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7进一步提高,对你们有影响吗

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好处和坏处_百度知道
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好处和坏处
麻烦各位高手帮忙分析分析```
我有更好的答案
提高个税,可以使得国家税收收入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这样可以刺激政府财政支出增加,但居民消费减少;目前来讲,不能单纯的看个税绝对值的提高和减少,而是看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个税的目的是为了调节贫富差距,把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给低收入群体,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所以应当综合考虑。所以,提高个税,看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谁增加的税收比例更大,如果高收入多交的税多于低收入群体,这样是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的。
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好处是一般人少交钱了,没有坏处。但国家税收少了
你是指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基数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个税起征点将提高 个税改革对个人收入影响有哪些_百度知道
个税起征点将提高 个税改革对个人收入影响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今年将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包括提高基本费用扣除标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个税改革对个人收入的影响1、根据几位人大代表提出的个人所得税建议起征点,预计未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金额将提高至5000元,从直接的层面来讲,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单个居民收入的影响。据统计,2016年我国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5630.1元。联系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增长,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成为必然趋势。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对整体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订颁布正式实施以来,个人所得税增长迅速,已经成为税收收入增长最快的税种。从表1可以看出,2012——2016年个人所得税占GDP的比重以及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都呈稳步增长态势。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变化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从直观意义上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将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按照发展中国家个人所得部占税收总收入15%的平均水平来计算,中国年度的个人所得税流失额均大于其当年纳税总额,个人所得税流失率达50%以上。4、目前3500元的起征点,没有考虑纳税义务人的年龄大小、婚否、赡养老人的数量等影响开支的因素,也忽视了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纳税人能力的影响,特别是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个人实际的纳税能力是降低的。总的来说,2018年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对各个所得税起征点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大的利好,每个月可以少交45元的所得税。
采纳率:8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日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决定,个税免征额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自日起施行。2017年个税起征点(免征额)是3500元.今年,多个组织及人大代表发出提升个税起征点的建议。全国工商联的提案建议,将个税免征额从目前的3500元提升至7000元,并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3%-45%降至3%-30%以下。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个税起征点调整到一万。严格说来,“3500元”是免征额不是起征点,现今舆论多有误用,两者概念实际不同 :起征点 是指当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一定数额标准不征税,达到后即对全部征税对象征税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免征额 是指在征税对象中确定一个固定的数额给予免税,只就征税对象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相同点,即当课税对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两者也有不同点,即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额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我国现在实行的个税起征点是2011年定下的3500元,此后连续7年没有进行过调整了。这几年,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高,最低生活保障有的地方已经提到2000块了,而房价、物价上涨,支出增大,没有考虑纳税义务人的年龄大小、婚否、赡养老人的数量等影响开支的因素,也忽视了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纳税人能力的影响,个税起征点调整的呼声也越来越响亮。一方面,税收的作用就是经济杠杆,让高收入阶层多纳税,减轻中低收入的负担,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而目前个税的起征点,覆盖面太广,很多中低收入人群也在纳税,不符合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规律,也失去了杠杆作用。 这是提高免征额的主要原因。个税起征点(免征额)到底调到多少才合理,这需要权衡很多因素。当然,免征额到底是多少,还要看相关政策的正式出台。这项政策的出台,需要考虑方方面面,需要专家们的调查、论证,不会仓促,但估计时间不会很久。个税的免征额提高后,有些达不到免征额的人就不用交税了;工资薪金超过免征额的个人,在免征额以下的部分也是免税的,所以,很多人就可以提高收入水平了。个税免征额的提高,显然是对职工个人有利的。至于说提高免征额 ,收入增加多少,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的工资薪金来计算确定。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财政部正式回应个税方案了!快看你要少交多少税!
我的图书馆
财政部正式回应个税方案了!快看你要少交多少税!
前天,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召开,会议部分内容提出针对个人所得税将进一步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对于个税具体如何改革,这是大家目前比较关心的。财政部回应个税新方案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关于个人所得税怎么改?财政部都给出了最新回应!一起来看。财政部回应:将启动个税修法,增加专项扣除:将加快启动税收改革方案,同时启动个人所得税的修法。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至少有两大内涵值得关注。一、确定要提高起征点,关于提高起征点,会根据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来确定,并且提出一个提高起征点的建议。二、还增加了专项扣除,首先选择的重点就是子女教育、大病医疗。此外还会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最后具体确定专项扣除项目的规模和数目。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还要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税的模式,将分类税制转化为建立起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个税起征点或将提至7000元或10000元已经确定个税起征点会提高,至于个税起征点或提高到多少呢,先看下大家的提议:1、工商联提议7000元今年全国工商联将向全国政协提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的提案》,建议个税起征点从目前的3500元提升至7000元,并提高个人自行纳税申报起征点,由目前12万元再提升至24万元。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建议从3%~45%降至3%~30%以下。2、董明珠:建议个税起征点提至一万“对于普通工人家庭来讲,3500元的起征点偏低了。”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透露,此次两会她将重点关注个税起征点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2日来京途中,董明珠均就个税起征点调整话题接受了媒体采访,她建议个税起征点调整到1万元。以上只是提案,目前很大可能是将个税起征点调至7000元,个税和大家的收入密切相关,大部分人关心的问题提高起征点后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少交多少税呢?提高个税起征点后,你将少交这么多税这是目前为止的个税计算表,大家可以参考下,计算自己的个人所得税情况,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45%)。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二年终奖所得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稿酬所得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实际税率为百分之十四。五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四)说明: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七财产转让所得适用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普通案例分享小明在2016年一月份税前工资10000元,他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那么他的税后工资是多少呢?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社保金)- - 1100 - 3500 = 5400元,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缴费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5400*20% -555= 525元。实发工资=应发工资-社保金-缴税 = 1-525 = 8375元。8种特殊计算方法及案例(1)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界定。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全年经济效益和对职工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职工个人发放的一次性奖金。该项奖励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2)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对于职工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但考虑到该项收入与年度工作业绩相关且数额往往比较大,在计算税款时采用“按年平均取低税率”的方法,降低税额、减轻个人负担。具体分两个步骤进行计算:第一步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方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第二步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一步确定出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注意事项。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上述计税方法执行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案例:中国公民王某2012年1月自单位取得当月工资3000元,同时领取全年考核奖金20000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计算王某该笔奖金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案例分析:该笔奖金是单位对王某全年工作情况的考核奖励,属全年一次性奖金。因此,需要首先确定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之后再计算其应纳税款。第一,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王某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的费用减除标准,故其每月平均奖金=[2-3000)]÷12=1625元,对照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5。第二,计算应纳税款王某应纳税额=[2-3000)]×10%-105=15=1845(元)<span data-original-title="" placeholder="1" title="" aria-describedby="tooltip职工低价购房的差价收入单位按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出售住房给职工,职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价部分,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比照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征税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职工因单位低价售房而少支出的差价部分,是指职工实际支付的购房价款低于该房屋的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的差额,但不包含住房制度改革期间免税的差价收益。2年薪制企业薪金收入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金收入由基薪、绩效薪金和任期奖励构成,其中基薪和绩效薪金的60%在当年度发放,绩效薪金的40%和任期奖励于任期结束后发放。对于当年度发放的薪酬,依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月计征个人所得税。中央企业负责人于任期结束后取得的绩效薪金和任期奖励收入,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方法,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适用这一规定的企业负责人范围较窄,仅为《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名单》中的下列人员,除此之外,其他人员不得比照上述规定执行。(1)国有独资企业和未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的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2)设董事会的国有独资公司(国资委确定的董事会试点企业除外)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3)国有控股公司国有股权代表出任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总裁),列入国资委党委管理的副总经理(副总裁)、总会计师;(4)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党委(党组)书记、副书记、常委(党组成员)、纪委书记(纪检组长)。3特定行业工资、薪金收入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等三个行业的企业经营效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职工个人各月间收入差距较大,为此,现行税法对这些行业的职工工资薪金收入计税做出特殊规定。(1)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的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含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采取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2)鉴于远洋运输业有跨国流动的特点,对远洋运输业船员每月的工资、薪金收入计税时,允许在统一扣除费用的基础上,再扣除税法规定的附加减除费用。同时,船员的伙食费统一用于集体用餐,不发给个人的,不计入船员个人的应纳税工资、薪金收入。案例:某采掘业职工张某,自2012年起,每年3—10月份每月取得工资薪金3500元,1月份、2月份和11月份、12月份每月取得工资薪金8000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计算张某按月预缴税款和年度汇缴个人所得税款。案例分析:采掘业属税法规定的特定行业,张某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应按年计算,分月预缴。(1)按月预缴税款每年3—10月份不需扣缴税款;其他各月应扣缴税款=()×10%-105=345(元)年度扣缴税款=345×4=1380(元)(2)按年计算、汇缴税款平均每月应纳税款=[(0×4)÷12-3500]×3%=(元)年度应纳税款=45×12=540(元)应退税款=(元)4企业年金缴费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同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形式相同,建立年金制度的企业和职工按规定需要向有关管理机构分别缴纳保险费用。5提前退休人员取得补贴收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这部分补贴收入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减除标准)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6解除劳动合同获得经济补偿收入为了支持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推进劳动人事改革、妥善安置有关人员,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后计算税款。具体是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个人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案例:孙某在某机械厂工作20年,2012年2月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该机械厂向孙某支付一次性补偿金19万元,同时,从中拿出1万元为孙某缴纳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计算孙某取得的补偿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款。其他资料:孙某所在地2011年职工平均工资为2万元。案例分析:1.计算应税补偿金数额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偿金=2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补偿金=00-(元)2.计算应纳税款孙某虽然在该企业工作20年,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只能按12个月份数进行分摊、计税。每月应纳税所得额=()-(元)每月应纳税款=5=745(元)该笔补偿金应纳税额=745×12=8940(元)7单位支付给内部退养人员的一次性收入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机构改革或减员增效过程中,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职工实行了内部退养。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税法规定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减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之后,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减除标准,按上述方法确定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计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分两个步骤计算:第一步:确定适用税率及速算扣除数相应的基数=一次性收入÷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月份数+当月工资薪金-费用减除标准根据上述基数,比照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及速算扣除数。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款应纳税款=(一次性收入+当月工资、薪金-费用减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8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应纳税款的核定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具有以下情形的,主管税务机关可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1)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2)企业虽设置账薄,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3)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以及其他合理的征收方式。对于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见表3.9)征收方式的,应纳税款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表3.9: 应税所得率表行 业 应税所得率(%)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5-20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 7-20饮食服务业 7-25娱乐业 20-40其他行业 10-30行 业应税所得率(%)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5-20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7-20饮食服务业7-25娱乐业20-40其他行业10-30对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企业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应根据其主营项目确定其适用的应税所得率。(2)实行核定征税的投资者,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3)对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和房地产估价等鉴证类中介机构,不得实行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个税起征点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时隔7年,个税起征点再次上调。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拟修改的内容包括:将个税起征点由目前的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等。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公布,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开始建立,个税起征点设置为800元。此后,个税起征点经历了三次调整,2006年提高至1600元,2008年提高至2000元,2011年提高至目前的3500元。自2011年调整后,个税起征点距今已有近7年未再进行上调。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上涨,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不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明确了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大势所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较小;同时,个税起征点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工薪阶层最受益在当前的税制下,对于工薪阶层的工资所得最容易进行严格征税。工薪阶层税收负担较重,不仅加重了中产阶层负担,还会影响消费支出,导致消费动力不足,对经济结构转型带来负面影响。根据相关资料粗略估算,全国缴纳个人所得的大概2800万人,占总人口的不到2%,缴纳个税的主要是工薪阶层,特别是一线城市的中产阶层。“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受益的将是工薪阶层,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工作的工薪阶层。”连平说。现行个人所得税法采用分类征税方式,应税所得分为11类,纳税人按照不同类别逐项独立纳税,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有的人纳税过重,而有的人纳税不足。此次草案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采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能够避免税负过重情况。此外,草案提高了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项,在纳税钱予以扣除。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有利于个人所得税的公平原则。特别是养孩成本高、房贷压力大、看病贵等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压力,把这些项目纳入个税抵扣项,全面考虑个人负担的差异性,将切实减轻纳税人压力。连平认为,应该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将不同类的税收目录相互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避免逃税漏税现象。三个方面深入推进改革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之后,个税改革仍需进一步推进。连平建议,要从三个方面深入推进改革。第一,个税起征点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这次草案将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有明显的提升幅度,但还达不到市场预期。从国内来看,由于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上升,目前以5000元制定的综合征税的起征点明显偏低,对纳税人带来的负担可能高于2011年以工资薪金3500元为起征点的税负。此外,个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大,削减个税不会明显增加财政收支压力,并不应该成为制约个税改革的约束。从外部来看,全球都在兴起减税潮,特别是美国减税力度非常大,个人扣除额从6000美元提高到12000美元,夫妻联合报税扣除额从13000美元提高到24000美元,并且把7个税率等级简化为4个。因此,目前中国个税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第二,深化综合所得税制改革。目前税制下个税结构简单粗放,主要针对工薪收入征税,税负承担最重的是中等收入者和一、二线城市的工薪阶层。本次草案把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并增加抵扣项目,是探索综合所得税制的重要一步。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对纳税人的各种收入的应纳税所得进行综合征收,扩大各项生活必须支出的抵扣项目和范围,例如子女生育和抚养、老人赡养、伤残人员抵免、公益支出等等。第三,研究制定调节能力强的各类税种。为了起到“提低、扩中、限高”的目的,仅仅依靠个人所得税调节是不够的。目前的税制对于工薪阶层的工薪所得最容易进行严格征税,而对于富人的投资所得、房产增值、遗产获得、财产赠与等的税收制度严重缺乏,制度漏损比较大。应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制定财产税、房地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将中国税制以间接税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直接税为主。只有全面深化税制改革,才能切实增强税收的贫富调节能力,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税起征点上调和企业减税降费带来的财政收入减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hongzh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