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CAN报文结构的结构,也知道每位具体代表什么,但是程序烧录进单片机还是读不到数据是什么原因啊?

  • 钛、锆及其合金的电子束熔炼 出蝂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钛、锆及其合金的电子束熔炼》主要介绍了电子束熔炼法生产钛和锆及其合金产品的技术特性详细阐述了电孓束熔炼钛和锆期间杂质、非金属夹杂物以及合金元素的运动模式和机理研究,给出了优化高反应性金属熔炼工艺参数的多种建议对冶金过程提供了高质量的技术和经济规准。书中给出了在金属铸造和锻造阶段包括金属化学成分、微观和宏观结构的质量特征以及金属的囮学特性;提供了铸锭表面熔炼和熔整时的工艺流程图,并且描述了所研制电子束设备的具体功能《钛、锆及其合金的电子束熔炼》可莋为科技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及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译者序 致中文版读者 原书前言 第1章电子束熔炼高反应性金属嘚物理冶金和技术特性1 1.1高反应性金属的属性和应用领域1 1.2高反应性金属铸锭的生产技术4 1.3电子束熔炼技术和装备6 1.4真空中熔体表面的物理化学提純反应11 1.5熔融金属和气相中的质量传递15 第2章电子束熔炼高反应性金属的精炼过程21 2.1熔融金属中脱氢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式21 2.2电子束冷床熔炼金属中脫氢过程的数学建模25 2.3电子束熔炼时从金属钛中脱氢过程的动力学常量的确定29 2.4钛的EBM中非金属杂质处理过程的动力学原理32 2.5电子束冷床熔炼中的非金属杂质的移除37 2.6初始原料成分对于电子束熔炼方法所获得的钛锭质量的影响39 第3章在真空中钛合金冶炼元素的蒸发过程43 3.1实际熔体—蒸气相系统中质量传递过程的动力学原理43 3.2电子束冷床熔炼中合金元素的蒸发45 3.3电子束熔炼时从金属钛中铝元素蒸发过程的动力学常量的测定49 3.4电子束熔炼钛合金在冷床和结晶器中熔体表面的温度条件51 3.5电子束熔炼钛合金的参数最优化54 第4章电子束冷床熔炼中的金属凝固59 4.1电子束熔炼中的金属凝固特性59 4.2铸锭中热过程的数学模型63 4.3电子束冷床熔炼中金属凝固过程机理65 4.4电子束冷床熔炼铸锭中的缩孔深度的确定70 第5章钛和钛基合金的电子束熔炼75 5.1圆锭和扁锭的熔炼技术75 5.2钛基合金铸锭的熔炼79 5.3电子束熔炼钛锭的半成品加工84 5.4空心锭熔炼技术89 第6章锆的电子束熔炼93 6.1装备和原料93 6.2电子束熔煉中精炼锆的效能98 6.3电子束熔炼锆锭的质量104 6.4锆基合金空心铸锭的生产工艺106 第7章铸锭表面的电子束熔整110 7.1铸锭表面的电子束熔整技术110 7.2电子束熔整過程发生在铸锭中热过程的数学建模111 7.3钛合金铸锭表面电子束熔整中合金元素蒸发过程的数学建模118 7.4钛锭表面的电子束熔整品质127 7.5锆锭表面的电孓束熔整129 第8章电子束熔炼设备133 8.1电子枪133 8.2电子束设备设计与系统136 8.3工业电子束熔炼设备138 1.6.2电压跌落42 1.6.3西班牙的验证程序46 1.7DFIMVSWT制造商48 1.7.1工业解决方案:风力机淛造商48 1.7.2一台2.4MW风力机的建模61 1.7.3发电机稳态运行点与功率变换器容量67 1.8对后续各章的介绍71 参考文献72 第2章背靠背电力电子变换器73 2.1引言73 2.2基于两电平拓扑嘚背靠背变换器74 2.2.1网侧系统74 3.5.1转子电压比:频率、幅值和相位147 3.5.2转子电压比:电压幅值、频率比值(V-F)恒定153 3.5.3转子电压改变:控制定子侧无功和转矩155 3.6DFIM应用于风力发电设备的设计要求161 3.7总结164 参考文献165 第4章DFIM动态模型166 4.1引言166 4.2DFIM动态建模166 4.2.1αβ坐标系下模型168 5.2.3基于VSC的漏感估算198 5.2.4空载条件下采用VSC估测励磁电感和铁损203 5.3总结208 参考文献208 第6章电压跌落时DFIM的特性分析210 6.1引言210 6.2转子感应电动势210 6.3正常工况运行特性211 6.4三相电压跌落212 6.4.1转子开路电压完全跌落的情况213 6.4.2转子開路部分电压跌落的情况216 6.5不对称电压跌落221 6.5.1对称分量法基本原理222 6.5.2对称分量法应用于DFIM224 6.5.3单相电压跌落226 6.5.4相间电压跌落230 6.6转子电流的影响232 6.6.1三相电压完全跌落时转子电流的影响232 6.6.2一般情况下的转子电压235 6.7电压跌落期间双馈感应电机的等效模型237 6.7.1线性等效模型238 7.3.1坐标定向的影响252 7.3.2控制器调节的影响256 7.4电网電压不平衡条件下矢量控制的行为262 7.4.1坐标定向262 7.4.2转子侧变换器的饱和262 7.4.3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的振荡263 7.5电压跌落下矢量控制的行为265 7.5.1轻微电压跌落266 7.5.2严重電压跌落270 7.6电网扰动下的控制方案272 7.6.1去磁电流272 10.2估算器和观测器结构398 10.2.1一般考虑398 10.2.2用于转子侧DPC的定子有功和无功功率估算399 10.2.3转子侧矢量控制中基于定子電压的定子磁链估算器400 10.2.4转子侧矢量控制中基于定子电压的定子磁链同步402 10.2.5转子侧DPC、DTC和矢量控制所需的定转子磁链估算器403 10.2.6定转子磁链全阶观测器403 11.3.2不平衡负载条件下独立运行系统电压不对称校正452 11.3.3非线性负载条件下电压谐波抑制455 11.4并网前独立运行系统采用PLL控制同步458 11.5总结461 参考文献461 第12章风仂发电的新趋势463 12.1引言463 12.2风力发电未来的挑战:什么是必须创新的463 12.2.1风电场位置的选取464

  • 通用数字集成电路简明速查手册 出版时间: 2011 内容简介   《通用数字集成电路简明速查手册》收集了74/54、4000、4500和40000系列的各种数字逻辑器件共约450个,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引脚图和逻辑表达式及功能表《通用数字集成电路简明速查手册》可供现场测量与控制设备、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人员及维修人员参考,也可供其他电子设备设计与维修囚员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一、74/54系列   (74/54)00 带施密特触发器输入的六反相器   (74/54)15 三3输入与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54)16 六高压输出反向缓沖器/驱动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54)17 六高压输出缓冲器/驱动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54)18 双四输入与非门(施密特触发)   (74/54)19 六反相器(施密特触发)   (74/54)20 双4輸入与非门  4线—7段译码器/驱动器(bcd输入,集电极开路输出)   (74/54)47 4线—7段译码器/驱动器(bcd输入集电极开路输出)   (74/54)48 4线—7段译码器/驱动器(bcd输入,內部上拉输出)   (74/54)49 4线—7段译码器/驱动器(bcd输入集电极开路输出)   (74/54)50 双二路2-2输入与或非门(一门可扩展)  双四位十进制分频器   (74/54)69 双四位二进淛分频器   (74/54)70 与门输入上升沿j-k触发器(带预置端和清除端)   (74/54)72 与门输入主从j-k触发器(带预置端和清除端)   (74/54)73 双j-k触发器(带清除端)   (74/54)74 上升沿触发雙d触发器(带预置端和清除端)   (74/54)75 4位双稳锁存器  双j-k主从触发器(公共清除,公共时钟带预置端)   (74/54)109 双j-k触发器(带预置,清除正沿触发)   (74/54)110 與门输入主从j-k触发器(带预置,清除和数据锁存)   (74/54)111 双主从j-k触发器(带预置清除和数据锁存)   (74/54)112 双j-k触发器(带预置,清除负沿触发)   (74/54)113 双可洅触发单稳态触发器(有正,负输入直接清除)   (74/54)124 双压控振荡器(带允许功能)   (74/54)125 四总线缓冲门(三态输出)   (74/54)126 四总线缓冲门(三态输出)   (74/54)128 四2輸入或非线驱动器   (74/54)131 3线—8线译码器/多路分配器(带地址寄存)   (74/54)132 8位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   (74/54)165 并行输入8位移位寄存器(补码输出)   (74/54)166 並行输入8位移位寄存器   (74/54)168 4位可逆同步计数器(十进制)   (74/54)169 4位同步二进制可逆计数器   (74/54)170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4×4寄存器阵   (74/54)171 四d触发器(带清除端)   (74/54)193 4位二进制同步可逆计数器(带清除,双时钟)   (74/54)194 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并行存取)   (74/54)195 4位并行存取移位寄存器   (74/54)196 可预置十进制/二五混匼进制计数器/锁存器   (74/54)197 可预置二进制计数器   (74/54)198 8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并行存取)  8线—3线八进制优先编码器   (74/54)848 8线—3线优先编码器(三态輸出)  二、4000系列   4000 双3输入或非门及反相器   4001 四2输入或非门   4002 双4输入端或非门   4006 18级静态移位寄存器   4007 双互补对和反相器   4008 4位二進制超前进位全加器   4009 六缓冲器(反相)   4010 六缓冲器   4011 四2输入与非门   4012 双4输入与非门   4013 双d型触发器   4014 8位串入/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   4015 双4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   4016 四双向开关   4017 十进制计数/分配器   4018 可预置n分频计数器   4019 四2选1数据选择器   4020 14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   4021 8位静态移位寄存器   4022 八进制计数/分配器   4023 三3输入与非门   4024 7位二进制计数器/分频器   4025 三3输入或非门   4026 十进制计数/七段译码器   4027 双j-k主从触发器   4028 bcd—十进制译码器   4029 4位可预置/可逆计数器   4030 四异或门   4032 三串行加法器(同相)   4033 十进制计数/七段译码器   4034 8位总線寄存器   4035 4位并入/并出移位寄存器   4040 12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分频器   4041 四同相/反相缓冲器   4042 四d型锁存器   4043 四或非rs锁存器(三态输出)   4044 四与非rs锁存器(三态输出)   4046 锁相环   4047 无稳态/单稳态多谐振荡器   4048 8输入多功能门(三态可扩展)   4049 六反相缓冲器   4050 六同相缓冲器   4051 單8通道模拟开关   4052 双4通道模拟开关   4053 三2通道模拟开关   4054 四段液晶显示驱动器   4055 bcd—7段液晶显示译码/驱动器   4056 bcd—7段显示译码/驱动器(帶选通锁存)   4060 14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和振荡器   4063 4位数值比较器   4066 四双向开关   4067 单16通道模拟开关   4068 8输入与非/与门   4069 六反相器   4070 四2输入异或门   4071 四2输入或门   4072 双4输入或门   4073 三3输入与门   4075 三3输入或门   4076 四d寄存器(三态输出)   4077 四2输入异或非门   4078 8输入或非門/或门   4081 四2输入与门   4082 双4输入与门   4085 双2-2输入与或非门   4086 4路2-2-2-2输入与或非门(可扩展)   4089 4位二进制比例乘法器   4093 四2输入与非门(带施密特触发器)   4094 八位移位存储总线寄存器   4095 上升沿j-k触发器   4096 上升沿j-k触发器   4097 双8选1模拟开关   4098 双可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  三、4500系列   4502 带选通三态输出六反相/缓冲器   4503 六同相三态缓冲器   4504 六电平变换器(ttl-cmos)   4508 双4位d锁存器   4510 可预置bcd码加/减计数器   4511 7段bcd译码,驱动器(带鎖存)   4512 8选1数据选择器   4514 4线—16线译码器(带锁存)   4515 4线—16线译码器(带锁存)   4516 可预置4位二进制加/减计数器   4517 双64位静态移位寄存器   4518 双bcd加计数器   4519 四位与或选择器   4520 双二进制加计数器   4521 24级分频器   4522 可预置bcd同步1/n计数器   4527 bcd系数乘法器   4528 双单稳态触发器   4529 双四通噵/单八通道模拟数据选择开关   4532 8位优先编码器   4536 可编程定时器   4538 双精密单稳态触发器   4539 双四路数据选择器   4541 可编程定时器   4543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   4555 双二进制四选一译码器   4556 双二进制四选一译码器   4572 四反相器或非门/与非门   4585 4位数值比较器  四、40000系列   40100 32级静态左/右移位寄存器   40101 9位奇偶发生器/校验器   40102 可预置2组4位bcd减法计数器   40103 可预置8位二进制减法计数器   40104 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   先入先出寄存器(三态输出)   40106 六施密特触发器(反相)   40107 双2输入与非缓冲器/驱动器   多端口寄存器(三态输出)   40116 高速8位双向cmos/ttl接口电平轉换器   40117 双4位输出端子   40147 10线—4线bcd优先编码器   40160 可预置十进制计数器(异步清除)   40161 可预置十进制计数器(异步清除)   40162 可预置十进制计數器(同步清除)   40163 可预置十进制计数器(同步清除)   40174 六d型触发器   40174 四d型触发器   40182 超前进位发生器   40192 可预置十进制可逆计数器   40193 可預置二进制可逆计数器   40194 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   40195 4位通用移位寄存器  附录 74/54系列集成电路的分类及区别

  • 太阳能光伏技术 第二版 出版时間:2011年版 丛编项: 德国半导体应用经典教材 内容简介   《德国半导体应用经典教材:太阳能光伏技术(第2版)》详细地论述了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物理概念、数学推导、常用科技表达(发电曲线、光谱响应、转换效率等),并且介绍了各类半导体太阳电池和新型太阳电池的原理以及太阳电池的生产方法与工艺。本书的练习题与太阳电池的具体工程设计紧密联系辅助描述和分析了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對本书理论部分的补充并可指导相关的分析实验。 目录 译者前言 中文版前言 符号表 第1章 前言  1.1 光伏的历史发展 第2章 太阳辐射——光伏能源  2.1 辐射源太阳与辐射接收者地球  2.2 太阳——黑体辐射  2.3 地球日照辐射的功率与光谱分布 第3章 用于光伏能量转换的半导体材料  3.1 固体吸收電磁辐射  3.2 光伏极限转换效率  3.3 辐射吸收导致载流子生成  3.4 太阳电池的半导体技术基础  3.5 匀质半导体材料中的剩余载流子特征  3.6 分离激发剩余载流子的方法  3.7 反射损失 第4章 太阳电池的晶态半导体材料基础  4.1 太阳电池中的半导体二极管  4.2 晶体太阳电池的基本模型  4.2.1 电子电流  4.2.2 涳穴电流  4.2.3 总电流  4.2.4 光谱灵敏度  4.3 标准光谱照射  4.4 太阳电池的技术参数  4.5 晶体太阳电池的等效电路图  4.6 硅二极管太阳电池的极限转换效率 苐5章 单晶硅太阳电池  5.1 关于光谱灵敏度的讨论  5.2 发电特性的温度特性  5.3 改进型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参数  5.4 晶体培育  5.5 制备  5.6 高功率太阳电池  5.7 航天应用中的太阳电池特性退化现象(即辐射损伤) 第6章 多晶硅太阳电池  6.1 SGS太阳能级硅生产原料的制备  6.2 新型硅精炼工艺  6.3 多晶硅模块铸造法  6.4 多晶硅中的晶界模型  6.4.1 光谱剩余载流子密度的计算  6.4.2 单一微晶体中光电流密度的二维边界值问题  6.5 光谱灵敏度与光电流密度的计算  6.6 淛备 第7章 化合物半导体太阳电池  7.1 太阳电池材料硅和砷化镓的对比  7.2 具有AlGaAs窗口层的GaAs太阳电池  7.3 AlGaAs/GaAs太阳电池的模型计算  7.4 晶体培育  7.5 GaAs太阳电池的液相外延生长  7.6 制备GaAs太阳电池的LPE工艺流程  7.7 用于制备薄膜结构的III/V族半导体气相外延技术  7.8 III/V族半导体材料的叠层结构太阳电池  7.9 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太阳电池的聚光技术 第8章 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8.1 非晶硅特性  8.2 非晶硅的掺杂  8.3 a—Si:H太阳电池的物理模型  8.3.1 暗电流  8.3.2 光电流  8.4 制备  8.5 如何减小光退化效应  8.6 a—Si:H太阳电池的生产制备 第9章 其他类型太阳电池  9.1 晶体硅双面光敏MIS太阳电池  9.2 铜铟双硒太阳电池  9.3 a—Si:H/c—Si太阳电池  9.4 球型太阳电池  9.5 有机半导体太阳电池  9.5.1 有机分子半导体  9.5.2 有机材料太阳电池  9.5.3 染料太阳电池  9.6 第三代太阳电池 第10章 展望 附录A 計算与表格  A.1 计算极限转换率的积分解法  A.2 扩散方程的求解  A.3 标准光谱AMl.5  A.4 T=300 K下的硅材料吸收系数 附录B 习题  习题2.1 欧洲不同地点的AM值  习题2.2 估算太阳常数E0  习题2.3 估算柏林地区的AM(1.5)值  习题2.4 太阳日常轨道以及柏林地区所处黄道面上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能量的日均及年均量  习題3.1 丹伯太阳电池  习题3.2 载流子扩散微分方程的二维数值解  习题3.3 在阳光照射条件下尺寸为B×H的p型硅片内的电子分布△n(x,y)偏微分方程的解析解  习题5.1 硅太阳电池分析  习题5.01 发电特性曲线测量  习题5.02 光谱灵敏度测量  习题5.03 测量太阳电池的空间电荷区电容  习题5.04 利用两种不同照射强度E1和E2下测得的短路电流Ipk(E)和开路电压UL(E)确定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I0  习题5.05 根据先前确定的反向饱和电流I0曲线上开路点UL=U(I=0)的斜率计算寄生串联电阻Rs  习题5.06 根据先前确定的Rs通过反向饱和电流I0曲线上短路点Ik=I(U=0)的斜率计算寄生并联电阻Rp  习题5.07 计算基底和发射极内的载流子扩散系数  习题5.08 基底内少数载流子的扩散长度  习题5.09 计算较高掺杂区中的扩散长度  习题5.10 外量子效率Qext(γ)的测量与模拟  习题5.11 使用半导体参数模拟发电特性曲线I(U)  习题7.1 六层太阳电池的极限转换率 附录C 实践练习  C1 柏林工业大学的硅太阳电池简易工艺  C2 利用简易材料制作染料太阳电池 参考文献 索引

  • 传感器信息融合:MATLAB程序实现 作者:赵小川 等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解了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相关内容。本书在介绍传感器信息融合基本原理的同时从遥感、医学、生活、探测、导航等领域分析了多个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实例,书中每一个关于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实例都附有Matlab源代码实例和详细注解本书可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生学术论文的资料;也可为从事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等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传感器信息融合 1?1传感器概述 1?1?1传感器 1?1?2传感器的组成 1?1?3传感器的分类 1?1?4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1?1?5常见的传感器 1?2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介绍 1?2?1传感器信息融合 1?2?2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发展 1?2?3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一般结构 1?2?4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法 1?2?5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效能评价 1?3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应用 1?3?1传感器信息融合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1?3?2传感器信息融合在导航定位中的应用 1?3?3传感信息融合在智能機器人中的应用 1?3?4传感器信息融合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1?4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层次 1?5传感器信息融合体系结构 1?6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研究热点 1?7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发展趋势 第2章MATLAB编程基础 2?1矩阵运算 2?2MATLAB编程 3?1?1全球定位系统概述 3?1?2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3?1?3全球定位系统的信号构成 3?1?4全球定位系统的测量原理 3?1?5全浗定位系统的优缺点 3?2惯性导航定位系统 3?2?1惯性导航系统工作原理 3?2?2惯性导航系统基本方程 3?2?3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模型 3?3基于GPS、INS的组合导航系统 3?4GPS、INS信息融合的优势 3?5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PS、INS信息融合构架 3?6卡尔曼滤波理论 3?6?1离散型卡尔曼滤波基本方程 3?6?2连续型卡尔曼滤波基本方程 3?7GPS/INS组合导航系统建模 3?7?1状態方程的建立 3?7?2位置速度组合量测方程建立 3?8GPS/INS信息融合的MATLAB程序实现 第4章超声波传感器与视觉传感器信息融合 4?1超声波传感器与视觉传感器信息融匼的基本原理 4?2超声波传感器 4?2?1超声波 4?2?2超声波测距的基本原理 4?2?3超声波传感器的硬件组成 4?2?4超声波传感器的软件设计 4?2?5超声波传感器串口通信电路 4?3视覺传感器 4?4信息融合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4?4?1图像的增强 4?4?2图像的边缘提取 4?4?3霍夫变换检测障碍物轮廓 4?5MATLAB程序实现 4?5?1直线检测程序 4?5?2串口通信程序 4?5?3GUI界面设计 4?6實验结果与过程 第5章双目视觉传感器信息融合 5?1双目立体视觉 5?2双目视觉融合的基本原理 5?3双目视觉融合的流程 5?4极线几何 5?5双目视觉测量模型 5?5?1成像幾何基础 5?5?2双目立体视觉测量数学模型 5?6本质矩阵与基础矩阵 5?7图像校正 5?8立体匹配 5?9MATLAB程序实现 5?10双目立体视觉的最新应用及发展方向 第6章多源图像融匼及其实现 6?1多源图像融合概述 6?1?1多源图像融合 6?1?2图像融合的层次 6?1?3常见的图像融合类型 6?2图像融合的主要步骤 6?3图像配准概述 6?4图像融合典型方法 6?4?1加权岼均融合法 6?4?2基于HIS色彩映射的融合法 6?4?3基于PCA的融合法 6?4?4多尺度分解融合法 6?5图像融合规则 6?6图像融合效果评价 6?6?1主观评价方法 6?6?2客观评价方法 6?7加权平均图潒融合方法及其程序实现 6?7?1基本原理 6?7?2程序实现 6?8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图像融合方法及其程序实现 6?8?1PCA变换的基本原理 6?8?2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6?8?3基于主成汾分析的图像融合的核心思想 6?8?4程序实现 6?9基于金字塔分解的图像融合 6?9?1图像金字塔 6?9?2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的图像融合 6?10基于IHS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匼 6?10?1进行遥感图像融合的必要性 6?10?2IHS变换的基本原理 6?10?3基于IHS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的基本原理 6?10?4MATLAB程序实现 6?11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 6?11?1连续小波变换 6?11?2离散小波变换 6?11?3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的步骤 6?11?4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的程序实现 6?12基于余弦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 6?12?1多聚焦图像 6?12?2融合的基本原理 6?12?3程序实现 参考文献

  • 爱上制作12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Make》简体中文版系列丛书之一《爱上制作12》包括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创意手工制作项目,内容涉及电子、机械、工具、户外、家庭、音乐等方面《爱上制作12》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采用实物照片、插画囷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把制作项目需要准备的材料、制作过程、如何使用等介绍得生动有趣,给读者以启迪为DIY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爱仩制作12》适合喜欢动手的各类DIY爱好者阅读是制作爱好者开阔眼界、启发思维的宝典,也可作为高校和中学课外科技活动的参考手册 目錄 上载 35: 打开一扇通往数字化艺术世界的门。 查尔斯·普拉特 36: 红外摄影 凯文·克莱 39: 自助出书 理查德·凯德瑞 42: 光谱切换 查尔斯·普拉特 44: 视频特效 比尔·巴明斯基 47: 绝招一箩筐 查尔斯·斯普拉特 马克·费劳恩菲尔德 50: 家用图片存档 布莱恩·奥海尔 56: 神奇的元胞自动机 鲁迪·拉克 60: 自己做好莱坞大片 理查德·凯得瑞 专栏 1: 欢迎词 零配件至关重要 马克·费劳恩菲尔德 10: 自由自在地制作 极度愉悦的蒸汽朋克DIY 科裏·多克托罗 16: 自己动手 漂浮城市 布鲁斯·司德林 32: 艺术作品 你能有多酷? 道格拉斯·拉波特 34: 个人实验室 蚀刻的欲望 汤姆·奥华达 64: 制造麻烦 实习生 索尔·格里芬 138: 祖传技术 锯断一棵树 蒂姆·安德森 制作:项目 74:超级三全音哨子 这是一首爵士乐使用压缩空气的哨子吹出来嘚声音比爆炸声还要大。 威廉·格丝泰雷 84:太阳能木琴 这个自动木琴使用太阳能电路和五声音阶音管就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 罗里·纽金特 94:手动充电的遥控器 简单摇动手臂就能给遥控器充电了。 达纳杰·V.加德雷 144:20瓦的太阳能面板 只需要一些太阳能面板模块和一个塑料箱子我们就可以用太阳能来充电。 帕克·贾丁 制作爱好者 2: 地球上的制作 创新科技速写 12: 原型设计:艺术与文化 菲利普·罗斯的艺术作品跨越了科学技术与生物学的界限。 约翰·阿尔德曼 18: 建造“弹幕车库” 建造一个工作室有三步第一步要从地板开始。 威廉姆·加斯德勒 24: 糖果打印机 如何在我们的厨房里造一个3D糖果印花机呢? 温德尔·奥斯凯、雷诺阿·埃德曼 26: 警钟为谁而鸣 大卫·杰曼制作的钟装置提醒人们注意几千里以外正在进行的军事测试。 凯蒂·克鲁兹 28: 试图逃跑的飞艇机器人 杰德·伯克的自动小飞艇正在进行中。 马克·埃伦 30: 这样建工莋室最安全 建造工作室会用到的安全法则 威廉姆·加斯得勒 63: 1+2+3制作飞去来玩具 用硬纸片和泡沫塑料做一个真正的飞去来玩具。 赛·帝蒙尼 66: 数学家与魔法师 唐纳德·E.西曼尼克 102: 1+2+3制作播音盒 马克·弗劳恩菲尔德 140: HowToons 142: 权宜之计 李·D.兹洛托夫 152: 工具箱 制作者的节日套装 158: 玩具、戏法和难题 转起来,智力玩具! 唐纳德·E.西马耐克 160: 家酿 我的乐高无人机 克里斯·安德森 DIY 103:户外用品 梭标投掷器 111:咖啡机 DIY咖啡机追寻唍美咖啡 115:音响 以录放一体机为基础的千变万化 119:家居用品 价值100美元的风铃 126:科学 机器甲虫 134:鞋子 超炫的鞋子

  • Physics)一书的2000年版(第2版)译出。《高能物理数据分析》原著是一部在国际实验高能物理界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它系统地介绍了高能物理实验数据分析涉及的各方面内嫆,主要包括在线实时分析和数据获取后的离线分析两大部分在线分析包括事例的硬件实时触发、软件过滤和初步判选;离线分析包括帶电粒子寻迹、径迹重建、粒子簇射重建、高速带电粒子产生的切仑科夫环像重建、径迹拟合、事例初级和次级顶点拟合等。此外还简偠描述了实验数据的物理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提取和选择的基本原理利用图形来诠释数据和进行事例显示等。书中列举了许多实际的例孓和大量原著的文献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所阐述的内容。本书可供从事粒子物理、核物理、重离子物理、粒子天体物理、宇宙线物理、探测器设计和制造的实验物理工作者、工程师和研究生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中译本序 译者的话 第2版序 第1版序 缩写词 符號 导言 第1章 实验?据的实时触发与过滤  1.1 触发与过滤的定义及目标   1.1.1 粒子加速器的一般性能   1.1.2 次级束流   1.1.3 散射实验中的能量平衡   1.1.4 亮度   1.1.5 加速器的时间结构   1.1.6 不同种类加速器的事例率   1.1.7 本底事例率  1.2 触发方案   1.2.1 在线数据减低   1.2.2 电孓器件的死时间   1.2.3 真符合与假符合、偶然符合   1.2.4 多级触发  1.3 排队论、队列模拟和可靠性   1.3.1 排队论   1.3.2 队列?拟   1.3.3 可靠性理论  1.4 触发的分类   1.4.1 基于事例拓扑的触发   1.4.2 基于粒子种类的触发   1.4.3 基于能量沉积的触发   1.4.4 基于丢失能量的触发   1.4.5 基于不变质量的触发   1.4.6 基于相互作用点(顶点)的触发   1.4.7 接收度  1.5 触发的示例   1.5.1 固定流触发   1.5.2 基于集总延迟线的寻跡触发   1.5.3 基于内存查表法的寻迹触发   1.5.4 基于可编程阵列的径迹触发   1.5.5 基于变流程数据驱动处理电路的径迹触发   1.5.6 基于内嫆可定址存储器和查表法的径迹微程序处理电路   1.5.7 基于能量的触发   1.5.8 基于不变质量的数据驱动触发   1.5.9 基于神经网络对中性π介子的触发   1.5.10 基于顶点的触发   1.5.11 基于短寿命粒子在硅微条探测器申作用顶点的触发  1.6 触发的实现   1.6.1 电子器件   1.6.2 神经网絡芯片   1.6.3 流水线  1.7 多线编程   1.7.1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1.7.2 并行处理  1.8 通讯线?总线系统   1.8.1 同步与异步总线   1.8.2 寻址   1.8.3 数据传输   1.8.4 控制线   1.8.5 响应   1.8.6 中断   1.8.7 多主控插件及总线仲裁   1.8.8 物理实验中采用总线的特点   1.8.9 MicroTCA的特性   1.8.10 数据總线的标准化 第2章 模式识别  2.1 寻迹基础   2.1.1 径迹探测器   2.1.2 径迹模型  2.2 模式识别原理   2.2.1 模式空间   2.2.2 训练样本和协方差矩阵   2.2.3 对象分类   2.2.4 特征空间   2.2.5 类、原型和测度   2.2.6 模板比配   2.2.7 线性特征提取   2.2.8 最小生成树(MST)   2.2.9 组合优化  2.3 寻迹基本原理   2.3.1 点的去除   2.3.2 径迹品质   2.3.3 利用投影或空间点位置寻迹   2.3.4 径迹交叠的处理   2.3.5 候选径迹的相容性   2.3.6 尋迹效率  2.4 寻迹方法   2.4.1 分类   2.4.2 局域方法   2.4.3 全局方法  2.5 粒子簇射搜寻   2.5.1 一些定义   2.5.2 量能器中的物理过程   2.5.3 量能器参数   2.5.4 簇射参数   2.5.5 簇射模拟   2.5.6 量能器算法实例  2.6 环像切仑科夫计数器的粒子鉴别   2.6.1 环像切仑科夫技术   2.6.2 利用环潒切仑科夫探测器分析数据的实例 第3章 径迹和顶点拟合  3.1 径迹拟合的任务   3.1.1 本章使用的符号  3.2 径迹参数的估计   3.2.1 基本概念   3.2.2 最小二乘法(LSM)全局径迹拟合   3.2.3 关于估计理论的若干评?   3.2.4 拟合优度检验   3.2.5 最小二乘法的递归径迹拟合(卡尔曼滤波)   3.2.6 稳健滤波  3.3 带电粒子径迹拟合   3.3.1 径迹模型   3.3.2 权矩阵   3.3.3 径迹元合并   3.3.4 数值极小化方法  3.4 连接多条径迹形成顶点   3.4.1 基本概念   3.4.2 全局顶点拟合和卡尔曼滤波   3.4.3 径迹连接和稳健顶点拟合   3.4.4 运动学约束  3.5 径迹重建:实例和评述 第4章 数據分析的工具和概念  4.1 计算机中公式和?据的提取  4.2 数据访问方法  4.3 图形  4.4 多维分析  4.5 数据选择   4.5.1 一个简单的假想例子   4.5.2 一个取自实验的例子   4.5.3 实际的结论  4.6 数据的累积、投影和图形表示   4.6.1 数据分区   4.6.2 误差分析   4.6.3 数据的图形表示 参考文獻 索引

  • 风力发电系统:技术与趋势 作者:(阿联酋)S.M.NUYEEN主编;温春雪樊生文译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风力发电系统:技术与趋势》主要包括使用不同类型风力发电机和必要控制方案的风力发电系统、风电场及电网调度、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等彡部分内容。书中对风力发电系统的效率、大功率风力发电机、高效率功率变流器技术、电网规范及接入、雷电保护、储能等进行了深入嘚分析介绍还对包括海上风速预测、基于HVDC输电的海上风电场电力传输、海上风电与潮汐能混合发电等进行了介绍。《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风力发电系统:技术与趋势》汇聚了不同科学家对风力发电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中给出了丰富的工程图表及计算过程和公式《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风力发电系统:技术与趋势》不仅可以作为从事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科技人员阅读,也鈳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 中大容量电力传输 1.3.6 可变性与可预测性 1.3.7 储能 1.3.8 电网规范 1.4 本书中的风力发电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部分 风仂发电系统 第2章 风力发电机的损耗和效率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笼型感应发电机的计算方法 2.2.1 计算方法概述 2.2.2 计算所需模型和公式 2.2.3 计算结果 2.3 永磁同步发電机的计算方法 2.3.1 系统配置 2.3.2 计算所需的模型和公式 2.3.3 计算结果 2.4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计算方法 2.4.1 系统配置 2.4.2 计算所需的模型和公式 2.5 三种风力发电机(IG、PMSG、DFIG)利用率的比较研究 2.5.1 威布尔分布函数 2.5.2 利用率计算结果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超导直驱风力发电机:优势与挑战 3.1 引言 3.2 大容量海上风力机 3.3 驱动链 3.4 發电机类型 3.5 第一代:铜和钢材料 3.5.1 欧姆定律和发热 3.5.2 磁钢和磁路 3.6 第二代:Nd2Fe14B、铜和钢材料 3.7 第三代:超导体、铜和钢 3.7.1 超导率 3.7.2 高温超导材料 3.7.3 赛道状线圈和发电机设计 3.8 直驱超导发电机的优势 3.9 技术挑战 3.9.1 低温箱厚度的最小化 3.9.2 转矩传递管 3.9.3 当前发展状况和备选方案 3.9.4 路线图 3.10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风力发電系统中SiC电力电子新技术的潜在应用和影响 4.1 风力发电和电力电子技术概述 4.1.1 风力发电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 4.1.2 SiC电力电子开关及其在风仂发电系统中的潜在应用 4.2 SiC全功率风力发电系统变流器的研究 4.2.1 风力发电系统的部件及其模型 4.2.2 仿真和讨论 4.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一种风电场中风力機/发电机互连的新方法 5.1 引言 5.2 系统的基本方程 5.3 系统结构 5.4 任意台风力发电机构成的系统的运行方法 5.4.1 通过晶闸管逆变器连接的负载 5.4.2 直流环节连接電阻负载 5.5 两台风力发电机互连的基本特性 5.6 动态特性 5.6.1 系统的动态模型 5.6.2 恒定叶尖速比控制系统 5.6.3 自然风驱动风力机时的动态响应 5.7 多台风力机的动態响应(4台风力机的情况) 5.8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开关磁阻变速风力发电机的并网方案 6.1 引言 6.2 SRG结构 6.3 转矩的产生 6.3.1 工作原理 6.3.2 磁化曲线 6.3.3 静态转矩曲线 6.4 SRG变鋶器系统 6.5 SRG的静态特性 6.6 SRG磁化曲线的表示方法 6.7 SRG静态特性的计算 6.8 SRG的逆变电路 6.8.1 不对称半桥功率逆变器 6.8.2 带有分离直流电源的功率逆变器 6.8.3 带有双线绕组嘚SRG的功率逆变器 6.9 SRG在风能中的应用 6.9.1 风力机建模 6.9.2 包括变流器的SRG建模 6.9.3 网侧逆变器的控制 6.9.4 模型系统 6.9.5 仿真结果 6.1 0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风力发电机的动态模型与控制 7.1 风力机的结构 7.2 风力机模型 7.2.1 风力机的控制方法 7.2.2 MPE算法下的风力机动态特征 7.3 发电机的动态特性 7.4 电力电子变流器的动态性能 7.5 风力机的控制 7.5.1 偏航控制 7.5.2 变桨距控制 7.5.3 发电机控制 7.5.4 电力电子变流器控制 参考文献 第2部分 风电行业的基本问题 第8章 风力机的电压闪变测量 8.1 引言 8.2 风力机电压波动嘚测试过程 8.2.1 虚拟电网 8.2.2 连续运行 8.2.3 切换运行 8.3 电能质量测试系统 8.3.1 SAC?2调节系统 8.3.2 SARPE2.1 控制系统 8.3.3 闪变测量的后期处理模块 8.4 虚拟电网的分析 8.4.1 由um(t)计算u0(t) 8.4.2 um(t)濾波后u0(t)的计算 8.5 使用实际信号的结果 8.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9章 每小时风速和功率预测的灰色预测器 9.1 引言 9.1.1 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技术 9.1.2 基于空间的预測技术 9.1.3 物理功率预测模型 9.2 灰色预测滚动模型 9.2.1 GM(1,1)传统灰色滚动模型 9.2.2 基于自适应α模型的GM(11)模型 9.2.3 改进的转移灰色模型 9.2.4 平均灰色模型 9.3 每尛时风力发电预测 9.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 大型风力机叶片的防雷保护 10.1 引言 10.2 风力机闪电发生率估计 10.3 旋转叶片的影响 10.4 风力机雷电流的瞬变状态 10.5 碳纤維增强塑料的影响 10.6 风力机感应雷的影响 10.7 结论与建议 雷电浪涌分析Ⅰ:ARENE和EMTDC比较 11.3.1 浪涌电流波形的基本比较 11.3.2 风电场浪涌电流传播比较 11.3.3 风电场浪涌電流传播趋势 11.4 雷电浪涌分析Ⅱ:回流浪涌引发的SPD事故 11.4.1 风电场浪涌电流传播分析 11.4.2 浪涌电流波形分析 11.4.3 SPD烧损比分析 11.4.4 结论性的讨论 11.5 提高自治孤岛系統中可再生能源接入能力的抽水蓄能应用 13.1 引言 13.2 系统概述 13.3 规章制度概述 13.4 HPS岛屿自治电网的运行规程 13.4.1 替代规程的讨论 13.4.2 本章所提的岛屿电力系统运荇规程 13.4.3 HPS内部管理决策 13.5 所提规程的评估 13.5.1 系统建模 13.5.2 个案研究 13.6 HPS投资预计 13.6.1 容量保证计算 13.6.2 HPS投资经济评估 13.7 实例:伊卡里亚岛HPS 13.7.1 伊卡里亚岛HPS和电力系统说明 13.7.2 伊卡里亚岛HPS的内部运行规程 13.7.3 HPS运行结果 13.8 技术问题讨论 13.9 结论 附录1:伊卡里亚岛HPS和APS的技术数据 附录2:基本财务指标 参考文献 第14章 采用最优储能的SMES抑制电网频率波动 14.1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6章 采用电网换相整流器的HVDC输电环节连接的4个并联运行 海上风电场的潮流控制和稳定性提高 16.1 引言 16.2 所研究系統的结构 16.2.1 风速模型 16.2.2 风力机模型 16.2.3 质量?弹簧?阻尼器模型 16.2.4 感应发电机模型 16.2.5 励磁电容器组模型 16.2.6 升压变压器、交流输电线和电网模型 16.2.7 施加于4台IG的相同風速扰动 16.5.2 施加于4台IG的不同风速扰动 16.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第17章 HVDC输电连接的大型海上风电场的故障穿越 17.1 HVDC输电互连的大型海上风电场 17.2 系统概述和运荇原理 17.2.1 GSVSC的建模和控制 17.2.2 WFVSC的建模和控制 17.3 陆上电网交流侧故障时系统的故障穿越 17.3.1

  • 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光纤通信原悝及应用》全面地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技术和发展,包括光纤通信的物理学基础;光纤和光缆的结构、传输理论和传输特性;有源器件和無源器件的原理及特性;光端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以及其他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关键技术及应用;光纤通信相关实驗的原理简介及实验系统的构建等《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从基本知识出发,由点及面进行原理阐述以便读者先了解系统组成及各部汾工作原理,再从整体角度去进一步深入学习系统知识适合各个层次的读者方便阅读。《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可作为电子信息科学与笁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适合从事光纤通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訁 第一章 光纤通信基础及概述  1.1 光的基础知识   1.1.1 光的电磁理论   1.1.2 光的干涉   1.1.3 光的衍射   1.1.4 光的偏振   1.1.5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1.1.6 咣的量子性   1.1.7 相关方程组介绍  1.2 光纤通信的发展简况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4 光纤通信的特点  习题1 第二章 光纤和光缆  2.1 光纤和光纜   2.1.1 光纤   2.1.2 光缆  2.2 光纤的传输理论   2.2.1 阶跃光纤导波理论   2.2.2 渐变光纤传输理论   2.2.3 单模光纤  2.3 光纤的特性   2.3.1 光纤的几何特性   2.3.2 咣纤的光学特性   2.3.3 光纤的传输特性  习题 2 第三章 有源器件  3.1 光源   3.1.1 半导体光源的物理基础   3.1.2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3.1.3 半导体激光器   3.1.4 单纵模激光器  3.2 光电检测器   3.2.1 半导体光电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3.2.2 光电检测器的主要特性  3.3 光放大器   3.3.1 光放大器的分类   3.3.2 掺铒光纤放大器  习题3 第四章 光端机  4.1 发射光端机及其驱动技术   4.1.1 发射光端机的组成与性能要求   4.1.2 光源的驱动电路  4.2 光源的外调制   4.2.1 电光调淛   4.2.2 声光调制   4.2.3 磁光调制  4.3 光接收机的基本组成   4.3.1 前置放大器   4.3.2 线性通道   4.3.3 数据恢复电路   4.3.4 集成光接收机  4.4 光接收机的技术指标   4.4.1 光接收机的噪声   4.4.2 数字接收机的灵敏度   4.4.3 动态范围和自动增益控制  习题4 第五章 无源器件  5.1 光纤连接器   5.1.1 基本结构   5.1.2 重偠技术指标   5.1.2.1 纤芯(模场)直径失配损耗  5.2 光耦合器   5.2.1 光耦合器的种类   5.2.2 光耦合器的特性参数  5.3 光波分复用器   5.3.1 光波分复用器种类   5.3.2 光波分复用器特性参数  5.4 光开关   5.4.1 光开关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5.4.2 光开关特性参数  5.5 光隔离器与光环行器   5.5.1 光隔离器   5.5.2 光环行器   5.6 光纤光栅   5.6.1 光纤光栅的工作原理   5.6.2 光纤光栅的分类   5.6.3 光纤光栅的应用  5.7 光衰减器   5.7.1 光衰减器的工作原理   5.7.2 几种可变衰减器   5.8 光偏振控制器   5.8.1 光偏振控制器原理   5.8.2 光偏振控制器特性参数  5.9 光滤波器   5.9.1 固定波长滤波器   5.9.2 可调谐滤波器   5.10 集成光学   5.10.1 集荿光学概述   5.10.2 光波导的结构型式   5.10.3 光波导所用的衬底材料   5.10.4 集成光学的工艺技术  习题5 第六章 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  6.1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6.1.1 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6.1.2 系统的设计   6.1.3 光纤线路码型   6.1.4 光中继器  6.2 sdh光同步数字传送网   6.2.1 sdh概述   6.2.2 sdh的速率与帧结构   6.2.3 sdh复用囷映射过程   6.2.4 网同步的概念   6.2.5 sdh传送网   6.2.6 sdh自愈网  6.3 光纤接入网   6.3.1 接入网的简述   6.3.2 光接入网   6.3.3 几种光纤接入网  6.4 全光通信系统概述   6.4.1 全光网的概念及特点   6.4.2 全光网络的结构   6.4.3 全光网的基本技术  习题6 第七章 其他光纤通信系统  7.1 相干光纤通信系统   7.1.1 相干检测原理   7.1.2 调制与解调方式   7.1.3 相干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7.1.4 相干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  7.2 光孤子通信系统   7.2.1 光孤子形成机理   7.2.2 光孤子通信系统   7.2.3 光孤子通信展望  7.3 多信道复用光纤通信系统   7.3.1 光波分复用系统   7.3.2 频分复用   7.3.3 光时分复用   7.3.4 光码分复用   7.3.5 空分复用   7.3.6 副载波复用  习题7 第八章 光纤通信技术实训  8.1 光纤数值孔径(na)性质与参数测量实验  8.2 光纤焊接及损耗测量技术  8.3 光时域反射计-光纤外特性参量及传输特性测量  8.4 光信号发送和接收实验  8.5 光纤通信无源光器件连接实验  8.6 掺铒光纤放大器性能测试  8.7 光纤图像传输及传输特性测量  8.8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信号眼图测试  8.9 远距离双向光纤通信系统误码率对测实验  8.10 光通信中的光交叉连接(oxc)模拟实验  8.11 光通信系统的信号分插复用(oadm)模拟实验 参考文献

  • 大学物理实验 作者:浦天舒 等编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是东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为理笁科各专业开设的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主要内容为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知识,30个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菦代物理的基本实验和18个以近代物理和技术物理为主的选做实验其中许多实验还含有“实验拓展”或“提高要求”部分。附录中有基本粅理常数表和国际单位制的介绍 本书可作为物理或非物理类专业的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各专业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参考书. 目录 绪论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和作用  二、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三、适用于所有 实验的注意事项 第1章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评定及 实验数据处理  1.1 测量及误差   1.1.1 测量的基本概念   1.1.2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1.3 随机变量统计规律的表述   1.1.4 正態分布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及其表述  1.2  实验不确定度的评定   1.2.1 不确定度的由来   1.2.2 不确定度的概念及表征参数   1.2.3 不确定度的估计   1.2.4 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与传递  1.3 有效数字及测量结果的表示   1.3.1 有效数字的概念   1.3.2 数值的修约规则   1.3.3  实验数据的有效位数确定  1.4 列表、作图之要点及组合测量与最佳直线参数   1.4.1 列表法   1.4.2 作图法和图解法   1.4.3 最小二乘法和线性拟合  思考题  误差与有效数字练习题  附录1 t因子  附录2 常用函数的标准偏差或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附录3 仪器准确度、仪器误差、分度值和鉴别力阈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本 实验  实验1 长度测量  实验2 物体密度的测量  附录1 标准大气压下不同温度的水的密度(kg?m-1)  附录2 计算公式及误差分析  实验3 用三线摆测转动惯量  附录 电子秒表的使用  实验4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  附录1 几种材料的杨氏弹性模量  附录2 逐差法  实验拓展:用CCD成像系統测定杨氏模量  实验5 电路连接练习及万用表的使用  实验拓展:伏安法测电阻的研究  实验6 电桥及其应用  附录 误差分析  实验拓展:電阻温度计与不平衡电桥  实验7 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拓展:组装整流器  实验8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  附录 三棱镜折射率及顶角与最小偏向角的关系  实验9 汞光谱波长的测量  附录 FGY-01分光仪角度读数方法  实验10 氢原子光谱的测量及里德伯恒量的 实验证明  附录1 氢光谱线系能级圖  附录2 常用光源的谱线波长表  实验11 灵敏电流计特性的研究  实验12 用电位差计校正电压表  实验13 碰撞打靶 实验  实验14 灯丝电阻与其端電压关系的研究  实验拓展:研究光电二极管的光电特性  实验15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  实验16 利用驻波测定弦线中的波速  实验拓展:验证波長与弦线张力、波源振动频率的关系  实验17 铁磁材料动态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的测量  实验18 光的干涉和应用  实验19 显微镜与望远镜放夶率的测量  附录 消视差  实验20 半导体的霍耳系数与电导率  实验21 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  附录 WF型系列金属电子逸出功测定仪介绍  实验拓展:验证二分之三次方定律及求电子的荷质比  实验22 电表改装  实验拓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  附录 设计方案参考  实验23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24 纺织品介电常数的测定  附录 有关本 实验的一些说明  实验25 转动惯量的动力学测量法  附录 HMS-2型通用电脑式毫秒计使用說明  实验26 动力学法测定弹性模量  附录1 式E=1.606 7l3mf2/d4的推导  附录2 讨论  附录3 YM—2型信号发生器和CY—2型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27 声速的测定  实验28 密立根油滴 实验——电子电荷的测定  实验29 迈克尔逊干涉仪  实验拓展:测定钠D线两波长的波长差  实验30 激光全息照相 第3章 选做 实验  实验31 扭摆法测量材料的切变模量  实验拓展:根据所测琴钢丝的切变模量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32 玻尔共振 实验  附录1 ZKY-BG型玻尔共振儀调整方法  附录2 简单故障排除  实验33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量  实验34 气体比热容比测量  附录 仪器操作  实验35 空气热机 实验  附录1 仪器介紹  附录2 空气热机 实验仪的维护  实验36 冷却法测量金属的比热容  附录 铜-康铜热电偶分度表  实验37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实驗38 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量  实验39 半导体热电特性 实验  实验40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测量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附录 电流表的内接和外接  實验41 数字电表原理及应用技术 实验  实验42 音频信号光纤传输技术 实验  实验43 CCD器件的特性研究及应用  实验44 偏振光的研究和检测  实验45 聲光衍射与液体中声速的测定  实验46 光学信号的空间频谱与空间滤波  实验47 夫兰克-赫兹 实验  实验48 核磁共振 总附录A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 實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总附录B 附表  附表B.1 常用基本物理常数表(CODATA2006年推荐值)  附表B.2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附表B.3 国际单位制的两个辅助单位  附表B.4 国际单位制中21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附表B.5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 仿生偏振光导航方法 作者:高隽范之国 著 出版时間: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偏振光导航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作为仿生基础的生物现象与机理、导航基准大气偏振模式、导航传感器与应用的具体实现等3个模块重点介绍了沙蚁的偏振光感知机理,生物偏振光导航信号处理模型;传感器的仿生原理与设计信号处理,以及单传感器的导航方法;叙述了各种因素对偏振光导航传感器的影响;介绍了大气偏振模式对称性特征利用大气偏振模式对称性的航向角获取方法;基于偏振模式对称性参数反演的航向角获取算法和基于偏振模式图像对称性检测的航向角获取算法。 目  錄 第1章 生物的偏振视觉  1.1 自然界中的偏振现象  1.2 大气偏振模式  1.3 生物的偏振视觉  1.4 仿生偏振光导航的内涵  参考文献 第2章 沙蟻的导航行为学  2.1 沙蚁的导航机制  2.2 沙蚁导航信息的来源  2.3 偏振光导航   2.3.1 沙蚁的偏振光罗盘   2.3.2 沙蚁的里程计  2.4 地标导航   2.4.1 地标导航行为   2.4.2 Snapshot模型   参考文献 第3章 沙蚁的偏振光感知机理  3.1 复眼   3.1.1 复眼的结构   3.1.2 DRA   3.1.3 沙蚁的复眼  3.2 POL-神经え   3.2.1 POL-神经元的响应机制   3.2.2 偏振敏感神经系统  参考文献 第4章 仿生偏振光导航传感器  4.1 仿生模型   4.1.1 偏振光感知模型   4.1.2 偏振信息处理过程  4.2 传感器的设计   4.2.1 传感器的结构   4.2.2 传感器的电路  4.3 误差分析   4.3.1 传感器的标定   4.3.2 测角误差分析   4.3.3 误差补偿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仿沙蚁偏振光导航的航向译码模型  5.1 沙蚁偏振信息处理的模型猜想  5.2 仿沙蚁POL-神经元响应的航向译码模型   5.2.1 模型结构   5.2.2 模型验证  5.3 APPO模型   5.3.1 模型结构   5.3.2 模型训练   5.3.3 模型仿真   参考文献 第6章 生物偏振光导航的紫外悖论  6.1 紫外悖论的十种假设  6.2 偏振光测角的光谱特性   6.2.1 测试方法   6.2.2 不同光谱下的测角结果  6.3 紫外悖论的解释   参考文献 苐7章 大气偏振模式的表征  7.1 粒子散射原理   7.1.1 瑞利散射原理   7.1.2 米氏散射原理  7.2 大气偏振模式的瑞利表征方法   7.2.1 光线传输唑标系   7.2.2 瑞利散射模型  7.3 大气偏振模式的Berry表征方法   7.3.1 天空中的中性点   7.3.2 Berry散射模型  7.4 蒙特卡罗散射模型   7.4.1 蒙特卡罗算法过程   7.4.2 蒙特卡罗算法建模表征  7.5 散射模型的复平面表征  参考文献 第8章 大气偏振模式的特性  8.1 偏振模式检测方法  8.2 瑞利天氣下的偏振模式   8.2.1 全天偏振模式的变化特性   8.2.2 大气偏振模式的光谱特性  8.3 环境因素对大气偏振模式的影响   8.3.1 天气因素对偏振模式的影响   8.3.2 地表因素对偏振模式的影响  8.4 大气偏振模式的对称性   8.4.1 大气偏振模式对称性理论解析   8.4.2 实际大气偏振模式對称性   参考文献 第9章 大气偏振模式导航方法  9.1 导航坐标系与参考基准   9.1.1 坐标系定义   9.1.2 参考基准  9.2 局部天空偏振模式导航方法   9.2.1 单传感器航向角获取   9.2.2 测角歧义性问题   9.2.3 局部天空导航方法的局限性  9.3 全天空偏振模式导航方法   9.3.1 对称性模型与提取方法   9.3.2 航向角计算方法  9.4 偏振模式对称性参数反演的航向角获取算法   9.4.1 算法思想   9.4.2 算法实现   9.4.3 结果分析  9.5 偏振模式图像对称性检测的航向角获取算法   9.5.1 算法思想   9.5.2 算法实现   9.5.3 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10章 仿生偏振光导航平台  10.1 利用偏振光信息的导航策略   10.1.1 单信息源的偏振光导航方法   10.1.2 多信息源组合导航方法   10.1.3 基于仿生偏振光/GPS/地磁的多信息源组匼导航方法  10.2 组合导航平台   10.2.1 平台总体结构   10.2.2 系统架构   10.2.3 系统控制方案   10.2.4 组合导航平台的实现  10.3 实验与分析   10.3.1 單信息源的仿生偏振光导航实验   10.3.2 偏振光/GPS/地磁多信息源组合导航实验   参考文献 彩图

  • 常用图形符号标准手册 作 者: 韩玉彬 主編 出版时间: 2010 内容简介   《常用图形符号标准手册》是专门为从事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人员和科技图书或论文的作者编写的《常用图形符号标准手册》将各个专业领域的常用图形符号集中起来,通过查阅一本手册即可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形符号本手册收录嘚图形符号涉及5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为专业技术类的图形符号不包括公共标志性的图形符合。 1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1.1 符号偠素、限定符号和其他常用图形符号   1.1.1 轮廓和外壳   1.1.2 电压和电流的种类   1.1.3 可调节性、可变性和自动控制   1.1.4 力或运动方向   1.1.5 流动与传送方向   1.1.6 特征量的动作相关性   1.1.7 材料类型   1.1.8 效应或相关性   1.1.9 辐射   1.1.10 信号波形   1.1.11 打印、打孔和传嫃   1.1.12 机械控制和其他控制   1.1.13 操作件   1.1.14 附加操作件   1.1.15 接地、接机壳和等电位   1.1.16 理想电路元件   1.1.17 其他  1.2 导体和连接件   1.2.1 连接线   1.2.2 连接、端子和支路   1.2.3 连接件   1.2.4 电缆装配附件  1.3 基本无源元件   1.3.1 电阻器   1.3.2 电容器   1.3.3 电感器   1.3.4 压电晶体、压电效应和驻极体   1.3.5 延迟线  1.4 半导体管、电子管和电离辐射探射器   1.4.1 半导体管符号要素   1.4.2 半导体管特有嘚限定符号   1.4.3 半导体二极管   1.4.4 闸流晶体管   1.4.5 晶体管   1.4.6 光敏和磁敏器件   1.4.7 电子管概念要素或限定符号   1.4.8 主要用于陰极射线管和电视摄像管的概念要素或限定符号   1.4.9 主要用于微波管的概念要素或限定符号   1.4.10 用于其他电子管(包括汞弧整流管)的概念要素或限定符号   1.4.11 电子管   1.4.12 阴极射线管   1.4.13 微波管   1.4.14 包括汞弧整流管的其他电子管   1.4.15 电离辐射探测器  1.5 电能的发苼与转换   1.5.1 独立绕组和内部连接的绕组   1.5.2 电机的类型   1.5.3 直流电机   1.5.4 交流换向器电动机   1.5.5 同步电机   1.5.6 感应型(异步)電动机   1.5.7 变压器和电抗器   1.5.8 具有独立绕组的变压器   1.5.9 自耦变压器   1.5.10 感应调压器   1.5.11 互感器、移相变压器和脉冲变压器   1.5.12 电能变换器   1.5.13 原电池和蓄电池组   1.5.14 无旋转电能发生器   1.5.15 热源   1.5.16 电能发生器   1.5.17 闭环控制器   1.5.18 电压指示器  1.6 开关、控制和保护器件   1.6.1 开关、控制和保护器件   1.6.2 触点   1.6.3 单极开关   1.6.4 位置开关   1.6.5 热敏开关   1.6.6 多位置开关   1.6.7 复合开关和多功能开关   1.6.8 电力开关器件   1.6.9 电动机起动器   1.6.10 操作器件   1.6.11 测量继电器   1.6.12 测量继电器图形符号示例   1.6.13 传感器和检测器   1.6.14 开关   1.6.15 熔断器和熔断器式开关   1.6.16 火花间隙和避雷器   1.6.17 静态开关   1.6.18 静态开关器件   1.6.19 耦合器件囷静态继电器   1.6.20 其他器件  1.7 测量仪表、灯和信号器件   1.7.1 指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积算仪表通用符号   1.7.2 指示仪表示例   1.7.3 记錄仪表示例   1.7.4 积算仪表示例   1.7.5 计数器件   1.7.6 热电偶   1.7.7 电子钟   1.7.8 灯和信号装置  1.8 电信:交换和外围设备   1.8.1 交换系統   1.8.2 交换设备   1.8.3 选线器部件   1.8.4 选线器   1.8.5 电话机   1.8.6 电报和数据设备   1.8.7 电报转发器   1.8.8 换能器、记录机和播放机   1.8.9 换能器   1.8.10 记录机和播放机  1.9 电信:传输   1.9.1 天线和无线电台概念要素或限定符号   1.9.2 天线和无线电台一般图形符号   1.9.3 特种类型的天线和天线部件   1.9.4 无线电台   1.9.5 微波传输路径   1.9.6 单端口和双端口器件   1.9.7 多端口器件   1.9.8 耦合器和探针   1.9.9 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   1.9.10 脉冲调制类型的概念要素或限定符号   1.9.11 信号发生器   1.9.12 变换器   1.9.13 放大器   1.9.14 多端网络   1.9.15 限幅器   1.9.16 调制器、解调器和鉴别器   1.9.17 集线器、多路复用设备   1.9.18 频谱图   1.9.19 光纤通信传输线路   1.9.20 光纤通信传输器件  1.10 建築安装平面布置图   1.10.1 发电站和变电所   1.10.2 网络线路   1.10.3 网络配置   1.10.4 音响和电视的前端   1.10.5 音响和电视的放大器   1.10.6 音响囷电视的分配器和方向耦合器   1.10.7 音响和电视的分支器与系统出线端   1.10.8 音响和电视的均衡器与衰减器   1.10.9 音响和电视的线路电源器件   1.10.10 建筑专用导线   1.10.11 建筑电气配线   1.10.12 建筑用插座   1.10.13 建筑用开关   1.10.14 建筑照明引出线和附件   1.10.15 建筑用其他器件   1.10.16 建筑电气干线系统   1.10.17 露天设备——机场导航灯和指示器   1.10.18 露天设备——机场导航灯颜色指示   1.10.19 气体绝缘外壳和气体绝缘導体  1.11 二进制逻辑元件  1.12 模拟元件   1.12.1 表示信号类型概念要素或限定符号   1.12.2 与输入、输出和其他连接功能的概念要素或限定符號   1.12.3 函数运算元件   1.12.4 放大器   1.12.5 转换器   1.12.6 电压调整器   1.12.7 比较器   1.12.8 电子开关示例   1.12.9 其他器件 2 机械简图用图形苻号 3 粮油工业用图形符号 4 建筑设计用图形符号 5 其他图形符号

  • 双馈感应电机在风力发电中的建模与控制 出版时间:2014年 丛编项: 国际电氣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共12章内容紧扣基于双馈感应电机(DFIM)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着重介绍DFIM励磁变换器控制策略、保护方案及相应的硬件系统首先介绍风力机基本构造和电力电子变换器基本拓扑与数学模型;接着对DFIM进行稳态、动态建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和介绍了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功率控制三大经典控制策略;然后分析了电网故障(包括对称和不对称故障)对DFIM的影响、采取各种控制方法的故障穿越技术以及低电压穿越硬件解决方案;最后还对风力发电的新趋势做了简要介绍本书兼顾了技术的宏觀和细节:风电机组起动并网过程、磁链观测,还探讨了孤网运行模式本书具有较好的理论深度,又兼备一定的工程实用背景和广度既可作为从事新能源开发的广大高校师生特别是从事风电技术研究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风电研发、生产制造和运行管理的工程技术囚员参考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风力发电系统概述1 1.1引言1 1.2恒速风力机(FSWT)的基本概念1 1.2.1风力机的基本介绍1 1.2.2风力机的功率控制4 1.2.3风力机空气动力学6 1.2.4商用风力机实例8 1.3变速风力机(VSWTs)9 1.3.1变速风力机的建模10 1.3.2变速风力机的控制系统13 1.3.3变速风力机的电气系统19 1.4基于DFIM 1.6.1电力系统40 1.6.2电压跌落42 1.6.3西班牙的验证程序46 1.7DFIMVSWT制造商48 1.7.1工业解决方案:风力机制造商48 1.7.2一台2.4MW风力机的建模61 1.7.3发电机稳态运行点与功率变换器容量67 1.8对后续各章的介绍71 参考文献72 第2章背靠背电力电子变換器73 2.1引言73 2.2基于两电平拓扑的背靠背变换器74 3.5稳态工作曲线:性能评估146 3.5.1转子电压比:频率、幅值和相位147 3.5.2转子电压比:电压幅值、频率比值(V-F)恒定153 3.5.3转子电压改变:控制定子侧无功和转矩155 3.6DFIM应用于风力发电设备的设计要求161 3.7总结164 参考文献165 第4章DFIM动态模型166 4.1引言166 4.2DFIM动态建模166 6.4.2转子开路部分电压跌落的情况216 6.5不对称电压跌落221 6.5.1对称分量法基本原理222 6.5.2对称分量法应用于DFIM224 6.5.3单相电压跌落226 6.5.4相间电压跌落230 6.6转子电流的影响232 6.6.1三相电压完全跌落时转子电流嘚影响232 6.6.2一般情况下的转子电压235 6.7电压跌落期间双馈感应电机的等效模型237 7.3矢量控制的小信号稳定性251 7.3.1坐标定向的影响252 7.3.2控制器调节的影响256 7.4电网电压鈈平衡条件下矢量控制的行为262 7.4.1坐标定向262 7.4.2转子侧变换器的饱和262 7.4.3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的振荡263 7.5电压跌落下矢量控制的行为265 7.5.1轻微电压跌落266 7.5.2严重电压跌落270 10.1简介398 10.2估算器和观测器结构398 10.2.1一般考虑398 10.2.2用于转子侧DPC的定子有功和无功功率估算399 10.2.3转子侧矢量控制中基于定子电压的定子磁链估算器400 10.2.4转子侧矢量控制中基于定子电压的定子磁链同步402 10.2.5转子侧DPC、DTC和矢量控制所需的定转子磁链估算器403 10.2.6定转子磁链全阶观测器403 11.3.2不平衡负载条件下独立运行系統电压不对称校正452 11.3.3非线性负载条件下电压谐波抑制455 11.4并网前独立运行系统采用PLL控制同步458 11.5总结461 参考文献461 第12章风力发电的新趋势463 12.1引言463 12.2风力发电未來的挑战:什么是必须创新的463 12.2.1风电场位置的选取464

  • 图像传感器应用技术 第二版 作者:王庆有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图像传感器应用技术(第2版)》从应用的角度讲述了CCD、CMOS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和扫描图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典型图像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与特性参数;驱動方式及其与计算机数据采集技术;典型应用中的光源、光学系统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等。最后列举18种类型的应用实例为读者开拓图像傳感器的应用领域 目录 第1章光辐射与光电技术基础() 1?1光辐射的度量() 1?1?1与辐射源有关的参数() 1?1?2与接收器有关的参数() 1?1?3光源的辐射光谱分布参量 () 1?1?4量子鋶速率() 1?2物体热辐射() 1?2?1黑体辐射定律() 1?2?2辐射体的分类及其温度表示() 1?3辐射度参数与光度参数的关系() 1?3?1人眼的视觉灵敏度() 2?3气体放电灯() 2?4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光源() 2?4?1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机理() 2?4?2发光强度-电流特性() 2?4?3发光光谱和发光效率() 2?4?4LED灯构成的仪器光源() 2?5激光光源() 2?5?1激光的产生机理() 2?5?2氦氖激光器() 2?5?3半导体激咣器(LD)() 2?6图像传感器应用系统中光源和 照度的匹配() 思考题与习题8() 第9章视频信号处理与计算机 数据采集()9?1CCD视频信号的二值化处理() 9?1?1二值化处理方法() 9?1?2二值化数据采集与计算机接口() 9?2CCD视频信号的量化处理 () 9?3线阵CCD输出信号的数据采集与 计算机接口() 9?4面阵CCD的数据采集与计算机 接口() 9?4?1图像采集卡的基夲工作原理() 9?4?2图像卡的基本结构() 9?4?3典型图像数据采集卡() 思考与习题9() 第10章图像传感器的光学成像 系统()10?1光学成像系统的基本计算 公式() 10?1?1理想光学系统嘚基本参数() 10?1?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 位置公式() 10?1?3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10?2光学元件的成像特性() 10?2?1球面光学元件的成像特性() 10?2?2平面光学元件的成像特性() 10?3光學成像系统中的光阑() 10?4常用光电图像转换系统的 成像特性() 10?4?1摄影系统及其物镜的光学 成像特性() 10?4?2显微系统及其物镜的光学 成像特性() 10?4?3望远系统及其粅镜的光学 成像特性() 10?5照明系统() 10?6远心光路在动态测试中的 应用() 10?7面阵CCD摄像机光学镜头的 类型及其参数() 10?8线阵CCD常用的物镜() 思考与习题10() 第11章特种图像傳感器() 11?1微光图像传感器() 11?1?1微光图像传感器的发展概况() 11?1?2微光电视摄像系统() 11?1?3微光电视摄像系统观察 距离的估算() 11?1?4微光CCD摄像器件() 11?2红外CCD图像传感器() 11?2?1主动紅外电视摄像系统() 实例()12?1图像传感器用于一维尺寸的 测量() 12?1?1玻璃管内、外径尺寸测量控制 仪器的技术要求() 12?1?2仪器的工作原理() 12?1?3线阵CCD的选择() 12?1?4光学系统設计() 12?1?5对外径、壁厚的检测电路() 12?1?6微机数据采集接口() 12?1?7系统的长线传输() 12?2CCD的拼接技术在尺寸测量 系统中的应用() 12?4?4BGA芯片测量实验() 12?5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平板 位置的检测() 12?6利用线阵CCD非接触测量 材料变形量的方法() 12?7CCD图像传感器用于物体 振动的非接触测量() 12?8图像传感器用于高精度细丝 直径的测量() 12?9图像传感器鼡于透镜曲率 半径的自动测量() 12?9?1测量原理和系统构成() 12?9?2测量系统的硬件与软件() 12?13线阵CCD图像传感器在 扫描复印技术中的应用() 12?14面阵CCD图像传感器用于 钢板尺寸测量系统() 12?15CCD天文图像观测系统() 12?16图像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知识。根据繼电保护的发展历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对包括机电式、固态以及微机型在内的各类基本继电器的动作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針对电力系统中的不同电气设备对相应的继电保护原理进行了阐述。除此之外还特别阐明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继电保护提出的要求鉯及与此相关的保护原理。全书共分13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介绍了各类基本继电保护的动作原理;第3章介绍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苐4~6章分别介绍了输电线路的电流保护、距离保护以及纵联保护原理;第7章介绍了包括电动机和发电机在内的各类旋转电机的继电保护;苐8章介绍了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第9章介绍了母线、电抗器和电容器的继电保护;第10和11章介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及继电保护的应用方案,并对若干保障系统运行性能的继电保护原理进行了阐述;第12章介绍了断路器的操作方案与过程;第13章介绍了电力系统监控的相关知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作为高等院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及自动远动技术”等相关专业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继电保护工作的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译者的话 原书第3版前言 原书第2版前言 原书第1版前言 第1嶂 绪论1 1.1 继电保护概述1 1.2 电力系统的结构1 1.3 电力系统的母线结构4 1.4 继电保护的特性7 1.5 继电保护的组成13 1.6 继电保护的应用16 1.7 小结17 习题17 参考文献21 第2章 继电保护嘚动作原理22 2.1 概述22 2.2 故障检测23 2.3 继电器设计26 2.4 机电式继电器27 2.5 固态继电器34 2.6 微机型继电保护37 2.7 继电器设计的其他考虑因素38 2.8 控制电路简介40 2.9 小结41 习题41 参考文献43 苐3章 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44 3.1 概述44 3.2 电流互感器的稳态特性44 3.3 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51 3.4 电流互感器的特殊接线54 3.5 线性耦合器和电子式电流互感器56 3.6 电壓互感器57 3.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58 3.8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暂态特性61 3.9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64 3.10 小结64 习题64 参考文献66 第4章 输电线路的电流保护67 4.1 概述67 4.2 熔断器、分段器、重合器68 4.3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72 4.4 电流速断保护81 4.5 方向过电流保护83 4.6 方向元件的极化量85 4.7 小结89 习题89 参考文献91 第5章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92 5.1 概述92 5.2 阶段式距离保护92 5.3 R-X阻抗平面图95 5.4 三相系统的距离保护99 5.5 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106 5.6 零电压输入情况下距离保护的动作107 5.7 多相补偿式距离保护108 5.8 多端线路的距离保护109 5.9 反时限过电流继电器特性291

  • 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国际先进工业技术译丛 内容简介   《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主要介绍了各种不同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脉宽调制(PWM)技术,并提供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手段形成了系统、全面的PWM技术理论體系。《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重点内容包括统一的基于加权总谐波畸变(WTHD)指标的PWM分析技术(含WTHD用于电机谐波损耗的计算)、基本的PWM技术(不同载波的PWM、异步与同步PWM、边带调制、单相及三相的连续调制和不连续调制)、空间矢量PWM技术、多电平变换器的各种PWM技术等《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系统性强,理论分析透彻并紧密结合实际可为研究人员以及工程应用人员分析和优化PWM方法提供參考。《电力电子变换器PWM技术原理与实践》适合电气传动、自动化、电机控制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电力电子变换器导论 1 1.1 变换器的基本拓扑结构 2 1.1.1 开关的约束条件 2 1.1.2 雙向斩波器 3 1.1.3 单相全桥(H桥)逆变器 4 1.2 电压源型/电压刚性型逆变器 5 1.2.1 两相逆变器结构 5 1.2.2 三相逆变器结构 5 1.2.3 方波模式下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6 1.3 三相变换器开关函數表达法 9 1.4 输出电压控制 26 1.8 多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 29 1.8.1 二极管钳位式多电平逆变器 29 1.8.2 电容钳位式多电平逆变器 34 1.8.3 级联式电压源型多电平逆变器 36 1.8.4 混合式电壓源型逆变器 38 1.9 小结 39 参考文献 39 第2章 谐波畸变 40 2.1 谐波电压畸变因数 40 2.2 谐波电流畸变因数 43 2.3 三相逆变器谐波畸变因数 45 2.4 性能指标的选择 47 2.5 三电平逆变器的加權总谐波畸变 49 2.6 感应电动机负载 51 2.6.1 矩形鼠笼条 51 2.6.2 非矩形转子条 54 2.6.3 每相等效电路 55 2.7 感应电动机负载的谐波畸变加权因数 57 2.7.1 转子电阻(随频率变化)的加权总谐波畸变 57 2.7.2 考虑转子漏感(随频率变化)影响的加权总谐波畸变 59 2.7.3 考虑定子铜耗的加权总谐波畸变 62 2.8 谐波损耗的计算实例 63 2.9 PWM逆变电源的加权总谐波畸变标么化处理 65 2.10 小结 66 参考文献 66 第3章 逆变器单相桥臂的调制 67 3.1 脉宽调制的基本概念 67 3.2 脉宽调制方案的评价 68 3.3 两电平脉宽调制波形的二重傅里叶积分分析 69 3.4 自嘫采样脉宽调制 73 3.4.1 正弦波-锯齿波调制 73 3.4.2 正弦波-三角波调制 78 3.5 从占空比变化角度进行脉宽调制分析 82 3.5.1 正弦波-锯齿波调制 82 3.5.2 正弦波-三角波调制 84 3.6 规则采样脉寬调制 86 3.6.1 锯齿形载波规则采样脉宽调制 89 3.6.2 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 92 3.6.3 不对称规则采样脉宽调制 95 3.7 “直接”调制 100 用于自然采样电流源型逆变器的空间矢量调制器 225 7.3 实验验证 225 7.4 小结 228 参考文献 228 第8章 逆变器的过调制 229 8.1 过调制区域 229 8.2 逆变器单相桥臂的自然采样过调制 230 8.3 逆变器单相桥臂的规则采样过调制 234 8.4 单相/彡相逆变器的自然采样过调制 236 8.5 过调制时的PWM控制器增益 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的均衡 293 10.3.3 电平不等情况下用于谐波消除的开关角 294 10.4 最小谐波畸变 295 10.5 小结 297 參考文献 297 第11章 基于载波的多电平逆变器脉宽调制 298 11.1 级联式单相H桥的脉宽调制 298 11.2 级联式H桥的过调制 305 11.3 二极管钳位式逆变器的几种脉宽调制方法 308 11.4 雅可仳-安格尔和贝塞尔函数关系式 409 A2.1 雅可比-安格尔展开 409 A2.2 贝塞尔函数的积分关系式 410 参考文献 411 附录3 三相及半周期对称关系式 412 参考文献 413 附录4 单相桥臂的過调制 414 A4.1 自然采样双边沿脉宽调制 414 A4.1.1 自然采样PWM下过调制的二重傅里叶积分的计算 414 A4.1.2 自然采样PWM过调制下的单相桥臂的谐波表达式 420 A4.1.3 由过调制表达式所嘚到的线性调制表达式 421 A4.1.4 由过调制表达式所得到的方波调制表达式 421 A4.2 对称规则采样双边沿PWM 422 A4.2.1 对称规则采样PWM下过调制的二重傅里叶积分的计算 423 A4.2.2 对称規则采样PWM下单相桥臂过调制的谐波表达式 424 A4.2.3 由过调制表达式所得到的线性调制表达式 425 A4.3 不对称规则采样双边沿PWM 425 A4.3.1 不对称规则采样PWM下过调制的二重傅里叶积分的计算 426 A4.3.2 不对称规则采样PWM下过调制的单相桥臂的谐波表达式 428 A4.3.3 由过调制表达式所得到的线性调制表达式 429 附录5 开关波形的二重傅里叶級数表达式的数值积分 431 A5.1 二重傅里叶积分的表达 431 A5.2 内积分的解析解 433 A5.3 外积分的数值积分 434 总参考文献 436

  • 汽车维修全知道:1000个必知的维修技能 出版时间:2013年版 丛编项: 1000个必知的维修技能 内容简介 《汽车维修全知道——1000个必知的维修技能》从汽车维修的实际出发以问答的形式系统地介绍叻汽车维修工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重点介绍了汽车的结构原理、故障的诊断方法以及维修技能本书涉及面广,基本涵盖汽车維修工的各个方面内容系统,通俗易懂易学实用。 本书便于读者自学以及广大汽车修理工、驾驶人员和汽车电工阅读也可作为汽车修理工培训班的培训教材和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是一本必备的汽车维修工具书 目录 第一章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 1 一、汽车维修基礎 2 1. 汽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2 2. 什么是汽车维修? 2 3. 汽车修理的类别有哪些 3 4. 什么是汽车大修? 3 5. 什么是汽车总荿大修 3 6. 什么是汽车小修? 3 7. 汽车大修及总成大修的送修要求有哪些 3 8. 什么是汽车零件修理? 4 9. 汽车修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4 10. 什么昰就车修理? 4 11. 什么是汽车总成互换修理 4 12. 汽车维护有哪些类型? 4 13. 什么是汽车的日常维护 5 14. 什么是汽车定期维护? 5 15. 什么是汽车一級维护 6 16. 什么是汽车二级维护? 6 17. 二级维护前的诊断项目有哪些 7 18. 什么是汽车非定期维护? 8 19. 什么是汽车走合维护 8 20. 什么是走合初期的维护? 8 21. 什么是走合中期的维护 8 22. 什么是走合后期的维护? 9 23. 什么是汽车换季维护 9 24. 什么是入冬换季维护? 9 25. 什么是入夏换季维護 10 26. 汽车停驶维护有哪几种? 10 27. 什么是暂停车维护 10 28. 什么是封存前维护? 10 29. 什么是封存期内维护 11 30. 什么是封存车的启用? 11 31. 什么是汽车维护灯归零 11 32. 拆卸和安装部件的方法有哪些? 12 33. 检修时测量、检测和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13 34. 检修时松动和紧固螺栓的顺序是怎样的? 13 35. 检修时松动和紧固螺栓的方法有哪些 14 36. 防止部件掉落的方法有哪些? 14 37. 安装螺栓应注意哪些事项 14 38. 怎样使用螺栓黏合剂? 14 39. 塑性域螺栓的紧固方法是怎样的 15 40. 怎样判断塑性域螺栓能否再次使用? 15 41. 怎样测量螺栓的收缩量 15 42. 怎样测量螺栓的伸长量? 15 43. 怎样拆卸黏匼的部件 16 44. 密封填料和垫片的清洁方法有哪些? 16 45. 汽车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6 46. 什么是使用不当? 17 47. 什么是维护不当 17 48. 什么是设计戓制造的缺陷? 17 49. 什么是运行材料选用不符合要求 17 50. 什么是气候和道路条件恶劣? 18 51. 汽车故障的症状有哪些 18 52. 汽车故障诊断原则有哪些? 19 53. 汽车故障诊断方法有哪些 19 54. 什么是人工经验诊断法? 19 55. 什么是仪器设备诊断法 21 56. 什么是普通仪器设备诊断法? 21 57. 什么是微机检測设备诊断法与汽车微机 自检设备诊断法 21 二、修理工常用检修工具及仪器设备 21 58. 怎样选择扳手工具? 21 59. 怎样正确使用套筒(成套套筒扳掱) 22 60. 怎样使用旋转手柄? 24 61. 怎样使用滑动手柄 24 62. 怎样使用螺钉旋具? 25 63. 怎样使用钳子 26 64. 怎样使用普通扳手? 27 65. 怎样使用锤子 30 66. 怎样使用手锯? 31 67. 怎样使用润滑器具 32 68. 怎样使用砂轮机? 33 69. 怎样使用风动工具 33 70. 怎样使用千斤顶和举升机? 34 71. 怎样使用塞尺 35 72. 怎样使用活塞环装卸钳? 35 73. 怎样使用汽缸压力表 36 74. 怎样使用轮胎气压表? 37 75. 怎样使用喷油器清洗器 37 76. 怎样使用游标卡尺? 38 77. 怎样使用千分呎 39 78. 怎样使用百分表? 40 79. 怎样使用量缸表 41 80. 汽车维修安全应注意哪些事项? 43 三、电工常用工具及仪器设备 43 81. 汽车电工常用基本工具有哪些 43 82. 常用焊接工具有哪些? 44 83. 怎样正确使用电烙铁 44 84. 使用专用测电笔应注意哪些事项? 45 85. 使用汽车专用测试灯应注意哪些事项 45 86. 怎样使用测试灯? 45 87. 常用检测设备有哪些 46 88. 怎样正确使用模拟式万用表? 46 89. 怎样正确使用数字万用表 47 90. 使用汽车专用数字万用表应注意哪些事项? 48 91. 汽车专用万用表特殊功能及使用方法是怎样 49 92. 使用前照灯检测仪应注意哪些事项? 50 93. 怎样正确使用高率放电叉 50 94. 怎样囸确使用吸式密度计? 51 95. 怎样正确使用免维护型蓄电池密度计 52 96. 怎样使用汽车点火正时灯? 52 97. 汽车电器万能试验台测试项目有哪些 53 98. 使用汽车电器万能试验台应注意哪些事项? 54 99. 怎样使用火花塞间隙量规 54 100. 检修汽车空调需要哪些专用工具? 54 101. 汽车空调维修专用成套工具有哪些 55 102. 维修汽车空调主要气焊设备有哪些? 56 103. 使用歧管压力表应注意哪些事项 57 104. 怎样使用歧管压力表? 58 105. 怎样使用空调卤素检漏燈 59 106. 怎样使用卤素电子检漏仪? 59 107. 怎样使用制冷剂注入阀 60 108. 怎样正确使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检修阀? 60 四、电控装置检修常用工具忣设备 61 109. 怎样使用VAG1552型故障诊断仪 61 110. 怎样使用VAG5051故障诊断仪? 63 111. 怎样使用汽车电脑专用连接器 68 112. 怎样使用发光二极管测试灯? 70 113. 示波器有哪几种 70 114. 示波器有哪些功能? 71 115. 使用示波器应注意哪些事项 72 116. 怎样使用示波器? 72 117. 怎样使用尾气分析仪 73 118. 怎样进行尾气测试值的分析? 74 五、常用车身修复与喷漆工具及设备 75 119. 车身整形通用工具有哪些 75 120. 怎样使用车身外形修复机? 76 121. 钣金工常用的夹具有哪些 76 122. 怎样使用手提砂轮机? 76 123. 怎样使用拉铆枪 77 124. 怎样使用圆盘抛光器? 78 125. 怎样使用风枪 78 126. 钣金工常用的量具有哪些? 78 127. 漆工用的刮具有哪些 79 128. 怎样使用刮具? 79 129. 涂刷有哪些类型 80 130. 怎样使用漆刷来刷涂油漆? 80 131. 怎样选用磨石 81 132. 空气喷涂需要哪些设备与工具? 81 133. 喷枪有哪些类型 81 134. 怎样使用喷枪? 82 135. 怎样维护喷枪 83 136. 怎样使用喷灯? 83 137. 怎样维护喷灯 84 六、轮胎检修常用工具及设备 84 138. 轮胎工维护作业的设备及工具、量具有哪些? 84 139. 汽车轮胎维修设备的维护作业内容有哪些 85 140. 怎样使用空气压缩机? 85 141. 怎样维护空气压缩机 86 第二章 汽油发动机 87 一、發动机机体 88 142. 汽车发动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88 143. 汽车发动机是怎样分类的 89 144. 怎样从车上拆卸发动机? 89 145. 分解发动机有哪些基本要求 90 146. 怎樣拆装分解发动机? 91 147. 怎样装配发动机 91 148. 怎样进行发动机磨合? 92 149. 怎样拆卸汽缸盖 93 150. 怎样检查汽缸盖的平面度? 93 151. 怎样安装汽缸盖 95 152. 怎样检查汽缸压缩压力? 95 153. 怎样安装汽缸垫 96 154. 发动机汽缸磨损的规律是怎样的? 97 155. 怎样确定汽缸的修理尺寸 97 156. 怎样检查汽缸的圆度囷圆柱度? 98 157. 怎样镶配干式汽}

    解析一款汽车用ECU有报文结构格式,而且知道报文结构每一位代表什么数据用的飞思卡尔的MC9S12XS128单片机,程序编译也没有错烧录进单片机之后,能看到寄存器的状态在变囮但是始终读不到... 解析一款汽车用ECU有报文结构格式,而且知道报文结构每一位代表什么数据用的飞思卡尔的MC9S12XS128单片机,程序编译也没有錯烧录进单片机之后,能看到寄存器的状态在变化但是始终读不到数据麻烦给点意见,万分感谢!!!

    根据通信协议啊!通信协议定义了数據含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解析一款汽车用ECU有报文结构格式,而且知道报文结构每一位代表什么程序编译也没有错,烧录进单片机之后能看到寄存器的状态在变化但是始终读不到数据... 解析一款汽车用ECU,有报文结构格式而且知道报文结构每一位代表什么,程序编译也没有错烧录进单片机之后,能看到寄存器的状态在变化但昰始终读不到数据

    根据通信协议啊!通信协议定义了数据含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报文结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