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治坚:科技类股票龙头有泡沫吗

专访金融分析师伍治坚:白领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
来源:搜狐文化
  导言:伍治坚的新书《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青睐。其实,在当下高速运转的社会里,投资已经成为很多白领、中产阶级保护自己财产不受通胀侵蚀而贬值的方式。但是,中国人的投资观念似乎还没有完全跟上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科学、理性的投资方式,更有甚者,把投资当成了投机。因此,很多人都怀揣着赌博的心态进入了投资领域。
  到底什么是正确、科学的投资方式?白领们又改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呢?金融分析师伍治坚给出了自己的专业看法。
  作者介绍:伍治坚,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士)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硕士),是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持证人)。伍治坚于2010年在新加坡创建了五福资本(Woodsford Capital Management Pte Ltd),五福资本以证据主义投资哲学为指导原则,专注于海外美元资产配置。
  很多金融行业都是“寄生虫” 追求不道德的利润
  搜狐读书:伍治坚老师您好,《小乌龟投资智慧》是一本科普类有关投资的书籍。您作为一个专业从业者,为何会写一本这样的通俗读物?
  伍治坚:在我书的前言里面,我曾经提到:我的目标是在亚洲设立一个新的行业标杆。这个行业标杆的核心是:投资者的利益第一。 在金融投资行业,有太多的寄生虫将他们自己的利益放在投资者之上,眼睛里只盯着短期的佣金和各种巧立名目的费用,被贪婪迷惑了心智而丧失了道德良心。这是我写此书最重要的原因。
  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金融投资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刚需,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投资理财的需求。不过,金融行业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多金融机构就是我所谓的“寄生虫”,它不产生任何价值,而是通过吸取别人的血液,使自己变得更肥硕。
  由于这些“寄生虫”追求利润的方式非常不道德,导致我们很多投资者没有获得应该得到的投资回报,成了人傻钱多的典型代表。我来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去医院看病,如果医生告诉我,我的大部分收入都是制药厂给我的回扣。作为病人,我肯定会担心医生是否会给我仔细看病,而不是整天想着给我开那些最贵的药物并从中获利。
  金融投资领域也是如此。比如,很多投资人都依赖第三方理财机构去帮我们选择应该赚钱的投资基金或者理财产品,但是绝大多数所谓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它们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推销理财产品和基金的返佣。这样的话,它们销售的动机就在于推销那些收费最高的基金和理财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投资者需要睁大眼睛,防止自己成为丧失道德的“寄生虫”牺牲品。
  所以我这本书就是要让大家提高智慧,成为聪明理性的投资者。
  投资者不能渴望一夜暴富 应老老实实进行投资
  搜狐读书:普通大众,可能只是把投资当成了一件业余赚钱的手段。他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弱点?应该如何克服?
  伍治坚:我将这本书起名为《小乌龟投资智慧》,就是考虑了你说的这个问题。很多投资者,尤其是经验不足的投资者,他们都喜欢做“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他们渴望一夜暴富,希望买到一个可以翻十倍、百倍的股票,从而实现金融自由。
  但事实上,我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结论,这完全是天方夜谭。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告诫大家这些问题,给大众起到一种投资启蒙教育的作用。不要幻想自己成为“兔子”,这只是水中月。更聪明的投资者应该老老实实,做一只踏踏实实的“乌龟”。
  此外,我的副标题是: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中小型个人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是资本市场中绝对的弱者。比如,我们这些个人投资者缺乏信息,金融专业知识不足,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收集数据和信息,更无法像那些大机构那样去雇佣投资行业的博士生来帮助我们做投资分析。
  一个弱者,如果想要获得投资比赛的胜利,那么他首先需要做到知己知彼,认识到自己的弱点,然后再想办法去弥补自己的弱点,做到取长补短。我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帮助大家如何在这方面提高自己的胜算。
  投资并不是投机 投资者绝不能有赌博的心态
  搜狐读书:现在,国内投资非常火爆,很多人也特别疯狂。国内有些人对投资这个行业并不抱友善的态度,觉得用钱生钱是投机取巧。您在国外也生活了很长时间,您觉得中国的这种观念正常么?应该如何改变?
  伍治坚:有些人可能会认为 “拿钱生钱”是“不道德”的手段。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普遍的观念,毕竟我们改革开放已经将近40年了。
  现在的中国,其实大家都已经接受了市场经济。很多人都明白,如果我不理财的话,我可能就会受到损失。我如果只是单纯的把钱放在银行里,那么利息经常跑不赢通胀,我和我的家庭的购买力会逐年下降。
  回顾过去的40年,我相信很多中国人都很清楚,如果没有早一点买房,那现在肯定是追悔莫及。这就凸显了投资的重要性。
  投资给人比较负面的印象,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人其实在投机。比如,2015年上半年,股市非常火爆,上证指数在短短几个月内上涨了几千点。当时,国内形成了全民炒股的风潮。我清楚记得,我当时回国参加同学聚会。席间得知,几乎每个人都往股市里面投了钱。很多人都觉得股市会冲破一万点。
  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2015年下半年股市泡沫破裂,股票指数急速下跌。很多人因为加了过高的“杠杆”和融资,导致倾家荡产。我身边就有朋友给我打电话向我借钱,说如果不补齐保证金就要被强行平仓,后来这位朋友还把家里房子卖了去补他股市里的保证金。
  投机其实并不是投资,其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我在《小乌龟投资智慧》中专门讲到了这个问题,并将投机和赌博做了一个类比。我甚至列出了一个表单,叫做十一种症状。很多时候,如果我们的投资者有了这些症状,就需要自我警惕,因为他可能已经不是一个投资者,而是一个赌徒了。写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告诫广大读者,不要把投资变成赌博游戏。
  社会歧视存在“智商税” 不用知识武装自己就会处于劣势
  搜狐读书:其实,现在中国的阶层已经慢慢板结化,有钱的人可以通过投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可能永远没钱。您如何看待现在中国阶层流动的问题。
  伍治坚:我是一个证据主义者。我们在产生自己的意见或者看法之前,需要做严谨的分析,收集可靠的证据,才能得出自己客观的结论。
  我觉得说阶级固化已经形成,有点言之过早,这个还需要证据支持。不管穷人是否更穷,富人是否更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社会存在一种智商税。如果人们不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智商来武装自己,那么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我这本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科普教育。我希望让更多的人重视知识的力量,敦促大家去努力提高自己的财商。对于一个金融“小白”或者中产阶级来说,他们的起始资金不可能有富豪那么多,因此在理财方面有先天的弱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在智商和知识方面提升自己,来弥补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弱点。
  搜狐读书: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商?
  伍治坚:首先,要多读书。其次,我在书中也讲了,要注意很多人常犯的错误,并从其他人常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让我在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很多人都会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之中,特别是中年男性。
  如果我问你,你的驾车技术是高于平均水平还是低于平均水平?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告诉你,我肯定高于平均水平。我们在马路上看到有些车横冲直撞,我们都觉得对方的开车技术很差,不会想到自己有任何问题。但我们也知道,一定有一半人的开车技术是低于平均水平的。
  这样的过度自信在金融投资中也随处可见。很多人,特别是男性,对于自己的投资能力都过度自信。由于金融机构对散户投资者进行的洗脑教育,让我们产生一些奇怪的观念,即认为自己只要读了一些金融报纸,看了一些财经报道,就能像巴菲特那样“化腐朽为神奇”,在股票市场上呼风唤雨了。但事实上,这完全是我们不切实际的幻觉。很多诺贝尔奖得主,比如达尼尔卡纳曼,威廉夏普等,就明确指出,散户战胜市场是完全不可能的。
  要克服这些行为学偏见,我们就需要从自我教育着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来帮助自己少犯错误,成为更为聪明和理性的投资者。
  白领人群应选择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搜狐读书:在中国投资,政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吧。
  伍治坚:这涉及到市场有效性的问题。我比较推崇被动型投资,即放弃选股。我提倡投资者们通过购买并长期持有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来实现自己的投资目的。
  有很多人会说,中国经济环境不如美国那么有效,因为它还是发展中国家。但这并不代表任何一个散户都能轻松战胜市场。
  举个例子来说,中国现在有3千多家公募基金,2万多家私募基金,这些都是机构投资者。中国的股市即使不像美国那样有效,但其有效程度可能也超过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读到过靠得住的证据证明中国的散户,甚至是公募基金在扣除税费之后能够战胜市场的研究。有一些关于公募基金回报和大盘指数回报之间的比较研究,但这些研究通常犯了一些诸如“选错基准”之类的错误,即用一个大股票基准去和选中小股票的基金回报做对比。
  如果没有证据表明个人投资者有持续战胜市场的能力,那么更好的选择是老老实实做个“小乌龟”,接受市场平均回报,购买并且长期持有那些成本最低的指数基金。这也是我反复在书中强调的“小乌龟的智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宋晨希)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泡沫是如何形成的?泡沫是如何形成的?芷梦论市百家号今天的这篇文章,要从大约400年前的一个故事说起。1636年5月,后金国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正式改国号为“大清”,定都沈阳。同年9月,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在麻省坎布里奇创建。也是在这一年,欧洲的“郁金香之都”荷兰,发生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为疯狂的资产泡沫事件之一:郁金香狂热(Tulip Mania)。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郁金香的平均价格上涨了200倍。在1637年2月份郁金香价格达到顶峰时,一株顶级郁金香Semper Augustus的市场价格达到了12英亩土地(约49,000平方米)。另一株顶级郁金香Viceroy的市场价格高达2500荷兰盾。当时一个有经验的工人一年的收入约为150荷兰盾。也就是说,一朵花的价格相当于一位工人16年的薪水。但是从1637年2月份开始,郁金香的价格急速下跌,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从峰顶跌到谷底。从泡沫开始形成到最后破裂,这场轰轰烈烈的资产大戏不到一年就以悲剧收场。如果我们纵观过去400年的人类历史,就会发现像“郁金香狂热”这样的资产泡沫事件层出不穷。对于资产的狂热追捧,到最后没有下一个“傻子”愿意接棒导致的恐慌性大跌,这样的行为习惯似乎存在于我们人类的基因里,形成了一种没过几年就会再次出现的历史规律。1720 年,英国发生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南海公司股价泡沫破裂事件,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在短短一年中上涨10 倍,然后猛跌90%,令无数投资者损失惨重。这些蒙受损失的投资者中,包括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伊萨克牛顿。牛顿在这次事件中损失了大约2万英镑,其购买力大约相当于2002年的300万美元。后来牛顿说:我可以精确计算天体的运行,但却无法估计人类的疯狂程度。可见即使是最聪明的科学家,也免不了犯非理性错误的时候。1980年代开始,日本的经济规模不断上涨,其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价格也相应上升。以日经指数计算的日本的股市,从1980年的6,000点左右,飙升到1989年的40,000点左右。在短短的十年内,日本股市上升了6倍,是全世界回报最好的股票市场。日本的地价,其上升幅度也令人眩目。以1989年日本的地价来算,其土地价值的总和是美国全国所有地价总和的4倍。我们不要忘了美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也就是说,按照平均尺价来算的话,日本的平均地价是美国的100倍。日本东京银座广场(Ginza plaza)地区的地价为每平方米25万美元 -- 这可是在1989年!每一个在东京或者大阪拥有一两套房子的日本人,跑到国外都是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1989年,日本的三菱集团以8亿4千6百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Rockfeller Center)51%的股份,震惊了美国的舆论和大众。要知道,洛克菲勒中心可是美国资本主义的象征,而这只是日本投资者在美国进行的跨境收购中最夺人眼球的一桩买卖而已。从洛杉矶到纽约,从商业大厦到电信公司,财大气粗的日本人让美国人真正见识了什么叫“不差钱”。但是,好景不长。在1990年左右,日本的股市和房市泡沫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开始破裂,从此开始了长达20年,甚至更长的“失落期”。一直到今天,日本的房价和股价还是远远不及1989年时达到的高峰。像上文中提到的荷兰和日本的资产泡沫,历史上还有很多。比如1999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2008年左右的世界散装船运费(Freight)泡沫,2008年的美国房地产泡沫,以及2012年左右的大宗商品价格泡沫。所有这些泡沫都经历了酝酿--》上冲--》历史新高--》瞬间破灭的相似过程。有这么多的前车之鉴,为什么还不断有新的泡沫出现并且破裂?我们人类是不是都不长记性,好了伤疤忘了疼?对于资产价格泡沫这个问题的研究,大致上有两大学术流派。第一派叫做“市场有效”派。197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金融教授尤金法码(Eugene Fama)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后来该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渐渐发展成金融学中的一个主流,在高等学府的金融系里成为必教科目之一。在“有效市场假说”体系里,法码教授将市场分为三种:弱有效,半强有效,和强有效。在弱有效市场中,证券过去的历史价格对未来没有预测作用,通过技术分析来判断证券未来的价格走向纯属浪费时间。在半有效市场中,所有的公开信息都被证券价格充分消化,不管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都无法预测证券未来的价格。而在强有效市场中,即使是内幕消息也无法帮助投资者提高预测的准确度。那么我们面对的市场,到底和理论上的“有效体系”有多接近呢?根据美国经济学家Fischer Black的研究(Fischer Black, Noise, 1986),他的结论是:绝大部分市场在绝大部分时候(90%)都是有效的。虽然有时候确实会有市场无效的时候(比如1999年的科技泡沫),但那还是属于非常少数的情况。但即使像1999年那样在事后看来非常“明显”的资产泡沫,要想在事前准确的做出判断,甚至从中获利,其难度要远远高出很多人的想象。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经说过:要想在事先就发现一个泡沫,那是非常困难的。泡沫只有在破裂后,我们才能确认它的存在。从诞生开始,“有效市场假说”就受到金融从业人员不断的质疑。即使是今天,在中国还有很多基金经理,券商和理财机构销售对于“有效市场假说”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市场有很多无效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只要看一下蜡烛图,读一些公司研报,就能轻松战胜市场,取得非常好的投资回报。然而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市场即使不是完全有效,要想在事前就准确预测到市场的高点和低点,并且及时逃出或者买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本专栏的历史文章《通过择时买卖股票靠谱么?》(https://zhuanlan.zhihu.com/p/)和《主动型基金经理的窘境》(https://zhuanlan.zhihu.com/p/)对于这个问题有更为详细的分析。第二个影响比较大的学术流派,叫做“行为学派”。在过去几十年中,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领域产生了诸如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席勒(Robert Shiller)这样的诺贝尔奖得主。在2000年出版的题为《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的书中,美国的席勒教授试图对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作出解释。根据作者的阐述,在牛市周期,投资者们兴奋异常并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到达令人目眩的和不可持续的高度。但是在熊市周期,投资者们沮丧不已,将资产价格压低到不可思议的低水平。席勒将这种现象称为“回馈轮回(Feedback Loop)”,即较高的价格导致更多的乐观,甚至更高的价格,而市场的悲观情绪则导致更多的抛售。一个典型的泡沫,在前半个时期属于典型的“正向回馈轮回”,而到了后半部分则成为“负向回馈轮回”。人类的非理性情绪变化,是泡沫产生并且破裂背后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对于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密斯(Vernon Smith)和另外两个同事在2000年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研究人员邀请了一组实验对象来参加一个炒股模拟大赛。整个模拟大赛耗时2小时。这些实验对象被告知,在这两小时内,他们互相交易的股票会分15次红,也就是说每过8分钟分一次红。根据计算我们可以得知,每次分红后,该股票的基本价值会下降,因此其理性价值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但是在实际的炒股模拟大赛中,该股票的价格走向完全背离理论上的基本价值。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第一次玩这个游戏的“菜鸟”(上图实线),在模拟过程中制造了一个典型的价格泡沫(上图中间凸起部分),该泡沫在临近模拟大赛结束时破裂,股票价格最终回到基本面。而如果这些玩家被给予机会再试一次,他们交易得出的股票价格(上图虚线)就要靠谱得多,和股票的基本价值非常接近。很明显的,这些“菜鸟”在第二次玩模拟赛的过程中学聪明了。研究人员在不同的地方邀请了不同的参与者参加这个实验,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游戏参加者体现出来的一些典型的行为学偏见,比如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等等。这些行为学偏见让游戏参与者做出了不理性决策,导致了泡沫的产生。只要市场中有很多参与者,特别是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噪音”交易者,那么市场中出现资产泡沫几乎是必然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隔几年都会经历一个经济泡沫的原因之一。关于市场是否理性,以及泡沫是否可能在事前被认定,“市场有效”派和“行为偏见”派之间的学术争论旷日持久。2013年,瑞典皇家学院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颁给法码(有效市场派)和席勒(人类非理性派),就是想向世人释放出这样一个信号:市场是否有效,泡沫能否被发现,不是一个那么容易回答的问题。像上文中提到的这些争论,可能还会持续很久。聪明的投资者,需要明白,即使市场不是百分百有效,要想提前准确预判泡沫的出现并且从中获利,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上文中提到的席勒教授,早在1996年就指出美国科技股票价格存在泡沫。但是如果投资者按照那个逻辑在1996年开始卖空科技股的话,那么他还没有等到2000年泡沫破裂的时候,可能就已经破产好几次了。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去预判泡沫的出现和破裂,那么一个更好的策略就是多元分散,长期持有。多元分散,需要在时间,资产类型和国别等多个维度实现。多元分散,是一种谦虚务实的投资态度:勇敢的承认自己没有能力战胜市场,没有能力提前预判并发现市场的高点和低点。因此我们选择用时间换空间,通过拉长投资周期的方法,降低短期和集中投资带来的波动性和风险,稳定的获得多种资产提供的长期平均回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伍治坚新书《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终于上架啦。在京东,淘宝,亚马逊中国或者当当搜索书名或者作者名,都可以购买到该书。或者也可以点击这里购买本书:http://product.dangdang.com/.html数据来源:Gunduz Caginalp, David Porter and Vernon Smith, Overreaction, momentum, liquidity, and the price bubbles in laboratory and field asset markets,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Financial Markets, No.1, 24-48, 2000Fischer Black, Noise, Journal of Finance, V41, Issue 3, July 3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芷梦论市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讲解个股 点评大盘 分享操作心得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美股估值高么?_股市实战(gssz)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美股估值高么?
导读&&从2009年以来,美国股市已经连续涨了8年多了。现在买股票有危险么?目前的美股估值算高么?如果不买股票,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投资?在我和广大读者朋友们进行交流的时候,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美国股市已经连续涨了好多年啦。现在买股票还来得及么?美国股票的估值是不是太高了?我是否应该等市场回落了再买?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好好讨论一下这些问题。先来说说美国股票估值的问题。当我们想判断某个国家的股市是贵还是便宜时,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标准进行衡量。比如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现率(PCF)、等等。每一个比率的计算方法,也各有不同。比如市盈率,我们可以基于上年度盈利、过去几年的平均盈利、或者预期盈利进行计算。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公司每年的盈利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上下波动,因此如果以过去一年的盈利来计算市盈率,会发生市盈率上下波动过于频繁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美国金融教授罗伯特席勒提出,应该用过去10年的平均盈利来计算,并剔除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10)”。以周期调整市盈率来计算的话,目前(2017年8月)美国股市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盈率在29.90左右。如果我们回顾过去100多年,美国股市历史上的平均市盈率为16.8倍左右。目前的美股估值,是除了1999年互联网泡沫之外的第二高值。因此以这个标准来看的话,美股估值偏高。但是在得出美国股票太贵这个结论前,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拿今天的股票市场估值和过去100多年的历史平均数对比,不一定合理。100年前的美国,没有美联储随时准备出手“救市”;没有证监会监督公司治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没有严格的会计制度。从这些角度来看的话,股市的平均估值本来就应该比100年前更高,因为现在投资股票要比那时候安全很多。其次,在过去30年间,美国股市发生了两个明显的变化:发放红利(Div)的公司数量减少,同时选择回购(Buy Back)的公司数量增加。上面两张图显示了这一变化趋势。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发放红利的公司比例,从1980年代的95%左右,一路下降到2010年的75%左右。而公司用于回购自己股票的资金,则连续上涨,甚至在年间超过了它们发放的红利总额。从金融统计角度来看,如果不考虑税费的影响,公司发放红利和回购股票的效果是一样的,都是股东的收益。如果公司选择回购股票,那么其股价就不会像发放红利那样产生下跌,因此公司股价的估值也会更高。第三,影响公司股票估值的另一个因素是“流动性溢价(Liquidity Premium)”。如果一样资产的流动性很差,放到市场上无人问津,那么投资者在购买前就会考虑再三。除非该资产提供足够诱人的回报率,否则不轻易出手。因此流动性越是好的资产,其溢价越低,价格越高。在过去30年,二级市场上的股票(大市值)流动性越来越好,同时交易成本越来越低。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投资者,要想买卖美股,在智能手机上点几下按钮就能实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股票的平均估值上升也算合理。如果我们回顾过去美股的历史估值,确实有这个规律存在。在上文中我提到过,1880年到现在的平均市盈率为16.8倍。但是如果我们从1960年开始算,那么平均市盈率为19.9左右。而如果从1980年开始算,平均市盈率又进一步上升到21.7左右。当下29.9倍的市盈率,虽然还是显著高于21.7倍的历史平均,但是看起来没有和16.8倍的历史平均相比如此夸张。由于罗伯特席勒教授的影响力,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10)是各大金融机构使用最普遍的股市估值标准之一。但是该市盈率本身并不能被用来做预测。席勒教授本人从1996年开始警告当时的美国股市估值太高,但是纳斯达克指数一直要到2000年才开始下跌。如果投资者从1996年就开始做空股市,那么他会遭受灭顶之灾。如果投资者从1996年开始等待,那么他就需要连续4年忍受“孤独寂寞”。这要比绝大多数人想象的难得多。事实上,很多人确实等不到估值回落,在泡沫破裂前又被上涨的股市吸引再度在更高的价位买入股票,导致最后更大的损失。读者朋友们也可以这么想:如果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可以被用来预测股市的涨跌的话,那么就没有金融机构和基金经理在像2000年那样的时候亏钱了。大家都能变成股神了。我明白,以上的讨论还是无法解开很多人心中的那个结:为了防止自己购入过贵的美国股票,我们是不是应该选择等待,等到市场下跌后再进场购入?针对这个问题,美国的Elm Partner做过一个很有趣的研究(Haghani and White, 2017),让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这篇研究中,作者回顾了美国过去115年的股市历史,想从中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当股市估值偏高时,如果退出股市进行等待,会不会得到更好的投资回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定义“估值偏高”。该研究的作者,将股市估值偏高定义为周期调整市盈率(CAPE)高于历史平均1个标准差(1 sigma)。然后他们统计了在这种情况下接下来3年的股市回报表现。& &&&该研究的作者经过统计后发现,当美股的估值处于“偏高”的情况时,股市价格在接下来的3年中有56%的概率会下跌10%,有44%的概率会上涨30%。也就是说,如果股民选择等待而不购买股票,那么在接下来的3年里,大约有56%的机会会赚到10%(因为市场下跌),同时有44%的机会会损失30%(因为市场上涨)。将这两个数学概率结合起来,等待不进场的平均数学期望值为损失7.6%。这就是不购买股票的“机会成本”。如果我们将时间轴拉长,从3年延长到5年,那么投资者等待入场时机所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会更大。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时间越长,股市上涨的可能性和幅度也越大。有很多研究表明,通过择时来提高自己的投资收益,其难度要远远高于任何人的想象。绝大部分职业基金经理,他们产生超额收益的来源是其择股能力,而非择时能力。如果您对关于“择时”的实证研究感兴趣,请百度或者谷歌搜索“伍治坚” 关键词“择时”,可以找到不少相关的研究文章。因此,应对美股估值可能偏高的更好方法,是在全球不同国家的股市,以及不同的资产之间实现多元分散配置。目前美国以外发达国家股市的CAPE大约为18.5倍左右,新兴经济体股市的CAPE约为14左右,都显著低于美国股市。同时,我们需要在不同资产之间定期坚持再平衡。再平衡可以帮助我们自动实现“买低卖高”。当某个资产的估值越来越高时,我们通过再平衡可以不断的卖出该资产,并买入那些被低估的资产,由此获取一些额外的投资回报。多资产分散投资,加上再平衡的配置策略,要比择时等待最便宜的买入时机的方法科学和靠谱的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伍治坚是《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的作者。在京东,淘宝或者当当搜索书名或者作者名,都可以购买到该书。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类股票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