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bit Charge的附带u盘装系统有什么用?

可以看看这篇“Fitbit Charge:一款“驯服”我的手环”评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讯:《小王子》里的狐狸说,如果你需要对方,那说明你就被驯服了。在试用Fitbit Charge手环一周后,我想我应该是被驯服了。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前前后后试戴过不少智能手环,但基本上都是“爱它们只有两三天”。要不然是没电时一取下就忘带,要不然就是带着带着就忘记要查看它的数据了。

  Fitbit Charge怎么就能拴住我呢?想了想,觉得应该是它相对前代产品新增的一个功能:来电提示。漏接电话一直是我的坏习惯,但带着Fitbit Charge的日子里,我再也没有错过电话。个人觉得Fitbit Charge的来电提示做得很到位,有电话打过来,手环会轻轻震动,同时屏幕被点亮。比起来个微信消息都会响一下的智能手表,Fitbit Charge的“提醒”显得“安静”许多。

  当然,这只是解决了我这类人的其中一个痛点。可能你会觉得有很多设备都有上述提醒功能,但作为一款运动健康追踪设备,Fitbit Charge能做的远不止这些,说不定哪一个特点就成为了你不愿摘下它的理由。

  Fitbit向来走的是简约时尚风,从Flex到最新的Surge外形都不是那么浮夸。我们评测的FitbitCharge是一款带有液晶显示屏的手环。手环腕带部分是螺纹图案设计,中间的一小块显示屏可以显示时间、步数、消耗的卡路里、来电号码等信息。通常情况下屏幕是暗的,轻击屏幕2次或按下左边的按钮,信息才会显示。

  Fitbit Charge有两种规格(5.3英寸和7.9英寸)可选,我们拿到的是5.3英寸那款,作为稍微偏细的手腕,扣倒数第二颗搭扣刚刚好。FitbitCharge的搭扣采用手术级不锈钢材质,无论是腕带还是搭扣,长久接触皮肤并未感到不适。

  此外,Fitbit Charge还配备了一根充电线和一个无线同步USB插头,不想与手机连接时,也可在电脑上查看手环追踪到的数据。

  首次使用时可以在手机上下载Fitbit应用,打开应用先设置好年龄、身高、体重等个人信息,接着打开蓝牙搜索设备,配对时选择Fitbit Charge,等待几分钟,设备就可与手机完成配对。

  下图就是打开Fitbit应用后的界面。主要有显示各项数据的数字面板、挑战、朋友和账户这四个信息栏。数字面板里有步数、卡路里消耗、运动数据、运动距离等信息,这些在手表显示屏上也能直接看到,另外用户也可在此栏中添加喝水情况和摄入的卡路里等。(如果能与智能水杯或直接计算卡路里的餐具结合,就不用手动添加了);点击横栏中的第一栏,会出现图右所示界面,可以在这里设置闹钟,或事件提醒。

  挑战这一栏是针对有运动目标需求的用户,可以与家人朋友进行比赛。由于我用了一个不常用的邮箱注册的FitbitCharge,所以在Fitbit根本没发现有朋友在用。所以这些功能在我这里有点形同虚设。当然如果你有朋友也在用Fitbit,就会好玩许多。大家可以比拼运动量和卡路里消耗量,更有利于坚持锻炼和联络情感。

  在社交这个方面,个人认为Fitbit Charge做得还不够。因为如果没有朋友也在用Fitbit我就很难跟别人进行互动。而像之前用的咕咚手环、或者基于微信的乐心,里面会有各种社交方式。比如咕咚,它会基于地理位置推荐“约跑”的群组,或者一些跑步活动,感觉更能调动运动积极性一些。希望Fitbit未来也能考虑更多社交激励功能。

  最右边账户这一栏则是可以添加Fitbit的其他设备,设置运动或减肥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在你设置好多长时间,想减多少斤之后。Fitbit Charge会自动帮你计算出每日所需的运动量和最多可摄入的脂肪量。

  首次完成配对设置后,在接下来的使用中,基本无需刻意地再设置什么。不像以前的手环,睡觉时要调到睡眠状态,跑步时要调到跑步状态,Fitbit Charge手环,你基本上可以忽略它的存在。等到闲暇时打开应用查看,睡觉、爬楼梯、跑步等各种数据都已同步到手机上。

  不想打开手机的话,你也可以用其附赠的USB插头把数据同步在电脑上查看。

  如果你没有什么减肥、健身的目标,只是想了解一下每天的健康情况,那Fitbit Charge的使用方式也就是这么简单了。

  佩戴Fitbit Charge的这段日子,我还没有开始减肥、健身计划,也没有打算要一下子开始坚持每天跑步。虽然它的来电提醒功能最先“拴住”了我,但在后来,不知不觉中我会不时地关注Fitbit Charge记录的数据:查看自己走了多少步,没够1万步,就站起来走走;睡眠质量如何,如果今天睡得不好,那晚上尽量早点睡;该消耗的热量有没有完成,没完成就不吃宵夜了……

  后来的后来,再也看不下去运动那一栏总是零。于是,我决定开始跑步了。

生产厂商 中国(富士康-郑州)

备注 国行/港版/日版/美版等,其中国行/澳门版/日版无锁/美S版无锁/美官方无锁支持三网4G;港版等其它版本支持两网4G;A1589为移动版,支持移动2/3/4G、联通2G

人生很难,心态放宽,人生,最难得的,是好心态,最难放的,是真感情,最难忘的,是入心人,最难求的,是被人懂,人的一生,与爱恨纠缠,与得失相伴,与是非周旋。

多好不敢讲,网络的牌子,靠的就是质,售后有两年上门服务。量和信誉

}

点评:然并卵的说明书可以直接抛弃了,看看我们亲情出品的详解操作。

Fitbit Charge HR,是一款主打心率监测的手环,上线以来已经有不少人入手了,然而买来后会发现只有下面几样东西:手环、USB充电线、USB蓝牙接收器和一本多国语言说明书(然并卵),只是介绍了一些注意事项。

比如怎么在手机电脑上看到监测的数据,还是不知道,因为厂家太不走心了,所以我们就给大家制作了一份针对Fitbit Charge HR的图文版说明书。

一、App(手机端)和运行程序(电脑端)的下载安装

(1)先下载配套的App“fitbit”,该应用适用于fitbit系列的所有手环(苹果手机可在App store下载,安卓手机可在各大应用商店下载)。

(2)安装App,然后打开,根据提示一步步操作:加入fitbit-选择对应的手环-设置-创建账号-填写个人信息,到这为止开始正式与手环连接。

(3)在连接手环前需要先开启手机蓝牙,然后按住手环上的按键3秒钟,手机会自动搜索到手环,这时候手环上会出现4个数字,将它填写到手机上就可以。

(4)完成以上步骤后,手环上的各项数据就能通过蓝牙同步到手机上,包括步数、卡路里消耗、心率监测等,见下图:

注意:个人信息的填写要真实,因为手环会根据你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来估算步幅、里程、卡路里燃烧,不然数据可能不准确。

(1)登录官网( )。

(2)下载运行程序( ),需根据系统,比如win7、Mac等。

(4)安装完毕,把USB无线发射器,就是那个小玩意儿,插在电脑上,然后就能操作和同步数据了,设置步骤同手机端一样。

手环的操作很简单,戴上就开始监测你的身体数据(在手环上只能查看当天的数据),按下侧面按键即可查看。

(1)在熄屏状态下,第一次按,显示的是时间,再按一次是心率数据,接着按,显示的分别是卡路里消耗量、步数、总行程(距离),最后是楼层数。如果继续按,那就开始循环了。

(2)唤醒屏幕的方法有二:一是按下按键,二是双击屏幕(默认显示的是时间),如果想双击看到的是心率,可在手机App更改。

(3)手环还具有来电显示、静音震动闹钟提醒功能,需要在App上进行设置,在配对手环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是否开启“电话通知”,点击“是”即可。

如果没有弹出该对话框,那就点击主页上的Charge HR,进入详情可看见设置选项,点击开启即可(另,闹钟、双击更改显示也须在此修改)。

注:如果想要手环上显示来电人的姓名,需要先在手机通讯录中将其名字改为英文或拼音,汉字是无法显示的。

(4)机身的背后闪烁的2道绿光,是用来监测你的心率的,所以要贴着皮肤,但不要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的哦。

Charge HR整个操作过程就是这样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关注我们接下来的评测文章和视频哦!

【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下载"一度蜜"客户端

}

  一周前,Fitbit在北京宣布智能运动手环Fitbit Charge在国内上市,售价998元。实际上,一共发布的产品有Charge、Charge HR和Surge,Charge可以说是基本款,HR增加了心率检测,Surge算是智能手表。

  在同质化严重的智能手环市场,前有Jawbone,后有小米,Fitbit有哪方面的竞争优势呢?那就接着来看笔者使用一周后的体验吧。

  其实在CES2014展会上,笔者首次见到Fitbit Force,看到它相比Flex在LED屏上的进步,就已经心痒痒了。但130美元的售价,没有行货等种种原因还是与它失之交臂。

  要看Charge,就要至少从前两代产品看起,Flex、Force,Charge依旧采用了橡胶材质,但外表覆盖了斜纹,与皮肤接触的部分触感与Force一样,都是磨砂材质。

  不过有了Force材质导致人体过敏的案例,此次Fitbit称,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包含了医学人士,确保皮肤过敏的案例不会发生在Charge身上。

  不过Charge依旧采用的是凹槽点状充电设计,一方面不能与主流的Micro USB通用,另一方面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它的按扣反馈比较清脆,很容易知道扣好了没有。

  一般来讲,女士选择小码足够,男士选择大码,如果你需要XL码,只能通过网上订购。

  总体来讲,Fitbit与Jawbone算是智能手环中的时尚先生,手环的形态并不会给不带手表的用户带来负担。事实上,笔者除了在洗澡时担心留下洗发液、肥皂水等残留物之外,基本上时时都在佩戴它。要知道,我此前一直不佩戴任何手环类物品,不舒服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觉得在打字等活动中不太方便。

  对了,Charge具备防溅水功能,不用担心洗澡或者洗脸造成损坏。

  功能方面,Charge大致有以下几个功能:1、追踪用户的运动数据,包括步数、步行距离、消耗卡路里、攀爬楼层数等;2、显示时间;3、自动探测用户睡眠状况;4、来电提示及闹钟震动提示等功能,距离手机六米内,有来电时,手环振动并会显示来电人的电话号码。

  当然,多数细节数据需要在Fitbit客户端上查看,配对成功后,每次打开客户端,手环都会与客户端同步,但时间比较长,大概10秒左右。

“挑战”与“朋友”界面

  客户端分为“数字面板”、“挑战”、“朋友”、“账户”四个区域,挑战主要用来显示用户在达到某个目标后的勋章情况,朋友一栏由于产品受众有限难觅朋友。

饮用水及食物要手动输入,很难精准

  “数字面板”是用户分析查看数据的地方,除了单项数据外,还可以按月、年看最近的对比,Fitbit也会给出一个参考数据,一目了然。只不过体重、摄入的饮食、从事的运动等数据需要手动输入,应用会减去运动消耗的热量,帮助用户减肥。实际上,饮食等数据很难做到准确衡量,并且实际使用中很少人会主动输入数据。

与iPhone测量的数据不太一样

  可能是带在手腕上的原因,多数情况下,手环监测到的步数比iPhone 5s的M7协处理器监测到了多了一些。

  作为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Charge加入了自动监测睡眠功能,用户不但可以看到每天睡眠时长、睡眠中断次数,还可看到近期统计数据。

  而来电振动提醒自不必说,简直戳中职场人士痛点,可以不漏接电话。

  从Flex到Force再到Charge,每次都有不少进步,但比较竞争对手,Fitbit手环尚不能抬手显示时间,尚不能触控屏幕,尚不能通讯录来电显示,尚不能通知短信、微信,国内社区尚不完善,应用内本地化尚未完美,所以它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跟一些Fitbit用户交流后,大多数用户购买的动力还是来自Fitbit的“高逼格”。对于笔者来说,感触最深的还是观察运动、睡眠数据与注意来电。(刘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盘装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