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发展过程中结构性存款与理财产品上有哪些变化

  距7月20日公布征求意见稿仅仅2个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理财新规”)正式稿于9月28日发布,即日起施行。

  虽说理财新规作为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细则,市场都希望快点出台,但是这个速度还是杠杠的。

  监管层人士指出,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稿并没有收紧的规定,所有的调整都是在符合资管新规基础上的合理调整,甚至更宽松一点,所以尽早发布,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与理财新规相关的两份重要文件——理财子公司、结构性存款相关规定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

  监管层人士透露,《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已经有初稿,将会广泛征求意见。经过一定程序后,再向外部公开征求意见。

  下一步银行通过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后,允许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间接投资股票,相关要求也将在该办法中具体规定。

  同时,目前银保监会正在制定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监管规定,下一步将结合社会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适时发布实施。

  小编注意到,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有调整,但是调整幅度并不大。调整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1.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ABN明确纳入

  征求意见稿指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投资于……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企业资产支持证券……。

  对此,市场一直有疑惑,资产支持票据(ABN)并非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是否属于理财产品可以投资的范围?

  正式稿明确,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包括在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也就是说,ABN明确纳入其中。

  2.进一步区分公、私募理财产品要求

  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测试和信息披露方面,正式稿进一步区分私募和公募理财产品要求,与其他同类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保持一致。

  例如,压力测试频率方面,正式稿明确,公募理财产品每季度一次,私募理财产品不适用此要求。

  信息披露方面,对于公募理财产品和私募理财产品,用不同的条款分别列示。

  3.私募理财产品销售——引入投资冷静期

  借鉴国内外通行做法,引入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要求。冷静期内,如果投资者改变决定,银行应当遵从投资者意愿,解除已签订的销售文件,并及时退还投资者的全部投资款项。

  4.穿透管理、理财投顾管理、封闭式产品定义、专区销售等方面

  采纳市场意见,进一步明确相关要求,使得相应条款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将在理财子公司办法中体现

  7月20日-8月19日期间,理财新规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记者了解到,银保监会收到的反馈意见有三方面:

  1、针对理财办法本身。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合作机构、销售起点、销售渠道、首次购买面签、信息披露、结构性存款、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等方面。

  2、针对操作层面具体问题。例如希望细化理财产品投资者风险评估问卷、产品风险评级、信息披露、财务会计报表模板等。

  3、针对其他监管规定。比如税收政策等,银保监会会转给相关部门参考。

  对于市场反馈意见,银保监会逐条研究,一些反馈意见已经采纳在理财新规正式稿中,并体现在上面的几处调整中。

  还有一些意见则拟将在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中予以采纳。例如:

  ——对于市场机构反映的进一步降低理财产品销售起点

  理财新规里,投资者销售起点金额从5万元下降为1万元。记者获悉,在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中,从监管上不会再设销售起点,交给市场机构自己决定。

  ——扩大销售渠道,将依法合规、符合条件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纳入理财投资合作机构范围

  ——不强制要求个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在银行营业网点进行面签

  ——允许发行分级理财产品

  而且,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的进程也相当地快。

  记者获悉,《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已经有初稿,将会广泛征求意见。经过一定程序后,再向外部公开征求意见。

  允许公募理财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入市

  关于公募理财产品投资范围等规定,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有一些文字上的改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记者从监管部门获悉,这只是立法技术上的调整,而非意义上的改变!

  市场对于银行理财能否、何时投资股市相当关心,小编再给大家普及一下:

  现行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制度,允许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但规定公募理财产品只能投资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

  正式稿则延续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继续允许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在理财业务仍由银行内设部门开展的情况下,放开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与股票相关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

  同时,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理财产品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可以不再穿透至底层资产。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银行通过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后,允许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间接投资股票,相关要求在《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中具体规定。

  此前中国结算发布修订后的《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其中就证券账户方面,解除此前对于银行理财参与股票投资的限制。

  结构性存款监管规定正修改完善

  据悉,结构性存款和QDII业务方面,比较集中的意见来自于外资银行。

  结构性存款在国际上普遍存在,在法律关系、业务实质、管理模式、会计处理、风险隔离等方面,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代客理财”的资产管理属性存在本质差异。

  在结构性存款条款方面,理财新规的正式稿与公开征求意见稿没有根本性区别。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银保监会正在制定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监管规定,下一阶段,将结合本次公开征求意见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并适时发布实施。

  将结构性存款和理财业务分开制定两个制度的好处在于,可以更好地区分和厘清结构性存款和理财业务监管框架,促进结构性存款业务规范发展。

  而且,在银行内部,一般由资管部门负责理财产品,其他部门负责结构性存款,分开两个单独的制度,也有利于银行内部更好地厘清部门职责。

  理财业务总体稳定 非标占比也很稳定

  在资管新规出台后,不少机构“叫苦连天”,但是权威数据显示,理财业务总体稳定,非标占比也很稳定。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业务总体运行平稳。截至6月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为21万亿元,7月末余额为21.97万亿元,8月末余额为22.32万亿元。

  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存款、货币市场工具等标准化资产,占比约70%;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占比约为15%,总体保持稳定。

  而且,记者获悉,这个比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办法出台不是终点,而是业务规范的起点。

  银保监会将会持续做好理财业务配套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理财业务监管框架,同时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为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于银行而言,过渡期要求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自理财新规施行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在过渡期内,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应当符合理财新规规定。同时,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未到期资产,但应控制存量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过渡期结束后,不得再发行或者存续违反规定的理财产品。

  在具体实施中,理财新规要求银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财业务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和内部职责分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经董事长签批后,报监管部门认可。

  监管部门则负责监督指导各行实施整改计划,对于提前完成整改的银行,给予适当监管激励。过渡期结束后,对于因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报监管部门同意,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适当安排,稳妥有序处理。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

  中国证券报 

  富时罗素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 方星海:有利于进一步引入境外长期资金

  9月27日,富时罗素2018年中国A股评估结果新闻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举行。当天上午,富时罗素(FTSE Russell)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分类为次级新兴市场,2019年6月开始生效。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致辞中表示,A股成功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符合各方期待,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有利于进一步引入境外长期资金、改善A股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提升A股市场国际化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

  结构性存款规模突破10万亿元 “模糊地带”仍存监管办法呼之欲出 

  分析人士据央行披露数据统计,截至8月,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含个人、单位)存量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逐步落地背景下,结构性存款代替保本理财成为商业银行揽储的“新宠”。与此同时,目前银行借道监管“模糊地带”大推“假结构性存款”,已引发监管部门关注。知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结构性存款相关监管办法正在加紧研究和制定中,结构性存款定义、会计核算规则等有望明确。

  京津冀秋冬季大气治理方案发布 各地根据空气质量制定错峰生产计划 

  9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左右。与去年不同的是,取消了统一的限停产比例,由各地因地制宜根据空气质量情况,制定错峰生产时间。

  出售核心资产受阻 实控人“自救”陷僵局 

  失联四个多月的泰合健康实控人王仁果正面临偿债压力。这位久经沙场的“黑马”富豪如今正急于出售“泰合系”(泰合集团及旗下子公司)旗下核心资产,以堵住风险敞口,但事情并不顺利。“王老板要价太高,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投资人很难谈到一块儿。”9月25日,一位参与谈判的投资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已有多个投资人接触过“泰合系”资产处置相关团队,但在交易对价以及方式等方面分歧较大,交易陷入僵局。

  上海证券报 

  国际指数公司巨头急向A股伸出橄榄枝的背后:中国资产已成国际资本配置必然选择

  本周,全球最大两家指数编制公司接连向A股伸出橄榄枝。继MSCI宣布考虑将A股纳入因子从5%大幅提升至20%之后,昨日富时罗素宣布将A股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体系,分类为次级新兴市场,2019年6月开始生效。两大国际指数编制公司背后,是管理着全球多达25万亿美元金融资产的投资者。正是投资者迫切的需求,推动MSCI及富时罗素加快将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在全球投资者看来,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资本市场是全球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保基金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免征印花税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有关投资业务税收政策的通知》确定,对社保基金会、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社保基金转让非上市公司股权,免征社保基金会、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应缴纳的印花税。

  上海共有产权住房保障对象扩围 非户籍常住人口被纳入 

  自2018年10月8日起,上海非户籍常住人口将被纳入共有产权房保障范围。9月27日,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根据《意见》,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保障范围新增人群需同时满足: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规定标准分值(120分)、已婚、在上海无住房、在上海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符合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的非户籍常住人口。

  再度连续10日成“仙股” 提示退市风险 

  因再次连续10个交易日成为“仙股”(股价低于1元),中弘股份开始新一轮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中弘股份今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连续10个交易日(2018年9月13日至27日)收盘价格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司股票可能将被终止上市。

  阎庆民:利用互联网技术精准维护投资者权益 

  日前,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首届“中小投资者服务论坛”开幕式上表示,20多年来,投资者保护工作树立了新理念、构建了新体系、建立了新制度、探索了新方式、打造了新平台。投资者保护工作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要服务大局,为资本市场发展做出新贡献。要严惩滥用科技之名、行金融违法之实的行为,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新媒体等传播工具,实现对投资者权益的精准维护。

  多家险企偿付能力告急忙增资 国资外资股东成座上宾 

  今年以来,一些保险公司受投资收益减少等因素影响,偿付能力告急,增资扩股迫在眉睫,然而,仅有8家险企的股权变更获批。保险公司股权管理新规实施后,无论是通过成立新主体还是收购老股权的方式,资本进入保险业难度都在增加。记者调查获悉,正在寻找新股东的险企,倾向于寻求国资、外资,或者“身份清晰”的民营企业,对股权关系不清晰的民营投资方则比较排斥。

  10月限售股解禁市值1459亿元 为年内第三低

  10月份首发原股东限售股的解禁市值为491亿元,比9月份的411.97元增加了78.83亿元,增加幅度为19.13%。股改、定向增发等部分的非首发原股东解禁市值为968亿元,比9月份减少了14.97亿元,减少幅度为1.52%。10月份合计限售股解禁市值为1459亿元,比9月份增加了63.86亿元,增加幅度为4.58%。10月份解禁市值环比微增,目前计算为年内第三低。

  涉嫌信披违规 遭立案调查 

  高升控股(000971)9月27日晚间公告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遭立案调查。高升控股表示,在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将每月至少披露一次公司股票可能被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降社保费率等减负组合拳将助力“双创”升级

  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聚焦减税降费,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对个人在二级市场买卖新三板股票比照上市公司股票,对差价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享受的免征房产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范围扩大至省级,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也可享受。

  年内个人消费金融ABS发行规模骤减45% 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将跑步入场 

  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初步统计,截止到昨日,今年以来市场共发行个人消费贷款类ABS产品59只(含企业ABS和信贷ABS),发行总规模约为13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约45%。

  审计署点名地方违规举债 建信信托4亿元“输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9月25日,国家审计署网站披露《2018年第二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2018年第48号公告)。公告显示,共有6个省的9个市县(区)形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88.63亿元。其中,建信信托涉及贵州省纳雍县信托贷款项目,涉及贷款金额4亿元。

  大股东及关联方被查占款10.54亿元 9次延期回复交易所问询 

  近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的*ST凯迪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一事,受到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9月18日,湖北证监局对*ST凯迪下达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决定》指出,经过对*ST凯迪现场检查,发现公司存在三笔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大股东及关联方形成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合计达10.54亿元。

}

原标题:存款增速创39年新低,大家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定期存款哪家强?XX银行帮你忙:1万起存,期限1天-2年,利率上浮30%最高年利率可达2.73%……”

“XX银行特为您推荐多款创新型存款类产品,大额存单利率上浮40%,特色储蓄上浮30%以及预期最高年化收益可达5.3%的理财产品……”

“【XX银行】尊敬的客户您好!我行现发行保本结构性存款,1年期,预期年化收益率4.58%……”

上面这样的短信,想必很多人已屡见不鲜。实际上,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感受到了吸收存款的艰难,不少银行甚至大打出手开展吸储大战。

更有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4%。往回看,这一数据可谓是最近40年“谷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自1979年至2018年这39年间,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从未跌破9%。而2018年2月以来,存款余额增速均在9%以下。

钱到底去哪了?是中国人“没钱”了吗?

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创1979年以来新低

Wind数据显示,1978年12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为6.9%;1979年12月,同比增长18.00%,增速大幅上涨。此后,年间,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1979年以后,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出现了两次高峰。

历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来源:Wind数据)

其中,1994年~1996年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增速明显提高,并在1996年4月,同比增速达51.90%,这是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速的第一个高峰。

而2000年后,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出现了第二次高峰,即在2009年6月,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达29.02%。但在此之后,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一直处于整体放缓趋势,甚至在2014年9月,各项存款余额增速首次跌破10%,之后增速一直保持在9%~14%间波动。2017年末,各项存款余额增速降为9%。

进入2018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1月份这一指标刚反弹至10.5%,2月便又开始下滑,并出现自1979年以来首次跌破9%的情况。自此直至7月,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均低于9%,甚至在2018年6月出现自197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仅为8.4%。

换句话说,2018年2月以后,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已经逼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1月至7月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167.97万亿元、167.67万亿元、169.18万亿元、169.72万亿元、171.02万亿元、173.12万亿元、174.15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0.50%、8.60%、8.70%、8.90%、8.90%、8.40%、8.50%。

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钱到底去哪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近年来,存款增速放缓已成为银行业内较为普遍的现象。短短三年间,各项存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已从13%以上降至今年的不足9%,这是197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他表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是导致居民存款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

第二,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

第三,随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这突出表现在,消费升级成为时代潮流,各种欲望满足的即时性提高,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借贷消费增加,文化娱乐消费增长较快,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储蓄率下降等;

第四,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使得金融业乃至泛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货币基金、理财产品、保险产品、以各类宝宝理财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等,因为金融市场发展带来的多样化投资产品备受客户追捧,都在抢夺着客户的存款,居民财富多元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这样看来,并不是中国人没钱了。而是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放缓的同时,钱跑向了楼市、消费市场和理财市场。

结构性存款高增长态势可能放缓

不难发现,近年来,存款有向理财产品转化的趋势。而银行也投其所好,将理财产品作为揽储的重要渠道。但在资管新规落地后,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同时收益率有所下跌。

同时,在监管要求表外回归表内的背景下,存款对于银行显得更加重要。而结构性存款正好属于表内存款。虽然结构性存款属于高成本负债,银行却不惜高息揽储。记者注意到,目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速放缓,但是各大银行结构性存款对存款增速贡献占比却一直增加。

比如,华夏银行在半年报中指出,截至2018年6月末,结构性存款为770.66亿元,占客户存款的5.27%,较2017年末增长123.37%。

根据民生证券的统计数据,自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银行结构性存款对存款增速的贡献度占比在整体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7年3月,大行和中小行结构性存款贡献度占比为5%以下,而到了2018年5月,大行结构存款贡献度占比接近20%,中小行约为35%。不过,6月大行和中小行结构性存款贡献度占比均有所下滑。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7月结构性存款月度增量大幅反弹,大行、中小行分别新增580亿元、4427亿元。在新型理财产品尚未规模化推广以前,企业与居民客观上存在较强的理财需求,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较好地平衡了安全性与收益性,成为理财的替代品。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考虑到7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结构性存款纳入存款管理,要求银行须具备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且有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这对于前期在负债压力下使用假结构性存款进行揽储的银行会有冲击;同时还新增了结构性存款销售的相关要求。因此中长期看,银行结构性存款膨胀的局面或将减弱。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资金运营中心主任张铭富指出,结构性存款实际上是一种替代理财的方式。虽然资管新规出台后,要求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固定利率,但投资人对理财还是抱有刚性需求的,那么结构性存款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同时,在存款增速放缓,银行间存款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结构性存款也能够弥补存款的不足。

王军也指出,作为理财产品的替代,上半年结构性存款的贡献确实是在快速上升,但近期又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结构性存款的增速正悄悄放慢。这既有货币政策变化的因素,也有监管趋严的因素。

货币政策层面看,央行定向降准与扩大MLF的资金投放,使得银行间流动性近期得到大幅改善,极大缓解了银行负债端的资金压力,客观上使得结构性存款供给减少、增速放缓。

监管政策层面看,银行理财新规要求,发行结构性存款的商业银行应当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这一严监管的规定事实上打击了那些不符合规范,只是作为高息揽储工具发行的假结构性存款。

同时,王军表示,预计未来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地,商业银行对结构性存款的高度依赖将进一步减轻,未来结构性存款的发行还将进一步放缓,此前的高增长态势可能将难以为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构性存款与理财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