全周期主要有四大方面:  第一,资金管理,或者支付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角度,需要科技更好的支撑,需要用各种预算手段预算未来资金需求量,利用自动化的技术匹配资产和负债,包括备付金的预测,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资产证券化等等。  第二,获客。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内外数据,构建客户360度视图,进行客户的精准画像和精准预测客户的需求,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进行二次转换,客户定价。  第三,审批。审批借助与科技,在消费金融领域利用得酣畅淋漓,不能说极致。在高度依赖大数据基础的风控技术,进行自动化,反欺诈,进行信用评分,进行授信,这里面依赖很多新技术,包括人脸识别,知识图谱等技术。  第四,贷后。对于消费金融来说,如果没有新技术的支撑和赋能是很难做到的。消费金融公司没有存款,只有贷款,放款后消费金融公司自身无法管控。只有依赖新技术。金融科技在贷后管理的应用是整个生命过程当中最后的关键环节。  余红永分享了大智云移、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中邮消费金融业务中的实践。  第一,在分布式计算和云计算方面,中邮消费金融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线上通过自有的中邮钱包APP和中邮微信服务号等自有的网上渠道,以及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中邮消费金融和支付宝、度小满、京东金融、腾讯微众银行都有合作,这是线上资源的整合。线下,中邮母公司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网点最多的银行。中邮在探索发挥母公司在线下网点的渠道优势,把渠道优势转化为流量优势。目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展业模式有两类,一类是线上公司,还有线下公司。中邮消费金融要把线上和线下做到有机结合。  第三,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秒批秒贷,通过大数据的实时计算,通过AI技术实现了动态人脸识别,有效防范了伪造欺诈,推动构建社交网络,防范团伙欺诈,通过客服智能机器人,响应各种咨询和投诉,降低服务成本。  第四,区块链,目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的应用不是特别成熟,但是技术逻辑非常高明,中邮消费金融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初步解决了外部商家客户授权的查阅问题,比较好的解决了客户隐私问题。  余红永表示,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降低消费金融业的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传统金融机构目前还不太能够满足的一些长尾客群,比如说农民工、蓝领,大学生等人群的金融需求。新技术终将成为消费金融重构最核心的驱动力。
责任编辑:zyk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即有分期刘国华:消费金融应该做到全流程风控
10:41:12 | 美通社
深圳日电 /美通社/ -- 日下午,深圳前海的华侨城JW万豪酒店高朋满座,一场主题为“聚焦场景、共建生态”的消费金融全国巡回峰会在这里举行。本次峰会吸引了消费金融行业各个领域的精英参加,来自包括即有分期、招联消费金融、神州融、阿里云等公司和机构的嘉宾,在这里共同探讨消费金融面向不同场景、不同人群所构建起的体系以及带来的价值。
左七:即有分期首席风控官刘国华
即有分期的首席风控官刘国华在本次峰会专场讨论环节中表示,风控应当渗入消费金融公司的全部流程。而即有分期区别于传统消费金融企业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不仅仅把风险管理局限在审批、反欺诈和催收环节,更渗透到公司经营的全部流程。据刘国华介绍,在即有分期,风控部和产品部实现了非常紧密的配合协作,从新产品的开发环节开始,怎样设定目标人群,怎样定价,到后面的准入门槛分析,风控部门都需要参与到决策当中。同时,即有分期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公司身处一个的时代,但数据并不是万能的。因此,即有分期并不仅仅依靠线上数据来驱动风控体系,同时,线下环节也做到了早期预警,一个线上线下同步配合的流程,是实现风控系统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刘国华在谈及目前消费金融的两大派系时表示,目前广为人知的巨头如 BATJ 等,都拥有自己的生态圈,通过累积的流量以及大数据系统开展业务;而另一个派系,也是与眼下最热门的概念“场景”相结合的派系,就是以即有分期为代表的一批消费金融公司,他们通过与线下消费场景或其他成熟业态进行合作,自己打通消费场景,从零开始寻找流量获客。这样一批公司想要在市场站稳脚跟,除了要有强大的市场获客能力,还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成熟稳健的风控体系。
作为一个成立仅仅两年、业务就已遍布全国150个城市、服务超过300万人群、放款额突破60亿的消费金融公司的首席风控官,刘国华认为,即有分期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除了因为公司选择了一个正确的商业模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公司选择了一支富有经验的团队,据他介绍,在2010年以前,即有分期的管理团队就已经在从事消费金融业务,“我们是中国最早做消费金融的一批人,蓝领的社会属性是怎么样的、行为轨迹怎么捕捉,在我们的风控体系中都有对应的衡量指标。”
大盘资金流向(实时)
主力资金净流,其中超级机构
净流入。大盘资金如此走向,
你手中股后市如何?
马上咨询分析师,你手中股有无异动,该持有还是卖出?提交
最近咨询:
郑重声明:以上发布的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仅供参考,万隆证券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万隆证券网一直维护证券市场舆论环境的稳定,坚决反对各种混淆视听的消息,虚假信息的传播,经发现将给予删帖并举报至相关部门。
找买卖点时 立即查看个股买卖点
查查手中股是不是庄股!
资金、技术5大维度监控手中股
大家都爱看
个股实时资金流向排行
个股大单净买大单净卖
登录名或手机号码
您还没有填写“登录名”
请填写“密码”
&两周内自动登录
您还没有填写“用户名”
请填写“密码”
请再次“确认密码”
请填写“手机号码”
请填写“验证码”当前位置:&&分析:对消费金融行业来说 什么才是好流量?
分析:对消费金融行业来说 什么才是好流量?
发布时间:日 14:25:38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风险低不意味着是好流量,低也不意味着是好流量。紧贴着刀刃去展业才是好业务。核心是解决需求的短时错配问题。一、主流的流量模式分析现金贷是互联网流量的一次大规模变现,下一个流量变现口在哪里?我们不妨先把现在市面上存在的流量梳理一遍。从线上和线下的角度来讲:线上:流量标准化、规模化、可迅速复制。趋于饱和,大部分已被巨头开垦完毕,未来流量购买价格可能越来越贵。对于线上流量来讲,虹吸效应已经非常明显,80%的流量掌握在以J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手里。对于这些巨头来说,流量偏标准化,基本上依赖各自的不同场景入口获客。线下:非标、零散、空白流量多。尚无像线上一样的流量巨头出现,但流量获取的门槛不低,不确定性大二、强监管之下,什么才是好流量?好与坏,是一个价值判断。评判对金融业务来说,是不是好的流量,最终的判断指标是能不能带来高收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考量。一是寻找借贷短期需求和收入能力的错配首先来厘清一个在风险业务上的误区:风险低,不等于绝对意义上的“好”,这个好,主要是从盈利性的角度来分析。这里举个例子,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余额转移业务。比如信用卡代偿业务,这个业务的客户人群资质是传统银行的信用卡用户,客户信贷质量相对是比较好的。但这部分人群有个典型特征,对利率敏感。这一点,导致任何意图抢占这部分人生意的公司都会面临一个收益天花板的问题。收益的上限既定,就需要极尽可能压缩成本项,才有可能最大化利润。这个收益的上限,就是银行信用卡中心18%的利率水平。理论上,这个数字也可以突破18%,但一旦突破18%,两个结果:1. 信贷极其优质的人群会流失掉,转回信用卡市场;2. 筛选出来的都是信用卡人群中风险较大的人群,行话说“这是一部分比较吃利息的人群”。信用卡代偿,实际上是以低于银行信用卡分期利率的水平把信用卡客群吸引过来。在一次获客后,再通过后期的一些增值业务盈利。目前国内的卡卡贷、省呗、还呗等公司都在做这个业务。信用卡余额代偿这个业务,其实是在跟传统银行还有BAT抢客户。对这些创业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把信用卡人群精细化分层,筛选其中习惯信用卡分期和经常逾期的人群。这样的商业模式,对风控、技术、运营成本控制要求都比较高,加上资金成本,进军这块业务的玩家,确实需要比较优秀的技术、风控、业务能力。总结来看,风控好、坏账低流量的两个短板:利差范围小,盈利空间有限。放贷业务的最主要盈利来源就是利息(可能还有各种不同名目的费用收入)。而不同人群对利息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从有些人身上很容易赚钱,而从有些人身上,很难赚钱。这些很难赚钱的人,就是我们人群金字塔中的顶端阶层,所谓的金领、高级白领、普通白领。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他们的借贷需求可以分为两类,日常消费性和额度大、利率低的周转性借贷。这两种需求银行、BATJ等互联网公司都可以满足。随着人群结构的金字塔逐步往下走,白领、蓝领、灰领,这些人对信贷成本的容忍度越来越高。虎口夺食:对风险识别与风险定价能力要求高对于金字塔顶尖的人群,过去只有银行可以独断经营。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挤入其中,这个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要从这部分人身上获得利润,雄厚的资金背景是基础,差异化定价的能力才是关键。比如,大多数银行的信用卡定价标准是在日息万三到万五之间。互联网巨头的借贷产品其实定价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内。蚂蚁借呗、京东白条的借贷利率成本如何在相当同质化的客群里,打出差异化,这里就体现了技术的价值。一方面,通过技术和算法的改进来区分出对借贷成本忍受度不一样的人群。比如目前这部分客群在银行面前,全部都是日利率万五的借贷成本,但有的人可能可以接受日利率万六、万七甚至更高。有的人可能可以降到日利率万五以下。这里面其实还有文章可以做,可以基于自己对用户群体的把握,来做更加精细化的用户金融产品定价。比如上文中提及的信用卡代偿业务。更进一步说,技术的适度采用,能够在风控的某些局部领域增强风险的识别能力,让科技能够真的赋能金融风险业务。另一方面,技术可以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 从本质讲,利率定价和人群资质匹配,高利率对应高利差的机会有人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蓝领、灰领人群的金融产品定价,虽然可以做到利率比白领高,但这部分人群的坏账也相对较高。如何衡量最终的盈利情况?其实,就算这部分人群的坏账再高,利息收入减去坏账,剪刀差算下来也是比银行赚钱。我们以单体的角度来算,银行信用卡分期的年利率不超过20,坏账成本一般在5个点以下。我们取最大值来算,剪刀差在十几个点左右。几家主流银行信用卡分期利率(图片来自网络)而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年化利率基本都在40、50以上(考虑到综合息费,这已经是行业内较为保守的数字),坏账肯定比银行高很多,我们暂且算15个点,剪刀差也可以保持在25以上。既然高利率对应高利差,那高利率的业务是不是就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显然不是。想要从高利率业务中分得一杯羹,必须有控制住风险因子的能力,举例:捷信。我们一直在讲,不同客群,对应了不同的风险。一般意义上,从社会人群的金字塔模型来看,从金领、白领、到蓝领,信贷的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都在逐步升高。但就寻找流量来说,寻求短期需求和收入能力的不匹配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举例来说,对于白领来讲,他们对利息敏感,不愿承受比较高的借贷成本。但在某些特定领域,特定的人生时刻,比如家装、婚嫁、等特定用途领域,可能比平时更愿意承受高昂的成本。再者,就蓝领客群而言,这部分客群虽然整体风险成本较高(还款能力较白领差一点),但只要控制好授信敞口和欺诈风险,整体风险水平还是可控的。比起他们没有其他渠道借贷这个“需求不匹配”,他们反而能接受更高的利息。三、寻找“高犯错成本”的流量这里的犯错成本,指的是信贷违约之后对借贷者产生的不良后果。拥有高犯错成本的流量,一般都拥有无形抵押物。比如,在或者上的B端商户,他们手里有大量的用户交易。这些流量背后对应的每个客户,都对应一个个具有芝麻信用分的消费者。我们在淘宝或者天猫上的任何消费、借贷,都会因影响到我们的芝麻信用分。芝麻信用分现在又适用于生活的许多方面,比如买机票、订酒店、骑、出国旅行等等。芝麻信用分一旦受到影响,会有诸多麻烦。消费者一般都会倾向于提高自己的芝麻信用分而不是伤害它。在这种情境下,虽然消费者从蚂蚁借呗上借钱看似是无信用借贷,但实际上,芝麻信用分就是他们的无形抵押物。对C端消费者来说这样,对B端商户合作方来说,无形抵押物同样存在。比如,专注于做金融的什马金融,其合伙人陈小凤来自电动车品牌新大洲。什马金融有一个电动车消费分期的服务,其渠道合作商就是新大洲的各个经销商。对这些经销商的管理,什马金融采取的是“一刀切”制度。(这个什马金融自己对外报道时也有讲)。一旦发现如果有新大洲的经销商做假,或者联合消费者套现,就会取消他们的合作代理权。对于这些渠道商来说,试错成本是巨大的。一次套现几万几十万看似很爽,但可能连生意盘子都被收回去没得做,一般渠道商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对于那些单纯就是想做一锤子买卖,捞一笔就走的人来说,他们也要好好衡量下能否收益大于损失掉的机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什马金融手里通过自己展业存储的流量,相对于无犯错成本或者相对犯错成本较小的其他渠道流量来说,质量是有保证的。再对比来说,全国25家(截止到2017年9月)具有消费金融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他们的数据是可以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的。央行的征信系统中,还接入了一些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放贷数据。对于一个普通借贷者来说,借钱的平台是否接入了央行征信对于还钱行为影响不小。在百度不少老赖贴吧里,有不少宣称“借着a家的钱不用还,他家不上征信“的帖子。如果借钱的平台是接入央行征信的,(不管是通过直接抑或间接的方式),对还款人会形成心理压力,不还钱,要自食恶果的。在这个case中,接入央行征信,实际上就是他们的犯错成本。相比之下,为何现金贷的后期,大量的老赖开始不还钱,逾期暴涨,催收压力增大?甚至产生了“我自己凭本事借的钱,我凭什么要还?”的奇葩言论。老赖们发现,之前忽悠他们的这些平台,根本就不上征信。单均金额一两千元,在没有地区聚集效应的情况下,很多公司若想上门催收,综合催收成本很高,不划算。他们只要熬过催收期,说不定真的可以借钱不还。这种情况下,现金贷平台的流量和上述能够接入央行征信平台的流量,哪个更好一点?显而易见。高犯错成本,可天生,可加工上一章节中提到两个关于高犯错成本的实例,芝麻信用分和央行征信。这两个,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高犯错成本类型:自己创造和制度优势。天猫上有近5亿活跃用户,占到整个人口的近三分之一,他们创造了芝麻信用分的概念,来给普通人信用分级。这就跟现在流行的ICO发币一样,技术上人人都可以实现,但关键是市场有没有买你的账,否则就是有价无市。而央行征信则更特殊,这是政府给接入企业颁发的独一无二的红利。那对于既不是互联网巨头,又没办法享受制度红利这一层级的市场参与方,如果想要切入消费金融业务又惧怕背后的各种信用和欺诈风险时,该怎么办?从业务逻辑出发,尝试在信贷过程中创造出一些无形抵押物,增大犯错成本,来尝试与信用和欺诈风险做对冲,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四、线下非标流量可能会是下一个抢夺的对象线上流量的白热化竞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流量都几乎是标准化的,可规模化复制的。这意味着线上之争,拼到最后拼的是家底,是资源背景。文章开始时候说了,现金贷是互联网流量的一波大规模变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巨头,你知道的不知道的,几乎都多多少少涉及了这个领域。而且只要一个平台慢慢做大了,他就会想着自己做金融。线上放贷有多难?如果门槛很高,全国不会光现金贷平台就是好几千家。线上流量的优势是标准化、规模化。缺陷就是没有太多个性化的东西。到了线下,这一个硬币的两面正好反过来了。1、数量巨大的个性化流量散落民间前段时间,今日资本徐新的一篇名为《微信为什么能打败?》文章刷爆了朋友圈,线下崛起开始初露端倪。拼多多开始让淘宝紧张,vivo和oppo的乡村成功战略打脸华为和小米。刘强东提出要在5年内建立100万家便利店,其中一半布局在农村。一直强调线上为王,粉丝营销翘楚的小米要在全国铺设200多家小米之家,要把小米之家打造成科技界的无印良品。这些被称为新零售的举措,背后反应的是线上流量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流量攻城略地阶段早已结束,红利正在慢慢衰退。对金融业务来说,线上线下玩家都不少。以消费金融业务为例,最赚钱的两家消费金融公司,正好是线上和线下的代表:招联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财报显示,2017年招联消费金融净利润11.89亿元,是该公司2016年净利润3.36亿元的3.5倍。捷信中国2017年净利润9.58亿元,同比下滑了37.2%。招联背靠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的资源,采取的是纯线上获客放贷的模式。捷信中国是深耕线下,采取线下手机门店驻点派人的模式。有人看到这样的数据惊呼,线上要全面碾压线下了。其实大可不必,招联的成功,背后有三大运营商之一的联通作为数据供给的支持。这种优势不是普通线上创业公司可以享受的,并不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在线上,如果有资源获取到适宜的流量,生意仍然可以做。但目前线上流量已经出现虹吸效应,大树底下不长草,普通创业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捷信中国2017年这份不算很漂亮的业绩,跟他们今年中国市场的外部变化和他们自身的打法和战略有关。线下还有多少流量可开发呢?对标今日头条的趣头条2亿元美元的B轮,腾讯领投。趣头条的典型用户是四线及其以下城市的普通小老百姓。2、壁垒价值线下流量获取速度慢、线下模式重……这些原因都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敢进入这个领域。但高壁垒是两面的。攻克高壁垒的人,同时也具备了高价值。难者不易,易者不难。线下壁垒包括哪些方面?1)获客的效率,重运营成本。2)线下的客户欺诈问题比较独特。- 线上欺诈更多的是人的真实性问题,批量的攻击- 线下有很大一类欺诈是客户信息、身份都是真的,但意图是假的,被外部中介操纵了,加之这部分人的信息本来就少,“白户”,防范就变得更难。- 线下销售团队的内控问题。(自己人欺诈)这是比客户更难防范的欺诈类型。3)线下的渠道比较分散,要触达这些门店需要比较长、比较重的BD过程。- 获客成本依然高于线上但差距在逐步缩小具体到消费金融领域,目前来看,线下的获客成本是依然高于线上的。我们曾经在之前的文章中估算过捷信首单的获客成本大概在200元—元300左右,目前线上payday的获客在150元左右。- 技术很难短时间内大规模推广,互联网效应不明显线下流量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短时间内无法做大。要打线下流量的生意,必然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怎么收集线下流量?自采或者跟渠道商合作。两者都需要人力,都需要时间来在各个地区推进。这意味着先发优势可能并不明显,给予了竞争对手较为充足的时间来观察和学习。线上则不然,规模化的作业逻辑下,如果资金背景充足又具有先发优势,是可以短时间内迅速抢占规模称王的。总结:金融的流量生意,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特色的发展业态。BATJ掌握的线上流量已经日趋饱和,并且未来可能线上流量越来越贵。没有巨头靠山或者特殊排他性优势,不太可能做大。线下流量之争,越早建立自己的壁垒越好。另外,做个线下流量超市,可能也是个不错的生意。“FA”有时候会赚更多钱。(来源:微信号:森林学苑 文/叶绿素 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今年以来,中国电商企业掀起上市第二波热潮,如美团点评、齐家网、宝宝树、拼多多、找钢网、同程艺龙、沪江教育、小狗电器、什么值得买、中粮我买网等都已提交IPO申请。在此背景下,7月10日,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年度中国电商上市公司数据报告》(全文下载:)。对电商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电商各领域上市公司包括:(1)B2B电商:生意宝、焦点科技、上海钢联、欧浦智网、慧聪集团、科通芯城、卓尔集团、冠福股份;(2)零售电商: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苏宁易购、寺库、聚美优品、国美零售、南极电商、宝尊电商、御家汇、有赞、优信集团、小米集团。(3)生活服务电商:携程网、途牛、58同城、一嗨租车、无忧英语、前程无忧、搜房网、阿里影业、阿里健康、乐居、平安好医生;(4)跨境电商:跨境通、广博股份、天泽信息、华鼎股份、浔兴股份、山鼎设计、联络互动、新维国际控股、兰亭集势;(5)电商物流: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德邦股份、中通快递、百世。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电商智库】
13日13日13日13日13日13日13日13日
100EC将邮件推送
股票名称/代码
阿里巴巴BABA.US
唯品会VIPS.US
宝尊电商BZUN.US
聚美优品JMEI.US
寺库SECO.US
100EC官方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费金融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