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软件能显示索尼rx10m3拍摄流水 IV照片拍摄距离

说到适合旅行拍摄的相机,一般都会说“一镜走天下、“驴头”等等,要满足风光照这一最主要的需求,也要保证一定的便携性,同时兼顾人文扫街用。但鱼和熊掌的问题是很难调和的,折中的方法不是没有,比如采用固定镜头相机。
【PChome影像行摄频道 —— 评测室】“索尼黑卡超长焦RX10IV玩转生态摄影”的第二篇,这篇会离开生态摄影主题,虽然我们都知道索尼黑卡RX10IV对于专业生态摄影师来说是一台很好的“打鸟”备机,但其实在我看来,一机一镜,由广及远,覆盖24-600mm焦距范围,RX10IV同样是很好的家用旅拍相机选择。说到适合旅行拍摄的相机,一般都会说“一镜走天下、“驴头”等等,要满足风光照这一最主要的需求,也要保证一定的便携性,同时兼顾人文扫街用。比如索尼FE 24-240mm F3.5-6.3 OSS这款镜头,配上全画幅微单,也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不过对于消费者心理来说总是希望可以获得更多,比如焦距再长一些、光圈再大一些、同时再便宜一些那就更好了。但鱼和熊掌的问题是很难调和的,可换镜头相机若是想焦距更长就需要买专门的长焦镜头,若是光圈更大那就一定会更贵也几乎告别便携。折中的方法不是没有,比如采用固定镜头相机,这样至少在整机尺寸上是可以保证我们旅行拍摄的轻便需求。接下来自然要考虑全面性,就好比此次去泰国使用的索尼黑卡RX10IV相机,24-600mm的焦距,广角和长焦可以保证风光片的顺利拍摄;同时具备F2.4-F4的大光圈,人文扫街和人像也可以很好兼顾了。牺牲的是什么?在保证体积重量的前提下还搭载了蔡司Vario-Sonnar T* 24mm-600mm F2.4-F4镜头一定是会做出一些妥协的,对于索尼黑卡RX10IV相机来说,它相比可换镜头相机的妥协就是CMOS尺寸了。索尼黑卡RX10IV搭载的是一块约2010万有效像素的1英寸Exmor RS CMOS影像传感器,像素没有问题,足够保留丰富的细节了;而画幅,确实比不上索尼自家的微单产品,但是1英寸,这个画质分水岭的尺寸也已经可以很好的满足我们的拍摄了。就比如画幅影响的景深和高感,RX10IV的超长焦大光圈镜头拥有足够好的浅景深效果,再加上先进的Exmor RS堆栈式CMOS结构,在高感表现上也超过了我们对类似产品的一般认识。或许你会说600mm确实好,但是会不会很难拍?毕竟600mm镜头的视角只是略大于4°。从拍摄上来说,过小的视角一来不利于稳定性,二来不利于抓拍移动物体。稳定性上,要么用足够快的快门来“欺骗”相机、忽略手部抖动,要么就直接用三脚架。但其实对于RX10IV这样我们所说的便携旅拍相机来说还有第三条选择,就是通过相机的防抖机制来弥补。RX10IV提供的光学防抖最大可以补偿约4.5档的的抖动,也就意味着可以放慢4.5档的快门速度来达到同样的稳定效果。在上篇打林鸟的拍摄部分我其实已经提到过了,RX10IV的600mm端差不多在1/125s的快门下可以稳定输出。当然这只是拍“静”的场合,拍“动”的话还是需要保证快门速度的,这时候需要考验的是“抓”的能力。长焦端抓拍运动物体,不像拍摄“静”物那样、有出色的防抖就可以手持解决了,需要对焦、连拍、取景的多方位协同作战。RX10IV的对焦系统不仅覆盖密度高,相位对焦点也多达315个,最主要的是还实现了约0.03秒的自动对焦速度,追踪性能堪称专业级。再加上高达24张/秒的连拍速度,追上并且可以抓到。相机的追捕能力完美解决了,拍摄者的怎么解决?需要RX10IV保持高效的追踪能力,前提是我们需要优先让被追踪物体在取景范围内,而这个要在只有4°的视角内做到其实比相机连续追焦拍摄更加困难,考验的是我们个人的拍摄经验和瞄准水平。不过人为因素并不能阻碍一台相机的表现,厂商们也在想不同的对策来辅助我们完成艰难的任务,就比如RX10IV提供的变焦辅助功能,可以利用24mm的广角辅助构图来完成600mm远望端的快速定位。抓拍其实还会用到人文类题材上,这时候除了要求“快准狠”,还需要做到尽量的静音,不打扰被摄者,也就是我们讲的在拍陌生人时要尽量表现的没有攻击性,要不然不是你拍他,而是他“拍”你了。索尼黑卡RX10IV提供了静音快门,在“打鸟”上可以做到静悄悄,在人文拍摄或者安静的室内场合也可以做到悄无声息。成功拍摄一张人文照片,尤其是正面拍摄时,除了要迅速安静以外,焦点落到人眼上尤为重要,这点和拍摄人像照片是一样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张成功的人物照片眼睛是一定要拍实的。触摸对焦,索尼黑卡RX10IV在利用EVF取景器时依然可以通过轻触屏幕切换对焦位置,不过这还不是RX10IV最快定位到人眼的对焦方式,开启眼控AF,也就是眼部对焦,RX10IV会自动识别画面内的人眼,而且智能的是RX10IV好像知道我们要拍的是谁,是左眼还是右眼。对于旅拍来说,即时分享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可以将我们旅途的愉悦第一时间分享给家人、朋友。手机在这时的好处就是分享的便捷,而相机确实相对繁琐一些需要拍完转到手机上再分享。不过目前的新相机,均可以利用Wi-Fi与手机互联,传输照片至手机也比以往中间还要加个电脑方便了许多,而包括黑卡RX10IV在内的索尼机型在Wi-Fi互联上有一点我觉得做的更加人性化,采用扫二维码的方式即可,也符合当下走到哪儿扫到哪儿的潮流。最后要安利一下此次使用的存储卡,索尼的SF-M系列UHS-II型SD卡,是目前索尼的次旗舰存储卡,用于配备UHS-II卡槽的RX10IV时,可以达到最高约260MB/s的读取速度和约100MB/s的写入速度,高速连拍、4K视频等均能胜任,也为我们此次的泰国自然之旅提供了最为可靠的支持。索尼黑卡RX10IV主要规格:约2010万有效像素1英寸Exmor RS CMOS影像传感器,蔡司Vario-Sonnar T* 24mm-600mm F2.4-F4镜头、镜头采用13组18片设计、包含6枚非球面镜片、1枚超低色散ED、5枚低色散 ED与2枚低色散ED非球面镜片,约0.03秒的对焦速度,315个焦平面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点,24张/秒高速连拍,高达1/32000秒的防畸变快门,支持4K视频及40倍超慢动作视频,支持触摸对焦和眼部对焦,外形尺寸约132.5 x 94.0 x 127.4mm,重量约1095g。&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数码影像频道:数码影像俱乐部:数码影像官方微博:车科技频道:
热门文章排行
宽带山热帖排行摄影小白对相机不怎么了解,朋友推荐买索尼Rx10一IV不知道这数码相怎样?有用过的给个见意_百度贴吧
摄影小白对相机不怎么了解,朋友推荐买索尼Rx10一IV不知道
摄影小白对相机不怎么了解,朋友推荐买索尼Rx10一IV不知道这数码相怎样?有用过的给个见意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热爱旅行的你,或许只需要这么一台相机——索尼RX10IV使用体验
我的图书馆
热爱旅行的你,或许只需要这么一台相机——索尼RX10IV使用体验
我个人对长焦类题材一贯很感兴趣,出门旅行时偶尔会碰到熊啊鹿啊海豹啊各种鸟啊之类的野生动物,那种兴奋感是去动物园完全不可比拟的,当然会想用镜头记录下来。问题是这些东西你没点牛逼的器材还真拍不了,至少要满足以下几点:1:野生动物一般会刻意跟人保持距离(熊之类的我会刻意跟它保持距离),足够长的焦距是必需的。反正我之前用300mm镜头经常是只能干瞪眼。2:衡量战斗力不能光看焦距,一个200mm牛头裁切甚至插值后的效果可能反而比300mm狗头还要强,也就是说镜头素质也很重要。3:光圈非常重要,拍鸟啥的需要高速快门,光圈不够ISO一起来画质直接狗带。当然还是那句话,光圈不等效,统统是傻帽。4:连拍速度要快,对焦能力要强,毕竟很多动物是非常活跃滴。以上四条凑齐之后,你发现你变成了这样:论长焦用户的自我修养这就非常尴尬了。说白了多数人旅拍时用到超级长焦的场合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但是这玩意吧拍不到又不开心,真要背一套火箭筒吧又影响旅游的心情和质量,搞得人非常纠结。而且所谓单反穷三代基本上都是火箭炮给闹的,我爸爸又不是王健林,买相机还是要考虑一下价格的对不对。所以RX10IV(俗称死胖子)这台相机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极好的平衡了相机的战斗力(焦距光圈画质连拍对焦缓存等)和成本(价格体积重量)。死胖子搭配等效焦距24-600mm的超级大变焦镜头,光圈等效F6.5-F10.8,素质在同类镜头里可谓无出其右,轻松吊打佳能G3X、松下FZ2500或是腾龙18-400之类的竞品,以至于当年DPReview在评测这个镜头时用的标题叫Sony destroys the competition(索尼毁灭了竞争者),熟悉DPR风格的人都知道这种UC新闻蛆洞之家式的标题在它们的网站上是非常罕见的。负责任的说,死胖子就是当今市场上最好的15倍以上的大变焦镜头,没有之一。再加上长焦端和广角端都有等效0.49X的等效放大倍率(最近对焦距离分别为3厘米/72厘米),相当于半个微距镜头,除了人像虚化和超广角以外几乎能涵盖旅行中的一切摄影题材,买完直接一步到位,非常适合那些一机走天下的用户。RX10IV的镜头可以算半个微距,这张照片还远未到达极限而且这台机器还不光是镜头牛逼。其实死胖子的上一代产品RX10III(三胖)就使用了同样的镜头,价格还便宜个两千块,但是我对三胖却毫无兴趣,因为缺少了一个重要功能:相位对焦,遇到快速移动的物体时(拍娃,打鸟等等)直接抓瞎。事实上死胖子是当今市场上唯一一个拥有相位的一体式长焦机,而且连拍速度达到丧心病狂的24FPS,单反连这的屁股都摸不着,缓存容量(RAW格式)也突破100张大关,可以说这台机器的配置简直就是为打鸟而生的。以死胖子600mm+F10.8的镜头规格来说,其1.1公斤的总重量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轻了,体积控制更是远远胜过任何同规格相机。一万多块钱的售价看似很贵,但你想想连拍速度快而且还比较便宜的机身无非就是18FPS的EM1II,单机身一万块左右还不带镜头,死胖子那已经是超值了好伐?使用一个月之后我对这台机器还是相当满意的,不过死胖子为了获得如此优异的性能也确实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具体适不适合你吗,请看接下来的使用体验。■镜头(焦段、变焦、防抖)死胖子上最亮眼的配置当然是这个24-600mm的超级大变焦,可以说是其乐无穷:1:600端的利用率非常高。我本来担心600mm会不会太过头了,回家一统计发现有八分之一都是600端拍的(已经排除了连拍和包围曝光的重复计数),而且还是经常感觉不够用(主要是拍动物不够,其它题材倒还好),可见人类对焦距的追求是永远都没有止境的。2:600mm也绝对不只是用来打鸟拍动物,而是大大丰富了其它题材的可能性。600mm风光了解一下3:死胖子不用换镜头确实是非常方便,甚至可以说这台机器已经改变了我的拍摄方式,过去我是先用肉眼观察——判断这个场景需要长焦——换镜头;而死胖子则是先用各种焦距实验一下,最后发现嘿呀原来这个场景还能这么拍,这里面的区别你们可以体会一下。可以说其免换镜头的便利性鼓励我更多的去寻找和尝试新的拍摄思路,这是一机多镜甚至多机多镜都很难做到的。4:如果你不是特别在意透视的话(实际上超过100mm之后透视的变化也很小了),死胖子还可以让你少走很多路,原地改改焦距就行,有种站在城头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这个镜头适用的题材非常广,不能拍的东西主要有两样。第一是超广角,虽然可以手动接片,但第一接片终究有局限性,第二比较麻烦,第三在在现场也看不到效果;而自动接片则不支持RAW格式,只能产生4K分辨率的JPG文件,显然也不是我的菜,所以我还是带了A弥补超广角上的不足。遇到这种场景死胖子就比较尴尬了。照片为A等效15mm端拍摄。自动接片得到的4K尺寸JPG文件,视角接近16mm,但显然不能完全取代超广角镜头第二个题材是虚化人像。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拍,毕竟死胖子光圈口径高达55.5mm,已经胜过全幅85F1.8人像头(47mm),直逼85F1.4。只不过因为焦距太长,你要虚化的话得凑齐两个条件:第一是你离模特特别远,第二是模特离背景特别远,我估摸着怎么也得二三十米吧。这两个条件一旦凑齐之后那就是暴力级虚化,可惜实战中确实很难达成,不能当常规武器看待。9.3mmF2.5(等效25mmF6.8)。日常使用状态下的虚化能力就是——没有虚化能力死胖子的镜头采用电动变焦,这玩意对拍视频来说相当有利,而且大幅缩小了镜头体积,不仅方便装包,而且像演唱会球赛之类限制器材体积的场合,死胖子混进去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一点(当然还是要看安保政策),一旦成功入场那毫无疑问是这个体积下的最强兵器。但是这个电动变焦吧算是一把双刃剑,缺点也是一大把:1:开机后要等镜头先达到初始位置。Imaging Resource测试结果为从开机到能拍=1.9秒,所以这机器不太适合那种喜欢开机后拿起来就抓拍的人。2:变焦速度慢。菜单里可以设置快和正常两种速度,从24mm变到600mm最快差不多需要3秒,而且只有变焦杆才能达到这个速度,你手撸变焦环是远远不及的。变焦速度慢既可能导致你错失一些精彩瞬间(从开机到600mm端=接近5秒),而且长焦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是你拍着拍着目标突然不见了,这时候可以回广角端重新定位一下目标再切回600mm拍摄,而这个操作对电动变焦来说就非常恼人了。索尼倒是提供了一个功能叫变焦辅助,也就是按住快捷键后自动往广角端走,一松手自动回到原先焦距,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操作,但还是不能和机械变焦的速度和手感相提并论。所谓手感是指电动变焦在操控上有一定延迟,导致操作和视觉反馈脱节,很难准确快速的到达自己想要的焦距。3:死胖子在连拍过程中不能变焦,只能松开快门变焦后再重新拍摄,这对拍摄近距离移动目标是个很大的问题(比如拍娃),打鸟这种物距足够远的倒是无所谓,因为相对距离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以上三点说白了,死胖子作为一台主打高速性能的机身,在变焦问题上却留下了一个明显的速度漏洞。4:电动变焦镜头的机械结构非常脆弱,有点磕磕碰碰可能就报废了。5:一般人不太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有的时候你已经构好图了,但因为种种原因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拍摄,这时候机械变焦镜头可以直接选择关机省电,过一会儿再拍,而电动变焦因为不能记忆焦距,所以你重新开机之后无法完美的复刻之前的焦距,这对时间切片或者延时摄影之类的尤其致命。死胖子相比其它索尼机器倒是有个特殊解决方案——模式转盘上的C档是可以记忆焦距的。但还是比不上那些关机时就自动记录焦距的品牌。另外死胖子在变焦过程中焦点会发生明显漂移,这对视频拍摄而言是个比较蛋疼的问题。不过这种价位的镜头还指望修正焦点漂移也是很不现实了。死胖子的防抖效果感觉并不给力,1/125时出片比较稳定,1/60下可能有五六成成功率,1/30基本就看天命了,而且有的时候晃动太厉害比较影响取景,可能导致目标丢失。不过我观察了一下之后发现我持机时的晃动幅度确实还蛮大的,很难想象防抖系统可以把这种程度的晃动给完全补偿掉,所以我感觉关键问题是死胖子作为600mm的相机来说有点太轻了,拿起来天生就不太稳定。如果需要长焦慢速快门的话最好采用堆栈手法,24FPS的连拍那可以说是为堆栈而生了。至于素质方面,600端相比各路大变焦或廉价长焦那种完全崩掉的效果来说还是对得起DPR的吹捧的,但和专业火箭筒比还是有一定差距,100%放大后仍然有明显的疲软感。这类小底镜头的一大通病是中频反差比较平庸,可以通过拉清晰度或是对比度来进行提升。■画质就我个人而言,死胖子最大的缺陷毫无疑问就是只有一英寸大小的传感器(其实从上面的截图就可以看出哪怕ISO100下100%放大的画质也并不干净)。当然画质这玩意的标准也是因人而异,如果你是手机用户卡片机用户的话,一英寸自然是极大的提升,发朋友圈出小图之类的那都是杀鸡 了。但是对习惯了全幅/截幅画质的用户来说这玩意就肥肠尴尬了。死胖子的ISO100效果大概类似于A7RII的ISO800,低感相当捉急,想当年我A7RII都是曝光补偿常年-1、-2,死胖子上搞个-0.7都抖抖霍霍的——回家在电脑上一看照片,确实是差点意思,暗部一拉直接嗝屁,大手子后期直接嗝屁。比如说下面这张照片:这看起来很糊是因为前面有大量被虚化的栏杆。Photoshop这玩意化腐朽为神奇,来来来加个100的去雾霾:但是放大之后……虽然宽容度问题还可以用堆栈解决,但相应的后期工作量就比较大了,不得不说使用这台机器的时候还是很怀念A7RII的各种无脑欠曝暴力提亮的。如果死胖子在维持现有规格的前提下还能用上截幅传感器的话……那这机器也轮不到我来写使用体验,估计各种吹文早已满天飞了。至于高感方面等效F6.5-F10.8,比较接近截幅F3.5-F6.3(等效F5.2-F9.5)的变焦头,广角端比手机强两档,长焦端也就略好半档。光圈在100mm之前匀速下降,100mm后到达F4(等效F10.8)。这个配置在室内环境还是相当捉急的,拍动物的话户外静止不动的都不是问题,但是一旦遇到满地乱跑的那就很考验光线了。可以说死胖子这个光圈也只能算是打鸟的最低配置,比这个还差的话就非常难用了。但还是那句话,你想从这个水平往上升级的话,代价是相当可观的,这也是我看中它的根本原因。总体来说,我觉得死胖子在24寸屏上出片还是OJBK的,但是想裁切蹭焦距的话就比较困难了,也就低ISO+不过度后期时还有可行性。■连拍取景体验最近不少新出的产品都喜欢强行和索尼A9攀亲戚,个个号称迷你A9,但事实上在性能上最接近A9的还是这台死胖子。第一,死胖子电子快门同步速度1/100,在当今市场上仅次于A9的1/150,而其它机器最多也就1/60,所以死胖子基本不用操心果冻效应,可以放心使用静音快门(其实连拍模式下也是强制使用静音快门的);第二连拍状态下24FPS的取景流畅度仅次于A9(G9和EM1II虽然可以60FPS,但是不带追焦,也没啥子卵用),虽然没有liveview,但是高速传感器也确保了极低的取景延时;第三,完全没有LV型取景的人造黑视或者单反的反光板黑视。也就是说这个机器跟A9一样,属于按下快门之后既没有任何声音,取景器也没啥反应,几乎看不出相机有没有在工作的(当然相比60FPS的A9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破绽的),取景体验可以说是爽到爆炸。这个机器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连拍快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就不需要liveview这种取景技术了。对比一下带LV的A6300,死胖子是24FPS电影级帧速,A6300只有8FPS幻灯片;死胖子完全没有黑视,A6300为了弥补8FPS的低速而不得不插入黑视制造画面流畅的错觉。结果没有LV的死胖子反而能把A6300轻松锤爆。对于用惯了A6000的我来说,两者在对焦速度上的差距倒还是其次的,真正的核心区别还是取景,A6000的11FPS幻灯片+100多毫秒的连拍取景延迟在遇到高速不规则运动物体时经常拍着拍着目标就不见了,你连对焦的机会都没有。基本上用过死胖子之后,除了EM1II和A9等极少数产品以外,其它微单的连拍取景表现我是完全接受不了的,单反那个上下翻飞的反光板和啪啪啪的噪声更是无法忍受。需要注意的是,死胖子的取景帧率和连拍速度是挂钩的,也就是说一旦你切换到MID模式(10FPS),取景也会变成10FPS幻灯片,这就非常凄惨了。进一步降低到LO模式(3.5FPS)后,取景既不是liveview也不是幻灯片回放,而是更接近于在单张拍摄模式下每秒按了3.5次快门,帧率为日常水平的60FPS,反而比HI模式还好。可惜3.5FPS的连拍实在太弱了,所以我肯定也没啥兴趣。总体来说死胖子上我建议只用HI模式,毕竟这是索尼系里第一台可以轻松批量删除连拍照片的机器,完全不用担心照片太多删不过来的问题。有意思的是死胖子在LO模式下还会强制变成对焦先决,不见兔子不撒鹰。A6000在LO模式下也是如此,所以我估计索尼微单可能都是这样:HI+=实时回放,HI和MID=有LV上LV,没有LV就实时回放,LO=正常取景+对焦先决。■对焦/连拍/缓存死胖子长焦端的对焦非常迅速,基本上是一按快门立刻到位,广角就更不用说了。实际上Imaging Resource在两端分别测出了34毫秒和36毫秒的成绩,基本是别的相机四五倍以上的惊人水准。这机器我借给路人帮忙拍合照,人家经常以为我相机坏了,又没声音又是瞬间响应,仿佛根本没有工作,套用无痛人流的广告词:“开始了吗?”“已经结束了!”但是有一点例外,就是假如你在长焦端从中远位置回到微距距离的话(这时候画面基本完全是虚化的),速度还是比较慢的(但是从最近到无穷远就没这个问题)。死胖子的超高对焦速度大概能延伸到-1EV左右,从-2EV开始(1/60+F4+ISO6400)有一定下降,而且可以看出镜头其实已经到位了,但是小绿框要延迟个0.5秒左右才出现,也就是说可能是合焦确认那一下变慢了。继续下探的话相位对焦开始失效,切换成纯反差模式,这时候速度就比较感人了,不过还不会出现来回风箱的情况,所以一两秒内也能对上。-4EV之后来回风箱,基本丧失对焦能力。不过我这么跟你们讲,-1EV的时候死胖子的画质就已经……死胖子这个对焦能力,我觉得一张图可以说明问题:(ISO%放大,画质啥的就别管了……)横向追焦上我对死胖子的表现非常满意,小绿框基本是咬死不松手,偶尔会突然跳到背景上,但是马上就能拉回来。而且也不需要用什么lock-on或者选对焦点之类的,广域AFC直接上就行。当然我这都是比较正常的拍摄场景,有些人所谓对焦测试就是把相机像大风车一样甩来甩去,本人不保证这种情况下的工作性能。这台机器的对焦精度并没有那么完美,24寸屏上看可能是对上了,但100%放大的话也会出现一些微糊的照片,难以进一步裁切。但鉴于连拍速度高达24FPS,出片成功率还是非常喜人。当然24FPS也不光是提升对焦成功率,对于捕捉到精彩瞬间也非常有帮助。再加上极其优秀的取景体验,这么讲吧,死胖子拍这种迎头鸟……就跟呼吸一样轻松,怎么拍怎么有,以至于我深深的觉得这台机器剥夺了打鸟这项活动的一部分乐趣。如果说死胖子打鸟还有什么问题的话,我觉得主要还是600mm+F10.8+2000万像素的组合不太够用,和对焦是已经完全没关系了。死胖子的镜头上还有个3米限位开关,这玩意倒是节约不了什么时间,我主要靠它来跨过动物园的栏杆。奇怪的是这个限位开关好像并不是特别灵光,往往还是会对焦到超近距离的物体,非常操蛋。还有些情况是限位开关本来就起不了作用的,比如说栏杆距离目标太近/栏杆的距离超过三米/目标的距离低于三米,这种情况下除了手动对焦以外我是没找出什么好办法。有些相机上有电子限位器,可惜死胖子上并没有。不过我觉得电子限位器其实也并不是很好用,相机厂商们应该直接搞个一键跨栏之类的功能出来。跨栏拍摄还是相当艰难至于缓存方面,100多张RAW的容量还是比较慷慨的,搭配高速连拍可以变成RAW视频 4秒真男人。但是缺乏UHSII的支持导致清空速度并不理想,实测大约为66MB/s——比前A9时代的机器倒是好不少。如果你是RAW用户的话,缓存满后连拍速度下降到3.3FPS,完全清空要30秒以上,还是比较捉急的。而且这台相机依然保留了索尼的光荣传统,缓存不清空不给进菜单,FN下绝大多数的参数也调整不了。其它参数倒是也没啥好调的,但是有一条例外:你总该允许我从连拍模式切换回单张模式吧……■操控死胖子在硬件配置有光圈环+独立EV补偿+双波轮,相当于四波轮,C键一共10个(包括镜头快捷键),对我来说甚至可以说是过剩的。至于软件,索尼从A9开始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其软件政策一般是谁后发布谁牛逼,不分贵贱(不像某牙膏厂买低端机有如踩地雷),死胖子作为A9之后发布的机型自然继承了A9的大量优点,甚至具备连A9都没有的连拍打包功能。个人觉得这台机器相比前A9时代机型有两个非常大的升级点:第一是一键呼唤C档。C档是很多用户不太熟悉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直接调用预设好的一套设置。基本上除了富士慢拍的优雅天生就不兼容C档以外,这玩意在相机界属于标配功能,可以极大提升操控效率。只不过一般的相机是用模式转盘来调用C档,而死胖子和部分顶级旗舰一样,既可以用模式转盘,也可以直接把C档设定到快捷键上,而按键的效率无疑是大幅高于转盘的(尤其是考虑到死胖子的模式转盘在左手侧)。(鉴于索尼的快捷键叫C键,和C档很容易产生混淆,之后一律称为MR档)按键调用的MR档和模式转盘调用的MR档是不太一样的:1:使用转盘MR的话你必须事无巨细的覆盖掉相机里几乎所有的设置,而一键MR可以选择性的只覆盖部分设置,比如说不更改驱动模式、不更改快门速度等等,比转盘MR更灵活一点2:一键MR只能调整一些基础功能,不像转盘几乎什么都能调,甚至能记忆焦距。基本上视频相关的参数一键MR一概管不了(你也不会想一直按着快捷键拍视频)。但一键MR可以强制覆盖掉那些被机械拨杆/转盘所控制的参数,比如在死胖子上转盘MR就不能更改对焦模式(因为被机身前方拨杆控制)或者曝光补偿(有单独的转盘),在A9上也不能更改驱动模式(被左肩转盘控制),而A9左肩那俩转盘根本就不是给人用的。说了半天,这玩意具体好在哪儿呢?举个栗子,像死胖子这样的机器是经常要用来连拍的,而且遇到连拍场景一般都是分秒必争。有了一键MR之后,只要按住快捷键,无论你上一秒是什么状态——手动对焦还是自动对焦,单点对焦还是广域对焦,ISO100还是ISO auto,模式转盘是HFR还是A还是视频,驱动模式是单张还是包围曝光还是倒计时,统统无所谓,相机会立刻切换到你预设好的扫射模式,你只要负责按快门就行了。这种操作方式的优越性相比一个个切转盘调参数那种傻不拉几的复古操作自不必说,事实上就算跟转盘MR相比都是极大的提升,用转盘第一得拨好几格(假设从A档出发),第二操作不熟练的话还得瞄一眼机顶看看档位到底在哪儿,第三虽然我这种熟练工可以盲操作,但有的时候不小心手滑多拨一格少拨一格,或者方向弄反了都是很正常的事,跟一键调用的便利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至于A7RII那个加锁的转盘我就压根不想用,完全是反人类。不过这个一键MR也有些槽点:1:必须持续按住快捷键,不能说按一下切换过去再按一下切换回来。所以这个快捷键最好是选择大拇指非常顺手的键位,毕竟你食指还得同时按快门。死胖子上真正适合一键MR的其实只有两个键位,一个是镜头C键,一个是AEL键。2: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一键MR是管不了的,那就是安全快门。这就导致一个比较尴尬的情况:其实高速连拍与其用S档,还不如用A档+比较高的安全快门。但是日常情况下我希望安全快门是1/30左右,只有连拍时才切换到1/640,而一键MR又管不了,那怎么办呢?我只好用S档+强制1/640快门了。这个设置在弱光环境下倒是没问题,但是在强光环境下会导致机器收光圈,死胖子这种一英寸机器衍射来得非常快,也不好随便收光圈,再说了快门速度能快一点当然是最好的,1/640吗只能说是高感制约下的最低要求而已。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只好再设置第二个MR来应付强光环境:A档+连拍。如此一来连拍的问题是解决了,问题是我还需要第三个MR档:包围曝光。前文说过死胖子适合用来启动MR的键位其实就两个,第三个MR我就只能放到C1上凑合一下,变成了食指按C1、中指按快门的兰花指造型,略微蛋疼。 好在包围曝光都是拍一下就完事,所以问题也不是很大。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别的方案,比如先调整安全快门再一键MR调用A档连拍模式,但这个操作的速度就很慢了,跟你两个C键二选一完全没法比。当然也可以把包围曝光丢到转盘MR上凑合一下(不过我觉得转盘还不如中指按快门食指按C1方便,我就是这么懒,yeah)。除了这三个一键MR以外,其它使用率较低或是不太讲究效率的功能我会丢到转盘MR里,一个是把视频改成AVCHD方便直传手机发朋友圈,一个是上架子包围曝光时额外增加2秒倒计时。事实上一键MR也实现不了这些操作。假如索尼能给一键MR增加安全快门控制的话,我觉得这个机器的日常操控差不多就完美了,因为死胖子除了单拍以外无非就三个日常操作:连拍、堆栈和包围(后两个说白了都是为了解救一英寸画质),而堆栈本质上就是连拍,也就是说只要两个一键MR基本就把绝大多数操作都搞定了,眼睛完全不需要离开取景器,双手完全不需要改变握机姿势,只要按一个键就能切换各种常用模式,可以说是爽到极致了。即使是目前C1键强迫我使出兰花指的状态下我仍然觉得这个机器的效率和便利性是远远完爆任何没有类似功能的机器的。不过公允的说死胖子这个机器也是大清自有特殊国情在:不需要眼控对焦,毕竟景深贼大。如果再来个眼控或者AF-ON这类功能的话那适合大拇指按住使用的键位就完全不够了,所以说索尼还是很有必要修改一下这些功能的触发机制。总体来说死胖子这个机器用起来比较无脑,也不用操心什么亮屏取景(反正拍不了星空)、全幅/残幅切换之类的,甚至于调光圈都没啥意义,一缩就衍射,锐度不升反降,还不如万年F4,操作上可以说是非常傻瓜化的,以至于我连第二个波轮都从来没用过。第二个关键升级点是连拍管理,一台24FPS的相机要是没有这玩意的话那真是连拍一时爽删片火葬场(除非你出门还带笔记本电脑)。这里要讲讲死胖子一个让人困惑的BUG:1:死胖子不能直接保护一个完整的连拍序列2:但是假如你保护这个序列里的第一张照片的话,这个序列就相当于是被保护了,里面的所有照片都无法被批量删除;相反,如果你保护的是第二张或者其它照片照片的话,你仍然可以批量删除这个序列里所有未被保护的照片3:即使是第一张照片被保护的情况下,一旦你点击展开这个序列并选择全部删除,你还是可以删除里面所有未保护的照片也就是说该有的功能死胖子其实都有,只不过操作比较反直觉,你不知道这个BUG的话很可能会踢到铁板,发现照片怎么删都删不掉。对没用过这个功能的人来说这么解释你可能也很难理解,不妨等以后踢到铁板时再回头看看这篇文章。不过我觉得死胖子要是能再加俩功能就更好了,一是从照片A批量选择到照片B,一是反选。另外死胖子不像之后的A7RIII一样有保护快捷键,必须进menu进行保护。不过好在进了menu之后默认的选项仍然是你上一次在回放模式中使用的功能,很显然还是保护(其它旋转之类的都可以用C键,而且回放模式下C键有独立一套设置,不和拍照冲突),等于只是多按一个menu键的问题。死胖子还具备一个其它索尼微单上不具备的回放功能:可以用变焦杆直接缩放照片,无需按放大键。死胖子相比三胖还多加了个触摸屏,也算是不错的升级,拍静物的时候还是很方便(动态拍摄时目标位置变化太快,还是要靠广域或lock-on),特别是可以迅速在广域和单点模式下进行切换(点一下屏幕变成单点,点一下中键变成广域)。但这玩意还是有两个问题,第一是经常误触,比如拉开屏幕的时候不小心点了一下、交给路人帮忙拍合照的时候被路人误触,而你习惯了索尼无脑广域之后可能不会经常在意对焦点的位置。另外死胖子的机身比较厚实,以至于我的右手大拇指也只是刚好能够到触屏的边缘而已(我手指算是比较长的),虽然在EVF触摸板模式下能摸到边缘也就够了,但用起来依然不是很爽,类似的情况我在松下G85这类巨单上也遇到过,所以死胖子这个机器可能配个摇杆会更好一点。当然你也可以LCD模式下直接伸手去戳,不过我是很不喜欢这种破坏持机稳定性的操作方式。另外索尼的触屏还是老样子,只能选点不能调菜单,回放时只能移动放大位置不能缩放,功能比较有限。当然选点的问题能解决,对我来说也就足够了。索尼这个新菜单呢虽然相比老款确实是有条理了很多,但找起东西来还是比较艰难,有些分类逻辑我并不是很理解。当然菜单这个东西主要是新机刚拿到手要配置一下,等FN键和“我的菜单”设置好之后基本上也就不怎么需要了。总体来说死胖子在操控上相当让人满意,只剩一个比较大的遗憾:屏幕只能上下翻转,低机位竖构图很不方便。至于自拍什么的倒是无所谓,这玩意好歹也1.1公斤重,你还真觉得用它自拍会很顺手?■视频死胖子这个机器的视频能力也是非常凶残,超采4K还带SLOG,配合超长焦距镜头拍演唱会啥的堪称神器了。而且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死胖子的1080P,清晰度竟然比A9要好……除此以外还有个960FPS的超级慢动作模式,而且相比索尼/三星手机上的0.2秒早泄慢动作,录制时间多了整整十倍以上。优点啥的就不多吹了,纸面参数都能反映得出来,重点说说缺陷。第一个问题是没有内置ND。死胖子这机器日光下快门速度破千是家常便饭,缩光圈根本解决不了(也不适合缩),而高速快门拍视频会产生一种卡顿感。所以这机器你要拍视频的话,外置ND镜是必备的。第二个问题是索尼视频机一贯通病:视频防抖太渣,甚至还不如富士第一台防抖机器XH1。如果你人不走动的话倒是没什么问题,但一旦开始移动了那真是抖得连妈妈都不认识。如果真要认真玩视频的话,稳定器也是必备的。这跟效果堪比自带稳定器的M43机身比起来就是1公斤重量+三四千块钱没了。第三个问题是索尼这个960FPS超级慢动作模式(HFR)在使用方面……真是非常喜感。拍摄HFR要分两步走,先调整好机身设置和对焦,按中键确认后再按录制键开始拍摄(你们发现没,中键这一下完全是多余的)。关键是调整阶段下第一你看不到对焦框,根本不知道对焦点在哪儿,第二对焦速度奇慢无比,所以最好是全部准备好之后再进HFR模式。当然这个问题好歹是可以解决的,下面这个就完全无解了:HFR拍摄好之后,机身要花大量的时间将视频写卡,这个所谓“大量”是多少呢?答案是:你的录制帧率除以回放帧率再乘以拍摄时间……比如你拍个960FPS帧率,用24FPS回放,录制时间2秒,那你的写卡时间竟然要整整80秒!而且各位不难看出实际上这个机器真正写卡根本就不需要80秒,毕竟你改成60FPS回放马上就缩短到32秒了,而视频的内容其实完全没变。所以说索尼这个弱智设计我真的是大写的看不懂。这个HFR模式除了无限写卡以外画质也比较糟糕,毕竟960FPS下就50万个采样点,相当于一英寸传感器只用1/40的面积还规定快门速度必须大于1/1000,结果可想而知。不管怎么说,死胖子好歹是能拍的,别的机器压根就拍不了,也算是个不错的添头。第四个问题是不支持4K60P,然而大疆无人机用着比死胖子更差的传感器都……■续航死胖子使用FW50电池,标称续航400张,比A张也没多多少,但不知道为啥总感觉胖子的续航比A6000要坚挺得多,A7RII这种就更别提了。其中有一天我在圣地亚哥动物园全程用死胖子拍摄,到了晚上愣是还有50%的电,非常安心。■其它死胖子里面有两个我觉得非常多余的部件。第一个是闪光灯,室内也不能跳闪,完全是废物;第二个部件是肩屏,完全是返祖式功能。而且索尼居然还专门为肩屏配了个亮灯键,还不能修改成别的功能。在这么一个讲究便携的机器上还不如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统统删掉。除此以外还少一样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天国的APP系统。唉……死胖子这种机器讲究的就是一个无所不能,但还是有一件比较冷门的事情是绝大多数相机能做而死胖子却反而做不到的,那就是潜水。基本上没有厂商会为这种镜头伸出去后长度快要赶上我XX的机器设计防水壳,不像RX100系列啊A6X00啊A7系列啊找个1500块左右的40米防水壳真是易如反掌,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的话只能再配一个相机了。■总结总体来说,这部机器最适合的人群就是那些不想携带太多摄影器材却又想兼顾长焦题材的旅拍用户,无需换镜头的24-600mm相机确实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而相位对焦的引入和疯狂的动态拍摄性能则大大扩展了长焦端的可用性。对很多人来说,你可能有这么一台相机就足够了。但在享受其优点的同时,也必须忍受两个硬伤,第一是一英寸传感器的画质,二是电动变焦的一系列副作用。但实际上这两个问题在这类一体机上几乎不太可能得到解决。这台机器可以说各方面已经高度成熟,可升级空间比较小,比较现实的无非也就:UHS-II卡槽,APP系统,二轴翻转屏,4K60P,内置ND,有了这几条之后那真是无话可说了。但即使是目前的状态我觉得也非常够用了,所以个人认为这台相机的生命周期会比较长,不会说索尼一出下一代就沦为电子垃圾之类的(别的厂商连堆栈传感器都没有就更不用想了),买回来之后就可以安心拍照了。最后,是广告: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小程序码即可租赁体验索尼&RX10M4,注册会员立享9折!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rx10m4微距拍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