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 ssd 速度3 ssd和m.2ssd的速度差距都是接口造成的吗?

     现在买固态硬盘你会发现以前只有笔记本才会用到的msata固态硬盘,在台式机的主板上也支持了,所以现在选择固态硬盘会有多一个选择,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就是一个大小和接口的区别。
    mSATA多数是超极本使用,超极本受到体积大小的限制,mSATA产品是唯一能够适应超级本环境的存储硬盘,容量大,体积小,性能强,从任何角度都将是超级本首选且唯一能够选择的介质。


    因此如果想给笔记本升级固态硬盘需要看一下自己笔记本的主板上的硬盘接口是什么的,多数普通笔记本没有mSATA接口,只有SATA接口,部分双硬盘的笔记本,具备SATA接口和mSATA接口。

    MSATA接口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也成了很多用户担心的,为了测试MSATA固态硬盘与标准的固态硬盘的实际性能差距到底有多大,我们选择了三星840EVO MSATA 250GB SSD和三星840EVO 250GB SSD进行对比测试,看看MSATA真的可以代替sata吗?下面就看结果:

mSATA 测试结果如上图。


SATA测试结果看上图。

总结: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MSATA固态硬盘并不比原生SATA3.0接口的固态硬盘差,并且MSATA接口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对于广大超极本和带MSATA普通笔记本用户是相当有用的,在性能的表现一点也不输2.5寸的 SSD,相信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将是笔记本用户最好的选择。

    当然现在的台式机主板也有原生就支持msata ssd的,速度表现也并不差,而且不占用空间,关键是是价格差不多,所以msata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相信哪个好一目了然了。


}
01选购SSD容易走进的误区

早些时候随着东芝西数、Intel等一众原厂颗粒厂商宣布进军QLC闪存市场,关于闪存颗粒的讨论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其实,关于SSD的争论还远不止于此,比如各种接口对速度的影响、理论跑分、寿命等等,造成争论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对SSD还存在一些模糊或者错误的认知。本着实用主义的原则,笔者下面就来聊一聊在选购SSD时容易走进的误区以及应该遵循的方法。

当理论带宽的美好照进实际体验的现实中的时候,走PCI-E 3.0×4通道的M.2 SSD还能如愿比SATA SSD快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体验并不以理论带宽的速度为准。相信大家在听到这个结论的时候一定会很吃惊,笔者当初在测三星960 PRO的时候也是很困惑,加载《古墓丽影:崛起》以及开机的时候960 PRO并没有比的MX300快,有时反而还会慢。很多网友也反映在日常使用中,走PCI-E

我们在挑选SSD的时候总会相信各种跑分软件,把“跑分高=速度快”奉为圭臬,这其实是一种夸大数据作用的错误认知。笔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M.2 SSD看似三五倍于SATA SSD的读写速度,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成倍的速度差距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举个例子,在我们之前的测试中,三星960 PRO 1TB的顺序读写分别可以达到3514、2180MB/s,随机读写分别是49、234MB/s,东芝TR200 240GB的顺序读写分别可以达到561、500MB/s,随机读写分别是30、99MB/s,960 PRO的顺序读写基本是TR200的5倍,随机读写是2倍。
从SLC、MLC、TLC再到最近的QLC,每当一种全新的闪存颗粒出现的时候总会伴有这样一种声音:XXX没有之前的好!XXX寿命短!XXX速度慢!诚然,10K P/E的MLC的确比100K P/E的SLC寿命短,3K P/E的TLC的确比10K P/E的MLC寿命短,但是,即使是目前P/E次数最少的TLC,你真的能把它用完吗?恐怕在你更换新的SSD之前这块TLC NAND的SSD还能正常服役吧。还是那句话,过度夸大理论数据的作用只能让你陷入“唯数论”的旋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ata ssd 速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