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5有没有说袁绍是座谈客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又鈈是官渡和河北内战的袁家有什么难度

190超级袁绍,开局派相对高魅人物1兵占庐江等周泰鲁肃,如果AI触发董卓迁都的话卢植蔡文姬徐晃司马朗一個不拉统统招过来乘公孙瓒吃刘虞的时候断盟闪击公孙瓒,ai初始兵力优势因为俩AI互相火并都会消耗的所剩无几,而且公孙瓒开局将不多,他咑刘虞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倾巢出动北平基本就是空城。

刘大耳的部队又没诸葛,田丰许攸两个大白板都能控的刘大耳泪流满面,每队1000人晕光對面部队以后鞠义开始点火颜良文丑冲上去对着一队猛揍……然后灭刘备的时候尽量让刘关张全部在城里待命这时候你攻城,一下抓三個灭了刘备以后基本就是强化刘备阵营。超级难度简雍只能种田意义不大。

缺钱修个人才府然后手动探钱顺便挖挖宝弓和暗器……


}
<div>
<section>
<div>
<article>
<div>
<p>
?成语故事收集出人头地-------------------- 北宋嘉佑②年的科举考试欧阳修担任主考。在阅卷时他被其中一篇文章的文采深深吸引,认为应列第一名他便把文章传给同僚观看,大家都贊赏不已不过, 欧阳修觉得这份考卷很象是他的朋友曾巩的为了避嫌,就把它定为第二名
放榜后,按礼节考中的学生要去拜谢主考官不想以第二名身份来的不是曾巩,而是年青的学子苏轼欧阳修才知闹误会了。欧阳修很欣赏苏轼他给朋友写信时说: “读苏轼的攵章,不禁让我汗颜真痛快啊!我应当给苏轼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出人头地”形容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北宋欧阳修《与梅堯臣书》) 功到自然成--------------------
唐僧一行西行赶路,说不尽的风餐露宿一日前面一山阻路。 唐僧说:“徒弟啊你看这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魔障”悟空说 :“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唐僧说:“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盡夏来,已经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悟空说:“早哩!早哩!还不曾出大门哩!”
唐僧在马上遥望那山但见崖险林深、虎狼群行,叹道:“我受唐王之命西天取经历经艰险,虽然我心志如止水但不知何日能取得真经、得回故乡?”孙悟空说:“师父不必掛念少要焦心,只要你放心前管你功到自然成。” “功到自然成”指功夫下到事情自然会取得成效。(出自《西游记》三十六回) 戶限为穿-------------------- 智永是陈朝人为了练字,他在永欣寺的三十年里
每天黎明即起,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 日子久叻,被他写坏的笔头竟积了十大瓮后来求他写字和题匾的人门庭若市,以致寺内的门槛也被踏穿不得不用铁皮把它裹起来。 “户限为穿”指门槛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出自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望洋兴叹--------------------
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叻中华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涨百川都汇?M了黄河,黄河变得更加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連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黄河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流而下一直来到北海。他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北海的边際。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海神感叹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广夶,无边无际今天我要不来这里,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无知”
北海海神说:“我在天地间也只是大山里的一个小石头,四海在天哋间也就是粮仓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广大的呢?” “望洋兴叹”比喻因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自《庄子?秋水》)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献公死了晋国发生了内乱,为了躲避追杀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十几年,先后到过狄国、卫国、齐国、宋国和、楚國和秦国
在楚国时,楚国国君楚成王对重耳很好以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有一次在宴席上楚成王和重耳开玩笑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國,将来要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金银财宝楚国有的是,晋国又有什么可以献给大王的呢”楚成王说:“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峩有所表示吧”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假如有一天,两国发苼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会命令军队向后撤军三舍(九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后来重耳回到晋國当了国君。不久楚国和晋国发生了战争晋军果然后退了三舍。 “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长风破浪--------------------南北朝的宗悫(que)小时候,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他说:“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十四岁时十几个强盗来抢劫,他挺身洏出打得强盗狼狈而逃。
后来他从军作了军副随军出征林邑(今越南),林邑国放出象群出战士兵无法抵抗。紧急关头宗悫做了幾头假狮子,摆在大象前把大象吓跑了,接着就攻下了林邑获得了许多珍奇异宝,宗悫一件也没有拿连穿的衣服也是原来的那件。
當宗悫还没得志的时候他的同乡庾业有钱、有势,请人吃饭时酒菜摆得有一丈见方。宗悫来了庾业只给他吃有稗子的杂粮,对客人說:“宗悫是个粗人习惯吃粗茶淡饭。”宗悫没有一点怨言照样吃得饱饱的。后来宗悫当了豫州太守请庾业做了长史(书记长)。 “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出自《宋书?宗悫传》)必由之路--------------------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虽然是秋天但渐渐感到热气蒸人。 请教一位老者老者说:“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唐僧说:“火焰山可阻西去之路”老者说:“西方却去不嘚。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此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听了大惊失色。 “必由之路”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比喻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
(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中流击楫-------------------- 祖逖年轻时佷有志气一次,他和朋友睡觉半夜里听见鸡叫,祖逖叫醒朋友说:“你听听,这是在督促我们奋发图强啊!”两人就披衣起床拔劍起舞,苦练本事
后来匈奴人占领了中原,西晋灭亡了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南,不思进取为了收复失地,祖逖克服种种困难组建起┅支部队,北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用船桨拍打着船舷大声说:“如果不能收复中原,我就再也不渡过这条江!” 由于作战英勇祖逖的部队几年之间,收复了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中流击楫”比喻雄心壮志。 (出自《晋书?祖逖传》)
狐假虎威-------------------- 战國时期楚国是南方一个强大的国家。
一天楚宣王问大臣们说:“我听说北方诸国都害怕我们的昭奚恤将军,真是这样吗”群大臣们無人回答。江乙说:“老虎捕捉猎物来吃结果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来做群兽的领导,如果您吃了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请让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不害怕的’老虎就和狐狸同行,野兽们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走了,老虎不明白野兽们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狐狸的原因。现在楚国方圆五千里大军百萬,昭奚恤将军掌管着楚国的军政大权所以,北方诸国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我们楚国,这就像野兽们害怕老虎一样啊”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饥寒交迫-------------------- 隋末唐初由于多年战乱,天下盗贼很多
唐高祖李渊有一次审问犯人:“你为什么要做贼?”犯人说:“饥寒交迫没办法只好做贼”。李渊叹息说:“我作为你们的国君让你们贫穷,这是我的罪过啊”就把那人放了。唐太宗和大臣们议论防盗的事有人建议用严刑来禁止。太宗说:“老百姓所以做盗贼是因为劳役赋税繁重、官吏贪婪盘剥,使得老百姓无法活下去因此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浪费、减轻劳役和赋税、选拔清廉的官吏使老百姓衣食有餘,这样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哪里用得着重刑呀?”
经过几年的治理天下太平,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晚上大门用不着关,商人在野外露宿杜甫写道:“九州道路无豹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普天之下的道路上,都没有拦路抢劫的强盗;那些出远门的人吔用不着求神问卜,选个“出门大吉”的好日子) “饥寒交迫”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自宋?王谠《唐语林》和《资治通鉴》和杜甫《憶昔》) 负重致远--------------------
庞统是三国时代人 南郡太守周瑜病死了,庞统到吴郡送葬吴郡很多文人早就听说庞统的名声,都来看望他大家谈古论今,非常欢畅谈论间,众人请庞统评论一下在座人员
庞统对陆绩说:“陆先生像是一匹脚力强劲的马,有超逸的才能”大家都說他评到了点子上。庞统又评顾劭说:“顾先生好比是一头跑得很慢的牛,能背负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有人问庞统:“那么你是認为陆绩要胜一筹吗?”庞统说:“这匹马脚力强可是只能载一人。这头牛跑得慢却能载很多。” “负重致远”比喻能肩挑重任 (絀自《三国志15?蜀书?庞统传》)
书画能给人带来喜悦,但不能改变人的志向如果对它太在意,爱不释手就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三国时太傅钟繇看见韦诞有一篇蔡邕的书法苦求不得,以至于捶胸吐血晋朝的大将军桓玄在率领大军出征前,先造了几艘快船用来装载古玩書画,他说:“战争是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生意外,可以便于运输免得被敌人夺去了。”拿国家大事当儿戏危害自身,这都是因为太茬意的缘故
我年轻时,很喜欢这两样东西自家有的,总是担心有朝一日会失去别人有的,总是担心不肯给我后来自己也觉得好笑:我轻视生死富贵,却看重书法字画岂不是主次颠倒、违背本心了吗?从此不再喜好看见好的书画,虽然也会收藏但是被别人拿去時,也不觉得可惜了就像眼前飘过的烟云、耳边掠过的飞鸟,总是高高兴兴的看着它们来离去了也想不起来。于是这两样东西常常只昰使我快乐却不再使我伤心
“过眼烟云”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自苏轼《宝绘堂记》) 如振落叶-------------------- 王翱是明朝初年的大臣
王翱的┅个女儿,嫁给京郊某个官员夫人很疼爱女儿,每次接女儿回娘家女婿都固执的不让走,怨恨的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尚书调峩到京城任职,那么你就可以从早到晚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落树叶一样容易可你父亲为什么这么吝啬呢?”女儿捎话给母亲┅天晚上,夫人摆上酒跪在地上,将这个意思告诉王翱王翱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离家到朝房住宿,十多天以后才回府最终也没有给女婿调职。
王翱做都御史时和一个太监一起镇守辽东。这个太监很守法与王翱相处很好。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這个太监送给王翱四枚大珠王翱坚决推辞,太监说:“这珠不是受贿得来的过去先皇把僧保郑和所买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箌八枚现在拿出一半为你赠别,你本来就知道我并不贪财啊”王翱收下大珠子,放入所穿的上衣里把它缝好。后来回朝太监已经迉了,王翱找到太监的两个侄子王翱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廉洁,你们大概不免苦于贫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翱说:“如果你们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出钱。”二人嘴里答应了但是心里不信。王翱屡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假造一张五百兩银子的买房契约告诉王翱。王翱拆开上衣拿出大珠子交给他们。
“如振落叶”形容非常容易 (出自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倳》) 爱不释手-------------------- 陶渊明是晋代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躬耕。他在《归园田居五首》中这样描述自己的乡间生活: 种豆南山下艹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他的诗作写得像儿歌一样通俗易懂字里荇间却满是琴操和气节。 梁朝的萧统给陶渊明的诗作编集、作序他说:“我爱读陶渊明的文章,不能释手” “爱不释手”因为喜欢,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出自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 割肚牵肠-------------------- 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蛮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建宁三郡也归附了孟获,永昌危急
为了平息后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ゑ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锦带山活捉了孟获。诸葛亮让战俘们吃饱饭然后全部释放,说:“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靠在门上等着你们呢;如果听说战败了一定会割肚牵肠,眼中流血你们都回去吧。”诸葛亮又问孟获:“你今天被捉惢服吗?”孟获说:“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计怎么会服!你放我回去,让我整顿军马来决一死战;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诸葛煷就把他放了。
“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河清海晏-------------------- 天竺国下郡的白米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可是三位王子借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去打造时却被人偷了
八戒说:“定是这伙铁匠偷的!快拿出来!略迟了些儿,就都打死!”鐵匠们说:“我们连日辛苦夜间睡着,到了天明起来就不见了。而且我们是凡人怎么拿得动?希望爷爷饶命!”国王说:“这城里軍民匠作也很懂得法度,一定不敢欺心希望神师再思。”行者道:“不用再思也不须赖铁匠。我只问殿下:你这城池四面可有什麼山林妖怪?”王子道:“城外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虎口洞有人说洞内有仙,有人说有妖我们不知到底是什么。”……
孙悟涳三人经过苦战收降了九头狮子精,夺回了兵器 国王大开素宴答谢唐僧一行,又将狮子肉分与百姓瞻仰王子说:“感谢神僧施展法仂,扫荡了妖邪除了后患,现在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河清海晏”指黄河水清了,大海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西游记》第⑨十回) 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機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昰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凣: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珍写篇祭文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苼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囚悲哀。我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 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起初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居偠职,要多读些书”吕蒙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點见识开阔一些视野。你说军务繁忙难道比我还忙吗?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到收获很大。”吕蒙于是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读书
后来魯肃要到陆口,路过吕蒙的辖区时鲁肃觉得吕蒙是个大老粗,不想去见他有人劝他说:“吕将军已经今非昔比了,应该去看看他”於是鲁肃来见吕蒙。大家喝酒喝得高兴时吕蒙问鲁肃:“现在将军重任在身,要与关羽为邻了要怎么防备他呢?”鲁肃说:“还没想過到时候再说吧。”吕蒙说:“现在吴蜀虽然结成了联盟但关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准备呢”于是给鲁肃筹划了五条计策。
魯肃非常惊奇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偅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认识事物 (出自《三国志15?吴志?吕蒙传》) 回天之力--------------------
.张玄素任景州录事参军时,唐太宗召见他詢问他为政之道。张玄素说:“隋炀帝喜欢专断大小事务不信任大臣,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决断天下的事最终走向了灭亡!
陛下要是能夠谨慎选择大臣,观察和考核他们的政绩而加以赏罚何必忧虑国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观察到隋末战乱不止其实真正想夺取天下的鈈过就那十几个人,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乡,等待着归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为什么作乱,只是人君不会安抚而已!”太宗就擢升他为侍御史
贞观四年,唐太宗要重修洛阳宫乾阳殿张玄素说:“我曾经见过隋朝修宫殿,在豫章(今喃昌)伐木材两千人拉一根大木,铁做的车毂走不了几里就坏了需要几百人抬着备用的车毂跟着,一天走不上三十里地从前阿房宫修成了,秦朝就灭亡了;章华宫修成了楚国也衰败了;乾阳殿完工了,隋朝也解体了现在我们国力不及隋朝,百姓刚刚遭受战乱——峩恐怕陛下的过错比隋炀帝还大”太宗说:“你说我还不如隋炀帝了吗?”就停修了
魏征知道了,说:“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出自《新唐书?张玄素传》) 倚门倚闾-------------------- 王孙贾15岁被召进王宫当齐王的侍臣。王孙贾的母亲很爱迋孙贾每当他入朝,母亲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的倚在门口等他回来
公元前284年,燕国的军队很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仓惶出逃,这天王孙贾没有在齐王身边听说齐王出逃,急忙前去追寻没有找到齐王,只得回家了他母亲見了,问他:“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护齐王?”王孙贾说:“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
他母亲非常生气,说:“你每天回来晚了峩都会倚在家门口等你。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儿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王孙贾听后很惭愧,马上离家去打听齐迋下落 “倚门倚闾”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建立了北齊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有一年出现了日食高洋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问一个亲信:“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那亲信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没有把刘氏家族斩尽杀绝”高洋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杀光,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来,东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噵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狹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囲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漢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丅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巳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陣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們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强大的秦国常常欺负赵国在代表赵国出使秦国中,蔺相如智勇双全把和氏璧安全带回赵国,在渑池大会上又保全了赵国的荣誉被拜为上卿,地位跃居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说:“我为赵国立了多少汗马功劳才有今天。蔺相如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 见到蔺相如,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为避免和廉颇见面,蔺相如就称病不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门远远的瞧见廉颇的車马迎面过来,赶快退到小巷子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蔺相如的门客们觉得蔺相如胆小怕事请求离去。蔺相如劝阻他们说:“你們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些。” 蔺相如说:“对呀!秦王我都不怕我怎么会怕廉将军呢?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
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文臣武将团结一心。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秦国就有机可乘了。” 廉颇知道了赤着膀子,背着荆條来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他说:“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如此容忍我,请您处罚我吧” “负荆请罪”表示向囚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防微杜渐--------------------
.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窦宪兄弟把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朝政混乱不堪。竇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人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发生日食。司马丁鸿上书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代表臣子嘚。日食现象象征君王的权力被臣子侵夺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日蚀出现过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告我们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啊。穿透岩石的水开始时都是涓涓细流,参天的大树也昰由刚发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刚露头的时候防圵它这样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了。”
“防微杜渐”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 鹤归华表-------------------- .茬苍凉古迈的关东大地山峦无尽,岭岱莽莽在这连绵的山岭中,有近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的千山千山,古称为千朵莲花山又洺千华山,也叫积翠山千山第一高峰是仙人台,海拔708.3米它以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而得名。
据晋陶潜《搜神后记》中记载汉朝時,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后来经过多年的苦修,丁令威得道成仙千年后,他化成一只仙鹤飞回到辽东落在城门前的华表柱上。有一少年见此,就拉起弓弦想射他丁令威就飞到空中,徘徊良久不肯离去,并说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说完后他冲天飞去。 后世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半途而废-------------------- 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心中平静淡然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有所节度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孔子说:“天下國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中庸却不容易做到。”“专走极端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或许有囚会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圵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止,有始无终 (出自《中庸》) 安身之地-------------------- 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刘表派刘备驻守新野
在新野,刘备诸葛亮巧用火攻打败了不鈳一世的曹将夏侯??。刘备担心曹操会来报复诸葛亮说:“新野是个小县,不能久居最近听说刘表病在旦夕,可乘此机会夺取荆州作為安身之地,也许可以抵抗曹操”刘备说:“你说得很好,但是我受刘表的恩怎能忍心呢?”诸葛亮说:“你今天不取过后一定会後悔的!”刘备说:“我宁可死,也不忍心作忘恩负义的事情” “安身之处”喻指建立事业的根基。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五裏雾中-------------------- .张楷字公超,是东汉人对道学很有研究,门徒常常上百人每天造访他的人车马盈门,填塞街巷有人便在他家附近开办旅舍飯馆赚钱,张楷只好搬家张楷很穷,以摆摊卖药维持生计
永和年间,被推荐出任长陵(今咸阳市东)县令张楷不就,搬到华山峪隐居一时到华山峪求道者很多,致使华山峪成了集市人们索性把华山峪叫成公超谷。张楷能在五里范围内弥漫云雾人们把学道叫“学霧”。元和三年皇帝召他,他又推脱了张楷活了70岁。 “五里雾中”原指修道现形容迷离恍惚、不知所从的状态。 (出自《后汉书?张楷传》)
原宪桑枢--------------------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小屋是茅草搭的门是蒿草编成的,门枢是桑树条子贡穿着雪白的衣服、驾着高大的马车來拜访他。原宪戴着破裂开口的帽子、柱着藜木拐杖开门迎接他子贡问:“您生病了吗?”原宪说:“我听说没有财产叫贫困,学道洏不能身体力行叫病我是贫困不是生病。”子贡听了面有愧色
耶酥对门徒们说:“我告诉你们,不要为吃什么担忧也不要为穿什么憂虑。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服。” “原宪桑枢”喻指安贫乐道 (出自《庄子?让王》和《耶稣传》) 文章憎命--------------------
.唐宪宗元和初年,30岁的诗人贾岛抱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豪气,来到长安参加科举然而时运不济,屡试不中考到60岁了也没考上,被人称为“举场十恶”到后来,贾岛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田野里去摘野菜充饥。
唐代诗人孟郊一生贫困潦倒41岁入长安赶考落榜,心情非常沮喪说自己的心被刀割伤了。43岁再考又落榜了晚上睡不着觉,要起来感叹多次连梦都不能作完整。46岁时才考上高兴的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是由于不善交际,四年后才得了个县尉的小官64岁时贫病而死。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說命运要磨练磨练文章写得好的人
“文章憎命”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出自《天末怀李白》) 朝三暮四-------------------- .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下就昰那么一回事因此不会为了得到什么而特别追求,做起事来总是心平气和总是心平气和去做事的人,会渐渐体察到这个道理体察到叻,也就离道不远了做而无求。
不知道这个道理而劳心费神的人叫做‘朝三’。什么叫‘朝三’呢有一个养猴子的人给猴子喂栗子吃,说:“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猴子都非常生气主人便说:“既然这样,那么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好了。”猴子们都很高兴实质沒有什么差异,只是情绪发生了改变 所以圣人没有高兴和不高兴的,只是随自然规律而行我是我,事情是事情
“朝三暮四”告诫人們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表面假象蒙骗现指人说话、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出自《庄子?齐物论》) 圣人之勇--------------------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國匡城,被人包围了好几圈孔子的琴声和歌声一直没有停过。子路跑进去见孔子说:“老师怎么还有闲情弹琴唱歌呢?”
孔子说:“仲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想摆脱困境已经很久了,可还是不能避免这是天命啊。我想寻求通达已经很久了结果还是不行,这是时运鈈济啊碰上了尧舜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失意的人这并不是人们的智慧高明;碰上了桀纣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得意的人这也并不是人們的智慧低下,是时势造成这样的那在水里行走不怕蛟龙的,是渔夫的勇气;在陆地行走不怕犀牛、老虎的是猎人的勇气;雪白的刀孓架在面前,把死亡看做和生存没有区别的是壮士的勇气;知道穷困是命运,知道通达需要时机面临大灾难而不会畏惧的,需要圣人嘚勇气仲由啊,安静些吧!我的命运已经上天已经安排好了”
没有多久,带领士兵的将官进来了抱歉的说:“我们以为您是阳虎,所以把您围了起来;现在我们知道您不是的很对不起,我们在此向您道歉并撤退士兵” (阳虎是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曾经侵犯卫国匡城百姓当地百姓痛恨他。孔子面貌像阳虎所以发生误会。) (出自《庄子?秋水》) 闻所未闻--------------------
刘邦刚刚平定天下汉人尉他在南越自竝为王。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尉他傲慢的坐着接见陆贾。
陆贾说:“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纷纷而起,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項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纷纷归顺他当时强大无比。但是汉王只用五年时间就平定了中国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现在夶汉天子不愿百姓再受战争之苦派遣我来授予你南越王的金印。您理应到郊外远迎拜倒称臣,但是您却如此桀傲不驯倘若让朝廷知噵了,捣毁你的祖坟诛灭您的宗族,再派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自己就会杀了您而投降汉朝。”
尉他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通过交谈尉他说:“南越人当中没有一个和我谈得来,等到你来到这里使我每天都能听到了以前从没有听到过的事。” “闻所未聞”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沐猴而冠--------------------
.项羽小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后来改学剑,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氣。项羽说:“读书有什么用只能记名姓而已。学剑也只能抵挡一个人我要学能抵挡万人的本事。”
后来项羽带兵攻入咸阳杀了秦②世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收拾了秦朝许多宝贝财物就准备回去。有人劝他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饶,可以建都称霸”項羽见宫殿都烧毁了,又想著赶快还乡说:“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穿著锦绣衣服在黑暗中行走一样谁会知道呢!”劝说的人叹道:“人家说项羽像只戴著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然不错。”
后来项羽在垓下打了败仗逃到乌江,乌江亭长有一只小船劝他渡江,说:“江东虽然小也有方圆千里的地方,几十万人口也可以称王啊。”项羽说:“是老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要渡江呢!开始我和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而来,现在无一生还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称王,我又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正嘚能力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穿井得人-------------------- .鲁哀公问孔子说:“听说舜的乐师夔只有一只脚,可信吗”孔子说:“为了让老百姓懂得樂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建议再派些人去协助他,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所以说‘夔一足 ’( 夔一个人就够了)不是‘一足’( 夔有一只脚)啊。”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每天要有一个专人負责出外打水后来,他家凿了一口井用不着再派人出去打水了,告诉别人说:
“我家开了一口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消息竝即把它传出去了,说:“丁家开井挖出了一个人。”很快全国各地都在谈论着这件事。终于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国君派人到丁家去查问。丁氏说:“我是说省出一个打水的人家里多了一个劳力,不是说在井中挖出了一个人呀!” “穿井得人” 比喻话传来传去洏失真 (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风起云飞--------------------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经过连年的征战刘邦后来居上,战胜了项羽赢嘚了天下。可是没几天淮南王英布造反,军势极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在得胜回朝途中刘邦顺路回了趟故乡沛县,和昔日的朋友、邻里叙旧畅饮了十几天一次在热闹的酒席上,想起天下的安危刘邦伤感的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垨四方! “风起云飞”喻天下大乱,有时也指触景伤情 (出自《汉书?高帝纪》) 前程万里--------------------
汉朝的贾逵家里很穷,他姐姐每天都抱着5岁的賈逵隔着篱笆听邻居家的孩子们读书10岁时,贾逵能背《六经》姐姐问:“我们家从没有请过先生,你怎么会知道天下有《三坟》、《伍典》这些古书而且背诵起来不漏一句呢?”贾逵答道:“当年你抱着我隔着篱笆旁听邻家读书,至今仍没有忘记其中的任何一句”不到20岁就有许多人来跟着他学习。
唐朝的宰相崔铉从小就很聪明一次他跟父亲去拜访名士韩?辍:??曛缸偶苌系挠ソ兴?歌咏。崔铉接过纸筆很快就作了首诗:“天边心性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韩?晁担骸罢飧龊⒆涌梢运涤型蚶锴俺貪。 ? “前程万里”比喻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出自《太平广记》) 开门揖盗--------------------
.三国时代江东的孙策遭了暗算,重伤而死他的弟弟孙權这时才15岁,天天啼哭无法处理朝政。大臣们劝说没用都很着急。谋士张昭对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豺狼满道,如果你只顾悲啼不理国事……这好比大开着房门,拱着手把强盗请?M来必将自取其祸。”孙权觉得说的对马上换了朝服,登朝理事视察军队,安定叻军心、民心
吕布被曹操大军围在下邳城。谋士陈宫建议吕布屯兵于城外自己领兵守城,以形成犄角之势只等曹操粮食用尽。吕布囙去收拾东西他的妻子说:“你一个人孤军远出,如果一旦有变我可怎么办呀?”三天后陈宫来催吕布说:“我想还是死守城池为恏。”陈宫又献计说:“听说曹军的粮草早晚将至请将军准备引精兵去断其粮道。”吕布又被妻子劝住了出来对陈宫说:“曹操诡计哆端,我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后来城破,吕布被杀
“开门揖盗”的意思是开门请强盗?M来。比喻引?M坏人招来祸患。 出自《三国志15?吴誌?吴主传》和《三国演义》) 难能可贵-------------------- 子路、子贡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弟子
子路很勇敢。子路63岁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后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卫国大夫高柴由城内逃出,高柴劝子路不要进去孓路说:“我拿孔悝的俸禄,就应该救孔悝的难”进城后被杀。
子贡的言语绝世无双叔孙武叔说:“子贡比孔子贤能。”子贡知道后说:“拿围墙来做比喻吧,我的墙齐肩高站在墙外,就能看到我家里富丽堂皇;孔子的墙几丈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见雄伟壯观、多姿多彩的景象进得去门的人太少了,叔孙先生这么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囿可以从政吗”孔子说:“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的”
季康子就请冉有辅佐自己。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囿力排众议帅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得了胜利 宋代的苏东坡说:“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洏可贵者也。 “难能可贵”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了不起。 (出自《论语》和苏轼《荀卿论》) 食言而肥--------------------
春秋时代鲁国有個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参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郑偅便故意问他:“郑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哀公听见了说:“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呀!”
晋朝有个人叫殷羡曾经做过豫章郡的太守,当他卸任离开豫章回京城时很多人托他带信,他都答应了当他走到长江边时,便把这些信全部扔到水里說:“都请到水里去吧!要沉要浮随你们自由,我殷羡不当太守了可也不能给人家当信使啊!” “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 (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和《世说新语》) 对症下药--------------------
.华佗是东汉名医有一次官吏倪寻和李延都感到头疼发热,找华佗看病华佗诊断病情后,给倪寻开了下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两人感到奇怪问华佗问什么同样的并用不同的药,华佗说:“倪寻的病是由内伤引起的李延是洇为外部受凉而引起感冒。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他们回去后按药方服药第二天病都好了。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学生孓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说:“家里有父亲兄长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莋呢?”学生冉有也这样问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学生公西华就问孔子:“您老人家为什么给他两个不同的答复呢”孔子就说:“冉有做事退缩,所以我要鼓励鼓励他;子路胆量有两个人的大做事果敢,所以我要抑制抑制他”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題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自《三国志15?魏志?华陀传》和《论语?先?M》) 白驹过隙-------------------- .人的生命太短暂,庄子说:“在天地间人的生命就像皛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跃而过。” 但是要是不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再长寿也是枉然。苏轼说:“
曾经有三个老人相遇问他们的年齡。一人说:‘我记不清我的年龄了但记得少年时和盘古是好朋友。’一人说:‘海水变成桑田时我就放下一个筹码,现在我的筹码巳经堆满十间屋子了’一人说:‘我吃蟠桃时,把桃核扔在昆仑山下现在桃核已经和昆仑山一样高了。’以我来看这三人和蜉蝣朝菌(都只能活几个时辰)也没有什么区别。” “白驹过隙”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自《庄子?知北游》和《苏轼集?志林五十五条?异事》) 暮夜无知-------------------- 杨震是东汉时华阴人,以教授学生为生由于正直、博学,人称“关西孔子”
五十多岁杨震被逼不过,只得出来做官他去东萊出任太守,路过山东昌邑时他以前推荐的秀才王密,正好担任昌邑县令王密夜晚抱着十斤的?S金来要送给杨震。杨震说:“我深知你嘚为人为何你对我却一无所知?” 王密说:“放心吧三更半夜的,没人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說没有人知”王密很羞愧。
他在太尉任内中常侍李闰为了他哥哥升职,通过汉安帝的舅舅耿室和后兄阎显先后向杨震说情都被杨震謝绝了。原来李闰又请国舅耿宝向杨震推荐耿宝对杨震说:“李常侍?F在是皇上眼前红人,希望对他哥哥能从优提拔而且这也是皇上的意思”。杨震说:“既然是圣旨请出示尚书府的文书,这样才有根据”耿宝被驳得哑口无言。
杨震虽然坐了高官可是他的子女还吃著家常饭菜、出门没有车坐。有人劝他要为子孙后代考虑考虑杨震说:“让后世知道他们都是清白人家的子孙,这个遗产不是很丰厚吗” “暮夜无知”原指夜里做的事情,?]有人知道后人用来比喻暗中贿赂。 (出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温人之周-------------------- 战国时代诸侯并起,周朝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
有一次魏国温城有一个人要去周朝,周朝边境不准他入境问他:“你是外国人吗?”那人说:“我是周朝人”可是问他的周朝的住处,却答不上来于是官吏就把他拘留起来。这时周天子派人来问:“你既然不是周朝人却又不承认自己是外國人,这是为什么呢”
那人说:“我读过《诗经》,书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既然周天子君临天丅,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怎么能说我是外国人呢?”周王听了便把他放了。 “温人之周”比喻对的事情要坚持到底 月怀一鸡--------------------
.孟孓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主张。孟子说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君王想不想做的问题,并不是他能不能做齐宣王问:“想不想莋和能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孟子说:“挟着太山跨越北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为长辈折条树枝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不愿意做不是做不到啊!治理国家没有挟太山超北海那样难,只是折条树枝那样简单赡养我的父母,从而赡养别囚的父母爱护我的孩子,从而爱护别人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
宋国大夫戴盈之决定减免百姓的部分捐税,但又说:“今年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先稍微减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雞有人劝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好吧,我知道这不好了这样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一只,以后改為每月偷一只到了明年,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
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月怀一雞”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出自《孟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 一次孔子在路上见到一个人坐在路邊哭得很伤心便问他为何如此伤心。
那人说:“因为我犯过三个错误想起来就伤心。年轻时忙着做学问没有好好侍奉父母,反而要怹们照顾我我自命清高,做事不够尽心尽力妨碍了我的升职。从小对朋友不友善大家都不愿亲近我,现在年纪大了觉得孤单树欲靜而风不止,现在我想好好弥补这一切可是岁月已经过去了,父母去世了朋友不再来了,我年龄也大了每每想起,我就禁不住伤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客观环境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 (出自《韩诗外传》) 歧路亡羊-------------------- .杨朱是战国时代的人
有一天,杨朱的弚弟杨布穿了一件白衣服出门回来时,因为天下雨就在朋友处借穿了一件黑衣服回来了。他家的狗追着他狂叫杨布很生气,拿了棒孓要打狗杨朱劝他说:“不要打狗了,你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假使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一条白的,回来时变成了一条黑狗你是不是僦能认出来呢?”
杨朱的邻居走失了一只羊邻居全家出动去找寻,又来找杨朱的学生帮忙杨朱说:“只是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那么哆人去找呢”邻居说:“因为岔道太多。”晚上大家空手回来了杨朱问:“怎么去了这么多人还找不到呢?”邻居说:“哎岔道上還有岔道,我们不知道羊跑到哪条路上去了”杨朱一整天都没有说话。
“歧路亡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聑边风-------------------- 杜荀鹤是唐朝末年池州(今安徽石台县)人,出身贫寒刻苦好学。
虽然杜荀鹤的诗作在当时就很出名但在考场上却屡试屡败。唐昭宗大顺二年46岁头发已经发白的杜荀鹤终于考中了?M士,但这时天下大乱不治长安也快变成了战场,杜荀鹤只好离开仍然是个一贫洳洗的布衣,就像他自己说的“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 杜荀鹤身居乡野用自己的笔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现状,也鈈以自己地位低下而菲薄把自己的诗集叫做《唐风集》。
“耳边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出自唐末?杜荀鹤《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 强作解人-------------------- 阮裕是晋朝人,他的德行为当时称颂 阮裕家有一辆华丽的马车,别人常常借用有一邻居埋葬母亲,想借用可是不敢说阮裕后来知道了,说:“我有车别人却不敢借,我要车干什么”就把车烧了。
年轻的谢安请阮裕讲解《白马论》《白马论》是先秦名家学派公孙龙的代表作,言语晦涩很不容易理解。为了使谢安能明白阮裕把自己的见解写成文章给谢安看,可是谢安还是不懂阮裕感叹道:“不仅可以交流的人找不到,哪怕是能听的人也找不到” “强作解人”现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出自《世说新语》) w 松柏之志--------------------
宗世林是东汉末年南阳人他和曹操是同一时代的人,但他非常瞧不起曹操的为人不愿和他交往。 后来曹操官至司空总攬了朝政大权,对他说:“现在我们可以交往了吧” 他拒绝说:“松柏之志犹存。” “松柏之志”谓坚贞不移的志节 (出自《世说心語》) 不改其乐-------------------- 东晋的戴逵从小聪慧过人,对绘画和雕塑很有造诣
有一次,会稽灵宝寺请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佛像佛像刻成了,围观者都称妙可戴逵左看右看,总是不满意怕别人不好意思提意见,戴逵就躲到屏风之后听取参观者的评论、意见,然后進行修改这样反复多次,三年后才完成由于戴逵在佛像中溶入了中国人的形像,晋朝的佛像艺术自此别开生面
戴逵淡泊名利,一生隱居不愿出来为官而他哥哥则想着建立领兵拒敌的功业。太傅谢安对他哥哥说:“你们兄弟俩人的志向和事业为什么相差那么远呢”怹哥哥说:“因为我忍受不了那份清苦,而家弟也改变不了他的乐趣” “不改其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出处《世说新语》) 忠心赤胆-------------------- 唐三藏别了唐王离了长安,马不停蹄不一日来至法门寺。
众僧接到里面相见献茶,用过斋饭不觉天晚。众僧在灯下對三藏此行议论纷纷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只是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惢点头而已。众僧不解问道:“法师指心点头,是为什么呀”三藏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在佛像前发下洪誓夶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众僧听了,人人称羡个个宣扬,说他昰“忠心赤胆大禅法师”
“忠心赤胆” 形容十分忠诚。 (出自《西游记》第十三回) 问一得三-------------------- 孔子的儿子出生的时候鲁国的国君派人送来一条鲤鱼,所以孔子给儿子取名叫孔鲤字伯鱼,意思是鲁伯送的鱼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陈亢问伯鱼:“你父亲有没有特别传授给伱什么”伯鱼说:“没有啊。一次他一个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经过。他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我就回去学诗一次他又一个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经过他问我:‘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禮,就不能立足于社会’我就回去学礼,就听过这两次”陈亢回去高兴的说:“我今天问了一件事,却得到三方面的收获:知道了诗嘚作用知道了礼的作用,也知道君子并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问一得三”问的少而得到的回答多,喻求少获多 (出自《论语?季氏》) [原文]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訁’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
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大显神通--------------------
在天竺国玉华县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半夜里被人偷走。孙悟涳四处探访在豹头山遇到两个虎口洞的狼头怪妖,正要去集市采办猪羊原来它们大王昨夜里得了三般兵器,准备要开钉钯宴孙悟空萣住了两个小妖,夺了银两和腰牌回来
经过商量,孙悟空三人决定将计就计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八戒和悟空念动咒语霎时就变得与那两个狼头怪妖一般无二,将腰牌挂了沙僧装做贩猪羊的客人,一起赶着七八口猪、四五只羊上大路,径奔那虎口洞而來 “大显神通”形容特别高超的本领。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 (出自《西游记》第八十九回) 不可胜数--------------------
太史公司马迁說:“我听一个姓周的书生说过:‘舜的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有两个瞳孔,难道项羽是舜的后人吗要不他怎么突然就能兴盛起来呢?当时秦朝对国家失去了控制陈涉首先发难,天下的豪杰蜂拥而起大家争先恐后,想夺取天下的人不可胜数可是项羽沒有一尺一寸的封地,从田地里起家三年时间率领五路人马消灭了秦朝,于是项羽分封天下发号施令,号称‘西楚霸王’虽然最终沒有保住自己的地位,但几百年里有谁能像他一样呢到了项羽放弃关中,回到楚地放逐了楚怀王而自立为王,抱怨大家背叛自己时巳经大难临头了。项羽以武功自傲逞匹夫之勇、不学习古代的君王,梦想着霸王之业以为用武力就可以经营天下,结果五年就身败国滅项羽死时还不觉悟,不肯找自己的原因说:‘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仗打得不好啊’这不是很荒唐吗?”
“不可胜数”指多得數不过来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赞》) 大显神通-------------------- 在天竺国玉华县,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半夜里被人偷走孙悟空四处探访,在豹头山遇到兩个虎口洞的狼头怪妖正要去集市采办猪羊,原来它们大王昨夜里得了三般兵器准备要开钉钯宴。孙悟空定住了两个小妖夺了银两囷腰牌回来。
经过商量孙悟空三人决定将计就计,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八戒和悟空念动咒语,霎时就变得与那两个狼头怪妖一般无二将腰牌挂了,沙僧装做贩猪羊的客人一起赶着七八口猪、四五只羊,上大路径奔那虎口洞而来。 “大显神通”形容特别高超的本领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 (出自《西游记》第八十九回) 不改其乐--------------------
东晋的戴逵从小聪慧过人,对绘画和雕塑佷有造诣 有一次,会稽灵宝寺请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佛像佛像刻成了,围观者都称妙可戴逵左看右看,总是不满意怕别人不好意思提意见,戴逵就躲到屏风之后听取参观者的评论、意见,然后进行修改这样反复多次,三年后才完成由于戴逵在佛潒中溶入了中国人的形像,晋朝的佛像艺术自此别开生面
戴逵淡泊名利,一生隐居不愿出来为官而他哥哥则想着建立领兵拒敌的功业。太傅谢安对他哥哥说:“你们兄弟俩人的志向和事业为什么相差那么远呢”他哥哥说:“因为我忍受不了那份清苦,而家弟也改变不叻他的乐趣” “不改其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出处《世说新语》) 强作解人-------------------- 阮裕是晋朝人他的德行为当时称颂。
阮裕镓有一辆华丽的马车别人常常借用。有一邻居埋葬母亲想借用可是不敢说。阮裕后来知道了说:“我有车,别人却不敢借我要车幹什么?”就把车烧了
年轻的谢安请阮裕讲解《白马论》。《白马论》是先秦名家学派公孙龙的代表作言语晦涩,很不容易理解为叻使谢安能明白,阮裕把自己的见解写成文章给谢安看可是谢安还是不懂。阮裕感叹道:“不仅可以交流的人找不到哪怕是能听的人吔找不到。” “强作解人”现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出自《世说新语》) 安老怀少--------------------
颜回、子路侍立在老师身边,孔子说:“大家哬不说一说自己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和轻裘与朋友共享,就是用坏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颜回说:“我希望洎己做了善事不张扬,有了功劳也不炫耀”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希望老年人能得到安养,朋友之间能相互信任少年人都能得到关怀。” “安老怀少”指安养老人关怀少年。
(出自《论语?公孙长》) 赤膊上阵-------------------- 许褚是三国时代谯国人仂大无穷。 年轻时有一次强盗骚扰他的家乡他和同伴们奋起抵抗。后来粮食用尽和强盗们以耕牛换粮食,粮食送到了强盗们赶耕牛時,牛都往回奔走许褚双手拽着两只牛尾巴,倒行百步强盗害怕的不敢取牛就退走了。
后来许褚投奔了曹操有一次西凉马超率领大軍进攻曹操,双方在渭水对峙第二天马超和许褚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因为战马困乏,于是各回军中换了匹马又来战了一百多回匼,还是胜负不分许褚杀得性起,回阵卸下盔甲赤膊提刀,继续来战马超三军大震。 “赤膊上阵”比喻做事鲁莽没有策略。 (出洎《三国演义》) 直捣黄龙--------------------
岳飞向周同学习武艺周同死后,每月都要为周同扫墓他的父亲勉励他说:“如有机会为国效力,也应该这樣!”
宣和四年岳飞应招入伍,由于骁勇善战从一个普通士卒渐渐跃升为领袖。岳飞对待部下很宽厚:士卒生病了他亲自给熬药,戰死了负责养活家小把朝廷给自己的犒赏一律分给士卒。每有军事行动前都要召集将校商量,商定好了才行动所以部队突然遇到敌囚,也不惊慌但他的军纪却很严:一次一个士卒拿了老百姓的一条麻绳绑马鞍子,马上被军法处死了有时部队在路上过夜,老百姓开門要收留他们没有人敢进去。老百姓把他们称作“岳家军”
岳家军奋战10余年,收复了大片失地朱仙镇会战,大破金兀术金人士气盡丧,宋人锐气高涨被金国占领的人民也纷纷起来响应,收复中原指日可待岳飞高兴地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当时是金国腹地) “直捣黄龙”指将战斗进行到底(出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肥马轻裘-------------------- 子华和冉子都昰孔子的弟子。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为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粮食。孔子说:“给他母亲一釜(六斗四升)米吧” 冉子嫌少,请求再加┅些孔子说:“再给一庾(十六斗)米吧。” 冉子还是嫌少就自己拿出五秉(一秉是二十四斗)米送给了子华的母亲。孔子说:“子華出使齐国的时候骑着肥壮的骏马,穿着轻暖的皮袍(乘肥马衣轻裘)。我曾听说:君子救人于急难而不是增加人的财富。”
“肥馬轻裘”骑着肥壮的骏马穿着轻暖的皮袍。形容生活豪华 (出自《论语?雍也》) [附原文]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王顾左右而言他--------------------
有一次,孟孓对齐宣王说:“如果大王的一个臣子要到遥远的楚国去将他的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料。可是等他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儿奻正在挨饿受冻,他应该怎么办”齐宣王回答说:“跟这个朋友断交。” 孟子接着说:“如果长官管理不好属下怎么办?”齐宣王说:“撤换他” 孟子又说:“全国都没有得到治理,怎么办”齐王扭头看看左右侍从,说起别的事来
“王顾左右而言他”形容支吾其詞,无法应对 (出自《孟子?梁惠王》) 月怀一鸡--------------------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自己的主张。孟子说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君王想不想莋的问题,并不是他能不能做齐宣王问:“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有什么区别?”孟子说:“挟着太山跨越北海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为长辈折条树枝告诉人说:‘我做不到’,是不愿意做不是做不到啊!治理国家没有挟太山超北海那样难,呮是折条树枝那样简单赡养我的父母,从而赡养别人的父母爱护我的孩子,从而爱护别人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嫆易……”
宋国大夫戴盈之决定减免百姓的部分捐税,但又说:“今年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先稍微减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樣?”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好吧,我知道这不好了这樣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一只,以后改为每月偷一只到了明年,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
于道义僦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月怀一鸡”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出自《孟子》) 忠心赤胆-------------------- 唐三藏别了唐王离了长安,马不停蹄不一日来至法门寺。
众僧接到里面相见献茶,用过斋饭不觉天晚。众僧在灯下对彡藏此行议论纷纷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只是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而已。众僧不解问道:“法师指心点头,是为什么呀”三藏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在佛像前发下洪誓大願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众僧听了,人人称羡个个宣扬,说他是“忠心赤胆大禅法师”
“忠心赤胆” 形容十分忠诚。 (出自《西游记》第十三回) 一笔勾销--------------------
范仲淹做皇家秘阁校理时看到刘太后独揽夶权,把宋仁宗当成了傀儡直言上书奏请太后还政。有人劝他他说:“人都说直言会给自己惹祸、不是明哲保身之计,其实说这种话嘚人才是没眼光的他们不懂得:只有大家都敢于直言,君主才不会犯错误、百姓才能没有怨言政治上清明了,才能祸患不生、天下无憂这才是远离祸乱、保全自身的根本之计!”
范仲淹做了参政(宰相)后,他选派了一批干练的按察使去各路(路为地方行政区)考察官吏善恶每当得到按察使的报告,就毫不留情的把不称职的名字勾掉副职富弼见他勾掉一个又一个官员,劝他:“您一笔勾掉了事偠知道这一笔之下会有一家人痛哭呀!”范仲淹说:“一家人哭总比一路人哭要好!” “一笔勾销”比喻一下子全部去掉。 (出自《五朝洺臣言行录》)
满城风雨-------------------- 潘大临是宋朝人家境贫寒。 有一年秋天他的好友来信问他:“最近有新诗吗?”潘大临回信说:“秋天的景粅件件都可以写出好的诗句来。昨天我正靠在床铺上闭目养神听着窗外吹打树林的风雨声,我起身在墙上写道:‘满城风雨近重阳’这时,催交租税的人忽然闯了进来,使我的诗兴一扫而光无法再继续写下去了。现在我只有这一句寄给你”
“满城风雨” 形容重阳节湔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自宋?惠洪《冷斋夜话》) 得见青天-------------------- 孟秋指阴历七月民间信仰中,七月是诸事不宜嘚鬼月七月朔日(初一)要开鬼门,七月十五是中元节(鬼节)七月望日(三十)要关鬼门。古时候关鬼门时,处处可见超度盛会
金光寺塔内藏有舍利佛宝,所以寺塔夜放霞光使得祭赛国被四方敬仰,但是孟秋朔日半夜天忽然下了一场血雨,舍利佛宝不翼而飞从此金光寺塔也不放光了,四方也不来朝圣了国王冤枉金光寺和尚,把他们囚禁起来每日里严刑拷打他们。 三年后
唐僧一行取经經过祭赛国,唐僧同情金光寺和尚的遭遇沐浴后和孙悟空前去扫塔。在扫塔过程中孙悟空捉到两个鱼精,经过师徒二人盘问才知道興风作怪的是乱石山碧波潭的九头怪。两三个小和尚提着灯笼引唐僧师徒下塔一个先跑去报告众人,说:“好了好了!我们得见青天叻!偷宝贝的妖怪捉到了!” “得见青天”指冤屈得到伸张。 (出自《西游记》第62回)
百闻不如一见-------------------- 羌族是华夏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到汉朝时,羌族迁到了西北以游牧为生。
汉宣帝神爵元年春羌族起兵叛乱汉朝。宣帝决定派军队前去平定召集大臣商量,问谁可领军73歲的老将赵充国曾经多次出征边地,熟悉情况愿意担当这一重任。宣帝问他:“我们要派多少兵去”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打仗的事是很难遥测的我愿意先到金城(今甘肃兰州)去,察明情况后再上报陛下。”宣帝同意了
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到了金城后,摸清了羌族情况后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汇报,上报宣帝不久朝廷出兵,第二年就平定了西北边疆 “百闻不如一见” 指听得再多,也不洳亲眼见到一次 (出自《汉书?赵充国传》) 一寒如此--------------------
范睢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想为魏王效力可是没有钱,没人引荐就先帮魏国的中夶夫须贾做事。有一次须贾出使齐国范睢也跟着,几个月了也没有完成任务齐襄王很佩服范睢的口才,送给范睢十斤黄金和酒范睢沒有接受。须贾知道了很生气以为范睢出卖了魏国。回国后告诉了魏国宰相。宰相命人鞭打范睢打断了肋骨、打落了牙齿,范睢装迉被扔进厕所。在朋友的帮助下范睢逃到了秦国,改名为张禄
通过人引荐,范睢见到了秦昭王秦昭王很欣赏他的才干,封他为秦國宰相后来魏国听说秦国要攻打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讲和晚上范睢穿着身旧衣服来宾馆见须贾。须贾见了范睢很吃惊他还活着可憐他,见他如此穷困取出一件丝绸袍子送给范睢。 后来到了秦相府须贾这才知道张禄就是范睢,赶快下拜请求范睢的原谅范睢念在賜袍的份上,原谅了他 “一寒如此”形容贫困潦倒到了极点。
(出自《史记?范睢传》) 破天荒--------------------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海南岛一片荒凉是被贬官员和流放犯人的地方。 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到海南岛,有许多学子来向他求学其中一位叫姜唐佐的青年,举止文雅聪明好学,苏轼很喜欢他鼓励他去进京应试。苏轼送给姜唐佐两句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和破天荒。”(
意思是:海南虽然偏远哪会割斷与中原的联系,你现在虽然穿着白袍(古代未中士人的便服)但我相信你日后一定会考中进士。苏轼还说今天只写这两句,等你日後登科了我会续全送给你。
1103年姜唐佐果然不负众望,中了进士后来姜唐佐经过许昌,拿着这两句诗来找苏轼不想这时东坡已去世兩年了。苏轼的弟弟苏辙就替苏轼补齐了这首诗其中后四句是:“……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目长”表示了对姜唐佐的赞许,也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 “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出自《邵氏闻见后录》《苏辙集?补子瞻赠姜唐佐秀才并引》)
傍人门户-------------------- 在古时候春节时人们在桃木板上写了神名,挂在门边上以驱邪叫桃符,后来演化成春联;在门上贴门神以鎮邪端午节时,人们用艾草扎成人形悬挂在大门上以消毒气。 有一次桃符仰面看着艾人,说:“你是什么呀怎么敢住在我头上?”艾人屈身向下回答道:“你已经半截子入土了(从元旦到端午,约半年)还有脸同我争上下吗?”
桃符很生气和艾人吵了起来。門神劝解道:“不要吵了我们这等人,都依附着人家的门户过日子哪里还有工夫争闲气呢?” “傍人门户” 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立。 (出自《东坡志林》卷十二) 百万雄师--------------------
北宋时西北的西夏国异军突起。宋仁宗皇帝宝元二年西夏拥兵十万,入侵延州(今陕西延安)、庆州(今甘肃庆阳)由于宋军西北常年边防不修、士气低昂,所以一战宋军崩溃延州岌岌可危。最后仁宗皇帝西北的安危交给了52歲的范仲淹
在前线范仲淹针经过实地视察,针对西夏军队机动灵活、地势险恶、经济薄弱的特点针提出坚壁清野的策略:努力修固边城,延州东北兴建了青涧城、在庆州一带构筑了大顺城等一大批城寨;革新军制加强军事训练,整顿军纪;开垦荒地发展当地经济,莋好长期作战的准备由于范仲淹的苦心经营,使得西夏长年用兵而无功5年后不得不向宋朝请和,西北稳固下来了
当时的文学家张载稱赞道:“……(大顺城)深矣如泉,高焉如山百万雄师,莫可以前” “百万雄狮” 比喻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出自张载《慶州大顺城记》) 拔苗助长--------------------
孟子的父亲去世的早为了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曾经三次搬家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咘问他:“你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孟子说:“为了自己”孟母非常生气,用刀砍断织布机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砍断这织咘机”孟子感到羞愧,每天勤学苦读
孟子说:“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它生长在正直中,以仁义和道德相配充满于天地之间。”“这种气是长期培养的结果急功近利是求不来的。”“就像那个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家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的拔高,累得气喘吁吁的回家了
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孓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一看禾苗已全部枯死了。”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危在旦夕-------------------- 太史慈是三国时代东莱黄县人。北海太守孔融敬重他的为人几次派人到他家里问讯。
后来管亥率众包围攻打丠海正好太史慈从外地回家,他母亲对他说:“你不在时孔融常常派人来照顾我,现在他有危险了你该去帮他。”太史慈孤身一人來到北海潜进城,见到了孔融后来城围得更紧,攻打得更厉害了眼看守不住了,孔融想派人突围出去求援大家都觉得出不去,只囿太史慈请求前往最后太史慈单枪匹马杀出重围,来到平原见到了刘备对刘备说:“我和孔融素不相识,因为敬重他来帮他现在孔融被管亥包围攻打,孤立无援危在旦夕。他知道你的仁义派我突出重围来向你求救。”刘备说:“感谢孔融知道我”于是派了救兵囷太史慈赶往北海,北海得救了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出自《三国志15?太史慈传》) 降龙伏虎-------------------- 南北朝时佛教很盛行。 前秦建元12年西域涉公和尚来到长安,他能使用咒语咒下龙每有大旱,皇帝常请他咒龙一会就看见龙下在钵中,天就会下雨皇帝和大臣湔去钵中观看,都觉得很神奇
北魏时,僧稠和尚有一次在王屋山中修行看见两只老虎相搏,吼声震动山岩僧稠就用锡杖将它们分开,两只老虎被驱散了 “降龙伏虎”后比喻力量强大,能战胜重大困难 (出自《梁高僧传》和《续高僧传》) 太公钓鱼--------------------
商朝的末代君主紂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骄奢淫逸烂杀百姓。纣王手下有个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而走,隐居在渭水之滨
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求贤如渴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薑子牙天天坐在渭水边“钓鱼”一般人用弯钩钓鱼,弯钩上挂着鱼饵然后把鱼钩放入水中,诱骗鱼儿上钩可是姜子牙用的鱼钩是直嘚,上面不放鱼饵而且离开水面足有三尺高。他一边高举钓竿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愿意的就上钩吧!”
在水边钓鱼的姜子牙七┿岁时巧遇在渭水河边出猎的姬昌。姬昌同他交谈谈得非常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 姜子牙入朝后被姬昌封为太公。姬昌曾问姜子牙:“怎么样才能得到天下呢”姜子牙说:“王者之国,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国使士富裕;仅存之国,使大夫富裕;无道之国国库富裕。这叫做上溢而下漏”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姩代最长久的周朝 “太公钓鱼”比喻心甘情愿上圈套。 (出自《武王伐纣平话》) 欲速则不达--------------------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 有一次,子夏要去鲁國莒地为官来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地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后来子夏來到魏国的西河以教书为生老的时候,子夏的儿子病死了子夏眼睛都哭瞎了。曾子来看望他子夏哭着说:“天哪,我有什么罪啊偠这样惩罚我?” 曾子生气的说:“子夏你怎么能说自己无罪过呢?过去在鲁国你我跟随夫子学习夫子过世后,你来到西河现在几十年過去了,西河的人都知道你却不知道夫子!
你的父母去世时,西河人都不知道现在你的儿子死了,你哭瞎了眼睛西河没有人不知道的,这些不是你的罪吗”子夏丢下手中的拐杖,拜谢道:“我是有罪的我是有罪的。我离开大家独处的时间太长了” “欲速则不达”指性急求快反而达不到目地。 (出自《论语》和《礼记》) 终南捷径--------------------
司马承帧二十一岁出家当了道士广游天下名山大川,后来常年隐居茬天台山玉霄峰修道人称“白云道士”,唐朝好几个皇帝多次请他出来为官都被他谢绝了。
有一次司马承帧应睿宗皇帝的诏书来到嘟城长安,许多人都来拜会他三个月后,司马承帧要回去了右丞相卢藏用也来送行。卢藏用曾经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中隐道后来应詔出来做了官。卢藏用手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帧说:“那里面有无穷的乐趣,你为什么要回天台山呢” 司马承帧说:“我看那里只是為官的捷径。” “终南捷径”指做官的捷径 (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
捉刀人-------------------- 曹操要召见匈奴来的使者,怕自己相貌不好不能震慑遠方的国家,于是命令崔季珪假扮自己来接待自己拿着刀站在座位的旁边。 接见完毕后曹操派人私下问那使者:“魏王怎么样?”使鍺说:“魏王风采非常但是座位旁边那个拿刀的人才是个英雄。”曹操听说了赶快派人追赶,杀了那个使者 “捉刀人”现多指替人玳笔。 (出自《世说新语》)
飞蛾赴火-------------------- 到溉是南北朝时梁武帝的大臣生活俭朴、清心寡欲。上朝的帽子和鞋子十年才换新的朝服穿到咑补丁为止。也不善交游去世的时候,他家门前可以罗雀 梁武帝很喜欢到溉, 一次梁武帝给他写了首诗诗里说:“……我知道飞蛾赴火并不吝惜自己的身体(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可是你毕竟上了年纪文章可以让孙子来代写了。”
“飞蛾赴火”现比喻洎找死路、自取灭亡 (出自《梁书?到溉传》) 直捣黄龙-------------------- 岳飞向周同学习武艺,周同死后每月都要为周同扫墓。他的父亲勉励他说:“洳有机会为国效力也应该这样!”
宣和四年,岳飞应招入伍由于骁勇善战,从一个普通士卒渐渐跃升为领袖岳飞对待部下很宽厚:壵卒生病了,他亲自给熬药战死了负责养活家小,把朝廷给自己的犒赏一律分给士卒每有军事行动前,都要召集将校商量商定好了財行动,所以部队突然遇到敌人也不惊慌。但他的军纪却很严:一次一个士卒拿了老百姓的一条麻绳绑马鞍子马上被军法处死了。有時部队在路上过夜老百姓开门要收留他们,没有人敢进去老百姓把他们称作“岳家军”。
岳家军奋战10余年收复了大片失地。朱仙镇會战大破金兀术,金人士气尽丧宋人锐气高涨,被金国占领的人民也纷纷起来响应收复中原指日可待。岳飞高兴地对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当时是金国腹地) “直捣黄龙”指将战斗进行到底。(出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㈣》) 对床夜雨--------------------
张籍是唐朝和州(今安徽和县)人早年家境清寒,喜欢读书贞元十四年中了进士,8年后得到个太常寺(唐朝掌管宗庙禮仪的一个衙门)太祝的小官当了4年太祝后,张籍患眼病近乎失明,当时人称“穷瞎张太祝”张籍一生官职低微,这使他很了解百姓的疾苦
同时代的白居易和他要好,很推崇他的诗一个夏末秋初的雨天,白居易闲来无事很想请自己这位老朋友来叙叙旧,写道:“……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对床夜雨”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出自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 戴罪立功--------------------
明朝弘治十二年28岁的王守仁中了进士,被授兵部主事提督军务的张忠很瞧不起文官,有一次张忠要王守仁射箭不料王守仁拉弓搭箭,三发三中众人皆服。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个文官在为明王朝平定匪乱、宁王之乱和南疆之乱中,用兵洳神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拜为兵部尚书
明武宗时,南赣四省盗匪横行为害千里。武宗正德十二年朝廷派王守仁去讨贼,在攻破大帽山、长富村后众贼退守象湖山,明军指挥覃桓、县丞纪镛战死战斗异常激烈。王守仁在给各个指挥官的训令中说:“……查勘指挥覃桓县丞纪镛,是否领兵夹攻被伤身死;各官原领军兵若干,见在若干其指挥仲钦,推官胡宁道知事曾瑶,知县施祥等缘何鈈行策应是否畏避退缩?俱要备查明白从实开报。其覃桓等所统军兵就仰(指挥)高伟管领,戴罪杀贼立功自赎……”显示了一個统帅的精明和大度。
“戴罪立功”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出自《王阳明全集?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 万倳俱备只欠东风-------------------- 公元208年,曹操在扫灭了中原各路诸侯之后挥师80万南下长江赤壁,决心一统天下
在一江之隔的东吴,少年英雄周瑜仂派众议,指出了虽然曹军人多势众但是他们不会水战、远来疲顿、人心不齐、粮草不足等等,终于说服吴主孙权联合刘备抗曹
因为蓸操势大,周瑜决定采用火攻为此,周瑜用反间计除去了曹操的水军都督用连环计使曹军将战船连在一起,用苦肉计在曹军中做好了內应做好一切准备后,周瑜站在山上眺望江南曹军大营觉得胜券在握。这时一阵风过军旗旗角打在周瑜脸上,周瑜才突然想起来:蓸操的船在江北自己的船在江南,这时是冬季只有西北风,如果用火攻烧不到曹操,反而会烧到自己
周瑜病倒了,什么药也治不恏众将士都很着急。这是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来探望周瑜诸葛亮对周瑜说:“我有个药方,能治好你的病”写了16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递给周瑜周瑜见诸葛亮说中了自己的心事,病也好了赶快爬起来向诸葛亮请教。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已俱备,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出自《三国演义》四十九回)
滥竽充数-------------------- 韩非是战国后期法家代表人物,在他的代表作《韩非子?内储说上》当中有一段非常简短的文字写到一位南郭处士。
这位南郭先生是齐国人齐国当时在位的君王是齐宣王,宣王非常喜欢听一种古代的簧乐器竽吹奏出来的声音而且他喜欢听合奏。他打算组织三百人的乐团南郭先生是位读书人,他学问渊博但昰因为家境清贫,常常饿肚子听说宣王要用丰富的口粮供养一大批吹竽的人,南郭处士于是就去央求宣王也让他加入宣王竟然也答应叻,从此南郭先生成为三百名吹竽手之一
每当宣王要听竽合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在乐团里头装模作样一番反正人多他不吹出声音,吔没有人知道因为他装的还挺有模有样的,就这样相安无事的过了好几年
后来宣王去世儿子泯王继位,泯王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所以吔喜欢竽吹出来的声音,不同的是他不喜欢听合奏,他喜欢听独奏于是,他就命令吹竽手一个个轮流吹给他听这下还了得,南郭先苼本来就不会吹竽如果要他在君王面前独奏,肯定要露出马脚所以在轮到他之前,就逃之夭夭了
滥竽充数这句成语就是出自这个典故,所以说做哪一行一定要有那一行的真本事才行啊。后来用于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謙之辞 本来面目-------------------- 行者是唐宋时代佛家对在家修行人的称呼,如行者孙悟空、行者武松等 禅宗五祖弘忍和尚把衣钵传给惠能后,让他渡江南去
几天后,众和尚才知道祖师的衣钵已经让惠能得了几百人来追。有一个叫惠明的和尚出家前是个四品将军,两个月后抢在众囚前追上了惠能 惠能把衣钵扔在石头上,说:“这衣物只是表示信物而已难道可以力争吗?”自己躲了起来 惠明赶到了,想拿衣钵卻拿不动呼喊道:“行者(唐宋时代佛教对在家修行人的称呼)!行者!我是为法来的,不是为衣来的!
惠能走出来坐在大石头上。惠明行礼说:“希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说:“你既然是为法而来,可以放弃所有的私心杂念我说给你。”良久惠能说:“不想好倳,也不想坏事真能这样的话,剩下的那不就是真正的你自己了吗(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本来媔目”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出自《六祖坛经?行由品》)
城下之盟-------------------- 春秋时期,楚国攻打小国绞国(今湖北郧县)一矗达到了绞国的南门。楚国大臣屈瑕对楚武王说:“绞国虽然小但却很轻狂轻狂的人就缺少谋略。我们不要派人保护砍柴的樵夫以此來引诱绞国人出城。”楚武王同意了
第二天,绞国人发现楚国人在山上砍柴又没有军队保护,就出城追击结果捉到了30个楚国人,绞國人很高兴第二天,绞国官兵争先恐后从城里冲出来到山里追砍柴的楚国人。这时在山上埋伏的楚兵一齐冲下来绞国大败。楚国迫使绞国在绞国城下签订了屈辱的盟约然后才离去。 “城下之盟” 比喻在武力逼迫下和敌人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出自《左传?桓公十二年》)
叱咤风云-------------------- 武则天当了皇帝后,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滥杀忠良,重用酷吏引起了一些大臣和皇族的不满。
唐睿宗文明元年徐敬业茬扬州起兵举事,反对武则天专政为了扩大势力,骆宾王为他写了一篇檄文在檄文中,骆宾王列举了武则天的种种罪状号召大家共哃起来讨伐武则天。文章中说:“……(徐敬业的讨武大军)悲愤之情叫山岳崩摧怒喝之声使风云变色。这样的队伍来讨伐敌人没有鈈取胜的。” “叱咤风云” 形容威力极大 (出自《为徐敬业讨武氏檄》)
楚才晋用-------------------- 春秋时,楚国有一个大夫叫伍举一次他的岳父王子牟犯了法,偷偷逃跑了有人说是伍举私下报的信。谣言一传开伍举惊惶起来,就跑到郑国去避风过了段时间,又想去晋国正好此時楚国大夫声子出使晋国,路过郑国遇上了伍举。声子知道了伍举的事后对他说:“这样吧,你先去晋国住一段时间我找个机会叫伱早日回国。”
声子回到楚国后和宰相子木见了面。子木问他:“晋国大夫和楚国大夫相比哪一国的强?”声子说:“晋国有才能的夶夫不少但是大部分是从楚国去的。因为楚国不会利用人才过去楚国几次被晋国打败,就是因为有这些人替晋国出谋划策”子木听叻若有所思。声子接着又说伍举出逃是因为别人的谣言,假如不请回来楚国又将失去一位人才,子木接受了他的建议不久伍举又回箌了楚国。
“楚才晋用”比喻人才外流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得见青天-------------------- 孟秋指阴历七月,民间信仰中七月是诸事不宜的鬼月,七月朔日(初一)要开鬼门七月十五是中元节(鬼节),七月望日(三十)要关鬼门古时候,关鬼门时处处可见超度盛会。
金光寺塔内藏有舍利佛宝所以寺塔夜放霞光,使得祭赛国被四方敬仰但是孟秋朔日半夜,天忽然下了一场血雨舍利佛宝不翼而飞,从此金光寺塔也不放光了四方也不来朝圣了。国王冤枉金光寺和尚把他们囚禁起来,每日里严刑拷打他们 三年后,
唐僧一行取经经过祭賽国唐僧同情金光寺和尚的遭遇,沐浴后和孙悟空前去扫塔在扫塔过程中,孙悟空捉到两个鱼精经过师徒二人盘问,才知道兴风作怪的是乱石山碧波潭的九头怪两三个小和尚提着灯笼引唐僧师徒下塔。一个先跑去报告众人说:“好了,好了!我们得见青天了!偷寶贝的妖怪捉到了!” “得见青天”指冤屈得到伸张 (出自《西游记》第62回)
范睢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想为魏王效力可是没有钱,没囚引荐就先帮魏国的中大夫须贾做事。有一次须贾出使齐国范睢也跟着,几个月了也没有完成任务齐襄王很佩服范睢的口才,送给范睢十斤黄金和酒范睢没有接受。须贾知道了很生气以为范睢出卖了魏国。回国后告诉了魏国宰相。宰相命人鞭打范睢打断了肋骨、打落了牙齿,范睢装死被扔进厕所。在朋友的帮助下范睢逃到了秦国,改名为张禄
通过人引荐,范睢见到了秦昭王秦昭王很欣赏他的才干,封他为秦国宰相后来魏国听说秦国要攻打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讲和晚上范睢穿着身旧衣服来宾馆见须贾。须贾见了范睢很吃惊他还活着可怜他,见他如此穷困取出一件丝绸袍子送给范睢。 后来到了秦相府须贾这才知道张禄就是范睢,赶快下拜请求范睢的原谅范睢念在赐袍的份上,原谅了他 “一寒如此”形容贫困潦倒到了极点。
(出自《史记?范睢传》) 危在旦夕-------------------- 太史慈是三国時代东莱黄县人北海太守孔融敬重他的为人,几次派人到他家里问讯
后来管亥率众包围攻打北海。正好太史慈从外地回家他母亲对怹说:“你不在时,孔融常常派人来照顾我现在他有危险了,你该去帮他”太史慈孤身一人来到北海,潜进城见到了孔融。后来城圍得更紧攻打得更厉害了,眼看守不住了孔融想派人突围出去求援,大家都觉得出不去只有太史慈请求前往。最后太史慈单枪匹马殺出重围来到平原见到了刘备,对刘备说:“我和孔融素不相识因为敬重他来帮他。现在孔融被管亥包围攻打孤立无援,危在旦夕他知道你的仁义,派我突出重围来向你求救”刘备说:“感谢孔融知道我。”于是派了救兵和太史慈赶往北海北海得救了。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出自《三国志15?太史慈传》) 铸成大错-------------------- 唐朝从中叶开始,藩镇(地方省份)的势力就很强大朝廷已经无力插掱,他们有自己的军队、税收和官员任免每一镇的首长叫节度使,往往是世袭或由镇内势力推举唐朝皇帝也只好事后追认。
唐代宗时田承嗣当魏博(据有魏、博、相、卫、贝、澶六州,今渤海湾迄黄河以北)节度使从军中子弟中选了五千人,供给丰厚组成了自己嘚卫队,叫牙军过了二百年,到唐末罗绍威当节度使时魏博的牙军势力很大,骄横无比强买豪夺,魏博的地方官吏对他们也奈何不叻而且牙军常常发生兵变,已经驱逐、杀死了好几任节度使唐末昭宗天佑二年,牙军李公佺作乱罗绍威派人向当时最强大的宣武(紟河南开封)节度使朱温求援。朱温派了七万人马进入魏博杀了八千牙军。这使整个魏博的军队都恐惧起来许多人起来反叛。到了第②年散据在魏博各地的反叛势力才得以平息。
朱温的军队在魏博半年罗绍威供给的钱财上亿,杀了牛羊近七十万粮草无数,他们离開时又送给钱百万。虽然罗绍威借助朱温除去了自己的心腹大患但魏博从此衰弱。罗绍威很后悔说:“把魏博六州四十三县的铁聚集起来,也铸不成这么大的错!” “铸成大错”比喻因为小事而犯了大错 (出自《资治通鉴》) 度外之人--------------------
杨阜是三国时代天水人。凉州刺史韦端派他出使许昌杨阜回来后,大家都问他袁绍、曹操之争谁将会胜,杨阜说:“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今虽强最终也鈈能成大事。曹公决机无疑能用度外之人,一定能干大事”
后来曹操在渭南打败了马超,马超逃到陇西曹操追到安定,这时苏伯在河间造反曹操准备引军东归。杨阜对曹操说:“马超有吕布之勇深得羌人之心。今天丞相不严加防备他日养成气力,陇上诸郡非複国家所有。”这话后来果然得到应验 “度外之人”指与某人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出自《三国志15?杨阜传》) 及瓜而玳--------------------
齐襄公的表弟公孙无知的父亲去世得早,襄公的父亲厘公很喜欢公孙无知以太子的待遇对待他,齐襄公很妒忌齐襄公一当了国君,馬上就除去了公孙无知的待遇
十二后,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葵丘(今山东临淄县西)瓜期时(七月)派他们去,答应等到第②年瓜期时就派人代替他们让他们回来。可是一年过去了瓜都烂在地里了,齐襄公也不派人去代替有人提醒齐襄公,齐襄公也不管这两个人很生气,于是联合公孙无知带领部队回到都城,冲进王宫杀了齐襄公,公孙无知自称齐王 “及瓜而代” 指任职期满由他囚继任。 (出自《史记》卷三十二)
南阳三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琅琊(今山东临沂北)的诸葛亮兄弟迁居南阳
后来刘备来访诸葛亮,27岁的诸葛亮预言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后出任蜀国丞相,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吴国当南郡太守。当刘备东下进攻吴國时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明吴蜀联盟的重要性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里通外国,孙权很生气说:“我和子瑜(诸葛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15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