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名下有多少上市公司司名下房产交易怎么做

上市公司抢先卖房?这家公司一口气卖掉45套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陈冬生
  年关将至,开启了扎堆卖房模式。据中国记者统计,四季度共有20家上市公司出售名下,11月以来已有13家公司公告卖房,上市公司年末卖房变得更加密集。
四季度上市公司扎堆卖房
  四季度,已经有20家上市公司纷纷加入“卖房”大军。记者统计发现,除了(600114,)、(300152,)尚未确定评估价外,18家上市公司累计出售房产转让价(评估价)总和达4.32亿元,但这20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总和竟然亏了4000多万。
   这20家上市公司中,10家房产转让价格高于前三季度净利。记者还发现,四季度卖房的上市公司中,8家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亏得最少的(600421,),前三季度亏98.8万元;亏得最多的(002181,),亏损超2.4亿元。
  对于出售房产的目的,多数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是为了盘活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不过有意思的是,多数上市公司为盘活闲置资产,出售了个别房产,但有家上市公司一口气卖了45套房。
  上周五晚间,东睦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出售三处非生产性房产,包括住宅房产22套、商业办公房产23套,以及住宅所带的11个车位。该三处房产虽未经评估,但截至日,其账面净值合计近2054万元。
  对于出售房产的原因,东睦股份表示,“为盘活非生产性房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率”。
  今年9月,上出现了一波“卖房潮”,当时正值房市火热,一批面临亏损的上市公司开始卖房求生,引起广泛关注的便是(200468,)“卖房保壳”。
  市场是自由流动的市场,有人卖自然就有人买,据不完全统计,共有(002458,)、(002565,)、(600661,)、(300013,)、(002636,)、(002807,)6家上市公司四季度发布了买房公告,且多数金额较大,4家公司购买价超过5000万。
  益生股份11月22日公告称,拟以约5900万元购买北京一处房产。公告显示,该房产主要用于日常办公、产品展示、推广、客户接待、业务洽谈等综合业务,有利于提升公司外部形象,引进专业的优秀人才,加快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广告宣传和品牌策划推广。
炒楼――(002168,)投资有道
  记者注意到,深圳惠程10月份发了两次卖房公告,累计出售房产12套,总价达4805.03万元,其前三季度净利润仅为501.54万元。
  深圳惠程这两年似乎一直投资有道,除了在房价高点甩卖房产,去年还炒股大赚了1.15亿元。
  10月17日晚,深圳惠程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房产中介公司公开出售公司位于北京、南京、长沙、武汉、石家庄、福州、兰州、长春等地的8套房产,根据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本次房产处置事项评估总价合计3355.64万元,占公司2015年经审计净资产的2.89%,预计产生收益约1700万元,占公司2015年经审计净利润的13.25%。
  据统计,深圳惠程今年4月1日到9月30日期间已处置了9套房产,成交金额合计约4639.57万元。另有2套待处置,评估总价合计约441万元,总计5080.57万元。深圳惠程今年已卖及将卖的房产已经多达19套。
  10月25日,深圳惠程发布的2016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34.58%;净利润501.54万元,同比下降95.51%。深圳惠程表示,营业收入同比增加是由于报告期订单增加,处置部分投资性房地产。
  深圳惠程这两年似乎一直投资有道,去年炒股大赚了一笔。
  深圳惠程2015年年报称,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37万元,同比减少33.15%,净利润为12833.15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其中收益就有1.15亿元,占净利润的近九成。不过,深圳惠程三季报显示,投资收益同比下降84.89%,公司称是报告期证券投资投入余额减少所致。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60.843.63%27.419.99%90.939.70%98311.8527.386.87%75254.16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6.478.41买入18.85--买入46.29--买入31.03--上市公司频繁甩卖名下房产 某公司一年出售50多套
今年来多家上市公司出售名下房产的交易帮助外界得以窥见企业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介入了房地产市场。由于不同企业对房产类资产的列账方式不同,企业持有的房产数量向来难以估算。
据人民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今年披露出售名下房产的上市公司就有十余家,出售的房产数量从1套到30多套不等。而出售的理由,则多为盘活现有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回笼资金等。
最新的案例来自于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自,600268.SH),该公司今年将名下位于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沈阳5个城市的6套房产挂牌出售,6套房产的评估价值近650万元,约为该公司去年净利润的4%。国电南自未披露这些房产取得的时间、成本。
来自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工钢构,600496.SH)的案例则显示出,房产价格近年来的快速攀升能给这些企业带来如何可观的回报。
精工钢构本月出售了位于深圳的6套海景别墅,总成交金额达到2870万元,是买入时的3倍。由于这些房产项目计提了巨额折旧费用,在出售时其账面价值已经只有原值的一半,因而这些房产的处置预计给公司带来超过2000万的收益,将大幅提高公司的利润规模。
根据精工钢构的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为1.1亿元,一季度的净利润2169万元。以此计算,本月仅出售房产的收益就将和一季度净利润持平,占到去年全年净利润的四分之一。
类似于精工钢构这样的案例为外界识别企业持有的房产数量带来了难度。由于非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通常将买入的房产以固定资产入账,而上市公司通常不会详细披露固定资产的信息。此外,固定资产因计提折旧导致其账面价值不断下降的状况正好与房产实际价值的不断攀升形成反差,这为单独识别出企业持有的房产带来了巨大障碍。
今年早些时候,深圳市惠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惠程,002168.SZ)挂牌出售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石家庄等地的34套房产,这些房产以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入账。去年,该公司还处置了19套房产。
尽管难以准确计算企业持有的房产数量在规模庞大的房地产市场的占比有多少,以及其对市场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但有学者认为,非房地产和建筑类企业对房地产的投机性投资是助长中国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因素之一。自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房价暴涨引发了监管层的担忧,中央在去年底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并采取多种措施给市场降温。
两位学者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The Great Housing Boom of China)中指出,中国房价和土地价格增速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超过同期的国民收入增速,企业资金的“脱实向虚”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尤其是那些在经济转型时期拥有高资本收益率的企业的投机性购房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增长速度。
该论文指出,在房地产预期回报率(即预期房价增长速度)高于固定资产回报的情况下,本身具有高资本回报的企业,由于对未来中国转型结束后的低资本回报率的理性预期,会将本来投于实体经济的资金不断流向房地产,直到两者的预期回报率相等为止。而当这些企业固定资本回报率长期高于一个经济体平均收入增长速度的时候,房价的增长速度也自然会在长时间里高于该经济体收入的增长速度。
论文研究认为,助推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有3个关键因素。首先是中国在过去十几年的资本高投资回报率依赖于从传统部门到新兴部门所转移的廉价劳动力,而这一高资本回报率会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最终结束。
其次,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对资本外流的控制导致当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时出现所谓的“资产荒”,即可投资优质资产稀缺和流动性泛滥的局面。这两个因素为资产泡沫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假设这个经济体同时具有很高的固定资本回报率,但是这么高的回报率在经济转型完成之后却不能被维持,那么未来早晚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对其它资产(比如房地产)的需求一定会因为固定资本回报率的下降而开始急剧上升。”论文指出。
第三个则是中国的土地稀缺性和空间不可流动性以及相关土地政策,使房地产有别于黄金等可流动性资产成为投资者用作投机性投资渠道的充分条件。
“土地的稀缺性、不可流动性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有限供给,外加能够进行大宗交易的特性,使投资者容易对房子作为另外一种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的强劲需求形成预期。在这个理性预期诱导下,企业家在资本回报率尚处于高位时便积极进军房地产进行投机性投资,导致资金 ‘脱实向虚’。”论文写道。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个人与公司的房产交易问题!
请教各位律师:最近我看中一套房子,房屋性质是住宅,但是产权人是公司,作为我个人买家来说,交易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规避风险?谢谢!
浏览次数:0
可以委托律师代理全程陪同购房,详情面谈
房天下知识为您分享了一条干货
可聘请律师办理!
下载房天下APP
提问获取更多回答
ask:3,asku:1,askr:170,askz:15,askd:19,RedisW:11askR:4,askD:224 mz:nohit,askU:0,askT:0askA:230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上市公司频繁甩卖名下房产 一家公司近一年出售50多套
学者研究认为,非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性购房助长了泡沫的形成。人民网资料图片。
人民网北京5月25日电(卢志坤) 今年来多家上市公司出售名下房产的交易帮助外界得以窥见企业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介入了房地产市场。由于不同企业对房产类资产的列账方式不同,企业持有的房产数量向来难以估算。
据人民网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今年披露出售名下房产的上市公司就有十余家,出售的房产数量从1套到30多套不等。而出售的理由,则多为盘活现有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回笼资金等。
最新的案例来自于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自,600268.SH),该公司今年将名下位于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沈阳5个城市的6套房产挂牌出售,6套房产的评估价值近650万元,约为该公司去年净利润的4%。国电南自未披露这些房产取得的时间、成本。
来自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精工钢构,600496.SH)的案例则显示出,房产价格近年来的快速攀升能给这些企业带来如何可观的回报。
精工钢构本月出售了位于深圳的6套海景别墅,总成交金额达到2870万元,是买入时的3倍。由于这些房产项目计提了巨额折旧费用,在出售时其账面价值已经只有原值的一半,因而这些房产的处置预计给公司带来超过2000万的收益,将大幅提高公司的利润规模。
根据精工钢构的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为1.1亿元,一季度的净利润2169万元。以此计算,本月仅出售房产的收益就将和一季度净利润持平,占到去年全年净利润的四分之一。
类似于精工钢构这样的案例为外界识别企业持有的房产数量带来了难度。由于非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通常将买入的房产以固定资产入账,而上市公司通常不会详细披露固定资产的信息。此外,固定资产因计提折旧导致其账面价值不断下降的状况正好与房产实际价值的不断攀升形成反差,这为单独识别出企业持有的房产带来了巨大障碍。
今年早些时候,深圳市惠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惠程,002168.SZ)挂牌出售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石家庄等地的34套房产,这些房产以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入账。去年,该公司还处置了19套房产。
尽管难以准确计算企业持有的房产数量在规模庞大的房地产市场的占比有多少,以及其对市场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但有学者认为,非房地产和建筑类企业对房地产的投机性投资是助长中国房地产泡沫的重要因素之一。自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房价暴涨引发了监管层的担忧,中央在去年底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并采取多种措施给市场降温。
两位学者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The Great Housing Boom of China)中指出,中国房价和土地价格增速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超过同期的国民收入增速,企业资金的“脱实向虚”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尤其是那些在经济转型时期拥有高资本收益率的企业的投机性购房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增长速度。
该论文指出,在房地产预期回报率(即预期房价增长速度)高于固定资产回报的情况下,本身具有高资本回报的企业,由于对未来中国转型结束后的低资本回报率的理性预期,会将本来投于实体经济的资金不断流向房地产,直到两者的预期回报率相等为止。而当这些企业固定资本回报率长期高于一个经济体平均收入增长速度的时候,房价的增长速度也自然会在长时间里高于该经济体收入的增长速度。
论文研究认为,助推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有3个关键因素。首先是中国在过去十几年的资本高投资回报率依赖于从传统部门到新兴部门所转移的廉价劳动力,而这一高资本回报率会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最终结束。
其次,中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对资本外流的控制导致当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时出现所谓的“资产荒”,即可投资优质资产稀缺和流动性泛滥的局面。这两个因素为资产泡沫在经济转型时期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假设这个经济体同时具有很高的固定资本回报率,但是这么高的回报率在经济转型完成之后却不能被维持,那么未来早晚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对其它资产(比如房地产)的需求一定会因为固定资本回报率的下降而开始急剧上升。”论文指出。
第三个则是中国的土地稀缺性和空间不可流动性以及相关土地政策,使房地产有别于黄金等可流动性资产成为投资者用作投机性投资渠道的充分条件。
“土地的稀缺性、不可流动性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有限供给,外加能够进行大宗交易的特性,使投资者容易对房子作为另外一种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的强劲需求形成预期。在这个理性预期诱导下,企业家在资本回报率尚处于高位时便积极进军房地产进行投机性投资,导致资金 ‘脱实向虚’。”论文写道。
(责编:伍振国、孙红丽)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上市公司卖房升级 多公司剥离房产业务股权
分享到微信 上市公司卖房升级 多公司剥离房产业务股权第一财经 19:45:00 简介:转让持有的房地产公司全部股权,整体剥离房产业务,持续的上市公司卖房热潮,正在开启升级版模式,其中不乏一些主营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
转让持有的房地产公司全部股权,整体剥离房产业务,持续的上市公司卖房热潮,正在开启升级版模式,其中不乏一些主营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
新黄浦(600638.SH)10月10日公告称,拟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挂牌转让所持一家房地产公司的55%股权。这家位于上海的房产公司,名下拥有一项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房地产资产。而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务在新黄浦的营业收入中,占比高达90%左右。
新黄浦并非孤例。在此前后,中航地产(000043.SZ)、国农科技(000004..SZ)等多家以房地产为主业,或占比过半的上市公司,均已计划整体剥离房地产业务,意欲向生物医药、金融、物业管理等领域转型。然而,其中部分公司新的业务尚未形成规模,利润贡献度尚低。在此情况下,这些上市公司卖房度日,又还能维持多久?
卖房升级剥离房产公司股权
*ST珠江(000505.SZ)10月10日发布公告称,将以公开挂牌的方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转让全资子公司三亚万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万嘉酒店)100%股权,以及位于三亚市三亚湾路212号的三栋别墅房产。其中万嘉酒店去阿奴股权挂牌价2.77亿元,三栋别墅挂牌价为3500万元。
今年8月份以来,上市公司掀起了一波卖房热潮。而根据公开信息,今年以来,已有7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房产交易公告。《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资料粗略统计,8月至今,至少已有15家上市公司计划出售房产。
随着&卖房&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一些上市公司房产交易的力度、步伐已然升级,直接剥离从事房地产业务或持有房地产资产的公司股权。其中,中电广通(600764.SH)、新黄浦、国农科技、中航地产等多家公司均是如此。
新黄浦10月10日披露称,拟在上海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上海鸿泰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鸿泰房产) 55%股权,挂牌价则参考市场价,且不低于资产评估价格。鸿泰房产注册资本6.03亿元,主营业务为在批租地块内进行房地产开发经营、租售;物业管理等,该公司拥有占地面积约 13877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的上海浦江国际金融广场项目。
国农科技甚至不惜降价剥离房地产子公司。该公司10月10日公告称,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二次挂牌期间,其已将作价6434.91万元,将所持全部北京国农置业99%股权,全部转让给深圳市百盛通投资有限公司。而今年7月至8月,国农置业首次挂牌价为1.07亿元,此次转让降价幅度达到40%以上。
与上述数家公司并非完全以房地产为主业不同,主营地产业务的中航地产,此前也宣布了剥离房地产业务的计划。此前的9月30日,中航地产披露资产出售预案,拟整体出售房地产开发业务,其中包括出售七家全资、三家控股的房地产子公司,以及位于南昌的中航国际广场二期项目。根据评估,截至7月31日,拟出售资产评估预估值合计为23.2亿元。
自去年以来,尽管诸多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行情火爆,但上述上市公司拟出售的房地产业务却效益不佳。如中电运通,其计划出售90%股权的子公司北京金信恒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金信恒通),主要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其中房产共 6 项,总面积共 9054.57 平方米,已办理房产证部分面积 5250.79 平方米,投资性地产总面积1.61万平方米, 7057.43 平方米土地已取得土地证。
虽然坐拥诸多房地产资产,但金信恒通却已资不抵债。数据显示,该公司截至今年7月底,金信恒通总资产3443万元,净资产-1525万元,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42万元、145.8万元。
而新黄浦计划转让鸿泰房产,业已处于亏损状态。公告显示,截止 6 月底,该公司总资产24.3亿元,净资产5.96亿元,同期营业收入 0 元,净利润则亏损155万元。而国农科技转让的国农置业,则已多年没有新增房地产开发项目,唯一现存项目位于江苏省海门市。
卖房度日还能维持多久
意欲脱手的房地产资产,虽然情况各有不同,但有此计划的上市公司,却大都面临共同的处境:主业不振甚至严重亏损,急于借助甩卖资产保壳,或通过剥离房地产业务进行转型。
以国农科技为例,虽然尚未到保壳的地步,但业绩不佳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年报数据显示,国农科技2015年营业收入1.2亿元,净利润仅为124万元,其中房地产业务收入6844万元,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达56.82%,为其最为重要的业务。
对此,国农科技称,该公司主要从事医药制造与房地产开发业务,但房地产开发业务已多年无新增项目,未来将集中资源发展医药业务,形成在特定医药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线。
新黄浦、中航地产的情况,则大致属于同一类型。2016 年上半年,新黄浦实现营业收入7.22亿元, 净利润1.07亿元,相对于其他公司情况尚可。在2016年半年报中,新黄浦称,今年上半年,其房产开发项目全面进入收尾阶段,金融业务则是着力打造的新增长来源。上半年,新黄浦参股的中泰信托,实现净利润1.52亿元。此外,该公司还持有华闻期货、江西瑞奇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下称瑞奇经纪)100%、43.9%的股权,而华闻期货除了经纪业务,资管、投资咨询、风险管理三大创新业务资格也已完备。
相较于上述几家公司,*ST珠江、中电广通情况则有些类似。今年上半年,中电运通营业收入1.48亿元,净利润1234万元。而在2015年,该公司净利润亏损1.25亿元,扣非后则亏损1.28亿元。
中电广通盈利改善,与出售子公司股权密切相关。今年2月,该公司通过转让控股子公司北京中电广通科技有限公司股份,消除公司亏损源,使净利润同比增长 1266.42%;转让子公司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股份,则使其获得转让款 1.77亿元,使现金流得到改善。今年7月,该公司已经启动重组。
而*ST珠江也是急于保壳,并在进行重组,8月1日,*ST珠江公告称,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置入京粮集团旗下京粮股份100%股权,交易作价24.19亿元,主营业务由房地产开发转为植物油加工及食品制造行业。
但问题在于,2016年上半年,*ST珠江的重组并不顺利,此前还曾收到深交所问询函。2014年、2015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1.07亿元、1.73亿元。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净利润仍然亏损4737.05万元,保壳已经迫在眉睫。
不过,对于这些上市公司来说,卖房度日,还能维持多久,却是一个大大的疑问。如国农科技,其转型的医药业务,目前规模甚至还不如房地产。2015年,其生物医药业务收入仅为4990万元,比2014年该下降了近1200万元,降幅达到19.47%。今年上半年,其生物医药收入仅为2185万元,毛利率则同比大降29.97%,房地产业务收入则达到7970万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
新黄浦的情况虽然稍好,但也不容乐观,尽管已经转型金融领域,但利润贡献却并不见佳。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华闻期货净利润还亏损436万元,瑞奇经纪同期净利润也仅有70.7万元,中泰信托情况虽然稍好,该公司持股比例却不到30%。
在此情况下,房地产业务仍是新黄浦主要收入来源。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房地产业务收入6.79亿元,其中房地产销售、出租合计收入6.26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接近90%,仍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新黄浦披露的鸿泰房产利润状况,存在自相矛盾之处。10月10日公告显示,鸿泰房产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则亏损155万元。但其半年报却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3059万元。而除了鸿泰房产,新黄浦的其他房地产相关子公司,却经营不济,绝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编辑:林倩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1-;。
第一财经APP第一财经日报微博第一财经微信服务号第一财经微信订阅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达名下有多少上市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