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值得信任的医疗平台,信息最新的房子平台

原标题:什么?最不值得购买的房子,居然是CBD的房子!

来源:城市战争 作者:孙不熟

原标题:CBD的房子为什么不值得买?

深圳福田CBD 图源:视觉中国

有个朋友最近一直看珠江新城的房子,他问我要不要买,毕竟都是10万+的价格,他担心成为最后一波接盘侠。

我告诉他,珠江新城目前是城市价值的制高点,美女如云、风景如画、配套顶级,你如果把这里的房子视为高档次的消费品,我支持你买,但如果视为投资品,我认为应该果断摈弃。

朋友不解,说我写过一些CBD的文章,从中感受到了CBD的辉煌,这种地方为什么就不适合投资了?

我又告诉他,消费和投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消费的逻辑是买到好东西,这一点CBD肯定符合条件,但投资的逻辑是简单粗暴的。

只看“价值是否被低估”,如果你认为被低估,哪怕是一坨屎也可以买,如果你认为被高估,就是拥有范冰冰和林志玲的美貌,也不能要。

广州珠江新城CBD 图源:视觉中国

以珠江新城为例,这个区域分为东区、中区、西区三个细分板块,东区容积率低、绿化好、户型大,算是比较典型的富人区,但是中区和西区,是以高密度中小户型为主。

这么高的容积率、这么小的房子应该是设计给屌丝住的,但标价却是豪宅的级别,属于严重的错配,属于价值高估。

当然,你可能会说地段,那我告诉你地段其实没那么值钱——从珠江新城往南、往北或者往东,只要坐10到20分钟分钟地铁,就能买到1/2甚至1/3的价格,你还会认为那个地段有多值钱?

好吧,此处允许有争议,我们站在另一个高度地来聊一聊CBD。

CBD的价值在于它是一座城市的门户区域,一个企业只要把总部放在CBD,就能获得最大的流量保障,包括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等。

通俗地说,在CBD办公,可以更好地展示品牌、更好地招聘人才、更好地谈生意!

门户区域一定是垄断且稀缺的,所以,CBD的房价和租金往往都是一座城市最高的。

但我们知道,互联网行业曾经有个高大上的业态,叫做门户网站,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上这类网站了,00后网民可能都没听说过“四大门户”这个曾经牛逼哄哄的概念。

因为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门户网站很快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微信公众号与今日头条。

二者为什么能干掉门户网站?这个跟人们获取信息的逻辑发生变化有很大关系。

在门户网站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逻辑是“给什么看什么”,在公众号与今日头条的时代,这个逻辑转变为“我想看什么你就给什么”。

前者是假定所有人的需求和口味一样,然后提供一个统一的流量入口就够了,后者是假定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然后提供无限个精细化与个性化的流量入口。

在此意义上,公众号的流量入口就是“吸引你”的博主,今日头条的流量入口是“懂你”的机器人,它们都比门户网站的小编更懂得你的需求。

很明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不需要一个统一的超级流量入口,需要的是那些个性化、精细化、独特化的像毛细血管一样的流量入口,甚至每个人都可以掌握一条专注于自己的流量入口。

流量入口,变得不那么值钱,或者说正在去中心化,乃至碎片化,这是互联网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城市的道理也一样,CBD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城市需要一个超级的流量入口,这样可以最大化地提升品牌展示、信息获取、商务交流的效率。

超级的流量入口一定是垄断而稀缺的,一定会带来超高的营商成本,只有利润足够高的企业才能够在CBD生存。所以,CBD也常常被认为是一座城市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然而,我们又看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

北京的互联网巨头们去后厂村路了,阿里巴巴去西溪湿地了,微信总部要去琶洲了,腾讯总部要去后海了,华为终端部门去松山湖了——这些企业都是各自城市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他们都不在CBD!

在北京、深圳、杭州这样的城市,CBD区域早已不能独领风骚了,中关村、望京、后厂村路等“外围区”在人才吸引力、工资收入、房价等多个指标上已经完全不输朝阳CBD。

深圳南山科技园 图源:昵图网

在深圳,南山科技园是一个比福田CBD更有存在感的地方,现在连坪山、沙井这样的偏远郊区在房价上已经直追中心区的罗湖了。

在杭州,阿里巴巴入驻的未来科技城,拥有比CBD区域更强的人才吸引力。

我有个做地产的朋友,他的观点更为激进,他认为CBD这种地方,未来就是给皮包公司入驻的。

第一等牛逼的企业,政府一般会给他们批地,盖自己的楼办公,比如阿里、微信、思科、华为,以及北京的那些互联网巨头,都享受到了这个待遇。

第二等牛逼的企业,也基本上具备较好的品牌知名度和信息展示渠道,没有必要花那么高的溢价去CBD办公。

这个道理其实也很好理解,想想看,阿里巴巴、微信、华为为什么不需要到CBD办公,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牛逼的企业可以自建流量,就是去城中村办公,各方人才与资本也会趋之若鹜,不需要靠CBD来展示自我。

反而是那些皮包公司,实在没有实力自建流量,只能到CBD蹭流量。

当CBD不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时候,它就会从巅峰回到平地,从虚荣回归平淡。现在,CBD的房子还是非常好的消费品,但作为投资品,它的价值是被高估的。

这是高力国际统计的上海购物中心商铺租金变动情况,最近几年是原地踏步,没涨!

商办物业虽不能直接等同于住宅,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商办物业比住宅更能反映一个片区真实的区域价值,当一个区域的商办物业已经升至乏力时,表面这个区域的发展潜力已经见顶,其住宅的价值是不可能持续上涨的。

对了,李嘉诚、潘石屹、罗康瑞等大佬已经在抛售上海市中心的写字楼,其他城市还会远吗?

地段、地段、地段,不再重要?

来源:城市战争 作者:孙不熟

未来城市,值钱的不是地段,而是房屋本身。

这句话听上去有点胡说八道吧?小学生都知道,房屋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依附在土地上的不动产,真正值钱的是地段、地段、地段,不是房屋本身,不是那个水泥盒子。

人们相信,在陆家嘴、珠江新城这样的地段,就是盖个鸡窝,它也能卖出天价。

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些基于历史经验的认知,在未来城市很可能全是错的。

最近半年,我接触到的购房者,有好几个正准备卖掉老城区黄金地段的楼梯房,去广钢、广纸、牛奶厂这样的次中心置换一套新房。

活色生香的黄金地段住着不好吗,为什么要搬到连早茶都没得喝的荒郊野外?

让他们做出决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楼梯房升值慢,现在广州很多片区的老破小只有同地段电梯房的1/2,升值幅度远远跟不上后者,他们担心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

要知道就在两三年前,这些楼梯房还能卖到同地段电梯房价格的70%到80%,时间越久,对老房子越不利。

第二个原因是住着不舒服,他们向往入户花园、飘窗、大阳台、园林、健身房、游泳池、人车分流、南北对流、低密度等现代化的居住元素,但这些东西,黄金地段的老房子一个都满足不了。

你看,为了飘窗、大阳台和低密度,人们开始对地段做出一点妥协了。

这个“妥协”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就出现的,背后是一场正在发生但又悄无声息的革命,那就是我经常讲的“城市空间的平权运动”。

传统城市是有着严格的有空间秩序的,从宏观层面看,分为中心区、次中心区、外围区,从微观层面看,分为十字路口、沿街旺地、内街小巷。

现在,这个经典的空间秩序正面临两个东西的剧烈冲击,我这个观点我们其实讲了很多次,这篇文章再讲一次。

第一个东西是快速交通工具。

马车时代,城市的半径一般不超过5公里,再大一点,城市就很难正常运转了。

到汽车时代,城市的半径可以拉伸到30公里,像番禺和龙岗这样的近郊区域就具备了城市化的条件。

到地铁时代,这个半径即便延长到50公里也不影响城市正常的运转,这为南沙、增城、坪山、花桥、密云等远郊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可能。

你看,城市的空间尺度是一个动态的东西,随着交通工具的升级,这个尺度也会不断地被拉伸,职住分离的极限距离也不断地创出新高。

今天,你住在新塘、坪山、沙井、花桥仍然能享用到核心区的就业资源,这在遥远的马车时代,是不可想像的。

这就是一种空间平权的趋势,未来住在新塘的人不见得就比住在海珠的人差了。

第二个东西是移动互联网。

相比汽车与地铁,移动互联网对城市的改造会更深刻,只不过它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你想办个企业、开个铺面,必须得服从一个城市、一个片区等级森严的空间秩序,否则你的店面就没有生意可做。

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一下子打乱了这个经典的空间秩序,犄角旮旯的内街小巷里也可能会冒出一个生意爆棚的店铺,核心区装修豪华的沿街旺铺可能无人问津。

这就是”内容为王“,一个铺面的生意好不好,跟地段好不好没有关系,只跟你的产品好不好有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移动互联网解决了信息的组织与搜索功能——而这正是传统城市赖以生存的功能。在移动互联网的改造之下,未来城市很可能是多中心的,甚至是碎片式的,那将是城市空间的一次伟大平权。

李嘉诚说“地段、地段、地段”的时代,还没有密如织网的轨道交通系统,也没有奇幻的移动互联网。

在地段为王的旧时代,房地产只有地段市场,没有房屋市场,二者的逻辑完全不同,地段为王的时代,流量掌控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哪怕是个鸡窝,也能卖出天价,因为产品根本不重要。

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流量权彻底地去中心化了,人人都是信息分发的中心,真正值钱的不再是地段、平台,而是内容,是产品,是房屋本身。

在未来城市,开发商盖房子,需要像画家绘画、朗朗演奏、乔布斯设计iphone那样精雕细琢。在未来城市,核心区的鸡窝是不值钱的,而且很可能都不会有核心区。

所以,未来城市,真正值钱的很可能不再是地段,而是房屋本身,是面积、飘窗、大阳台、美感、容积率……

欢迎订阅关注【快鸽按揭】微信公众号:kuaigeanjie

微信上点击添加朋友:kuaigeanjie即可关注

}

近日,中国对外唯一官方媒体ChinaDaily,出版的《中国企业在美国》一书。地产类的房企总共7个,旅视万杨同万科、绿地房产同时入选中国在美国最值得信赖的房产企业。

近年来,由于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的疲软,中国房地产企业进军美国的步伐已经逐渐增大,在《中国企业在美国》一书中7家房产企业榜上有名。而旅视万杨是植根在美国,专注开发租赁房产的企业,近年来在美国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万科绿地集团同时上榜中国房产企业在美国,足以证明旅视万杨在美国发展之迅速,品牌影响力之大。

中国投资者的目光转向美国

中国房产泡沫一直高居不下,在国内未来的房产经济仍旧扑朔的情况下,中国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找财富保值的投资机会。前几日,追踪中资房产交易的Real Capital Analytics高级副总裁吉姆?科斯特洛告诉《华尔街日报》:“中国投资者在慢慢地把资金转入美国市场里投资相对安全的领域。”所以,不难理解中国房企全力进军美国的势头。

旅视万杨品牌价值标签实至名归

中国民众对移民、留学、医疗等多种需求,促使中国房产企业在美发展。旅视万杨作为美国学区型别墅开发运营商,为投资人提供全流程一体化海外生活服务,包括房产租赁打理、移民、留学、医疗等服务。并且创新性地实现了海外财富模型的搭建,减少投资人税负。旅视万杨的每个项目都独创性地实现了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和施工材料的创新,为旅视万杨品牌注入了精品化、差异化和创新性的价值标签。所以,此次入榜《中国企业在美国》也是名至实归。

仁者精诚,业者精专。从旅视万杨在德克萨斯州成立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为居住者提供更高性价比的租屋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投资回报是旅视万杨一直贯彻遵循的企业理念。自成立以来,旅视万杨稳步调整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凭借稳健的财务策略、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确保了企业长期以来持续发展,并且得到国内投资者的青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值得信任的医疗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