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何时怎样才能给音乐停下停下

  如果没有这场爆雷潮,或许我们不会知道,参与P2P投资的原来有那么多人,不只是屌丝和穷人。

  他们中有辛苦打拼好几年就为多带点钱回家的打工族,毕业不久刚攒下点钱的年轻小白领,辞去工作在家带孩子做微商的宝妈,自主创业有房有车收入可观的小老板,学识颇丰的大学教授……

  它曾被视为性价比最高的理财产品

  朋友A全部身家投在某大型平台,虽然在这次雷潮中他并未踩雷,但他仍一边担心着投资还没到期平台就出问题,一边又烦恼着如果钱转出来后到底要放在哪。而在投资之前,他其实并没有过多的思考。

  朋友A其实就是大部分网贷投资者的缩影。

  在这场爆雷潮前,他们想着:买个货币基金、银行理财吧,又跑不过通货膨胀;炒个股票吧,又觉得风险太高;再说到市场普遍推崇的基金定投,又没有那么多耐心和时间赛跑。

  思前想后,对于普通人来说,P2P可能是他们所能想到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了。

  再者由于多数平台会有各种显性或隐性刚兑,所以此前大部分网贷投资者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低风险甚至是近乎无风险的投资。

  很多投资者忽视了,在一个尚未发展健全的金融行业里,恰恰一切都是风险。

  于是,在这个六月,甚至是更早的四月,一切开始发生了变化。

  4月份资管新规落地,传统金融行业也纷纷开始了打破刚兑的行动。

  6月份,郭树清表示,“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一半是巧合,一半是注定。6月中旬开始,P2P雷爆一个接着一个,很多即便没有跑路的平台也纷纷爆出逾期无法兑付、流动性不足短标变长标等情况。

  平台纷纷选择把P2P本身真实的样子展现在市场和用户面前。

  这场爆雷潮却揭示了真相

  本质上,这场爆雷潮也是一场风险的加速出清,一场迟到多年的投资者教育,一场监管的试验和修正,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给音乐停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