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骑兵战马遇到敌方骑兵战马,是斩杀对方的战马还是骑兵战马本人?还是连人带马一起斩?不是有斩马刀吗?是不是能

老实说,给我灵感写这篇文章的是李陵的《答苏武书》,公元前99年,汉天汉二年,李陵率5000步卒配合大将李广利出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从居延海行30余日北行千余里到达浚稽山,爆发了浚稽山之战,5000汉军先与匈奴单于3万骑兵遭遇,李陵用战车围成营寨,率步兵在营外布阵。前排手持戟、盾,后排手持弓、弩迎战,一开始接战,杀数千人,匈奴败退上山。后单于召来匈奴左、右地骑兵8万骑兵,陵且战且走撤退。他在信中说“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充分说明当时汉军战斗力的可观,然匈奴两翼已经越过李陵部并决心吃掉这支汉军,汉军退至一山谷时,已经被包围,李陵令重伤者坐车,中伤者驾车,轻伤者战斗,依靠战车坚固的防御斩杀匈奴3000余。继续沿龙城故道向东南行至大泽芦苇中,匈奴放火,陵令士卒先把周围一片芦苇烧光以自救。又向南行至匈奴设伏山区时,四面胡马,箭如雨下,汉兵依然环车接战,敌骑无法突破汉军远程火力网,单于令其子率骑兵攻击汉军,李陵率步兵在树木间与其搏斗,杀数千人。并以强弩射单于,单于下山躲避。其后,匈奴骑兵一日数十次进攻,李陵又杀伤2000余人,直到50万(另说150万)箭矢皆尽,士卒还余3000人,现在这车终于也没用了,于是弃车,士卒斩车辐,持短刀突围,最后只逃回400人。此战杀伤匈奴骑兵万余,因为没有接应和支援,加上实力相差悬殊,汉军最后失败。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车已经是非常重要的防御武器了,在有箭和车的情况下,步兵军队防御骑兵的突袭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呵呵。

说个题外话,为什么单于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还要死死咬着汉军,据说是因为第一脸面放不下,第二,汉军如此强大,如果无功而返,内部投降派肯定会依此坚定向汉帝国投降的念头,引起内部矛盾激化。最重要的是军侯管敢降匈奴,把汉军无援,箭矢将尽等情况报告单于,唉。

在匈奴与汉前期的战争里,公元前二○○,发生了白登之围,刘邦中诱敌之计贸然出击被匈奴40万骑兵包围,估计是带了足够的弓箭,居然坚持了7天(因为汉军主力就在不远处天天进行救援行动),最后汉以和亲贡物称臣才取得了喘息机会。可见弓箭等长程武器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到了后来,陈汤对汉成帝说,一个汉兵可敌5个匈奴兵,因为汉人的箭射的远,武器精良. 就可以知道在阵地作战的时候,步兵是可以战胜骑兵的。最重要的是,西汉对匈奴用兵的时候,已经有了大量的马匹支援,据说长安的马,就有四十万匹。民间大量养马,组建了帝国精锐的铁骑,所谓的步兵都是可以由马车运载,只有战斗的时候才下马或车,因此机动力并不逊色,但当时的进攻主要兵力还是骑兵,双方都是骑兵,大规模的机动作战,李陵5000步兵出击是一次例外。

但是,汉代对匈奴用兵基本上还是以骑兵对骑兵,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南之战、漠北之战都是骑兵为主力,然而他们都带有武刚车作为防守的据点,骑兵作为突击的主要力量,也是因为当时汉帝国处于进攻状态,是必须寻找敌人主力决战的状态,因此机动力是第一的。呵呵,不得不提漠北之战啊,公元前119年,汉大将军卫青率前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共5万骑出定襄后,从俘虏口中得知单子居处,令李广、赵食其合军出东道策应,自率精骑北进千余里,越过大漠,发现单于已列阵而待,汉军以武刚车环绕为营,而纵5000骑出战。战至日落,风沙大作,匈奴骑兵目不能视,卫

青以左右翼骑兵包围单于,坐右突击,匈奴阵脚大乱,单于遂率骑数百突围逃去。汉军追至阗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一支)赵信城而还,前后共捕斩1.9万余人。而李广、赵食其因迷失道路,未能如期到达(李广失路,可叹!可叹!)。 到了三国时期,曹操破乌桓的白狼山战役,曹军轻骑前进,一战俘虏20万,可见虽然汉室式微,但中原骑兵的突击能力已经十分了得,这一时期出现了弓骑兵。步兵的战斗在这一时期没有太大的发挥。

因此,统观汉、三国时期,对付骑兵主要还是骑兵,虽然步兵已经展现了强大的火力,但是机动力还是在战略上取得了统治地位。步兵与骑兵的战斗在这个时期是五五开,骑兵略占优势,根据是曹魏对孙吴的作战优势。


}
习题题目 9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5.6%
【小题1】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孔明料事如神,临终前料得魏延必反,授予杨仪一锦囊,嘱咐他在魏延反时打开,那时自有斩杀魏延的人。后来魏延反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马超应声而出斩杀了他。
B.“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赤兔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吕布英勇无敌,刘关张三英曾合战他。后来赤兔马被盗献给曹操,曹操又将它赠给关羽;关羽就是骑着这匹战马斩杀吕布于白门楼。
C.“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一回中,曹操在战船上大宴群臣,饮酒至半夜,酒酣耳热,不禁评点天下英雄,认为周瑜、刘备和诸葛亮均不足为虑。
D.曹操行刺董卓不成,矫诏召集义兵,各镇诸侯起兵响应,歃血为盟,推袁绍为盟主。后来袁术不发粮,孙坚背约,各怀私心,纷纷散去。
E.荆州是刘备成败得失的关键。围绕借荆州、保荆州、失荆州,不仅写了一系列的战争,还写了刘备招亲、三气周瑜、诸葛亮吊丧等外交、政治斗争,这样交织起来,使小说更具可读性。
(1)《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施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王司徒”指 ①  ,  “董太师”指 ② 。“连环计”是王司徒以府中歌伎 ③ 为诱饵,离间董太师与 ④ 父子关系的一条美人计。(4分)
(2)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5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0-江苏省泰兴市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习题“名著阅读(15分)【小题1】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____A.孔明料事如神,临终前料得魏延必反,授予杨仪一锦囊,嘱咐他在魏延反时打开,那时自有斩杀魏延的人。后来魏延反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马超应声而出斩杀了他。B.“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赤兔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吕布英勇无敌,刘关张三英曾合战他。后来赤兔马被盗献给曹操,曹操又将它赠给关羽;关羽就是骑着这匹战马斩杀吕布于白门楼。C.“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一回中,曹操在战船上大宴群臣,饮酒至半夜,酒酣耳热,不禁评点天下英雄,认为周瑜、刘备和诸葛亮均不足为虑。D.曹操行刺董卓不成,矫诏召集义兵,各镇诸侯起兵响应,歃血为盟,推袁绍为盟主。后来袁术不发粮,孙坚背约,各怀私心,纷纷散去。E.荆州是刘备成败得失的关键。围绕借荆州、保荆州、失荆州,不仅写了一系列的战争,还写了刘备招亲、三气周瑜、诸葛亮吊丧等外交、政治斗争,这样交织起来,使小说更具可读性。【小题2】填空简答(1)《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施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王司徒”指①  , “董太师”指②。“连环计”是王司徒以府中歌伎③为诱饵,离间董太师与④父子关系的一条美人计。(4分)答: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2)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5分)答:_____ ___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小题1】A  B (A 马超应为马岱。 B 关羽斩杀的是颜良;吕布是被擒后被曹操下令缢死于白门楼的。)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名著阅读(15分)【小题1】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____A.孔明料事如神,临终前料得魏延必反,授予杨仪一锦囊,嘱咐他在魏延反时打开,那时自有斩杀魏延的人。后来魏延反时大喊三...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名著阅读(15分)【小题1】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____A.孔明料事如神,临终前料得魏延必反,授予杨仪一锦囊,嘱咐他在魏延反时打开,那时自有斩杀魏延的人。后来魏延反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马超应声而出斩杀了他。B.“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赤兔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吕布英勇无敌,刘关张三英曾合战他。后来赤兔马被盗献给曹操,曹操又将它赠给关羽;关羽就是骑着这匹战马斩杀吕布于白门楼。C.“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一回中,曹操在战船上大宴群臣,饮酒至半夜,酒酣耳热,不禁评点天下英雄,认为周瑜、刘备和诸葛亮均不足为虑。D.曹操行刺董卓不成,矫诏召集义兵,各镇诸侯起兵响应,歃血为盟,推袁绍为盟主。后来袁术不发粮,孙坚背约,各怀私心,纷纷散去。E.荆州是刘备成败得失的关键。围绕借荆州、保荆州、失荆州,不仅写了一系列的战争,还写了刘备招亲、三气周瑜、诸葛亮吊丧等外交、政治斗争,这样交织起来,使小说更具可读性。【小题2】填空简答(1)《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施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王司徒”指①  , “董太师”指②。“连环计”是王司徒以府中歌伎③为诱饵,离间董太师与④父子关系的一条美人计。(4分)答: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2)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5分)答:_____ _____...”主要考察你对“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名著阅读(15分)【小题1】下面对《三国...”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名著阅读(15分)【小题1】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____A.孔明料事如神,临终前料得魏延必反,授予杨仪一锦囊,嘱咐他在魏延反时打开,那时自有斩杀魏延的人。后来魏延反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马超应声而出斩杀了他。B.“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赤兔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吕布英勇无敌,刘关张三英曾合战他。后来赤兔马被盗献给曹操,曹操又将它赠给关羽;关羽就是骑着这匹战马斩杀吕布于白门楼。C.“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一回中,曹操在战船上大宴群臣,饮酒至半夜,酒酣耳热,不禁评点天下英雄,认为周瑜、刘备和诸葛亮均不足为虑。D.曹操行刺董卓不成,矫诏召集义兵,各镇诸侯起兵响应,歃血为盟,推袁绍为盟主。后来袁术不发粮,孙坚背约,各怀私心,纷纷散去。E.荆州是刘备成败得失的关键。围绕借荆州、保荆州、失荆州,不仅写了一系列的战争,还写了刘备招亲、三气周瑜、诸葛亮吊丧等外交、政治斗争,这样交织起来,使小说更具可读性。【小题2】填空简答(1)《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施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王司徒”指①  , “董太师”指②。“连环计”是王司徒以府中歌伎③为诱饵,离间董太师与④父子关系的一条美人计。(4分)答: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2)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5分)答:_____ _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名著阅读(15分)【小题1】下面对《三国演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____A.孔明料事如神,临终前料得魏延必反,授予杨仪一锦囊,嘱咐他在魏延反时打开,那时自有斩杀魏延的人。后来魏延反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马超应声而出斩杀了他。B.“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赤兔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吕布英勇无敌,刘关张三英曾合战他。后来赤兔马被盗献给曹操,曹操又将它赠给关羽;关羽就是骑着这匹战马斩杀吕布于白门楼。C.“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一回中,曹操在战船上大宴群臣,饮酒至半夜,酒酣耳热,不禁评点天下英雄,认为周瑜、刘备和诸葛亮均不足为虑。D.曹操行刺董卓不成,矫诏召集义兵,各镇诸侯起兵响应,歃血为盟,推袁绍为盟主。后来袁术不发粮,孙坚背约,各怀私心,纷纷散去。E.荆州是刘备成败得失的关键。围绕借荆州、保荆州、失荆州,不仅写了一系列的战争,还写了刘备招亲、三气周瑜、诸葛亮吊丧等外交、政治斗争,这样交织起来,使小说更具可读性。【小题2】填空简答(1)《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施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王司徒”指①  , “董太师”指②。“连环计”是王司徒以府中歌伎③为诱饵,离间董太师与④父子关系的一条美人计。(4分)答: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2)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5分)答:_____ _____”相似的习题。

}

以前经常听到有人说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不了印度是因为印度有战象,战马遇到体积更大更凶猛的战象时就怂了,后来才知道原来骑兵干不过象兵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战马害怕大象,而是蒙古的战马适应不了印度酷热的天气,战斗力大大削弱。古代的骑兵到底能不能打过南方的象兵?看看历史上有名的人象战役。

南北朝时,南方林邑王发动叛乱,林邑就在今天越南中部,秦时为象郡,宋文帝任命宗悫为振武将军,讨伐林邑王。林邑王听说后,就秘密准备了大量的杀手锏,打算痛击宋军,当宗悫的部队开到林邑时,林邑王就放出了他的杀手锏象兵,这些大象体格庞大,挥舞着粗重的鼻子排山倒海的冲了过来,宋军的骑兵和步兵哪见过这阵势,瞬间队形大乱,四处溃散,宗悫重新整顿部队后,让人连夜赶制了一批狮子模型,第二天林邑王故伎重演,派出了象兵,待象兵接近时,宋军突然从军中推出数百头狮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天敌,大象乱了阵脚,纷纷向后逃窜,相互踩踏死伤惨重,宋军紧随其后大肆掩杀,林邑王大败被俘。

明朝中期,南方的木邦部反复无常,一直骚扰明朝南方边境,1583年,邓子龙被任命为云南永昌卫参将,率兵反击木邦部罕虔引入境内的缅甸侵略军,这些缅甸军拥有数量巨大的象兵部队,战斗力很强悍,所到之处无人能敌,中原骑兵根本不是对手,邓子龙到任后,避战不出,示弱与敌人,一边寻思破敌之策,后来他发现缅军进攻路线上有一个狭长的山谷,于是心生一计,由于多天的不敢应战和示弱,敌人觉得邓子龙没有什么本领,时机成熟后,邓子龙派出老弱残兵浩浩荡荡的从预定的谷口洋装进攻,敌人得到消息后,想一举歼灭明军,派出了所有的象兵和步兵,敌人杀来,明军败退,当敌人象兵追到谷口时,纷纷跌入陷阱,原来这里已经被明军挖空了,待敌人象兵被困时,峡谷上方事先埋伏好的弓箭手万箭齐发,缅甸军瞬间大乱,明军骑兵倾巢而出,斩杀乱军十余万人。

沐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收养的义子,领兵作战屡立奇功,被朱元璋派去镇守云南,云南的土著首领思伦依仗手里有上百头战象,数次和明军作对,在明军骑兵敌不过象兵时,沐英开始考虑用其他办法降服象兵,后来沐英发明了火枪三段击,由于火枪在当时初现规模,技术还不是很先进,发射完毕后,填充火药需要一段时间,沐英的三段击就弥补了填充火药的时间,具体是这样,火枪兵分为三队,第一队发射完毕,退回最后填充火药,第二队前进发射,退回填装,第三队前进发射,退回填装,如此类推,敌人溃败后,骑兵向前收割人头,扩大战果,如此战法加上火枪的巨大声响,打的思伦一脸蒙圈,最后象兵几乎全军覆没。

古代骑兵对阵象兵往往处于劣势,因为大象体形高大,冲击力比战马更强,但大象也有缺陷就是行动缓慢,胆小,一旦受到惊吓,很容易四散奔逃,所以古代将领制服象兵也多半不用战马去硬碰,而择取象兵的缺点加以制敌。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兵战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