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疑似售价被下架微信提现多久到账限制怎么解决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拼多多遭遇“假货”风波 A股公司隔空喊话要求下架假冒品
原标题:拼多多周末刷屏!创维怒怼,红蜻蜓中枪?律师、分析师这样说……
日前,拼多多带着“未满3岁”与“拥有3亿活跃用户”的巨大反差在纳斯达克敲了钟,80后创始人黄峥一夜之间身价超过刘强东。
这家公司站在拥有10亿用户的微信肩膀上,沿着“农村包围城市”的消费降级路线,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日渐成熟的江湖里杀出一条血路。
但突围是需要代价的。市场质疑声此起彼伏,拼多多正在遭遇着淘宝几年前的“假货”风波。正如黄峥自己所说,拼多多这个3岁小孩身上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眼前充斥着可见的危险与挑战。
“假冒品”风波
拼多多平台上存在售卖山寨、假货产品的情况,诸如类似新闻此前屡见网端,但受关注程度或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如今随着公司上市,在更多双眼睛的关注下,拼多多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被放在了聚光灯下。
7月28日,创维数字(000810)大股东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针对拼多多购物平台出现大量假冒创维品牌的电视产品销售的问题发布声明称,公司正与拼多多严正交涉,要求其即日停止所有假冒创维电视产品的展示及销售活动。公司保留追求拼多多及相关侵权方责任的全部法律权利。
据了解,在拼多多平台上售卖的假冒创维品牌多样,诸如创维先锋、创维云视TV、创维嘉、创维美、创维酷酷、创维试听、创维e家、创维等等。
7月29日晚间,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拼多多小程序上搜索上述关键词,仍然能够看到创维云视TV产品,产品宣传图上打出“原装正品 质保三年 免费换新”、“假一赔十”等字样,售卖的商家有两家,产品详情介绍内容几无二异。
其中一家商家名为“他她家”,另外一家名为“样样电器商行”,产品分为电视版和网络版,尺寸从19寸到30寸不等,价格也有高低。
整个产品页面除了产品标题里写着“创维云视TV”字样外,详情介绍里没再出现过该字样,产品图片上面也并无“创维”等标识。记者尝试通过聊天界面联系该商家进一步了解产品,却显示聊天功能已关闭。
记者随后登陆创维官网,输入“创维云视”关键词,却显示“找到0条搜索结果”的字样。也就是说,创维旗下并未生产出售这款电视产品,这款产品涉嫌“假冒”。对此,创维要求拼多多停止展示及销售假冒品。
除创维电视外,商家在拼多多平台上出售假冒产品的消息屡见不鲜。
记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曾有红蜻蜓投资者爆料称,在拼多多里看见宣传红蜻蜓皮鞋,但点进去却是“香港红蜻蜓”。
另外,记者在拼多多平台上搜索苹果手机、茅台酒等关键词,发现搜索结果里,部分产品与市场熟知的iPhone、贵州茅台酒官方售价相距甚远。
近日,有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上回应与拼多多的合作关系,南极电商(002127)在互动易平回答投资者关于是否与拼多多有业务往来的提问时表示,拼多多是公司合作的电商平台之一,公司授权经销商在拼多多平台上开设店铺,销售授权品牌、品类产品。
智度股份(000676)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和拼多多有业务合作关系。
律师:电商平台有审核不严之过
那么,法律上如何鉴定电商卖的是假冒、伪劣产品?作为给这些商家提供平台的拼多多是否有责任?对此,记者采访了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律师麻策。
麻策告诉记者,假冒伪劣产品的第一责任人是生产者或销售者,电子商务平台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跟直接的售假制假者不同,“因为他的法律定位在于网络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提供技术的服务,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
而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处罚,我国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法律规定,目前其最主要的责任在于前期审核,比如审核商家主体、销售体制等等。如果平台审核通过的商品信息有误或者涉嫌假冒伪劣,平台需要承担责任。
麻策称,就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电子商务平台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跟义务,“其实可能并不完全匹配”,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实现针对海量商品的监控,《网络交易管理办法》里面也明确要求平台需要建立对商品的监控制度。
但对于创维打假事件中拼多多需承担多少责任,麻策称不针对具体平台发表评论。
不过,据其上面的表述可以推断,在拼多多平台上售卖的产品如果被鉴定为假冒伪劣品,那么首要被追责的是在平台上开设账号的商家以及该产品的制造厂商。拼多多作为电子商务平台,或许只承担信息审核不严的责任。
实际上,电商平台的售假卖假事件一直屡见不鲜,被“打假”的不只是拼多多。之前淘宝、聚美优品等平台都曾在上市之初经历了“假货”风波。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阿里走过的路我们都得走,他吃过的苦我们都得吃,但是我们幸运一些,我们看到了阿里它们怎么解决,那我们解决的速度可能更快一些,代价也有可能更小一些。如果有问题,我们欢迎公开的、讲道理的诉讼,但如果使用暴力的话就更难讲清楚了。”
阿里当初为了解决淘宝的“假货”问题,另设了一个针对商家收取更高比例保证金、内容审核更严、赔偿比例更高的平台——天猫。如今淘宝和天猫两大平台共存,分别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定位。
拼多多会否效仿阿里的做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分析师:拼多多有两大明显短板
恒大研究院周哲、沈明辉研究报告指出,拼多多有两大明显短板。需求端方面,假货横行、恶性营销引消费者反感,“骗”成拼多多的最大标签;供给端方面,大额罚款引起商家反抗,商家抗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判定是否违规时过分偏向买家及罚款金额大两方面。拼多多能否延续之前的高速发展,取决于能否将明显短板补齐。
资料显示,2017年拼多多的营业收入为17.4亿元,相比2016年的5.05亿元,同比增长245%;截至日的前三个月,拼多多的营收为13.8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倍。
但拼多多目前还尚未实现盈利,并且还有亏损扩大之势:2016年亏损2.92亿元,2017年亏损5.25亿元,今年前三个月亏损了2.01亿元。
怎么让系统有效甄别商品真伪及质量,避免出现更大范围的维权,在商家、消费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补齐上述两个短板,成为拼多多未来一段时间内急需考虑及解决的问题。
在黄峥看来,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平衡,因为商户肯定也想取悦消费者,而拼多多作为一个平台,最重要的是保证经营环境的公平,不能出现机制性的问题。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如果你真的想解决问题,就应该早一点吵架,早一点把问题暴露出来。你真的天天吵的,关系可能吵完更好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24小时热文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重复、旧闻
与事实不符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拼多多回应创维维权:这些山寨机淘宝等平台也有
7月31日,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对创维的维权声明做出回应。他表示,拼多多此前和创维有合作,创维在未做任何沟通的情况下突然下架全部商品,对于山寨机,拼多多的规模很小,这些东西其实在淘宝等其他平台上都有。
拼多多在沟通会上对此事做出了正式回应,同时列出了和创维合作、遭投诉的时间表:
6月17日,创维在拼多多上线官方旗舰店;
6月20日,创维电视总监拜访拼多多,双方建立工作组;
7月26日,创维未做任何沟通突然下架全部商品;
7月28日,创维发布维权声明。
创维“山寨风波”
过去三年,在阿里、京东的夹缝中,拼多多在电商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7 月 26 日晚以 240 亿美元的市值在纳斯达克上敲钟。但是,这个创立短短三年的新晋电商巨头,却不断遭受 " 山寨 "、" 假货 " 的质疑,诸如类似新闻此前屡见网端。随着公司上市,拼多多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被放在了聚光灯下。7 月 28 日,创维集团 " 深圳创维 -RGB 电子有限公司 " 在微博上发出严正声明 ( 如图 1 ) ,称近期在 " 拼多多 " 购物平台上,出现大量假冒创维品牌的电视产品销售,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和创维品牌权益,表示正与 " 拼多多 " 严正交涉,要求其停止相关产品的销售活动。声明中称," 拼多多 " 平台上部分假冒创维品牌的有:创维先锋、创维云视 TV、创维嘉、创维美、创维酷酷、创维云视听、创维 e 家等。
除创维电视外,商家在拼多多平台上出售假冒产品的消息屡见不鲜。小编在拼多多平台上搜索苹果手机、茅台酒等关键词,发现搜索结果里,部分产品与市场熟知的 iPhone、贵州茅台酒官方售价相距甚远。事实上,公开发声的创维,并未仅在拼多多上遭遇这样的 " 山寨 "。7 月 30 日上午 10 时许,小编在淘宝网搜索被点名的 " 创维嘉 ",淘宝店 " 广州华厦液晶科技 " 的首页上就挂着多款不同尺寸、不同功能的 " 创维嘉 " 电视产品,售价在 879 元到 3760 元不等 ( 如图 2 ) 。按照被点名的名单,小编逐一搜索," 创维美 "、" 创维视听 " 等疑似山寨品牌,在淘宝上均有销售,有的小尺寸电视机售价不足 200 元人民币。
电商行业顽疾
在创维向拼多多“发难”之后,“网友”扒出拼多多上有商家售卖 “临近过期”的奶粉,一罐正常德国某品牌奶粉售价在 200 元左右,“临期”奶粉则只需要 40 元。在淘宝、京东上,搜索 " 临期奶粉 " 等关键词,也可以看到不少商家正在销售。电商平台正凭借着便利、快速的销售渠道,像触角一样,伸向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山寨产品的生产商附着在这些触角上,成为了久治不愈的行业痼疾。在淘宝上,搜索关键词“lv 奢侈品”,出现了多款售价仅为一两百元的 "LV" 包。小编看到,一款 158 元的女包,虽然商品标题中是 " 新款迷你水桶包 ",但褐色的外皮和图案,疑似照搬了 LV 的经典款式。
据小编了解,在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有不少小家电生产商。目前,电视、电脑、手机等,在生产上,已经不算是高难技术,不少小的生产商都可以在自己的厂房里组装完成,这也催生了一些小的家电品牌,其中就包括这些 " 碰瓷 " 知名品牌的厂家。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认为,对于假货问题,销售平台只是一个环节,但核心其实是制假产业链和地方保护主义,作为电子商务平台而言,不管是淘宝还是拼多多,都会面临第三方商户售假的问题。律师认为,拼多多和淘宝等作为平台,其商品均由第三方上传,要解决假货及其引发的商标侵权问题,还是要根据相应的法律加强管理。游云庭表示,作为平台,如果能够在收到侵权通知后,及时删除侵权商品,就不用承担法律上的侵权责任。
" 所以比较高效的一种方式就是拼多多应该和这些正品的品牌所有者进行合作,为他们提供投诉的绿色通道,对于涉案的商家,如果有销售侵权产品的平台,也应该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多次售假的这些商家在平台的经营应受到遏制甚至是禁止。" 游云庭称,对于第三方上传的商品,如果是假货侵权的重灾区,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也应该设立一个重点预警的审查库,对于重点目录内的商品,提高前置审查标准,要求提供商标注册证,才允许商品上传。
另有一位专注《商标法》方面的律师向小编表示," 拼多多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可能会下架这些产品,但是这并不能彻底根除山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在这位律师看来,创维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打击那些侵权的生产商上。与此同时,整个社会也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山寨产品没有立足的土壤。
对于平台上存在的大量 " 山寨 " 产品,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向媒体回应称,淘宝经历过的苦难,拼多多一个都不会少,平台打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高额罚款有很大的好处,如果我们不这么干,拼多多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只有让造假者切切实实感受到痛了,才会有效。在商户群里面也会逐渐形成口碑,整体供应链就会变好。如果新平台门槛更松,则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
黄峥致全体员工信
面对网络上对拼多多的假货、山寨货的质疑层出不穷,7月31日,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黄峥发布题为《坚持本分,即使是恶意的攻击,也要善意的解读》的全体员工信,表示“一边倒的正面不是我们追求的,一边倒的负面也从来不是真实的拼多多”。
以下为全员信全文:
综合自:财经网、品途商业评论、腾讯新闻、界面
责编 :阁子、日青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3亿人都在拼的拼多多,正迎来危机时刻
文丨小饭桌新媒体记者 Rbon
3亿人都在拼的拼多多,最近有点不好过。
6月13日,多位拼多多商家围住拼多多上海总部大厦,现场商家统一身着“讨伐”拼多多的上衣,双方一度发生肢体冲突,现场极度混乱。对峙一度延续至14日。
导火索之一是,拼多多将这些疑似涉嫌“售假”、“商品描述不符合情况”、“虚假发货情况”等商家进行冻结货款、处以高额罚款等决定,数额较大的一位商家涉嫌金额已经超过30万。
14日下午,拼多多发布公告声明,现场聚集的14名商家“确实存在问题,相关事实已经经过初审、复核程序核查,证据确实。”
不过,一纸声明并没有带来声讨的消停,反而激起了更多的愤怒。在两个拼多多商家维权群里,群里已经聚集了超过2000个维权商家,对于此次围攻拼多多大厦,群里有提供证据、有文字讨伐、有的声称“已经在赶来声援的路上”。
拼多多与商家的争执,目前来看,有两个:一个是拼多多的重罚是否合理;一个是罚款的去向。
据一位上述群成员统计,群成员冻结的总资金合计超过亿元。关于这笔钱的去向,拼多多给出的说法是,“均已赔付相关消费者,拼多多分文未取。”
不过,现场围攻拼多多的商家并不认同,有商家直接提出,“拼多多就是靠‘坑骗’商家赚钱。”
冲突的另一个核心点在于,拼多多的重罚。以假货为例,当拼多多疑似发现商家售假当天,将采取的是两个措施:一是临时增加商家保证金金额,增幅为该疑似售假商品历史总销量的10倍;二是,限制商家资金提现。
一个问题是,怎么进行抽检、标准如何、是否随机,以及如何确认商家是否售假等情况,拼多多并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
实际上,拼多多的重罚策略,并非一时决定,而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困境”之举和难点所在。
交易额从零到千亿规模,拼多多用了不到三年时间。而相同的规模,京东使用了10年,唯品会使用了8年,而淘宝也使用了5年。
高速发展的拼多多,让很多问题集中式爆发。比如,如何防止商家“作恶”——售假、以次充好、刷单、受贿等等。
这些问题并非拼多多独有,而是电商中常见的问题。仔细追溯中国电商的发展历程,即使是诸如“电商老大哥”的淘宝也发生过多次中小商家围攻办公室的场景。其中较大的一次,数千名中小型卖家围住淘宝总部,甚至打出“八项协议”来与淘宝讨价还价。
只不过,拼多多与淘宝所处的环境早已不一样,消费者对于消费体验和消费品质已经大大跃升,即使是拼多多瞄准的三线城市以下的人群,这些人群也与淘宝起量阶段的人群早已升级了不少。拼多多需要在业务高速增长、与商家和谐相处,以及品牌美誉度三者之间,走着一条极其敏感的钢丝。
留给拼多多调整的窗口期已经不多。除了正在爆发的“售假”事件,刷单、与运营人员内外勾结等电商的老问题,同样都可能困扰着襁褓之中的拼多多,任何一个问题处理的不谨慎,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危机。
不仅如此,另外一个困扰拼多多的根本问题是,如何盈利。尽管其联合创始人达达曾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拼多多没有任何的进场费,”不过,据商家透露,拼多多已经开始了交易抽成、秒杀等广告位竞价等商业化探索。
(网友提供的拼多多总部大楼)
抽佣、广告位模式的一个前提是,商家赚到了足够的钱。在拼多多平台,由于前期海量广告和传播中强化了9块9、秒杀等便宜的标签,因而导致平台目前走量最大的还是客单价不高的产品。对于商家而言,盈利依然靠走量、薄利多销来进行。未来,拼多多提高抽佣和广告费用时,势必会引起一波更高的反弹。
同时,在消费者端,在用户增长逐渐见顶的时刻,拼多多或许正在“豪赌”其消费者势必会逐渐升级的趋势——对于价格脱敏,更多的愿意为品质付费。这样,客单价提高之后,抽佣和广告费用提高势必会成为趋势。
不过问题在于,消费升级之时,就是拼多多对于低端商户的清洗时刻。
相类似的是,淘宝最终孵化出了高端的天猫平台。淘宝当年对于低端商户的清理和反复对抗,拼多多依然难逃“搏斗”。
对于拼多多,无论是打假还是误判,现在已经到了危险的时刻,或许,也正是最好的“升级”时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拼多多用这种方式“骗”3亿人!你中招了没?
拼多多,一个以拼团起家的电商APP,依托微信社交的超强流量,短短两年时间一举成为国内第三大电商平台。不得不服,被议论纷纷的拼多多如今活的别样精彩!
3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威力到底有多猛?
拼多多在2017年的GMV(成交总额)超过了1000亿,这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电商界的巨头淘宝完成这件事情用了5年时间,而京东则是用了10年之久。由此可见,拼多多寻找到了一条生命力超强的生存之路。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称,就在今天,拼多多完成了新一轮 ( C 轮 ) 融资,融资金额达到 30 亿美元,公司估值近 150 亿美元。腾讯领投!
然而,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拼多多却以“假货集聚地”著称,也可以说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劣质、廉价、假货,这是很多人对拼多多的印象。但是一个产品成功的抢占了市场,即便再不堪,也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
那么,恶潮如评的拼多多最初是如何找到突破口的?
无论是天猫还是京东,在大家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时代下,他们满足的都是还算追求品质的那批人,毕竟从商业的角度,有钱的人钱会更好赚。所以天猫和京东都忽视了那批“能用就行”的用户,而拼多多抓住了这个点,从三四线城市的人入手。不可以否认的是,每个人都会有贪便宜的购物心理。
精准的目标用户让拼多多少走了很多弯路,很多大叔大妈从来没有网购的经验,但是通过拼多多简单、直接的病毒式营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那些不会网上购物的中老年都开始学会拼团了!
不用十块钱你就可以买到任何你想买的生活小百货,餐巾纸、洗衣液、袜子、小零食……就算是这些东西质量不好,但是低价这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有人不信,这样一个劣质东西的电商平台是如何拥有3亿用户的?
你也太小看大叔大妈的传播能力了!
想必,你的朋友圈里肯定被拼多多的链接刷过屏,尤其是父母那辈的!
早上六点:叮咚!“麻烦帮我点一下~就差几个人了!拜托了!”
拼多多的这条分享链接就像一个定时闹钟,每天活跃在微信的各个家族群里,轰炸你的微信消息,再看看发这条链接的人,爸妈!这就很无奈了!只能默默帮助他们签到,让他们领更多红包。
苦口婆心的跟他们说:“拼多多上面的都是假货,以后不要再买了!”
“挺好的,我只花八块钱买了一箱火腿肠,拼团拼的,味道还不错。”老爸发微信说。
……看,像这样拼多多的“脑残粉”真的不少,正是有了这些人坚持不懈的分享传播,拼多多才会发展到如今3亿人的用户群众(或许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是被迫的)。
卖假货?质量不好?那又怎样?毕竟低价对于大部分人的诱惑力是极大的,并且对于他们来说买商品的标准就是“能用就行”。
无论如何,目前看来,备受争议的拼多多一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商品质量、虚假传播、刷单严重、诱导分享等等。但是既然它加入了电商平台的竞争,而且现在活的很好,对于整个电商行业来说或许是件好事。有人说拼多多就是依靠微信在网上进行传销,对此,你有何看法?
本文摘自微信公众号:脱口财经(ID:talkcj)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脱口原创财经科技文
脱口原创财经科技文
今日搜狐热点最近使用拼多多的人越来越多,拼多多真的靠谱吗?看了你才知道!最近使用拼多多的人越来越多,拼多多真的靠谱吗?看了你才知道!奇闻的世界百家号拼多多之所以火,就是因为低价。而“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真理。一分钱拼上千元的商品,更多时候只是一个广告和噱头。至于几十万人参与了信息传播,又拉了几百万人拼团。最后是十个人中奖,还是八个人中奖,或者安排内部员工中奖?又有多大的意义和区别?正常售价的产品,拼多多早起走的都是阿里的货源,以及一部分的线下供应商渠道,我记得拼多多在去年3月份的总共的SKU数量应该在一千左右,一些类目的SKU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不过它每天都在不断的补充着SKU,而且它目前也融资了。对于商家,也是一肚子苦水。由于入驻拼多多的,有不少都是小商家,没有太大的仓储量,很难应对突然涌入的大量订单。而拼多多有规定订单付款后超过48小时没有发货完成,就会扣钱,很多商家为此都非常苦恼。拼多多对于一个电商卖家来说目前并不陌生,平台霸王条款,随意克扣商家大额货款,朋友圈屡见不鲜的大几十万罚单,也是电商圈内一个令人激愤的话题,下面我就讲述下我们被拼多多下圈套疑似被其“诈骗”的经历,目前我们已经申请法院查封其账户,保全了我们一百多万的货款!这次曝光只是提醒广大商家朋友,别让自己钻入拼多多的圈套。网友回答:在拼多多上面团购过大闸蟹,说是阳澄湖大闸蟹,但是看了一眼价格,就确定肯定不可能是真的的“阳澄湖”出产的,更像是洗澡蟹。但是当时只是为了团购回来吃着玩(那两天特别馋螃蟹),也不是很在乎产地,所以就买回来了,同样也给老家的父母下了一单。两天之后收到螃蟹,十只母蟹全部都活着呢,个头不大,但是确实新鲜,问了父母那边,也说还不错。网友回答: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购物例如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等起初核心就是价格低、正品。但是时间一长,出现了太多太多假货,每个平台都有假货,所以货比三家就很重要了,拼多多这个平台是已薄利多销为目的,价格比各种平台都要低,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确实是一分钱一分货网友回答:前段日子,我妈也是在拼多多买了件外套,货是收到了,几十块钱,我妈试穿了以后立马跑过来跟我说,这质量也太差了,我就跟我妈说,便宜没好货,还不如在淘宝上面买还比这拼多多质量好些网友回答:靠谱 只要能砍下来就是真的 不过质量不怎么样 当然不要钱的东西就不要求那么高了 白给的能使就行了 我身边好多人都在弄 确实有得到的 真的不要钱的 搞这个活动也是为了多吸引顾客吧 下载他的软件 促销活动搞得挺好的 就是质量在提高一下就更好了 纯属个人意见网友回答:相比淘宝,拼多多太不靠谱了。在微信关注的小程序老是发消息说有优惠商品免费抢或低价抢,实际上5/6人拼起来凑单付款成功还是没用,它名额只有几个,还要从中随机抽奖,没抽到奖又把钱返回来,实际上谁中奖没中奖大家都不知道。有套路的嫌疑。我附近有几个买了东西的,质量一般吧,也没便宜多少。网友回答:我买的不靠谱,价格比我在外边买的贵,而且东西不好用。而且红包都需要分享以后才能领取,有的时候要分享了好友再分享朋友圈才能领。关注了它的公众号,每天好多条的消息推送,大多数标题都是您有红包到账,您中奖通知,您拼团优惠成功等大量吸引你的假通知。反正我是受不了,但有些同事觉得拼多多还可以。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奇闻的世界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带你看不一样的奇闻世界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拼多多商品被平台下架可以提现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