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17年农商银行利息表2017年1月3年定期利息是多少

金融扶贫专项2017年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完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政府部门与金融密切联系互动的工作机制,加强金融与财政、扶贫、农业等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加大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形成金融精准扶贫合力。

(二)进一步拓展金融精准扶贫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深化“六位一体”金融扶贫巴中模式,更加突出“精准”要求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突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力推动巴中金融扶持直接到村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扶贫再贷款对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分片包干、整村推进”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模式全面落实、农村承包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确保各项贷款增长目标不低于100亿元,广义信贷规模增加150亿元,信贷增速位于全省前列。

(三)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开展好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融资需求调查,加大金融精准扶贫机制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创新,落实差异化监管要求,组织开展好示范区创建,优化异地扶贫搬迁贷款发放流程,不断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金融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输血”作用。

(四)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加强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支付惠农示范工程。深入开展巴中市农村及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加大金融宣传教育力度,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创新扶贫保险产品,增强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保障功能。

(一)完善政策措施,强化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保障

1.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进一步创新扶贫再贷款管理方式,提高扶贫再贷款审批发放效率。推广“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和“扶贫再贷款+产业带动贷款”模式,引导金融机构优先和主要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的种养大户、家庭、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继续开展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和定向降准动态考核,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

2.落实差异化金融精准扶贫监管要求。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职能和信息、人才、网络优势,扎实推进“监管引领、信贷支持、普惠服务、智力扶持、结对帮扶”的金融扶贫“五合一”模式。严格落实银行业扶贫“四单”(即单列信贷资源、单设扶贫机构、单独考核扶贫绩效、单独研发扶贫开发金融产品)工作机制和“双基联动”(基层党组织和基层银行网点联动)等服务模式,持续加大县域信贷投入力度,确保县域各项贷款增速不低于上一年各项贷款增速。深入实施智力扶贫,指导银行机构认真办理助学贷款,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切实帮助贫困学生改善就学条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以专场招聘、校园招聘等多形式更加注重招录贫困大学毕业生。

3.大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做好优质企业的上市辅导培训和孵化力度,完善上市企业后备库,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尽早在中小板、板、新三板上市。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参股、PPP等多种模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支持辖内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指导辖内有跨境业务的企业开展跨境融资等创新型业务。收集整理巴中重点产业和企业清单,组织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直接融资培育辅导,推动社会效应债券、扶贫中期票据、项目收益票据等新型直接融资品种在巴中的发行实现突破。积极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扩大平台企业注册量和平台成交金额,扩充核心链企业数量,拓展质押标的的种类。

4.开展脱贫攻坚保险业务创新。以防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日常基本风险为目的,推动保险公司开发扶贫保险新产品,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人身意外、疾病死亡和家庭财产保障。立足巴中农村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及特色农业保险。推动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扩大覆盖面,建立完善“保险+银行+政府”的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通过农业保险保单质押、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保证保险等方式,拓宽保险增信路径。探索开展履约保证保险。鼓励有资质的保险机构创新开展“农业保险+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保险资金支农融资”业务试点,协助参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更便捷地获得免担保、免抵押、优惠利率的小额资金。通过政府、保险公司降费等方式,降低贫困人口购买保险的负担。

5.加大财政金融政策互动。加强金融、财税、扶贫政策之间的协调互动,落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税收优惠、涉农贷款增量奖补、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精准扶贫、支小支农等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建立健全巴中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鼓励加大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基金投入,支持各县(区)政府建立扶贫产业基金,支持设立或做大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运用财政资金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加大对扶贫攻坚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将财政奖补政策内化为金融机构对基层网点和业务人员的激励机制,加大金融扶贫资金供给。

6.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支持政策。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接,积极争取更多金融支持政策,落实信贷资金解决县(区)提前实施项目资金缺口。加强银政合作,强化信息沟通和共享,严格按照易地扶贫搬迁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贷款资金,严格贷款用途,相关承办金融机构按季向人民银行书面报送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承接、拨付、管理及项目跟进等相关情况。全面做好安置区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和安置区种养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等后续产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强化对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的使用监管、监测和效果评估,落实好按月监测、按年评估制度,适时通报监测评估结果。

(二)做好精准对接,拓展金融精准扶贫的广度和深度

1.大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推动各县(区)政府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制定本县(区)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推进方案,明确扶贫小额信贷年度投放目标并按机构和时间进度分解任务。深入推进“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引导各银行机构加大对扶贫小额信贷的投入力度,主动创造条件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充分满足和带动贫困户信贷需求,扎实、深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业务,确保贷款总量不断增长,扶贫小额信贷覆盖面不断扩大,力争年底实现5万贫困户获得贷款支持、扶贫小额信贷发放总量在15亿元以上。进一步落实扶贫小额信贷主办银行划片包干责任制,强化监督考核,综合运用扶贫再贷款支持、宏观审慎评估、综合评价、财政奖补、政府性资金分配等多种措施进行激励约束。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台账管理,加大台账登记检查、审核力度,按时做好向货币信贷综合管理系统和人民银行金融精准扶贫信息系统数据报送工作,组织好对各县(区)党委政府扶贫小额信贷专项工作考核。整合有关资源,继续完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机制。选择工作进度比较落后的贫困村,组建专项督查组,对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设立和运行、政府与金融机构整村推进协议签订、扶贫小额贷款发放等工作开展督查,推动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

2.加大金融支持产业培育发展力度。推动贫困县联合金融部门制定并落实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巴中绿色生态种养业、经济林产业、林下经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对接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区的金融需求。健全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大力发展订单、仓单质押等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等,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可获得性。

3.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深化巴州区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落实农村承包土地的用益物权,持续推进巴州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及巴州区、全省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优化评估授信、产权流转处置和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有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试点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优化以农村产权为单一抵押物的贷款产品,简化抵押流程,适当提高抵押率增加贷款额度,提供更加快捷的信贷审批和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力争2017年巴州区完成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为单一抵押物贷款2000万元,实现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突破2亿元。积极探索创新更多的农村生产要素担保方式,扩大农村抵质押品范围。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城商行围绕农村产权开发特色扶贫信贷产品,并积极投放扶贫贷款。

4.组织开展多层次、多领域、有成效的融资对接活动。开展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扶贫抽样调查,抽样率不少于2%,全面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金融需求、融资特点,适时开展融资对接活动,提高金融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时效性。指导和推动各县区分别组织1至2次“扶贫再贷款定向签约活动”“精准扶贫融资对接会”“康养产业发展融资对接会”等主题对接活动。发挥好“晏阳初金融志愿服务队”队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和融资辅导对接机制,做好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融资对接和辅导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直接融资辅导,扩大企业利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利用好巴中市网上融资对接平台,扩大网上融资平台使用效率和影响力。落实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升工程”工作要求,积极与经信委、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融资对接活动。做好融资对接后续跟踪督促工作,提高贷款签约率。

5.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县和示范村创建。以2017年计划摘帽、退出的巴州区、恩阳区、215个村为重点,大力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县(区)和示范村创建。发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落实《巴中市“扶贫再贷款+示范基地+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精准对接贫困村整体规划,找准支持重点和特色,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具有支持重点和地区特色的再贷款示范基地,创建扶贫再贷款支持创业扶贫示范村。以金融系统定点帮扶的贫困村为切入点,建立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与金融机构对口帮扶联动机制,金融机构在金融服务、信贷支持、捐赠等方面加大对定点帮扶贫困村的支持力度,积极创建各类金融扶贫示范村。深入推进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试点村基础设施、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结合项目等的支持力度。

(三)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基础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1.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巴中市农村及小微企业信用体系“两库两网一平台”建设,将信用体系建设与精准扶贫进一步有效结合,建立“库网平台+金融扶贫综合服务站(点)”机制,将金融扶贫综合服务站(点)与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点)建设同步打造、同步推动。依托“库网平台”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电子信用档案,重点采集贫困户特色产业、劳动能力和技能等基本信息。创新建立由金融机构、农村基层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等多方参与的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定制度,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会同农业部门探索“诚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定,加大信用评定结果运用,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在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中的作用,促进信用与信贷联动,对诚信主体在贷款金额、利率、期限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优惠。全面开展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总结推广通江县赤江小学校园信用文化基地经验,打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2.深化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加强农村地区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步推进、打造“库网平台+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农村电商”支付惠农示范工程,力争在全市新创建支付惠农示范行社3家、省级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街4条、助农取款优质服务示范点400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示范站100个,实现“县县有省级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和支付惠农示范行社、镇镇有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示范站(点)”的巴中支付惠农“三有”目标,以2017年计划脱贫的215个村为重点,确保计划退出村村村都有助农取款点。探索利用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方式开发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市场,填补基础金融服务空白,提升农村地区基本金融服务水平。推进金融IC卡发行、应用工作,完善和扩大金融IC卡在公交、旅游、医院、学校等领域的应用。做好助农取款服务点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工作,准确掌握贫困地区服务点的分布和使用情况。

3.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配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农村地区金融欺诈、非法集资、制售使用假币等非法金融活动,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积极规范和引导巴中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好“晏阳初金融志愿服务队”平台作用,对贫困农户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普及金融知识。结合金融扶贫知识宣传、“雨露计划”工程,协同农、林、牧等专业技术培训,探索搭建“融资+融智”增收创业平台,增强贫困户发展后劲。

4.进一步完善金融精准扶贫统计和信息对接共享机制。用好金融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和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加强金融精准扶贫监测统计,做好个人精准扶贫贷款和产业精准扶贫贷款支持及带动贫困人口数的甄别和监测统计。按月通报金融机构和各县区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情况。

5.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积极组织参与全省金融系统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先进集体”“四川省金融精准扶贫先进个人”申报和评选工作,加大动员力度,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参与金融精准扶贫的积极性,提升金融扶贫影响力。

(一)加强组织推动。加强对金融精准扶贫的科学谋划和统筹推动,召开全市金融精准扶贫推进会,研究讨论2017年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重点,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市级相关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分解落实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安排部署落实到位。

(二)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切实发挥人民银行金融扶贫牵头作用,健全巴中市金融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定期发布机制,进一步加强金融部门与农工委、发改、财政、农业、扶贫移民、商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研究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三)加大考核评估力度。组织好对各县(区)和金融机构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对各县(区)金融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发挥考核对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开展金融精准扶贫专项督查,对推进不力的金融机构,采取综合措施予以督导。

(四)加大政策宣传和经验总结推广力度。持续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培训和宣传活动,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以及村组、社区等公共宣传栏,大力开展金融扶贫政策宣传解读,做到“户户有折页、村村有宣传、基地有展板”,切实增进农村地区和贫困人口对精准扶贫金融服务政策的了解,增强其运用金融工具的意识和能力。及时梳理、总结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成功案例、工作成效,加强宣传推介和经验交流,营造有利于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农商银行利息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