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月入100万seo大神月入多少 半年包的什么意思??

我们家楼下一家大米专卖店,去年六七月份开业的,装修像模像样的,产品也是以有机大米五常大米为主打,看起来要走消费升级的路线。

但是,我每次经过他们家,从来没有看到过有顾客进去,春节后,这家店就关门了。

最近,也看到一个微商讽刺开实体店的文案:

北京地铁南站通道处,写着8幅 醒目大字标语:

1.今后的世界将会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群!

2.有人花几十万,开个实体店,坐在那里拍苍蝇,宁可亏本,也认为是实实在在做生意。

3.有人在互联网上只用一部手机,一个微信,就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别人说他是异想天开,不务正业,网上的都是骗子,不可能做到,旧思维再不改变将遗憾终生。

4.在“分享经济"和跨界打劫的新时代,如看不懂,您已经没生意可做了。

5.趋势战胜优势,这就是未来的商业模式

6.农业时代有一块土地,您就是赢家!

7.工业时代有一个公司,您就是赢家!

8.分享经济时代抓住一个好平台,您就会成为赢家,

世界上唯有改变才能赢!谁改变谁就赢!

怎么样?看完之后什么感觉?虽然明知道他就是想让你做微商,但是,是不是说的还挺有煽动力?

“有人花几十万,开个实体店,坐在那里拍苍蝇,宁可亏本,也认为是实实在在做生意。”

真是道出了太多当前实体店主的痛。

同时,这也让很多年轻人迷茫,他们其实都有着想创业的梦想,现在的情况,到底要去开网店,还是应该开实体店?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话题,虽然是去年的话题,但今年依然有很多人在回复,题主问:

父母是在小城做生意的,从父母那里了解到今年小城的所有实体店,从服装到餐饮,所有行业无一例外的收入惨淡,而竞争却越来越激烈了。是不是钱越来越难赚了?是因为来自互联网电商的挤压吗?那么年轻人以后都应该去开网店吗?

这个问题,就跟上面的一样,也经常有读者向调戏电商咨询,现在,到底有什么生意好做?开实体店还行吗?开网店还行吗?

这些问题,怎么回答,都很心酸。

我在知乎上五百多个回答中,挑选了几个:

我自己是做鞋子的,我可以有一手货源,可是我从来不敢去想开实体店,我一双鞋子去收购别人的基本都是200以内(商场卖1千左右),我微信卖3百多我可以赚差不多一百左右,这样价格大概很多人也能接受,如果开实体店我需要付店租,这年代中国就房子贵,一双鞋子成本如果加上租金分摊的成本,怎么也得卖到4-5百啊,这咋卖啊?(by陈隆)

其实不能笼统的回答是不是,主要还是看经营的项目能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举个例子吧,以前开玩具店,单单卖个玩具就可以把钱赚了,但是现在如果还是想这样经营,那赚钱肯定要比以前差很多,但是不是玩具店就不能开了呢,其实也不是,假如你在原来玩具店的基础上增加益智玩具体验区,这样对提升店面的人气和转化率非常有帮助,如果还有空间,那不妨再加入儿童手工DIY体验区,那对店面的会员转化一定会有非常明显的变化。

举个实实在在的例子,我们去年在万达开了一家50平的儿童手工DIY体验空间,房租很高,开之前还很担心现在实体店不好做,不过从这大半年的数据看,还是挺出乎意料的,每个月平均费用大概5万,营业额可以达到10万出头,比旁边的儿童服装店啥的赚钱多多了,所以,并不能说实体就不行了,有很多项目其实是网店给不了的。(by刘红军)

这两位网友都谈了切身体会,我们再看看有理论角度的看法。

谈论实体店是否赚钱(或现在最火的“新零售”),一个有益的思考角度是:什么样的线下业态,未来注定是互联网打不掉的?

举个最简单例子,服装和3C,和饮食相比,更容易被互联网打掉。饮食即时性更强,更需要线下马上获得,而淘宝最大品类是服装,京东最大品类是3C。虽然投资人热衷谈论新零售,但在Zara也开始关店的情况下,参与“新零售”对不少实体店主来说是奢侈,最重要是活下来。

从这个角度出发,未来线下实体店大体只会剩下三种属性:

1)泛饮食:餐饮、超市、便利店、咖啡店、茶饮店 (超市和便利店吃相关品类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前者参考盒马鲜生,后者吃相关品类目前占80%左右)

2)体验式:电影院、KTV、网咖、酒吧、咖啡馆、轰趴馆、手工、烹饪 etc

3)强品牌:优衣库、苹果、Zara、新兴品牌的线下零售店(如三只松鼠)

这三类不是完全互斥,一家企业可以拥有多于一种属性,少数优秀企业全占了,在互联网冲击下将毫发无损。

例如星巴克,三种都具备。实际上星巴克创造了一种新的业态:咖啡馆。咖啡和咖啡馆是两种业态,一个不合格的VC,在80年代遇到舒尔茨,很有可能问他:如果雀巢做你在做的事情,你怎么办?

雀巢做不了。原因是星巴克的咖啡馆业态,既是咖啡零售,又是体验式业态,是两者的综合产物。这也是我在前文把”咖啡馆“既放在第一类,又放在第二类的原因。

星巴克有两种同样强大的消费场景:外带和堂食。

· 前者是咖啡零售,用户冲饮品本身而来;

· 后者买的是社交场景和空间,具体是咖啡或茶饮实际上差别不大(这也是茶饮店红火的一个原因,不展开)。

因此星巴克第一种场景是饮料的强品牌零售(上文第三点:强品牌 , 上文第一点:泛饮食),第二种场景是体验式业态(上文第二点:体验式)。星巴克三点全占。

这个叫黄海的网友回答获得了870多个赞,其实跟刘红军的回答有点类似,做实体,不是没有机会,而是要换个玩法。

下面这个回答就比较残酷了。

这不是网店淘汰实体店的过程,这是大财团淘汰个体户的过程。

你看到的生意流失并非让网店抢走了,而是让比你更有业务知识,资金更雄厚,营销手段更成熟,产品更有优势,销售模式更多样化,供应链更稳固的大公司抢走了。

在90年代的时候,大财团随便做做房地产、金融和贸易就能赚钱,根本就看不起你这实体店的小生意,所以传统实体店使用熟人口碑这种简陋的营销方式;在五公里以外的批发市场拿货这种无优势的产品供应;一大批滞销存货压着一大笔资金这样落后的供应链模式;每天算着小算盘看看自己还有没有钱进货这种资金实力,居然也能生存下来。

但这几年来,房地产不好做了,金融风险大了,大财团发现自己只剩贸易生意可以做了,就及时适当退市房地产和金融,抽出资金去主力做贸易。连万达集团都宣布在2016年基本从房地产企业转型成服务业企业。

你突然发现你附近的几个街区很少人逛了,人们都去了大地产公司新开发的新生活区。

你无法想象为什么网店的东西能卖那么便宜。(作者:LEON)

他们的产品质量也没好到哪里去,为什么人们都去买他们的东西。

看着他们热火朝天的在双十一干1200亿的销售额,你也眼红的想分一杯羹。

在他们谈到大数据、网红营销、用户粘度、CRM、互联网+,物联网的时候,你也想找身边的哪个人可以跟你解释是什么意思,但你能找到最厉害的人也只能解释B2C而已。

你说你也想做网店,但你招聘不到有能力的人过来运营,也怕这个新的生意会使你的资金压力变得更大。

十年前你有听过网店,但现在十年后你已经没有能力再去接触这块生意了。

只能看到大财团投资的一个个像MINISO、ZARA、H&M、UNIQLO、热风、UR、喜茶的实体店越来越火。

你居然还在想实体店是不是越来越难赚钱?

你其实一直落后于时代,别人做网店的时候你没有做,别人做实体店的时候你怀疑实体店的潜力。

你觉得网店的成本低,但其实天猫要扣掉网店5.5%的佣金,人员开支也越来越高,快递费用也是个大头,推广费用更是压得网店透不过气来,这个成本一点都不比你的实体店低。

网店再强,也只能做一种产品,消费者无法享受多样的服务。

我今天约了女朋友逛街,所以先去发廊剪个头发,再约女朋友在奶茶店等,一起去看衣服的时候女友试了一件很性感的内衣,所以我忍不住就送给女友了,我自己也买了件舒适的T恤,然后我们虽然在网上订的电影票,但在电影院买了爆米花和可乐,在等待电影开场的之前我们逛了一下超市,买了明天的零食,我顺便还在购物车里放进了两盒冈本,最后看完电影后去附近的旅馆开了房间。

这才是实体店的销售闭环,经济就是这样循环再生的。

网店现在都要靠物联网和O2O来实现自我拯救了,不然网店都快活不下去了。

网店正在一步一步的给实体店打败。

政府也在一步一步开放实体店的支持政策,开店流程和手续更简化,税收监控也在不断放松,从2016年开始新创业的实体店连续一年多激增。

而且很重要的是,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更喜欢实体店的,哪个地方政府不喜欢把租金、税收、人才、城市建设、城市GDP、房地产等与自己政绩息息相关的东西紧紧抓住呢?

但政府看着传统的实体小店那种落后的商业模式也着急,烂泥扶不上墙。

所以会更着重对大财团的招商引资,而不着重在小个体户的扶持。

这也是为什么你觉得实体店越来越难赚钱。

其实难赚钱的不是实体店,只是小个体户而已。

新事物出现后,同领域的旧事物面临的是转型而非消亡。

如同上两位答主说的其中一个方面,好的实体店依然没有下降的趋势。

只不过可被替代的实体店大量的被淘汰了,例如以前很火的外贸服饰点,动漫周边店等等。这类只有单一商品元素的店最容易被淘汰。然而很多带有“复合消费内容”的店反而越开越好。

这时候就需要细分一家实体店究竟能带来哪些“消费内容”了。

②服务——洗浴、spa、美容

③消费心理——奢侈品店、大型商场

④观赏,演艺——电影院、剧院

⑤聚会场所——酒吧、ktv、

⑥线上线下结合即o2o

刚刚已经说了,最容易被代替的就是只单一卖商品的店了。

那么,剩下5个元素,涵盖的越多越不容易被淘汰。

一家服饰店如何添加店铺元素和消费内容。

①是线上线下结合,淘宝店里标注实体店,让本地客户能来试穿。

②提升服务,到店消费可享受美甲服务。

④店长的搭配推荐,穿衣指南

②重点提升母婴知识普及每周开宝宝护理课

③将周边小区的孕妇及婴幼儿母亲聚集起来,形成小圈子,相互介绍经验等

总之,实体店要存活,或者往粉丝营销,圈子营销,O2O方向发展。或者把除商品外的一项服务做到无法替代。

按照原题的推论,如果一家服装店没有足够大的品牌,没有社区元素,没有更高的服务体验,那的的确确是会被替代。

一个大趋势下,若干小细流,有些必然下降,有些必然上扬。能把下降趋势的转型为上升趋势的即可存活,反之则会被淘汰。(by张小海)

从大家的回答来看,整体还是一句话,不是生意不行了,是你的生意不行了,不是实体店不赚钱了,是你的实体店不赚钱了,这句话很伤人,但也很实际,你有什么想法呢?年轻人创业,到底应该开实体店,还是应该去开网店?

}

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写博客了,博客还是过去的那种老版本,也没有做任何系统更新,换模板,简简单单,有空的时候就写写,同样是边思考边写,算是以“史”为鉴,思考未来吧。

先概括过去两年吧!学到技能以外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然后就是把seo看轻了一点,因为正如两年前曾说的那样,seo仅仅是工具而已,营销手段之一。因此呢!当时就在想,我掌握了seo,网站优化工资能涨多少,其实就上班而言,我更乐于去往上看。之前思考过这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就是上班族工资和什么有关,当时的推想是正确的,就是工资和职位有关,当然这比较笼统了一些,相当于没说。那么更深去思考一下(当然也不算深吧),去观察去分析一下领导高管总监主管他们都有哪些共性(什么样的能力...),和有哪些不同的东西(譬如技能,做事方式...)。

做了一下简单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通常情况下,上司懂得技能比你多,或者说没有你精,但是懂得多,另外就是做事不像刚那会儿学生气太重。他们大都做事很稳重,然后做事比较思路清晰!

如果你想当领导,你就得做事靠谱,掌握的东西,至少懂得东西比所有的人都多,然后就是你也得有一个技能特别精,没人能比得上你。特长是自己在公司立足的基石,懂得多是当领导必备的素质,正确的价值观使自己能够走的更远!

记得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没毕业之前就有人打电话给我,让我去面试,是一个初创型的设计公司,给的底薪是3000元/月(试用期),转正大概是3500元-4000元这样,当时本打算去了!后来因为个人原因推迟了入职时间,因此这个工作就黄了,因为当时班级的同学都急于去找工作,有一部分人已经找好了,所以剩下的人也都着急了!

说实话,当时还挺想去的。后来又面试了好几家,结果遇到好多女老板,40多岁的样子,处处刁难人,首先数落我没有工作,没有成功案例,想让我做储备干部。说的好听,其实就是想给很低的工资找借口罢了,虽然我是刚毕业,没工作经验,但像我们这种从设计学校毕业的,对于做图是很容易上手的,基本上两个月就能进入状态。果真没错,她给的薪资是2000元/月,试用期半年。被我果断拒绝!

这之前几乎天天有1-2家面试,多的时候是3-4家/天,其实我当时最想做的是WEB前端,或者带一些GUI方面的工作,当然这种工作太难找了,几乎我们班没人找到,要么是要经验,要么是得熟练掌握,我们是做设计的,其实前端在学校学的不精,很尴尬!后来又面试了好多家,全部被否定!挫败感很强!

毕业第一个月,第一份工作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面试,很累,没有收入,面试路费加上打印作品简历,一共花了也有个一千块吧!但是还得坚持满苏州的跑,终于到了一家初创两个月的公司,在一个厂房里租的一个差不多一百多平的场地办公。老板说他想招一个设计,于是我就来了,他的意思是我在这里试用期底薪加上提成大概是4000多,于是我就来上班了!

每天做个公交车,早上6点多就起床去等公交,坐了一个小时才能到公司,因为家里给的钱差不多要用完了,家里是会再给钱的,但是感觉自己毕业了,不应该向家里再要钱,也不好意思!

所以每天就会精打细算,每天中午吃路边摊的蛋炒饭,幸好我不挑食,从小就喜欢吃蛋炒饭,才七块钱。晚饭也吃不起沙县的鸡腿饭了,经常回去吃新沧花园西门的老朱混沌,一碗几个混沌皮里包了点肉,才四块钱,心想减减肥也挺好的,长征还吃草什么的呢!这么一想,感觉还挺幸福的!

在这个公司结识了一个师傅,他是毕业两三年了,是安徽的一个什么科技大学的,他之前是做机械工业造型设计的,后来改行做淘宝运营的,工资好像是4000多到5000这样。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代运营公司,淘宝代运营公司,虽然觉得淘宝很low,但是还是做了,仅仅是因为老板说我试用期能拿到4000左右,为了钱我干了。每天上班,丁师傅带着我做淘宝,他非常乐于去教我,我也很认真的学,后来给了我一个店实操了一下,算是第一次做淘宝店,在这公司的一个月时间里。每天都看淘宝大学等,理论知识学习的不少。

后来一个月到了,公司发了工资,到账2300元这样!先是震惊,后是兴奋。震惊是比老板说的4000左右少了太多,高兴的是因为这是人生的第一笔收入,实实在在是自己努力合法所得,很兴奋。后来因为公司的业务太少,老板想让我们这些运营去做美工或者销售,首先美工是我一直排斥的,低级的工作。销售起初也是很排斥的工作(后来觉得做销售的人挺值得敬佩的),受不了销售每天喊口号,像传销一样!两者都不想做,遂!

1、第一份工作干了38天,领了2300元+670元的薪水。

结束这个工作之后,又踏上了找工作的道路,到处投简历(还好租的房子是5人一起租的,每人一个月600元这样,房租是没问题了,吃饭对于我来说更是没问题的,一个月好像也就花个500左右,所以还能省下点,找工作打印简历啥的,没问题了!)。

由于这时候已经是8月多了,大部分的公司差不多都招满了。所以我很珍惜每一个邀请我面试的机会,不看公司怎么样,待遇比现在好就行。又是好几家面试完,后来终于有一家面试上了,招我的目的是做网站内容运营,实质也是美工的性质,后来才做了网站推广。这个公司也是我干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公司,做B2B广告交易平台的。

2、第二份工作干了18个月,在这个公司结识了两个人。

一个是教我做网站和推广的总监,一个是同事,教我的东西都是比较具体的!前者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他是30多岁,他让我看到 30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30多岁会步入的窘境是什么......这些是对我的影响比较大的;后者是他的那种激情和不安分的性格影响到我,因为我实质是非常老实的人,很安分的一个人。

我看到他,我觉得我性格里需要他这方面的性格。这段时间的运营学习,会用dedecms,wordpress和ecshop等开元程序建站和优化网站,做了自己的第一个独立博客网站(seo网站优化),第一个网店装修网站和第一个B2C商城网站,个人博客网站和网店装修网站在苏州seo行业地区排名到达首页,也接到过好几个单子,但是没赚什么钱,做B2C网站由于没有营业执照,没做成。

干了一年,感觉自己很吊的样子(此时在公司,我上司赐了一个运营主管的头衔给我)。后来经同学同事介绍,去南京面试应聘线上营销总监,总经理问了一下我现在公司的一个月的营业额大概有多少,我只能回答个大概,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都回答的不理想。自己也觉得不能胜任,但此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算是有所收获吧!

回来继续上班,但是心思全无,看了一篇文章,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老板都是做销售出生的,当时理解的销售就是到处去谈广告合作。

遂辞职的念头不断涌现,曾多次辞职,都被老板开导了一下又重回到岗位上,先后辞了共5次这样,最终老板没办法说你看公司哪个工作你喜欢,任你挑,但是总监暂时不给你,因为你还太年轻了。后来没办法就做了公司新接的项目,到处找老板去谈单,和有经验的销售经理天天到处跑,去见各种各样的老板,之前比较害羞,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也敢在各个老板面前一本正经地介绍自己的产品,推销自己的服务。

后来老板让我一个人负责公司的一块业务,并且这块项目要开一次会销,让我到处去发邀请函,我发了有10几天,每天统计要到的老板电话号码啥的,副总让我统计这个就可以了,我当时也反映过了,这样的的方式应该来的人会非常的少,但是副总不以为然,让我这样做就可以了,服从上司的安排吧!结果一个月到了,正式的会开始了,时间将近,人没来多少!老板很失望!

这次活动搞失败了,但老板总结了一下也没有怪罪于我!在这期间也在学车,一边学车一边追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婆,后来刚要考科目三,女朋友说好像怀孕了,心想没拿到驾照就成了肇事司机了。不过没关系,感觉把驾照学完感觉回去买辆车带着女朋友去她家提亲吧!我可不想打掉,做不出这种事,我要负责!

忘了说在公司的工资,试用期是3000元/月,转正是3500元/月,后来又给我涨到了4000元,加上点提成,还行!和同学们的工资差不多,但是有几个同学毕业回去就做了老师,工资6000元起,这是我的第一个目标,超过他们,所以这个公司从进去目的就是学点东西再跳槽。

从我老婆怀孕后,生活就过的比较顺了。女朋友怀孕了,我只想赶紧把驾照学完,但是上一批学员,大部分科目三都没过,就回来了。我也是很紧张,教练水平一般,发了几个红包,对我的态度还不错!科目二我们班两个没过,科目三就我一个过了(为什么说我运气开始好了)。事情和计划的一样,很顺利!

回家买了车去老丈人家见家长了,起初他们都不高兴,也给了我点脸色看看,在丈母娘家住了几日,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相处,看我讲话什么的,觉得我还行!遂同意!毕业一年后的2017年10月5日我们结婚了,我们是大学同学!我对老婆很满意,所以结婚也很匆匆忙忙的,我做决定一向很快。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不优柔寡断!

国庆之后,我重新找工作,遇到了一个校友。面试的时候遇到了我的大学校友(别的系的),当然之前不认识,所以当问起学校时,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面试官也是他,后来他让我做了一下方案给他,共修改了5遍左右,起初以为他在耍我,我耐住性子一遍一遍去改了,后来他才满意,帮我推荐给了他们老板。给了我6000元/月的底薪,加上五险一金。这个工作做了有15天,觉得老板人品有问题,经常趴在门外听我们讲话,还有就是有严重的拖延症,所以感觉跟他干没什么前途,遂辞职。劝了我两三天,给我加到了7000一个月,但是想好要走就不会留下,遂走了。

3、经同事介绍找了个台企上班,月薪7500元,加上提成8千左右。

这份工作也就是我现在工作,台湾老板开的琴行连锁店,舞蹈钢琴等培训和钢琴买卖租赁都做,我在里面是网络部的负责人,带着几个人负责各地区分店的线上营销活动和品牌推广!早上10点上班,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五点半下班,双休,还是很爽的!

后看同事一个月赚了10万,遂不安分起来+后看同学开某宝一个月赚了3万多,遂不安分起来。

后来和同学一起开了公司,赚了一点钱,但是很少,一个月每人就能分个几千块,遂散伙,自己做了某宝,起初每晚都忙到两点,现在轻松多了,一周做一下调整,优化一下宝贝和做一下推广。月赚一万多加上工资,差不多两万多一个月!(某宝店刚起步,相信月入三万指日可待)

一切相对都顺的时候,老东家找上了门。意思是想让我回去,一个说给我一万的底薪+五险一金(一万在苏州并不低),还有一个没具体聊。

接下来考虑的是,是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还是重点往某一方向发展。我想是应该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继续找项目做,把现有的赚钱思路优化并扩大化,攒个两年的钱,到了27岁再出来自己单独干,精准专注做某一实业+互联网自销。考虑以后:上班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上班的!我相信安分的人,一但不安分起来比不安分的人更可怕,潜力一定很大。来自:单绵青的独白

来源:卢松松博客 QQ/微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eo大神月入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