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影视草根投资爆雷行不行?给点建议?

[ 亿欧导读 ] 不管是业务合作,还是股权投资,如果说各家公司都是被草根投资恶意利用,那么曾经大家都有大把的机会可以撇清关系、提示大众。但是,它们并没有。随着这家平台的倒下,曾经助它“走上巅峰”的各路机构在第一时间划清了界限,让人唏嘘。

图片来源于“草根投资”

1、最近几个月“雷声滚滚”的P2P行业还在不断地传出坏消息。

昨日,位于杭州的P2P平台草根投资也陷入了人去楼空的僵局。成立于2013年的草根投资,先后完成了4轮融资,投资方不乏顺为资本这样的知名基金以及华闻传媒等上市公司,甚至在股东方里还出现了广州基金的身影。

根据草根投资官网介绍,草根投资兼具上市系、国资系、风投系背景,且已经与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达成合作,并于今年1月入选了由杭州市创业投资协会发布的“杭州独角兽企业”榜单。

此外,官网显示,在草根运营的6年间累计投资总额超过860亿元,注册用户数超过900万。

但如今,随着这家平台的倒下,曾经助它“走上巅峰”的各路机构也在第一时间划清了界限。

今天,广州基金、人保财险、汇银控股先后发布公告,澄清与草根投资的关系。其中,单方面宣布与草根投资战略合作终止的港股上市公司汇银控股,半个月前才刚刚签订这个战略合作协议。当真,翻脸比翻书还快。

如果说人保财险、汇银控股这类业务层面的关系,还能勉强撇清。那么,已经完成股权变更,有投资记录的股东可能现在甩锅实在是有点勉强。例如,2016年草根金B轮融资时入局的投资方——广州基金发布公告称,其出资额仅为1万元。

然后,公告也写明了这个曲折的投资路径,究竟自己是如何跟草根投资扯上关系的。简单来说,就是广州基金的全资子公司——汇垠天粤参股的一家私募基金投资了草根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还强调“双方存在对赌协议,2019年草根投资必须上市。”换言之,如果2019年这家公司没有上市,投资方还可以选择退出或者获得相应的补偿。

不管是强调1万元的投资金额,曲折的投资路径,还是这个对赌协议,虽然可以降低广州基金在草根投资这个项目上的责任,但却并不能改变事实本身。并且,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让这只基金用1万元参与一家冲击上市的公司?

说白了,上市成功可以获得超额收益,如若不行还有对赌协议保驾护航、全身而退,而这个成本只要1万元。那么,反推回去,是什么样的的附加条件和隐性价值让公司愿意接受这么“不平等”的投资协议也就不言而喻了。

而更早之前,曾被大肆宣传的D轮融资——总额达23亿元,号称为是网贷行业迄今为止最大单笔金额融资,也因领投方洲际油气的一份公告而撕破。洲际油气在5月30日发布的公告中称,只是签署了投资意向书。

至此,草根投资的全部光环都已经褪去,所有曾经合作过、给平台带来过光环和增信的合作伙伴一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地转身离开,只留下一地鸡毛和瞠目结舌的投资人们。

2、任何一个曾经站上风口的行业,都离不开资本的推动和利益的驱使。今天这些急于撇清关系的公司,曾经也是这个利益链上的一环,也曾支持或者默许它存在,甚至从中获取了利益。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各家上市公司。

曾经,风口起时,上市公司纷纷抛出橄榄枝,争相与P2P“喜结连理”。一方面,上市公司背景+大手笔的注资给P2P平台投资人带来信心,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通过拓展新的业务可以提升股价、抬高估值市值。

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熊猫烟花”,这家A股上市公司从2014年开始入户、收购P2P平台。2015年4月,“熊猫烟花”正式改名为“熊猫金控”,随后其股价在两个月内飙升至超过50元,较此前的股价低点上涨超过500%。

现如今,风向变了,态度最鲜明、反应最快的也是上市公司。

从6月P2P平台爆雷潮爆发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撇清与P2P平台的关系。

曾经的利益共同体,在大难临头各自飞时,比的就是谁翅膀硬了。

3、上市公司入股、流量巨头合作、知名基金加持、商业银行存管,甚至还有网红明星站台等等,这些都P2P平台,或者说任何一个处于上升期的行业惯用的增信手段, 并不鲜见。

只是,以P2P为代表一批新型业态发展势头太猛,早期又不受监管约束,所以蜂拥而至的各路逐利者尤其多。捧得越高、摔的越重,这个道理亘古不变,但悲剧还是不断地在重演。

昨天提到小米因推荐的P2P平台暴雷而深陷舆论危机,今天京东的总部楼下又聚集了联璧金融的投资人维权.....没有谁能背离市场规律和商业逻辑,尤其涉及到金融产品。

说回草根投资,不管是业务合作,还是股权投资,如果说各家公司都是被其恶意利用,那么曾经大家都有大把的机会可以撇清关系、提示大众。就如同今天它们发布的这些澄清公告一样,那么简单、直接,不留一点余地。

本文来自馨金融,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

近段时期显得有点儿尴尬,作为一个名声在外的平台,其实际控制人竟然还因借高利贷未按时归还被告上法庭,着实不合常理。

草根投资的运营主体是浙江草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草根投资),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15日,法定代表人是金忠栲,注册资本金为万元人民币。其股东分别是金忠栲、拉萨美格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汇垠沃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顺盈投资有限公司和山南华闻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相应股比分别为56.0978%、18.3097%、21.0577%、3.5062%和1.0286%。从数据上来看,草根投资至今已累计投资总额800多亿元,累计注册用户数900多万人,着实是个很有分量的平台。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草根投资的实控人竟然陷入高利贷纠纷。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看到2018年2月28日的一条记录,是关于金忠栲和徐立辉民间借贷的纠纷。主要缘由是金忠栲自2012年9月6日起曾向徐立辉累计3800万元人民币,在2015年5月8日之前都有正常还款。之后被徐立辉因借款逾期把其告上法庭,要求金忠栲按约定偿还本息,但金忠栲不承认双方约定过利息。最后法院根据流水,证明双方间的利息与徐立辉所说的每月4分利相吻合。那么,金忠栲的这笔3800万的借款,按照48%的年化利率来偿还的话,确实也不是笔小数目,另外,年化利率为48%的借贷,毫无疑问是高利贷行为。所幸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及第三十一条规定“没有约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超过约定的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违约金,且没有损害国家、集团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徐立辉与金忠栲间借贷月利率为4%,对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予以扣减,故对于金忠栲的上述汇款抵充利息均按年利率36%标准计算,最终扣掉已还的,还剩元未还。

最终,金忠栲被判十日内归还徐立辉借款本金元,并支付2015年5月8日至案涉借款本金元实际清偿之日止的利息(按借款本金元为基数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标准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若金忠栲未按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依照规定,是要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

除此之外,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还有不少金忠栲因民间借贷作为被告身份的案件,其中,在案号为(2014)浙杭商终字第1835号民事判决书中表示,金忠栲被判决支付原告本金加利息共计元,而且借款逾期也是跨度了四五年,现有信息不能确认执行情况。裁判文书的时间是2015年4月20日,但那时候草根投资已完成A轮融资,按照其宣传可是千万美元投资额。

另外,金忠栲作为被告的股权转让、债权转让的纠纷也还不少。

若论法理,好象说得过去,公司实控人对外举债,与公司没有必然联系。但若论情理,则有点说不过去,既然草根投资集风投系、国资系、上市系一身,则想必公司效益应该会很不错,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兼法定代表人怎么会沦落到六、七年前的借贷直到现在还没还清呢?

除此之外,草根投资的信息披露、经营产品、对外融资等或也存在着问题,而且公司高管团队进行了重组,表明公司的经营状况也不是很稳定,投资有道将持续关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根投资爆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