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不是FOF产品的关注度最高?

  时值公募基金行业18周年,证监会日前发布了《基金中基金指引》(FOF指引),FOF有望为公募行业开启另一条跑道。在全球资产管理的大格局中,FOF规模和数量均发展迅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美国市场为例,ICI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美国已有1404只FOF基金,规模超过1.72万亿美元,成为最主流的资产配置方式。反观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过去10年的复合增长率超40%,公募基金行业也飞速发展。截至2016年三季末,109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整体行业规模已超过8.8万亿。对于以鹏华基金为例的“老十家”基金公司来说,经过十八年的积累,已经完成了全产品线的覆盖,FOF的开启或将为公募基金行业带来 “老树新芽”的生机萌发。

  如果说基金行业发展的前十年,是依靠产品类型的不断完善引发的“裂变式”发展;那么近年来,公募基金以稳定类收益产品为核心的扩张,则造就了行业的“聚变式发展”。以鹏华基金为代表的“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经过十八年的历练,实现了一家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的“聚变式”发展,实现全产品线覆盖,为发展FOF基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鹏华基金不仅实现了千亿增量的迅速发展,还集聚行业精英人才,既有老兵坚守,也有新人辈出。团队不断进行自我优化,已经形成了极具活力的人才梯队,公司平台和精英投研团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日益提升。FOF投资以资产配置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目前团队成员既往丰富的投资经验,或将助益首批FOF基金的产品设计及投资策略。

  公司旗下的首批FOF基金箭在弦上,在FOF的管理团队和产品筹备上均已就绪。

  团队储备:百人精英投研团队 助力多元资产配置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三季末,鹏华旗下的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已有58人。鹏华基金还培养了数十位来自海外及全国名校的研究员队伍。近百人的投研团队,有助于成为FOF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的智库。

  10月2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关于基金中基金(FOF)的基金经理注册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基金中基金的基金经理注册登记相关流程进行了细化,并对FOF基金经理任职要求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指引》明确指出:“规定基金中基金管理人应当设置独立部门、配备专门人员,且基金中基金的基金经理不得同时兼任其他基金的基金经理。”

  鹏华基金第一批FOF基金经理均为行业经验丰富的投资人士,具备丰富的海内外投资经验,不仅有从国际一流名校毕业的投资管理人员,也有曾在国内大型保险资管机构从事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管理人员。首批阵容豪华的FOF基金经理团队,可见鹏华基金对FOF业务领域的重视。以曾任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总经理王咏辉为例,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具有18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任中国量化投资俱乐部理事长,拥有丰富的海外及国内量化投资经验。

  策略及产品:多策略资产配置的FOF设计思路

  鹏华基金数年前便开始关于公募FOF产品,并借助外方股东的资源,对海外的FOF市场及产品做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探索国内FOF可能的产品方向。据鹏华基金相关人士介绍,从海外FOF产品的类型来看,内部FOF及股债混合类的FOF产品占据了主流。从目前各渠道了解的情况来看,客户对低风险、目标收益明确的产品还是有比较大的偏好,因此未来还是希望能够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需求来设计产品。

  鹏华基金王咏辉表示:“根据FOF产品的设计思路,可以将其分为资产配置型(多类基础资产组合投资)和策略型(以单一资产配置为主)两种。根据美国的发展经验,资产配置型FOF是FOF产品的主流。资产配置型FOF中的三个子类:多资产配置型FOF、目标日期FOF(Target Date Funds)、60/40股债平衡型FOF(Balanced Strategy FOF)以及目标风险FOF。多资产配置型FOF可以进一步通过多种量化模型(如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风险平价策略、Black-Litterman模型等)来实施具体的资产配置。”

  从FOF的收益来源分析,FOF产品除了可以获得因分散非系统性风险而得到的市场风险溢价回报外,还可以获得投资管理人通过主动管理而得到的超额收益。主动管理的方式自上而下有大类资产配置、行业配置、风险配置、以及子基金经理遴选。所以在设计FOF产品时,由于FOF分散风险的天然属性和公募机构主动管理的投资优势,其产品主流是追求更优化的收益风险比,引导资本市场理性预期,逐步改善市场上存在的某些追涨杀跌的基金投资行为。

  鹏华基金赵强表示:“我们在设计FOF产品时,充分发挥公募基金主动管理的优势,依靠完整的投研体系进行宏观资产配置和微观标的选择,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还准备了绝对收益型的FOF产品。公募基金FOF信息披露透明,很适合未来个人投资者的养老需求和流动性管理。我们对公募FOF产品的发展充满期待。”(CIS)

}

聚焦资产配置是FOF产品的核心优势。关于度量资产配置对基金表现的贡献,最著名的研究是由Brinson, Hood and Beebower发表于1986年的名为《组合绩效的决定》一文。该论文以美国91家自1974年起10年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发现基金总回报变化中有93.6%可以由资产配置解释王征(2005)研究年中国49支发现,资产配置中股票仓位的选择对于基金业绩的跨时解释程度为80%左右。

在经济周期中,难有一类单独的资产穿越经济周期而长青,因此基金想要获得较为满意的回报需要在产品设计阶段仔细研究资产配置,形成成熟的资产配置方案

传统的特别是以追求相对排名为目标的投资基金,其生存模式在于追求超额收益,所以精选个券成为了研究的重点,然而个券选择会耗费基金管理者大量时间和精力,压缩了实际上能带来更大回报的资产配置研究时间。

鹏华基金资产配置与基金投资部

工商管理硕士,4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曾任金实国际公司创始人、总经理;2013年9月加盟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国际业务部投资经理,现任资产配置与基金投资部FOF投资副总监。

平均而言,传统基金管理者花费在考虑如何优化资产组合上的时间不到20%,而80%以上的时间则聚焦在个券标的的选择上。原因在于深入分析一只股票或债券并进行投资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以个股分析为例,前期工作包括阅读分析公司历史、公司公告、财务报表及相关新闻等,并需要对于公司进行的实地调研、管理层访谈、上下游考察,在此基础上进行估值建模以及形成相关投资建议,后期投资时需要把控股票投资时机以及进行持续的价格跟踪。因此面对个券选择方面巨大的工作压力,传统基金管理者在研究资产配置方面难以投入太多的时间

那么FOF基金是怎样做到专注于回报率最高的资产配置研究的呢?

FOF组合通过甄选优质基金标的及管理人,极大地降低了在个券选择上投入的时间。个券选择方面的工作由所管理团队完成,所以FOF组合管理者能够将大部分时间聚焦于基金回报的主要来源,即资产配置上。因此FOF投资过程形成了专业化分工,FOF管理者专注于大类资产配置,主要进行宏观、行业、估值、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的分析判断,而所投基金团队则负责具体股票、债券等的选择。

因此整体来看,FOF组合较完美地匹配了研究时间与研究回报率,即大约80%的时间花费在回报率最高(80%以上)的资产配置研究上,而其他20%左右的时间花费在基金选择上。专业化分工使得FOF在把握大类资产配置趋势方面形成独特优势,更有可能为投资人提供丰厚的回报

传统基金组合与FOF组合研究重点对比

FOF管理中如何做好资产配置呢?

这一期我们先抛砖引玉,即要做到八个字:静态配置、动态调整

静态配置是出发点,是指FOF管理人员基于大类资产及细分资产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波动性、关联性、收益率的深刻理解,对资产配置进行初次配置。例如配置大类资产时,要考虑股票、债券、商品、另类等风险收益特征,这直接决定了组合中各类资产的比重。又如从资产地域分布来看,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资产配置研究时,需要对各国的人口结构、财政货币政策、产业特征、经济增长等进行具体分析。

Fund为例,截止2017年1月31日其净资产总额为328亿美元,资产配置类别为股票和债券,资产分布地域则是美国市场与全球市场,其中38.9%的资产投资于美国股票基金,25.9%,24.7%投资全球股票基金,10.5%投资全球债券基金,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策略有效降低了FOF组合的风险。

动态配置是研究重点,是指FOF管理人员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资本市场的演变、投资人的风险偏好来实时地调整资产配置。约翰·邓普顿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他认为资产配置是投资的首要任务,采用“耶鲁法”根据市场现实情况动态调整在股票、债券和现金这些资产类别上的资金比率,在股市偏强时减少投资于股票的资金,反之则增加持股,从而使投资基金在经济周期变化中获得温和的成长。

专注于资产配置研究的FOF组合在资产配置的动态变化上投入研究时间更多,其组合的市场表现也更为稳定。

第一期:(点击查看详情)

第二期:FOF资产配置要动静结合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

  时值公募基金行业18周年,证监会日前发布了《基金中基金指引》(FOF指引),FOF有望为公募行业开启另一条跑道。在全球资产管理的大格局中,FOF规模和数量均发展迅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以美国市场为例,ICI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美国已有1404只FOF基金,规模超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鹏华资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