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人人会P图,摄影行业都懂的行业

人人都爱拍照发朋友圈,但人和人的差距真的很大。

有人的朋友圈张张都是大片,有人的则惨不忍睹。

你属于哪种?你是举起手机就随便拍拍拍的人吗?

下面科不南就来和你聊聊拍照的故事,顺便教你三招,让你的朋友圈也“大片”起来!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是怎么来的吗?

摄影界的先辈们,又是如何在用生命拍照?

其实,这个星球上的第一张照片,是用沥青拍的。

对你没看错,就是沥青!

法国人尼埃普斯用涂满沥青的金属板,对着窗外的景色足足曝光了9个小时,才完成了下面这张照片的拍摄!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摄于1826年

看到这里,以后你再用手机拍照,是不是会慎重一点了呢?

其实啊,摄影术发展了这么多年,基本套路万变不离其宗。

学会大师们的这几招,你的朋友圈照片必定人人点赞!

大师们的第一招:把相机端平!

任何时候,只要把相机端平了,照片上的线条不七扭八歪的,照片就不会差到哪儿去。

发现没有?无论是风景还是纪实,端平相机获得整齐的线条,都能让照片看起来更舒服,规整而不失表现力。

秘诀嘛,很简单——尽量站在要拍景物的中间,如果能看到地平线,就让取景框的边缘和地平线保持水平。

如果有建筑物,就和建筑物的平线对齐。

这样的照片,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第二招:时不时来一张黑白照片,在朋友圈里特有逼格。

如果说彩色照片是记叙性的,那么黑白照片则是联想性的。

当照片不再有色彩干扰的时候,可以最直观的表现出主题,又留下了联想的空间。

而这种想象力又不至于偏离摄影师所期望的方向。

这种独特的张(逼)力(格)是彩色照片很难实现的。

仿佛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故事,是黑白摄影的独特魅力。

当然小编并不赞同朋友圈里动辄就把照片P成黑白的人,展现逼格之前,一定要想好,你想通过照片来表达什么。

第三招: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人家用手机拍照都能虚化背景了,我为啥不行?”很多人存在着这样的疑问。

其实并不是你手机不行,只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在对焦允许的范围内(能合上焦),将手机无限靠近被摄物体,前后景拉开,就可以制造背景虚化。

除了背景虚化,离得近的另一个作用在于捕捉明确的主体。

都说摄影是从定焦开始练起的,为什么?

因为你只能自己走近了拍。拍照就像生活,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要懂得取舍,取的元素少了,主题自然就突出了。

摄影师:新华社记者韩冲

技巧之外,最重要的是爱

“自古真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很庆幸,这句话在摄影里并没有用。

世上从来不缺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也不缺构图精妙的好照片。

但真正在摄影史上留下印记的都是那些富有情感的照片。

这是科不南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男孩》。

出自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的法国摄影师布列松。

照片题材只是平平淡淡,表现一个男孩抱着酒瓶,踌躇满志的向前走。

他像是完成了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情绪真实而自然。

从技巧的角度来讲,男孩的头没有避开障碍物,构图倾斜,脚的切图也不舒服。

但这张照片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可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不是技术,而是爱,是认知,是对周围人事物的敏感和热情。

所以,只要留心生活,少一些随拍,你的照片也会很好看。

你的手机里是否有一张不会删除的照片呢?照片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你对摄影有哪些理解,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噢!

——————————————————————正义的分隔线

* 更多有趣好玩的科技资讯文章,尽在畅读APP“科技一点”栏目。让你的生活科技一点~

本文已在版权印备案,如需转载请点击此链接:http://656.bqy.pub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人会P图,摄影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