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股票杠杆什么意思公司

摘要:年初至今,A股市场持续受到中美贸易战、人民币汇率调整、主动去杠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逐步演化成了熊市。

年初至今,A股市场持续受到中美贸易战、人民币汇率调整、主动去杠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但导致很多市场参与者对于2018年牛市的美好愿望落空,甚至还变本加厉的逐步演化成了熊市。一时之间,各种消极情绪甚嚣尘上,对于整个股市的发展前景感到非常迷茫。而在此悲观情绪之下,又进一步导致市场的下跌,两市的单日成交额最低甚至跌至2000亿附近。

值此市场情绪极为低迷之际,我们希望在本文通过一个相对宏观和长期的视角,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从而坚定长期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信心。

一、有必要进一步推进股票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

根据一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A股总市值已跌破全球第二,位于日本之后,为5.75万亿美元,占全球主要国家总市值9.1%。因此坊间也就有了中国股市总市值等于5个苹果的黑色幽默。与之相对应的是,从经济体量上看,中国2017年GDP为12.2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15.2%,股市的发展与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并不匹配。

此外,通过计算“目前剔除非本土企业后股市总市值/2017年GDP”这个指标来衡量一国或者地区的资产证券化水平。截至9月10日,中国的证券化率仅为47%(仅考量在A股上市的企业)。如果考虑海外中资股,17年中国的证券化率也只有73%,远低于美国(158%)、日本(122%),也低于英国(105%)、韩国(102%)、法国(96%)、印度(84%)等国。

因此,鉴于当前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无论是绝对数字还是相对表现而言,我们国家未来仍有必要进一步推动股票市场的发展壮大。具体来说,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的需要

长久以来,我国居民的投资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大类资产配置层面来看,无非是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方面,受益于城镇化进程以及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房价持续上涨;另一方面,由于A股市场仍处于发展的相对初步阶段,还或多或少的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过去十多年来股票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居民财富的配置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房地产上。

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房地产市场,其资产价格无论从绝对价格、房价收入比或者国际横向比较来看,都处于极高水平,很难再继续担任承接居民财产配置的重任。而从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来看,大力发展股票市场,提高蓄水池效应,对于承接居民财富转移,持续保值增值,都是非常必要并且亟待解决的发展之路。

2. 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需要

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融资的过程。一般而言,企业融资主要途径是以银行体系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和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当前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以间接渠道为主,受制于银行天然的风险厌恶属性,以及作为商业机构处于企业盈利和成本考量,间接融资显然无法全方位满足社会企业融资。

当企业的融资需求无法通过间接融资方式得到满足的时候,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就几乎成为企业融资的唯一渠道。因此发展一个融资功能健全,能够满足企业融资发展、国民经济稳健运行需求的资本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国家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的需要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我们要转变为更高质量的发展,其路径大致有二:

首先,进一步完善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由于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全体国民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所以国家大力推动经济转型的过程,就必然需要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将稀缺的资源配置到边际生产率更高的部门,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即通过全社会各个领域的持续创新,在同等资源禀赋的约束条件下,带动国民经济获取更高质量的发展。简单的说,未来中国的发展将更多依靠创新带动的生产力进步。而在当前全球总体创新的脚步在逐步放缓的大背景之下,恰恰是我们国家在各个创新领域跨越式追赶国际领先水平的好时机。

需要明确的是,创新之下的新生事物往往具有投入周期长,结果不确定性大,导致定价困难和高风险高收益特征非常突出。正因如此,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对于发展一个具备完善价格发现功能,资金属性和投资者类型多样化,能够充分匹配供给和需求的股票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发展一个强大的股票市场意义重大

资本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的持续做大做强,不但是居民部门、企业部门、乃至国民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将为国民经济的长期运行产生众多积极影响。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实现居民财富的有效保值增值

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首过往,实体经济的长足发展,带动了居民财富相对四十年前有了爆发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居民开始对金融服务需求的井喷,其中最主要的需求内容就是对长期积累的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

我们认为,一个健康发展,稳健运作的股票市场有利于最大程度的满足和实现居民部门对财富保值增持的需求。参看发达国家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通过最低成本的方式让居民财富投资到企业部门中,从而实现居民财富伴随企业盈利的持续增长而得到长期的保值增持;另一方面,居民通过将财富稳定投资于企业,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预期。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相对更加成熟的投资理财观念,又反过来帮助企业部门获得稳定资金来源。从而带动这个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2. 企业发展获得有效支持:一级市场VS二级市场

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为企业部门提供稳定的融资来源,支持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所需资金之外。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价格发现以及信息传递的功能,企业获得合理定价,并实现全市场的优胜劣汰,进而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

此外,广义的资本市场通常包含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我们曾经撰文论述过二者的异同。简言之,虽然两者都是投资于企业的部分所有权,但因为投资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在风险收益比、信息披露、报价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一级市场投资退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并购的方式被更大的企业合并,二是通过IPO的方式获得退出。而通常第二种才是投资方主要的投资获利方式,也即是通过二级市场承接才是一级市场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从这个维度上来说,二级市场的做大做强不但有利于已经上市的企业,对于一级市场的发展,支持未上市企业的投融资也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3. 有利于经济发展保持信心

金融学理论中,有个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会根据自己对未来收入和消费水平的预期,来调整当期的储蓄和消费水平。本质上是说预期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个人如此,企业乃至国家亦然。最近市场上常被提及的消费降级的概念,究其根源,无非就是部分人士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导致的。

我们认为,一个健康持续向上的资本市场,对于稳定国民预期,促进消费,提升经济活力,从而提高国民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很简单,如果当前的股市不是停留在2007年的三千多点的水平,而是波动向上,假设突破前期六千点大关,甚至站上万点大关。那么对于稳定市场信心,推动居民消费意愿提升,进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坚强的推动作用。而这一切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因为众所周知,预期往往具备自我实现的能力,无论悲观预期还是乐观预期。

4. 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体现在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上,也离不开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软实力的支撑。事实上,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支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离开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就是无源之水;而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受限。环顾古今中外的国家发展历程,凡是能成为世界强国的经济体,无一例外都是拥有强大的金融资本市场作为支撑的。

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并且依然保持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的最高增速。因此,未来发展一个与我们的经济实力相匹配的资本市场,既是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对于当前看似的困难,我们坚信矛盾是暂时,但应对的策略是灵活的。历史上,无论是国企改革、东南亚金融风暴乃至全球金融危机,都比当前的困难更严重。但因为给予合理的应对和处理,所以我们也都一次又一次地度过难关。

第一,长期而言,中国依然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快的国家,依然拥有最多的投资机会;第二,中国的比较优势仍未消失,巨大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国内消费市场依然是中国长期发展的基础;第三,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依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事实上,中国整体产业结构提升和消费升级从未停止过。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和期许!

投资有风险,本文的观点论述及观点分享仅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章版权为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以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公司授权的媒体、网站或个人在引用时需注明出处为“汉和资本”,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9月26日消息,今日海底捞开盘大涨近6%,市值996亿港元,逼近1000亿港元大关。盘初涨幅不断扩大,股价一度涨10%,此后涨幅收窄,午后持续下挫一度跌至发行价17.8港元,收盘报17.82港元,股价上涨0.11%,成交22.9亿港元,总市值944亿港元。

  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表示:非常感谢投资者对海底捞的信心,对未来长期规划会取得更好的回报,我们的估值是合理的。火锅是餐饮行业容易复制的东西,所以对于竞争不太担心,因为市场足够大。海底捞目前全国门店数量由去年底的273间增至362间,今年上半年新增71家门店,且大多数新增门店集中二三线城市。海底捞上市后成为国内市值最高餐饮上市企业。

  根据海底捞9月24日公布的配售结果,此次全球发售4.25亿股,其中香港发售3820.8万股,国际发售3.86亿股,发行价每股17.8港元,每手1000股,申购一手需1.78万港元,成为香港史上入场门槛最高的。

  公告显示,海底捞香港公开发售获5.56倍超额认购。香港公开发售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3820.8万股,占总股份的约9.00%(假设并无行使超额配股权)。

Limited已认购1543.2万股股份,合计相当于全球发售后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约3.12%;及全球发售的发售股份数目约38.95%(假设并无行使超额配股权)。

  公告称,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2.69亿港元。其中,约60%用于为部分扩充计划提供资金;约20%用于开发及实施新技术;约15%用于偿还贷款融资;约5%用作公司的营运资金及作一般企业用途。

  海底捞在招股书中提到,计划在2018年开设180家-220家新门店,公司方面表示,“已布局的一、二线城市仍具有增加餐厅密度的巨大潜力”,并将同步探索“三线及以下城市存在的火锅餐饮业务机遇”。

  有数据披露,火锅是中式餐饮中的第一大品类,市场份额达13.7%。2017年火锅行业的收入达到4362亿元,且这个行业处于高增长态势,2017年-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0.2%,市场规模可达到7077亿元。

  海底捞是这笔大生意中的龙头。根据第三方机构沙利文报告,按照2017年收入计算,海底捞在中式餐饮市场中均排名第一。据招股书披露,海底捞年服务顾客超过1亿人次。目前海底捞共有363家餐厅,截至今年上半年收入达到73.43亿元,增长54.4%。

  从营收情况来看,2017年海底捞营收总额是106.37亿,日单店1500人就餐,是中国国内首家营收超百亿的餐饮企业。其收入由2015年的57.57亿元增至2016年的78.08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亿元;年度利润由2015年的4.12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

  收入构成方面,海底捞的主要收入来自餐厅经营、外卖业务及销售调味料及食材,虽然海底捞这几年在大力推广外卖服务,但其中绝大部分收入来自餐厅经营,2017年所占比例达到97.6%。

}

原标题:穿越生命线详细图解!什么是股票生命线?

60日价格平均线,把60日价格平均线称为生命线。生命线很重要,股价一旦跌破60日线,就可以认为该股整个涨势已经结束,跌势将要开始了,这个规律在很多个股中都存在。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经过长期的下跌之后,股价由下跌过渡到不跌,改为横向震荡,在底部放量小阴小阳向上推进,经过盘整一个月左右,时间周期由MACD的走势再判断。

既然说了是穿越生命线,那么总有一天要挑战这条线。

我们把均线系统设成5天,60天线,两条。

在突破60线当天早盘能够快速的进行放量,全天出现倍量。那么当天的涨停板出现的概率80%以上。

在60线附近能出现两阳夹一阴,多方炮向上攻击,那更加稳定。

目前,你是不是也觉得股市行情难以把握?如果你没有时间天天盯着盘面,没有足够的信心,担心手中股票风险!再深一步说,如果你是亏损者,想解套;盈利者,想在获得最大化的盈利!

现在你不需要花费任何费用,不需要拥有复杂的财经学知识只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号:mrgpzx777

加入我们,内幕消息+实盘+过硬的技术指导为你的投资保驾护航!

虽然此公众号不是万能的,但日后定可协助你帮你解决股票上的所有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杠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