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 旧电脑不升级旧硬件改造的情况下怎么样,才可以流畅使用?

原标题:分享处理旧电脑主机的几种方式

对于一个奔三的人来说,和电脑接触的时间算算也超过十五年。从初中十三四岁开始接触人生的第一台电脑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在接触电脑的初期,每周一期的《电脑报》、每月一期的《电脑爱好者》等报刊成了我学习电脑软、硬件知识的重要渠道。

十多年前申请的亿邮邮箱现在还能使用(尽管已不再使用)

红色警戒,绝对是很多80后接触PC的起步

超级结巴,也是80一代的回忆

通过不同的学习和折腾,学会了电脑上打红色警戒游戏,完成了第一个搜狐和亿邮邮箱(现在竟然还能用)的申请,用豪杰超级解霸完成了第一张CD的抓轨,用Photoshop处理了第一张的数码照片,用CoolEdit录制和处理了第一首翻唱的歌,用会声会影合成了第一个相册视频,也第一次学会了在卓越网、2688网、易趣网、淘宝网等网站上完成了网上购物……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旧电脑硬件

也是从这些报刊上,第一次认识了主板、理器、内存、硬盘、显卡、声卡、机箱、电源、鼠键外设等的电脑硬件,处理器逐渐从单核双核到四核、AMD到INTEL,内存也SDR升级到DDR、再到后来的DDR2、3以及现在的4,硬盘从IDE到SATA、机械盘、固态盘,声卡经历独立到集成、再到现在的外置,显卡从独立到集成、ATI到NVDIA,鼠标从滚轮到光电、无线,键盘从PS/2、USB到无线、薄膜到机械……可以说,我有幸生活在一个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见证了PC的高速发展。

比较凌乱的旧主机布线用了这么多年的电脑,硬件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升级,不可能没有没升级淘汰的旧主机、旧硬件,不知大家是如何使用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是直接整机淘汰,但我是个穷鬼,很多时候不能如土豪那样的升级淘汰来得随心所欲,所以我的原则只能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硬件来节省开支,这是我养成勤俭节约的作风。

这些硬盘曾经装着我们的启蒙老师苍老师

作为一个装机的老司机,我愿意和大伙分享下一些旧主机的使用方式,继续发挥一下老机的余热,虽然在这个硬件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想焕发第二春是不太可能也不太现实的,但旧机还是能够做帮助我们做一些特定的、相对单一的工作的。下面谈谈我的旧机的一些方式,仅供大家在利用旧主机时参考。

一、东拼西凑升级继续使用

概述:虽然旧主机升级部份的主要硬件仍无法达到新机的性能,但升级主要部件也能大大提升机器的性能,改善使用的体验,用小的钱换来更流畅的使用体验,确实也是一种更环保的旧主机处理方式。

需要升级硬件:显卡、内存、固态硬盘等。

升级部分硬件,旧机又变成“新机”继续战斗

一般情况下,电脑能升级的无非也就内存、显卡、固态硬盘,其他的如CPU、主板升级的话基本就整个平台或硬件都要跟着一起升级的了。所以我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好硬件,旧主机能升级使用就继续升级继续使用,确实无法使用了就只能淘汰。

硬件的搭配和使用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对电脑主机的需求不同,合理的调整和升级往往能更合理地利用好硬件,继续为我们来服务。因为这些硬件在一些玩家手里性能不足,在另外的一些人手里却是性能过剩的。

作为一个装司的老手,我在帮身边的亲戚、同学或朋友解决一些电脑软硬件问题的同时,也经常会帮他们装配电脑和升级电脑硬件,所以有时会有些土豪的朋友为追求新的硬件而淘汰出一些不算太旧的硬件,我由于穷,加上不是专门玩游戏或设计的,对电脑的要求不算太高,所以偶尔会捡捡他们淘汰出来的散件来升级自己的电脑,最大限度在利用好这些硬件。

具体可见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也是合理利用了土豪表弟升级淘汰了的硬件,使自己的旧主机又能继续再战三年。

优秀原创 |【装机玩家】轻松升级主机又可再战三年温馨提示:本文多图,手机跑流量浏览请注意流量,土豪随意。自己的电脑已用了四五年了,性能已经跟不上了,所以也想升级一下的。因为这次装机有点突然,没有保存当时装机的配置截图,但配置作为装机的老司机都能猜到...

概述:旧主机作为小型的测试服务器使用,如果内存不够可以适当增加,并安装相应的服务器系统和相应的开发测试组、环境,让旧主机继续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我们服务,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么?

需要升级硬件:内存或无。

需要软件升级:服务器系统及相应的开发测试组件、环境。

那些性能强大的硬件怪兽

我在大学的时候,因为喜欢折腾,所以加入了学校的网络工作室,几个人住在学校的机房里,网络、水、电随便用不花钱,所以一些旧电脑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当年做网管时能布得一手好线

大学里可以学的东西比较多,那时候学习了网页制作,并负责学院校内网的开发和管理,虽然学校有专门的服务器,但是新开发的程序在上线前需要调试的,所以一些旧电脑通常会作为小型的服务器供测试使用,装上服务器的系统和相应的开发环境,其实就是一台小型服务器了,因为内部测试只是在开发组或某些区域内进行,只是运行简单的网站程序,也没有太多交互,并发数不多,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并不高,也没有必要购买专门的服务器,一台旧电脑足可以应付了。

概述:挂机下载使用的主机性能上要求不高,但需要长时间运作,下载的数据多,对硬盘的读写比较多,所以加一块大容量的硬盘存放下载的数据或作为备用盘,会是更好的选择,小小的花费,就能让旧主机继续发光发热,也是不错的哈。

需要升级硬件:硬盘或无。

需要软件升级:下载软件或无。

当年非常热闹的校内论坛现已风光不再

我在大学的时候,同时担任着校内论坛斑竹、网管,管理着校园网视频点播等工作,那时候比较流行BT下载,美其名曰网管工作要为同学服务,应同学们的需求帮助下载相应资源,所以经常会下载各种的资源、视频、音频。那时候下载的量也是蛮大的,动辄下载数百M乃至数十G的内容,自己需要上课和参加各种的活动,不可能整天守着电脑下载,下载通常都是24小时挂着机下载的,所以这时候旧电脑作为下载机使用就合适不过了。下载机对机器的性能也要求不高,添加一大堆的任务后,该干嘛就干嘛去,下载完了并校对资源后就转移到校园网中就可以了,只是硬盘读写的频率会比较多,硬盘相对比较容易坏,性能上一般的旧主机足以应付。

概述:网店充值主机其实也是和挂机下载的机器差不多,基本都是要求24小时开机的,只需要安装好购买的相应软件,并进行绑定和设置,就能让旧主机自动完成订单的处理并实现充值,自己只需要定期的检查一下主机的运行状况和账户的收支情况即可坐享收益,是不是想想就激动呢?

需要升级硬件:基本无需要升级。

需要软件升级:购买相应的软件。

那些“万能”充网店能有几个真正的做起来了?

大学的时候非常流行淘宝、拍拍,很多人,那时候很多人通过这些平台开网店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所以经不住身边的同学动员,交押金开通了淘宝店和拍拍两个网站,因为没有什么产品卖,经身边的同学介绍,又花了几百块钱买了一个叫“捷易通”的万能充值软件,能兖话费、腾讯的各种服务和游戏点卡等,只需要安装软件,绑定好相应的淘宝和拍拍账号,开着电脑连着网就能自动上架软件的所在产品,并接收淘宝和拍拍网店上的订单自动进行充值,无须人干预,成交能使网店迅速升级,是为刷网店流量和等级的利器。于是,旧主机又摇身一变成为了网店的充值机使用。

充值几十也只赚一毛半毛的充值软件有几个人能真正赚到钱?

大学几年过去,发现这种充值软件本身就是个坑。首先要预充值到这个软件平台中,软件在预付的费用中进行扣除,账户中余额不足的时候,是不能充值成功的,提现也是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才能提现;其次,刚好碰上网店的制度规范,虚拟的交易订单不能提升网店的等级,想用来刷网店等级的计划又泡汤;再次,通过比较,这个软件充值平台的价格完全没有优势,虽然有多个渠道,但是价钱比直接在淘宝等平台上进行充值还要贵,想通过这个软件赚点生活费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几年下来,这个充值的主机虽然没有花我一分上网的钱和电费,但是除了给自己和同学、家人充过几次值外,根本没有外部的订单,钱没赚到,还亏掉了购买这个软件的几百块钱。

四、作为家用NAS使用

概述:旧主机改家用NAS是最实惠的一种方式,基本无须任何的花费,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进行相应的配置和设置,但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打造一个家庭影音媒体娱乐中心,不同的媒体和平台均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和交换,这样的旧主机利用不是更有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么?

需要升级硬件:基本无需要升级。

需要软件升级:相应的媒体支持软件或共享组件。

专业的NAS主机其实就是性能阉割版的PC

旧电脑其实还可以用为家用NAS使用,因为NAS本身就是一个性能阉割的PC,所以旧电脑可以在家中找个地方安置下来,装上相应的软件,就可以实现NAS的功能,但是软件的选择和设置上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果对软硬件不熟悉的人无法轻松的驾驭和实现功能,所以专业定位的产品还是有其合理存在的理由的,毕竟术业是有所专攻的。

目前各种的智能路由使用起来其实更方便

虽然旧主机在家中也可以为作专门的下载机器或NAS使用,但是现在的各种NAS以及智能路由使用起来比旧主机更好用,功耗更小,只需要接上硬盘就可以使用了,还可以支持远程管理和云推送等,实现数据的多平台共享,所以现在旧主机或许并不是家用NAS的最佳选择,但仍会是处理旧主机的一个方式。

其他的处理方式如备用机、硬件测试等也是可取的,总之,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旧主机旧硬件还是可以以特定的方式继续存在和使用的,尽管迟早逃避不了淘汰的命运,但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能省则省”是我们利用资源的基本原则。

欢迎关注易迅发现微信公众号(faxian51buy),发现最新酷炫产品\黑科技,还有不定期各种众测福利等你来拿!

关注后回复下列序号查看精彩文章:

回复8: 被E Cup女神胸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复9: 微信成流量杀手,最浪费流量的两个开关一定要关闭!

}

晒晒我99年第一台电脑保留到现在的配件。【原来我也是老玩家】

  我的第一台电脑是99年5月份购买的,那时候因为学习成绩还不错,又喜欢玩电脑上的游戏,于是说借口说,想学习电脑,开发智能,对学习有益,让家里给买一台,没想到父母很爽快得答应了。那时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白,连键盘都不会盲打,也就是在学校上微机课的时候能摸出把。于是就开始购买每一期的《电脑报》,一点一点得开始学习。最后根据电脑报上推荐的配置,到电脑城找了三四个商家报了价,选了一个看着比较靠谱的商家,在那里装了电脑,总共花费基本上快一万了吧。当时价格也不像现在这么透明,所以被宰了多少钱也不清楚,只知道有了电脑玩起来真爽。从此,特别是放暑寒假的时候,家里每天朋友同学都要来好几波人,一起玩游戏,热闹非凡。电脑到现在大面积已经升级三次了,淘汰下来的硬件,都当作二手的处理了,唯有第一台电脑我还保存着,想着将来让后代能更直观得知道他老爹小时候是用什么样的电脑。开始在我屋里放置有七八年了,去年春天开了一下机,一切正常,98仍然流畅得运行,因为占地方了,所以就放楼下的小棚里了。前几天看到飞版的活动,就积极的来参加一下,到楼下把能划拉的,都划拉出来了,弄了一身的臭汗。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首先是华硕的P2B AGP 智能主板+Intel 奔腾二 350组合,当时也算是黄金搭档了。现在看那CPU还真是有点另类的感觉。

  看I/O接口能看来,没有集成显卡,声卡,网卡等,是高档主板吧,嘿嘿。AGP,打印接口,9针串口,慢慢得都被淡忘了。


可以看购买日期是99年5月份


当时非常经典的雅马哈724声卡,音质非常棒。

  当时算是显卡巨头的S3 Graphics显卡,现在已经衰败了。因为发热非常小,所以没有散热风扇,非常得静音,呵呵。


当时超贵的64MSD内存

  硬盘是昆腾的6.4G,只能用98了,装XP的话,也就只能装个系统了。也是一个消失的牌子。标签上有个北京的咨询电话,应该是我们这边商家北京供货商的电话。

  当时上网非常不方便,我们这里,普通家庭没有ADSL,想上网只能靠电话线上网,而且速度巨慢,费用老贵。好像是差不多10多块钱一个小时。用电话线上网就要用上拨号的“猫”了,开始拨号的时候,从“猫”的扬声器中发出的“滴滴”声,非常得悦耳,好听。

  当时的主板挡板和机箱。那时的电源还是竖放的,机箱还留着购买时带的软驱。和现在的机箱对比起来,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料太足了,厂家太厚道了,经济还实惠,都懂的。

  当时用的显示器是三星的510S CRT非纯平,15寸的,因为上面压了一些东西,实在是拿不出来了,所以就看一下它性感的屁股吧,生产日期是1999年5月。
当时硬件的说明书还都还在,这是华硕主板的说明书和质保卡。


硬件的说明书还都还在,这是华硕主板的说明书和质保卡


这是所以的硬件的驱动光盘和软盘


当时用的鼠标,鼠标指针一有点不灵了,就要拆开后盖

  作为那时候的玩家,光盘包应该不会少吧,我一个工具,一个游戏,都装得满满的。

  软盘可是那时主流的移动存储工具,98启动盘,和KV杀毒那时是玩家必备的,我的杀毒盘找不到了,又让我想起了那时肆虐的CIH病毒。

  最后以它为结尾吧,借这次活动,又回忆了一下10多年前那个折腾的岁月,浏览了一遍我的“历史博物馆”。经典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退色,反而更显珍贵!

  1998年第一次装机,那时候还不知道上网是怎么一回事,只能一期一期的买杂志学习,记得那会看最多的就是电脑商情,现在这本杂志好像早已经消失了。

  经过三星期的采购,终于在那一年的最后一天装好了我的第一台电脑,WIN95系统,当时因为不知道怎么关机,干脆直接按POWER键,现在想想有些可笑。

  手里剩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前几年陆续陆续地都卖了。

  先看看硬盘,昆腾 火球 6.4G IDE-33 无坏道,现在仍然可正常使用,噪音在同时期的产品中算是相当不错的了。

  1998年12月购于北京中关村商悦电子市场(北京的老玩家都知道,就在现在中关村家乐福的位置),花了1490块,记得非常清楚。 

14年了,保存的非常好。


下面是显卡 MATROX G100 4M显存 现在知道这卡的人可不多喽


GPU和显存上没有散热器,全裸

  非常经典的CPU 赛扬300A 马来西亚产 不加电压稳上450MHz,850块,科苑电子市场买的(大概是现在北大太平洋的位置)


散热器外面的壳被我弄裂了,用胶带缠上仍能使用 

  本来还有个 ASUS 的P2B 440BX芯片组,但是在不知道被我放到哪个箱子里了,已经满头大汗了,不想找了,就到这吧,也不是为了评奖。

  对了,看咱的ID,现在还没看到有比我早的哦,小自豪一下。

  看到草帽的老大发的活动信息,咱不才,拿不拿奖都系小事情;活动一定是要支持的!

  不知道这些硬盘算不算老,我09年还见过才几个G呢,据说还能用。

  关于DIY,其实现在的DIY范围都比较广泛了,其他的方面就不讲,我就讲讲电脑方面的事情,我的理解是:最初的DIY就是讲究组一台性价比高的机。随着自己接触的个人PC的时间越来越长,最初的那种看法有了变化,DIY不仅仅是攒机,更是深入了解PC各部件的脾气,将他们优化他们的构造,从而组成最佳拍当;更是通过超频等手段充分发挥它们性能;更是打造一台mod pc!胡言乱语。。。。。。。。。。。。。。。。


希捷U5,一般老,还能用的,下面是前段时间我的测试数据(截图)

  现在没有IDE接口的主板,没办法测了,但是自从换平台之后,这几个硬盘就闲置了,哈哈

依旧能跑的奔腾III【原来我也是老玩家】

  这个东西年代比较久远,已经不太记得当时的情况了,但是在这个机器上完成了我重装系统、刷bios等等的成就,而当时,我还在上小学……

  先来个鲁大师……似乎是在2000年12月31日配的机子……当时TNT2显卡还是很厉害的样子的啊……

  这个……硬盘坏过个,这个是新硬盘……计数器是不是坏了 - -?主板刷过新版的bios,所以显示的是01年……

  处理器鲁大师没有识别出来啊,是奔腾III 800EB 采用了133MHz的fsb。铜矿核心,性能强悍,高频率的可以秒杀当时的新奔四……原来想换个图拉丁赛扬玩玩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OK, 大家来围观一下真机吧……

  橙色的pci卡是给电脑加上USB2.0的。主板自带只有1.1的口。四个口,很实惠……


已经归西的硬盘,迈拓的,现在被希捷收购了……


再来几张windows98的图片吧……感觉95 98界面差不多啊


装了个xp的美化包 = =

  写在最后这个台机器陪伴我度过了小学到高中(好长- -!)。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孩成长成为了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技术宅。当时也想玩超频啥的……可惜找不到主板时钟发生器型号……用setfsb随便设置一下就死机了…… Times fly. 现在有工资了,就可以自己随意折腾DIY啦,哈哈。(最近刚配了一个GTX560 散热不好,甜甜圈直接100了……看来还需要努力啊……)BTW, 鲁大师的那个是在xp下截的图装的98XP双系统,xp大家都见过就不展示了……

  可惜遥控器丢了,音箱在仓库深处“埋着”,实在是翻不动了,YAMAHA代工的,音质很棒

  与这些配合的是Pentium100,4MB内存和另一个圣物,VCD解压卡,不过后来整数运算出色的Cyrix 6x86系列登场,VCD解压卡没用了。

  96年,进入CAD时代,需要有3D功能的专业显示卡了,接下来的家伙,当时价值7000多块钱,绝对的旗舰级。

  Matrox Millennium    拥有当时业界最快的2D性能和硬件加速AutoCAD、硬件加速MPEG的能力(卡上附加芯片)。采用特殊的三星产windowRAM,是其2D性能的保证,同时,这也是业界第一款具有部分3D加速功能的显卡

  居然还找到了说明书,真是运气!看看上面的“黄豆豆”钽电容,真正全固态做工,那个时代就有了。

  感慨那时的装机体验啊...中关村老科贸,像个农贸市场,不过本来就是农贸市场(在我的初中时代)。

  自己的第一台,Cyrix 6x86 PR100+ (IBM的OEM版,无散热可OC PR120+),4MB内存,昆腾火球(容量忘了,史上最抗造的牌子),Trio64 V+,其他实在想不

  给大家看看上个世纪的老部件【原来我也是老玩家】

  98年的华硕TX97-LE主板,CPU风扇掉了,那时更换散热片是很困难的事。四条72线EDO内存,总计192M。


  主板只有一个大的键盘口,其他全都需要接出来

上图这两个便是,一个是接鼠标的PS/2口的,一个是9针串口和25针并口的。

  72线EDO内存条,两个32M的,两个64M的,当时内存的插法是从一侧以45度插入槽内,再转到直立位置卡住。所以拆装内存只能从一端按顺序开始。

  陶瓷封装,与奔腾最大的不同是电压的改变。从3.3v降为2.8v。


帝盟的S90声卡,版型很特别。

  我97年买第一台电脑时,市面上就不多见了。看看体积,与现在的光驱一边大,还要长一些。现在的主板已没有软驱接口了。

  另外还有几件,就不拿出来了,有15寸的CRT,佳能S80打印机。也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东西。

  我的第一台电脑是97年买的,花了8千多,配置为K5-133,16M内存,540M的硬盘,福洋V430X的主板,1M显存的显卡(具体型号忘了),15寸的CRT(现在还能用,当时2000多块),8倍速的CD。有一个杂牌声卡,有源音箱。当时不太懂,以为K5-133比奔腾100要快,没想到很多软件不兼容,需要打补丁,在当时网络极不发达的情况下,是很难办到的事。99年,一个朋友升级486电脑,于是主板,cpu,内存都处理给了他。购买了P166MMX,华硕TX97LE主板,后来又更换了丽台S600DX显卡和帝盟S90声卡。添加了33.6K的内置猫。曾经与朋友用电话连线对战《命令与征服》,《DOOM》等(内线电话,不掏钱),还借过朋友的巫毒卡玩过一阵。中间还增加过内存。

  2001年除了显示器和猫更换了大部分硬件,40G希捷硬盘,硕泰克主板,AMD Athlon2000+,256M DDR333内存,铭瑄Geforce4 Ti 显卡,爱国者16速DVD,后来加了一部40速CD刻录机。更换了56K外置猫。

  2007年组装了一台全新的机器,酷睿E4500,盈通P35主板,盈通2600XT显卡,希捷320G硬盘,2G威刚DDR2内存,22英寸明基液晶显示器。

  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DIY,电脑出毛病哪里都不敢动,都给厂家打电话或者找人,后来看电脑报纸,杂志,书籍等,了解了一些知识后逐步开始自己捣鼓。一开始是动软件,修改设置,提高运行速度,后来开始敢对硬件设置下手了,如更改显示器分辨率,刷新频率等。第一次真正动硬件是加内存条,后来照着报纸上写的,拆过光驱,擦过激光头,调过激光头功率。给打印机墨盒加过墨。给机箱打孔加过风扇等等。后来在朋友中也算小有名气,也能处理一些故障了,给几个人攒过电脑,自然售后也落到自己头上。

  现在看来自己这些只能算是初级DIY,只是减少了一些开支,没对硬件进行过改造,离高手还差的很远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原来我也是老玩家】

  非常感谢,草帽站长邀请我这样的老玩家参加这个活动!首现描述一下自己的平台:我这个是02-03年的老机器了,具体记不清了,是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当时毕竟盛行AMD,那是intel还是天价,哈哈,所以就选择了AMD,别看不起眼,当时加上显示器,整套配置大约6K多块,发票和收据真的找不到了,算算现在2012年了,多老了,有9-10年了吧。

  当时的CPU是 AMD的速龙1800plus,当时选择主板的时候,记得很纠结,我本来想选KT4V,但是配机器的人告诉我他配了五台KT4V的都挂机了开机10min就死机,于是就建议我选择比较稳定的KT3V,当时选的是MSI的板子,红色PCB,当时显卡是智仁的GEFORCE 2 MX440,哈哈,和现在的600系列比起来,都不知道变化了多少代了~哈哈~~当时的网卡也是独立的,具体就真的记不住了,当时的机箱和电源,分别是选择的金河田的会呼吸的机箱,经过我这些年的折腾,就拆的剩下骨架了。

  电源也是金河田的,当时可是400W的电源哦,哈哈,当时的400w和今日的400W不可同日而已,硬盘还是希捷的80G,哈哈,很老的东西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仔细研究。当时买的是飞利浦的105s液晶显示器,价格那个贵啊,当时就2300多,死贵死贵的,哈哈,现在液晶已经便宜多了,这台机器子啊2011年仍在服役,后面我在拆机箱的时候,不小心把CPU散热器的风扇叶片弄坏了,搞成开机跟拖拉机一样响,暂时还没找到相应的东西,毕竟年代久远,很多配件很难找!

  论坛说写纸条,我觉得那样不环保,就用手机代替了,希望论坛的管理也要支持,毕竟现在环保时代了,大家要节约资源,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俗话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台机器,我会找机会让它重新运作起来,继续发挥它的威力!
至于折腾DIY的个人想法:其实我对DIY的想法很简单,DIY,顾名思义就是do it yourself,其实DIY更代表一种生活的理念和态度,不是什么都享受现成的,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人云亦云,什么是玩家,参加参加活动,混点奖品,可是自己对硬件,一无所知,一点见解的人,不是玩家,不是真正的爱好DIY,我觉得DIY最简单的层次是熟悉所有硬件的特性,能够更具需要配出需要的配置,DIY中级的层次,是要追求各个产品的差异,能够权衡产品的特性,判别产品的有优良可差,树立自己对产品和DIY硬件的理念!

  DIY的最高层次,是艺术,是哲学,将硬件和自己的生活态度,生活哲学,生活品味以及艺术修养结合起来,模糊DIY和生活的界限,让你用的电脑硬件产品富于生命,这生命是你给予的,是你对产品的对生活的理解的结合体,这是任何人都剽窃不走的,看到太多的人,说自己是玩家,却一味的剽窃他人的测评,真的很无耻,也很让人看不起!并不是只有高端玩家才是DIY的高手,富二代如果没有自己的理念,就知道烧钱,你不是DIY的玩家,你只是DIY的附庸,至于活动枪手和马甲,更是DIY中的垃圾!

  高端有钱的发烧友有高端玩家的DIY,中低端的发烧友,有中低端的DIY,在精神层次和哲学理念上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也没有谁更高级谁更低级的,有钱你就玩高端,没钱你就玩中低端,只要你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艺术和DIY硬件的追求,你就是值得尊敬的DIY玩家!任何扭曲这些概念的人和媒体,都是别有用心的,他们想通过差别,来区分和导引,这纯属是利欲驱动,跟DIY无关,而且应该被唾弃!在那些人的眼里和言论里,已经没有任何DIY的精神了,有的只是肮脏的物欲和金钱利益!

  物尽其用,发挥极限!是DIY永恒的追求,如果能结合自己的人生哲学和艺术修养,包括很多牛XX级别的玩家,如邢凯大侠的MOD,那就是更高一层的DIY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电脑.......【原来我也是老玩家】
响应版主号召,晒一些古董货吧,关键是发票什么的肯定都找不到了..............

  本来下午是想下午就开始找的,结果一阵忙.........直到晚上才想起这事情,于是摸黑角落里找出这些古董货来,灰尘都来不及清理,胡乱拍照吧,本来应该仔细找找还有很多,黑灯瞎火就懒得找了!

1.先上07年的一台主流配置机器


这个机器现在还在正常服役中,办公使用表示毫无压力.............

  主板富士康965,实话说,这个主板做工确实不错,超频很简单,当年富士康可是卯足了劲想推出自家品牌,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注意到显卡是采用的被动散热的方式,所以...........温度有点高!


这个U原本是想打孔当钥匙扣的........阵脚太多,洗洗睡吧........

  后来有一次折腾的时候直接掉地上,杯具了.........当年的价格也是好几百闷........


终于进化到了PCI-E接口了..........固态电容在哪里?

  如果说上面的东西还是菜鸟阶段请人帮忙装机开始,下面就开始亲身的正式折腾了.......


  AMD给人的感觉似乎总不太给力,受朋友的蛊惑,入了这个新机器

  新游戏层出不穷,又该换了!受昂达显卡蛋疼的返修经验(上面两台电脑的显卡都出过问题,返修极其蛋疼.......一言难尽苦不堪言),抛弃同德吧

受到NV哥的鼓动,参加这一次微星主板的试用活动,于是又多出一些东西了......

Blaster,爱国者机箱。现如今只剩下机箱了。这个电脑陪我和弟弟一起经过了D1,Hellfire,D2,CS1.2、1.3、1.5、1.6,AoE,SC,AoE2其中的感情难以用言语描述)

    2000年,我给自己配了下面这个机器。C2-566,MS-Epro,ST酷鱼20G,爱国者15寸显示器。这是我自己的第一台电脑,珍惜有加,虽然已经很久不用,但依然可以正常运行。


内存单据  开始购买的2条64M早已送人。现在是3条128M


金霞科技的内存在村里可是有历史的。


显示器单据和实物  一起买的爱国者显示器 机箱 键盘

5  光驱,软驱,modem等单据 这个实物也已经转移到别的机器上了

    第一次接触微星主板还是在2000年,那时候我在公主坟科技情报中心的地下一层那个书刊市场(这个市场不知道啥时候关闭了,后来我还专门去看过,感到有些遗憾)的一个柜台打工,也就是安装调试维护电脑,打印机,扫描仪什么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可以接触很多东西.我曾经修过IBM的486,也拆过850芯片配Rambus内存的品牌机。那时候联想台式机多数用的Abit,ECS的主板,还不见QDI的踪影。装机时向顾客推荐一般也就推荐2个品牌,不在乎价格的用ASUS,注重性价比的推Epox(实际上是一个小品牌但是板子是Epox的,标示型号什么的都没改)。

  不过有些比较在行的顾客会问起微星这个牌子,柜台没备货只能从中关村拿,价格不太好,但是也能卖出去(主要是6309,6163这2款),引起了我的兴趣。后来我看了不少关于主板的评测文章,总体感觉微星这个牌子和技嘉差不多,算是大牌,但略低于华硕。(小秘密,当时asus主板的频率一般都比标示的快一点点,比如外频100MHz,asus会设置在101左右,MSI,GIGA一般是99.x,测试分数就此出现了一点差距)

  言归正传,当我拿着攒的工资准备给自己装电脑时可是认真费了思量。当时铜矿已出,主板在设计上已经加入更多利于超频的设计,买个赛扬2超一把是最佳性价比的选择,P3的价格有些像现在的i7。配什么主板呢?BX虽然很不错但是已经处于淘汰阶段;810没有AGP槽,不予考虑;820是真好,可是加上rambus内存的价格太XX了,买不起;好在Intel及时推出了815E,有集显还支持独显,就是它了。看了不少评测文章后,我选了MSI-6337 815Epro,(说实话,这个板子要是和asus的一样是金黄色,我可能就不买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见那个颜色的PCB板就反感)买这个板子可是费了不少周章,问了很多柜台都没有,最后找到一块报价1190加上一个990的20GST酷鱼2硬盘合计2180。

  想想当时自己真舍得花钱,以后我再没买过这么贵的主板和硬盘。过后我才想明白为什么这么难买,因为这个主板当时没有行货,只有水货,价格又高自然稀少。其他配件还有C2 566 SL4PC,1.7v随便上100,最高可以在120达到1G,但是上不去133;64M PC133,美达48X光驱,爱国者机箱,显示器,长城电源,后来我还从网吧买了个2手MX200,保证能玩CS这类要求不高的游戏。这个板子很稳定,采用了跳线+BIOS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外频调节,在当时算是很方便了。现在这套机器还可以正常使用,截图为证。内存我先后加到了最大可支持的512M,后来把256M的单条给人了,换了个128M,所以目前是384M。加内存的过程让我深刻领会了单双Bank的含义,这个板子的4个槽中3,4槽用的是一组Bank,要想都插内存必须是2个单Bank的。

  后来,经过不断学习,积累。我加入了一个国内服务器厂商S公司。在那里我接触到了MSI另一块业务:服务器。

    我保留下来的R210-A服务器的说明书,这是MSI的bearbone。(此款同时还O给了著名国际厂商I公司,是那个时代AMD平台的标志性产品)。2UXeon服务器则用的是MS-9138,也是个稳定的板子。后来我来到了现在公司,还是服务器的原厂商。在公司的工控机系列里又遇到了MSI熟悉的绿色主板。

    MSI的显卡也是很有名的。只不过在零售市场声势不那么大。但是在gzeasy(现在的PCinlife)等网站,“主席”,“野兽”经常有MSI的工包卡卖,高端卡居多,性价比颇高。我不敢赌RP,只能围观。

    MSI出的G系列游戏笔记本也很不错,只是国内的推广实在不怎么样,要是有外星人那个力度就好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微星的笔记本里还有这样一个产品线。

    至于MID之类的就不提了,MSI业务的多元化想必还要一直走下去,祝她一路顺风!

时光倒流15年,奔腾166的年代【原来我也是老玩家】

  这台电脑是1997年买的,当年DIY这个词大概才刚刚诞生。组装机与品牌原装机同款配置差价还很大,国内,至少是广西南宁这种小地方,根本没有DELL,卖电脑的公司就那么几家,而且基本没有门店,都是巷子里头。电脑销售此时还是一个暴力行业。当时的配置是:CPUintel 奔腾166,华硕HX芯片组的T2P4主板,内存16MB EDO,硬盘富士通4.3G,显卡丽台WinFast 3D S600,SONY 8速光驱,SONY 1.44软驱,三星键盘,三星14寸 SyncMaster 3Ne。当年这样一台电脑,装的是DOS和Windows 3.2,买回来过了大半年,我才换上了Win95,到了1998年,CPU快不行了,我才开始超频,以前超频可不像现在可以在CMOS里头设置或者用软件直接改,以前是要用跳线的,为此我还特地买了张报纸学习

  我那可怜的奔腾166,最多也只能稳定超频到200,现在看来实在不可思议,所以最后还是换了AMD的K6,接下来,是内存不够了,由于168线的SDRAM已经占据主流,所以我几经辛苦,才买到了两条16MB的EDO内存,对,大家没看错,以前的72限EDO内存,必须两条两条的使用,成对的,而且不是神马双通道哦。内存升完,我发现显卡不够玩游戏了,但是当时AGP已经进入市场,PCI的高性能显卡实在是屈指可数,所幸3Dfx很体恤民情,Banshee有PCI的版本,于是我又在广西南宁星湖路这条电脑街逐家的询问,终于找到一家可以订货BANSHEE PCI显卡。这个平台撑了好久,直到2001年,旧的AT电源烂掉了,我换,新买的电源又烂,看来已经没有商家愿意制作高品质的AT电源了,市场上只有ATX电源了,于是这台电脑被迫退役。其实,只要有一个AT电源,它现在马上就能复活唉!回顾我的DIY历史,基本就是升级的历史,人家DIY也都是在超频,我就是想办法延续老机器的生命,同样的Do It

  奔腾166,盒装,我也不记得多少钱了,那时候Pentium MMX才刚推出,至少要3800文,所以退而求其次,我选的是普通的奔腾要166,这是它的“正面”,对比现在的CPU,脸可是大了不少^_^。

  不知道有没有人留意,这个CPU的散热器和现在的CPU很是不同,散热器是不可卸的,所以我只能拆下了风扇,这个原装风扇是三洋电器制造的很安静呢。CPU的背面,根据说明书,SUO72/之后的第一个字母是V代表了电压类型是VRE(Voltage Regulator Enhanced,3.4-3.6V),如果是S,则是标准电压3.135-3.6V。

  当时我给这个CPU配的主板是ASUS华硕T2P4,这个主板在当时来说是相当经典,虽然是老一代的芯片组,如果我没记错,但是经过BIOS升级,可以支持奔腾MMX系列的CPU,而且我确实也升级了,只是最后还是没有买回一个MMX试验,后来直接换成了K6,CPU后来给弄丢了,但是发货单还在……


对比现在的主板,过去的主板的条码和CPU一样,信息也是相当的少。

  主板的全貌,没有AGP,也没有PCI-E,4个白色的是PCI插槽,黑色的三个是ISA插槽。大家有留意到么,主板和现在的不同,只带有一个键盘的大口(不是PS/2),其他口都需要另外解出来,左边那玩意还是我自己后来买的,接出了一个PS/2口和并口EPP。


前的CPU不是由主板供电的

  接下来是安装上CPU的主板,对,你没看错,以前的CPU不是由主板供电的,而是由电源的D口供电。。。

  初我给配的是ViGOUR(其实当初根本没牌子可以挑选,这个牌子JS给我的,现在百度都查不到,那个时候我连金士顿都没听说过)的72线EDO内存,大小我也搞不清楚了,因为没有AT电源,我也无法开机确认它们,后来又加了两条16MB的内存,SERIES的牌子,其实我还是不认得这个牌子。如果细心观察,各位会发现,那会,内存不是金手指(但是当时的任天堂红白机那种简陋的卡带我要是没记错都是金手指啦),而且,也许EDO内存因为频率不高,所以他们都没有贴片电阻电容神马的。(当时SDRAM刚刚推出吧,我记得有卖了,好像是INTEL VX芯片组支持,这个芯片组的主板那时也有卖了,后来我很后悔要了HX啊!因为EDO很快就断货了,我很难花了高价才买到两条16MB的EDO升级)。

  再PS,EDO内存不是现在那种直插的,而是先斜放,然后推正,如图。

  当年,AC97软声卡似乎还在酝酿,所以要听到音乐,必须装声霸卡,也就是Sound Blaster,我买的是一块型号为CT3660的创新声卡,ISA接口,下面就是声卡的盒子


下图是声卡的说明书和驱动,说明书相当的厚实。

  最早买的是丽台WinFast 3DS600,后来换成了创新的BANSHEE,如今第一块显卡只剩下驱动光盘了,图左边是Banshee配的游戏,右边是驱动,中间就是Win Fast 3D S600的驱动

  Banshee的正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干净,其实还好吧,都是固态电容嘛!


显卡的内存,SDRAM,一片2MB,放在现在,实在是寒碜

  软驱,这个软驱是正常的,可惜买回来我真没用过几次,那时候已经有8速的CD-ROM了,所以我几乎没怎么用它,当时没有光驱启动,所以就似乎安装Windows时,需要用1.44的启动盘引导系统。

  最后的硬件是三星的机械键盘哦,大口的,话说那会,JS卖这个键盘可要250多呢,实在搞不懂,三星真的做键盘么?

  再最后,是,俺的正版KV300,以前升级没网络,每次都得拿到店里头,当时用来杀那个CIH病毒呢!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累。。。。。【原来我也是老玩家】

  看看岁月,咱老了,看看十几年前的机器....机箱没了,但东西都在,晒晒吧,不是高帅富,怀怀旧吧! 

  当年。。。。咱买了个联想的电脑....这个U是插卡的哦,奔3 450 当时可是大出血哦....

  好像照花了.....当时Intel的广告好像是,给电脑一颗奔腾的心.....果断给他.....


看看显卡,精英的MX400好像

  这个卡当年还能玩红警呢.....牛B滴很.....


20G昆腾火球,昆腾就是迈拓......


当时上网的利器,56K猫.....


联想主板,SLOT1的


看看当时的串口鼠标........亮点是中建...


今天刚好有空,点一下机,好几年没点了....呼吸紧张ing

  首先,买电脑,要买合适自己用的,不是用来烧钱的,阶梯电价额.......

  如果你是小白,不用显卡的就尽量别买显卡

  去本地装机要切记不能相信99%的装机员,说什么没货都是坑你的,最好货比三家(别是三家邻居...)

  其次我说说JS的事,JS是什么?把你钱赚多了?能多多少?JS也要吃饭的对吧?也要养家糊口的,虽然我不是JS,但我有很多盆友都是你们口中的JS,

  这年头JS也不好做啊,不就多赚你几百块钱么?有什么捏?坑害老百姓的才是JS,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的才是JS,翻脸不认人的才是JS,不是钱赚多了就成JS了滴,就你赚钱难是吧?

  咱再谈谈DIY,不是有米人才能玩DIY,其实屌丝也可以,DIY,是一种爱好,是一种可以陶冶情操的一种爱好。DIY,可以在生活的任意一点,虽然咱的大大们搞机箱,做水冷,价格也对咱的屌丝们是天文数字,但咱也可以DIY啊!

DIY,就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折腾是条不归路,既然回不了头,就继续折腾吧。。。。。。。。

  作为一个标准的工薪家庭80后,自从迷恋上computer后···

   第一次接触电脑是94年刚上初一的电脑课上,那都是一些淘汰了的286···每天练习的就是五笔,背的就是‘王旁青头戋五一·····’,可惜到现在用的还是拼音。自从接触了电脑就被吸引了,一直吵着跟老妈要电脑,老妈也答应买,结果初二时候给买了台裕兴学习机····也算是电脑产品吧···几乎就是当作游戏机来玩了,家里条件一般,这算是第一台拥有的小霸王了吧,小学的时候总是到邻居家玩······

  直到高中2年级突然有一天回到家看到梦寐以求的电脑·····那份激动···想想不禁泪流满面啊····淡定淡定·····

第一台配置是:14寸模拟显示器(以旧换新折价买电器了,这个赚了)

卧式AT机箱 世纪之星电源

不知名的at主板,好像是顶星的?

还带着一个源兴8xcd光驱,是cd光驱哦,不是dvd的

10g硬盘后来挂掉了换了个20g的

下面开始折腾路线了。。。

  首先出场的是EDO内存··铛铛铛铛·····这个没有被扫荡走···安装方式类似笔记本内存,需要斜着45度卡进去······并且需要成对儿使用的,一条可是起不来的哈~~~这算不算强制消费啊。

  这个之后就是SD内存,其实那个时候SD已经有了,不过是新产品,不是咋屌丝能买起的,很怪异的我的主板分明有两种内存插槽,但是这个sd的死活插上去不认,郁闷,白抢了条内存过来·····

  然后是··YAMAHA声卡,其实是花王的哈哈~~~一代经典啊,ISA接口的,再后来主板几乎集成声卡了,只是对声音有追求的才单独买独立声卡。


后来还有个pci的,音质很出色的啊,YAMAHA就是声卡的那啥

  在来一个,迈拓20g硬盘···其实早先的8g坏掉卖废品了,大脚你还记得么······

  之后这个··是视频解压卡··悲剧的ISA接口···更悲剧的是当时不太懂电脑,要看vcd所以加了个这个,后来同学来了看电脑说····nnd主板跳线跳错了cpu降频使了··悲催的多花了300RMB

  那个年代主板上需要自己设置外频倍频,不是bios里面设置,还有cpu电压,你要是挑错线了呵呵~~~等着悲剧发生吧。。。。。不顾那种硬调线也考验OCer的动手能力哦~

  有了vcd咋能没有电视呢····解压卡,现在还能看的,就是····可恶的有线一上场,普通天线收不到几个台了·····这个算不算垄断

  在那个年代是个电脑就必备的···软驱,这个是3.5的还有种5.25的,我只在同学家看过,那种巨大啊······

  还有一堆的软盘,想当初win95有软盘版,哈哈,你知道要多少张盘吗??

  最上面那个写着万兆的,就是下面这个网卡的驱动了,其实这个网卡是2K年后改adsl以后才买的。。那个年代咋就用万兆网卡了,你们羡慕吧~哈哈~~


USB转接卡,那个年代还没有usb,这个是后来加的

  传说中的voodoo,这个是99年时候跟老爸要求升级的,说是装了机器就快了,的确装了以后玩古墓丽影跑的快了哈哈~~

  花了300大洋,什么?不信,因为买的时候已经出voodoo2了,这个还是4M显存的1代子卡,所以很便宜咯,但是有这么一块卡,足够臭美臭美了。。。

  全家福,这个卡买的时候还送游戏哈,所说是DEMO版的·····

  后来更换的平台,MSI+AMD2500+fx5200,这个我都没怎么用过啊·····

  同一时期大学毕业去北京配的2手平台,其实没有上面的好,毕竟2手嘛P4赛扬2.4+gf2mx400+好像是精英的266板子悲剧吧·当时花了3K呢,带显示器··


最后陪伴我少年时期的两本杂志···

  好吧,折腾无止境,还会继续下去。

}

  每个人在不同时间段都有不一样的目标,就像我们学生时代的的目标可能只是考个高分或者是上个好大学,而我们工作了之后的目标就是在岗位上取得更好的发展。组装电脑也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在用一段时间之后,使用电脑的目的发生了改变,原有的配置可能就跟不上现有的用途。电脑配置的升级同样是一门学问,我们要考虑老配件的兼容性,还希望用最经济的价格达到我们的目标。


  比如笔者最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本来呢这台电脑的目的只是为了日常家庭上网查查资料、聊聊天。为了不让家中的孩子迷恋网游,就没有安装独立。现在孩子上大学了,有自己的时间可以支配了,想玩一些网游和单机游戏时却发现电脑的性能不足,希望能对电脑配置进行升级。查看原有的配置单发现这台电脑原来的配置还是挺强大的,电源供电也比较强劲,那么只需一些简单的升级就可以达到畅玩网游的目的。

  cpu方面这台电脑选用的是Intel 酷睿i3-4130采用22纳米工艺制程,插槽类型为LGA 1150,处理器默认主频高达3.4GHz。鉴于目前主流的网游对CPU的要求还不是太高,所以使用这样的CPU还是可以应付大部分网游的。如果有需要可以选择将CPU升级为i5系列。

  显卡方面原来使用的英特尔的核心显卡,这颗显卡性能不是太强,对于大型单机游戏时时可能会出现卡顿的情况。于是我们为这台老机器选择了一块功耗较低,性能较强的独立显卡。映众GTX950冰龙版采用GM206-250核心,基于28nm工艺制程,内建768个流处理器,采用PCIe 3.0 x16总线接口,配备2GB/128Bit GDDR5显存。

   酷睿-4130是一款面向入门级用户的高性价比,采用双核心四线程设计,默认主频高达3.4GHz,性能不俗,搭配B85主板配合千元级独立显卡,足够流畅运行各种网络游戏,一般的单机游戏也能应付。目前这款处理器卖场报价665元,想要组建网游平台的玩家不要错过。

  Intel 酷睿i3-4130采用22纳米工艺制程,插槽类型为LGA 1150,处理器默认主频高达3.4GHz,原生内置物理双核心,支持超线程技术可实现四线程同时处理任务。同时,该处理器带有3MB三级高速缓存,使得在调用数据时提高了命中率,并且使加载时间大大缩短。内存方面支持双通道DDR3 1600MHz频率的内存,使得系统在数据读取方面迅速,以避免在CPU在数据调用时造成的性能瓶颈。

  Intel 酷睿i3-4130是一款Haswell架构的酷睿i3系列的入门级产品,集成了HD4400显示芯片,如果为了节省预算而选择不搭配独立显卡,这款处理器也能轻松应对日常影音办公的要求。在搭配千元级独显之后,可以直接变身成为拥有不俗性能的游戏平台。

  近期随着一系列大作游戏上市,引发了不少玩家升级的热情。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线AIC映众(Inno3D)旗下的GTX950冰龙版,其主打性价比特色,性能相比750TI更高,但价格优势也较为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显卡采用NVIDIA PG301公版增强型PCB方案,在保证稳定性的基础之上,更有效地增强了显卡的超频性能。供电部分,显卡采用了3+1相供电设计,铁素体电感,全固态电容以及多特MOS管等豪华用料自然不可或缺,此外,显卡还需要外接的6Pin供电。


  显存方面,GTX950冰龙版采用的是极速GDDR5显存,容量为2GB,显存位宽为128Bit。显卡核心频率高达1140MHz,Boost频率更是达到了1297MHz,显存频率为6800MHz,远远超过了公版的标准,性能相当恐怖!


  散热方面是冰龙产品的特色所在,GTX950冰龙版配置的是全新一代的HerculeZ AIR BOSS系列散热器,型号为HerculeZ X2 AIR BOSS。散热器延续了HerculeZ AIR BOSS系列家族式外观,银色金属外盖彰显硬朗风格,两个9cm直径大风扇可以带来超大风量与风压,同时兼顾静音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散热器还可以支持0dB零噪音技术,当显卡处于低负载以及低温状态时,风扇将自动停止转动,以达到零噪音的效果;而当温度与显卡即时功耗达到预设阀值时,风扇才开始重新启动。另外,显卡还支持风扇叶易拆洗技术。在散热模块上,散热器采用的是垂直散热原理,通过硕大的一体式金属散热片直接贴合GPU核心与供电部分,可以及时将热量传导出来。


  采用了M-ATX小板型设计,适合搭配小机箱使用,规格比大板略有缩减,不过对于一般玩家来说已经足够,板载Intel千兆网卡和延迟优化技术,以及华硕独家SFX音效技术,给玩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想组建上一代平台的玩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华硕B85M-GAMER游戏主板同样支持玩家网络、玩家音效、玩家守护者三大华硕GAMER系列重点特色技术。华硕B85M-GAMER游戏主板采用采用了专业游戏利器英特尔千兆网卡,该网卡代表当前最先进水平的网络体验。华硕独家玩家音效技术让玩家真切地听到细致入微的点滴音效。

  该主板同样搭载GAMER’S GUARDIAN玩家守护者。该体系专为游戏设计,提供全接口静电防护、内存过流保护、不锈钢防潮I/O接口、DIGI+VRM全数字供电系统,完美保障平台的稳定。华硕玩家系列首款MATX版型B85M-GAMER主板的推出,带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可以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华硕B85M-GAMER配备了四相数字供电,为CPU提供强大电力保障,搭配近年来大热的至强E3处理器绰绰有余,能完全发挥平台的性能,非常适合组建性能小钢炮,市场潜力巨大。近期有装机需求的玩家,如果您也偏爱迷你机箱,那么不妨选择这款主板。

5硬件点评 主机升级配置的亮点

  不得不说是一方面升级是将原有的4G内存升级为8G内存,4G的内存对于一些大型网游来说可能会出现内存不够用,但是游戏画面卡顿的情况发生。而8G的内存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游戏及办公的需求。且使用的资金较少。希望这位网游能喜欢。

  无论是在游戏性能方面,还是散热部分,映众GTX950冰龙版的表现均可以说是非常卓越。HerculeZ X2 AIR BOSS双风扇散热器为带来了阵阵清凉,而PG301公版增强方案即可以保证显卡的稳定运行,又可以令显卡长时间工作在超公版高频率之上,在此频率下,映众GTX950冰龙版性能已经超越了GTX760公版的表现。对于想选择千元级游戏利器的玩家而言,这款映众GTX950冰龙版绝对是超值好选!

  Intel 酷睿i3-4130就是一款性能主流的CPU,最大睿频为3.4GHz,可以满足玩家的性能需求。该处理器沿用了Haswell架构,内置的核芯显卡为HD 4400,不仅对于4K高清视频可以流畅解码,部分网络游戏也都可以在无独显的情况下运行。

  对电脑性能还有更高追求的玩家可以考虑添加一块SSD。或者是将显卡更换为GTX960系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旧硬件改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