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成功的今日世界杯赛事事会是经济的强心剂吗

1月23日,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武汉出席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吉祥物申请入围发布仪式受访时表示举办篮球世界杯将成中国篮球发展“强心剂”。

}

大家好我是ADAM,今天距离世界杯正式开赛还有两天时间,在这段时间里ADAM先和大家回顾一下历史上几个特殊时期的世界杯。今天我们要回顾的是整个世界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也是整个足球运动无法抹去的的一个污点。在一个全世界瞩目的世界大赛上,居然公然打出了独裁统治的政治符号,一个国家的元首居然动用政府力量干涉甚至威胁整个比赛进程,这可以说在整个足球历史上不但空前而且一定会绝后的事件。

没错,我们要说的就是1934年的意大利世界杯,那个时间整个意大利可以说是阴云密布。虽然是一战战胜国但几乎没拿到任何实际利益,随后又被经济危机常年困扰。被寄托厚望的墨索里尼上台后急需一剂强心剂提振民族士气,而对外的埃塞俄比亚战争又打的极度难看。因此在1934年的世界杯成为整个意大利政府的赌博筹码,从而才催生出了一个个的笑话式的场面和悲剧的结局。

一 、“不能夺冠就全部枪毙”世界杯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幕

足球素来被称为“绿茵场上的战争”,虽然没有硝烟、枪炮,但流血流汗的拼搏,斗智斗勇的对战,个人英雄和战友情深的纠结,却一点不比战场上少。在现代的足球世界中可能我们更加欣赏的是高超的球技和竞技体育的精神,但是如果放在特殊的年代那么可能一届足球比赛就没那么简单了,里面的民族、社会、政治意义将参杂在其中,五味杂陈。今天ADAM带大家首先看看一个特殊时间、特殊地点、特殊环境下的世界杯——1934年的意大利世界杯。

众所周知,上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是全世界第一个正式建立的法西斯政权,也是在一战后第一个全体军队和政府部门向国家元首宣布效忠的独裁国家。因此本届世界杯从始至终透露着一股浓郁的政治气息。接下来ADAM举两个例子来给大家做一个说明:

上面这张老照片出自1934年世界杯意大利与西班牙的八强赛场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山呼海啸的观众之外特别让人难忘的是当值三名裁判员在赛场上公然行起了法西斯礼。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西班牙的球员可以得到什么样的遭遇了。

结果不出意料,意大利队员在场上接连把3个西班牙球员撞得受伤下场,但90分钟还是与西班牙战成1:1平,加时赛30分钟依旧是平局,直到次日补赛,才1球小胜。

2、不赢下比赛就所有人拉出去枪毙

八强赛的那个法西斯礼在整个1934年的世界杯中还根本谈不上什么头条,仅仅只是一个序幕而已。从那以后我们的真正主角——墨索里尼元首才正式登场。在墨索里尼安排下,伊万-埃克林德成为半决赛和决赛的裁判。就在半决赛中,意大利凭借一粒有争议的进球,1:0淘汰奥地利队。当晚,墨索里尼与裁判伊万一起吃了一顿烛光晚餐。决赛裁判同样是这位仁兄。

随后这届世界杯的高潮一幕正式上演,6月10日的决赛中,意大利对捷克斯洛伐克。墨索里尼对全体球员和教练发出威胁:不能夺冠就枪毙!这让意大利队吓得束手束脚,动作变形,在76分钟让捷克索洛伐克队先进一球!眼看大祸临头的意大利球员,终于绝地求生,攻势如潮,在81分钟扳平比分,最终在加时赛反败为胜,夺得冠军。这不得不说是整个世界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幕,一届比赛大家记住的不是什么精彩世界波进球、不是什么天才球员的华丽登场、而是一句震慑人心的恐吓和一个战争狂人的形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一个运动的污点。

二、 一战的拖累和席卷而来的经济危机,导致整个民族失落感倍升,急需强心剂振奋士气。

在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1934年的意大利世界杯被灌注了浓郁的政治和民族气氛,甚至已经变得急剧畸形,这里面除了法西斯政权和墨索里尼本人的原因之外,当时的历史背景成为决定性因素。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个原因:1 一战的失落感打击了整个民族的凝聚力;2 经济危机的影响直接危及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当时的意大利甚至可以说整个欧洲都急需一股力量来提振民族自信心、增强政府公信力和威望,而世界杯无疑成为这其中的重要棋子。

众所周知意大利是一战中协约国联盟成员,是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会议并且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的。但是如果知道一点世界历史的人都了解,巴黎和会是人类历史上几乎开的最差的一次战后会议,凡尔赛条约更是一塌糊涂,几乎后来成为一纸空文。除了英美两国之外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在这个合约中得到满足,意大利也是如此。

意大利与日本一样,被定义为后起的工业国家,一战当中意大利政府曾经抛弃与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同盟,转而倒向英法一边,从而获得了一战战胜国的地位,但是,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中,意大利并没有像英、法、美一样捞到什么好处,甚至于还不如仅仅在青岛打了一次小仗的日本得到的利益多。而意大利却连德国的一块海外殖民地都没分到!整个凡尔赛条约中涉及到意大利利益的只有两部分:一是原来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另一部分是部分的战争赔款。但是我们知道整个奥匈帝国的主要经济支柱被分配到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各个新成立国家中,而意大利的实际利益得到几乎为零。

此外在经济方面,我们都知道在上世纪整个20到30年代的经济危机席卷欧美各国。从1922年到1931年,意大利的经济局势不断恶化,失业人口也在不段增多,同时,意大利对外的侵略扩张形势也不容乐观。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因为法西斯的独裁和穷兵黩武而有什么大的进步。士气低落内部腐败的意大利军队很快在以后的战争中尝到了苦头……墨索里尼正是利用意大利人的这种失落感,打着修订主义的旗号,做着洗雪凡尔赛之耻的许诺攫取政权的事。

因此在各个方面为了满足上任时对于国民的承诺,墨索里尼必须做出一系列对内对外的有效政治事件来提振民族士气,同时也是维护自身政权稳定的基础。这里面标志性的事件除了刚才我们提到的1934年世界杯之外,另一个就是臭名昭著的入侵埃塞俄比亚了。那一场战争可以说把意大利军队猪的名声打响了全世界。作为一个名义上的老牌欧洲强国在入侵一个建国不到二十年一穷二白的非洲前现代国家居然在战争初期被打得屁滚尿流,险些撑不下去被赶出非洲,简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笑柄。说到这里,我想您应该清楚为什么在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和1938年法国世界杯决赛上,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都不惜一切代价的提出那句遗臭万年的口号“如果输了,所有人拉出去枪毙”,这简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足球运动抹不去的污点。

作者:仲崇敬,原花旗银行投资分析师,现北京融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深圳德泰同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起人兼投资总监。原文发布于阿甘社区。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杯赛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