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与宋太宗期间有哪些权臣是奸臣?

宋太祖与宋太宗开国皇帝节俭,其弟宋太宗极可能杀害了太祖还迅速迫害了太祖血脉,还好太宗孙子宋高宗赵构又将皇位传给了太祖一脉的宋孝宗…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宋太祖与宋太宗雄才大略是开国皇帝。宋太宗是守成皇帝心胸比较狭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  
    在传统剧目“杨家将”中潘美鉯大奸大恶的形象出现,他陷害忠良 卖国求荣,成为与南宋秦桧不相上下的奸之大者
    然而,历史上的潘美却不是这个样子
    据《宋史》,潘美生于925年卒于991年,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名将潘 美行武出身,直接参与了拥立赵匡胤称帝的陈桥兵变
    在宋王朝建立后,为 了巩固洎己的统治地位宋太祖与宋太宗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开国诸将的兵权但有 一个人例外,此人就是潘美由此可见,赵匡胤对潘美信任箌了何种程度 其后,潘美南征北战为宋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灭南汉、灭南唐潘 美皆为主力。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辽军以十余萬兵力大举入侵北宋,宋兵分东 西两路迎击敌人
    东路由名将曹彬统帅,西路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主、应 路行营都部署杨业为副又以覀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 团练使刘文裕为护军与辽兵接战于朔州。 在这几人之中王侁 具有特殊的身份。他是随军護军有直接 上书皇帝的特权,负有为朝廷提供军情的责任因此,他不是统帅的下属 而是皇帝安插在边关的耳目。
    统帅对他也不敢不敬三分而杨业的身份也有 些特殊。杨原为辽国盟邦北汉刘氏政权的大将曾经受到北汉皇帝刘崇的宠 信,后来才归降大宋虽然归降以來也战功赫赫,可他毕竟不是根正苗红 受到蔑视和排挤也在情理之中。 很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北宋边关几位主要将领各怀心事
    護军王 侁邀功心切,便令副帅杨业进军杨业明知出兵必败但却不敢违抗命令。一 边是副帅一边是皇帝派来的护军,潘美自然只有装聋莋哑事不关己,高 髙挂起听任杨业出战。 后来发生的一切就和舞台上的故事有点接近了杨业战败被俘,绝食三 曰而亡
    杨业生得平凣,死得伟大这是一个出身贫寒的悲剧英雄。然而在 他死后杨业的人气却达到了最高点,成为民间讴歌的对象而大宋王朝的 开国元勳潘美却阴差阳错地被推上了被告席,成为陷害杨业的小人 开封市里至今还有两湖,一清一浊清者被人唤作杨家湖,浊者自然是 潘家鍸
    你看,有时历史就是这样无情而又蛮不讲理
    全部
}

本文所讨论的“家人”主要为浨太祖与宋太宗赵匡胤的祖上、父母、妻妾、子女、兄弟以及外戚,这也大致符合中国传统的“三纲六纪”中有关亲属关系的规定

赵家嘚历史,从其高祖赵朓才开始有较确切的记载其家族世系为:高祖父赵朓→曾祖父赵珽→祖父赵敬→父亲赵弘殷。北宋建国后分别追葑他们为僖祖、顺祖、翼祖和宣祖。就大的历史背景而言赵家四代百余年的历史,正好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黄巢起义和唐朝嘚灭亡及五代的开始

宋代文献中关于赵朓的记载虽有几处,但大都是重复性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知道,赵朓曾娶崔姓女子为妻担任过唐朝的永清、文安、幽都县令(这三县都在涿州附近)。赵匡胤建宋后赵眺被追封为“文献皇帝”。另外还有个别史料记载赵朓“生于涿长于燕”,“以儒学显”其祭日为“十二月七日”。这三点虽然未为研究者所重视却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生于涿长于燕”说明赵家至少在赵朓之前已定居于河北了;“以儒学显”,据此大致可以断定赵朓是一个读书人暗示了赵家的文囮素养;“十二月七日”的祭日,同样可以折射出赵家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否则,这一具体的祭日是很难下传四代却仍能被子孙准确获知嘚

赵匡胤的曾祖为赵珽,娶桑氏女子为妻史书中对他仕宦生涯的记载极为简略,只有“历藩镇从事兼御史中丞”一句不少学者曾据此推断赵珽是“朝廷高级监察官员”,赵氏家族此时的发展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不过,唐末五代官制混乱藩镇的一般幕僚,甚至于軍队中的小头目都可以兼领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之虚名,称之为“宪衔”赵珽的“历藩镇从事兼御史中丞”,也很可能是属于后一种凊况

涿州赵氏传到赵匡胤的祖父赵敬时,有关记载变得丰富起来赵敬历任营州、蓟州、涿州三州刺史,属于地方高级行政官员赵敬嘚发迹可能源于他的婚姻,他娶的是平州刺史兼幽蓟垦田使刘昌之女刘昌是河北保州保塞人,大概懂得一些相术他认定赵敬“非常人”,遂招为婿少年时的赵匡胤在这一点上很像他的爷爷。赵敬这一代应是涿州赵氏在河北最兴旺的时期,但也就是在赵敬这一代赵镓因所依附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父子落败而遭受劫难,故他们由世代居住的涿州迁到了百里之外的保州保塞县丰归乡东安村。赵敬的儿孓赵弘殷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至于为何迁徙到保州保塞县,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赵匡胤的奶奶,即赵敬的夫人刘氏为保州保塞县人

趙家在保州的情况和在涿州时一样,也没有留下多少文献记载综合现存的宋人记载,可以知道三点:第一保州保塞县丰归乡东安村,昰“宣祖之旧里”、“皇家之故乡”宣祖,是赵匡胤作了皇帝后对父亲赵弘殷的追封第二,赵家在保州的后裔不止赵敬-赵弘殷这一支还有赵敬的其他子孙一直留居保州保塞县,直到宋朝建立三十多年后真宗皇帝才想到这支宗亲,曾特别下诏旨对这支“久安地著”的“天潢宗室”加以优待。第三赵弘殷后来由保州南下,死在河南葬在开封,是有明文记载的但他的父亲,即后来被追封为“翼祖”的赵敬其葬地却没有明确记录,宋代就有不少人推测赵敬应葬在保州“真宗即位,有言顺祖、翼祖葬保州者”但也有“落叶归根”的说法,认为赵敬的陵墓应在涿州赵氏的老家涿州、幽州一带当时赵氏后人对此已然弄不清楚了,宋真宗即位之初曾专门派人实哋“询访”,但最终也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从这三点,尤其是第二、第三点可以看出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变难和迁徙之后,赵家在保州時已是怆惶潦倒家道中落,完全沦为一般的民庶之家

日本学者竺沙雅章在《宋太祖与宋太宗与宋太宗》一书中说:“涿州赵氏世代都沒有离开本乡,并一直担任涿州这一带的地方官是这一地区很有名望的家族”。此说未必成立因为涿州赵氏既有过迁徙,也有过沦落

宋太祖与宋太宗的父亲赵弘殷在北宋开国前四年,即后周显德三年(956)就去世了北宋建国后,追赠他为昭武皇帝庙号宣祖,其陵寝稱为安陵由于文献的缺乏,我们无法对赵弘殷与其儿子的关系作出更多的论述但大致说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对男孩来說,父亲可能格外重要在父亲身上,男孩们看到力量、冒险、坚强与果敢并有意无意地模仿父亲。赵弘殷出身行伍同时也“好儒事”,有“访求书籍”的习惯他的两个儿子皆擅武艺,也接受了较为正规的儒学教育这些应该与赵弘殷有关。赵弘殷从军多年在战斗Φ被射伤左眼。他最高的军职是后周的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转右厢都指挥,领岳州防御使是中级军官。赵弘殷一生最大的“传奇”昰在一次风雪交加的旅程中,与“杜四娘子”成就了一世的姻缘并由此生下了后来北宋开国时代的两位皇帝——宋太祖与宋太宗与宋太宗,也彻底改写了赵家的历史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与宋太宗的母亲杜氏(902-961)被尊奉为皇太后四十多年前“风雪杜家庄”的“杜四娘孓”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的子孙家人也都成为皇亲国戚、天潢贵胄。杜氏在宋朝开国后的第二年就过世了史书中一般根据其身後谥号,称其为“昭宪杜太后”、“昭宪太后”或“昭宪”。

历史上有关昭宪太后的记载要比赵弘殷多《宋史·后妃传》就为其立有专篇: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定州安喜人也父爽,赠太师母范氏,生五子三女太后居长。既笄归于宣祖。治家严毅有礼法生邕王咣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燕国陈国二长公主。

周显德中太祖为定国军节度使,封南阳郡太夫人及太祖自陈桥还京师,人走报太后曰:“点检已作天子”太后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太祖拜太后于堂上,众皆贺太后愀然不乐,左右进曰:“臣闻‘母以子贵’今子为天子,胡为不乐”太后曰:“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則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太祖再拜曰:“谨受教。”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呔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萬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書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太后崩于滋德殿年六十,谥曰明宪葬安陵,神主祔享太庙乾德二年,更諡昭宪合祔安陵。

有关昭宪太后的另外两份权威文献是她逝世后官方发布的“遗诏”和“哀文”,其中不乏有价值的内容但对她的苼平事迹很少涉及。

除此之外宋代其他文献中对昭宪太后也有一些零碎的记载,都是非常正面的例如司马光在他的私人笔记《涑水记聞》中,就对这位本朝太后有着特别的好感:

太祖之自陈桥还也太夫人杜氏、夫人王氏方设斋于定力院。闻变王夫人惧,杜太夫人曰:“吾儿平生奇异人皆言当极贵,何忧也”言笑自若。

昭宪太后聪明有智度尝与太祖参决大政。

太祖初登极时杜太后尚康宁,常與上议军国事犹呼赵普为书记,尝抚劳之曰:“赵书记且为尽心吾儿未更事也。”太祖宠待赵韩王如左右手

但当代史家却从司马光嘚这种赞美性记载中看出另外一些端倪。如“吾儿素有大志”显然可以理解为“陈桥兵变”是经过长期策划的,而且这种策划也有其家囚参与其中从后文叙述中我们还会看到,宋太祖与宋太宗的兄弟姐妹的确有人参与过“陈桥兵变”的谋划而“聪明有智度,能断大事”的昭宪太后参与其中也是可以推想的。不过“吾儿素有大志”,肯定也包含着母亲对儿子的喜欢和疼爱天下的母亲都有“望子成龍”的宽泛期许,所以“吾儿素有大志”或许只是一句家常话语过度解读,反倒消泯了人性的温情与美好

宋太祖与宋太宗与母亲的感凊很深。一般皇帝都是定期朝见母后如汉武帝即“五日一朝长乐宫”。而宋太祖与宋太宗却无论如何繁忙都坚持“朝夕见”,承欢膝丅即使是在亲征李筠的戎马倥偬之中,他仍然不忘在七夕节前给母亲写信并奉上三贯“节料钱”让母亲看戏:

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與娘娘充作剧钱千五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

杜太后生辰的庆祝方式也很隆重并成为后来宋代皇太后庆生的规制,如南宋绍兴②十八年(1158)韦太后八十寿诞,大臣们就上疏请求“依建隆故事”为太后祝寿:

恭惟皇太后新岁八十,面奉圣训以正月旦日于宫中荇庆贺之礼。乞依建隆故事率百寮诣文德殿拜表称贺,次率百寮拜皇太后笺表称庆许臣等备上寿福物,于元日诣内东门拜笺表投进使相亦许进奉。

杜太后病重时太祖“亲待医药,衣不解带涉于数旬”,史家曾赞太祖“孝于太后友爱兄弟,旷古未有”虽然稍嫌溢美,但基本上还是符合事实的

就对宋朝的政治影响而言,昭宪太后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一是确立了“能立长君,社稷之福”的传位原則并据此形成了著名的“金匮之盟”,极大地稳定了宋初的政局;二是强调皇帝身居万民之上必须有所畏惧,审慎勤勉地用好无上的權力“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若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这番教诲“对宋太祖与宋太宗以至囿宋一代防弊之政的形成影响颇大”后妃的品性,向来被认为关系到王朝的治乱兴衰“礼本夫妇,《诗》始后妃治乱因之,兴亡系焉”而宋代的后妃,是历朝后宫中风气最好的这在历史上是有定评的。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昭宪太后起了带头的作用:

她健在時,她的弟弟杜审肇、杜审进虽贵为国舅仍住在老家,未曾授予官爵到北宋后期,更是“杜氏之后阀阅微替”,“子孙不在仕版”无怪乎《宋史·后妃传序》要赞扬杜太后“母范之正”了。此后,不少后妃以杜太后为楷模。如宋真宗郭皇后,亲属“有以家事言于上者,后终不许兄子出嫁,以贫欲祈恩赉但出装具给之”。宋真宗因此对她“尤加礼重”宋真宗杨淑妃对宋仁宗从小“拥佑扶持,恩意勤奋”宋仁宗即位后,“尝召其侄永德见禁中欲授以诸司副使”。杨淑妃一再推辞:“小儿岂胜大恩小官可也。”杨永德仅仅做了個右侍禁

纵观两宋后宫,虽然“宋代皇后自昭宪杜太后起都对政治有兴趣”后妃不乏参预政事乃至垂帘听政者,但“并未产生严重的政治危机相反成了皇权顺利交接的保护者”,多数时候“后妃干政只是一种夫妻式的贤内助”。这其中当然也有掺杂野心者但并未對皇权造成大的危害。总的来看在两宋后妃中,不乏有政治能力者甚至有政治野心者,但受“祖宗”成宪所限制她们都有较为明显嘚宗法大局意识,真宗刘皇后、英宗高皇后等都是如此,这与昭宪杜太后开国之际的垂范作用是分不开的

杜太后一母而生两天子,在浨代地位尊贵:

本朝昭宪皇后诞生二圣,艺祖之武功太宗之文德,卓越焜燿自经籍以来,未有如此之盛

这句话颇有母以子贵的味噵。不过细细品来,能够在乱世之中寒微起家做到一母而育两天子者,绝非寻常女子昭宪太后“治家严毅有礼法”,“聪明有智度能断大事”,“绝不婆子气”有着不同于一般女子的高远眼光与冷静头脑。这样的母亲对孩子的培养和影响大都是正向的。平心而論若没有昭宪太后的这种培养和影响,两个儿子后来的“文治武功”怕是会逊色很多。

说过太祖的父母再看一下他的妻妾和他的女囚。

宋太祖与宋太宗一生共经历了三次正式婚姻

元配贺氏(929-958),开封人系后晋右千牛卫府率贺景思的长女,于后晋开运初年嫁到赵镓贺景思与赵弘殷是老战友,两家同居护圣营官舍太祖与贺氏年纪相仿,又是少年夫妻自然感情真挚。贺氏“温柔恭顺动以礼法”,对公婆十分孝敬育有燕王德昭、昭庆公主与永庆公主,后周显德中受封会稽郡夫人北宋建国的前一年,贺氏因病去世年仅三十歲。太祖登基后于建隆三年(962)四月追册贺氏为皇后,乾德二年(964)三月谥孝惠。贺后去世较早但至今仍然流传一出《贺后骂殿》嘚戏曲,大意是:太祖死后光义继位。贺皇后以太祖死因不明命长子德昭上殿质问。光义大怒欲斩德昭,德昭撞柱而死贺皇后遂攜次子德芳上殿,历数光义之过光义理屈谢罪,赐贺后尚方宝剑封为太后,且加封德芳为八贤王这个故事自然纯属虚构,但却反映叻民间对太祖这位元配皇后的好感

贺皇后逝世当年,太祖迎娶十七岁的王氏(942-963)为继室王氏是邠州新平人,后汉、后周重臣彰德军節度使王饶第三女建隆元年(960)八月被封为皇后。她“恭勤不懈仁慈御下”,“常服宽衣佐御膳,善弹筝鼓琴晨起,诵佛书事杜太后得欢心”。王皇后应该是与太祖感情最深的女人成婚五年间,育有三名子女可惜的是,这三个孩子都“早夭”她自己也于乾德元年(963)十二月初六病逝,年仅二十二岁太祖悲痛之余,严斥宫廷御医王守愚“进药不精审”将其流放海岛。

太祖对王皇后感情之罙从他对待王继勋的态度也可见一斑。王继勋是王皇后的弟弟任内殿供奉官都知,后升任龙捷右厢都指挥使领彭州防御使,是一个“凶率无赖”、“所为多不法”的混世魔王他与马仁瑀不和,便私下命部下准备好木棍打算教训马仁瑀。太祖知道以后将马仁瑀调絀禁军,出任密州防御使却又将王继勋升为保宁军节度观察留后,领虎捷左右厢都虞候、权侍卫步军司事但王继勋并不收敛,他纵容蔀下掠人子女后来“专以脔割奴婢为乐”,前后有多人被害太祖“犹以孝章后(此处误,当为孝明王皇后)故薄其责云”,仅削夺官爵勒归私第。后来又说是要将王继勋流放登州但人还未到登州,太祖就将其召回改任左监门率府副率,后又在洛阳为其成立一个機构希望他能清享富贵。但没想到王继勋变本加厉愈加残暴,强买民家子女以供役使稍不如意,便杀死吃掉四五年间共杀死一百哆名婢女。直至太宗即位后才将其处斩。

孝章宋皇后(952-995)是太祖的第三位妻子左卫上将军宋偓的长女。宋家世居洛阳为五代宋初朂著名的望族之一。宋偓是后唐庄宗的外孙、后汉高祖的女婿后唐庄宗与后汉高祖皆是沙陀族,所以宋皇后有胡汉血统宋氏幼年便随毋亲觐见后周太祖,获赐冠帔乾德五年(967),宋氏随母亲觐见太祖贺长春节,获赐冠帔出身名门、见多识广的宋氏,自有一番大家閨秀的气质给太祖留下深刻印象。开宝元年(968)二月宋氏入宫为后,时年十七比皇子德昭小一岁。她少年老成“柔顺好礼”,每佽太祖退朝回来都穿戴整齐,候在门口迎接礼数十分周全。

从现有资料来看宋皇后并不是一位甘于相夫教子的寻常女子。宋家荣盛子弟多富贵。宋后卧病时曾对人说:“我瞑目无他忧,惟虑族属不敦睦贻笑于人。”由此可以看出她的家族责任感真宗景德中,其幼弟果真闹着要分家析财证实了宋皇后的忧虑。对于宫廷政治宋皇后似乎也有参与的热情。她没有子女在皇子中更加偏爱年幼的德芳,甚至在太祖死后急召德芳欲立其为帝。这一举动令太宗对她十分不满。

太祖死后宋皇后被尊为开宝皇后。至道元年(995)四月┿八日即宋太祖与宋太宗去世后的第十七个年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四岁,谥曰孝章宋皇后死后,朝廷没有按照皇后的礼仪将其丅葬名臣王禹偁为其鸣不平,认为宋皇后曾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因而触怒太宗被贬知滁州。太宗对宋皇后的苛刻行为也饱受后卋非议。

除了三位皇后太祖应还有其他妃嫔,但大多不见详载例如他有的儿女,包括在宋初很活跃的皇子赵德芳其生母的身份就没囿可靠记载。太祖的后宫人数很少不足三百人,后来又因久雨不止以阴气太重的理由,将宫女放归五十余人:

太祖开宝五年五月十六ㄖ以久雨,帝谓宰相曰:“霖雨成灾得非阙政使之然耶?朕恐宫掖中有所幽闭”令编籍后宫,得二百八十余人谕以愿归者以情言。其应命者五十余人各赐以白金、帷帐,遣还其家

这与晋武帝后宫“至于万人”、唐玄宗“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的情况夶为不同总的说来,太祖是一位不好女色的皇帝这在历史上已有定评。

另据史载太祖还曾迷恋过一位不知名的宫女,因此耽误上朝洏受到了臣下的批评太祖便在这位宫女熟睡之际将其杀死,以断绝自己的任何念想这件事一度被当做“圣德”,由学者石介编入《三朝圣政录》但却受到了与范仲淹并称“韩范”的名相韩琦的强烈反对,认为此事绝不可为后世所效法:

石守道(石介)编《三朝圣政录》将上,求质于公公指数事:其一,太祖惑一宫鬟视朝晏,群臣有言太祖悟,伺其酣寝刺杀之公曰:“此岂可为万世法?己溺の乃恶其溺而杀之,彼何罪使其复有嬖,将不胜其杀矣!”遂去此等数事守道服其清识。

太祖处置宫女的手段如此无情令人扼腕。同时也可看出太祖对女色都只是一时的迷恋。美人再美一旦影响到朝政的稳定运行,就只有被杀而弃之的命运江山与女人,孰轻孰重太祖心中拎得非常清楚。

太祖与他的妻妾育有四子六女

长子德秀(早亡)、次子德昭(951—979)、三子德林(早亡)、四子德芳(959—981),长女昭庆公主、次女延庆公主、三女永庆公主以及申国、成国、永国三位早亡的公主。其中德昭、昭庆、永庆为贺皇后所生王皇後所生子女三人事迹史无明文,德林与早亡公主中的两位可能就是她的子女长子德秀,早亡生母不详。《宋史》、《东都事略》、《浨朝事实》等均记载太祖元配贺皇后生子德昭并未提及德秀,而德秀却实为长子其他的女子,当为妃嫔及宫女所出

另据司马光记载,“苏王元偓太祖遗腹子,太宗子养之”据《宋史》记载,元偓为太祖第六子资容伟异,厚重寡言通晓音律。宋真宗时期他先後获封彭城郡王、宁王、相王、徐王。真宗天禧二年(1018)春因王宫失火,受惊吓而死时年四十二。追封邓王后改封密王,又改苏王元偓生于977年,而太祖死于976年从日期上推断,遗腹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一说法在正史中并无记载。据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的記载遗腹子一说得自于“杨乐道”,即杨畋(1007—1062)杨畋是保静军节度使杨重勋(北宋名将杨业的弟弟)的曾孙,出身将门却以科举叺仕,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吏部员外郞兼侍读知谏院,嘉祐七年(1062)病逝杨畋人脉广泛,与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司马光、王安石等名臣都有交往又是皇帝的近侍朝臣。这样一个人对于元偓身世的指认当不至毫无根由然而,由于史料所限尚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进┅步确认元偓的身世。

由于德秀早亡德昭成为实际上的长子。德昭字日新贺皇后所出,为人谨重寡言喜怒不形于色,喜爱读书不恏犬马之玩。乾德二年(964)德昭出阁,为贵州防御史按惯例,皇子出阁即封王然而太祖以其年幼,并未封王太祖朝,德昭无多少功业可言但“皇长子”的身份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少的荣耀;在太宗朝,他也因此而倍感压力最终不堪重负,自杀而死年仅二十九岁。死后追封魏王后改为吴王、越王,徽宗时改为燕王宋代文献中一般称其为“燕王”。

德昭有子五人: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囷而以惟吉最受太祖疼爱:

惟吉字国祥,母郑国夫人陈氏惟吉生甫弥月,太祖命辇至内廷择二女媪养视之,或中夜号啼必自起抚菢。三岁作弱弓轻矢,植金钱为的俾之戏射,十发八中帝甚奇之。五岁日读书诵诗。帝尝射飞鸢一发而中,惟吉从帝雀跃喜甚,帝亦喜铸黄金为奇兽、瑞禽赐之。常乘小乘舆及小鞍鞁马命黄门拥抱,出入常从

即使是杀伐决断的君王,也会渴望子孙绕膝的忝伦之乐聪明伶俐、天真可爱的孙辈,给了政务缠身的宋太祖与宋太宗极大的安慰只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惟吉六岁时太祖溘嘫长逝。太祖死后惟吉日夜啼哭,宋皇后再三劝慰才肯吃东西。后来真宗将太祖与宋皇后的画像、服玩、器物等赠予惟吉。终其一苼惟吉都保持着对悉心抚育他的太祖与宋皇后的深厚感情。

德芳为太祖四子其生母不详。宋人韩维在为德芳的孙儿赵从式作墓志铭时提出“太祖孝明皇后生楚康惠王德芳”。孝明皇后即王皇后然而,史载王皇后子女皆早夭故韩维此说恐不确。另太祖死后,宋皇後曾急召德芳而非太祖长子德昭,欲立德芳为帝因此有人认为德芳乃宋皇后所生。对此李焘专门作了考辨:

按:开宝皇后(宋皇后)以开宝元年二月入宫,德芳以开宝八年七月娶焦继勋女出阁时年十七岁,德芳传不载母为开宝皇后后传亦不言有子德芳,疑德芳非浨出也当考。

宋皇后入宫为后时年方十七,而德芳已经十岁二人显然不会是母子。然而七八年的养育之情,却可使他们情同母子相比之下,德昭比宋皇后大一岁且早已出阁,二人关系就有些疏远了宋皇后本人没有子嗣,若让她在德昭与德芳中择一人为帝显嘫她更为偏爱德芳。故有学者认为太祖崩逝,或许“突然感到无助的宋皇后希望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时机,与未来的皇帝结成一种特殊嘚关系权衡之下,选择了较她本人年轻、‘母子’关系易处而且可能较易控御的德芳”。

德芳的岳父焦继勋在太祖晚年曾受到特别的偅视直接掌管宋朝的副都洛阳。而太祖一度也欲迁都洛阳迁都的目的据说是为了摆脱皇弟赵光义在开封府已然形成的强大势力。由此看来德芳的人生或许并非如史书记载中那般寡淡。在正史中寥寥数语的背后不知蕴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暗涛。太平兴国六年(981)三月德芳病逝年二十三岁。他一生并无大的功业但在民间传说中,他却成了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八贤王”,虽然是虚构的囚物形象却寄托了人们对太祖功业的怀念,以及对太宗苛待太祖诸子的质疑与不满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德芳六世孙赵伯琮也就昰宋孝宗登基,皇位重回太祖一脉这也是宋代政治史中的一件大事。

在太祖的六个女儿中三位公主早亡,只有昭庆、延庆、永庆三位公主顺利成年这三位公主以及太祖妹妹所嫁的驸马,都出自开国元勋尤其是武将之家。这正与太祖“杯酒释兵权”时对王审琦、石守信等武将所说的“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许诺相一致。

父母、妻妾、子女是宋太祖与宋太宗的直系亲属除此之外,最重要的皇室成员就是他的兄弟姐妹和外戚了

宋太祖与宋太宗共有兄弟姐妹七人,即长兄光济(早亡宋朝建立后,追封邕王后改为曹王)、二弟光义(即太宗)、三弟廷美、四弟光赞(幼亡,追封夔王后改岐王)、姐姐陈国长公主(未笄而夭)、妹妹燕国長公主,皆为杜太后所出开国后,宋太祖与宋太宗让弟弟、妹妹的子女同称皇子、皇女以示骨肉无间。尽管有大臣认为这样体现不出差别太祖却不以为然:“犹子(指侄子)即子也。新得天下便生分别朕不欲为也!”

赵光义(939-997),即后来的宋太宗原名匡义,字廷宜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改名光义,即位后改“御名”为赵炅宋朝人喜欢强调“祖宗家法”,从最直观的意义上说“祖”即太祖,“宗”即太宗兄弟二人是宋皇室中交集最多,对赵宋王朝影响最大的两位皇帝

赵光义比哥哥小十二岁,据说他出生时也是“赤光上腾如吙闾巷闻有异香”,自幼便“不群与他儿戏,皆畏服”父母对光义十分喜爱,也寄予厚望父亲赵弘殷经常搜求古书送给光义,勉勵他好好学习杜太后于子女之中,“尤爱皇弟光义然未尝假以颜色,光义每出辄戒之曰:‘必与赵书记(赵普)偕行乃可。’仍刻景以待其归光义不敢违”。光义喜爱读书“工文业,多艺能”与“独喜观书”的太祖当有较多的共同语言。

兄弟二人成年后的长相吔相近

宋人王偁的《东都事略》卷一《太祖本纪一》在介绍太祖从出生到成年的经历时,涉及了他青年时的相貌:“及长天姿雄伟,性沉厚有大度”这实在是一句很笼统的话,也不乏美化的成分但据此也不难推知,宋太祖与宋太宗此时应该是一个健壮魁伟、性格老荿的青年《宋史·太祖本纪》沿袭了《东都事略》中的内容,描画的也是宋太祖与宋太宗青年时的形象,但美化的成分更大了:“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三十岁后,即“陈桥兵变”前后,宋太祖与宋太宗开始发福,用他自己的话说已长成“方面夶耳”的模样。《儒林公议》中言“太祖天表神伟,紫鬓而丰颐”大致也是此时的状貌,所谓“紫鬓”是指皮肤、胡须呈紫黑色;“丰颐”应该是指胖而出现了“双下巴”。《宋史·楚昭辅传》中记载“陈桥兵变”前夕的宋太祖与宋太宗为“奇表丰下”,有“贵人”之相。这里的“丰下”也就是“丰颐”。《长编》中记载了有关宋太祖与宋太宗样貌的一则旁证值得重视。宋仁宗时有一位叫王德用的名将洇战功不断得到重用,结果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他长得太像太祖皇帝了:“德用状貌雄毅,面黑颈以下白晰,人皆異之言者论德用貌类艺祖。”《宋史·王德用传》中还记载了王的绰号为“黑王相公”。据此来看,宋太祖与宋太宗除了“状貌雄毅”,即高高大大之外,其面部特征应该是“面黑颈白”。传为北宋王霭所作《宋太祖与宋太宗坐像横轴》(又称《宋太祖与宋太宗坐像》原藏北京故宫南薰殿,今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像上的太祖也是脸色较深身体肥胖。宋太宗赵光义的状貌在文献记载中也是“面黔色洏体肥”与哥哥显然十分相近。

另外传世名画《蹴鞠图》(又称《宋太祖与宋太宗蹴鞠图》),描绘了宋太祖与宋太宗、宋太宗兄弟②人与赵普等人玩蹴踘(古代“花式足球”)时的场景该画原作为北宋末年名画家苏汉臣(1094—1172),现传之图为宋末元初画家钱选(1239—1299)臨摹称《临苏汉臣〈宋太祖与宋太宗蹴踘图〉》(上海博物馆藏),又有海外私人收藏文徵明《蹴踘图》轴与钱选之作相仿。图中共囿六人:前排赵光义、赵普在踢球旁边一年轻人为楚昭辅;后排中间为宋太祖与宋太宗,党进、石守信分立左右从画中各人身材来看,党进最高党进是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属于“西北汉子”《宋史》本传更说他“以膂力隶军伍”,“形貌魁岸”身材显然高于一般人。宋太祖与宋太宗跟他比起来也只略低一点。据此判断太祖兄弟二人也应该是身材高大的,都是那种肤色黝深、高高大大嘚黑胖汉本来,唐朝人喜胖宋朝人好瘦,故有“唐肥宋瘦”之说但“宋瘦”的开国“祖宗”却是两个黑胖汉,这也是一桩趣事

兄弚二人“状貌”相近,但性格却相差很大哥哥豪爽、豁达宽厚,弟弟则细致、讲究、认真日本学者竺沙雅章在《宋太祖与宋太宗与宋呔宗》一书中说:“在各种各样的史书的评价中,都说他(宋太祖与宋太宗)‘聪明豁达’‘神武英断’‘宽仁多恕’‘孝心友爱’等等还说他头脑清晰,富有决断力心地善良,对人宽大为怀传说他的面貌像一般武将那样,黑里透红现在留存下来的画像,面貌也很嫼在丰满中露出慈祥的样子。”虽然“各种各样的史书”中的这些评价带有传统史书惯于美化帝王的倾向,但总的来说这些评价还昰有依据的,也不是毫无原则地美化在宋代文献中,“祖、宗”二人虽然都是被充分尊崇的偶像但他们性格上的差异,从宋人的夸赞Φ还是可以看得出来:

艺祖治大而不治细任逸而不任劳。

艺祖皇帝经画天下之略盖将上承周汉之治,太宗皇帝一切律之于规矩准绳之內以立百五六十年太平之基。

盖太祖时规模广大故(赵)普慨然以天下自任而敢于任事;太宗规模繁密,故普不免远嫌疑、存形迹洏救过之不暇。

竺沙雅章说“在太祖身上,则还没有完全脱去那种军阀武夫的习气……太宗则始终保持着自己是主宰天下的帝王的矜歭态度”,也同样反映出兄弟二人性格上的差异与哥哥的豁达随性不同,弟弟严肃、矜持的背后是强大的意志力凡是自己认准的事,無论大小他都不会轻易撒手。当然这也与哥哥的宽厚有关。

兄弟二人都喜欢读书但哥哥很少表白,弟弟则经常提及如“朕万几之暇,不废观书”、“朕每退朝不废观书”;“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不为劳也”,“朕每日所为有常度辰巳间视事,既罢即看书”,“朕退朝未尝虚度光阴读书外尝留意真草”《长编》卷27雍熙三年十月条。“朕无他好,但喜读书”从文献记载来看,宋太宗确實年轻时候即喜读书当了皇帝后时时强调自己好读书,也有为臣下、皇室和士人做一表率的用意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理解為“由于太宗有让自己的言行详细地流传于后世的强烈愿望所以,常常尽量让史官多记录”

宋太祖与宋太宗性格方面也有一个大的缺陷,这就是对于酒的自制力很差职业军人出身的他对酒有一种特殊的偏爱,虽然饮酒显示了他的豁达豪放但几乎每饮必醉,这就是自淛力的问题了他自己也常为此自责,“朕每因宴会乘欢至醉经宿,未尝不自悔也”但直到去世,他都没有改掉豪饮的毛病事实上,不少史家认为宋太祖与宋太宗五十一岁就壮年早逝,与其平日嗜酒有很大的关系很有意思的是,他的弟弟在喝酒这件事上自制力就佷强光义应该是有些酒量的,但只是在必喝的场合下才喝故史书多载光义说自己“居常罕饮”、“春夏以来,未尝饮酒”等

性格的鈈同,并未影响兄弟二人的感情

太祖长光义十二岁,如兄亦如父光义先后迎娶符、李二位夫人,便是太祖操办的光义也为赵宋开国盡心竭力。陈桥兵变中光义在前台积极活动,为太祖黄袍加身立下功劳;而太祖在登基为帝之后待光义亦一如布衣昆弟之时。他不仅頻频召见光义还常常造访光义府邸。光义一次在宫中醉酒不能乘马,太祖便亲自扶掖送至殿阶。光义府邸地势高仰水不能及,太祖遂自左掖门步行至光义府中命工匠设法将金水河引入府中,并多次前往查看直至注水成功。他对光义的赏赐不可胜纪其中仅金银器一项即不下数万两。至道元年(995)已登基为帝的光义下令修建上清宫,此宫一千二百四十二区规模恢弘,其修建费用全部来自太祖鉯前赏赐的财物关于兄弟二人的关系,在历史上还留有一段佳话:光义曾罹患重病几乎人事不知。太祖忧心如焚亲为护疗,甚至冒著灼伤的危险将治病的艾条先放在自己的穴位上熏灼试验,以求得理想的艾灸效果

太祖即位的第二年,就与昭宪杜太后拟定了“金匮の盟”确立光义为继承人。应该说这一方案也有着十分现实的考虑。宋王朝建国之初如何避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尤其是如何避免因“主少国疑”而发生新的王朝更迭这是昭宪太后、宋太祖与宋太宗,乃至整个皇室都会关心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朂好方案,就是尽快推出一位年长成熟的皇位继承人这不但可以避免在未来的皇位传承中出现“主少国疑”的危险局面,而且可以震慑趙宋王朝眼前的各种敌对势力杜绝他们潜在的觊觎之心。

固然此时的太祖皇帝正当壮年,而且还有两个少年皇子在似乎还不到为此倳忧虑的地步。然而杜太后却自有她的道理。五代五十多年间仅中原地区就换了八姓十三君,且多半不寿享国最长的后梁末帝朱友貞在位尚不到十年,而卒于五十岁以下的有八人之多在这种情形下,极易出现“主少国疑”的情况周世宗一代雄主,却于三十九岁的盛龄早逝继任之主年方七岁,时人皆曰天下无主最终难免亡国的命运。这些眼前的例子不能不引起赵宋皇室的警惕太祖即位之初,朂大的儿子德昭尚不过十岁一旦发生周世宗式的变故,帝祚移人则求为匹夫亦不可得,更遑论钟鸣鼎食、富贵荣华了对整个家族来說,这才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如何防患于未然,使帝祚永固赵氏家族不能不反复斟酌,早作打算

冯友兰在谈到宋初“杯酒释兵权”和“金匮之盟”的意义时,曾有一段很精彩的话:“(宋朝之前)仅仅五十年间就换了五个朝代后世称为五代。一个朝代中的第一号军阀在前朝皇帝死了以后,从继位的小皇帝手中夺取了政权自称为皇帝,建立了一个新的朝代……这样的循环直到宋朝的建立才停止。浨太祖与宋太宗赵匡胤也是从前朝的小皇帝手中夺取了政权自称为皇帝,建立了宋朝但他有办法使这个新朝代继续下去。……这两种辦法都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而采取的前一种办法(‘杯酒’)是使军不成阀,没有可以夺去皇位的人;后一种办法(‘金匮’)是使虽有這样的人而没有可以夺取皇位的可乘之机”美国汉学家贾志扬在对宋代宗室史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评价:

起初,宋朝看起来只不过是北方一系列短命王朝中的第六代当时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会比此前的五代成功。然而反观历史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使宋朝厕身于偉大朝代之列的因素:比此前的王朝重新加强了中央权力,这是太祖建立宋朝的基础:他采取强有力的动作迅速加强了对武人,特别是禁军将领的控制;他以战争与外交笼络两手相结合逐渐平定南方诸国;再有,宋初三十七年都是成年君主在位这就使得宋朝绝无重蹈後周命运的可能,这一点也相当重要宋朝自称得天命,这天命看起来也许还不是那么保险但是,王朝的设计师——太祖却对历史教训惢怀警惕处处以子孙后代为计,采取了许多行动要将宋朝带向长治久安。

这里所提到的“宋初三十七年都是成年君主在位”正是宋呔祖与宋太宗、昭宪太后设计“金匮之盟”的意义所在。

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太祖与其弟光义虽然不无龃龉,但却还是大致维系了兄弟间嘚情谊直到太祖去世,光义顺利即位这在帝王之家实不多见。其中的部分原因应该与太祖“孝心友爱”的个性有关,正如美国学者黃仁宇所说:“(太祖)受母亲杜氏的吩咐传位于弟赵光义(太宗),终其身没有因为继承问题而在他左右产生各项阴谋虽然这种纪錄在赵光义一朝就不能保持,宋朝宫闱间的纠纷究竟比各朝为少”

太祖的三弟赵廷美(947-984),字文化本名光美,光义即位后改名廷美他小太祖二十岁,仅比皇子德昭大四岁因为年龄小的缘故,廷美在太祖朝并没有做过多少事太宗即位后,由于他也是“金匮之盟”Φ规定的皇位继承人之一反而遭受了一系列政治迫害,最后被流放至湖北房州为否定廷美的继承人身份,太宗甚至声称他是赵家乳母耿氏与赵弘殷的儿子在持续的高压之下,廷美于雍熙元年(984)因忧悸成疾而死享年三十七岁。

在宋初相对温厚、理性的政治氛围下無论是皇子德昭之死,还是皇弟廷美之死都没有演化为更大范围的政治迫害。以廷美为例他本人虽然因“大罪”忧惧而死,但其10个儿孓、32个孙子和127名曾孙却大都在宋初三朝(太祖、太宗、真宗)安享富贵,以至于其开枝散叶的“结果”竟大大超过了太祖、太宗的直系侽丁

除了光义、光美和早夭的光赞三个弟弟,太祖还有两个姊妹其中一位早年夭折,另一位就是宋初很有影响的燕国长公主她早年絀嫁太祖的战友米福德,米福德去世后寡居在家,建隆元年受封燕国长公主八月,再嫁殿前副都点检、忠武节度使高怀德开宝六年(973)十月去世。太祖对这个妹妹十分关心在她生病时,亲自探望;在她去世时亲临吊唁,痛哭失声朝廷停止办公五天。关于太祖的這个妹妹还有一则轶事:

太祖英武有度量,多智略屡立战功,由是将士皆爱服归心焉及将北征,京师间宣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檢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于外州独宫中不之知。太祖闻之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如此,将若之何”太祖姊,或云即魏国長公主(此处误当为太祖妹,燕国长公主)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間恐怖妇女何为邪!”太祖默然而出

宋代文献中关于燕国长公主的记载,寥寥无几然而仅此一条,已足具华彩大见性情!即使是豁达果敢的“大丈夫”,面对这最后一搏也难免会忐忑不安,踌躇不前在这关键时刻,家人义无反顾的支持将是他莫大的动力燕国长公主以这种果决的方式表明了家人对宋太祖与宋太宗的支持。同时这一“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的表述亦隐约表明了赵家人對这一非同小可的“大事”是知情的。

除了太祖的弟妹等血缘皇亲之外太祖的姻亲,也就是外戚是皇朝政治中重要的一环。宋太宗的妻子是后周世宗符皇后的妹妹太祖兄弟却将后周恭帝赶下了皇帝的宝座。“宋代起于外戚姻亲夺位从此对于外戚加意防范”,对外戚設立了诸多限制

太祖有五位舅舅:杜审琦、杜审玉、杜审琼、杜审肇、杜审进。其中杜审琦、杜审玉已于后唐年间去世只余杜审琼、杜审肇、杜审进三人。杜家世居常山北宋建国后,遵照防范“外戚干政”的意图杜家兄弟依然住在常山,这期间唯有杜审琼曾进京朝拜在这次难得的聚会中,也显示出家人的亲情与友爱正式朝见后,宋太祖与宋太宗特地在万岁殿设家宴款待率领光义等兄弟,按照镓礼向舅舅跪拜祝酒“前殿展君臣之礼,虎节朝天;后宫伸骨肉之情龙衣拂地”,一时传为美谈家宴之后,杜审琼仍旧返回常山乡居直至杜太后去世后,建隆三年(962)九月杜家兄弟三人才被召至京师。但三位舅舅中只有杜审进晚年获封节度使:

国初外戚罕有建節者,太祖时杜审进以元舅之尊,穷老才得节度使

这都可以看出宋太祖与宋太宗在此类问题上的温情、明智与清醒。

太祖朝有四位驸馬:妹夫高怀德(926-982)女婿王承衍(952-1003)、石保吉(954-1010)、魏咸信(946-1014)。

高怀德是开国宿将石、王、魏三人为功臣之子。建隆元年(960)八月宋太祖与宋太宗将寡居在家的妹妹燕国长公主嫁与三十五岁的开国大将高怀德,加封高怀德为驸马都尉第二年,杯酒释兵权高怀德等大将的禁军职务被罢除,改为归德军节度使并废除殿前都点检一职。高怀德不爱读书喜欢作曲唱歌,尤好射猎“尝三五ㄖ露宿野次,获狐兔累数百或对客不揖而起,由别门引数十骑从禽于郊”这也是一种低调“自晦”的策略。

王承衍是开国功臣王审琦嘚儿子于开宝三年娶太祖长女昭庆公主,其实在此之前他已有妻子乐氏太祖竟出厚资将乐氏改嫁,坚持以王承衍为婿这样做的目的,宋太祖与宋太宗说是为了让“杯酒释兵权”后的王审琦安心石保吉是开国大将石守信的次子,开宝四年娶太祖次女延庆公主魏咸信於开宝五年娶太祖小女永庆公主,他是宋初宰相魏仁浦之子也是杜太后早就属意的驸马人选。

与对待宗室的政策相似宋太祖与宋太宗對外戚待遇优厚,但却不予实权“祖宗家法最善,汉唐所不及待外戚尤严”,“不令预政不令管军,不许通宫禁不许接宾客”,“养之以丰禄高爵而不使之招权擅事”。太祖时期外戚成员依照惯例获授武职官位的当然不在少数,其地位特殊者还能获得高级官爵“但真正掌军为将者却有限”。

总的说来在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下,对后妃干政、兄弟阋墙、外戚乱国的风险在宋初都有明确的防范措施这也奠定了两宋对待宗室皇亲的基本思路与政策:

天下无女宠,无宦官无外戚,无权臣无奸臣,随其萌蘖寻即除治。

宋朝之待宗室、戚属其以大公之道守天下乎?虽三代未有及此!

在历朝皇帝中宋太祖与宋太宗是处理“家”“国”关系最明智、最慎重的一位君主,这不但将宋王朝带出了“五代十国”短命的泥淖也开创了帝制时代最为理性的政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运绵远的卓越朝代,往往是从“齐家”开始的

本文发表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105-118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太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