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业务,搬远材料白莲洞公园上山烧香远吗

公司 要搬迁但我不想去,离家太远,能不能拿到到赔偿_百度知道
公司 要搬迁但我不想去,离家太远,能不能拿到到赔偿
我在该公司做了五年!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公司搬迁,如果你不想再继续在公司工作,你是有权按照你的实际工作年限要求公司支付你相当于5个月工资的补偿金。因为公司搬迁意味着你们的工作地点发生了改变,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规定,公司要变更劳动合同的工作地点应当要与员工协商一致,否则不能变更。因此,你有权要求要求支付你5个月的补偿金。  附相关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采纳率:54%
来自团队:
可以协商解除合同,并要求给予工作5年应该补偿的5个月的工资
您好,合同是怎样签的呀?保险是怎样上的?多找下相关部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新买了楼房,就是离工作单位远了些,不过住上去是很舒适的,很快要搬家,请问东城区搬家公司去哪找?_百度知道
新买了楼房,就是离工作单位远了些,不过住上去是很舒适的,很快要搬家,请问东城区搬家公司去哪找?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就喜欢住新房,旧房子,装修要么旧了,要么不时兴了,在新房住,心情好啊,看哪哪喜欢啊。我的旧房子,离单位几分钟的路,我都不愿住,新房离单位近一个钟头的路程,可是我生活得舒心啊。至于搬家,就要找专业公司去搬。我搬家时就是找的专业公司,叫北京兄弟搬家公司,这个公司非常专业,干得活那真叫漂亮啊,超出我们想象,又快又好,很放心。他们的电话是北京。我的朋友搬家我都推荐这个公司。放心去联系,你肯定满意。
采纳率: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搬家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一个老业务员近20年职场路的实战销售笔记(内部资料)
我的图书馆
-一个老业务员近20年职场路的实战销售笔记(内部资料)
按Esc退出全屏模式2 贡献值1.7M 大小&
发表评论: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珠海赶集网 &
& 店铺详情
山路运输工具(马帮 骡子运输队)
个人已认证
服务特色: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以高效服务为目标;以诚实守信立市场;以价格合理赢顾客。
提供服务:
地  址:
珠海-- 长期接全国各地运输业务
联系电话:
1341777****
(归属地:珠海)
免费咨询电话,拨打了解详情!
马帮专业运输
擅长服务:
各位老板,您还在因为您的建筑材料难以运送上山,不得不使用高成本的人力背、扛、挑、抬且效率不高的传统运输方式而费心吗?在这里给您介绍我们经营的骡子运输队,骡子是由马和驴杂交后得出的新型物种。这样的动物不但少生病,还有很大的力气。由于该动物常年生长于大山之中,对于行走山路如履平地。每次能够背送材料500-1000斤不等;我们家族一直经营着这样的运输动物,现随着国家发展需要,我们已经把这些骡子组成了一个大的集体,下面有几十个分队,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为国家高压电网工程、旅游项目工程、手机塔工程、高速路前期建设工程以及墓地修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从而避免了小小的工程需要开路架桥运送建筑材料的浪费。这样运输团队,是汽车无法运输到达目的地的最佳选择,让你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同时也提高你的工程进度;我们会根据你的需要进行队伍大小的配置;给你一个最佳的选择。运输费用根据运输材料的种类及路程而定;具体按协商一致的合同进行付费。我们长期承包全国各地这方面的工程。如果您或您身边的朋友有需要这方面的运输,请使用电话或邮件联系。联系人:唐顺锋电话:邮箱:祝各位老板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1341777****
免费咨询电话,拨打了解详情!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赶集网上看到的,谢谢!
商家还提供
其他快递/物流/货运
1341777****
免费咨询电话,拨打了解详情!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赶集网上看到的,谢谢!
1341777****
免费咨询电话,拨打了解详情!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赶集网上看到的,谢谢!
相关品牌:
城市快递/物流/货运国内物流公司排名:
相关类别:
热门关注:  历经近半年的努力,终于把这篇文章写完了,居然得到了30万字。试着连载了一下,还不错,很多网友表示支持,于是我将文章进一步修改了一下后在此正式连载,希望更多的网友能够喜欢。  我的这篇作品,我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归类,网友们自己合计吧,你说它是个人自传也好,纪实文学也好,小说也好,或者说是三者的混合体也好,都无所谓。只要大家喜欢看,我便高兴。不喜欢看的,你就当路过,反正我也就这么一写,你也就这么一看,我也没要求你看完后捧个钱场,能捧个人场,我就知足了!  闲说少说,进入正文。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52次 发图:0张 | 更多
  难以忘却的记忆----我的公务员之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想借用朱自清《荷塘月色》开头的这句话作为我这篇文章的开头。  人就是这样。当你整天的东跑西颠,天天忙得脚打后脑勺的时候,你根本不会去想什么往事。而当你一旦闲下来,不管你是不是刻意去想,很多往事便会自觉不自觉地从你的记忆深处跳出来,象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地显现在你的脑海里……  我就是如此。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床上,我揉揉疲倦的眼睛,拿过枕头边上的手机,已经10点多了,还是不想起床。赖床的感觉真好呀,多少年没有这么赖过床了?但再睡也睡不着了,我叹了口气,不自觉的又开始想心事儿。  明天就要去人大报到了,以后再也不用天天东跑西颠儿的累的和孙子似的了,再也不用受某些人的鸟气了,再也不用为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财政收入镇域经济小城镇建设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而天天的提心吊胆怕挨领导的骂了。轻松了,解脱了,我不断的提醒自己。可是,一阵苦涩还是从心底里不断的涌出,刺的我的心一阵阵地痛……  这就开始去人大养老吗?我才40几岁呀!  其实,离开党委书记一职我早在意料之中。去年以来,镇上的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老是得不到市领导的肯定,从领导一次次的指责中,我已经感觉出来,尤其是市委李书记去年底的那次斥责,我明显的感觉到,那已经不是督促和鞭策,而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撤掉镇党委书记的信号。我没想到的是,会把我调到市人大常委会当一个室主任,我原本以为,怎么着也得让我到一个中等局里当局长的。这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何况这些年我干的还是不错的,而且成绩甚至算得上是比较突出的。只是去年情况特殊,中了一个浙江客商的忽悠,影响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没有完成任务指标。可是,你们市领导应该明白,这不能光怨我,你们当时不也是对那个客商高接远迎,天天当个神一样的供着吗?很多推进工作,不都是市里亲自做的吗?现在出问题了,就成了我的事儿了?再说了,现在招商引资工作难干,谁都知道,尤其对于我们这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铁路干线的北方内陆县级市来说,不是一般的难。尽管难,可我镇前几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在全市来讲都是处于上游的,镇域经济发展速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去年成绩虽然不理想,可也是有客观原因的,也可能只是暂时的,那个浙江客商资金确实出了点状况,人家已经答应今年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了。  可是,有说理的地方吗?  已经有半个月没有上班了,领导很照顾,说你不用急着去人大上班,在家先休息一段时间。人大的齐主任也和我说不用着急去,反正人大也没什么事儿,先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再说吧,我说那我就歇一段时间吧,这样一歇就歇了半个月。可也不能老这样歇下去呀,闹情绪也得有个时间限制,不能闹起来没完没了啊!咱不能让领导觉得咱是消极对抗呀!于是我昨天就打电话告诉齐主任说后天我就去上班,齐主任也没说别的,只是说你愿来就来吧。这半个月来,我每天就是睡懒觉,然后就是想事儿,虽然不愿意想,但不自觉的还是想,老婆知道我烦,也不打扰我,给我留好早饭就上班儿去,女儿也乖,按时上自己的学,也不缠我。我除了睡觉,就是想事儿,包括吃饭也是一边儿吃一边儿想。其实我不只是这半个月在想,整个过年期间我都在想,只是想的不一样而已,过年期间我想的是年后怎么再去找那个客商,让他的资金快点到位,尽快动工。为了这个项目,我费了多少心,跑了多少腿,镇上的人都有数,我觉得用殚精竭虑来形容一点都不过份。我费心费力还只是一方面,为给他跑土地手续,再加上搬迁补偿、平整场地等,镇上搭上了足有好几百万,本来这钱都应该他出的,可为了显示镇上的诚意,镇上全先给他垫上了,为这事,镇上的机关干部不知背地里骂了我多少回呢?年前市里没有变动我的工作,我一直在感激领导,觉得领导还是体谅我、相信我的,会再给我一次机会的,我得争气,不能让领导失望,所以大年三十儿我都在为如何加快项目推进而想招儿,年都没过好。可是,过完年上班还没几天,李书记和组织部的王部长就找我谈了话。看来,领导把这事儿拖到年后,也是为了让我过个好年呀。  可是,我是想干事儿的呀?  “别气馁,人大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好好的总结总结,以后组织上可能还会给你压更重的担子的”。临走时,王部长拍着我的肩膀这样说。  我知道,领导这是安慰我,这么多年来,调到人大去的干部,很少有再调出来的,基本上都是在人大干到退休。  我真的就开始去人大养老吗?我不心甘呀?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按年头算整整20年了。20年的辛苦打拚,才把自己打拚到乡镇党委书记的职位上,在国家的干部序列中,是最低的一级。可是,我很满足,作为农民的儿子,干到这一步,在家乡父老乡亲的眼里,就已经是大官儿了。尽管干得很辛苦,但我依然干得很起劲儿,我要让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为我感到自豪,让村里的所有父老乡亲为我感到自豪。更重要的是,我不想混日子,我想干事儿,我想干成点事儿。  可是,这很难,非常的难。  这半个月来,我什么都不做,天天就是想事儿,不但想最近的事儿,也想以前的事儿,还想自己20年来的打拚历程。以前没时间想,现在闲下来了,就慢慢的想,反正也没别的事儿。其实想事儿的感觉也挺好,可以边想边感慨,以前天天忙,连感慨的时间都没有,现在有了,就尽情地感慨一番,真也是调节情绪的一种好方式。  “好好的总结总结”,我想起了王部长的这句话。  是的,我应该好好的总结总结,人到中年了,也该总结一下了。从20多岁到40多岁的这20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一生中最珍贵的20年。我不能在人大里光混日子,我要把我的这20年记下来,不只是对自己人生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自己最珍贵的20年时光的一个交代。而且,我也想通过我的故事,让更多人对国家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多一层了解,还希望能给刚走向社会正要准备进行打拚的年轻朋友提供一点借鉴。  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些文字。
  一、 年轻气盛、心高气傲的六年  实事求是的讲,在我28岁之前,我对公务员这个职业是完全陌生的,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成为一名公务员。我上大学那会儿,国家还包分配,所以我对于自己以后从事什么工作从来也没有很仔细地考虑过。毕业时,我很自然地服从国家指令性分配计划到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虽然是大型国有企业,但并不位于大城市,而是座落在北方内陆地区的一个普通县级市,这是由这家企业的性质决定的。在这家企业里,我干了整整六年。在这六年里,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流了很多的汗水,可是事业上却毫无建树,六年下来,除了一把辛酸泪,基本没落下别的什么。  本来,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写的是我的基层公务员生涯。可在企业的这六年,也是我20年打拚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没有这六年的经历,我也不会进入公务员队伍,这六年的时间里,同样凝聚了我太多的辛酸和汗水。因此,这段非公务员生涯,我也想说一说,但既然不是重点,我说的就尽量简要些。  20年前,我从北京的那所大学毕业,分配到这家国有冶金企业工作。对于这个工作,我虽没有特别的喜悦,却也没有什么不满。我是农村孩子,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自身既没有什么本事,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关系。因此,我虽然在首都读了四年书,却并没有毕业后留在城市里工作的奢望。对于这家企业,我其实应该算是比较满意的,它坐落在一个县级市,既不在山里,也不算偏僻,以我所学的这个专业,还能要求什么?对了,我还忘了告诉大家,在大学里我学的专业是冶金矿山,是标准的冷门,在“地矿油农林水”中排第二的位置。想想自己的专业,再考虑考虑自身条件,能到这样的企业工作其实实在是算得上很理想的了。而且对于这个企业,我也算得上比较了解,大三那年,系里曾经组织我们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我们学校和这个企业一直是关系单位,直到现在还有老师在这儿搞科研。因此,在北京和同学们洒泪而别后,我就背着简单的行囊来企业报到了。  既然不是第一次来,自然熟门熟路,很容易的就找到了集团公司干部处。干部处的工作人员知道了我是谁后,直接就把我领到了公司下设的采矿部干部科,采矿部干部科的工作人员知道了我是谁后,又直接把我领到了下面的一个采矿车间,看来人家早就给我分好工作了。我当时都不知道,我的档案早就先于人来到企业了。我一看人家早就给我安排好了,就想那我就准备开始工作吧。干部科的同志看我一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赶紧告诉我说,你不用急着工作,可以先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几月几号来参加公司的培训,具体的时间记不清了,反正是在一个多月以后。末了又告诉我说来报上到就代表我已经开始上班了,这个月就开始给我发工资了。当时我就想,国有企业就是好呀,不上班也发工资。后来参加培训时我才知道,这还真是个大型国有企业呀!仅那一年分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就有近百人,整个集团公司职工总数更是高达上万人,拥有厂矿十好几个。我虽然来实习过,但只是对它的基本情况和实习的具体内容有所了解,而且了解的也很粗略,很多情况是真正的来到以后才知道。  采矿业是这个企业最源头的产业,产品是铁矿石,具体经管这项产业的就是采矿部,采矿部下设好几个采矿车间,具体负责原矿开采的生产组织。采矿部的工作区域全部位于地下600米深处,平面面积可达3平方公里以上,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由几个采矿车间管辖。我所去的这个采矿车间,承担着600米井下矿体南翼区域的开采工作,是最基层的一线生产单位,在这里,我整整工作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里,我从一个刚走出校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大学生,逐渐的成长成了一个经验丰富、能够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当然,在这三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付出了至今想来仍心酸不已的心血和汗水,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曾多次思考那些付出值不值得。  那段时间,住单身的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在办公室里待到10点以后,当然,不一定每次都是忙于工作,但很多时间里确实是在查看各种资料,了解各种技术参数,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工作,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基层一线车间的技术人员,实际上在本职工作中接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很有限的,为了掌握全矿的各种技术资料,我从采矿部各相关科室不断借阅各种图纸及资料,并把它们抄到我自己的本子上,那段时间里,我抄了厚厚的好几本。同时,每隔一段时间,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将掌握的技术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并详细地记在本子上。所有这些,都是在晚上的业余时间里完成的。  除此之外,每周六个工作日中,我至少要下井三到四次,不用领导监督,我一直很自觉。有一次,我想试验一组新的凿岩爆破参数,为了监督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我的设计参数施工,我在凿岩施工现场连续盯了一个整班儿,并亲自为凿岩工人“领钎”(用手把持钻杆确定凿岩位置),试验结束后,我的手让钎杆磨的通红,耳朵被凿岩机震的嗡嗡响,好几天才恢复正常。  没干过井下工作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井下工作除了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外,危险性高是其中一个主要特点,在那三年里,我也曾几次遭遇险境。第一次是在我刚刚上班没多长时间的时候,那一次我下井后按照惯例先到最近的一个工作面察看,现场还没有施工人员,也没有照明,到处黑漆漆的,我举着手电筒往里走,走着走着就觉得不对劲,因为我闻到了一股火药味,我正在思考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就听见背后远远的有人呼喊,我一下子明白过来,掉头就往外跑,跑着跑着就听见身后“轰”的一声巨响,我能明显的感觉到爆破的气浪。那一次是采矿段的工人在进行二次爆破,他们看到里面有手电筒的光后知道有人进去立即没命的呼喊,也亏得我反应快,跑的迅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其实那是爆破工人的一次严重违章,按照规定,爆破时在进出的路口上要设置岗哨,以防人员误入,可那一次站岗的显然没有忠于职守,否则我怎么可能进得去呢?虽然如此,我却也没有向车间领导反映给予爆破人员处罚,主要是我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对工人是否违章并不是太清楚,当然了,即使清楚,我可能也不会那么做,得饶人处且饶人,人家下井挣点钱也不容易,既然已经知道错了,下次改正不就是了,何必非要再罚人家钱呢?
  除了井下环境本身就险恶外,劳动强度大也会让你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不自觉的就陷入险境。有一次车间在施工一条溜井时,我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完后攀登软梯离开。当时是我第一次攀登软梯,我没有想到爬软梯会这么耗力气,再加上我头一回爬没有经验,体力消耗尤其厉害,当爬到20米左右高度的时候,突然感到全身陷入一种极度疲劳的状态,两条胳膊又酸又软,感觉再也使不出一点力气。此时离井口已经不远了,也就还有三、四米的样子,可我别说继续攀爬,连抓住软梯的力气似乎都没有了。说实在的,我当时真的是陷入一种极度的恐惧之中,短暂的紧张思索后,我把胳膊伸进软梯里,用臂弯勾住软梯横蹬,然后两手交叉紧紧握在一起,同时深呼吸,身体尽量放松,心想绝对不能让自己掉下去。一两分钟后,体力终于有所恢复,我才慢慢的攀爬上最后的那三、四米。其实那次我本可以不爬软梯的,施工现场配有提升吊篮,但当时吊篮施工现场正在占用,我要使用吊篮的话就会影响工人施工,于是血气方刚的我便选择了爬软梯,心想爬软梯有何难的,别人能爬我就能爬,真爬了我才知道,我的体力和工人大哥相比看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强”还真不是随便就能逞的。从那次以后,我尽量避免攀爬软梯,敬业固然重要,但小命显然更重要。  除了未知的危险,已知的危险我也闯过好几次,最典型的就是钻采矿空区。由于铁矿石比较坚硬,铁矿石开采基本上都是采用爆破落矿法,有时候由于炮孔变形等原因,会造成顶部的矿石爆不下来,这在专业上称为“悬顶”。一旦出现悬顶,必须及时处理,否则落矿高度会越来越低,进而造成矿产资源的大量丢失。处理悬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根长竹竿挑着炸药包去炸,但这种方法一般情况下不会奏效,一是靠人力用竹竿挑炸药包挑不了多少,爆破威力很有限,再是少量的炸药包放在矿岩的表面进行爆破对坚硬的矿岩来讲作用了了。处理悬顶真正有效的办法就是重新设计施工落矿炮孔,但重新设计炮孔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需要掌握悬顶位置的高度和形状,这个前提掌握不准确,重新设计的炮孔也未必会有效。悬顶的高度和形状怎么掌握?唯一的办法就是钻进去看,没干过这种工作的可能不了解它的危险性,但看我这篇文章的朋友中如果有人了解这一工作就会知道,那是相当危险的,一旦上面的矿岩冒落下来,后果那绝对是不堪设想的,正因为它的危险性,矿山安全操作规程严禁钻空区。虽然如此,现场人员有时还是以侥幸的心理去钻,没有办法,不钻你怎么处理呀?三年里我就钻过好几次,不是我逞英雄二杆子,人家工人在前面钻了,你直接负责做设计的技术员总缩在后面像话吗?就你的命值钱呀?  由于我的努力,我的技术水平提升很快,同时积累了丰富的一线技术管理经验,不但在技术管理上能够独挡一面,而且在职工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我之所以在工作中这么敬业、这么忘我的干,并不是急于表现自己,做给领导看,实事求是的讲我不是那种眼皮儿比较活的人,从来不懂得做给领导看,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后来我曾听别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不打勤,不打懒,就打不长眼。”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那种不长眼的人,总也学不会看领导眼色、干眼皮子活。我这么卖力的干工作,就是为了干点事儿,干出点成绩。说实在的,在大学的时候看到有人闹专业情绪,我也不是没有失落过,毕竟这种冷门专业艰苦专业是多数人所不喜欢的,它不但意味着艰辛,还意味着要接受别人的轻视。记得在大学里时有一次看篮球比赛,是我们系的男篮对阵校女篮,实际上就是我们系的男篮给人家校女篮当陪练,比赛开始前,我清楚地听见一位女篮队员把我们系的男篮称为“老窑子”队,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只有煤矿才称为煤窑,原来在人家眼里,只要是“矿”都称为“窑”呀!我们系的学生,还没毕业,在人家眼里就是“老窑子”了!从那以后,我对校女篮那帮队员的素质逐渐的就不齿了。我虽然也失落过,但从没有正儿八经地闹过专业情绪,作为农村孩子,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已经很不易,有什么可挑剔的?干矿山怎么了?总比大夏天的晒着太阳锄地强吧?后来,随着接触专业课和专业课老师,以及几次实习接触了矿山和矿山的一些校友后,不知怎么的,我居然对自己的专业逐渐的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并树立了学好专业、干好专业、在专业上有所建树的决心。因此,到矿山工作后,激励我认真学业务、卖力干工作的就是这一思想,虽然一些关系比较好的同事、朋友也经常跟我讲一些社会关系学,提醒我不要光埋头工作,要学着搞社会关系,太清高了不行。可年轻气盛、心高气傲的我并没怎么听得进去,仍然一味的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只知道按自己的意愿去钻研自己的业务,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  虽然我不善于搞关系,但由于我踏实肯干,工作卖力,业务又好,还不怎么计较付出和回报的关系。三年里,我仍然得到了广大职工和基层领导的认同,熟悉我的人都夸我工作认真、性格实在,心里实际上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至少表面上都是这样说的,不但当着我的面儿这样说,背后也这样说,我毕竟也有一些好朋友,好朋友听到的关于别人对我的评价也会告诉我。三年后,我被上调采矿部企业发展科。我能上调企业发展科,车间里的同事和广大职工普遍的想法是我的业务过硬,得到了采矿部领导的认可,我也是这样认为,并因此而沾沾自喜。企业发展科的工作是制订企业发展规划并有计划地贯彻实施,实际上就是根据井下矿产资源的赋存情况,合理制定采掘生产计划并分配到各个生产车间。应该说,这是一项统筹全局的工作,特别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我原来虽然一直在区域性、局域性比较强的生产车间工作,但由于我的好学和用心,我对全矿的各个生产系统及各采区的基本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因此我并没有经过很长的熟悉时间就能很好的工作了。  我在企业发展科一干又是三年,在这三年里,我依然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干的尽心尽力,而且我自认干得也挺好。  就这样,我在这家企业里连续干了六年,六年来,我虽然干的很尽心,自己认为也有一定的成绩,在职工和同事们中也有一定的威望。但是,我仍然经常感到很不爽,六年中,我虽然从一线生产车间到了企业发展科,从一名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变成了一名经验丰富、业务突出的工程师,可我的身份仍然是一名技术员,而不是一名管理干部。当时在这家企业里,技术职称和行政管理职务相比无论是待遇还是地位都相差甚远,尽管我对报酬的问题看得并不是特别重,但想想自己的工作态度,想想自己的付出,我心里仍然觉得很不平衡。从学历上讲,我是国家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从业务技能上讲,我在基层干部职工中威信很高。可是,我却没有升职机会,你们想,我的心情怎么可能爽得了呢?虽然我努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一种感情,可随着心情的愈来愈不爽,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那份情愫也越来越淡。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遇到了改变的机会,我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我——离开了企业,进入了公务员队伍。
  二、偶然的机会,意外的进入公务员队伍  离开企业进入公务员队伍,对我来讲其实很偶然。在企业的六年中,我虽然经常觉得很不爽,但却从来没有想过考公务员。我已经结婚生子,生活已经安定下来,作为老百姓家的孩子,我也没有什么特别远大的志向,只想着立足现有单位干出一点成绩,混出一点样子来就行了。而且,我生活的这个县级市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招考公务员。所以,我当时对公务员这个职业是非常陌生的。其实后来我知道我生活的这个县级市那几年每年也都举行公务员招考的,只是我工作的这家国有企业在当地自成一个圈子,不但有自己独立的工业区和生活区,还有自己独立的教育、卫生医疗、商业等公共设施,圈子里自成一个社会。企业的领导自恃是央企,是地级级别,日常根本不把地方政府放在眼里,觉得你这个市不才是个县级吗?而且你不就是因为靠着我才发展起来的吗?没有我你能划成县级市吗?所以根本不鸟地方上;而地方上则觉得你不就是个企业吗?有什么好“才”的?你企业再大也是个企业,也在我的地盘上,我政府再小也是政府,所以也不鸟企业。两家谁也不鸟谁,多年来关系一直搞得很僵。企业的职工也跟领导们学,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封闭在这个圈子里,既不大和地方上打交道,也很少关心地方上的事,我作为这个圈子里的一员,又不是本地人,对地方上的事自然也是从不问津。  但命运往往就在你不经意间发生变化,一次偶然的机会可能就改变你的人生。决定是在一个晚上作出的,之前根本没考虑过,绝对是很轻率,可以说离“深思熟虑”这个词绝对相去甚远。当时我漫不经心地拿着电视遥控器百无聊赖地换频道,不经意间就换到了我工作的这个县级市的地方台,平时我基本上是不看这个台的,我工作的企业作为一个规模较大的中央驻地企业,有自己的生活区,有自己的有线电视网络。但那天就巧了,我拨到这个地方台的时候正好在播一则简讯,内容是这个市今年要招考公务员,明后两天在市体育馆正式报名,当时互联网还不发达,不象现在似的都是网上报名。其实应该是播了有一段时间了,不可能第二天就报名了才刚开始发简报,只是我没看到而已。当时我心里就一动,然后开始考虑我当时的处境。刚才我已经说过一些了,我在那家国有企业的六年间是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的。我业务熟练,经常搞点技术革新,很是得到基层领导的赏识,在职工中威信很高,企业每年都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撰写业务论文,我写的论文几乎每年都是一等奖。工作之余,我还经常写点纯文学的东西在企业内部的报刊上发表,我写的文章在企业组织的各种征文活动中基本上都是一等奖,可以说,我在那家企业里是小有名气的。可郁闷的是,我却一直没有升职的机会,这让我很不爽。正是在这么一种情况下我看到了那则电视简讯,我产生“变”的想法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经过了半个晚上的简单考虑后,我认定“穷则变、变则通”,决定第二天去报名现场看一下,和妻子一说,妻子也很赞同,她也不忍心看我郁闷下去。  我的转折就从这次偶然的机会开始了。  其实后来想想我在企业里的这六年,我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我虽然在业务上比较突出得到了职工、车间领导乃至采矿部领导的高度评价,但我有一个重要的弱点——不会搞关系,当时很多同事和朋友都给我指出来过,甚至背后有人说我思想比较幼稚,但年轻气盛的我并没有在意。我坚持认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是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搞关系“搞”出来的,只要你业务好,干工作认真,做出成绩来,领导是看得见的。事实证明,我的那些简单想法是错误的,现在想来,我那时就是比较幼稚。企业是国家的,不是领导个人的,企业能不能发展壮大领导未必会那么在意,再者说了,你一个基层技术员能做出多大的成绩?顶多也是小打小闹,对整个企业来说,没有多大影响。领导看重的,是谁会来事儿,象我这种连领导家门儿朝哪儿都不知道,更别说经常拿点东西到领导家坐坐的主儿怎么可能得到领导的青睐,别人都是没事儿就往领导那儿跑,我却是路上见了领导都绕着走,怎么可能和领导搞好关系?  后来我曾听人讲过这么几句顺口溜,“辛辛苦苦干一天,不如给领导点根烟;辛辛苦苦干一月,不如到领导家坐一坐;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给领导送点儿钱”。对于这段顺口溜,我不想过多的评价,但我想既然有人把它编出来,而且还流行起来,肯定就有它的道理。就象我当时似的,你工作再出色,领导顶多口头上夸夸你,给你点精神奖励,大不了年底再给你评个先进,发个荣誉证书,号召别人向你学习。但这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没准儿第二天被要求向你学习的接着就升了职,当了领导,不但成了你的上司,收入也高出你很多,而你这个被学习的对象仍然老老实实地原地不动,每月领那可怜的几张人民币就着咸菜啃馒头,领导在对你高度评价的时候心里没准儿在笑话你幼稚。其实我就是幼稚呀!
  但我现在自认比那时成熟多了,再让我回到那时候我能做得更好吗?我觉得我仍然做不好。我对自己认真分析过了,我的性格不行,我不敢说自己清高,但我脸皮儿薄,拍马屁的话,我说不出口,我曾经多次在现场听到别人拍领导马屁,我听着都脸红,更别说从自己嘴里说出来了。到领导家坐坐我更做不来,别说做,想想就紧张的不得了,这么多年了,这脸皮怎么就练不厚,我自己也奇怪。所以现在想想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即使当时不幼稚又能怎么样,就是我知道应该怎么做又能怎么样?不还是做不了吗?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我就不是那块料,下力的命,怨不得别人。  因为对企业的发展环境不满而离开了企业,可是离开企业当了公务员我就爽了吗?我觉得一样不爽,如果以我现在的思想回到当时,我可能不会去考什么公务员,老老实实的在企业待着下一辈子力啃一辈子馒头就算了,虽然清苦,但压力小,也不用担心吃得太好得富贵病什么的。现在倒好,落了个两袖清风,一肚子酒精,虽然仍是穷人,却一身的富贵病,什么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都来了。只有一样不高,那就是工资,混了20年,人到中年了,每月才3000多块钱工资。我这样说,可能有的人不信,认为我在撒谎,可能还会有人说我隐瞒了灰色收入。不相信很正常,很多不了解公务员行业的人都认为公务员收入高,不但工资高,还有灰色收入,再加上舆论的推波助澜,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公务员成了高收入阶层。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这里我替广大的公务员当然主要是基层公务员申辩一下,公务员工资绝对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想想真是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让社会上对公务员有了高收入的误解呢?  公务员工资由基本工资和地方上的各种补贴组成,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是国家统一规定的,职务越低,工资越低,镇党委书记只是乡科级,是国家公务员职务系统里最低一级的,我现在基本工资才只有1000多元。公务员工资的另一块,也就是地方上的各种补贴,这一部分是公务员工资的主要部分,但这部分各地差别很大,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定,经济水平好了,地方上的财政收入就高,公务员的各项补贴就多,反之就少。我所在的这个县级市,放在北方也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发达地区,要放在南方那直接就是一个贫穷落后地区。我这个级别的干部,目前我们这儿各项补贴加起来是2000多块钱,这样加上基本工资总共是3000多块钱,是高是低大家对照对照自己所在地区的工资水平就明白。  我有时候都很羡慕老师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为啥?人家按职称拿工资,到了一定的工龄,就可以晋升职称,而公务员没有职称,只能按职务拿工资,可是对基层公务员来讲,晋升职务太难了,因为升职的空间太小了。象我所工作的这个县级市,干到我这个职务级别实际上就算干到顶了,很明显,全市县级干部五大班子领导都加起来也就那么二、三十个,可全市各部门再加上各乡镇机关干部差不多有四、五千人(当然,其中大部分是事业人员),你算算这个比例就知道了。就算干到我这个级别都是很难的,很多机关干部熬到退休都还是个科员,你想想他们的工资能有多少。当然,省以上公务员那就另说着了,人家的起点高,努努力就能混到厅级,最差也能混个县级,他们和我们这些基层公务员不能相提并论。  至于灰色收入,实际上那就是个传说,我这样说,可能有的人又会拍砖,说你们公务员拿着人民给你们的权力怎么怎么为自己谋利益,怎么怎么不为人民办事儿。其实这是典型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公务员队伍里确实有人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非法收入,可这部分人在公务员队伍里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绝对不能代表公务员整体,更多的公务员也是完全靠自己的那点工资在度日,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公务员就是想捞取灰色收入也没地方可捞,哪儿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无缘无故掉馅儿饼,谁会无缘无故地把“收入”送给他呀?其实只要不带着偏见,平心静气的想想是能想明白的。你想啊,要想有灰色收入,你必须具备有灰色收入的条件,说白了就是你必须有权,而在庞大的公务员队伍里,有权的人只占少数,在大多数部门里,别说普通公务员,就连部门副职领导都没有什么权,没有什么权,能有什么灰色收入?  所以说,“灰色收入”这个东西,对于绝大多数公务员来讲,只是个“传说”而已,是一些无聊的人在意淫罢了。  可能有的人会说,你这样替公务员辩解,意思是公务员没有“灰色收入”了呗?社会上流传的公务员的灰色收入是空穴来风了呗?  我当然不敢这样说。  如果非让我就这个事儿说说自己的看法的话,我觉得这样说可能比较合适,那就是,有的人可能有,但大多数人肯定没有。  那么这个“有的人”都包括哪些呢?
  一是少数的特权部门。都有哪些部门你可以自己想。这些部门手里握的是真真正正的“实”权,我之所以把“实”加上引号,就是为了强调一下,这个“实”不只是指“真实”,也指“实惠”。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具备有灰色收入的条件,有了条件才会有可能。请注意,我只是说具备条件和可能,我不能诽谤人家,实际上有没有我并不知道,和你们一样只是猜测。至于他们的灰色收入会有多少?那我就更不能乱讲了,连有没有我都是猜测的,怎么可能再去猜测人家有多少?我没在这些部门干过,虽然有朋友在这些部门干,但人家绝对不会和我说,这不用想也明白,谁傻呀?但我要说的是,这种部门绝对是少数,以我们这个县级市为例,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加上群团组织共有70多个部门单位,你数来数去那种“实”权部门不会超过10个,绝大多数的公务员都分布在其它的那些普通部门单位中。  二是部门中掌权的人,说白了也就是各单位的一把手。你想啊,权力就那么多,特别是近些年来各级都严格要求转变工作作风,变“管理”为“服务”,权力越来越少,哪个部门的一把手舍得把这越来越少的权力再分给别人呀?可在市、乡两级四、五千机关工作人员中,一把手能有多少个,怎么数你也数不到100个。我在当乡镇干部之前,先是在市委组织部当了五年的科员,除了每月那点可怜的工资,最多就是过年的时候乡镇上给领导走访时捎带着给我们点土特产,加起来最多也就是几百块钱的事儿,这还是组织部,虽算不上“实”权部门,但也是很重要的部门,其他部门可想而知。  请注意,我虽然列举了“一”和“二”,但只是分析的可能性,说明只有少数人才具备有“灰色收入”的条件,并没有说人家一定有灰色收入,具备条件和“真有”完全是两码事儿,人家实际上有没有我并不了解,我不能乱说。但我想说的是,在庞大的公务员队伍里,具备条件的才只是“少数人”,更何况那些连条件都不具备的“多数人”呢?他们显然连“可能”都没有啊。  可能有人会说,你到了乡镇后,当了领导了,灰色收入该是多了。事实上我当了乡镇领导后也没有多少灰色收入,虽然我具备了有灰色收入的条件,可就像我刚刚说的,具备了条件不等于就有。不是我有多么的高风亮节,我胆儿比较小,不敢。我是农村孩子,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不该拿的“收入”我不敢拿,最多也就收人家件衬衣、拿人家条腰带,过年的时候收人家点年货啥的。其它的,我真不敢。虽然很多人说,当“官儿”的有多少是干净的?抓的只是个别的,但既然有抓的,那就说明还是有风险,10个做的就算有9个没有事儿,终究还是有一个有事儿的,万一那就是你呢?工作压力本来就大,本来就天天为完不成招商引资任务完不成财政收入指标而担心被领导骂,我可不想再为了那点灰色收入而提心吊胆的晚上睡不着觉。我对物质的要求并不是太高,老百姓家的孩子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就行了,我刚才说工资的事儿不是为了抱怨,只是为了说明一下事实而已。  不好意思,话题扯远了,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就当是一段插叙吧。  还是接着我刚才的话题讲。  第二天正好是周末,人家地方上考虑问题也是很周全的,这样能方便更多的人前往考察报名。我吃完早饭就骑上自行车来到了市体育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人还真不少,熙熙攘攘的。我转悠了一个上午,最终选择了报考市委组织部。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你这不是很成熟吗?居然会选择报组织部。其实真不是我思想成熟会报,是我转了好几圈儿后没找到一个能用上自己的专业的,市委组织部对所招人员的要求是文字水平要好,去了后的工作是从事文件起草等文字性工作,我想想自己除了专业外,感觉文字水平还可以,在企业里也是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人,于是就直接报了市委组织部。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市委组织部招考两个,其它部门都是只招考一个,我想招两个就比招一个录取的可能性大。现在想想组织部还就是比别的部门“才”,人家只让招一个,他自己招两个。开玩笑了,哈哈。  报完名了我才想起来,得问问人家考试的时候都考哪方面的内容呀,怎么也得复习一下呀。赶紧就过去问,人家很忙,没有空和我多罗嗦,告诉我说门口贴着的招考简章上不都说了吗?我到大门口一看,可不贴着呢吗?仔细看了一遍,笔试考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还是不明白,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还好理解,公务员属于行政职业,你想干这个行业,得看看你有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出几道题测试你一下。可申论是什么玩意儿呢?你还别笑,我当时真的就不知道,我前面说过,我原来从没有想过考公务员,也没接触过考公务员的人,对公务员考试是一点也不了解。不知道就得问呀,要不然你怎么考试呀?所以不管人家忙不忙,还得去打扰人家。我就说不好意思,我还想问一下,申论是个什么科目呀,我不太明白。人家就用很惊奇的目光看我,我见人家的目光不太正常,就感觉是不是自己的问题问得老外了,就赶紧又说,“有没有这方面的教材什么的?”人家就打断我问道,“你从来没参加过公务员考试?”我说没有,人家就无奈的笑了笑说,“很多书店里都有卖的,你要不好找的话,我告诉你一家书店,里面肯定有,市政府对面有一家成人考试书店,你去那儿买吧。不过……”人家看看我似乎又想说又不想说,但最后还是慢慢说了,“现在离考试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了,你要是原来从没接触过这项考试的话,恐怕……恐怕有点……来不及了。”“啊?很难吗?”我不明就里,继续傻愣愣的问,“不很难,你去看一下吧。”人家见我如此不知深浅,也不再和我多说了。  离开体育馆,我便直接蹬车去找那家成人考试书店,我虽然比较闭塞,对地方上不是很熟悉,但市政府在哪儿我还是知道的,一个县级市,城市规模能有多大。
  沙发,强力支持。
  @水墨中的山水
楼主继续啊。
  一家很小的书店,但书的种类却很齐全,不但有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两本书,还有很多其它的公务员考试辅导材料,我只花了30多块钱买了那两本,我想刚才报名时那位工作人员说的应该是正确的,我从未接触过公务员考试,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就考试了,我却连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是啥都不知道,还考个屁呀,只能算是试一下了,既然只是试一下,就没必要投入太多的成本了。  我就在剩下的那10多天的时间里将那两本书拣重点的突击了一下,应该是两个星期,报名那天是周六,隔一周后的周六考试。两周的时间真的是不够用,白天还得上班,只能在中午和晚上及期间仅有的一个双休日突击,都看完是不可能了,只能拣重点的看,虽然感觉并不是很难,但也感觉并不简单,总之心里没点底,就这样进了考场。  我自己也没想到的是,我不但顺利通过了笔试,也顺利通过了面试,最后以笔试分数第二、面试分数第二,总分数第一的成绩从80多名报考组织部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意外地考进了市委组织部,成了一名公务员。可能有人觉得奇怪,两个第二,加起来怎么就成了第一了呢?其实很好理解,笔试第一的考生面试成绩差,面试第一的考生笔试成绩差,我两项成绩比较平均,加起来就成了第一。其实就是第二也没关系,组织部那年招考两个呢。还有点意外的是,后来成为我同事的也就是总成绩第二的那位既不是笔试第一的那个也不是面试第一的那个,而是一个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都没进前三名的考生,原因同刚才。想起高中时班主任老师多次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每一门功课都要学好,要齐头并进,切不可偏科。”偏科真是害死人呀!开玩笑了,哈哈。  对公务员考试完全陌生的我,能在仅仅两周的简单准备后一举闯关成功,当时的经验体会一是自己文字水平还不错,本来就一直喜爱文学,再加上在企业年年都写论文,练出来了,而申论这门课程实际上主要考的就是文字水平,恰好考中了我擅长的。再一个就是自己爱好比较广泛,读的书比较多,知识面还算比较宽,虽谈不上“精”,但还算得上“博”,而这正好适合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这种类别的考试。  当然了,这是当时总结的经验,将成功的关键实质上还是归结到自己的能力上的。现在再想想这件事,我更想把原因归结到“命”上。为啥?原因也很简单,参加公务员考试,是觉得自己在企业那六年干得压抑,认为自己受到了领导的压制,因而感到很不爽。但当自己真的离开了企业当了公务员后,压抑的情绪并没有得到释放,十几年来感觉仍然生活在压抑和烦恼中,仍然感到很不爽。从表面上看,我天天坐着公家的车出入,吃公家的饭,喝公家的酒,似乎是风光无限,但我的苦闷我自己知道。基层政府的工作确实不好干,苦点累点我并不在乎,老百姓家的孩子,就是吃苦长大的。让人受不了的,是来自精神上的压力,群众的不理解,领导的不体谅,这些年来受了多少委曲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只能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咽,没人同情你,没人安慰你。虽然如此,但我一直坚持着努力做好,因为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既然选了,再难你也得走,我虽然没有多大的志向,没有非要干多大事业的宏图,但我也不想混日子,想尽自己所能干点事儿。但如果让我再次选择,我不会再选择公务员,如果让我以现在的思想回到14年前,我不会考什么公务员。可惜,世上没有如果,我想,这可能就是我的命吧?
  三、组织部里,那没完没了的材料  就这样,我离开那家工作了六年的国有企业,进入了河源市委组织部工作。  对了,在我继续讲述之前,有几个事儿我先交待一下,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凡涉及到我所在的这个行政区域时,我始终没有说是什么省什么市,相信大家都理解,我也没必要再做什么解释,但屡屡以“我工作的这个县级市”来代替,又有点太麻烦。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用文学作品里常用的方法比较合适,那就是用一个化名来代替。因这个地方地处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的源头,就叫它“河源市”吧,反正就是个代号,大家都明白。另外,在文章里我也该有个名字,就叫林源吧。还有,以后文中出现的其他人名和地名也都采用化名,在此一块注明,请大家也不要在网上百度这个地方,查也查不着的。  (另外,我再作一个补充说明,写完这篇文章后,我自己百度了一下,发现广东居然还真有一个地方叫河源,这实在是巧合,有意重新改一个名字吧,几十万字的文章里面涉及到名字的地方太多,改起来太麻烦,想想还是算了,索性不改了吧。但是在此郑重声明,此“河源”非彼河源,我文中的“河源”只是一个化名,是因写作需要而杜撰的名字,重名只是巧合,和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地名没有任何关系。另外,文章中还涉及到其他很多名字,包括地名和人名,也都是化名,是因写作需要而杜撰出来的,如果与现实中什么地方或什么人重名,也纯属是一种巧合,与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地名和人名没有任何关系。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本人在此做出郑重声明,真要引起什么误会,本人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想想中国的文字数量还是太少,不小心就重名了,要不然中国那么多重名的人呢?)  到了组织部上班儿后我才发现,政府部门的工作一点儿也不轻松呀!每天没完没了的弄材料,搞得我是焦头烂额,我也才弄明白,所谓的文字性工作不是我原来想的那么简单,一个领导讲话稿往往都要颠倒好多遍呀,你写完后要先给科长看,科长看了后说哪儿哪儿不合适,你再改一下。科长觉得可以了,再拿给分管副部长看,分管副部长看了后说这儿不能这样讲,那儿讲得也不对,甚至干脆说你这个材料不能这样写,你得先写啥然后再写啥,你按我这个思路去写吧,写完了我再看。你屁办法没有只能乖乖儿的回去重写,你不能和领导说你干吗不早说?我写完了你才说,我的功夫就这么不值钱呀?你要真敢这样做了,那你离死也就不远了,你立马就会成为机关里的异类,以后什么提拔呀、什么重用呀和你统统无关,而对我来讲可能会立即滚回原单位,新招考的公务员还有一年的试用期呢!  而且,即使我不愿意干这个公务员,我也不能再回原单位呀,人要脸树要皮,真要那样,我的脸往哪儿搁呀?  原来在企业时虽然我也不是领导,但我有威信同事服我职工们敬重我领导和我说话表面上也是客客气气的,可现在我就是一个资历最小的科员,我有什么可“才”的?所以我不敢怎么样,只能夹着尾巴做人,还得陪着笑脸说对对对,是我考虑不周,我再改一下,改完了您再看。  分管副部长终于满意了,他再亲自拿给部长看。部长那就更仔细了,连标点符号都要推敲一下呀,可偏偏我这人有个毛病,你可能从我这篇文章里也看出来了,不大会用句号,虽不至于一逗到底,但句号用得绝对不多。部长会拿起笔来,很仔细地一一把他认为该用句号的地方划上一个小圈儿。然后分工副部长再把材料拿给我,并把部长的指示转达给我,我再按领导的要求提交出正式稿来,到这儿一篇讲话稿才算正式完成。  你们从我的叙述里可能看出来了,我那时候都没有资格当面聆听部长的指示呀,部长是市委常委,是市一级领导,我是啥?是刚刚进入机关还在试用期阶段的小科员!  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常在小品上看到领导拿过秘书的讲话稿来就念,甚至连“此处可能有掌声”都念出来。我要告诉你,那绝对是骗人的,绝对是逗你玩儿的。真要有这样的领导,秘书得省多少事儿呀?我要遇到这样的领导,那还不得高兴死呀!我得少费多少劲省下多少个脑细胞呀!  这还只是个讲话稿,要是文件那就更不得了了。除了科长、分管副部长和部长,其他的副部长也都要看一遍,每个领导都会提出一些意见,你必须修改到每个领导都满意才行,所有副部长都没意见了,最后才报到部长那儿作最终定夺。要是部长再不满意,你就更得赶快去返工了,你不能说这是哪个副部长让这样写的,部长和副部长谁官儿大你分不清吗?  这就是组织部一篇材料的出笼过程,你可以感觉一下,这一篇材料凝聚了一个小科员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呀!难怪很多机关部门“搞”材料的人都不够用呢?从这儿你也可以“管中窥豹”了。  我原来本以为所有机关单位材料的起草都是这个程序,后来我知道别的很多单位不这么繁琐,组织部,是最复杂的。我不得不感叹,我党的组织部门,果然是严谨啊!  在刚去组织部的那一两年里,我是天天埋在材料堆儿里,天天忙得屁颠儿屁颠儿的。人家中午都是回家吃饭,我是到街头小摊儿上买几个包子应付应付肚子就了事儿,没办法,活儿还在那儿等着呢。你说我这命呀,嫌在企业干得不爽,考上公务员却天天干这活,那几年吃的那苦,现在想想我都感到鼻子发酸,我的颈椎病,就是那时候造成的。
  如果有东西可写也还罢了,最让人头疼的是经常没什么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上级要来检查了,开展完活动要进行总结了,等等等等。你不但要总结出成绩来,你还要总结出经验来,你不罗列出个一二三来,领导会说你的材料空洞无物。可是,这个一二三是那么容易罗列出来的吗?就那么点儿事儿,几句话就说完了,你非要弄出个几千字来,你有本事你来呀!  但这话你在心里想想行,你敢说出口吗?我那时候是真羡慕报社里的那些记者,本来没影儿的事儿,人家能无中生有,用生花妙笔给你罗列出一大堆的一二三来。自己原来总觉得文字功底不错,有时候还以文人自居,现在才终于明白,自己还差的远啊!别说花儿了,就我那支破笔,连叶子也生不出来啊!可生不出来你也得生呀,没办法,领导任务给你交代了,你完不成怎么能行呢?到时候真给你来个试用不合格,让你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你的脸往哪儿搁呀?  只是脸没地方搁的事儿吗?人家企业还不一定让你回去呢?想走就走,想来就来,你当这儿是旅馆呢?真要那样,我上哪儿吃饭去?  所以,我就使劲的想,绞尽脑汁的编,生不出花儿来,我也得让你生出叶子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水平终于越来越高了,看着领导越来越满意的笑脸,我的心里那个美呀!美的跟猪八戒他二姨似的。  随着我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写的材料也不用再经过那么多人的手了,一般都是我写好后直接交分工副部长,分工副部长看过后直接交部长。我的时间终于充裕一些了,不用象以前那样忙的屁颠儿屁颠儿的了。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我以前所谓的忙主要是因为自己水平低而导致的工作效率低呀!本来一天就可以写完的稿子你三天都写不完,能不忙吗?  虽然我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但在一些小细节上有时候仍然粗心大意,在部里还好说,领导发现后有时候就直接改过来了,有时候领导也不在意,又不是什么大问题,能用不就行啊。说实话,刚到组织部上班儿的时候,我写的材料领导们看的都很仔细,可后来随着我水平的提高,领导们也不再那么仔细了,领导对我越来越相信了哈。但什么事情都有特殊性,一旦遇到较真儿的领导,你就只能挨“难看”了。你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你“觉得”的不一定对。再说了,不是什么大问题?小问题就允许吗?你不知道细节决定成败吗?实际上我成了材料高手后工作上已经舒心多了,部领导对我比较放心,也比较体谅,涉及到别的部门的材料大家也互相比较照顾,组织部毕竟不是普通部门儿。但事情就怕万一,就象我刚刚说的那句话,什么事情都有特殊性。一般情况下确实是这样,但还有“二般情况”呢,组织部虽然也算是比较“才”的部门,但它肯定不是最“才”的,有一次我就在更“才”的部门遇到了一件很丢面子的事。  当时部里准备开展一项活动,为显示活动的重要性,想请市委副书记在会上作动员讲话。我起草好讲话稿后按惯例先给分工副部长看,分工副部长看过后再给部长看,部长看过后便让我直接交给市委办公室。  虽然是给市委副书记起草的稿子,但我并不紧张,因为这种事情以前也经常有,而且我也知道虽然稿子部里是认真准备的,但对市委副书记来讲其实只是初稿,市委办公室的秘书们在拿给领导看之前还会作进一步的修改。  按照惯例,我把稿子送到了市委办公室秘书科。也不知什么原因市委办公室的秘书一反以前的工作方式,简单的翻了下后让我直接到主任室送给市委办公室主任。我就有些踌躇,市委办公室主任那是市委常委,我一个组织部的小科员,直接去送给他合适吗?见我有些犹豫,秘书就说没事,田主任知道这件事,你给他送过去就行。人家市委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所有部门中那是最“才”的,人家非让我送过去,我就只能送过去。我就硬着头皮走进了主任的办公室,简单的说了一下事情的原委后我就递上稿子,主任“嗯”了一声就接了过去,我站在旁边等着主任说声“行”、“好的”什么的就准备撤,哪知接下来主任做了一件让我怎么想都没想到的事,你们猜是什么事?你们肯定也猜不出来。  主任拿着稿子只扫了一眼,便“哗”的一声给扔了出去。我顿时就感到特别的难堪,不知道哪儿没做好惹领导生气了,只好小心翼翼地从地上捡起稿子陪着笑脸弱弱地说,“对不起,田主任,是我工作不仔细,出现了一些错误……只是……能不能请您直接给我指出来,我回去再改一下。”  可能是我的态度比较谦卑,主任的气消了一些,说标题格式的问题,你平时是怎么弄材料的?不知道标题要空两个字吗?  我看了一下稿子,可不?确实是我粗心大意,正常情况下标题应该空两个汉字,可第一个标题我却只空了一个半汉字。我赶紧说对不起,田主任,我回去再改一下,改完后我立即给您送过来。后来我再打印材料的时候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并不是我少按了一个空格,是因为我在往电脑里输入的时候一开始是用的Word默认的五号字体,输完后我才统一排的版调成的三号字,结果在排版的时候出了问题,我却粗心大意的没有看出来。  后来细细想想那件事,领导应该不是故意摆架子、显威风,可能正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儿心里烦,正好就让我撞上了,要不秘书怎么不去送非让我去送呢?估计他们知道领导正烦,去了搞不好就挨“难看”,所以不愿去撞枪口。唉,当小兵不容易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挨熊呀!  虽然如此,粗心的毛病还是改不掉。其实后来我想明白了,也不是改不掉,谁都有疏忽的时候,一篇稿子里出一点小问题其实很正常,要不然一些重要的材料都要好多人都看一遍呢,就是为了克服每个人都会存在的这种疏忽。  尽管有粗心大意的毛病,但我还是成了部里公认的“笔杆子”、“材料高手”,逐渐的我也不是什么材料都写了,一般的材料基本上都由更“新”的新人或相关责任科室去完成,我主要负责“大”材料或一些“急、难”材料。  虽然材料的数量少了,但难度并没有降低多少,大材料和急难材料都属于重要材料,质量要求都很高,所以我在“搞”这些材料的时候那是很费脑细胞的,有时候搞着搞着真的就头昏脑胀,大脑变得一片模糊,这时候就只能停下来休息。可是“急、难”材料对时间的要求又比较紧,你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所以干起来不但累,心理压力也很大。  有一次周末,我刚起床没多久,正考虑带孩子到哪儿玩,突然就听见电话响,我一看号码是部办公室的办公电话,就知道来活了。果然,办公室主任告诉我,刚接到上级市委组织部通知,让齐部长下午去参加一个紧急会议,还要就××工作进行汇报,部长让我赶快赶到办公室,商量一下汇报材料怎么写。
  @拂晓狼 12楼
08:57:00  跟进  -----------------------------  向老朋友问好!
  我和妻子说了一声立马就往办公室赶,赶到后就发现,除了办公室主任,部长和分工副部长也已都等在那儿。齐部长简单的和我说了说什么事儿,然后就让我和分工副部长立即去准备,一上午的时间必须要把汇报材料搞定。说实在的,当时我感觉压力真的是挺大,因为那项工作河源根本就没正儿八经的搞,现在突然就让写工作汇报,还要一上午就得写完,这,真不是那么容易的呀!  还好我已经是整材料老手了,认真的思索了一会后,就基本上理出了一个思路。我打开电脑,边思考边往电脑里敲,分工副部长在我旁边游荡了一会儿后可能是怕打扰我,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我就这样专心致志、绞尽脑汁地苦思冥想,用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终于编出了一篇2000字左右的汇报材料。  我打印出来后才发现,齐部长和分工副部长居然都在自己办公室里陪着呢。齐部长看过后很满意,然后用歉意的语气对我说,“一个大周末的把你叫来弄材料,实在是不好意思,但也实在是没办法,你要体谅呀。”  领导的话绝对是真诚的,我赶紧说,不不,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  然后部长吩咐办公室主任,“小林辛苦了一上午了,也到了中午了,咱一块出去吃个饭吧。”  部长特意让分工副部长坐副主陪,让我坐在主宾的位置上,说今天上午我最辛苦,主宾位置应该我坐。说实在的,我真的很感动,因为我看得出来,领导的态度是真诚的,虽然下了力,但能得到领导真心的肯定,我感到很知足。我并不是那种不愿干活,只想悠闲混工资的人,我是老百姓家的孩子,没有任何社会背景,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大学毕业后孤身一人来到河源闯世界,混到这一步虽然算不上什么成绩,但都是靠我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换来的,我不具备不干活还能正常拿工资的条件,虽然机关上那种人有很多,其实何止于此,不干活不但正常拿工资,还能迅速升迁的也大有人在,可我没有那种条件,我也永远成不了那种人,我也不想成为那种人,我只能也只想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来换取自己的所得。  分工副部长也就是我的直接领导曾经推心置腹地和我说,在部里,你是下力最大的人,这一点部领导都是有数的,有人干的少,有人甚至不干,部领导也都会看在眼里,咱不要和他们比,咱都是没有任何背景的老百姓家的孩子,咱只能靠干来为自己争取回报,咱努力干了,就有得到回报的机会,咱如果也吊儿郎当的混日子,咱们可能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分工领导能够和我这样说,我心里是很感动的,领导这不是和我谈官话,而是以一个老大哥的身份和我交心,这一点我是听得出来的。我就和领导表态说,能得到领导的肯定,我就很知足,请领导放心,我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的。  吃点苦受点累,我觉得没有啥,我并不是懒人,我不怕吃苦受累。再者说了,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不就是费点脑子吗?这算什么吃苦?我小时候的很多伙伴现在仍在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和他们比,我舒服多了。我坐在办公室里码字的时候,他们可能正在烈日下锄地,或者顶着烈日在工地上码砖。和在烈日下码砖相比,坐在办公室里码字要轻松多少倍?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呀?  当然了,轻松也是相对的,码字这个活儿用领导的话说就是,好汉子不愿干,赖汉子干不了。其实真是这样,搞材料这个活儿特别枯燥不说,还特别费脑细胞,有时候苦思冥想半天,也写不出多少东西来,所以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愿干这活的,当然这儿我说的这个“有能力”不是指文字能力,而是指的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社会活动能力和领导搞关系的能力包括个人的社会背景社会关系等等;虽然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干,可真正没能力的人也干不了。有人说,领导工作成绩的好坏是由秘书的文字材料功夫决定的。这话虽不全面,却也反映了当前的一个现实,上级有些领导看下级工作成绩的时候,不是看实际成果,不是到群众那儿去打听,而是看下级的工作总结和各种其它的文字性的材料,而这种材料并不是一般的水平就能写好的,光有文字水平根本不够,还要有一定的运筹、组织、安排、部署能力,所以这一工作一般的人也根本胜任不了。从这一方面讲,我应该就是处于“好汉子”和“赖汉子”之间的一个档次。
  四、离开组织部,我首次当上了“官儿”  我在组织部一共工作了五年, 基本上是搞了五年的材料,职务也从普通科员到副科长再到科长。当然,我说的这个科长是指小科长,级别只是股级,所谓的科长实际上就是股长,可能是觉得“股”不大好听吧,县一级政府各部门里的内部科室多数都叫什么什么科,没大见过叫什么什么股的,其负责人当然也是叫科长而不是叫股长,我听说军队好象是叫股长,但地方上还真没听过哪儿有叫股长的。其实叫科长也好叫股长也好,实际上只是一个内部职务,在国家的职务级别序列里仍然是科员,日常中大家以科长相称,无非就是好听一点。  对政府部门不是太了解的朋友可能对政府部门的级别情况不是太清楚,我简单的科普一下吧。县也好县级市也好,它的级别都是县级,河源虽然叫市,但它是县级市,级别仍是县级,其领导班子级别在国家的职务级别序列里正式称呼是处级,地方上一般称为县级,河源市委市政府的各个部门,其级别在国家的职务级别序列里正式称呼是乡科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级,地方上一般称为局级,当然了,这个局级和国家职务级别序列里的那个“局”级相差甚远,那个“局”级地方上一般称为地级。我所在的组织部作为市委的一个部门,其级别按标准来说是科级,我们一般都叫局级。另外组织部比较特殊,它是常委单位,部长是市委常委,是副县级,有人据此把组织部称为副县级单位,其实那是不准确的,部长一人是副县级不等于整个单位就是副县级单位,真正的副县级单位应是除一把手是副县级外,其他人也都跟着高半级。在政府部门干过的人对这些都会很清楚,这些介绍主要是说给对政府部门不是太了解的朋友听的。  对我来讲,五年来虽然名义上是从普通科员到副科长再到科长,本质上其实仍是科员,具体的工作也仍然主要是搞材料。实事求是的讲,辛苦主要是前几年,后来的时候相对要轻松多了,原因我刚才也说了,主要是我的水平提高了,干的快了,虽不敢说举重若轻,但多少也有点驾轻就熟了。五年里,虽然总的来说也算是比较辛苦,但我并不是特别的郁闷,因为,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领导的肯定,领导都记在了心里。齐部长曾多次在别人面前夸我,说我干工作扎实,肯吃苦,而且不计较份内份外,并多次表态说不会让干活的人、下力的人吃亏,不能让老实人流了汗再流泪。说实在的,对齐部长的这些评价,我真的是很感动,我觉得,我的力没有白下,汗没有白流,我的光明就在不远的前头。  不久,我的付出果然就得到了回报。那一次,齐部长亲自和我谈话,告诉我柴山镇一名副书记调走了,打算让我去接替,末了齐部长说,“作为部里的业务骨干,说实在的我真舍不得放你走,可是你不能老在这里当科员,把你继续留在这里,对部里的工作虽然有利,却是对你的不负责任。”看得出来,齐部长很动感情。我知道,由科员直接升任镇党委副书记,在河源近些年的干部任命中不能说没有,却绝对的少之又少,那几年市机关到乡镇上任职副书记的也有好几个,但至少都是副主任科员,甚至有的是副局长,我从科员一级直接出任党委副书记,足以看出齐部长对我的器重。  对齐部长的这种厚爱,我不知道说啥好,只是说,“齐部长,您知道我不大会说话,感谢的话我也不说了,我就给您表个态吧,去了后我会好好干,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齐部长点了点头,“你要记住你是组织部出去的,不能给组织部丢脸。”  我定定的看着齐部长的眼睛,用严肃的口气郑重承诺道:“您放心,我不会给组织部丢脸的!”  齐部长拍了拍我的肩,也用郑重的口气说道:“我相信你!”  就这样,在组织部工作了五年后,也是我离开学校、走进社会11年后,我首次当上了“官儿”,成了“领导”。  离开组织部到柴山上任的时候,齐部长居然亲自去送我,因为齐部长正常的工作日比较忙,因此送我去报到的时间便定在了周六。齐部长能亲自去送我,着实让我很感动,要知道,我到柴山只是任职党委副书记,在党、政领导班子里排名只有第四,象这种情况,常务副部长去送我就完全可以了,由此可以再次看出齐部长对我的重视,在组织部扛了五年的活儿,五年的力气没有白下呀!
  撸主还是接着上篇续写吧,我关注这么久,真没感觉有透露出啥敏感的信息的,真的是纯当文学作品学习长见识用,相信像我这样一直关注的,也都是你的铁杆粉了,重新开帖又得熬一段时间,媳妇熬成婆了,续写那篇吧
  厉害啊。
  @瘦到被妞砍 16楼
22:04:00  撸主还是接着上篇续写吧,我关注这么久,真没感觉有透露出啥敏感的信息的,真的是纯当
作品学习长见识用,相信像我这样一直关注的,也都是你的铁杆粉了,重新开帖又得熬一段时间,媳妇熬成婆了,续写那篇吧  -----------------------------  非常感谢@瘦到被妞砍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是这样的,有网友善意的提醒,有些话题不适合说,有些事情不适合评论,我认真地思考后以为然,所以我把文章进行了修改。  不过请放心,我会加快更新速度的,  很快就会赶上原进度的。  再次感谢老朋友的关注与支持!  请继续关注,并多加指导,山水先行谢过!
  柴山是一个山区乡镇,地处河源的最外围,和河源市区由一条通往外县市的省道相连,距离市区30多公里,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  汽车沿着省道平稳前行,我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边陪齐部长说话边欣赏车窗外的景色。时间正是初夏,到处绿油油的,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路上车不是很多,感觉时间不长便到了镇政府所在地——柴山村。  前面的路上有很多人,是河源八中放学。柴山虽然是山区乡镇,但无论是从地域还是人口来讲,都算得上是河源的大乡镇,河源八中作为市属学校,能建在这里,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柴山镇的重要性。河源八中1972年建校,是一所完全中学,学校规模在全市来讲算是中等规模,虽然国家已实行每周双休多年,但河源的高中及初中的高年级班却一直延续了以前的作息传统——每周上五天半课,周六上午上四节课后放学,周日下午返校上晚自习。组织部曾经和教育局联合举办过活动,所以我知道这些事情,当年我上中学时也是这个制度。  我们这个点儿刚好赶上周六上午放学,所以校门口比较拥挤,特别是一些来接学生的家长随意的将汽车、摩托车停在路边,使得本来就不宽敞的路显得更加拥挤,我们的车只能慢慢的蜗行。  看着这个场面,我不由想起了自己上中学时候的情景,我从读初中时就开始住校,也是每周回家一次,不过那时候我们上学很少有父母送,都是自己走。上初中时是同学一块儿步行,每周日的下午背着一包煎饼一罐头瓶子咸菜迈开大步往学校赶,每周六上午再背着空包袱空瓶子往家里返,每周一次,一直延续了三年。从家到学校是八里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距离不算长,可那时感觉要走很长时间,现在再仔细想想那个八里的数恐怕不是很准确,都是耳听口传的,谁也没量过,虽然都这样说,但准不准确谁也不知道。那条连续走了三年的小道后来曾多次出现在我的梦里,但醒来的时候却又总是觉得似是而非。那段少年的时光啊!  读高中时又到了更远的一个镇上,步行不可能了,我便骑着家里唯一的一辆大金鹿自行车去上学。说起这个大金鹿自行车,40岁以上的人可能都会有印象,是上世纪青岛自行车厂产的一种载重自行车,在当时的农村很有市场,如今当然早已不产了。上学的路到底多远呢?父辈们口传的是20里,但是现在细想想觉得也不准,骑自行车感觉也要走很长时间的,土路、沥青路、再土路要转换好几次。在那条漫长的乡村路上,我骑着家里唯一的那辆大金鹿单调而又枯燥的奔波了三年。因为自行车需要放在学校里,父亲在家里有什么事儿便只能步行,我骑了三年,父亲便步行了三年。想想那时候的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孩子,两代人根本没法比呀!有机会的时候我也经常给女儿讲我过去的事情,讲我上学的时候吃的那些苦,目的很简单,就是对女儿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对于我的说教,当时才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听的懵懵懂懂,我不知道我的教育能起到什么效果。我并不是让女儿学我们那个年代,那没有必要,我就想让女儿从小养成珍惜现有条件的习惯,学会知足,不要和条件更好的人家攀比。  我正想着过去的事情发呆,突然听到拍打车门的声音,怎么回事?我赶紧按下车窗,司机也把车停了下来,窗外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便用和气的语气对着车里说,路上人多,你们开慢点。在他的旁边,还有一个少女也正不高兴地看着我们。我正莫名其妙,就听司机不好意思地向人家道歉,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我们的车蹭了那个少女一下,当然只是轻轻蹭了一下,最多只是吓一跳,车本来就走的很慢。那个中年男人看上去很忠厚,并没有为难我们的意思,只是提醒我们慢一点,那个女孩好象是他女儿。我用眼睛余光扫了一眼齐部长,发现齐部长也正轻微皱着眉头盯着校门口拥挤的人流和车流看。唉!每到放学时间,校门口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了老大难了,这个问题真是不好解决呀!  这就是我和老潘的第一次见面。  后来,我在镇机关再次见到了这个中年男人,我没有想到他居然是镇林业站站长,我更没有想到我俩会成为好朋友。关于他的事情,我在后面还会再提到,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老潘是我到柴山上任见到的第一个机关干部,虽然当时并不知道。当然,老潘并不是我认识的第一个镇机关干部,还在组织部的时候,我就认识镇上的几个主要领导,组织部毕竟不是一般普通部门,和乡镇上主要领导接触的机会肯定比别的部门要多很多。  我们到达镇政府的时候,镇上的所有党政领导除到外地出发的外都已经在等候。当然,如此隆重并不只是为了迎接我,只为了我的话有党政主要领导出面就完全可以了,镇上主要是为了齐部长。柴山虽然是一个大镇,但毕竟是山区乡镇,山高路远的,齐部长日常中并不是经常去,这次我去虽然只是任职副书记,但我毕竟是组织部的人,齐部长又亲自去送,镇上肯定会高度重视。  举行完简单的见面会后,镇上在食堂里很隆重地摆了宴席接待齐部长兼为我接风,因为头一天去,齐部长又在场,我没敢太放肆,对酒我是浅尝辄止,镇上的领导们也不好强行劝我。齐部长对我的表现很满意,他知道我喝酒比较实在,架不住劝,见我能够把握住自己很是高兴,他自己却没有把握住,对镇上的轮番敬酒基本上是来者不拒,虽然每次都喝不多,但加起来就不少了。我知道齐部长酒量并不是太大,他这样喝法,我还真有点担心。  我知道齐部长今天是高兴,所以喝的比较痛快,镇上都敬完后,我也倒了一杯走到齐部长跟前说:“齐部长,今天我来报到,也算我来上班的第一天,以后,我就是镇上的人了,我敬您一杯酒,一是感谢您这些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培养,再是恳请您以后能多到柴山来指导工作,这杯酒我干了,您随意就行。”齐部长端着酒杯很动感情地说:“虽然你以后是镇上的人了,但组织部还是你的娘家,从这个意义上讲你仍然是组织部的人,希望你有机会的时候能经常回娘家看看。这杯酒,我也干了。”我眼睛一热,也很动感情地说:“齐部长,我会经常回去看您的。”然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就这样,我开始了九年的乡镇工作生涯。
  @瘦到被妞砍
22:04:00  撸主还是接着上篇续写吧,我关注这么久,真没感觉有透露出啥敏感的信息的,真的是纯当
作品学习长见识用,相信像我这样一直关注的,也都是你的铁杆粉了,重新开帖又得熬一段时间,媳妇熬成婆了,续写那篇吧  -----------------------------  @水墨中的山水 18楼
08:51:00  非常感谢
@瘦到被妞砍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是这样的,有网友善意的提醒,有些话题不适合说,有些事情不适合评论,我认真地思考后以为然,所以我把文章进行了修改。  不过请放心,我会加快更新速度的,  很快就会赶上原进度的。  再次感谢老朋友的关注与支持!  请继续关注,并多加指导,山水先行谢过!  -----------------------------  客气了 LZ.追你的帖子也有一段时间了,收获良多,给我这个90后的新进小兵,对这个队伍有了个启蒙的认识和引导,让我了解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是会有这么样的一群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实话说我当初考公完全是家里的逼迫,我的性格估计和你差不多,思想也单纯简单,现在每天都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想改变却觉得自己力不从心,迷茫无从下手。 你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努力续帖。。。。。。LZ...
  五、酸甜苦辣,初试乡镇生活  到了乡镇以后,我才知道,乡镇工作确实不好干。以前在组织部的时候,虽然对乡镇工作多少也有一些了解,但毕竟都是听别人说的,没有亲身体会,真正干了乡镇工作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乡镇工作干起来,其实比说起来还要难。  我到乡镇上后,领导班子里的同事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在组织部里干得好好的,跑乡镇上来受这苦干啥呀?人家都是千方百计的往市里调,你到好,主动的往乡镇上跑,等着吧,有你干够的时候。  对同事这种善意的“埋怨”,我只能调侃地笑笑说,服从组织安排嘛,领导让来,咱就得来呀。  乡镇工作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琐碎,大到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措施,小到东家长西家短、猫撕狗咬的,什么事儿都得管,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简直就是一个大管家。老百姓动不动的就到镇上去找你,这边葫芦还没按下,那边瓢又起来了,直接让你应接不暇啊!  而且,很多事情你做起来并不是那种“丁是丁、卯是卯”,“快刀切豆腐”似的那么干脆和利落,很多事情你没办法办利索,很多事情你没法分辨对与错,很多事情你只能和稀泥。就象家务事似的,就算包拯再生,恐怕也无力给他扯的清楚,斩不断,理还乱呀!  除了这些琐事儿外,近些年来大事儿也是不断,比如招商引资,比如大项目建设,比如小城镇建设,等等等等。后来我当了主要负责人后,基本上天天都是埋在这些“大事儿”的事务里,不但天天忙得和个陀螺似的,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后面我还会专门说,现在还是按顺序往下讲。  作为党委副书记,我分管党群、政工,一般情况下这项工作都是“三把手”分管,可能考虑到我是从组织部下去的,对这项业务比较熟悉,领导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我这个“四把手”。其实我对这项工作并不是太感兴趣,因为这项工作尽是些“虚”的东西,在组织部里务了这么多年虚,我想干点“实”的,毕竟在企业一线岗位干过六年,我还是有干点“实事儿”的情结,我倒不是想实现多大的抱负,就是干点“小事儿”也行,只要是“实事儿”,我觉得那样有成就感,干起来有劲儿。  可是这事儿由不得我,我不能想干啥就干啥。“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革命战士是兜泥,哪里需要哪里提。”我要干什么工作那是组织上决定的,我不能无组织无纪律,组织上让我干啥我就得干啥,一切行动听指挥嘛。  所以,我还得继续务虚。  有的朋友可能认为务虚很容易,其实你们这是不了解这项工作,这可不是“吹吹牛喊喊口号”的事儿,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并不好做,看不见、摸不着,你干完了效果也不知道怎么样?也看不见成绩。你只能在工作总结里说你干了些啥?都怎么干的?至于成效吗,你只能在总结里说说促进了啥?保证了啥?为什么什么提供了什么什么条件,打下了什么什么基础等等。还真是你爱怎么写怎么写了,反正谁也看不着,尽着你吹就是了。  虽然如此,这项工作做起来却并不容易,真要容易我在组织部的时候能这么累吗?  那几年,上级部门每年都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很多次大规模的“主题教育”活动,什么“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了,什么“转作风提效率”活动了,什么“创先争优活动”了等等等等。每一项活动都是贯穿全年,期间,活动督导组动不动就来督导检查,检查的方式就是看你的相关材料,不但是看你的活动方案和活动总结,你干的每一件事情都得有相关材料作证明。  那几年里,党委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是出入我办公室最频繁的人物,再就是党委秘书、组织干事和宣传干事,虽然我不用亲自动手搞材料,但多数材料我都要看一遍,尤其是方案和总结什么的,要不然我不放心,写的不完善不合适的地方我得帮着纠正过来。我在组织部干过,当年我也是这类活动督导组的主力成员,我知道督导组对这些材料检查的是很仔细很全面的,我刚开始干乡镇工作,又是干组工出身的,我得要好,我不但要把这类活动搞好搞出花样,我还要努力争取把这项工作搞“出彩”搞成先进典型。  但是要搞“出彩”搞成典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督导检查组在检查验收时不只是认真仔细的问题,简直可以用刻板和教条来形容,那些督导组的“老政工”们在履行“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过程中那可是一板一眼、严格认真的,装材料的档案盒旧点他都让你换个新的,宣传版面简陋了他嫌你活动氛围不够,非得让你重做了。唉,当年我也曾这样检查过人家,现在人家来检查我了,设身处地的想想,当时那样刻板地要求人家真的是没有必要呀!现在也让我体验那个滋味儿了不是?呵呵,开个玩笑。  其实这种活动其效果如何真的说不清楚,这种督导检查法有没有必要我真的有些怀疑,本来就是务“虚”的活动,把钱都扔给打印社、广告公司值得吗?乡镇财政本来就很紧张的。而且,为了准备这些材料,得浪费多少人力和精力呀?  可是,牢骚归牢骚,工作我还得努力做好,尽管我认为是虚的,不一定有多少实际效果。离开组织部时我曾向齐部长郑重承诺,决不会给组织部丢脸。这些活动都可以算是我的老本行,特别是很多活动都是组织部牵头开展的,你说我要是搞不出一点“彩”来,我怎么向齐部长交待呢?  而且,这些活动虽然是“务虚”的,可对实际工作也可能真的有用呢?对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激发干部群众的干劲儿也许真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呢?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谁又能说的清呢?  所以,督导组怎么要求,我就怎么干吧,累点就累点吧,反正我也不怕累,早就累习惯了。花点钱就花点钱吧,反正是公家的钱,这可是以市委名义开展的活动,党委书记和镇长再吝啬这钱他也得出,要连这点轻重都看不出来他们还当什么镇长党委书记。
  对自己花点人力物力那是应当的,可有时候还得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给人家,我真是就有点哭笑不得了。  有一次市里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了让这项活动在企业里也能有效地开展起来,市委“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了一部分规模以上企业作典型,意图通过典型带动,促进“活动”在全市范围内企业里的开展。这是对的,发展经济毕竟主要是靠企业,企业的管理者如果能真正的解放思想,对企业做大做强那是非常有促进作用的,企业做大做强了,地方经济不就上去了吗?  在这些选定为典型的企业里,就有柴山镇的一家。这本是好事儿,谁不愿意当先进典型呀?可这家企业的老板也不知是怎么想的?跟镇党委表示说开展活动他支持,当典型他也愿意,可如果需要花太多钱的话他不干。  于是矛盾出现了,这种活动显然需要花钱的,营造活动氛围你不得需要宣传栏、广告牌吗?不得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吗?宣传版面、宣传标语了什么的不都得新做吗?活动办公室、办公设施,包括文件橱柜、档案盒什么的不都得准备吗?特别是作为典型,这些东西你必须要做的更好更大更多,要不然人家督导组和参观学习的兄弟单位来了你让人家看啥?  可那家企业的老板一听这些立即就大摇其头,然后就开始跟我哭穷,说他们企业目前怎么怎么困难了,职工的工资怎么怎么拖欠了,哪有钱搞这些“虚”的没用的“花哨“东西了什么什么的。我开导他说你就别当“守财奴”了,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要光看眼前,这对你们企业的长远发展绝对是有好处的,比如可以增强你们企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信心,可以增强你们企业的凝聚力,你们被作为典型还可以提高你们企业的知名度,带来广告效应等等。  可无论我怎么开导,那个吝啬的老板就是不点头,一个劲儿地说这些东西对他们民营企业来说没什么实际作用,让镇党委政府不要选他们当典型了,换一家企业吧。  我说选你们是市里亲自定的,再说了你们是镇上最大的企业,最适合当典型,你让镇上换谁?  “换谁你们镇领导定嘛,镇上那么多企业,换谁不行呀?”人家的答复也很简捷。  其实我说人家老板“吝啬”可能是不准确的,人家有人家的考虑。作为企业,人家更考虑实实在在的效益,这种务虚的东西,人家可能不感兴趣,所谓的远景效益,毕竟是在云彩里,谁知道能不能变成雨落下来?人家不愿意看远方模糊的东西,人家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可是他不同意,我怎么办呢?  我只能把这事儿汇报给镇党委毕书记,让毕书记再给他施加压力。  可没想到人家居然连党委书记的面子都不给,看来真是客大压主呀,企业做大了就会不再惧怕地方政府啊!  毕书记也没有办法,最后跟他达成了这么一个协议:活动企业按市、镇的要求认真搞,但其中的部分费用包括宣传版面、宣传标语了,甚至档案盒、文件橱柜什么的,都由镇上出钱制作、购置。镇党委派专门指导员到企业里指导活动开展,企业按照指导员的要求搞好配合,全力、认真地把这项活动开展起来。  唉,你说这事儿整的,虽然后来活动搞的也不错,但我总觉得这事儿办的别扭。  其实这类活动效果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清,但上级既然要求搞我们只能严格按上级定的程序认真搞,搞归搞,可有些形式的东西我觉得不是那么有必要,比如营造氛围的那些宣传版面和标语了,什么制度上墙了等等,我觉得这纯是浪费钱,制作一个大的固定版面要好几千甚至上万呢,省下这钱改善改善办公条件多好,大家的办公室里连个空调都没有,夏天热的那个样,特别是我们几个以办公室为家的,热的直接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搬石头上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