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大画幅相机多少钱的相机,为什么拍出来的照片画质差那么远

348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全幅相机只是传感器尺寸大了,为什么说画质就比APS-C好呢?-土地公问答
全幅相机只是传感器尺寸大了,为什么说画质就比APS-C好呢?
全幅相机只是传感器尺寸大了,为什么说画质就比APS-C好呢?
我所理解的半幅只是在等焦距全幅相片的中心裁剪,如果仅仅如此为什么大家都说全幅画质是优于半幅?如果真的全幅画质更优,原因又何在呢?
先说结论,画质上确有较大提升下面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全画幅和APS-C在画质方面的差别&( 注1:如果你只使用raw格式,那么一切以jpeg照片去比较机身画质的方式都是不科学的,因为不同的jpg算法会产生很大差距,而单反相机不同于手机的定位,大部分人更加注重后期处理,所以raw更具有比较意义。注2:jpg算法的差距可参照iphone和其他宣称和iphone使用相同传感器的手机的画质差距)基础部分:1.感光能力 :首先由于全画幅传感器面积是aps-c的面积的倍,这意味着同等工艺,技术下(注意是同等工艺,技术)感光能力也有相应倍数的提升。(可参考:DxOMark by DxO Labs上的camera sensor rating的可用iso数据)如图下显示dxomark可用iso基本符合倍率关系:举例:使用相同像素的APS-C画幅相机d5200和全画幅相机d600,比较拍摄样片,会发现d5200在iso1600的噪点水平大致和d600在iso3200噪点水平相当。以上都是raw拍摄,100%裁剪,一个是d5200的iso1600拍摄,一个是d600的iso3200拍摄,你能分辨出哪张噪点更多么?以上都是raw拍摄,100%裁剪,一个是d5200的iso1600拍摄,一个是d600的iso3200拍摄,你能分辨出哪张噪点更多么?问:网络上总有人说“同等画幅,像素数越高也就是像素密度越低,感光能力越差,噪点越多”是正确的么?答: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因为他们所说的结果都是基于在100%放大的情况下比较,如果一个像素是1200w另一个是3600w,那这么比完全就是耍流氓。正确的比较方式应该是把两台像素不同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缩成相同大小的照片,然后去比较噪点,也就是说去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d800的照片和d600不会有多少差别。当然另一方面,确实像素数更低的情况下感光能力确有轻微提升(注意轻微),比如说即使把d800的照片缩到d3s的尺寸,画面纯净度依然比不过d3s,只是差距远不如你想象中”像素密度越低,高感越好“来的那么明显吓人。如果按那个说法那d7000和d800像素密度也基本相同,那样d800高感岂不是和d7000差不多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都是在相同cmos工艺这个情况下进行比较,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厂商工艺不尽相同,如果拿老5d和高感最好的APS-C相机比较,差距可能非常小。2.清晰度 Clarity(对锐度和分辨率的一个综合):使用全画幅镜头,如图由于全画幅相机更加充分的利用了成像圈,这就是说两个不同画幅的相机尽管像素相同,但全画幅相机拍出的照片解析力更好(FX为全画幅,DX为APS-C)举例:解析力相似的两个镜头适马50 和适马35 安装在d600上,35 1.4安装在d5200上(为保证大致相同的35mm等效焦距),由于d600更加充分的利用了成像圈,照片相比d5200会有更高的解析力。3.动态范围 Dynamic Range(胶片上称作宽容度)画幅越大,动态范围越容易做大,但不同于感光能力,目前动态范围方面各厂家技术差距较大,其值与画幅的相关性较低。其值高低主要与与cmos工艺,模数转换电路等有关。举例:尼康d4s只有而d810却是佳能6d只有然而电影摄影机red epic dragon只有APS-H大小的传感器 动态范围有14.84.色彩深度 Color Depth和动态范围情况类似。其他需注意的部分:1.问:全画幅是不是一定比APS-C好。答:在体育摄影领域,APS-C有它独有的优势,那就是可以赚焦距,相同焦距的镜头,由于APS-C所能利用的成像圈更小,所以视角也要更小,这样如果你需要拍摄远距离物体,那么3600像素的d800和1600w像素的d7000拍摄出来的东西,裁成相同视角的照片后,不会有太大的区别,那么你要是个体育记者何必多花那么多钱买d800呢。可能例子不够好,但这里你大概能明白的我意思了吧。至于用全画幅同时升级更好的镜头 个人认为所带来的成本会大幅度提高,所以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APS-C会是个不错的选择。PS:厂商引入了35mm等效焦距这一说法去更加确切的描述视角,用以区别于镜头的物理焦距。比如APS-C的焦距转换系数为佳能为所以35mm等效焦距=焦距转化系数*镜头物理焦距。那么相同35mm等效焦距的全画幅相机和APS-C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的视角是相同的。2.问:全画幅和APS-C还有什么区别?答:(1)在使用相同等效焦距镜头,镜头调成相同光圈,拍摄同一物体,全画幅可获得更浅的景深(说白了就是虚化效果更强)。(2)全画幅价格更高。废话&﹏&(3)由于只讨论画幅,对焦等其他机身性能方面就不在本文讨论范围。3.问:再多举几个具体例子讲一下全画幅的优势。答:(1)由于全画幅的高感更好,下雨天里,6d即使用70-200 F4 IS,效果也不比60d用70-200 差(忽略焦距)。(2)17-40 F4在60d上等效焦距是你只能拿他当标准变焦用。在6d上就相当于超广角了。
好问题。作为ic designer,很想好好的回答此问题。现阶段想到的几点有:(1)单个sensor面积越大,flicker noise越小。(2)单个sensor面积越大,sensor之间的mismatch越小。(3)sensor见光面积越大,信燥比越高(假设热噪声一样)。(4)工艺肯定有关系,但是怎么一种逻辑关系还没想好。比如sony 180nm制程的sensor普遍比佳能0.5微米的sensor动态范围大。(5)高感应该还跟数字处理芯片有关,比如用digic5的650d的高感要比用digic4的7d高感要好。留作待改,欢迎同僚指正!
你的理解是对的,aps-c画幅和全幅的最大差别就是在全幅中间裁了一块,这也是回答你自己问题的答案啊。细说就是信息量,全幅CMOS面积是aps-c的倍,这意味着,其它任何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的信息存储量就是后者的倍。不仅摄影,在数字领域,信息量越大,承载的内容就越多。抛开各家CMOS的差别不谈,决定画质最重要的是信息量。然后说说分辨率,前面有人提到了传感器密度或像素密度,全幅更低,意味着单个像素的获取的进光更多(归根到底还是信息量),内容更丰富,噪点越少。这个结论是对的。但这里有个本末。实际上这是aps-c画幅的机器为了跟全幅拼“名义分辨率”的策略而已。这个事情是两面的,像素密度并非是越低越好,否则一块CMOS只有一个像素那密度自然是最低了,成像却只有一块色块。像素密度本身也是科技进步的结晶。只能说全幅传感器平衡了单位信息量(决定噪点、ISO和动态范围)跟信息解析度(决定名义分辨率,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几千乘几千)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最优化的折中。而aps-c为了数据上的好看做大了像素密度(销售需要),其它与单位信息量相关的画质方面必然受损。更小画幅的DC就更不用提了。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透视。很多人总会走进一个误区,认为apc-c的“等效焦距”跟全幅的物理焦距是一样的。其实不然。要理解这个很简单,还是提主提到的,残幅只是全幅上截取的一部分画面,物距相同时,透视是一样的。在相同主体大小的情况下,你不可能买个50mm的头装在残幅机器上就认为是全幅75mm或85mm的透视了,这是骗自己。所谓“虚化”、“空气感”、“通透性”,残幅不如全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50mm焦距的头,aps-c的机器只能拍75mm焦距的范围,透视、景深、虚化等却还是50mm的。 关于透视,评论里@孙啊提到的补充比较中肯,我贴过来: 透视的确只和物距有关,和镜头焦距没有直接关系。不过有间接的关系。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时,为了保持主体部分的构图相同,离物体的距离也会发生变化,于是透视也变了。但残幅机器未必画质整体都是弱于全幅机器的。莱卡哈苏很多残幅机型,画质可以跟部分佳能、尼康入门级全幅单反有的一拼(当然价格也是。。。)。当然这与CMOS水平、镜头、相机构造都有很大关系。核心的区别还是处理信息量的能力,虽然获取的信息量少,但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成本也高),而其它全幅机可能会有一些丢失。但这对于消费级的几千元的残幅机,没有什么可比性。
普遍来说,全画幅的单个像素大小大于APSC,也就是会有更高的动态范围,这点至关重要。其次,你所见到的照片都是缩图的,把更大成像圈的图缩成一样大的图,画质好坏自己看咯。当然大部分人云亦云的人也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对于数毛爱好者来说,APSC跟FX比没太多差距。但别人买了贵机器总得给人显摆不是吗?别人拍的烂恰好用了差机器总要给人甩锅不是吗?
一个10平的猪圈养10头猪喂100斤料,跟一个100平猪圈也养了10头猪喂1吨料。后面养出的猪能:“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头,足够吃半年”
首先是像素密度的差异,同样像素下,画幅大的传感器要比画幅小的像素密度低,单个像素的进光量就大,像素密度小传感器的高感,暗部过渡等都会比半画幅强;另外镜头的分辨率是有限的,像素密小的传感器100%放大也会更好。然后是景深,同样的等效焦段,同样的光圈下,画幅越大的传感器景深越浅,很多人追求的虚化在全画幅上表现更好。还有机内优化,同样一块感光器,机内优化的不同也会让图像产生差异,比较典型的比如说索尼的有损RAW,尼康D750的全局高斯模糊降噪什么的。。。。。。
相同的像素放在一大一小的两块cmos里,你觉得是挤在一起的那块画质好还是排列有序的那块画质好?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尝试了两种机子一样的参数相同环境的拍摄,粗看没有区别,细看区别特别大,尤其是夜景拍摄上,ISO一样时,残幅的噪点不忍直视……
1.同时代电子工艺导致画幅大信噪比高。2.画幅大对镜头要求更低,容易做到更高分辨率。嗯嗯就是如此。但题主别太纠结。电影很多画幅是不如全幅的,光线才是画质保证,内容才是片子价值所在。
嘿,还就是因为传感器大了。----结论比较这个的话还是去同时代的传感器之间的比较,因为题主只问了为什么全画幅会比半画幅画质好,姑且假设所用图像处理引擎相同,降噪算法相同,其他镜头等实验条件相同。在同时代的传感器中,由于工艺水平的瓶颈,全画幅机器较之aps-c画幅的机器有着更高的信噪比,工艺水平更好一些,有着更好的高感性能,反差也能做的比较好。当然其他因素也影响很大,不过这里只问的是传感器不是么?全幅有着先天优势。
v=PHYidejT3KY&list=UUZHbHSrpq6d2sd_jA3M7_bg看视频吧,全幅和apsc的比较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好马配好鞍,你见过手摇车窗的新款宝马车么? 换句话说就是产品定位不一样。全幅相机定位在中高端,在对焦,连拍,ISO,机身材质上都指标优秀,用料十足。相机商努力打造的概念是:全幅 = 高端大气上档次所以全幅相机不仅仅牛在感光原件一个方面。全幅是一个标签,是身份的象征,所以相机商不可能推出很低端的全幅单反。此外,影响画质的因素还有还有图像信号处理工艺,我研究的不多,期待有高人解答。
我是来吐槽排序算法的。本问题排名二三四的答案分别是认真并有效地回答问题、有效地抖机灵、认真地回答问题。而此刻排序居首的居然是一个既不认真又不有效、甚至连赞同数都没有优势的水回答。的新人光环大的过分了吧?折叠我吧
APS-C只是传感器大了,怎么画质就比手机好呢?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正在阅读:为何看到的景色和拍下来的照片差这么远?为何看到的景色和拍下来的照片差这么远?
  【PConline 点评】拍照是门技术活,很多人都相信了,因为有很多人冲着网上看到的美图去到了实地,然后拍同样的照片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也和自己看到的美景差太远了,所以就得出一个结论:我的相机太差了,我技术也太差了。实际上你看到景色不能复制般地拍下来有很多原因,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都是什么因素导致你拍出一张烂照片。为何看到的景色和拍下来的照片差这么远?  当我们拍到一张不怎么样的照片时,我们往往会觉得相机太差了,这么漂亮的景色,居然拍成这样,肯定是这相机不行。于是动了换相机的念头。等换到更好的相机时,拍照质量终于有提升啦,不过还是经常拍不出景色原来的样貌,照片还是丑丑的。这个时候终于意识到是自己摄影技术没到家,回头去恶补摄影常识。修炼成大神后还是经常无法还原景色原来的美,于是乎开始怀疑人生了。  事实上你看到很漂亮的的景色却没办法通过照片去还原,这真不怪你,也不能老是去怪相机。因为你看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物体本来的样子。而相机也有记录影像能力的限制,超过了它能力范围内的都无法记录。所以有些场景拍摄的效果要是能达到肉眼直接观看的效果,才怪!那一定不是直接拍摄所得,要么使用了特殊的配件和拍摄手法,要么通过后期调整过。人脑这个超级计算机为看到的景象做了处理  相机拍不到肉眼所见的理由也很好解释,这和人的大脑有很大的关系。人眼看到的景象是有大脑处理过后才给予你感知的。人的眼球是接收光线的器官,但真正将光线转换为视觉的成像过程是在大脑进行。也因为大脑有较快的处理速度以及海量的存储数据的空间,所以我们最终看到的景象是大脑加工合成过的。  拍照片与肉眼观看差距最大的时候是高反差场景,比如我们站在一个地方逆光看着一个人,人眼可以看清这个人的样貌,也可以看清背后背景的内容。但当我们用相机拍照的时候,往往照片是背景正常曝光的时候人已经全黑了,或是人正常曝光,但背景白茫茫一片已经没有什么细节。相信很多朋友都被卡在这种情况上,和肉眼看的效果比简直没救了好吗!而出现这种差异的奥秘在于人脑过于强大,以至于观看暗部区域和亮部区域时的正常曝光画面都记录于脑中,最后将两者合成的高宽容度画面反馈回意识。形成了肉眼可以同时看清亮部和暗部的情况。眼睛充当了镜头的功能  因此人们常说的人眼宽容度比相机要高的说法是不太正确的。因为最终影响我们所见的是大脑,而眼睛本身只是充当了镜头的角色,通过控制瞳孔大小来控制进光量。之所以可以看到如此高宽容度的景象,最重要的一步是人脑将不同曝光量的景象进行汇总,并且及时调用,使得我们认为看到的景象就是应该如此高宽容度。其实通过眼睛看到的实际景象并不比拍出的高光比照片好多少。眼球的实际通光性能甚至不及一批高端镜头。  为此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你拍的照片没有看到的那么好看,是正常的,如果想还原看到的内容,则必须通过一些手段去模拟大脑做的工作。因此我们有了HDR拍摄手法,可以通过渐变镜这样的附件去改善大光比场景的拍摄,还可以通过后期图像调整来解决难题。使用包围曝光来拍摄多张不同曝光值的照片  HDR拍摄手法是连续拍摄多张不同曝光量的照片,而后通过后期处理来挑选每张照片不同亮度部位曝光量正确的部分进行合成,这种拍摄方式是模拟人脑的合成方法。渐变镜可以降低反光  使用渐变镜可以改善一些风光照片,可以让天空与地面的曝光差降低,但使用渐变镜的局限性较大,只能用于亮度差的位置明显分区域才适合使用。而拍摄高反差的人像,则多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来降低曝光差。拍摄一张保留亮部的欠曝照片,后期很容易处理成高宽容度的照片  如今最简单的方法是后期调整来改善画面的反差,不过对原片质量的要求较高。拍摄时也尽可能地降低曝光值来拍摄。而且对后期处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相当一部分的原片党是拒绝的,所以也只能是少部分人的专利。  除了高反差外,还有很多情况会出现拍照效果与肉眼观看不同,如各种颜色的灯光环境下,相机不能识别正确的颜色等等。这些也都是人类有个强大的大脑在作怪,而相机只是老老实实记录它看到的东西,虽然相机也有贵贱,但这个记录原则还是不变的。因此残酷的结论是你拍的照片觉得不好看,很多时候是因为你看到的太好看而已。如果不愿意花大精力去纠正相机的记录效果,还是接受了这个不争的事实吧。
摄影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同样是手机拍照,为什么别人拍的比你好
 作者: 姚澈 编辑:
  【IT168&资讯】朋友圈是现代人分享生活的绝佳平台,人们沉迷的程度,几乎是每到一地或每吃到一种食物就要先捕捉完美画面才能开始享受,之后修图还会花上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只为了呈现出最美的画面,不过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拍出厉害的照片、修图时又有什么技巧才能像别人一样,吸引到无数赞?学好下面这些技巧,你也能拍出专业美照!  1. 调亮阴影、降低过强的光让画面平衡  调亮阴影、降低过强的光平衡光比,然后在app里的使用滤镜替照片增加温暖的色泽  2.加上暗角及阴影增加亮度  如果主体不够突出,就帮照片加上暗角吧!在四周放上些许暗处,中间的画面就能立刻亮起来,像是图中这张照片的热气球,就因为暗角的帮忙而变的突出。另外,由于原图光线昏暗,还增加了一点自然饱和度、运用锐化的功能使整体画面更为清晰,这些微调都让照片变的更美却看不出修图痕迹。  3. 降低调整强度  极为关键的一点!为了让图片保留真实性,切记在滤镜及编辑上都不要改变的太夸张。当你为照片加上滤镜后,记得要点进去改变强度。另外一个建议是尽量不改变清晰度,使用这些会让图片看起来Photoshop的很严重。  4. 运用人物!风景照中出现人看起来总是比较美  “人会透过影像中的他人产生自己也在同样场景的感受。”想想牵着女友的手环游世界的系列照就明白了。  5. 人物可以帮助照片增加比例感  拥有两千年历史的约旦杰拉什古城,照片里的遗迹规模相当庞大,光看影像就能被它的外观给震慑,因为有人物在中间的帮助,才能反映出建筑真正的大小。  6. 试着从车窗外捕捉高速动态画面  这么做好玩的地方就在于,在看画面前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拍下了什么。  7. 把手机放在车顶上能为影像带来有趣的视觉效果  如果天空的云形状相当独特,它们在车顶上的倒影会让你捕捉到很美的影像。(不过友情提醒一定要固定好,否则很容易被吹飞)  8. 把手机方在水平面的高度一样能制造出特别的效果  9. 裁切成方形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图片裁切成方形会比较好看。很多手机也自带方形拍摄模式。不过如果你用方型模式拍摄,就无法再帮照片裁切出完美的画面,使你少了修图比较的机会。&所以就算是要上传方形照片,也建议用模式模式拍摄而非1:1的方形。  10. 必要的时候用声音键按快门  用声音按快门可以让你在拍摄时更稳定,减少造成模糊的可能。很多手机都有哦!  11. 蹲下拍摄,你会看见有趣的效果  手机的相机景深通常都很差,你可以试着让自己降到地面的高度,这么做能提升画面冲击力。  12. 融入人群、不要背大背包  如果可以就把大后背包留在旅店,避免大背包给路人压迫感。在你要拍摄当地商人或街上的路人时记得事先询问,相信你会因为发现其实大家有多么容易接受这样的请求并给予微笑。  13. 旅行坏天气 = 完美大片日  “无论你在做什么,都不要因为下雨就立刻离开海滩,从照片中你可以发现,雨水和冰雹造就了一张美好的影像。如果晚上下雨或下雪,你可以打开闪光灯用Slow Shutter Cam拍出慢速快门会出现的直条纹效果。坏天气常常也会让云层出现特殊的形状,所以这种时候才是你最该出门拍照的日子。”  14. 帮手机买个防水装置  不要害怕把手机带入水里,网络上就能买到防水设备,水底看见的世界绝对值得你拍摄。  15. 捕捉瞬间的影像、熟悉手机快捷方式  这张飞机飞得极低的画面是用iPhone拍摄的,你需要学会的是如何从锁屏画面转到拍摄模式捕捉影像,每支手机都有自己的拍摄快捷方式,找到属于你手机的方式就能趁短暂的瞬间溜走前抓住它们。  16. 最重要的一点,“走得比任何人都远。”  “不断往上攀爬、当那个最疯狂的人。”要找到美丽的画面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探索,拜访历史遗迹时,绕过那些大家会停下来拍照的地方、远离观光客,让自己不断走远。  “尝试与众不同的经历,过无比精彩的人生,拍大片不过是水到渠成的按下快门。”                              ▲微信扫码关注 更多干货顷刻拥有
相机画幅:APS-C画幅
有效像素:1600以上
最大像素:2000万-5000万
传感器类型:CMOS
传感器尺寸:22.5×15.0毫米
机身材质:工程塑料
图像处理系统:Digic 5+
品牌:佳能 Canon
总像素:1800万以上
数码相机类型:单反
镜头类型:可更换镜头
对焦方式:自动对焦
滤镜直径:无
光圈范围:3.5-5.6
变焦方式:光学变焦
恒定光圈:不是
其它:人物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运动摄影,高清拍摄
曝光模式:自动曝光
曝光补偿:正负3.0EV,间隔为1/3EV
感光度范围:0-25600
白平衡模式:自动
液晶屏尺寸:3.0英寸 宽屏
液晶屏像素:104万像素
取景器类型:光学取景器
液晶屏比例:3:2
触摸屏:支持
旋转屏:支持
机身颜色:黑色
重量:约675g(仅机身)
尺寸:约139.0 × 104.3 × 78.5mm(仅机身)
菜单语言:25种(含简体中文)
打印模式:兼容PictBridge的打印机
快门:1/8000至30秒、B门(总快门速度范围。可用范围随拍摄模式各异)、闪光同步速度为1/250秒
遥控功能:遥控端子:用于快门线RS-60E3 无线遥控:遥控器RC-6
连拍:单拍、高速连拍、低速连拍、静音单拍、静音连拍
自拍:10秒自拍/遥控、2秒自拍/遥控
连拍速度:高速连拍:最高约7张/秒 低速连拍:最高约3张/秒 静音连拍:最高约3张/秒
闪光灯:内置可收回、自动弹起式闪光灯
外接闪光灯:EX系列闪光灯(能用相机设置闪光灯功能)
闪光灯特性:具备无线主控功能
有效闪光范围:闪光指数:约12(ISO 100,以米为单位) 闪光覆盖范围:约17mm镜头视角
存储介质:SD存储卡;SDHC存储卡;SDXC存储卡,※ 兼容UHS-I
拍摄格式:图像记录格式:JPEG、RAW (14位,佳能原创)可以同时记录RAW+JPEG大 短片记录格式:MOV 音频记录格式:线性PCM
拍摄分辨率:L(大):(5472 × 3648) M(中):(3648 × 2432) S1(小1):(2736 × 1824) S2(小2):(1920 × 1280) S3(小3):(720 × 480) RAW :(5472 × 3648) M-RAW :(4104 × 2736) S-RAW :(2736 × 1824)
数据接口:音频/视频输出/数码端子、HDMI mini 输出端子、外接麦克风输入端子、遥控端子、无线遥控
特性:EOS 70D搭载了Dual Pixel CMOS AF(全像素双核CMOS AF) 、采用静电容量方式触摸屏技术、内置了Wi-Fi功能
电池类型:锂电池
电池续航时间:使用取景器拍摄:23℃时约920张、0℃时约850张 使用实时显示拍摄:23℃时约210张、0℃时约200张 短片拍摄时间:23℃时约1小时20分钟、0℃时约1小时20分钟 ※ 使用充满电的电池LP-E6
电池:LP-E6
外接电源:* 可以通过交流电适配器套装ACK-E6使用交流电 * 安装电池盒兼手柄BG-E14时,可以使用5号(AA/LR6)电池
储存卡类型:SD/SDHC卡
屏幕尺寸:3.0英寸及以上
相机画幅:APS-C画幅
有效像素:1600以上
最大像素:2000万-5000万
传感器类型:CMOS
传感器尺寸:22.5×15.0毫米
机身材质:工程塑料
行车视线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sc画幅画质最好的相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