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破净,高管增持价格低于股价,银行股能买了吗

【近六成银行股破净 多家A股银行大股东出手稳定股价】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15只银行股破净,在上市银行中的占比超过57%,在此背景下,已有多家银行高管出手护盘,进行增持。(中国证券报)

  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15只股破净,在上市银行中的占比超过57%,在此背景下,已有多家银行高管出手护盘,进行增持。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银行板块A股估值已接近历史低部区域,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背后是不良资产率上升等利空在股价上的反映。当前银行板块投资价值凸显,后市可积极关注估值修复机会。

  数据显示,截至24日收盘,26家上市银行股的平均市净率为0.987倍,其中7只银行股市净率甚至不足0.8倍。股份行已成为A股市场的破净“重灾区”,除外,华夏、光大、浦发、民生、中信、平安和兴业等7家股份行悉数破净,其中市净率在上市银行中垫底,和市净率也仅为0.708和0.729。城商行和农商行方面,、、、也纷纷破净。

  H股上市银行则更为窘迫。数据显示,截至24日,14家在港上市的内资银行股中,除外悉数破净。其中,、的市净率不足0.5倍。尽管最近两周港股上市的几家农商行股价波动较大,表现不尽如人意。

  “银行板块估值大概率处于历史低位。”川财证券杨欧雯认为,资产质量好、不良资产暴露比较完整的银行股具有配置价值,预期将获得超额收益;另外,市场担心的不良资产率上升等因素已经反映在股价上,近期没有基本面上的利空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下发的资管新规细则在理财产品的投资、持有和处理上都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放松。杨欧雯表示,监管全面考虑了现有的信用存量风险,对于非标资产采取了总量控制,单只放松的原则。在保证严格穿透底层资产的情况下,放松对非标投资的限制,有利于缓解当前非标资产风险积压,防范金融风险。压制银行板块估值的核心原因有所缓解,看好银行板块短期估值修复的机会。

  上市银行出手稳定股价

  在银行股破净潮涌的背景下,已有多家银行出手稳定股价。

  7月17日,杭州银行发布《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的提示性公告》称,自6月19日起至7月16日,杭州银行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根据稳定股价预案,杭州上市后三年内,若股票每年首次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杭州银行将通过公司回购股票;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票;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等方式启动稳定股价措施。

  江苏银行17日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6月25日至7月12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了本行股份4,066,2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352%。

  17日,发布《关于建议向下修正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的公告》称,截至公告日,该行股价已经出现在任意连续三十个交易日中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0%(7.43元/股×80%=5.944元/股)的情况,已满足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向下修正的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各种悲观预期已在打折的银行股价上反映得较为充分,与此同时,上市银行股东、高管出手进行增持也向市场释放了信心。从中长期看,在银行业绩稳健向上的大背景下,板块全年绝对收益确定性依然较强。

(原标题:多家A股银行大股东出手稳定股价)

}

原标题:17家破净,高管自掏腰包近4千万买入,银行股能挺住吗?

随着大盘持续萎靡,破净股也越来越多,其中银行板块成为破净股的集中地,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银行股面临估值大底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银行高管开始增持自家公司股份,但公司管理层真金白银买入真的有用吗?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到7月18日,26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经有17家目前股价在净资产下方。其中“破净”最为严重的个股是华夏银行,其市净率仅有0.61倍。华夏银行的股价自今年2月5日达到阶段性高点10.27元之后,便开始一路下跌,截至7月18日收盘,股价已经跌至7.27元,相较高点几乎跌去三成。

除了华夏银行之外,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市净率也都在0.7倍之下。四大行也全面破净,四家银行中,目前市净率最高的是建设银行,最新的市净率为0.91倍,最低的为中国银行仅有0.73倍。

目前市净率最高的两家银行是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分别是1.38倍、1.51倍。不过相比高峰时也打折不少,其中2017年时风光一时的张家港行,最新市净率还不到1.2,要知道在去年,其市净率一度达到6倍,市盈率更是超过50倍。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今年已增持5.41亿元

随着股价节节败退,上市银行也纷纷开启了自救计划。

7月16日晚,杭州银行 公告称,自2018年6月19日起至2018年7月16日,该行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杭州银行已经是第三家进行“保价”的银行,今年5月,上海银行 、江苏银行也相继发布了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公告,均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而触发了稳定股价措施。

事实上,在触发股价稳定预案之前,杭州银行大股东已经出手增持。6月26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该行大股东红狮集团累计增持1002.6万股。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到7月18日,今年来有江苏银行、上海银行等7家银行重要股东的二级市场交易呈现为净增持,其中江苏银行增持参考市值达2.56亿元。

今年来上市银行增持情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如果仅仅计算上市银行的高管增持,那么今年来有招商银行等7家银行的高管累计耗资3797.33万元出手增持了自家公司的股份。

今年来上市银行高管增持情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出手最阔绰的是招商银行,公开资料显示,今年5月8日-10日,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田惠宇等10名高管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合计买入公司股票85.5万股,并自愿承诺锁定三年。从增持金额看,成交价格区间为29.52元-29.97元,共计耗资约为2795.18万元,平均每位高管耗资逾270万元。

此外,浦发银行12日、13日和18日三日都公告了高管的增持,据推算,这一系列增持耗资约663.24万元。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7月有浦发银行、江苏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张家港行等5家银行实施了增持,那么这些银行的股价表现如何呢?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到7月18日,这5家上市银行中,仅有浦发银行和交通银行7月股价上涨,江苏银行、招商银行和张家港行股价均为下跌,其中张家港行7月累计下跌近6%。

7月实施增持的上市银行股价表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面对几万亿的市值,增持几千万就想要把市值提起来,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更多是一种表态。近期银行的负面消息较多,除了严监管之外,实体经济疲弱,农商行的坏账率飙升,也让投资者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打上问号,从目前来看银行股还会继续磨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管增持价格低于股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