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重生之鸳鸯拆散 小说的txt全集下载!!!谢谢~~~~!

    因为新官上任前都会提前给任所的属官们说出到达日期,故李县令在其到达的前两日,便都搬去了驿馆居住。

  而刘夫人也及时派人来接二丫去泽州府小住。

  二丫因想着,虽说新任的县令会带着家眷而来,只是自己一个未出阁的小姐在此也没多大作用,且自来都是只闻新人笑哪管旧人哭,那些个属官娘子们自会巴结县太爷的夫人,自己在那里反而不美。再说新官到任后,父亲免不了要帮着忙活几日,自己住在驿馆也无趣,而且马上就要起程去京城了,心中也很是舍不得刘夫人,临走前当然要好好聚一聚的。

  不过二丫的不舍之情在见到刘夫人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且添了欣喜。因为刘夫人到时会和她们一块起程去京城。

  原来在褒奖李县令的圣旨到达的同时,对刘大人褒奖的旨意也一起传达过来。是要调了刘大人进京为从四品的工部侍郞,不过因为接下来因要开矿的事儿还需要刘大人的协助,且刘大人在折子上也明言他在此主政期间,致力于水利增产等措施,此时正是紧要关头。若是贸然换了人来,只怕会误了事,故圣上在褒奖刘大人勤政爱民的同时,也表示明年他三年任期将满,这边事情也都处置妥当后,再入京中述职。

  刘夫人便想反正也就一年的时间,且心头事了了,便格外的想念儿女,再者芳姐的生日在十月份,已经有两年时间没给女儿过生日了,而今年恰好又是女儿的及笄礼,对女孩子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仪式,表明以后真正长大可能嫁人了,之前还为错失女儿成人礼而伤神,现在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便不想错过。故刘夫人打算留下那钱刘两位姨娘在此照顾老爷,反正这边基本上也没多少需要后宅应酬的事,让她二人在此也省得一人坐大坏了规矩,她则同二丫一起回京城,相互也好有个照应。

  二丫见此也心中高兴。不过想到刘大人与父亲真是不同人不同命,刘大人进京是阖家高兴的事儿,而自家却有些愁云惨雾的样子。心中想着嘴里的话便有些渗了出来,当然这是因为二丫从心中对刘夫人亲近不设防才会如此,再者她知道这刘夫人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再有刘大人从旁点拨,比自己胡乱猜想要靠谱得多。

  果然刘夫人闻音知雅意,将人都支开后,才慢条斯理地问二丫道:“之前隐约听说你父亲的这个官好像是将军府杨家给的,可是真的?”

  二丫忙答道:“不过是我父亲久没得官,杨浩这才去打了招呼得了这个官,说实在的这可真不是个好缺,差点就性命不保。”

  刘夫人笑道点了她一下:“真是个不知足的丫头!”不过她倒真是感谢杨浩给李县令谋了这个官,解了自家的劫难,于是她又问道:“现如今你身边的曾小兰是杨家特意赠给你的?还有那个年轻的门子?”

  二丫心中一动,轻点了头便不再言语。刘夫人笑道:“如此说来,说你父亲出自那杨家门下倒也说得过去!如此也好,以后你们家的靠山可是皇后母族,想来你父亲将来倒也不愁不官运亨通!我家老爷昨日还说呢,只怕以后还要仰仗你父亲呢?”

  虽然刘夫人说了俏皮话,可是她脸上却并无什么笑意,二丫见了心下了然,便也不再多说此事。

  刘夫人却又对二丫言道,她这边护送的人多,且那陈太太也派了人手车辆进京送些东西,二丫他们人少东西估计也不多,倒不用再费心准备车辆。二丫忙对刘夫人道谢,如此倒是让她们省了好大的心事,银子倒是小事,在尉县是车马难寻。

  又过了几日,李县令那边已是交接完毕,二丫便回尉县,帮着收拾东西。搬家时早就都收拾妥当,大多也没拆包。趁着这个空档,二丫便又送了小梅二两银子,让她回去了,小梅自是万分不舍,却也知与小姐的缘分只怕也就到此了,到底是伤心了好几日才罢。

  小梅走后的第二日刘夫人便派人来送信,说是她已收拾妥当,两日后就是吉日,到时一起在泽州会合。

  二丫自是和刘夫人坐在一辆马车内,刘夫人只留下心腹绵儿和秀儿在旁服侍,将曾小兰遣到其他丫头婆子的车上。曾小兰只想到要回到将军府心里高兴,便也不在意。

  反倒是刘夫人看不过去,教训二丫也不知道收伏身边的人,二丫却笑道:“心不在此,收了又如何,倒不如让她去了!”

  刘夫人见此也笑:“也好,不过是长着一双富贵眼,也未必能好调教好的,反白费了心思。等到了京城,我帮你好好挑丫头。”

  二丫便感激地对着刘夫人一笑,眼睛转上一边,思绪已是飘远。当日刘夫人装作不经间提起杨家时的那番作态,二丫便知自己所想不差。父亲因为杨家得了那个官不是什么隐蔽的事,故朝中得知也不为奇,父亲一个小小七品芝麻官碍不着谁却仍被打压,使得她只能往杨家这边想,再结合前世的种种,二丫便猜测这圣上只怕是有些忌惮皇后母家权势太大,故一边给了他家盛世荣耀,一边又渐渐缩小杨家的权势。只是不知父亲不过边陲小县县令竟也会劳动圣上,倒也太看得起自家了。二丫想到此又觉得自己向来不关心朝堂之事,只是经历那杨浩之事后,便认为圣上对杨浩未必如表面上那样疼爱,然未必不是自己多想了,这才试探着与刘夫人说了那些露酸的话,没想到刘大人夫妇竟也是如此认为,只怕这事实是十之八九了。

  二丫不由暗叹:本以为有了前世的事做底,今世自家便不会重蹈覆辙。哪想到又与杨家连在一起。如果杨家定了谋反的罪名,到时自家必定也会受其牵扯。她也曾想过要不要在杨家事发前想个法子与其交恶,但是一则两者地位差距太大,且父亲现在不过是个闲散的七品小官,拿什么与他交恶,难道要明目张胆地大声嚷嚷与杨家绝交?再者他家现还权势滔天的,自己家这么做不用杨家动手,自有乐于代劳的;三来则是她始终认为杨家是被人诬陷的,且他们怎么说也算是帮过自家,若说素无瓜葛,自己狠狠心闭了眼任他去了,可是如今又怎能作势不理呢。

  罢罢罢,自己就是个穷操心的命,又或者说因老天让自己重活一回,凡事有得有失,必不会让自己的人生过于顺遂。就如这铁矿一事,本以为自己是看戏的,不忍心刘夫人一家的悲惨,便想法去化解,哪里想到自家也是深陷其中。本来因为与杨浩想识,他对自己一家也算是有大恩,便要想法化解他家的劫数,没想到自己家却在不知不觉中陷了进去,可以说他家荣自家未必荣,但他家损自家却一定会损。怪不得那白须仙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让自己多结善缘,像这些个善缘不结能行吗。

  虽然现在还不知如何去化解,不过首当其冲地是不能让杨浩娶了李淑妍。前世里李淑妍与皇帝偷情是不争的事实,在那场谋反的事端中她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无辜的。此时进京倒也不借,正好看着杨浩让他履行当日的誓言。唉,别人都是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自己却要做恶人,誓要把那前世的鸳鸯拆散,也不知上天会给自己什么样的惩罚,做人做到这个损人不利已的份上,只怕世上独此一家。

  想到此,她心中只觉好笑。冷不防却被刘夫人拍了一下:“你一个人在那里傻兮兮笑什么呢?”

  ----------------------

  昨日竟然没有推荐票,亲们,支持支持投张票吧!

}

     前世后续二 皇太后终是寻到了李淑妍母子,李淑妍跪地求道:“求姐姐饶辉儿一命吧,他到底也叫了杨浩八年的父亲!” 太后冷笑道:“他不配姓杨,你还是担心一下你自己吧。” 李淑妍听了,花容失色,太后笑道:“你既然与上皇感情深厚,他独在居在上阳宫,实在清苦的很,你就去陪着他吧!至于杨辉到...

}

点击书签后,可收藏每个章节的书签,“阅读进度”可以在个人中心书架里查看

    一连几天的阴霾天气,本以为会下场大雨,谁知今日竟放晴,阳光格外的好。虽是深秋,却仍是满园花红树绿,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一路蜿蜒,阳光洒在琉璃瓦上一派富贵景象。

  几个丫鬟婆子目送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驶出二门,直至不见踪影才敢散去。丫鬟自去内院回话,几个婆子暂无其他差事,便走到一旁磨牙。

  翠盖珠缨八宝车一驶出二门,便有些婆子小厮赶来簇拥着出了锦乡伯府。车内管事媳妇赵仁家的掀帘看了一眼后面,对着一位美貌夫人笑道:“少夫人您瞧瞧,估计是前段时间崩得太紧了,现在终于天下太平了,那些婆子们还是死性不改,准是又要磨牙编排主子啦!”

  少夫人嗤笑:“不过是捧高踩低趋炎附势!随她们去!”

  赵仁家的笑道:“可不是嘛,不过这次估计捧得是您,踩得是四姑奶奶!”

  少夫人闭着眼笑笑不再说话。

  不过这两位倒是有点神机妙算了,那些婆子们还真是在谈论着府里的几位姑奶奶,吐沫横飞俨然个个都是那茶社酒楼的说书人。

  少夫人知道,若是说起自已谁不夸绵乡伯府的三姑奶奶李淑婉那真是上辈子积了德,真个是命好啊!不过是个乡下丫头,虽说是个小官吏的女儿,可在这达官贵人横流的京城,真是土里的尘埃低到了极点。谁知因为父亲招惹祸事眼看性命不保,却仿佛成了李淑婉直上青云的契机,不仅父亲李达盛得保性命,自已也成了绵伯府里的三小姐。

  绵乡伯府那可是自开朝以来百年的世家名门,开朝时以军功封爵,之后便是书香传家。虽说绵乡伯府早已不如当年声势,然毕竟百年世家余威尤在,虽然在几十年前那场朝堂动荡,也是受了冲击,竟呈败落之势,幸而这些世家们皆连络有亲,盘跟错节,终是有惊无险又起复起来。

  且那府里的两个小姐也是不一般。大小姐李淑媛美貌端庄知书达理,嫁给了当时的平原侯嫡长子。二小姐李淑妍更是了不得,不仅资容美貌无双,更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兼仪态万方,更有人说其是贵人之相。

  伯府三小姐李淑婉麻雀变凤凰,成了平民丫头艳羡的对象。三小姐的好运可不止于此。虽说父亲只是绵乡伯的庶兄,且又没了官,但三小姐嫁给小官吏做个正室夫人还是没问题的。可是人的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虽然李达盛是庶子且屡屡忤逆自已,但绵乡伯府太夫人是个心善的嫡母,更是疼爱孙女的嫡祖母,竟为三小姐谋得嫁给川阳侯嫡次子刘栋的绵绣良缘。

  这刘栋品貌端正,待人温和,才华横溢,在十八岁就中了二甲进士,虽不能承爵,然以三十岁而立之年就已做到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再加上川阳侯府的庇护,前途不可限量!。

  只是不知是不是因为三小姐的到来,分薄了绵乡伯府嫡小姐李淑妍的福气。李淑妍可谓才貌双全且温柔贤淑,是京城上层人家儿媳的上上之选。谁知绵乡伯府认了李淑婉后,李淑妍的二小姐就变成了四小姐,运势也就每况逾下。人人都道其是贵人命,却偏偏嫁给了人称“京城小覇王”的杨浩。

  这杨家乃是几十年前新起来的将门,祖父是护国大将军,父亲是镇国将军,而其姐姐杨清更是贵为当朝皇后,所以杨浩是不折不扣的国舅爷。嫁与这般荣耀之家,夫贵妻荣倒也全了这“贵人”之名。然外面的花团锦绣终是遮掩不住内里的腐朽不堪。

  因为姐姐与他相差近十岁,对于这好容易得来的嫡子嫡孙,全家难免过于宠溺,故养成其骄纵跋扈冲动暴虐的性子。这种爱用拳头说话的人又怎么会懂得怜香惜玉,且又不学无术,才貌双全的李淑妍嫁给他真是牛嚼牡丹,不知疼煞多少青年才俊。

  偏这霸王嫌弃在京城耍不痛快,又跑去边关,吃了败仗且脸上受了伤,于是本就不好看的脸更是破了相,真真成了凶神恶煞。吃了败仗的将领都会受相应的责罚,可这位却没事人一样,照样在京城横冲直撞。谁让人家好命,有个疼爱他的皇帝姐夫呢。

  在当今还是太子时就娶了杨浩的姐姐杨清,并对其宠爱有加。而彼时太子妃忧心母亲体弱弟弟年幼,恐人照顾不周,故亲自照看,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太子爷爱乌及乌,对于这个稚儿小舅子疼爱起来不比儿子差。杨浩闯的大大小小的祸,总是太子在后边给他善后。于是当太子成了皇帝后,杨浩闯祸的本领也就更大了,就连皇宫里的贵人娘娘们,他看不顺眼说打就打,谁让人家靠山硬呢!

  后来杨浩更是一路高升成为理国公,李淑妍成了国公夫人倒也不枉了她那无双才貌。可是谁知这杨家如此富贵体面犹不知足,竟唆使太子造反,真是辜负了皇帝对杨家的恩宠和信任。幸好苍天有眼,百姓有福,终是被皇帝及时发现控制,并发秘旨将驻守边关的杨家人捉拿,只待押解回京城一并处置,这才免了这场弥天大祸。

  皇帝到底念旧,只将皇后废黜贬入冷宫,太子圈禁,只杨家一门8岁以上男子处斩,女眷及8岁以下男丁发配边疆,不罪及妻族及其他。本以为一场血风腥雨,竟是处置得如此轻风细雨。一时间人人皆呼当今乃是贤明仁君,此是天下苍生之福。

  又有人惋惜国公夫人李淑妍,为其求情。到底是皇帝仁慈,赦了李淑妍的罪责,判其与杨浩和离并允她不必去边疆,且其7岁儿子杨辉可与其一同回绵乡伯府。但李淑妍自感杨家罪孽深重,要出家皈依佛门以赎其罪,因放不下儿子,只好在家庙带发修行,待时机成熟再行剃度。

  而今日淑婉就是此事结束后第一次回娘家,后因姐妹情深,只在娘家略坐便起身,要去城外李家家庙看望堂妹李淑妍。

  淑婉正朦胧中,就听赵仁家的说:“少夫人,家庙到了”

  淑婉睁开眼睛,扶着赵仁家的下了马车。家庙四周原本郁郁葱葱的林木,已有些凋落,显出一丝萧索之意,毕竟也是深秋了。淑婉深吸一口气,感觉受这不同于侯门深宅的清新气息。

  赵仁家的问道:“少夫人,您是先去看静空师父还是去看四姑奶奶?”

  淑婉看了一眼赵仁家的道:“自是先去看长辈!”

  说着也不进家庙,竟是沿着一条小径逶迤而去。

  赵仁家的忙带着丫鬟婆子紧紧跟上。

  只一会儿,便来到了一处尼姑庵,刚一进庵门便有小尼姑迎上来。看到是川阳侯府的二少夫人,小尼姑也不说话,只静候一边,等二少夫人及赵仁家的过去,便引了被二少夫人留在后面的丫鬟婆子去客房休息。

  淑婉和赵仁家的默默走到一处偏僻的幽静小禅院。淑婉走向前去敲门,片刻就听到有人走开开门。

  随着门打开,就看到一位穿缁衣着禅帽慈眉善目的老尼正和煦笑站在那里。

  淑婉忙向前搀扶着老尼,亲呢地叫道:“祖母!”又皱眉向院内看了一眼“您怎么亲自来迎呢,静安呢?”

  赵仁家的也早就行礼,低声叫道:“静空师父!”

  静空也不理她,只接着淑婉的话,笑道:“静安能舍了家人,陪我在此清修已属不易,又佛云众生平等,岂能拿她做奴婢?况我忖度你今日或许过来,便一早打发了去!”

  说着话二人已走向院内,赵仁家的在后面关好门,低着头跟在后面。

  禅房内放着两个蒲团,静空自坐了一个,淑婉也依偎在老尼身边坐了下来,赵仁家的自在房门外答应着。

  淑婉搂着静空的胳膊,盯着前面的木鱼怏怏地说道:“前段时间府里府外人心惶惶,都快三个月没过来了!府内一切都好,您这儿还好吧!”

  静空眯了眼转动着念珠,笑道:“我在这里很好,庵里对我很是照看,且不说现今事多,就寻常你们也不用时时过来,反倒使我沾了红尘!”

  淑婉看着面前一脸穆然宝相的祖母,已隐隐有了出世的迹象来,不由心中一黯。

  赵仁家的在门口认为主子们暂时也使唤不到自己,且静安师父不在连个茶水都没有,于是悄声去小厨房煮茶去了。

  这边厢,淑婉正仔细打量着静空,看她气色也好,便也放了心。只是不知再说些什么,便跪正在蒲团上默默陪着祖母,心中却暗想:果真是人不能胜天嘛?

  如此过了一会儿,静空却又开口道:“你们都是孝顺的,只我落发出家已是方外之人,红尘种种于我已是前尘往事,早就忘却了!你们各自珍重罢!”

  静空又道:“你告诉你父亲,凡事不要太过于强求,已是尽了心便可无憾,名利不过浮云耳!”

  淑婉动了动嘴唇终是没说出话来。室内重又寂静无声。

  淑婉看了看外面,对祖母说道:“祖母,堂妹现也在家庙清修,待我过去打个照面,再过来陪您午膳!”

  静空却睁开眼道:“如此正好,我这正有一事需你相帮,却也是你该还的债……”

  淑婉不由大为惊奇地看向祖母,正要相询,却不料此时外面赵仁家的“啊”地一声大叫:“你是什么人?”

  淑婉听到外面赵仁家的声音有异,忙起身向外走去,一看之下不由心惊胆战全身僵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生之鸳鸯拆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