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富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怎么样?谁知道

你似乎来到了没有知识存在的荒原...
来源链接是否正确?用户、话题或问题是否存在?深圳市富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深圳市富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成立于日,注册地址在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办事处东环二路二号富士康科技园F3区宿舍A栋5层A区,主要从事^专营小额贷款业务(不得吸收公众存款)。。欢迎交流合作!
注册资金:
http://.czvv.com
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办事处东环二路二号富士康科技园F3区宿舍A栋5层A区
经营状态: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成立日期:
公司类型:
法定代表人
传众征信:
深圳市富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主要经营:^专营小额贷款业务(不得吸收公众存款)。
产品及服务
以上所展示的深圳市富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传众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相关企业推荐
热门商铺推荐
企业信息索引(首字母):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新琅琊榜大公司、大事件、大命题万亿估值是如何炼成的科技会颠覆银行,但颠覆者只能是银行自己金融布局最全梳理(截至2017年末)互联网、科技、、主流金融,到底是谁的金融科技?一文俯察金融、科技、历史、**,洞穿本质真相,解决面对价值观问题。本文作者笑展同志,系某国有大行资深人士,授权新金融琅琊榜首发。本文仅供探讨交流,不代表任何建议。作者个人微信:Lorenzo1986。1商业模式的本质:永恒的流量生意16世纪中叶出现重商主义,现代商业世界从人类主要文明集结形态中分化出来,得以跟**、科学、宗教等并列乃至当下几乎成为全人类追逐的主航舰,寥寥不过数百年。穿透了看,本质上**、宗教其实也都是一种商业模式,释迦摩尼、华盛顿和小扎一样都是伟大的创业家。这些不同的“生意”相通的一点在于,本质上其实都是一场“圈(养)人(韭)口(菜)—收(割)钱(韭菜)”的游戏,只不过套路不断升级而已,炮火模式(**)迭代信仰模式(宗教),近代又分化出交换模式(商业),21世纪又升级到代码模式(科技)。圈到人口后,变现模式也在迭代,从**的税收模式,到现代商业的消费主义,再到我们如今天天琢磨的互联网行业变现三件套:游戏、广告、电商。所以我们今天互联网反复说流量、流量、流量,实质上是越来越透视了人类所有商业模式的本质核心就是圈流量、就是如何圈到大规模的人口,这是创业的核心命题,这说明越来越接近这件事情的本质了。人类历史数千年,玩穿了不过是场铁打的流量生意。2互联网(科技)的本质:非线性圈流量的黑科技互联网干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需要先对历史上圈流量的主要里程碑级模式作个。1.0是暴力模式,国家通过枪杆子在地面上划人(韭)口(菜)池,国境线那边归你收税这边归我。这个模式是上帝视角级的顶级模式,当然也是最hard的模式,生存维度爬得足够高很难被颠覆,加上热兵器的无上限发展,20世纪后全球这种创业机会基本就关门了,这种地面上的人口分割格局也很难被打开重新分配。直到20世纪跨国公司的出现,在全球化利益的驱动下,没用一枪一炮打开了各大分割的人(韭)口(菜)池,通过跨国贸易,跨国公司实现了在暴力注视下“地面建国”2.0的奇迹。当然因为还是在地面上玩,不得不跟地面上的人口池领主们交换利益,所以我们看到大部分跨国公司背后都代表很多国家意志和利益。互联网的登场迭代了这种局面,因为代码拥有原生的跨空间属性,原则上讲是天生全球化的。一个公司不在A国,甚至没有一兵一卒在A国工作,却照样可以越过地面上的物口篱藩,在空中圈到A国的人(韭)口(菜)。Facebook已经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圈到20多亿人口了,你还把它当做一个公司吗?这叫空中建国。同理还有阿里巴巴和腾讯,我们在上面已经完整地实现生老病死的税负,一个人在腾讯数字世界里生存的时间不见得少于在某国家物理世界里生存的时间。所谓互联网,本质上是用代码圈流量的黑科技;而且是非线性的圈法,成本曲线绞杀传统世界的线性扩张。区块链则是一串带金融属性的代码,而且其金融现象远大于代码属性。如果互联网还只是一串圈人(韭)口(菜)的黑科技,那直接带核武级收割机的圈人(韭)口(菜)科技、是圈割一体机,一步到位实现了所见即所得、所圈即所割。互联网如果算“数字建国”,那区块链敢不敢算“数字窃国”?大家看着办。3金融的本质:暴力创业的商业模式变现金融的本质是铸币权的外延,而铸币权是一个暴力创业团队的核心商业模式变现:建立政权圈人口—发行货币收割人口劳动力。金融丰富和雾化了铸币权的环节,让大家迷失。铸币权是什么概念?那是一个创业团队用血肉换来的商业模式闭环和变现,是不容侵犯、没有商量余地的。而且金融的外部性是国家级的,草根上去做金融,无法为成本买单。所以金融现象本质上是国家现象的延续和闭环,而不是阿猫阿狗都可以上去做的,那是毫无核心意识。最近听说蚂蚁金服和都宣称不再做金融而定位卖水了,要不先把京东金融的名字改改,不然杵在那里半拉子大家多尴尬。但显然总有人停不下来对铸币权的幻想,理由都不用展开说,收割机谁不想开一把。然而出来混终究要还,没有核心意识带着敞口跑总归难以穿越历史周期,所以明天、安邦、**、海航、万达、中植甚至平安,各种系都在缴枪。我们见到了一轮大型铸币权回收周期的历史奇观,各种八仙过海好不容易薅到的,正从各种民营金控们中自觉吐出来,不能玩儿了。自古华山一条道,想长期share到铸币权也不是没有办法,原则上企业上市是唯一与暴力集团share铸币权的合法路径,但要创业一路过关斩将送到敲钟那一天也挺不容易的,相比还是一步到位直接搞金融牌照来得快。而且上市公司的铸币权也是说打折就打折说回撤就回撤,比方说去年的定增一停,某些靠资本运作为生的就不行了,最近刚塌方了一家叫星河互联的,去年还号称是除阿里巴巴之外最大的产业呢。4:流量优势对铸币权的阶段性幻想金融科技已经热闹了好几年,号称要颠覆传统银行的有,上岸的也有(赚钱上市转型三步曲),互联网也一直在诘问自己,除了广告和游戏,真就没有其他变(收)现(割)模式了吗?P2P捅开了这个天机,铿锵有力地回答了这个历史命题。互联网这帮人,还是太年轻,有点流量在手上就飘了,竟然也跟那帮民营金控一个思路开始幻想铸币权。王健林们可是比你们老司机中的战斗机啊,都不带商量给你表演了好几场翻车大赛。高频打低频、最优商业模式吊打次优商业模式,你们用代码掏走了流量,这事大家认,但碰铸币权的事要不再想想?听说现金贷又出现了新的变种,还是符合36%的年化监管规定,但借钱得先高价买个1000块的锅。不得不承认市场的创新能力是永无止境,阶段性的理论上讲无穷无尽,这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没完没了,还真可以有执着的人。近年来银行业确实停下了高速的业绩增长,恰逢金融科技呼声很大,很多看热闹的就下结论是所谓的互联网动到了金融的奶酪,鼓吹金融科技可能要上天。这多大个误会啊,是经济周期让银行停下躺着赚钱好吗?科技算个球,你看银行利润停止了增长,但下滑了吗?但我们要承认,现在全人类的流量都在被互联网劫持,何况银行。互联网手握如此重大的人(韭)口(菜)池,加上资本加持或胁迫一下,肯定是希望能顺畅找到出口变现,直进直出,别憋着浪费流量资源(如上图)。跌跌撞撞地在游戏、广告、电商几个口子上突破,辛辛苦苦跑出来发现是给几位马爸爸的市值添砖加瓦;转身一看要是能在金融上出口就太帅了,以互联网裹挟的人口规模和用户习惯,在金融上随随便便一变现,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那还用说?但幻想就是幻想,阶段性的错觉会过去的,一件事情的本质就是这么残酷,历史从来如此决绝。苍天饶过谁。5金融VS科技:谁折叠谁金融科技的上半场,以科技为主旋律,上演了林林总总科技的可能性,卖水的卖水(技术类)圈流量的圈流量(场景类),还有各种在边缘地带各种姿势蹭铸币权的(模式类)。当下到了下半场,其实形势已经十分明朗,科技的创新是突围不了金融的生存象限的,互联网发展的目标如果指向金融,必将在金融的核心——铸币权上,被金融的主流玩家拍死一万遍。下半场,金融科技必然回归金融本位,正本清源收敛到金融玩家上。科技之于金融不过是一个工具的升级,这次是互联网,上次是PC升级了算盘,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太阳底下并没有啥新鲜事。在金融科技这个考题上,铁定是金融折叠了科技。说穿了金融业本身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行业(除了等确实高精尖的部分细分行业),产品都是同质的,根本算不上什么技术门槛。互联网进来,一个本来就没有技术含量也可以活得风生水起的行业,有啥好被新技术所迭代的?金融的生存什么时候靠过技术,这个维度看金融太低端了。金融的逻辑是谁做大于怎么做,千万别搞反了。这样就特别清楚,驶向金融科技彼岸的有哪些选手,大家分别是什么命运。金融业在铸币权的护航下,顺利折叠科技,利用代码的赋能,必然成功抵达。互联网分叉为两路,一路给金融业提鞋卖水,也能上车,还有一路将长期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赌铸币权的监管套路,下半场的奇迹肯定越来越少了,回头是岸吧。最后是区块链,这帮兄弟是能成功上岸的,感谢数学的助攻。详情不表。最后金融科技的牌桌上,留下带着科技提鞋小弟的金融大哥和一小撮各种姿势流窜的区块链小兄弟,大家都不会消失,大家balance。6金融科技是未来商业世界的价值高地最后还是来收敛一下本世纪的商业竞争,以及金融科技应该置身于历史何处。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把现代商业体系建成一套升阶金字塔模型。最底座是实体经济,基数最大,但赚钱很线性很辛苦,按PE估值。在实体经济之上产生了金融业,相当于数学上的一阶求导,金融成为人类创造的第一次高阶资产。高阶是弹性加大,恐怖,大家都听说过银行业占一半以上利润的恐怖故事吧;但同时风险也加大,所以赚了钱在金融业算不上本事,要算你的来估值。科技互联网的出现继续升阶了这个金字塔,也迭代了财富分配,而且更加疯狂,美国科技类上市公司可以占到美国GDP 39.83%的比重。科技行业是比金融业更高阶的资产,甚至都不用靠赚钱能力来证明自己值钱,只要有收入甚至只要有用户就行,按PS或者干脆像贾布斯直接按市梦率估值。金融业如果说受到了科技行业的竞争,那不是科技对金融本身的侵夺,而是科技爬到了比金融更高阶的位置蚕食了金融的财富和资源,比如美女不再是金融业的独有配置。我们通常说美国靠华尔街和硅谷的东西海岸组合叱咤全球竞争,放到我们的金字塔模型里看就是美国靠金融与科技两大高阶行业收割全球。所以一个经济体要参与全球竞争,既要打地基夯实底座,也要不断升阶到金融和科技行业去,否则只能长期被人收割。当然也要控制好金字塔的比例,如果做成倒三角就会危险,所以我们在搞脱虚入实、,本质上是为了让金字塔回到健康的身材。按照这个模型,显然有个一颗赛艇的重大命题:科技互联网行业之上,有没有更高阶的资产?有的话能否加快步伐、提前卡位?本人猜想这个资产很可能就是本文讨论的主角——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很有可能就是比互联网更高阶的经济形态,是问鼎全球商业形态金字塔尖的可疑选手。这个推理希望提醒大家的是,金融科技不是众多科技赛道中的一个子赛道,不是并列关系,不是选择之一;而是覆盖,是all in。举个栗子,区块链就是一种原生的金融科技,是当前人类出现过的最高阶资产。如果人类终局的收割机是金融科技,一定有区块链一张车票。除此之外,还有谁会升阶成功呢? 欢迎探讨。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金融琅琊榜。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看全文想了解更多关于《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APP阅读吧。《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 相关文章推荐一:蚂蚁金服万亿估值是如何炼成的本文共2718字,预计阅读时间54秒2013年6月,横空出世,开启了中国的元年。5年后,蚂蚁金服今日宣布新一轮,融资总金额140亿美元,堪称史诗级的。此次融资过后,蚂蚁金服的估值超过1500亿美金,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比融资本身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蚂蚁金服超越了它曾开创的那个时代,全面迈向新的科技时代。本文试图探讨的是:如何理解蚂蚁金服的最新估值?在估值背后,蚂蚁金服在过去两年做对了什么?为什么作为科技公司的蚂蚁金服更值得期待?如何理解蚂蚁金服的最新估值我们将从三个视角去分析蚂蚁金服的估值,以衡量其合理性。1、从最常用的视角,蚂蚁金服的估值符合科技巨头标准。 根据安信证券的分析,随着业务转型,蚂蚁金服的税前利润将逐步提升,预计2019年税前利润率将达到30%,由此税前利润达到68.,净利润达到54.。目前,从来说,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分别为48倍、77倍、53倍;美国的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为345倍、40倍和54倍。基于2019年的盈利预测,按照科技公司常见的30-50倍的市盈率来计算,则蚂蚁金服的估值在2000亿美元上下。2、从平均用户市值视角,蚂蚁金服的估值更具想象力。 根据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支付宝们(包括全球合作伙伴)的全球活跃用户达到8.7亿。鉴于蚂蚁金服商业模式的独特性,我们很难找到特别合适的对标对象,相对可以参照的是腾讯(隐含微信支付)和支付巨头PayPal的用户市值标准。根据公开数据,目前腾讯和PayPal的每用户市值分别为480美元和440美元,考虑蚂蚁金服发展阶段更加早期、现阶段单客利润偏低,我们保守地打个对折,按照230美元的平均用户市值计算,则蚂蚁金服目前的估值亦达到2000亿美元。3、从支付公司视角,哪怕仅考虑支付宝,其估值都不算夸张。 截至昨日收盘,Visa、MasterCard、PayPal三大支付巨头的市值分别为2758亿美元、2103亿美元和。与支付宝模式最接近的PayPal,其去年底的活跃用户为2.27亿个,全年交易76亿笔,总支付额为4510亿美元,这三项指标均远逊于支付宝。尽管现阶段蚂蚁金服支付业务的盈利能力远不及PayPal,但这并不代表一直会是这样。就像在多年前,我们无法想象阿里巴巴能够拥有今日的盈利能力。蚂蚁金服这两年做对了什么蚂蚁金服的上一轮融资,发生在2016年4月,当时其B轮融资总额超过45亿美元,估值达到600亿美元。换句话说,从2016年4月到2018年6月,蚂蚁金服的估值增加了900亿美元。大概相当于两个中信银行或者浦发银行的市值。于是我们的疑问在于:在过去两年里,蚂蚁金服做对了什么?或者说,蚂蚁金服经受住了哪些考验,证明了自己值这个价?在新金融琅琊榜看来,蚂蚁金服这两年完成了四件大事:1、在支付市场上,面对微信支付的步步紧逼,蚂蚁金服不断丰富支付场景,并以收钱码为抓手,凭借强大的线下拓展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在度过2016年的至暗时刻之后,于2017年全面反攻,巩固了市场领先地位。此外,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这场天王山之战,极大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令市场蛋糕越来越大,双方均因此受益。2、在海外市场上,蚂蚁金服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全球化过程中,蚂蚁金服选择了“出海造船”的模式,帮助合作伙伴发展本土化的电子钱包。目前,支付宝的海外本地钱包伙伴增至9位,全球活跃用户达到8.7亿,距离其未来10年服务全球20亿用户的目标越来越近。3、面对从2016年起逐渐明朗的强监管格局,蚂蚁金服经受住了监管考验。无论是监管,还是监管、,以及金控集团监管试点,面对一波又一波的监管大考,蚂蚁金服挺住了,并证明了自己的性。4、最重要的是,蚂蚁金服证明了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去年以来,从开放财富号开始,蚂蚁金服金融业务全面开放,技术服务成为面向未来的核心商业模式。据券商报告预测,蚂蚁技术服务收费在2019年将占到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蚂蚁金服技术岗员工占比超过60%,海归技术专才超过公司总人数8%。正如新金融琅琊榜早前所指出的那样:从科技出发、走向金融、再回到科技,巨头们在金融业务的锤炼中获得了高价值的数据和技术能力,由此有望成为新型的科技公司、平台型公司。眼下,不仅是金融行业,还有非金融行业以及公共领域,都正在成为新金融巨头的战场——当然,或许我们不应该再用新金融巨头来称呼它们。更确切地说,我最近想到的一个词语或许更合适:“新科技巨头”。为什么说科技公司更值得期待在昨天的一文中,我提出的观点是,2B服务的商业价值与市场潜力,并不弱于2C服务。这篇文章得到很多认可,也收到了一些批评,最常见的是:2C金融的利润是2B服务无法比拟的,因此要不是强监管所迫,从蚂蚁金服等巨头到品钛这类创业公司,断然不会选择2B。我想说的是,2C金融的利润看上去远超2B服务,但是其风险亦远超2B服务。金融是经营风险的生意,金融的利润则建立在当下的风险表现之上,一旦经济周期变化或者外部冲击来临,的波动将给金融机构带来致命打击。仅以十年前的次贷危机为例,从美国到欧洲,如果不是**拿出成千上万亿元纳税人的钱去实施援助,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国际金融巨头,都很难活到今天。在国内,不要忘了,从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为了处理四大行的危机,奉命成立,承接了超过1万亿的坏账。不考虑金融公司的实际风险状况,仅仅关注账面利润是没有意义的。科技公司不一样,、低风险、高成长,自我进化能力强,更不存在需要全体纳税人买单的“大而不能倒”的情形。在资本市场上,近年来,随着科技行业的持续发展并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科技公司的价值一路狂飙。目前,在前十的中,前六位都是科技公司——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Facebook、阿里巴巴,唯一挤进前十的金融公司是摩根大通,其市值远远落后于上述科技巨头。除了前六大巨头,再往后看,英特尔、思科、甲骨文的市值都在2000亿美元之上,它们都是专注于2B服务的科技巨头。别忘了,今天,蚂蚁金服还没有上市呢。
《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 相关文章推荐二:【】蚂蚁金服万亿估值是如何炼成的2013年6月,余额宝横空出世,开启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5年后,蚂蚁金服今日宣布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金额140亿美元,堪称史诗级的私募融资。此次融资过后,蚂蚁金服的估值超过1500亿美金,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比融资本身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蚂蚁金服超越了它曾开创的那个时代,全面迈向新的科技时代。本文试图探讨的是:如何理解蚂蚁金服的最新估值?在估值背后,蚂蚁金服在过去两年做对了什么?为什么作为科技公司的蚂蚁金服更值得期待?如何理解蚂蚁金服的最新估值我们将从三个视角去分析蚂蚁金服的估值,以衡量其合理性。1、从最常用的市盈率视角,蚂蚁金服的估值符合科技巨头标准。根据安信证券的分析,随着业务转型,蚂蚁金服的税前利润将逐步提升,预计2019年税前利润率将达到30%,由此税前利润达到68.6亿美元,净利润达到54.8亿美元。目前,从静态市盈率来说,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分别为48倍、77倍、53倍;美国的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为345倍、40倍和54倍。基于2019年的盈利预测,按照科技公司常见的30-50倍的市盈率来计算,则蚂蚁金服的估值在2000亿美元上下。2、从平均用户市值视角,蚂蚁金服的估值更具想象力。根据阿里巴巴最新财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们(包括全球合作伙伴)的全球活跃用户达到8.7亿。鉴于蚂蚁金服商业模式的独特性,我们很难找到特别合适的对标对象,相对可以参照的是腾讯(隐含微信支付)和支付巨头PayPal的用户市值标准。根据公开数据,目前腾讯和PayPal的每用户市值分别为480美元和440美元,考虑蚂蚁金服发展阶段更加早期、现阶段单客利润偏低,我们保守地打个对折,按照230美元的平均用户市值计算,则蚂蚁金服目前的估值亦达到2000亿美元。3、从支付公司视角,哪怕仅考虑,其估值都不算夸张。截至昨日收盘,Visa、MasterCard、PayPal三大支付巨头的市值分别为2758亿美元、2103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与模式最接近的PayPal,其去年底的活跃用户为2.27亿个,全年交易76亿笔,总支付额为4510亿美元,这三项指标均远逊于。尽管现阶段蚂蚁金服支付业务的盈利能力远不及PayPal,但这并不代表一直会是这样。就像在多年前,我们无法想象阿里巴巴能够拥有今日的盈利能力。蚂蚁金服这两年做对了什么蚂蚁金服的上一轮融资,发生在2016年4月,当时其B轮融资总额超过45亿美元,估值达到600亿美元。换句话说,从2016年4月到2018年6月,蚂蚁金服的估值增加了900亿美元。大概相当于两个中信银行或者浦发银行的市值。于是我们的疑问在于:在过去两年里,蚂蚁金服做对了什么?或者说,蚂蚁金服经受住了哪些考验,证明了自己值这个价?在新金融琅琊榜看来,蚂蚁金服这两年完成了四件大事:1、在支付市场上,面对微信支付的步步紧逼,蚂蚁金服不断丰富支付场景,并以收钱码为抓手,凭借强大的线下拓展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在度过2016年的至暗时刻之后,于2017年全面反攻,巩固了市场领先地位。此外,与微信支付的这场天王山之战,极大推动了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令市场蛋糕越来越大,双方均因此受益。2、在海外市场上,蚂蚁金服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全球化过程中,蚂蚁金服选择了“出海造船”的模式,帮助合作伙伴发展本土化的电子钱包。目前,的海外本地钱包伙伴增至9位,全球活跃用户达到8.7亿,距离其未来10年服务全球20亿用户的目标越来越近。3、面对从2016年起逐渐明朗的强监管格局,蚂蚁金服经受住了监管考验。无论是第三方支付监管,还是公司监管、监管,以及金控集团监管试点,面对一波又一波的监管大考,蚂蚁金服挺住了,并证明了自己的合规性。4、最重要的是,蚂蚁金服证明了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去年以来,从开放财富号开始,蚂蚁金服金融业务全面开放,技术服务成为面向未来的核心商业模式。据券商报告预测,蚂蚁技术服务收费在2019年将占到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蚂蚁金服技术岗员工占比超过60%,海归技术专才超过公司总人数8%。正如新金融琅琊榜早前所指出的那样:从科技出发、走向金融、再回到科技,巨头们在金融业务的锤炼中获得了高价值的数据和技术能力,由此有望成为新型的科技公司、平台型公司。眼下,不仅是金融行业,还有非金融行业以及公共领域,都正在成为新金融巨头的战场——当然,或许我们不应该再用新金融巨头来称呼它们。更确切地说,我最近想到的一个词语或许更合适:“新科技巨头”。为什么说科技公司更值得期待在昨天的《为什么2B服务会是金融科技的出路》一文中,我提出的观点是,2B服务的商业价值与市场潜力,并不弱于2C服务。这篇文章得到很多认可,也收到了一些批评,最常见的是:2C金融的利润是2B服务无法比拟的,因此要不是强监管所迫,从蚂蚁金服等巨头到品钛这类创业公司,断然不会选择2B。我想说的是,2C金融的利润看上去远超2B服务,但是其风险亦远超2B服务。金融是经营风险的生意,金融的利润则建立在当下的风险表现之上,一旦经济周期变化或者外部冲击来临,资产质量的波动将给金融机构带来致命打击。仅以十年前的次贷危机为例,从美国到欧洲,如果不是**拿出成千上万亿元纳税人的钱去实施援助,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国际金融巨头,都很难活到今天。在国内,不要忘了,从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为了处理四大行的坏账危机,四大奉命成立,承接了超过1万亿的坏账。不考虑金融公司的实际风险状况,仅仅关注账面利润是没有意义的。科技公司不一样,轻资产、低风险、高成长,自我进化能力强,更不存在需要全体纳税人买单的“大而不能倒”的情形。在资本市场上,近年来,随着科技行业的持续发展并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科技公司的价值一路狂飙。目前,在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前六位都是科技公司——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Facebook、阿里巴巴,唯一挤进前十的金融公司是摩根大通,其市值远远落后于上述科技巨头。除了前六大巨头,再往后看,英特尔、思科、甲骨文的市值都在2000亿美元之上,它们都是专注于2B服务的科技巨头。别忘了,今天,蚂蚁金服还没有上市呢。《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 相关文章推荐三:蚂蚁金服完成新一轮融资 成全球最科技6月8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金额为140亿美元。据市场估计,本轮融资后,蚂蚁金服估值将达到亿美元,上万亿,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据媒体报道,本轮融资除了原有股东继续跟投外,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国库空头等全球顶尖资本成为新的。据蚂蚁金服方面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付宝的全球化拓展,将进一步提升支付宝及其伙伴能力。近一年来,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的融资传闻不断。蚂蚁金服从首轮融资的估值,到B轮600亿美元,再到新轮融资,正成倍增长。如今的蚂蚁金服已经达到了万亿市值,若将其放在A股市场排名,可以进入前四。截至日,A股市场超越万亿市值的仅有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以及农业银行。排在第四位的与万亿仍有一步之差。回看一直在与蚂蚁金服赛跑的科技金融巨头,京东金融称正计划20亿美元的融资,融资后最新估值或达到200亿元。4月底拆分独立为度小满的,也获得了近20亿美元的融资。不难看出,科技金融的头号赛道,仍然竞争激烈。但是目前的赛道中,蚂蚁金服仍然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齐鲁财富网)《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 相关文章推荐四:全球最大金融科技独角兽来了:蚂蚁金服融资140亿美元汇集11家全球顶尖资本全球最大金融科技“独角兽”已诞生。6月8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金额140亿美元。这比之前的还多出20亿。本轮融资吸引了全球顶级的投资者人参与,同时还包括了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蚂蚁国际筹集的来自国际投资者的美元资金。除原有股东继续跟投外,包括新加坡**投资公司、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华平投资、加拿大养老、银湖投资、淡马、泛大西洋资本集团、T. Rowe Price 旗下、凯投资集团、Janchor Partners、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以及Baillie Gifford等全球顶尖资本成为新增的战略投资者。近一年来,蚂蚁金服、京东和百度金融不断传出融资的步伐。京东金融称正计划20亿美元的融资,最新估值将达到;而4月底拆分独立为“度小满”的百度金融,获得了超的融资。但在巨头阵营里,蚂蚁金服以体量和先发优势遥遥领先。从首轮融资估值的300亿美元、到2016年B轮的600亿美元,再到最新一轮的1500亿美元。是什么支撑起蚂蚁金服五倍的增长?据界面新闻的梳理,蚂蚁金服的核心估值逻辑在于技术,在技术不断从幕后走向前台的过程里,蚂蚁金服也经历了从战略到业务发展、再到收入结构的三维变化。回顾支付宝和蚂蚁金服的发展,此前大概以三年为一个阶段划分为四段:从2004年成立开始,支付宝第一个3年,以服务淘宝等阿里系公司为主,初步建立了网上的信任体系;第二个3年,支付宝开始服务更多的线上商家,提供更多不同场景的支付服务;第三个3年,实现全面的移动化,建立了全球服务人数最多的移动支付体系;第四个3年,以支付宝为基础,升级到蚂蚁金服集团,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坚持开放,提供金融生态平台的服务。2016年末,蚂蚁金服对组织架构进行了一轮大的调整。2017月3月,蚂蚁金服召开发布会,明确了自己的Techfin定位,首先是Tech,其实才是Fin,蚂蚁金服“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助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2017年,蚂蚁金服开始围绕“全球化”、“小微企业的综服务”、“信用体系”三大核心战略,“后退一步”输出科技能力和数据。和战略同步的是蚂蚁金服业务板块的发展,业务的发展亦是估值的首要基础。目前,蚂蚁金服旗下有支付宝、余额宝、、、网商银行、蚂蚁、、蚂蚁、蚂蚁达客、等子业务板块。分业务板块来看,对比四家互联网巨头的板块和牌照,蚂蚁金服和腾讯属于第一梯队中相差较小的两只队伍,业务板块和牌照只是巨头们打开开放的基础设施。图1:BATJ金融布局梳理,界面新闻根据公开资料和新金融琅琊榜梳理而单看蚂蚁金服的业务板块布局,可大致分为支付业务、、融资业务、多元金融业务和业务几大块如下图,图2:蚂蚁金服业务板块分析,图片来源:兴业证券支付业务板块,作为蚂蚁金服的立业根本,支付业务是蚂蚁金服的根基,是大部分和金融服务的入口,其品牌主要是支付宝。支付宝目前拥有约5.2亿名实名制用户,2017年Q4支付宝和腾讯金融依旧占据了市场的龙头位置。其中,支付宝市场份额占比从三季度的53.73%扩大0.53个百分点至四季度的54.26%,连续3个季度保持稳中有升。业务板块,蚂蚁聚宝,是蚂蚁金服旗下的移动。用户登录蚂蚁聚宝App,就能实现余额宝、定期理财、招财宝、、基金等各类,同时还可获得、市场行情、社区交流等服务。余额宝作为蚂蚁金服的首创产品,是。目前规模1.5万亿。它的定位主要是现金管理,用户可以随时取现和消费。但从2017年开始限制规模,到2018年的最严限额,余额宝2018年一季度环比增长不足7%。融资业务板块,蚂蚁金服的布局主要分为个人用户和中小企业用户。前者产品主要是蚂蚁花呗和借呗,后者是网商银行。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针对网购消费推出的“赊账”服务。用户开通后,可免费使用蚂蚁花呗的消费额度购物,且确认收货后次月再还款。日,蚂蚁金服旗下花呗宣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开放,开拓更多的服务场景。截至日,花呗累计发行93期,发行总额2226亿;借呗ABS累计发行53期,发行总额1366亿。网商银行于2014年12月获得批复,2015年正式上线开业,网商银行定位于服务中小微企业。目前业务为“借钱”(网商贷、旺农贷、信任付),“赚钱”()。根据官网上2016年末的数据,已有277万家小微企业,累计提供信贷资金879亿元。征信业务板块,芝麻信用目前的应用场景包括生活领域和金融领域。前者涉及租车、交友、网购、住宿等多个领域,后者则体现在与多家商业银行的合作上。截至2017年3月末,芝麻信用激活用户达2.57亿,同比增长95%,商家日调用需求同比增长400%。和战略、业务相呼应的是蚂蚁金服近年来收入结构的变化。根据此前流出的一份蚂蚁金服融资材料显示,蚂蚁金服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支付连接、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2015年时,蚂蚁金服约64%的收入来自于支付连接,23%的收入来自于金融服务,14%来自于技术服务。2016年,其来自于支付连接的收入为65%,技术服务的收入比例上升至17%,金融服务收入占比为18%。2017年,蚂蚁金服技术服务的收入占比大幅上升至34%,支付连接收入占比下降至54%,金融服务收入占比缩水至11%。根据预测,到2021年时,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收入将上升至总收入的65%,超过支付收入成为第一大收入项。撑起蚂蚁金服估值的核心关键词主要有三个,分别为用户数、总额以及技术能力。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蚂蚁金服的用户量已增加至6.22亿,其中有5.2亿用户来自支付宝;管理资产规模达2.2万亿元,其中余额宝管理着1.5万亿元(合3450亿美元)资产。根据5月4日阿里公布的2018财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中,关于蚂蚁金服有两个核心数据值得关注:一是支付宝全球活跃用户数8.7亿;二是蚂蚁金服单季度亏损1.14亿美元。这一亏损数据亦和蚂蚁金服TechFin定位的调整相对应,在上述三维变化的作用下,蚂蚁金服的估值模型亦随之改变。此外,在过去的两年间,蚂蚁金服还不断的推进“技术出海”,根据中信证券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末蚂蚁金服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海外电子钱包包括印度Paytm、韩国Kakao Pay、泰国Ascend Money(子公司True Money)、印度尼西亚DANA、菲律宾GCash、马来西亚TNG等。根据公司披露,去年年末7个海外“支付宝”本地钱包正在服务2.8亿当地人。今年蚂蚁金服购入巴基斯坦TMB(Telenor Microfinance Bank)45%股权,与孟加拉国bKash签订战略合作,海外钱包数达到9个。无论内生业务还是国际业务,在蚂蚁金服的估值核心逻辑里,技术能力是重中之重。横向对比各家巨头来看,在金融监管趋紧的大势下,如何输出真正的技术能力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向后一步走,亦需要勇气和实力。一位业内分析师曾告诉界面新闻,之所以从金融转科技,利润率是重要考量因素。据投行推算,支付业务非常低,金融业务净利润率为30%,而技术服务的净利润率高达60%-65%。中信证券称蚂蚁金服的商业模式是折叠式的数字金融生态。从国内视角看,是一个四层架构的可扩张的金融生态。四层架构分别为:以支付宝为载体的超级入口;包括理财、、在内的产品平台;包括信用体系和体系在内的支持系统;、、AI、区块链、IoT等基础设施。而每一层都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可延展平台生态,四层架构互相依存,实现闭环。国际视角看,海外电子钱包逐步落地,搭建全球支付网络正在进行时。海外的9个电子钱包,每一个都可能发展成为四层架构的金融生态。这一折叠生态,一方面可以提升平台变现效率;另一方面增强生态的反脆弱性。2017年开始,国家金融监管趋严,等监管机构针对资管行业、银行、公募、保险等**一系列金融监管政策。如何在现阶段内实现产品业务的创新和公司发展的转型,是影响蚂蚁金服未来的重要因素。《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 相关文章推荐五:蚂蚁金服们集体“去金融化”是真是假?曾几何时,这些有互联网基因的,一度被视为传统金融机构最大的威胁,其产品创新也锐意进取,如今却大举开放,以科技的核心能力立足,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 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逻辑?最近,蚂蚁金服对外开放合作的动作很多。与光大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金融科技成为合作重点。前不久刚宣布花呗开放,余额宝也开始向开放,至此,蚂蚁所有的金融产品都实现了开放。蚂蚁金服的有关人士说,蚂蚁金服一直是一家以技术推动业务的科技公司,经过之前的金融业务场景锤炼,科技能力日臻成熟,今后蚂蚁金服将彻底回归科技公司的定位,加快对外开放合作。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最新动向值得令人关注,在蚂蚁金服率先喊出是科技公司而非金融公司之后,国内的京东金融、百度金融、乐信等也发出了类似的声音,开始去金融化,走向与金融机构的开放合作。曾几何时,这些有互联网基因的金融科技公司,一度被视为传统金融机构最大的威胁,其产品创新也锐意进取,如今却大举开放,以科技的核心能力立足,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 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逻辑?01 | 为什么走向对外开放?为什么这些科技金融巨头(Tech-Fin)不约而同开始强调科技属性,倡导开放赋能?我觉得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外开放赋能的条件成熟了,这是前提条件。蚂蚁金服的一位高管说,在早期,支付宝要找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是很难的,“人家未必愿意跟你合作,余额宝找的也是在行业里排30名开外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科技金融巨头具备了强大的资源优势和“吸附能力”,包括用户、流量、、大数据、科技能力、风控能力、信用体系等等,此时没有任何机构敢再轻视这些平台。BATJ手里拥有大量的金融牌照;所有银行APP日活数不如半个支付宝;成立仅四年,,是第二名的两倍。这样的体量决定了科技金融平台已经成为“大象体量”。此时提出对外赋能,显然是有底气和实力的。第二个原因或许与监管有关。中央层面已经将防范系统性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开始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管力度,包括金融科技领域。强调持牌经营,统一管理已经成为监管新常态。对现金贷的整治,对P2P的整治,资管新规的**,以及对第三方支付工具额度的收紧,意味着监管层将对金融启动“强监管模式”,只要实质是金融业务,就要接受同等强度的监管。在这样的情势下,科技金融公司顺势而为,调低监管担忧的预期,回归科技属性,强化对外能力输出,既是监管层乐见的,也契合BATJ这样的科技巨头一贯的优势和属性。三是强化科技属性,做对外赋能的平台,很大程度上也是BATJ这样的巨头做金融的初衷,而且科技属性本身也是提升估值和市盈率的因素。蚂蚁金服的高管说,从阿里的角度来说,做金融业务从来就不是为了做一家纯粹的金融公司,中国并不缺金融公司,阿里做业务的思路就是做开放平台,从电商开始就是如此,所以蚂蚁金服走向开放是大势所趋,也是创立的初衷。这样的说法应该说是非常可信的,如果看阿里的模式,一直就是“平台型思维”,而且只有做平台,才能把市值做大。最新释放出来的消息显示,蚂蚁金服估值高达1500亿美金,如此高的估值,如果只是一家纯粹的金融公司,是支撑不起来的。所以,走向开放赋能,专注科技能力,是平台必然要走的路。02 | “去金融化”是真是假?目前关于BATJ强调的“去金融化”,是玩真的还是虚晃一枪,有很大的争论,很多人不相信会真的“去金融化”。有媒体发出疑问,BATJ真的舍得主动放弃巨大的商业空间吗?也有金融大佬说,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不要着急下判断,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应该说,有这些疑问都是很正常的,毕竟就目前收入结构来看,金融业务在巨头的收入板块中仍然占据相当大的份额,是一块肥肉。去金融化,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意味着割自己的肉,然后让金融同行来享受。不过,在我看来,争论是真是假,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就目前的监管形态来说,只要做的是金融业务,不管你对外宣称是什么性质的公司,都要接受金融监管。从这个角度来说,BATJ也好,传统金融机构也罢,不管对外宣称自己是什么,都很难逃避金融监管。所以从他们的角度看,也就没必要对外释放烟雾弹。第二点,强调科技属性,回归平台属性,并不一定是坏事,并不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和估值的降低。从来看,科技属性公司的市盈率往往要高于金融公司,科技本身带给资本市场的想象力要超越金融本身,这也是今天几乎所有的金融公司都在强调科技属性的原因所在,连高盛这样的传统投行都对外宣称自己是科技公司。其实,做到一定规模,没有一家公司不愿做平台,只不过是因为体量不够而已。对BATJ这样的公司来说,做平台是必然要走的路。微信就是因为做平台,才具有强大的生态价值。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开始就是一家以技术推动业务的科技公司,将科技能力对外赋能,会让蚂蚁金服的体量指数级增长,估值也会不可限量。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科技金融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只有优势互补,才能共同把市场做大,把用户服务好,提升全行业的效率。我们可以回顾历史。科技金融公司与传统金融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探索期、磨合期、竞争与恐慌期,接下来要进入第四个阶段,开放与互补期。1998年4月,招商银行率先推出,传统金融机构触网的时代正式开始。这个阶段大家都在摸索期。2004年支付宝诞生,依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最初就是为了解决电商交易的支付和信用问题。从2007年诞生的P2P到网络卖基金、,互联网在这一阶段成为传统金融的销售渠道。2010年以后又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的技术爆发节点,Fintech公司爆发,传统金融机构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尤其是余额宝在用户和规模上实现指数级的增长,成为全球,第三方支付工具成为国民性应用,更是让传统金融机构感受到深深的威胁。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双方都意识到并非零和博弈的关系,完全可以优势互补,携手合作,实现双赢。比如百度对外输出AI技术,与中国农业银行在大数据风控和智能获客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蚂蚁金服2008年就与建设银行合作,余额宝与天弘基金合作,与基金公司、进行合作已成为常态,近年更是大力开放金融科技能力,在AI、大数据、云计算方面与各大金融机构合作。双方通过合作,相互补充,打破信息孤岛,才能更好地服务用户,加快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全行业效率,助推中国新经济的发展。03 | 如何做好开放这件事?虽然开放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如何开放?这件事情如何做好?并不像说起来那么简单,我觉得有四个要点。一是开放必须是双向的,是优势互补,互相助力。长期以来,科技金融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是心存戒备的,尤其是传统金融机构并不愿意贸然将自己的用户数据开放给科技金融公司,而是倾向于自己做科技金融。所以,如何从对抗和竞争思维转向合作和共赢思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从蚂蚁金服释放出的信息来看,其开放力度和开放的决心是非常大的,随着余额宝对基金公司的开放,蚂蚁金服旗下所有的金融产品全部实现了开放,在用户信息、流量、科技能力、场景、信用体系等多方面都对外开放。比如目前蚂蚁财富平台合作的基金公司超过100家,引入基金超过2600只,蚂蚁金服除了提供渠道导流,还开放了包括用户触达、数据和营销等一系列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风控优势、信息优势也是科技金融平台所缺乏的,双方需要消除芥蒂,双向开放,互相赋能。二是开放要向全行业开放,不仅仅是向金融机构开放,这一点需要明确。很多人可能以为,开放只是针对金融机构的开放,其实科技金融平台积累的资源所具备的开放价值,是超越金融领域的。比如蚂蚁金服在租赁、交通出行、医疗等各行业都在输出芝麻信用的信用体系,帮用户节省交易成本,增加互信,提升全社会的效率。以出行领域为例,2016年到2017年,国内已有50多个城市实现了支付宝扫码乘公交,完成了智慧交通的第一步,这背后包括云计算、地图、办公系统等能力都将被整合起来服务公交地铁领域,比移动支付更大的故事也已经加速展开,帮助公共交通行业从连接到融合,实现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升级。三是BATJ既然要做平台和对外赋能,那么如何协调平台上的产品与自有金融产品的关系,如何避免左右手互搏,就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有记者提出,如果有用户在平台上申请小额贷款,平台是优先推荐自己的产品,还是平台上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向平台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平衡的问题。第四点,科技金融平台要不要将金融业务完全剥离,成立一家金融公司?京东金融提到,未来会把资产和资金等一系列金融业务全部往金融机构转移,包括白条、京宝贝、等,由金融机构直接去做资产、资金以及用户运营,或者京东金融帮金融机构在它的基础上去做资产、资金以及用户的运营,京东金融本身不再持有这些资产。不过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剥离出去的归谁所有?能彻底与平台没有关系吗?如果依然有关系,那不过是换个壳而已,是否真的有此必要?说到底,不管对外叫什么,只要做的是金融业务,就要按照金融的标准来接受金融的监管。所以,也许不必计较属性是什么,金融业务就按照金融的规则办,同时强化科技能力,打造平台,对外赋能,这或许是未来最务实的一条路。《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 相关文章推荐六:周报 | 蚂蚁金服或下半年A、同时上市,京东金融将不再做金融零壹视点上周行业热点颇多,这些热点也一定程度显示出行业发展的一些趋势。四大行之一的建行成立首家全资金融科技子公司,已经以实际动作展现对金融科技的重视,巨头动作显示金融科技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大象转型意味着新金融行业的竞争将加剧;京东金融陈生强在博鳌中的一席话掀开新金融发展的大讨论,并再一次强调了金融强监管态势,接下来,技术类公司的发展路径是必须建立防火墙,远离金融业务,做好机构服务;金融科技公司品钛与新加坡第二大银行大华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华钛科技,以新加坡为基地,辐射东南亚,提供智能信贷服务,这也再一次将拓展业务落到实处;这一动作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全球方向,即经济欠发达但正在快速成长的地区,在长期金融抑制过程中正散发出对金融科技的渴求,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科技正逐步加快金融民主化和自由化的进程,而这种深层次的需求成为我国金融科技出海拓展市场的主要推动力,未来,东南亚可能将继续散发活力。监管及政策动态深圳金融办对平安、腾讯、顺丰等13家网络小贷开启处置及验收工作4月18日,深圳市金融办下发了《关于开展我市互联网分类处置及验收工作的通知》。《通知》对分类处置及验收工作安排、验收内容及相关材料进行了规定。《通知》表示对在深圳市已经开业的128家小额贷款公司中从事互联网小额的13家小贷公司进行分类处置及验收。要求其进行自查,对不符合此前、56号文等文件要求的问题、深圳市金融办前期下发监管函指出的问题及盈利能力、风控能力的相关问题进行整改。相关小贷公司完成自查整改工作的,最迟应于日前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验收通过的,作为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合规类机构,并根据《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办理变更事项申报指引》(深府金发〔2009〕5号)申请在经营范围中增加“经相关部门批准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项目,在取得批复后办理相关工商变更;验收不通过或未提出验收申请的相关小贷公司,作为整改类机构,给予1年过渡期,在贷款发生额同比不增加前提下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过渡期内可随时申请整改验收,验收合格的,申请变更经营范围;1年期满后未申请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金融办将采取相应监管措施。13家小贷公司名单:深圳市浩森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赫美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顺丰合丰;深圳;深圳市中安信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财付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富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瀚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普罗米斯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及业务动态品钛与大华银行成立合资公司,智能信贷出海东南亚4月16日,金融科技公司品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品钛)与大华银行有限公司(简称大华银行)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华钛科技私人有限公司(简称华钛科技)。这一合资公司华钛科技将以新加坡为基地,为东南亚地区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评估决策等服务,包括服务那些从未享有过信贷服务的人群,并为电子商务、零售和旅游等机构提供包括消费分期在内的产品和服务。华钛科技将在印尼首先推出新一代智能信贷评估决策解决方案,并计划在两年内将业务拓展到其他东南亚市场。华钛科技是大华银行的子公司,大华银行与品钛的股权占比分别是60%和40%;未来两年,大华银行对华钛科技的投入将达到1200万新元(约合915)。品钛与大华银行的合作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的一些方向,主要特征是那些经济欠发达但正在快速成长的地区,在长期的金融抑制过程中正散发出对于金融科技的渴求,而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科技正在逐步加快金融民主化和自由化的进程。这种深层次的因素将是我国金融科技出海拓展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陈生强:未来京东金融将不再做金融报道,4月8日—4月11日,博鳌亚洲论坛正式在海南拉开帷幕。会议间隙,新浪了京东金融CEO陈生强。陈生强向新浪财经透露,未来京东金融将不再做金融。按照陈生强的规划,未来,京东金融未来会把资产和资金等一系列金融业务全部往金融机构转移,包括白条、京保贝、京小贷等等,由金融机构直接去做资产、资金以及用户运营,或者京东金融帮金融机构在它的基础上去做资产、资金以及用户的运营,京东金融本身不再持有这些资产。京东金融扮演的角色是为金融机构服务,即全部业务转为ToB,做科技型产品服务。换而言之,京东金融从自营金融,转为服务商。转型后京东金融对接金融机构,机构直接建模,提供全链条的服务,从获客,到最后坏账的,都由京东金融来做,服务业务主要包括信贷,如企业信贷、个人信贷、理财等。尽管宣布不再做金融,但京东金融并没有放弃获取金融方面的各类牌照。对此,陈生强坦言,如果没有牌照,无论是基金、支付还是小贷,所有的事情全部做不了,这是为了合规的考虑。毕竟,未来的金融监管将越来越趋严。未来京东金融还会进军美国、欧洲等等。蚂蚁金服或下半年A、H股同时上市微信公众号金融虎4月18日报道,据公众号“开柒”消息,一份融资文件显示,蚂蚁金服正在进行增资扩股,投后估值为1500亿美元,同时,其已基本敲定将在同时上市,在时间上,有消息称最快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另外,国外媒体有撰文称,虽然蚂蚁金服的估值能够轻松达到1500亿美元,但业务仍处于法律灰色地带,且创始董事长离职,面临着监管审查日益增多、利润因竞争受压等一系列的问题。据报道,泛大西洋资本集团、银湖资本正计划。此外,其他正与蚂蚁金服就入股或投资展开磋商的全球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老虎、华平投资。新加坡淡马锡控股也计划投资蚂蚁金服。蚂蚁金服此次的融资金额约为90-。另外,除了大型PE有意投资蚂蚁金服外,市场上已有开始向散户兜售其到手的投资份额,起投金额为1000万元,上市后即可退出。建行成立国有大行首家全资金融科技子公司4月18日,建设银行宣布已成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金融科技”),注册资本16亿元,建行副行长庞秀生为法定代表人,建信金融科技建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总经理朱玉红为副董事长。工商信息显示,建信金融科技的经营范围包括:软件科技、投资咨询及金融信息科技等方面,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建设银行集团及所属的子公司,并将审慎开展科技能力的对外输出。据建信金融科技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建信金融科技将完全市场化运作,虽然尚未明确提出上市计划,但如果政策允许,不排除独立上市的可能。另外,在资本市场助力下,建信金融科技将进行国际化发展与海外市场布局,并且与海外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共同推进数据挖掘与前沿技术应用。作为国有大行中首家全资金融科技子公司,建行这一动向预示着银行对金融科技的高度重视,也开启了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正面交锋。平安银行一季报:总交易额同比增长85.2%,为0.60%4月19日晚,平安银行发布2018年一季度报告。总体来看,平安银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0.26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非利息净收入93.39亿元,同比增长5.4%,主要来自信用卡等手续费收入的增加;一季度净利润65.95亿元,同比增长6.1%。在零售业务方面,2018年一季度,信用卡累计新增发卡476.20万张,同比增长139.6%;截至3月末,信用卡流通卡量达4226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0.2%;截至3月末,信用卡3482.40亿元,较年初增长14.7%;总交易金额5594.45亿元,同比增长85.2%。2018年一季度,平安银行线上贷款产品——新一贷贷款新发放额284.56亿元,期末余额1,380.07亿元,不良率为0.60%。新一贷主要借助、、微信、网站等互联网渠道。滴滴入局消费金融,推大额贷款“”上周,据清流Club报道,滴滴上线了一款名为“滴水贷”的在线信贷产品,产品界面显示,需要用户预约才能获得贷款名额,可随借随还,最高30万元。这一产品将以白名单形式逐渐推广,最终覆盖所有滴滴用户。这款产品中,滴滴充当“导流”和“数据支持”角色,贷款资金来源由持牌机构提供。已成为首批合作银行机构之一。滴滴有庞大的用户量。截至2017年底,滴滴订单总量和用户数分别是74.3亿单和4.5亿人,这意味着,要实现1000亿的贷款余额,只需要1千万用户平均每人借款1万元即可达到。“滴水贷”是滴滴尝试消费金融的第一步,滴滴早已布局了(货币基金)、保险、等金融业务,已成功获得支付、小贷、融资租赁等金融牌照。另外,据报道,滴滴日前已在某平台发布了金融事业部的招聘启事,岗位包括保险、信贷、结构融资、、支付、技术、产品、数据、运营等。资本市场动态百融金服完成10亿元 中国国新领投4月18日,智能科技平台百融金服正式宣布完成C轮融资,国资委国家“中国国新”领投,老股东增持。本轮融资主要用于1)金融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建设与人才引进;2)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智能科技产品的持续研发投入,;3)加大在产品方面的投入,辅助监管机构防范金融风险。百融金服成立于2014年,此次C轮融资在2017年底前确定,至此百融金服的融资总规模达17亿元。此前,百融金服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6年完成约7亿元A、B、B+轮融资,股东包括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红杉资本中国、高瓴资本、IDG资本、联动优势等投资。鲨鱼记账获千万元A轮融资 360和明犀资本投资4月17日消息,鲨鱼记账创始人杨磊透露,公司已经完成千万元以上A轮融资,360和明犀资本投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团队扩展、完善产品体系和推广产品。2017年8月,鲨鱼记账曾获得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为。鲨鱼记账上线于2016年10月,是一款生活记账软件,取消了账本和二级分类的设置,可以一键添加账单。该软件分为普通和Pro两个版本,上线之初**量达300万。据悉,2018年6月或7月,鲨鱼记账将推出自制的、知识付费的产品,该板块也是鲨鱼记账2018年的发展重点。交通银行发行一支169.5亿规模的ABS产品,蚂蚁金服发行小额度ABS产品上周,在方面,交通银行发行一支规模近170亿的ABS产品;蚂蚁金服发行几支规模较小的ABS产品,其中,具备具体消费场景、资金去向明确的花呗贷款为的产品发行较多,“”类产品借呗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产品发行较少。蚂蚁金服作为的巨头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监管压力。《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 相关文章推荐七:从BAT到ATM,一文解析蚂蚁金服的逻辑和风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近日,互联网双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都挺热闹。腾讯大战抖音戏精一堆热度颇高,阿里巴巴这厢最热闹的当属蚂蚁金服,蚂蚁金服宣布获得的全世界最大单笔私募融资,估值1500亿美元成为非上市公司估值最高的独角兽;此前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还将蚂蚁金服评价为全球第九网公司。单从估值看,蚂蚁金服已经超越百度,中国互联网格局或将从BAT迭代到ATM,蚂蚁金服到底凭什么?蚂蚁金服为什么要重申科技公司定位?蚂蚁金服的前身是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成立之初是为了淘宝担保交易服务的,在2013年余额宝推出金融业务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后,不管蚂蚁金服是否愿意承认,它都成了大家潜意识里的金融科技公司。近两年蚂蚁金服以及京东金融、百度金融都重申了科技公司定位,这是为什么?服务小微企业,阿里巴巴基因的延伸阿里巴巴具备B2B的基因,从淘宝业务孵化出的蚂蚁金服也一样,B2B2C的业务模式让蚂蚁金服的业务涉及到to C和to B两种业务形态。to B的业务更契合蚂蚁金服的基因,也更容易发挥蚂蚁金服的技术优势,更重要的是to B业务拥有更广阔的盈间。同样,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也是国家政策支持的,就是近年国家重点扶植的项目。所以近两年重申科技公司定位的蚂蚁金服即使在最新一季负利润的背景下仍获得了50%的估值增长。回归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定位中国互联网的竞争已经不是行业或产业的竞争,阿里巴巴和腾讯早已经将自己生态变成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水电煤,同时也将互联网的竞争升维成基础设施的竞争。蚂蚁金服以支付业务起家,除了覆盖线上线下的诸多交易环节,已经成为最多用户使用的支付平台,同时接入了共享单车、公交地铁、水电煤等公共事业缴费等社会民生的多个领域,此后更是共享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连接上下游让自己成了互联网基础设施。当产品成为了互联网基础设施,也就拥有了更广泛的连接和收入的想象空间。核心金融牌照已经拿完牌照是进行金融业务的必备条件,牌照不完全根本无法开展金融业务。截止目前,除了比较难的信托、租赁、担保、消费金融四个牌照,蚂蚁金服基本上获得了全牌照,重要的银行、保险、券商(证券)、、都已经获取并已开展相关业务。对于拿牌照的用途,蚂蚁金服高管表示蚂蚁金服拿金融拍照是为服务而不是金融,因为“金融是一个强监管场景。必须得拿牌照,必须得接受监管。涉及到金融机构,我们只能拿自己当小白鼠。”网商银行行长黄浩解释了蚂蚁金服自己当小白鼠的原因,那就是:“几乎很少有机构愿意“第一个吃螃蟹”,蚂蚁金服只能自己在“试验田”里趟出条路来,告诉金融机构其技术和商业模式本身是可行。”规避国家将蚂蚁金服以金融科技公司主体监管金融业务只是蚂蚁金服业务的一个小模块,但余额宝、花呗、借呗这些金融产品因更具报道下而被媒体广泛报道,因此监管部门或将蚂蚁金服当做金融科技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管,这意味着蚂蚁金服或承受了超过其业务本身力度的监管。金融行业是影响国家经济稳定性的特殊行业,**不可能将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放在一个不受管控的私有公司,目前蚂蚁金服的庞大触角已经覆盖中国金融应用的多个方面,对于金融稳定性是具有极大风险的事情,因此从金融领域抽离是蚂蚁金服的必然选择。支撑蚂蚁金服估值超越百度市值的底层逻辑蚂蚁金服估值1500亿美元,成为估值最高的非上市独角兽,估值比BAT三巨头中百度市值还高580亿美元。如此估值的底层逻辑到底是怎样的?广泛的底层支付产品和支付场景为依托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已经演变为用高频的模式去圈住用户,然后盘活流量解决用户的相关互联网需求,而互联网的也让强者越强。蚂蚁金服存在的基础是支付宝,支付宝从淘系电商诞生,然后拓展线下渠道俘获了大批用户,数据显示截至日,支付宝已经服务了约8.7亿活跃用户,其中,国内活跃用户数已达5.52亿。并且支付宝在国内外还在不断投资/并购以拓宽支付宝的使用场景增加更多的目标用户,比如收购饿了么、哈罗单车等都是增大用户量的举措,对于支付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支付场景的搭建。蚂蚁金服比京东金融估值更高最基础原因之一就是支付场景和用户基数的差异。递进式可持续的变现模式做平台的核心是渠道开放以及基础设施建立。我们能看到,随着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开放,二者的企业生命力和企业市值不断走高,开放推动两家巨头市值均破5000亿美元,而“原本没落”的百度也在Appolo的开放策略下市值峰值触达1000亿美元。支撑蚂蚁金服市值的核心是较强的业务变现能力,只要支付宝场景不断拓展,支付宝的用户不断增多,蚂蚁金服的变现能力就会越强,从支付宝上可以衍生出基于交易的变现模式,只要这种模式被证明是切实可行。一如腾讯只要握有QQ和微信这两个社交工具,腾讯的未来仍然是一片坦途,如果某一天游戏业务利润率暴跌,腾讯也可以将营收来源迅速无缝切换为新的变现业务模式。蚂蚁金服的利润来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以余额宝、花呗、借呗为基础的;以芝麻信用授权、支付分成为模式的支付连接;以、数据洞察为模式的技术平台服务;以保险等孵化于现有业务的数据创新服务。自媒体开八爆料的蚂蚁金服融资文件显示,2017年支付连接的营收已经占到54%,技术平台占比34%,金融服务仅占11%,预计2021年技术平台占比将达到65%,而金融服务占比下降到6%。也就是说四年后的蚂蚁金服,会是一家科技技术服务公司,而不只是一家支付公司或者金融科技公司。投行对蚂蚁金服估值的提升正是以营收变化为基础的。全球化的业务布局和海外模式输出全球化是巨型独角兽的必然选择,具备全球化能力的公司因为其更高的天花板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然而因为语言和消费习惯的差异,大多数中国公司的全球化并不成功,比如淘宝、微信、百度仍然只在华人的聚集区被广泛使用,而墙外开花的公司国内发展也并不顺利,比如musical.ly在国内发展比不过抖音最终被今日头条收购,猎豹清理大师国内用户仍然不多。蚂蚁金服的海外布局分为两种不同的层级:为国人到海外服务,在国人的海外消费场景布局支付宝,截止2017年末支付宝已经覆盖36个国家和地区;本地化投资或成立合资公司,蚂蚁金服在东南亚九个国家已经扶植了9个本地支付宝钱包,比如印度Paytm、印尼Emtek等。投资本地化的支付宝钱包不仅可以使用孙正义的时间机器理论快速的将中国支付宝的优势经验复用到,更可以扫平当地政策的限制更方便获得支付许可。相对于其他支付类公司,蚂蚁金服的核心优势可能就是资金和技术经验,通过方式来进行全球化,然后输出自己的经验帮助来获得先发优势。以的印度Paytm为例,蚂蚁金服投资一年后,Paytm支付风险率从原来的百分之几降到了万分之一。同样的全球化布局方式不仅蚂蚁金服在使用,携程、滴滴这样的平台也同样在以类似的方式推进自己所在细分行业的布局,变成了中国企业讲述全球化故事的新模式。总的来看,蚂蚁金服的估值逻辑正是以支付宝为底层;淘系和线下为场景;以征信为依托;以支付技术、金融为营收;以全球化投资为布局加大纵深、以技术优势为积累保证营收模式迭代。ATM格局初显,阿里、腾讯双寡头主导中国互联网“谁最有可能成为颠覆BAT的第四极?”这一问问了好几年,特别是在百度股价不振、负面频发的2017年。日,京东市值仅差1%就超越百度,在市值领域即将奠定ATJ的格局,一群媒体人兴奋的期待历史的诞生。然而京东功亏一篑,此后三个月百度股价飞涨,BAT市值排名仍然没有太大变化,目百度市值920亿美元,远超京东的。但是近期蚂蚁金服估值1500亿美元,超过百度63%(约580亿美元),在中国互联网市值 ( 估值)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阿里巴巴和腾讯市值。从市值上来说,BAT的格局已经变成了ATM的格局。在最近火热的陈伟星看到蚂蚁金服的估值后在朋友圈表示:“古典互联网蚂蚁金服C轮融资估值1500亿美金,标志着在中国互联网行业,ATM正式取代BAT。”陈伟星的说法尽管有点激进,但从估值上来说,蚂蚁金服对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影响正在形成,毕竟估值本身就是上市时市值的一个借鉴模型,即使还不能说ATM完全取代BAT,但至少BAT格局演变为ATM或者ATMB格局已经明晰。市值/业绩领先蚂蚁金服估值1500亿美元,位列中国互联网第三名,比百度高580亿美元,是第四名百度和第五名京东市值之和。蚂蚁金服已经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连接产业上下游判定BAT格局还是ATM格局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对行业以及社会民生的影响,如果百度倒闭那用户的生活和互联网习惯将会受到影响,同样的如果蚂蚁金服倒闭那用户的嘲讽54%的用户线上线下交易将崩溃,小额金融和小额理财用户同样如此。具备强劲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作为中国互联网一级的企业一定是具备强大的生命力的,发展前景依赖于企业的战略以及产品的迭代能力,蚂蚁金服无论是余额宝、花呗等产品研发,还是、大数据都是处于高速的演进中,从这方面看蚂蚁金服比百度更具有生命力,百度本来在陆奇的带领下正处于蓬勃的发展中,但陆奇的离任为百度未来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霾。具备一个自循环的生态系统互联网一极需要深耕一个领域并辐射到行业上下游,形成一个自循环的生态系统,否则单打独斗的产业模式只会快速的被风口取代,只有将产业做成一个生态系统才具备演进和迭代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有很多离不开自己产业生态盟友。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布局互联网自2010年后已经逐步全球接轨,全球化的布局是企业输出影响力,提高天花板高度的必然选择,而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要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新一极必然需要全球化的布局。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中国互联网的行业格局,即使不是从BAT变更为ATM,至少已经隐隐进入了ATMB的格局。而在ATMB的格局下,阿里巴巴集团占据了两席,随着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海外业务、消费场景等的进一步发展,两家公司的业务往来会更加紧密。以两家公司为首的阿里巴巴经济体或将产生更多的化学效应,一如阿里巴巴在考察印度支付宝Paytm时选择取消首轮转而让给蚂蚁金服投资,此后又与蚂蚁金服。而腾讯经济体则是以腾讯自有业务与宽泛的投资业务,单在2017年腾讯全年投出了106家、总计1710.43亿元,平均每家投资16.13亿元(不含未公布投资),腾讯的投资业务反哺腾讯的支付业务和财务收益。随着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发展,阿里巴巴经济体和腾讯经济体会将会更广泛的主宰中国乃至世界网民的互联网消费。ATM格局建立的风险ATM格局的建立主要正在蚂蚁金服和百度的发展角力上,尽管目前蚂蚁金服估值高于百度,但对于还未上市的蚂蚁金服来说,风险同样也不小。激烈的国内外移动支付竞争支付工具是蚂蚁金服的发展基础,影响在支付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变现模式和技术模式。支付宝最大的对手是腾讯的财付通(QQ /微信支付),财付通保持近4成的市场份额,现在国内市场已经是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双寡头格局。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微信/QQ支付)市场份额占比39.51%。支付宝以淘系电商起步,但一二线城市用户已经饱和,所以支付宝在不断拓展向下渠道和支付场景,并购饿了么、哈罗单车就是这样的考虑,蚂蚁金服需要拓展支付场景和渠道下沉。财付通不一样,立足于微信/QQ庞大用户群财付通已经不需要考虑渠道下沉,腾讯推下沉渠道的支付只需要拓展支付场景即可。所以、拼多多,而且微信/QQ使用频次远远高于支付宝,打开微信/QQ比支付宝更便利,财付通尽管不是专业的支付工具,但在小额支付便利性上仍具备不小的优势,财付通和蚂蚁金服的支付竞争会愈演愈烈。监管趋严格,模式创新或受阻监管对于支付宝的影响从马云对于支付宝的定位就可以窥探,2008年马云掷地有声地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而最近对于支付宝马云的说辞变成了 :“虽然这几年,支付宝对金融产生了冲击,但从未想过要颠覆金融机构。”监管严格对于支付行业并不是一个好现象,离钱越近的行业越容易产生创新,当然也越容易产生违规行为。蚂蚁金服需要不断的进行金融创新和测试,之后才会有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愿意尝试。监管越严格,蚂蚁金服的创新就会越受制,越受制于监管作为基础设施输出技术解决方案的蚂蚁金服的互联网模式创新就会更加困难,盈利模式就会受到影响。如何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克制的创新是摆在蚂蚁金服面前的难题。国际化业务的发展速度国际化是摆在支付行业面前的难题,中国目前尚没有国际化特别成功的案例,我们所熟知的中国国际化很多是并购,比如吉利收购VOLVO,比如联想收购IBM。但蚂蚁金服的国际化不太一样,蚂蚁金服的国际化分为两个维度:1、在当地投资并技术扶持当地钱包;2、让国人在海外能使用支付宝。这两块都需要布局,第一块目前蚂蚁金服投资的本地支付宝主要在东南亚9家公司,东南亚以外尚未布局,而这些城市的消费能力更强。第二块面临和财付通的激烈竞争,也同时需要在不同的国家/城市打通商家端、用户端的双端通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际化业务的发展将影响蚂蚁金服的未来盈利预期。蚂蚁金服在不断强化其科技公司的属性,继余额宝开放后,进一步开放了花呗、借呗来强化其连接者的角色。随着蚂蚁金服估值突破1500亿美元,中国互联网的格局要变了,ATM的时代或许已经来了。【钛媒体作者介绍:毛琳Michael,互联网市场从业者。微信公众号:凤毛麟角(fengmaolj),微信:】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 相关文章推荐八::迅速,金融行业如何布局未来?Fintech(金融科技)一词在金融行业的热度越来越高,得益于,金融科技的市场规模逐渐拉开,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不断细化,并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BAT+金融科技国内的互联网巨头早早占据了金融科技的市场,第三方支付的技术和模式早已轻车熟路。2015年,蚂蚁金服率与印度合作,开发了印度版支付宝——PayTM。2017年4月,蚂蚁金服宣布与印尼第二大媒体公司Emtek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军印尼金融服务市场,推出支付平台。蚂蚁金服还与东南亚电商网站Lazada旗下在线支付平台helloPay合并。2015年年底,微信支付宣布向境外商家开放跨境支付功能。日,微信宣布上线微信支付境外开放平台,发布“WEPlan”跨境支付产品方案。日,宣布在泰国上线境外支付业务。日公布,已与PayPal Holdings Inc达成战略协议,基于战略协议,百度支付平台——百度钱包,将在全球范围内被大约1700万个PayPal商户接受。电商+金融科技国内新四大发明之一的网购电商,通过布局海外金融科技抢占市场。2017年9月,京东金融宣布,将与泰国尚泰集团有限公司和Provident Capital在泰国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分别提供电商服务和金融科技服务。据了解,该合作以支付业务为核心,双方将业务拓展至消费金融、、保险、理财等多个领域。互联网金融行业+金融科技国内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势头也十分凶猛。日,中国智能金融服务商PINTEC集团宣布在新加坡成立金融科技公司PIVOT,面向东南亚地区推广数字化及技术服务。据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获得的融资金额接近美国的两倍,融资笔数是美国的四倍。中国金融科技的市场成熟度在国际上已经拥有了相当的话语权。民信贷专家认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带动了用户在移动端投资的习惯,大量的数据基础因此而积累,为金融行业带来了。作为风控和获客的基础,数据越大模型的成熟度也就越高。随着监管政策的落地和细分,金融行业应当围绕数据驱动风控,数据驱动获客等方面进行发展。博鳌论坛中*****提出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的重大举措,海外的前景适逢,未来民信贷也将继续探究金融科技的新模式、新发展,把握行业发展动向。《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 相关文章推荐九:拆分后的百度金融,能否“后发先至”,赶超蚂蚁、京东除了互联网世界不断扩展版图,BATJ在金融领域的攻城拔寨也一直没有停止。近日,在阿里巴巴剥离蚂蚁金服、京东集团独立京东金融后,百度金融也从百度拆分了出来。拆分后的百度金融启用了全新品牌“度小满”,这不但标志着百度金融业务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也标志着百度AI新生态这所大学的第一个毕业生诞生了。截止目前,拆分后的百度金融估值最高达到240亿元,这与早已独立的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相差甚远,虽然这几家融资的轮次和发展阶段都不相同,此时放在一起比较有所欠妥,但是三者的起步都是源于大量用户和数据的积累,所以从用户数量这方面也可以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市场对蚂蚁金服估值在1500亿美元左右,除了骄人的业绩以及涉足口碑、饿了么等多家公司的投资外,支付宝在全球拥有8.7亿活跃用户数,也是蚂蚁金服被市场看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些用户当中,包含了大量的小微企业主,相关网商银行的数据显示,在去年仅半年多时间里,小微商户的贷款总额就已超过了118亿元。以此可以看出,未来蚂蚁金服的还将获得进一步提升。而另一边,最新一轮估值已达1650亿元的京东金融,依托着京东商城庞大的用户群体,充分利用“白条”这个互联网消费分期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截至目前,京东金融已拥有800万的线上线下商户,以及3.6亿的个人用户。BATJ中,唯一尚未拆分金融业务的就只剩下腾讯了,而即使没独立,腾讯的金融业务依然拥有足以与蚂蚁金服相抗衡的强劲实力。在微信、QQ这两大平台的有力支撑下,腾讯的支付相关业务收入在2017年达到了433.38亿元,占到了腾讯总营收的18.23%。在这其中,在超过9亿的微信活跃用户影响下,2017年末贷款余额逾1000亿元。从以上“ATJ”的经历来看,以百度的体量,其金融业务发展也一定会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尤其是凭借百度在技术和数据上的优势,金融很有可能成为其AI技术的第一个商业场景。在此之前,百度智能获客模型便已经累计挖掘了1亿的潜在用户,加上其95%的中国网民的覆盖率,对于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百度金融也并非全无优势。实际上,在如今各家都强调科技输出、加快开拓市场的情况下,从百度AI生态中“率先毕业”的度小满,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而在阿里、京东、百度的金融业务拆分均已尘埃落定后,腾讯的金融业务是否也会迎来独立,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此,腾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观点与态度,认为“没有必要为了拆分而拆分”,金融的核心问题是稳健。是的,稳健才是最重要的,尤其在如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普通开始尝试投资,而只有选择像这样具备严谨风控、清晰信披的平台,投资房产、类,才能让自己的投资更加稳健、收益更加丰厚。免责声明:本文由入驻悟空说自媒体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悟空说立场。
提供最新最全P2P网贷资讯
"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的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富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电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