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单位换新工作小贷公司怎么知道单位地址十年,现在公司不让我上班,也不给我手续,请问我的职工养老保险公司是否可以不给我交了。谢

有才能有冲劲没吃过亏的年轻人从来都不好带。90后一代实在是得天独厚,他们的父辈享受了改革开发的最大红利,而他们作为独生子女,生活优裕,没有生活压力;他们作为互联网一代,经受信息爆炸和社会的影响......

时代变化最大的,应该是“人”。

如何管理好90后员工,成为时代的企业。

很多企业老板在抱怨:现在好的员工太难招了。

而在你的另一边也有一群人在抱怨:现在好的工作太难找了。

近几年,这种抱怨的声音只增无减,更多的出现在中小企业,不绝于耳。还没等企业自我平衡,时代的巨浪就铺面而来。

2018 年,第一批00后已经成年,而90后,基本全部加入工作大军。

当你还在嘲笑90后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们却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创造着价值。

今天,我们讨论的对象,也主要围绕着90后员工。

正是这些每天低头刷着抖音、打着游戏的年轻人,在各个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养活你的企业。

时代变了,变成怎样,我们不妨从几个生存现状 去探讨

据一份企业招人调查报告显示,“招人难”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被调查的企业中,70%的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25%的企业长期存在。

剩下没有招人问题的,基本是春风得意的国企、外企等大企业。这些企业不管是人或者人才都多得富余,位置缺了马上有人才顶上,甚至越补越强。

大企业从不缺人才储备。

90后的年轻人都很有眼光和格局,加上他们倔强的精神,于是就形成了头破血流也要往大企业里面挤的状况。

中小企业在一旁关怀的观望,看哪个不小心被挤在门外的人才能到自己这里来。望眼欲穿,仿佛自己企业才是被面试者,渴望获取人才的青睐。

最后等来的,却是带着失望和将就而来的90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

探讨现在中小企业招人难题,我们或许要尝试着换位到90后年轻人身上找答案。

90后一直想进入大企业

外界因素:进入大企业好啊,福利好,工资高,风险小,保障全。大企业做大做强, 一定掌握着一些百年不死的企业普适性真理。在创业企业灭亡率如此高的今天,上到八十下到三岁,都希望你混到大企业中。自身因素:加入一流的团队才能成为一流的人才,90后总想着进入大企业学习到什么。与狼成群终成狼,大企业的处事,节奏,甚至逻辑思维都是不同的,呆在里面可以得到蜕变。

仿佛人才只存在两个地方,一种在大企业里,另一种在去往大企业面试的路上。

看看最后进入中小企业的90后。

多数是在挤大企业屡屡碰壁后无奈而来,或是能力有限被大企业淘汰后被迫而来。

今天的中小企业,已经悄无声息进入了一个“后继无人”时代。

过去一天面试十几人,如今到处去招人。人事遇到员工,除了日常问候,就剩下:

“你有没有什么亲朋好友介绍过来工作呀?”

除去屈指可数的老员工,90后成了企业新的脉络。

在今天很多中小企业,皆是70后、80后老员工带着一群90后上蹿下跳。

团队管理本来就是企业中高层经理头疼的难题,管理一群90后更是把这个难题推向了巅峰。

一个小团队就像一个小的作战队伍,有的人能思考,有的人能涨士气,有的人能执行干活。

如果大企业的团队是高素质职业化的正规军,那么中小企业的团队更像参差不齐的八路军。而我们知道,往往创造奇迹的也是八路军。

固然中小企业缺少大企业素质全面的“三好军人”,却不免处处都是身怀绝技的“特长兵”。

能不能用好这些90后,甚至哄好他们,是个关键。

在优秀的兵都往大企业跑的年代,中小企业能不能组织好剩下的兵,管理好队伍,激发每个士兵的潜能,是个考验。

90后都是“刺头兵”,他们充满个性,希望赢得尊重,渴望表现获取存在感。

即使在管理上让你纠心,却无法否认在关键时刻他们迸发出的血性和拼劲。

只有被他们感动过,经理们才会从自身找问题,面对现实:

“既然时代是这样,我就要带着他们和企业在战场上漂亮的活下来。”

抱怨时代不好、抱怨人不行,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厉害的经理人,不是带领一个成熟的团队做出业绩,而是自己打造一个新团队做出业绩。

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人才培养。

“只要你们踏实的干,我毫不吝啬的花钱花精力培训你们!”

本想着会被称赞歌颂伟大,万万没想到,90后员工不仅不领情,还来情绪,对培训毫无兴趣。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时代”是最难走的路》 相关文章推荐一:中小企业生存现状:“时代”是最难走的路

有才能有冲劲没吃过亏的年轻人从来都不好带。90后一代实在是得天独厚,他们的父辈享受了改革开发的最大红利,而他们作为独生子女,生活优裕,没有生活压力;他们作为互联网一代,经受信息爆炸和社会的影响......

时代变化最大的,应该是“人”。

如何管理好90后员工,成为时代的企业。

很多企业老板在抱怨:现在好的员工太难招了。

而在你的另一边也有一群人在抱怨:现在好的工作太难找了。

近几年,这种抱怨的声音只增无减,更多的出现在中小企业,不绝于耳。还没等企业自我平衡,时代的巨浪就铺面而来。

2018 年,第一批00后已经成年,而90后,基本全部加入工作大军。

当你还在嘲笑90后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们却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创造着价值。

今天,我们讨论的对象,也主要围绕着90后员工。

正是这些每天低头刷着抖音、打着游戏的年轻人,在各个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养活你的企业。

时代变了,变成怎样,我们不妨从几个生存现状 去探讨

据一份企业招人调查报告显示,“招人难”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被调查的企业中,70%的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25%的企业长期存在。

剩下没有招人问题的,基本是春风得意的国企、外企等大企业。这些企业不管是人或者人才都多得富余,位置缺了马上有人才顶上,甚至越补越强。

大企业从不缺人才储备。

90后的年轻人都很有眼光和格局,加上他们倔强的精神,于是就形成了头破血流也要往大企业里面挤的状况。

中小企业在一旁关怀的观望,看哪个不小心被挤在门外的人才能到自己这里来。望眼欲穿,仿佛自己企业才是被面试者,渴望获取人才的青睐。

最后等来的,却是带着失望和将就而来的90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

探讨现在中小企业招人难题,我们或许要尝试着换位到90后年轻人身上找答案。

90后一直想进入大企业

外界因素:进入大企业好啊,福利好,工资高,风险小,保障全。大企业做大做强, 一定掌握着一些百年不死的企业普适性真理。在创业企业灭亡率如此高的今天,上到八十下到三岁,都希望你混到大企业中。自身因素:加入一流的团队才能成为一流的人才,90后总想着进入大企业学习到什么。与狼成群终成狼,大企业的处事,节奏,甚至逻辑思维都是不同的,呆在里面可以得到蜕变。

仿佛人才只存在两个地方,一种在大企业里,另一种在去往大企业面试的路上。

看看最后进入中小企业的90后。

多数是在挤大企业屡屡碰壁后无奈而来,或是能力有限被大企业淘汰后被迫而来。

今天的中小企业,已经悄无声息进入了一个“后继无人”时代。

过去一天面试十几人,如今到处去招人。人事遇到员工,除了日常问候,就剩下:

“你有没有什么亲朋好友介绍过来工作呀?”

除去屈指可数的老员工,90后成了企业新的脉络。

在今天很多中小企业,皆是70后、80后老员工带着一群90后上蹿下跳。

团队管理本来就是企业中高层经理头疼的难题,管理一群90后更是把这个难题推向了巅峰。

一个小团队就像一个小的作战队伍,有的人能思考,有的人能涨士气,有的人能执行干活。

如果大企业的团队是高素质职业化的正规军,那么中小企业的团队更像参差不齐的八路军。而我们知道,往往创造奇迹的也是八路军。

固然中小企业缺少大企业素质全面的“三好军人”,却不免处处都是身怀绝技的“特长兵”。

能不能用好这些90后,甚至哄好他们,是个关键。

在优秀的兵都往大企业跑的年代,中小企业能不能组织好剩下的兵,管理好队伍,激发每个士兵的潜能,是个考验。

90后都是“刺头兵”,他们充满个性,希望赢得尊重,渴望表现获取存在感。

即使在管理上让你纠心,却无法否认在关键时刻他们迸发出的血性和拼劲。

只有被他们感动过,经理们才会从自身找问题,面对现实:

“既然时代是这样,我就要带着他们和企业在战场上漂亮的活下来。”

抱怨时代不好、抱怨人不行,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厉害的经理人,不是带领一个成熟的团队做出业绩,而是自己打造一个新团队做出业绩。

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人才培养。

“只要你们踏实的干,我毫不吝啬的花钱花精力培训你们!”

本想着会被称赞歌颂伟大,万万没想到,90后员工不仅不领情,还来情绪,对培训毫无兴趣。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时代”是最难走的路》 相关文章推荐二:好租90后经纪人开启“最强大脑”,“金牌经纪人”超系列直播代看首秀

作为第一批“互联网原住民”群体,90后这代人见证了互联网科技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整个变革过程。在时代大潮的造就下,人们一提起90后,往往会给他们打上很多个性化的“标签”:自信、张扬、思维活跃、年轻活力、敢想敢做……但你很难把90后与“专业化“标准化”精通XXX行业”“极致服务品质”这类字眼联系起来。然而,在好租“金牌经纪人”超系列首场直播代看中,就有这样两位“不一样”的90后。

4月19日,好租“极速骑士带你飞”直播代看在北京开启,经纪人小任和广洋受一位网红主播之托为其朋友的新办公室选址。尽管加入好租还不足一年,但是凭着好租平台系统而完善的专业化培训,以及自身对业务不断精进努力,如今两位经纪人帮助客户选址的整个服务流程方面的业务操作已经十分熟练,俨然对企业选址了如指掌的行业老兵。直播代看过程中,仅仅是通过一小段“快问快答”式的提问,好租经纪人广洋就立即开启自己“大脑引擎式”的搜索,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就迅速帮客户锁定了25个符合要求的产业园项目,并确定其中6个精准匹配的房源。网红客户惊讶直呼“这么快?这也太专业了吧!你们好租经纪人都是‘最强大脑’吗?”

严苛的管理标准规范,全职业生命周期的人才培训体系

事实上,小任和广洋只是一千多名好租经纪人中的一个普通缩影,好租旗下的每一位经纪人都同样具备如此专业的知识技能,为客户提供符合甚至超出预期的选址服务。而这样高水准从业素养背后的支撑,就是好租近乎严苛的管理标准规范,以及系统化、全职业生命周期的人才培训体系。好租创行业之先树立经纪人标准的典范,制定《好租经纪人服务标准管理规则》来强化每一位经纪人的综合服务水平,为客户创造更好的服务品质,从而推动行业良性、健康发展。不仅如此,好租每一名经纪人在入职之前,都要不断接受多个阶段、不同体系的严格培训,从专业交易知识、商办地产的相关知识,到行业法律法规、企业文化等需要经纪人掌握的各项知识技能都要系统学习,有针对性地帮助经纪人在各成长时期持续强化业务能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你必须非常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小任和广洋深信个人奋斗的力量,有着90后年轻人特有的勤奋和冲劲儿。为了实现好租高效、精准的选址服务要求,他们从来不吝啬比同龄人付出更多辛苦。每天不停地跑盘实勘房源、带看、拜访客户,在手机的记步排行榜上他们总是排在前列。为了帮客户找到最满意的办公室,一天走几万步再正常不过了。而排在自己记录前面的几名,永远都是另外几位同样就职于好租的经纪人同事。

自我升级迭代,树立行业服务标杆

为什么好租要如此重视经纪人的培养,推出“金牌经纪人”选拔活动?实际上,这是好租对旗下经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商办地产细分领域的领头羊,好租似乎一直有着严重的“舒适区恐惧症”,从产品到服务,从未停止自我升级、创新迭代的步伐。放眼行业大环境,其实整个商办地产圈的选址租赁服务并不规范,好租举办金牌经纪人活动,自觉打破行业壁垒,以阳光透明的操作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各项安心服务,这是好租始终以用户为中心并身体力行的承诺兑现。

好租正在进行的2018“金牌经纪人”选拔活动,是好租通过在全国挖掘最优秀的经纪人,并将其树立为商办地产行业服务榜样,以点带面提升全行业整体服务水准,进而推动行业规范化、专业化以及商办中介市场良性持久发展的一项长远计划。然而,这只不过是塑造职业化商办地产经纪人中的一小步。在未来,好租希望更多的伙伴们加入这个行列,共同打造高品质的选址服务,优化客户体验,提升服务效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助力商办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让行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不一样。

超系列直播作为2018“金牌经纪人”海选期间的亮点活动,是为了更全面地展示好租经纪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的直播代看活动。同时,“金牌经纪人”超系列直播作为好租“直播代看”选址服务的升级版本,镜头随着好租经纪人的步伐由北向南,地跨华北、华东、华南三大区域,多维度展现好租经纪人的超凡风采,让您在超系列直播代看中感受“不一样的个性化风格,一样高专业、高水准的金牌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企业观点,与华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时代”是最难走的路》 相关文章推荐三:这样管 90 后,70 后和 90 后都笑了!

2018 年,改革开放迎来 40 周年。无论是房产企业,还是造车新势力,无论是传统餐饮品牌,还是淘宝工厂店,都面临一个新的命题:新时代背景下,品牌如何塑造?面对由 90 后构成的员工和主力消费群体,怎样去建立新的话语体系,如何使以新的传播思路,和他们进行沟通。

《兴趣变现》作者孙庆磊谈及内容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他提出,90 后已经成为主流客户,我们的思路要从管理他们,转向服务他们。实现这一点,激发兴趣是关键。

以下是孙庆磊在搜狐举办的2018 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上的分享内容实录:

说起内容营销,我接触到这个概念是在 2010 年,并从那年开始跟美国内容营销协会创始人乔 · 普利兹合作,至今已经跟人大社一起引入了六本内容营销著作,逐渐把内容营销的概念引进国内。当时很多朋友和我说,内容营销这个概念太虚了,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坚持到今天,已经有很多人知道并在使用内容营销的方法了。所以,今天我们的思考可以放得更远些,探讨一下内容营销在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

最近几年,每到毕业季我都特别焦虑。一批又一批比我小好多的同学成为同事,感觉自己成了人家大叔级的队友!就在前几天,我又招聘了一批 96 年的小伙伴。就是这群我眼中的小孩子,给我上了两堂非常震撼的课。

第一堂课:90 后不差钱。

我们招聘的这批 96 年的新同事,有一位上周迟到了。按照公司规定,迟到一次罚款 20 元。接到罚款通知,她拿了两百块钱到财务交罚款。财务人员说,年轻人你迟到一次不用太内疚,我们公司规定一次就 20 元。但这个 90 年的小孩一脸茫然:我没自责啊,我只是想跟你商量一下 200 块钱包月行不行?

现在的小孩没有任何财务危机感,根本不差钱,不像我们 70、80 后懂得没钱的苦日子。

第二堂课:90 后崇拜兴趣领域的高手。

有个做房产经纪的小伙。有天他带着一对 90 后小夫妻去看房,结果这位经纪人当天有点晕,记错了楼号,带错了路。发现之后,马上给同事确认正确的楼号。几个人好不容易找到了正确的房子,又发现钥匙拿错了。这对 90 后小夫妻特别生气,不看了。一路边走边指责,道歉也没用。

下楼的时候很尴尬地分成了两拨,一拨是那对小夫妻客户,另外一拨人是经纪人和他的小伙伴。两拨人站在不同的角落,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

为了缓解尴尬,两拨人同时拿出手机玩。当王者荣耀的音乐一响,双方忘了所有的不愉快,立刻组队开黑。本来客户要过来看房的,结果玩了一天游戏。

更没想到的是,这位经纪人玩游戏特别好,带客户升了好几个段位。一天结束小夫妻跟经纪人说:大神,以后带我们飞吧。从此加了好友,后来还买房成交了。不仅自己成交,再有朋友和亲戚想买卖房子,他们都介绍给那个经纪人。

这个案例告诉我,现在的 90 后消费者崇拜兴趣领域的高手,他们不信权威只信大神,并且只在喜欢的人那里买东西。

我们之前经常讨论要管理 90 后,但现在突然发现,90 后已经成为我们的客户。比起管理,我们更要学会如何更好地服务他们。今天的主题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中国用 30 多年的时间发展了 300 多年的经济成果。表面上看 80 后和 90 后相差了十年,而实际上我们的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相差了大概 70 到 100 年。对于这些 90 后来讲,我们可能不是老人,而是古人。

原来经常研究 70 后、80 后的消费状态,现在要好好研究 90 后的消费状态。

70 后的一代讲社会主义价值观,讲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企业奉献,给组织奉献,给企业加班,没事,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80 后是成长在改革开放成功价值的熏陶下,让我加班,可以,拿钱,没有钱免谈。大部分 80 后活在对成功的比较中:赚钱更多是为了给别人证明自己,比如我们买了名牌、开好车、住好房,都是为了给别人看。,这与 90 后的想法非常不同。

拿穿秋裤这件事来讲,80 后的女孩男孩一说穿秋裤就觉得很丢人。但前两天腾讯发布了《 95 后消费调查报告 》,排在第二位的消费品竟然是养生,95 年的小孩都开始养生了,他们会穿着秋裤蹦养生迪,一边喝啤酒一边泡枸杞,他们不需要社会的认可,他们需要自我的认可,对自己的兴趣领域痴迷。

我们之前总在讲品牌、讲品类、讲定位,面对这群 90 后的员工和消费者,这些理念还好用么?

未来,兴趣将成为商业新的入口,人会成为这个入口的连接点。

在特劳特的《定位》中,提到要通过一个很清晰的概念打到消费者心里去,将某个商品品类跟我们的品牌挂钩。只要消费者产生这个需求,就会马上想到我们的品牌,这是定位的基本概念。

基于这种理念,我在万达的时候经常投放霸屏广告。霸屏广告是怎么回事?就是说在同一个时间点把所有的媒体包下来,消费者一睁眼就是我们的广告,一次投资一两个亿。

效果好吗?事实上消费者很少回应,很少互动,很少转化,效果非常一般。

消费者去哪儿了呢?后来,我们改变策略,卖电影票的时候找那些电影版主;卖亲子游乐场的时候找妈妈团版主,花费不多,效果却很好。

这说明什么?原来我们讲的品类,但现在消费者已经不在这个广告市场的逻辑下面了。他们都跑到兴趣圈子里去了。因为兴趣,人们才得以被聚合,市场从细分品类的物以类聚变为兴趣主导的人以群分。

我有很多做企业的朋友,他们普遍反应一个现象,就是现在的销售人员均产能特别低。以汽车销售为例,我昨天和上汽的俞总聊,他们的人均产能是 2 万 / 月。房产销售更低,去年整个行业每家门店的成交数量是 8 单,一个门店有 40 个房产经纪人,这意味着 3/4 的人收入很少,人均产能 1.5 万元 / 月,人均产能极低。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激活兴趣,赋能个体。

曾经有一个小姑娘来找我,她说孙老师,我们公司是做社区服务的,但是我的销售业绩特别不好。一个多月了没什么业绩,是不是因为我的专业是舞蹈,不很善于口才表达。我越来越感觉自己不太适合这个行业,我有点想要离开。

听到她是舞蹈专业,我给她出了个主意。各位想想,做社区服务,社区的意见**是谁?广场舞大妈对吧。每个社区旁边都会有一个小广场,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广场舞大妈在跳舞。小姑娘喜欢跳舞,只要每天去教这些广场舞大妈是不是就找到了种子用户啊?

小姑娘执行力很强,过了十几天,就认识了两百多个广场舞大妈。还有广场舞大妈把她拽进了广场舞群里。后来聊天中,大妈们发现她是做社区服务的,两百多个广场舞大妈帮她推广,业绩翻番。

这个案例中的小姑娘和大妈分别代表了兴趣社群中的两种人,一种乐于创造,一种乐于享受。

不难发现,兴趣群里一般有上述两种人。比如我喜欢美食、喜欢旅游,这是享受;喜欢摄影,喜欢手工,这是创造。他们一类是创造者、也是卖家,另一类是享受者,也是买家。如果有人建立了兴趣群,就会形成一个商业闭环,就是形成了一个小商业帝国的雏形,这就是兴趣内容的最大价值。

基于这个理念,我跟美国内容营销协会创始人乔 · 普利兹合著了一本书叫《兴趣变现》。通过六个步骤,帮助每个人基于兴趣,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把兴趣变成可持续盈利的 IP 资产。

不仅是销售行业,未来很多行业都会如此。面临商品严重的同质化,消费者只会在自己喜欢的人那里买东西,一切从兴趣开始。

在《兴趣变现》中,我和乔找到了适合每个人的兴趣变现模型,使用者可以自由组合其中的六大元素。

第一个工具甜蜜点:这个概念来自高尔夫,它的原意是球杆上能把球打出最远距离的那个点。在兴趣变现模型中,甜蜜点是把兴趣和擅长结合到一起,找到自己的内容定位,因为只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坚持不断研究,找到工作的快乐。

第二个工具内容翘点:有了甜蜜点以后,我们经常会发现,在相同的领域已经有人分享内容了。怎么办?第一个方法找到根据细分的领域,这有点像定位。第二个方法,形成与众不同的品牌符号。

第三个工具核心渠道:现在很多人开通了自媒体,一开始就注册很多渠道。后来就出现了大问题,根本没有精力把每个渠道做好。我们在初创期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内容分享的渠道。当把基本的内容资产积累起来之后,再多元化的拓展渠道,这是第四步骤。接下来,收获粉丝,最终收获盈利。

未来是全员营销的时代,企业应该赋能每个人。大平台、小老板将成为趋势,每个人都将成为企业的主人。这不是所谓的主人翁精神,而是每个人都有选择与成就的权利,他们的个人影响力不仅是自己的 IP 资产,更是企业对外的窗口。所有的员工都会成为企业的代言人,每个人都有强大的兴趣资产,个人崛起时代,将助力企业品牌聚成强大的 IP。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时代”是最难走的路》 相关文章推荐四:互联网思维是80后思维,拯救手机市场靠“年轻人思维”

手机销量下滑已成不争事实。据IDC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手机销量为8750万台,同比下滑16%。华为、OPPO、vivo等五大手机品牌共占整体手机出货量的85.8%,而其他手机品牌整体销量仅占14.2%,同比下滑了59.3%。

至此,智能机换机、通信标准升级、低线消费升级红利的褪去,互联网思维也不再是造梦神话,整个行业都在追问,下一个行业的刺激点,究竟在哪里?

90后年轻人是换机的主要群体

目前,除了少部分老年人外,几乎所有人都在用智能机,新增手机销量主要依靠换机用户。

而据转转APP联合手机中国发起的《国人换机大调查》显示,近90%的80后使用一年以上才换手机。而85后这一数字为85%。而在90后之中,一年以下换机一次乃至两次的人群占比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

迈克尔·所罗门在其经典著作《消费者行为学》里提到,“如何理解用户的需求?不理解用户需求,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呢?不满足需要,根本谈不上营销和消费。”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消费升级大背景在年轻人心中,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用户对于物质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升级,另外一个就是从单纯性的物质到精神的升级。

年轻人喜欢炫酷,追求时尚新潮,不能容忍电子设备的落伍,他们中有甚者逢新必换。这符合常理,因为80后很多都已经结婚生子,生活压力比较大,换机的需求自然降低。90后、95后人群的消费习惯早已与80后不同,他们不喜欢存钱,更享受花钱消费的乐趣。

现在的手机就像是90后年轻人的衣服。他们购买新手机,不是因为旧的手机坏了,而是为了追求时尚和潮流。更何况,当前手机的CPU主频、内存大小以及屏幕大小等主要配置都早就难以继续更新。

在俘获年轻人的战役中,产品和沟通方式是否时尚新潮,已经成为获得对方好感的第一道关口。而拼性价比、拼硬件、拼跑分,美其名曰“互联网思维”,其实是70后、80后们的工业化思维,早就被年轻人抛弃了!

挑剔的年轻人们为什么会独独偏爱OPPO?

OPPO这个低调的品牌,之所以突然成为手机界黑马,就是得益于创办之初就定位在年轻人,并在年轻人需求上的苦下功夫。2018年第一季度,OPPO 在未推出任何新品的情况下,销量仍然位居中国第二的位置。

而OPPO最新旗舰R15,在首销当日线上销量和销售额就获得天猫、京东、苏宁三大电商平台第一。随后,在今日头条推出“头条手机榜单”在十个最热手机特性名词当中,关于OPPO R15的词汇就出现了4个,分别是“星空紫配色”(关注度第一)、“AI人像模式”(关注度第三)、“梦境红配色”(关注度第六)、“雪盈白配色”(关注度第九)。

OPPO副总裁吴强曾公开表示使用OPPO手机的年轻人已超过2亿;极光大数据的统计也显示,30岁以下的用户数量占OPPO手机用户总量的近70%。这些数据在表述着一个信息——OPPO正在成为让年轻人着迷的手机品牌。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虽然年轻人的市场活跃度很高,但也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消费群体,他们有活力、追求不凡,往往在消费选择的时候希望能通过产品的独特属性来进行自我表达并且获得关注,从而得到身份认同。

这不由得让人们感到好奇:面对同样觊觎着自身的众多手机品牌,挑剔的年轻人们为什么会独独偏爱OPPO?

最近OPPO又在发布形态上再次打破行业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研究标的。

5月19日,OPPO在上海举办了“Live For Real OPPO红蓝音乐节”,来发布R15的最新配色,OPPO R15星云特别版。音乐节上,OPPO邀请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蔡健雅、痛仰乐队、新裤子、陈粒、满舒克、陈鸿宇、万妮达、The Bilinda Butchers、声音碎片、Pineapple以及最近大火的《创造101》女孩孟美岐、江璟儿、蒋申、周雪、陈怡凡、张溪。

如果你有机会到现场体验,你会发现三个惊喜:

第一,这场音乐节狂欢与此前任何一场发布会不同,并不局限于一个展台,更不是一场单向输出的视听盛宴。出于音乐节的多展台形式,粉丝也并中规中矩地在台下聆听,而是自由在各个展台间寻找自己最爱的歌手,或随之舞蹈、或放任高歌,而现场粉丝本身也如街拍模特一样亮眼。

第二,与主流的娱乐盛典不同,音乐节更聚焦于年轻态度。可能在OPPO看来,勇于修改周杰伦歌词唱出“你想让我听话,你是疯了吧”万妮达等态度歌者,远比一些流量IP更具俘获力。

实际上,90后的年轻人诞生于富足的时代,因物质带来的快感对他们来说有效,却不够,真正能获得他们长期认同的,还是在于精神维度的“懂得”。

而满舒克专为OPPO定制的《燃》了解一下。一首歌中,OPPO将——年轻人热爱的时尚元素,年轻人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以及R15三叶星云所象征的年轻力量——这三者巧妙融合,实在是个鲜活的案例。

第三,就是沉浸无声但又无处不在的R15星云版红蓝冲撞感。

现场90后抢着排队品尝OPPO R15加持的“奈雪の茶”红蓝特饮,据说喝的不是奶茶,是网红的味道。再如OPPO将 “潮人”们出街必备的“透明袋”设计引入现场,以R15星云特别版红蓝色彩理念所设计的“redblue透明袋” 深受欢迎。

与此同时,OPPO还将联合中国涂鸦网,在音乐节现场打造最酷的“Llive For Real”涂鸦墙,挺了最街头文化的红蓝体验。

毋庸置疑,“Live For Real OPPO红蓝音乐节”又一次更新了OPPO与年轻人沟通的方式,相信也将被其他品牌借鉴和学习。

当你还搞不懂年轻人们喜爱什么时,OPPO已经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带入产品发布,当你还在跟随行业、跟随报告研究年轻人喜好时,OPPO已经走入他们之中,与他们玩在了一起。

我想OPPO之所以能达成这样的成果,与OPPO本身呈现出的90后特质相关:目标清晰,敢想敢干。正如此前OPPO联合时尚设计师周翔宇设计出的SLOGAN T一样,“拒绝无聊”、“永不设限”,敢于为业界之先。这种企业气质就是OPPO与年轻人融为一体的基础。

事实上,排名前五的手机品牌都希望获得年轻用户的关注。他们也纷纷学习OPPO的明星代言、娱乐节目冠名、明星定制机、手机多色彩等操作手法,并取得不错的效果。而那些不学习,抵触年轻人的品牌都被扔进了历史的**堆。

任何不懂年轻人的企业,必然会被年轻人抛弃。因为旧的产品、营销方法和工具,就像是远古时代的蛮话,年轻人根本听不懂。

OPPO红蓝音乐节上邀请的蔡健雅、痛仰乐队、新裤子、陈粒、满舒克、陈鸿宇、万妮达、The Bilinda Butchers、声音碎片、Pineapple以及最近大火的《创造101》女孩孟美岐、江璟儿、蒋申、周雪、陈怡凡、张溪,我竟然多不认识。90后、95后们却为之燃爆。

现场90后、95后抢着排队品尝OPPO R15加持的“奈雪”奶茶,据说喝的不是奶茶,是网红的味道。为何我喝在嘴里,就像是1年销售10亿杯的香飘飘?

我与身边欢呼的95后在霓虹灯与悦耳的音乐中双目对视的一刹那,互道了一声了傻X。事实上,这只是一名80后被95后的场子搞得蒙圈,被95后抛弃后的羞愧和自嘲。

第一批80后马上奔四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你早就无法理解。世界进化的比蝉蜕还迅速。接下来,无论是企业,还是80后,要么与95后做朋友,要么就走向覆灭。(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磐石之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时代”是最难走的路》 相关文章推荐五:京城消费降级实录_消费_财经_中金在线

  原创: 西岛 姜汁满头

  我对消费降级没有切身体会。毕竟对于我等月入刚刚破万,在一线大城市混生活的失败人士而言,本已处于消费最底层,降无可降了。

  但我未曾想过,短短一两年间,竟有无数曾经高不可攀的成功人士,从仙界高高地跌落下来,坠入与我等同流合污的凡间,接了回地气。

  去年,宇宙中心三里屯新开了一家餐厅,各大美食媒体纷纷推荐,城中时尚人士无不争相前往打卡。人均消费四百起,预约要提前一星期。饶是如此,依然门庭若市。入座后,服务员面无表情地告诉你:只有一个小时时间,麻烦用餐快点。

  前两年,这样的餐厅酒吧如雨后春笋般,在京城的土地上长了出来。消费高,东西难吃,服务态度恶劣,但是大家趋之若鹜,每周不去新开的高档餐厅吃两回,仿佛就会因此失去都市人的资格。

  今年我再度路过那家餐厅。晚上七点,正是用餐时间,却再也不见去年的热闹,稀稀拉拉坐着三四桌客人,服务员笑容可掬地站在门口,冲我问道:先生,用餐吗?

  现在最牛气的服务员,大约要数各种小吃店的服务员了。

  我家楼下新开了一家冒菜店,人均不过三十,人气堪比喜茶。一到饭点,大排长龙,不乏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白领精英。

  某次吃饭,隔壁桌的两位白领一边捡着碗里头的牛肉,一边大谈英伦风光、海外留学、项目融资、创业发家等大事,说得不亦乐乎,霸占两个座位长达一个小时之久——直到服务员气冲冲地跑来劝客:“先生,吃完快点走好不?后面还排了好多人呢!”

  我猛然惊觉。人还是那群人,还是当年在咖啡馆大谈融资创业的那群人——只不过他们谈事说话的地点,从往前的手冲咖啡馆、网红西餐厅、豪华大酒店,转到了冒菜馆子而已。

  毕竟,这家冒菜馆子旁边可是大望路CBD,房价十万一平的洋气地儿呢。这里聚集的男男女女们,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京城的消费风尚。

  大望路的skp,多么高档时髦的地儿。就两三年前,CBD精英们还会按着公众号新鲜出炉的推荐,抢购Chanel或Gucci的限量款皮包;一两年前,精英们抢购的,就变成了YSL的口红;到今天,精英们买得更多的,是skp地下一层的奶茶或简餐,吃喝完毕,再顺道搭地铁一号线,回自己通州边上的出租屋里去。

  毕竟,自从上半年清理过一波黑车与外地牌之后,京城网约车价格直线飙升,不是谁都坐得起的。

  就在昨天,CBD精英还敢于趾高气扬地说:我十年没坐过地铁了!

  但如今形势比人强,再度登上地铁,仿佛回到初来北漂的青涩岁月,惊觉十年仿佛一场大梦,除了脸上的皱纹和身上的赘肉,什么都没改变。

  住房也是如此:十年前,初来乍到的北漂住到了管庄,好不容易凭努力搬去了四惠;如今房租大涨,可能又得灰溜溜地搬回管庄了。

  可能还要更远一点儿,燕郊也不是不能考虑的。

  就在三五年前,京城仿佛还是个遍地黄金,处处流淌着奶与蜜的地方。

  那时,赚钱的门路不计其数。

  海淀人民在谈创业,梦想着自己的科技初创公司能去纳斯达克敲钟。

  朝阳人民在谈影视,能请到哪个小花小生,轻轻松松捞个十亿票房。

  西城人民在金融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p2p、股票、债券个个前景大好,券商投行的小菜鸟,都能拿到百万年薪。

  丰台人民在等拆迁,丽泽商务区要成型了,京城第二个金融中心要崛起了,推土机一开,黄金万两滚滚来。

  每个咖啡馆都在谈着上亿的生意。稍微有点名头的精英,屁股后面都跟着一群投资人,捧着热钱哭喊,求着他们创业。

  每个年轻人都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两年跳槽三回,月薪就能从六千跳成两万。运营没三个月的公众号,便能卷来几百万的融资。哪怕什么才华也没有,亲戚朋友资助点,去燕郊买套小房子,一年也能翻一番。

  那时候的年轻人,一点都不慌,什么大牌都敢买,什么餐厅都敢进,一言不合就辞职,时兴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大世界。

  《小时代》是那个年代最好的写照。彼时是纪录片,放今天来看,可算是古装偶像剧。

  当年的朋友圈也是热闹非凡,精彩纷呈。创业精英们在晒刚搬进去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传销精英们在喜提法拉利和私人游艇,自媒体精英们一日发三回环游世界的精修九宫格美图,职场精英们在美滋滋地分享年终奖工资单,好一派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世。

  套用《新华字典》的经典例句:Amanda创业了,方处长升职了,小王裸辞开了公众号,李姐是进军微商界的女强人,张阿姨把退休金都拿去买了p2p,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当年的朋友圈一去不复返了,我很怀念它。

  要知道,在我们这代人看来,巴黎才算是浪漫的代名词。现在的年轻人呢?带你去趟浪漫的土耳其,便是可托付终生之人了。

  挺心疼这些姑娘小伙,没赶上好时辰。

  当然,光是嚷嚷没用,大多人是走不出去的。

  羁绊他们的,有义务,还有责任。

  这一代渐渐长成的中产,大多是独生子女。成家以后,上头四个老人,下头两个子女,身上六座大山——想走,没那么容易。

  我认识一对生活得还不错的夫妇,夫妻合着年入将近百万,京城两套房,孩子上小学,看着和和美美,生活无忧,最近一件大事,却扰乱了他们生活的轨迹。

  两家父母年老体弱,要来北京投奔他们了。

  四位老人,如何安排?挤在一套房里?那怕要是翻了天。分开安置?房产不够是大问题,再买一套有心无力,租房也是大负担,更何况请保姆费用不低,怎么算,手头那点钱都不够挪腾的。

  那才真真急成一个热锅上的蚂蚁。

  所以,各位因房租上涨而焦心的青年们,现在还不是真正的至暗时刻。上涨的一两千房租算什么呢?不过少买一双乔丹限量款,少陪女友吃一顿七夕的米其林,对青年人来说,一两千算什么?supreme和LV出的合作衬衫,够一截袖子的钱不?

  不要焦虑,不要忧心。遥记三五年前,人们还在纷纷怀念2005的好时光——房价尚在低位,各种小企业朝气蓬勃,股市正蓄势待发,谁都有发财的可能,谁都没有察觉:眼下的时代,正是最好的时代。

  等再过三五年,我们,也会悠悠叹出一口气:记得2018年吗?那时的一切,仿佛也没那么糟糕。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时代”是最难走的路》 相关文章推荐六:孙健:因势而变是企业长青的关键

  对孙健的专访是在一个阳光甚好的午后,北京连续的阴雨让烟台的阳光显得更加灿烂。喜欢笑是他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微笑的眼睛透过眼镜给人和蔼可亲的感觉。但当进入采访后,他又迅速进入不苟言笑的状态。百年企业迅速崛起的近20年时间,他言简意赅地归纳为4个关键事件。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毕业就来到张裕工作的他对于企业的那份热爱与深情。

  与“90后”对话其实并不难

  北京商报:张裕作为拥有国企背景的百年企业,在面对“90后”消费群体快速崛起的时候,如何做好“新老对话”?

  孙健:张裕旗下有款产品名为醉诗仙,伴随着产品经常出现几个关键词“年轻、易饮、分享”,我们对于这款产品的定位就是年轻时尚。我们通过与网红合作、cospaly、动感主题曲、微电影拍摄等方式与年轻消费者进行深入交流。这与销售解百纳、白兰地是完全不同的策略,在销售管理团队和经销商方面与其他产品重合度也较小。我们从产品设计、口感、包装、渠道、营销等各方面与年轻消费者交流,为此下大力度去研究现在“90后”群体到底对什么感兴趣,这样才能找到打动他们的方法。如果现在不做这样的工作,那么不久的将来,企业面临消费更替的时候就会被年轻消费者所抛弃,造成品牌消费断层的问题。

  持久生命力是调整出来的

  北京商报:张裕解百纳在面临市场变化的时候,在品牌和产品营销层面有怎样的调整?

  孙健:解百纳作为张裕的拳头产品,面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变化多多少少都会作出一些调整。其实这也是一个企业能否长久健康走下去的基础。以为例,可以说不同时代的可口可乐总会烙下那个年代的烙印,我觉得最核心的是捕捉到那个年代主流消费人群,就是可乐主流消费群体的特点,研究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打动他们,什么样的做法能够打动他们,这是做消费品必经之路。企业想要发展得好,万万不能固步自封,学会去拥抱新兴消费群,他们的爱好、习惯、偏好,努力去满足他们,这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

  市场好或者不好企业都要冷思考

  北京商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您认为在这期间中国葡萄酒企业和市场经历了什么?

  孙健:2012年前后是中国酒业市场的重要拐点,在此之前张裕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当时我们非常兴奋,自以为可以很快到全球第一、第二的位置,经历2012年我们及国内许多酒企都被打回原形。我们开始痛定思痛,思考如何能在整个行业疲软期的时候表现得不那么惨淡。企业是一个经济动物,最核心的是捕捉商业机会。比如,中国消费者喜欢喝国产酒,也有很多喜欢喝进口葡萄酒,或者说消费者愿意尝试不同的酒。企业就要去研究,满足消费者需求。对张裕而言,我们不把自己定位为国产酒,或者是卖进口酒的,我们要为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而一直思考和努力,尤其是在市场好的时候,这种思考更加重要。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时代”是最难走的路》 相关文章推荐七:8090买买买 成保险主力军

“90后”正批量走上新手爸**岗位,面对新生命,“焦虑”成为了他们朋友圈的高频词。随之,保险作为“救命稻草”成了新宠。曾经对保险无感的人开始“路转粉”了,保险类小程序的访问量蹭蹭蹭上去了。那么,到底谁在买保险?为什么要买保险?大数据给你理性的解读,过来人为你诉说感性的故事。

8090买买买 成保险主力军

“90后”正批量走上新手爸**岗位,面对新生命,“焦虑”成为了他们朋友圈的高频词。随之,保险作为“救命稻草”成了新宠。曾经对保险无感的人开始“路转粉”了,保险类小程序的访问量蹭蹭蹭上去了。那么,到底谁在买保险?为什么要买保险?大数据给你理性的解读,过来人为你诉说感性的故事。

8090买买买 成保险主力军

本报记者 潘建萍 梅丹

@“70后”顾姐:付保费就像还按揭

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20年,在舟山一家财富管理公司就职的顾姐是资深保险达人。她说,她买保险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规避风险,给家庭更多的保障。

顾姐第一次买保险,是1998年,那时候她还是刚毕业的小顾。小顾在银行上班,当时一家保险公司的职员去她所在的银行推销保险,她买了一份教育金保险,300元,“那时候还年轻,也没什么钱,买了送给外甥,就当是压岁钱了。”

后来慢慢地,顾姐结婚生子,升职加薪,跳槽变身企业中高层,手头宽裕了起来。顾姐开始给全家人配置保险产品:“我们家最起码十几份保险是有的,大部分是重疾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重疾险、意外险,还有养老险和小孩子的教育金险,不过教育金险我买的不多。”在顾姐的意识里,重疾险是最重要的。“这个是标配,你看现在的人那么脆弱,万一不幸生病了,对家庭来说是个重大的打击,保险能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顾姐买保险的历程,走过了整整20年。一开始,她买国内保险,三大保险公司和第二梯队的那些保险公司的产品全都买过。“也不是一开始就买保额高的,重疾险可能买个20万保额的,保费低嘛,后来慢慢地选择那些保费相对高一些的,肯定是研究过再买的。”前几年,顾姐开始买国外的保险,主要是重疾险和分红险,一年交6000多美元。为什么买海外保险?“一个是考虑到人民币贬值,还有一个,国外的保险性价比更高,保障比较齐全,而且大公司本身资金雄厚。”

“其实我买的不算多,还有买更多的人,主要还是要看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我没有仔细算过我的保费支出,一年大概10万元左右吧,往往这个刚交,过两个月那个也要交了,就像还按揭贷款一样,也习惯了。”顾姐笑着说,买保险就跟吃饭还房贷一样,她身边的朋友保险意识强的也有,但总体不是特别多,她觉得还是有必要配备一些保险的。

@“85后”路妈:保险能抚平焦虑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很累,很怕自己身体不好,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看不起病怎么办?小孩读不起书怎么办?”85后宝妈路妈坦言自己买了那么多保险,全是焦虑在作祟,“现在体检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身体也感觉大不如从前,又缺少锻炼,就怕到时候有更多问题,那时候不仅买不了保险,恐怕还要卖房子了。”

“国寿、平安、华夏、信泰,我都买过,我们全家都保了。”路妈表示主要购买的是重疾险和教育险,一下子还数不过来有几份保单,“全家一年的总保费在3万元左右。”路妈告诉记者。而她自己的第一份保险是妈妈为她购买的,“当时也是熟人推销,我妈脸皮薄,就买了一份。”当路妈生下儿子小路后,她主动为小路购买了重疾险和教育险。“那时候我变得有些焦虑,买保险也是为了减压。”

后来,路妈从事了金融工作,和保险人士的接触越来越多,在工作的正式洽谈中,也让自己完成了保险观念的正式转变,“我开始觉得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买保险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我开始给家庭其他成员配置保险。”

而路爸则一直不为所动,对路**保险观念也不认同。“有一个周末,我们保险客户有一个讲座,我叫他陪我一起去听,没想到那一次讲座把他说服了。”路妈笑着表示,讲座后,诞生了路爸的人生第一份保单。

对于外资保险,路妈坦言自己还没有花心思去了解,因此目前还是以国内的主流保险公司产品为主,“我觉得从我们家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买的这些保险够覆盖风险了。”

@“90后”修儿:趁年轻保费低 赶紧买买买

修儿是一位活泼可爱的90后小姑娘,她笑称,自己的工资除了吃饭租房,基本都在买保险。

修儿买的第一份保险是在2015年,重疾险,每年交14500元,交20年,保额70万元。“那时候也没想太多,就是觉得趁年轻,保费便宜,赶紧买。”

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份年金、两份万能险。两份万能险加起来保费是5万左右,交三年,修儿已经交完了。年金一年保费是2万元,算下来,修儿现在一年的保费支出是3.5万元左右,最高的时候,保费支出是8.5万元,所以如她所言,保费占到她生活支出的大部分。

因为工作原因,修儿经常与高净值人群打交道,她发现,这类人群比较注重个人健康和财富增值保值。修儿买保险,也是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万一生病了,我们要有足够多的钱治病,还要有钱抵挡不上班没收入带来的风险,所以重疾的保额一定要高。年金和万能险我就当投资了,可以返钱给我,我平时也存不下钱,给自己买保险就当是存钱了。” 修儿笑着说,年轻是最大的资本,趁年轻的时候,一点点去规划,再加上保单具有很好的复利增值功能,算是送给未来的自己的一份礼物吧。

@“00后”们:妈妈热衷买保险

随着80后、90后开始为人父、为人母,这批“00后”的孩子们几乎都是出生后就手握保单。“我先给宝宝买了重疾险,然后还买了消费型的医疗险。”杭州一位90后宝妈李女士告诉记者,其宝宝刚出生3个月的时候,她就为宝宝买了两份保险,“重疾险我一开始就想好要买的,消费型的医疗险则是在业务员的介绍下买的。”李女士表示,重疾险主要是求心安,而消费型医疗险则比较实惠,“保费才1000多元一年,而且小孩子很容易感冒发烧引起肺炎,住院的话花费也高,我买的消费型是美国保险公司大都会的产品,这款免赔金额只有5000元,比国内很多大型保险公司10000元的免赔金额低了一半,我感觉更实用一点。如果小孩子要看病,就可以用最好的药,对家庭的经济压力也小很多。”

据李女士介绍,目前她还在研究教育金,打算为孩子再买一份教育金。“医疗和教育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是最大的支出,如果这两部分有了保障,别的也就没什么好愁的了。”和李女士有一样想法的年轻爸妈为数不少。在杭州一个新手妈妈群里,每次一聊到保险,宝妈们的讨论总是特别激烈,“群里也有不少妈妈是从事保险行业的,她们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信息。”李女士表示。

在这些新手妈**群里,人寿、平安等大型保险公司的产品最为抢眼,但像外资保险产品也颇受宝妈们的喜爱。“群里有妈妈在大都会、友邦这些公司工作,以前我都没有听说过这几个保险公司,但她经常在群里给我们讲解保险知识,我才发现这些是美国的大型保险公司,未来我可能还会去购买一些外资保险产品。”

以上是保险和她们的故事,那么,你和保险之间有何故事?我们备好了纸笔,来听你的故事,故事电话:7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时代”是最难走的路》 相关文章推荐八:中国股市炒股最大忌——频繁换股,轻易满仓!

送给散户的投资箴言:1.对股票价格要斤斤计较,要像超市购物,不要像买化妆品,真正重大的损失总是在投资者忘了问“多少钱”之后。2.高增长不等同于高盈利。上涨的股票风险增加而不是减少,下跌的股票风险减少而不是增加。3. 投机不是不行,但致命的威胁是投机却自以为投资。投机时就要像理智尚存的赌徒,只带100美元去赌场,把棺材本锁在家中保险箱里。4.别看到星巴克生意好就去买星巴克的股票。买熟悉的好公司,这话只对了一半。另一半是还要价格合适。5.在大家恐惧时贪婪,在大家贪婪时恐惧。行不行?这个策略的问题是熊市无底,牛市无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有钱人,希望可以发财,但是往往真的赚到钱的人只是少数。而有些人拼尽全力,每天忙里忙外,努力的程度是很多人的好几倍,但是结果却没有赚到钱,这是为什么呢?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其他人,就是咱们口中经常说的“老实人”,经常说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好像这句话并不是很实际,应该是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这句话也在“老实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了,但是为什么“老实人”就赚不到大钱呢?下面就来看看原因吧!1.太过中规中矩,死板教条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老实人做事很老实,说的好听叫老实,说的难听一些就是死板教条,做事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而且是不可以违抗的规矩,不管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按照自己的一套规矩去做事,这样虽然很好,但是不够灵活。想要赚钱创业,就必须够灵活,太过于死板只会让路走入死胡同!2.省钱的作用是有限的在理财中,省钱有利于财富累积。但是想靠省钱来发家致富是很难的,与其花尽心思去想着怎样省钱,不如去拓宽自己赚钱渠道,开源永远比节流重要。3.承担风险能力不高,胆子小想要靠创业赚大钱,那必须有冒险精神,很有冲劲,如果大家看过那些创业的成功人士,你就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有一种气质,他们喜欢把不可能的事情化为可能,李彦宏曾经说过,他们就是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如果别人说不可能那就不做了,那一辈子都会一事无成!4.过于谦让,错失良机老实人的确是个很好的品格,但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老实就成了一把双刃剑,一般都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这种品质很高尚,但是自己却没有办法赚到钱,毕竟竞争是很残酷的,有时候在竞争上,不是自己赢了,就是别人赢了,如果自己一味的谦让,那只会让自己走不下去!投资者进入股市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呢?绝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想过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股市,这是很多股市悲剧的开场。那么,如果一个人确实想以投资者的心态进入资本市场,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呢?1、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投资行为投资、投机、赌博之间的差别有必要清楚,证券投资之父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中下过定义:投资业务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确保本金安全,并获得适当的回报;不满足这些要求的就是投机,这是从投资行为上做出的分析。从这个定义来看,投机与投资的区别如下:投资需要深入的分析,而投机缺乏这一严谨的过程;投资的回报预期是以本金的安全为前提的,而投机并不将安全性放在首位;投资对于回报具有理性的预期,投机则瞄准暴力;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格雷厄姆又从投资态度上对投资与投机做出了解释: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最现实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待故事的态度;投机者主要兴趣在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投资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按合适的价格购买并持有合适的证券。2、认识到投资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将价值投资作为不可动摇的基石,这是国内外的证券市场经过了长期有效验证的方法,是普通投资这在股市中最有效的依靠。价值投资VS非价值投资。非价值投资者往往对一些技术指标和所谓的独有秘籍,或者各种热点财经消息和政策感兴趣。价值投资者开始关注的都是一些非常朴素的道理,甚至没有一句是你听不懂的;随着不断深入,则会涉及一些社会科学中的基础知识,例如财务、企业经营规律、客观与主观偏离的影响、市场定价机制等等。因此价值投资者具备这样一些特质或者说性格特征与价值观:从企业经营角度看投资、谨守安全边际原则、确定自己的能力边界、了解“市场先生”、建立有效的自控能力;在这五个特质中,从企业经营角度看投资是一切的起源,建立并识别自己的能力圈是最重要的依靠,进一步理解“市场先生”的脾气,才可能做到让每一笔投资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而这一切能否持续运行在高水准下,能持续多久,将完全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自控能力。3、小心地避开坑害了无数人的行为陷阱格雷厄姆曾说过,在他60多年华尔街的经验中,没有人能够成功预测股市的变化;巴菲特也说过,从来没见过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彼得林奇也认为,妄想预测1-2年后股市的走势是不可能的。因此,第一个行为陷阱就是预测市场。需要澄清的是,不预测股市是指不要将自己的投资押宝在股市某一具体时间内的走势上,而不代表可以对股市的方向完全没有判断。普通股民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频繁交易。曾经,我刚入市时,掌握了一些技术技巧,便以为可以预测股市,每天交易几笔,甚至一个月交易数十笔,本想着低买高卖,可回头看,卖出的很多股票都翻了将近一倍,可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就是频繁交易带来的“好处”。另外还有很多不正确的价值观与认知导致的行为陷阱,例如“追求一夜暴富”,“分不清楚运气与能力”,“患得患失”,“侥幸”,“思维走极端”等等,都是需要我们逐渐摒弃的。人生苦短,投资生涯更是如此,要是一个人的智慧必须靠自己的摔打来获得,其结果要么是还没凝结出来智慧便粉碎了,要么就是等明白过来已经太晚了。因此,人与人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在于学习上的三个层析:最低层次是既无法从别人的错误中得到经验,也无法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教训,简而言之叫做永远不知错;其次是学会了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经验,但不会从他人的错误中学到东西,别人已经说了这里有一个大坑,他还必须再掉下去才相信;最后是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不用亲自试错就得到经验教训,这样既能走得快又能走的稳;与君共勉。4、知道如何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投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涉及到的知识面也非常宽,因此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很可能事倍功半,学会将投资相关的知识分层次组织好,做到心中有一个知识地图,然后再持之以恒地积累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理解,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投资道路上,一般需要跨越四个主要阶段:投资世界的基本历史和基本理念及原则;企业价值分析的框架和方**;市场定价机制及长期运行规律;对投资中多种要素的融合和综合运用。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所要关注的关键点和知识点是不同的:第一阶段只需要认真地阅读,做一些重点的笔记,基本上可以过关。淘汰掉五成以上的人,他们无论如何是不愿意翻开书的。第二阶段的难点在于很多“硬知识”需要去啃,例如财务会计知识,年报阅读方法等。更难的在于对不同行业公司经营特征的抽象和归类,以及如何将学到的各种财务知识变成一把顺手的小刀,最终实现对所分析公司精准的“解剖”,以找到最有价值的部分。第三阶段强调思维方式。市场定价是一个非常复杂而迷人的系统,相比较企业经营和财务分析领域,证券市场定价和运行方面的现成研究还太少也不完善,一方面需要透过表象看本质的深度和对价值与价格关系的辩证思考,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人性的善变与不变有深入的洞悉。第四阶段是一个从单项高手向全能选手的进阶。成功的投资者要能将各种要素融为一体。投资,需要找到自己真正理解的,从心灵深入真正认同的,然后努力去学习和实践才是重要的。散户想要在股市赚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第一,买点。只有找好了买点,才能安心持股。买点要在底部区域,一定要右侧交易,趋势形成再买入。千万不要学巴菲特老人家,他用的是左侧交易,前提是他有源源不断的成本非常低的保险资金做后盾,能够不断的补仓。第二,卖的。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买入股票,赚钱了,还想多赚点儿,不舍得卖。亏损了,更不能卖了,总希望有一天,能涨回来。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克服不了这些弱点,就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卖的。第三,空仓。会空仓的是祖师爷。股票不可能一直涨,总有下跌的时候,我们要在股票下跌的时候,卖出股票,选择空仓。等股票下跌到底部,再次上涨的时候,买入。股市里专家,只有赢家和输家。 炒股最高的境界是简单,底部区域买入,涨不动了卖出,空仓等待下一次买入。 能不能悟出来,就看各位的造化了。90%散户都输给了仓位管理无论高抛低吸还是追涨杀跌,许多交易者往往不是被套就是踏空,这通常因为他们忽视仓位管理。接下来老师将介绍左侧与右侧交易中的不同仓位控制方式,帮助提高胜率和回报率。相信大多数交易者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每当市场看似接近顶部或底部的时候,总会很纠结到底要高抛低吸,还是追涨杀跌。按照个人交易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若你是激进的交易者,那你可以提前建仓或平仓,这是左侧交易思维;而如果你是稳健保守的交易者,那你可以等待底部和顶部的信号明确之后再操作,这就是右侧交易思维。从概念和交易风格来看,这貌似十分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人也会难免困惑,到底哪里是顶部?哪里才是底部?如何确认趋势已经来临?而且,该如何合理建仓、增仓和平仓?怎么做好风险控制?对于顶部、底部和趋势判断这一问题,觉得技术分析有用的自然都懂得如何根据所学理论和工具去解决,觉得技术分析很扯的自然也会按照自身经验进行判断。精准的进出场,确实不是一般交易者能做到,但我们仍有办法提高胜率和回报率,这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建立好针对左侧与右侧交易的仓位管理系统。左侧与右侧的区别与判断在介绍这两种交易思维下的不同仓位控制方式之前,先简单描述一下具体什么才是左侧与右侧交易。左侧交易就是逆势交易,即逆市场追随者的思路而提前进行反势的预判并采取相应的操作策略。而相应的右侧交易是在市场趋势明确之后再行动,而不是人为地预测底部或顶部。具体特点如下表所示:两种不同的仓位控制方式从上表可以看出,左侧交易要拥有敏锐的嗅觉,找到下一个趋势的开端,但现实中大多左侧交易者都在交易中盲目激进。右侧交易者是大家眼中的稳健派,但真正的右侧交易者可谓凤毛麟角。无论在汇市还是商品市场,大多数投资者都在盲目交易。不懂交易规则,也不懂控制风险,对资金管理没有太多概念。通常来说,左侧交易利润大,风险也较大;右侧交易利润小,风险也较小。两者没有优劣之分,无论哪一种都存在失败的可能,而我们能做的唯有,结合自身熟练的技术分析系统,采取适当的仓位管理方式,将利润最大化。左侧交易的仓位管理主流解读中,左侧交易是在“赌”,是投机行为,赌得好赚一票大的,赚得差可能亏到谷底,成功的概率自然不会太高。一旦操作失误,难免要承担套牢或踏空的巨大风险,因此左侧交易中要严控仓位,这也是左侧交易的灵魂。“金字塔式建仓,倒金字塔式出货”是左侧交易中常用的两种仓位控制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逐步买入,分批抛出。前者是抄底,一次不能买入过多,在风险低的区域多量买入,在开始盈利后逐步递增加仓。后者则是逃顶,第一次要果断卖出,后面继续卖出的时候要逐步增加数量,如下图所示。右侧交易的仓位管理与左侧交易不同,右侧交易不是在“赌”,而是在“等”,等待趋势的来临,不追求顶部和底部优势。左侧交易为了规避较高的风险,往往是分级分批操作,但右侧交易风险相对小一点,在仓位控制上没那么严格,在保证足够的仓位情况下一般是满仓进,满仓出。对于右侧交易来说,止损位置更为关键。右侧交易是趋势跟随交易没错,但这不意味着看到趋势来了,下好单就等着收钱。由于右侧交易的持仓时间一般较长,在震荡行情中被震出局也是难免的情况。因此灵活的止损位置十分关键,这需要根据对市场的预判及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而定。无论是严控仓位还是灵活设置止损,操作难度都不小,但是如果能够严格遵守法则去操作,那么就相当于给交易买了一份保险。结合技术指标、经验建立起个性化的仓位管理系统,无论左侧还是右侧交易,都有望获得较高的胜率和回报率。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作为股民,我们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自身所处的位置是最不利的.我们的力量是分散的.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是较少的,从时间上来讲也是最迟的.这些相对机构投资者和庄家而言.我们确确实实处于劣势.我们的一点优势,也就是所谓的船小好掉头而已.因此,我们股民朋友一定要十分谨慎和小心.灵活机动才是我们赢利的方法.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方法/步骤:必须要敢于止损,要舍得"割肉".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绝不能当套牢一族.因为少赔一点,以后很容易再挣回来.如果深套其中,再想解套就困难了.一定要控制节奏,不能频繁操作.炒股也要讲究劳逸结合,要学会休息.简单说,就是卖出股票后,有时要休息一段时间,等待下次买进的机会.不能看到卖出的股票还在上涨,就又冲杀进去,这是非常危险的,结果十有**要吃亏.轻易不要满仓操作.要记住并非买的越多越好.这一点很重要.表面上看,买的越多就会挣的越多,其实不然.股市中是风云变幻,说阴就阴,说晴就晴.手中持有一定的资金,才好应对各种复杂形势.要做游击队,打了就跑.绝不贪婪,挣钱就行.积小胜为大胜.尽量不追涨.看中再好的股票,也要等待回调的时候买进.宁可错过,也绝不做错.不要手中同时持有多种股票.品种太多了,真的不好照顾,遇到股价下跌,逃跑都不方便.总而言之,我们中小投资者,永远是被动的.股价上涨是要靠庄家来拉升的,我们只能是被动地等待.所以我们就要学的乖巧一点,不能和人家硬碰硬.真的要随机应变,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股市是资源再分配,并不创造财富.开办股市就是为了圈钱,不给你一点甜头你不会进来,更不用说掏钱.中国股市没有做空机制,往下做只不过是为了将来往上拉.主力有远大目标,显得大智若愚.散户有小聪明,却是大愚若智.人性有恐惧和贪婪,主力专找这两死穴攻击.散户却不承认自身有此毛病.主力可以用日K线骗你,但它无法用月K线骗你,因为拆借资金玩不起时间,利息成本太高.主力当然知道软件的威力,所以它会在底部或顶部区间上下震荡,使反映情况的软件发出前后矛盾的信号,你抛开软件正中主力下怀.没了K线图就等于被废去双眼,你还想干啥?等你悟出月K线的奥秘,你就会爱上软件.趋势理论非常重要,其实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下跌途中空仓等待,上涨途中满仓等待,只有转势那一刻才动手买卖.均线可以帮我们判断趋势,但如果你不懂或不信它,谁也救不了你.物极必反的原理非常适合炒股.如果你悟出它的真缔,你就不会再干出追高杀低的傻事.至少你不会再冲动.KD/BOLLING都是很好的防冲动指标.对不同的股票不要有相同的预期,因为我们用同一种指标来侦测不同的股票,盈利效果肯定不一样,出现买卖信号就行动,不要与以前比较,否则会搞乱我们的操作思路.相信技术指标比相信股价更重要.眼前一目了然的东西往往具有欺骗性,内在美才是你一生的追求,外表美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周线比日线准确,日线的波动是庄家使得诡计,迷恋日线说明你是菜鸟级.注定你要失败.月线的使用者则是大智若愚的高手.永远不要忘了突破后面紧跟着的是回抽,即使有个别例外.个性和共性别搞混了.回抽吸纳永远是制胜的法宝.回抽后的图形有人认为要大跌,有人认为刚起步,这就是菜鸟和大侠的区别.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时代”是最难走的路》 相关文章推荐九:房价下跌,实体搬迁,年轻的深圳金融人,你们未来路在何方

从2011年开始,深圳的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实体企业欣欣向荣,各种工业园,科技园遍地开花,各种商品供不应求,房价持续上涨,股票满屏飘红。银行和部分上市公司拥有大量的资金,也希望能成为这波经济发展的获利者,设法创造出各种贷款产品。房产抵押贷,信用贷,大额存单贷,保险贷,各种各样,百花齐放。

当年只要你有钱,无论炒房,炒股,还是办厂,开酒店,都可以在短期内赚取翻倍的利润,所以各种借款人不计成本的盼望从银行贷出资金。而银行在急于投放金融产品时经验与时间上的缺乏,并没有规划出一个完善的金融监管去约束,导致出现了各种贷款的漏洞。

大批的年轻人在那个时间段冲入了金融圈,有学历有经验的,都努力挤进了银行,在银行呆久了看到商机的,出来创立了金融公司,没有学历没有经验却充满野性的年轻人,纷纷加入了各种金融公司。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鼎盛时期,银行和各种金融公司的贷款相关从业人员超过了40万人。

在经济上涨的过程中,整个金融圈都是一片欢声笑语,银行员工靠每个月的提成和喝茶费,可以晋升至金领阶层。而中介人员,则通过中介服务费,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各种暴富的神话一浪接一浪的传出来,也吸引了无数年轻人冲进这个圈子里。哪怕只是做到最底层的电销人员,似乎也沾上了金融圈的光环。

但是巨浪过后,留下的却是一地的碎石和死鱼虾。

2014年开始,深圳与东莞的制造业开始急速衰退,厂房租金大量增加,员工工资急速提高,订单越来越少,企业开始纷纷倒闭或者迁移到内地和国外。企业贷款逾期率急速拉升,银行开始加速减少企业贷款发放。银行企业贷款部门员工纷纷选择调岗或跳槽至金融公司。

2015年股票暴涨,无数人贷款加高倍杠杆杀入股市,最后反被股市杀得丢盔弃甲,有人妻离子散,有人卖车卖房,甚至有人离开这个世界。这个时间段,银行开始收缩信用卡额度,加强信用卡审核标准。一时间与信用卡相关的银行部门和金融中介一片哀嚎。

2016年所有贷款资金高度集中至房地产行业,也是银行个贷部门和小额贷款公司最鼎盛的一年。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对楼市的调控,对贷款用途的定向监管,导致2017年一大片的金融中介公司陆续倒闭。据业内人士估计,倒闭率超过4成。

2017年至2018年是小编从事金融业看到最惨的一年。P2P公司的疯狂倒闭,楼市的进一步调控,制造业的进一步衰退,还有投融资公司的资金收紧等。都对深圳的金融从业人员造成了更严重的打击。房价不上涨,房产不能出售,导致炒房客无法贷出更多的款,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归还每月供款。顶多到2018年年底,房产会出现一波大的震动。上市公司也没有余粮,没有更多的存款进入银行,导致银行也不敢大量发放贷款。小型的制造业无法融到资金,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能力。

如同一波新的金融风暴来袭,能借钱的客户一下减少了10倍不止。2018年初,银行开始停止部分金融产品,并只给予客户经理发放最低基本工资,同时要求严格的存款数据。等同于变相裁员。金融中介公司更为直接,大量删减电销人员,减少核心人员工资,并加大任务量,甚至欺骗客户,让其参与各种类的,如投资各种币或所谓的高额。

一批批90后的年轻人才刚刚怀着满腔热情冲进金融圈,很大一部分只是做了不到3年时间,更有一部分只是每天重复的打电话,找客户。没有丝毫的专业知识沉淀和积累,却学会了金融圈最恶劣的各种套路客户要钱的方式。甚至有部分银行经理和中介联手,把客户当成韭菜,割一波就走。小编碰到最恶劣的中介,直接电话告诉小编:你帮忙先哄一下,让他把中介费交了,再告诉他办不成。

浮躁,贪婪,愚昧,这是大部分当代年轻金融人沾染的共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浪潮暴涨的落幕,金融圈必然要淘汰一大批完全无法贡献价值的人。

淘汰是必然的,中国金融圈的路,必然会越来越难走。放眼看现在的日本,香港,台湾,根本不可能会出现如此之多不合理的金融事件。大浪淘沙,如果希望能在这个道路上走下去,小编认为,专业的知识,真心为客户的真诚,还有坚持不懈和能抗击打的心态。金融圈,留给混日子年轻人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

没有办法了哈。断掉了就断掉了,不能补交,之前的钱算是做贡献了。通常情况下,连续一年不缴纳公积金,就无法再补了。你只有重新开始买公积金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换新工作小贷公司怎么知道单位地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