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居民消费升级步伐逐步加快提升步伐吗?

正在加载...小号标准大号特大号关闭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超40%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析消费热点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8月2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在扩大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分量越来越足。上半年,消费升级带来的拉动效应点亮了中国经济成绩单。
1、居民消费升级步伐逐步加快
假日旅游、网络购物、乡村休闲……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加速,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做大做优消费“蛋糕”的趋势日益凸显。
“上半年,一些消费升级类的商品增速加快。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0.6%和14.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服务消费升级势头也很明显,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39.3%和37.8%,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销售同比增长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车(轿车)高4.2个百分点。”刘宇南举出的一连串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
今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环境日趋改善和旅游产品多样性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
上半年,我国体育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预计今年年底,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达近1万亿元,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健身休闲产业和竞赛表演业增速均超过20%,航空、击剑、山地户外等体育消费蓬勃发展,成为体育消费的新热点。
不仅在传统领域,网上销售、农村居民消费等新兴领域消费潜力也在持续释放。
随着“互联网+”向更多传统消费领域持续渗透融合,网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1万亿元,同比增长30.1%。此外,随着农村地区交通、物流、通信等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电子商务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很快,乡村市场比重逐步提高,上半年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5%,增速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
2、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今年五六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落,这一情况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是否意味着消费增长动能放缓?未来我国消费将呈现出怎样的态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消费情况非常重要的统计指标,但它主要统计的是居民实物消费,不能完全反映出居民服务消费的发展情况。我们要全面分析消费运行情况,不能仅仅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个指标。从综合服务消费和实物消费总体情况看,我国消费仍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刘宇南回应指出。
刘宇南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也是如此,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家政这些服务消费十分活跃。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40%,占了消费的“半壁江山”。
其实,从实际数据看,反映实物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不算低。近年来,我国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达36.6万亿元。
“在这么大的一个总盘子上,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增长9.4%,增速是不低的。”刘宇南说,我国消费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继续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说明消费品市场的供给比较充裕。
刘宇南判断,随着汽车进口关税下调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一些季节性影响也会逐步消除,短期负面影响因素逐步减弱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应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同时,随着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消费软硬环境不断健全,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也会逐步提高。总体而言,我国居民消费仍会保持平稳增长。
3、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整体已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转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的特征。
未来应如何增加国内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如何增强居民对国内消费市场的信心,改善消费预期?
“未来促进消费,就是要围绕消费升级的方向,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满足基本消费,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激发潜在消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刘宇南说。
刘宇南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推进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
“要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持续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家政这些居民需求旺盛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社会力量和市场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服务产品。”刘宇南说。
为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刘宇南建议,建立健全适应平台模式、共享经济等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政府要积极提供一些制度供给,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鼓励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的产业加快发展。(记者 李慧 刘坤)
作者:李慧 刘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数说安徽?
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
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消费一直保持着稳健增长势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在稳步提升。全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8908亿元。  居民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由2011年的39.8%下降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 41.5%下降至35.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011年的 13181元增长至 2015年的17234元,农村常住居民支出则由4957元增长至8975元。  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热度持续升温。其中全省私人轿车由2011年末的96.3万辆增长至2015年末的254.6万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1年末的 32.1平方米增长至 2015年末的34.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由35平方米增长至46.76平方米。  网上消费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2015年,全省纳入统计的178家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 114.5亿元,增长77.8%。(本报记者 胡旭)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超40%-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超40%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析消费热点问题
日 09: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慧 刘坤
关键词:消费品;刘宇南;居民;体育;零售;升级;服务;经济增长;供给;增加值
内容摘要:1、居民消费升级步伐逐步加快假日旅游、网络购物、乡村休闲……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加速,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做大做优消费“蛋糕”的趋势日益凸显。3、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整体已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转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的特征。为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刘宇南建议,建立健全适应平台模式、共享经济等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政府要积极提供一些制度供给,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
关键词:消费品;刘宇南;居民;体育;零售;升级;服务;经济增长;供给;增加值
作者简介: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8月2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在扩大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分量越来越足。上半年,消费升级带来的拉动效应点亮了中国经济成绩单。
  1、居民消费升级步伐逐步加快
  假日旅游、网络购物、乡村休闲……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加速,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做大做优消费“蛋糕”的趋势日益凸显。
  “上半年,一些消费升级类的商品增速加快。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0.6%和14.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服务消费升级势头也很明显,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39.3%和37.8%,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销售同比增长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车(轿车)高4.2个百分点。”刘宇南举出的一连串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
  今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环境日趋改善和旅游产品多样性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
  上半年,我国体育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预计今年年底,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达近1万亿元,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健身休闲产业和竞赛表演业增速均超过20%,航空、击剑、山地户外等体育消费蓬勃发展,成为体育消费的新热点。
  不仅在传统领域,网上销售、农村居民消费等新兴领域消费潜力也在持续释放。
  随着“互联网+”向更多传统消费领域持续渗透融合,网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1万亿元,同比增长30.1%。此外,随着农村地区交通、物流、通信等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电子商务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很快,乡村市场比重逐步提高,上半年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5%,增速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
姓名:李慧 刘坤 工作单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于翠杰)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www.cssn.cn. all rights reserved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超40%——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析消费热点问题|增加值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超40%——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析消费热点问题
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超40%——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析消费热点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万亿元,同比增长9.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8月2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在扩大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分量越来越足。上半年,消费升级带来的拉动效应点亮了中国经济成绩单。1、居民消费升级步伐逐步加快假日旅游、网络购物、乡村休闲……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加速,我国消费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做大做优消费“蛋糕”的趋势日益凸显。“上半年,一些消费升级类的商品增速加快。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0.6%和14.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整体增速。服务消费升级势头也很明显,全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39.3%和37.8%,运动型多用途汽车销售同比增长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车(轿车)高4.2个百分点。”刘宇南举出的一连串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今年以来,随着旅游市场消费环境日趋改善和旅游产品多样性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增长12.5%。上半年,我国体育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风口”。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预计今年年底,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达近1万亿元,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健身休闲产业和竞赛表演业增速均超过20%,航空、击剑、山地户外等体育消费蓬勃发展,成为体育消费的新热点。不仅在传统领域,网上销售、农村居民消费等新兴领域消费潜力也在持续释放。随着“互联网+”向更多传统消费领域持续渗透融合,网购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1万亿元,同比增长30.1%。此外,随着农村地区交通、物流、通信等消费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电子商务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很快,乡村市场比重逐步提高,上半年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5%,增速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2、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今年五六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回落,这一情况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是否意味着消费增长动能放缓?未来我国消费将呈现出怎样的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反映消费情况非常重要的统计指标,但它主要统计的是居民实物消费,不能完全反映出居民服务消费的发展情况。我们要全面分析消费运行情况,不能仅仅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个指标。从综合服务消费和实物消费总体情况看,我国消费仍保持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刘宇南回应指出。刘宇南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也是如此,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家政这些服务消费十分活跃。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40%,占了消费的“半壁江山”。其实,从实际数据看,反映实物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不算低。近年来,我国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达36.6万亿元。“在这么大的一个总盘子上,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增长9.4%,增速是不低的。”刘宇南说,我国消费市场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继续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说明消费品市场的供给比较充裕。刘宇南判断,随着汽车进口关税下调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一些季节性影响也会逐步消除,短期负面影响因素逐步减弱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应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同时,随着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消费软硬环境不断健全,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也会逐步提高。总体而言,我国居民消费仍会保持平稳增长。3、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整体已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转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的特征。未来应如何增加国内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如何增强居民对国内消费市场的信心,改善消费预期?“未来促进消费,就是要围绕消费升级的方向,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满足基本消费,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激发潜在消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刘宇南说。刘宇南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推进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要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持续引导社会力量进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家政这些居民需求旺盛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社会力量和市场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服务产品。”刘宇南说。为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刘宇南建议,建立健全适应平台模式、共享经济等创新发展的法律法规,在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政府要积极提供一些制度供给,积极培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消费新热点,鼓励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的产业加快发展。(记者 李慧 刘坤)
文章关键词: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南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