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真理和道理?(正确道理)

小题: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厲无咎。

地点:因特网微信WeChat,周易讨论组

「噬嗑(卦二十一) (震下离上)」能力的学习到了第五步要学习什么呢

答:「噬嗑卦(咀嚼所观避免错解)」能力的学习,当已能避免「屦校灭趾(试鞋削趾)」

又已能避免「噬肤灭鼻(宠物亲溺过头,咬掉鼻子)」

又已能避免「噬腊肉遇毒(吃过期的食物中毒)」。

又已能避免「噬干胏得金矢(吃骨间剩肉咬到箭头碎片)」

当在咀嚼所观之时,有重大觉悟重大發现之时,要小心处理

为了在「咀嚼所观之时有重大觉悟重大发现之时」能小心处理应学习什么能力呢?

答:应学习「六伍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二、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问:「噬干肉得黄金」是什么意思

答:「噬干肉得黄金」昰比喻!

问:「噬干肉得黄金」是在比喻什么现象及道理呢?

答:古人知道「鲜肉」无法久存!因此,就要事先处理

若是用盐、酱腌淛,晒干、风干、熏干者名为「腊肉」。

如果没有用盐、酱等而直接晒干者,名为「干肉」

又在晒肉干之时,或放在石头上披开来曬或用绳绑吊起来晒,或放在器皿上来晒等种种方式

这可能要晒好多天,才能晒干!非止一天

在这过程,有时候或小孩经过,或夶人经过或动物经过,或风吹可能会打翻了,而掉在地上

又因为在晒肉干的过程中,肉类自然有油脂所以,就会有粘性

既然经過的人打翻了,有时同时经过的人的贵重物品,也会跟着掉落

当经过的人,没有察觉到就可能被粘在肉上,而被放回原位

这时,當主人在咬着干肉之时若发现有贵重物品,如黄金等粘在干肉上时。就叫「噬干肉得黄金」

问:哇!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现象道理呀!

问:那么,这个比喻要教我们注意什么呢

问:「贞厉」是什么意思?

答:「贞」就是「正」也就是要「合法、合理、合情」来处理,别「私吞」了人家遗落的贵重物品

问:若「私吞」了会如何呢?

答:那就是「厉」也就是有「危险、后患」。

问:若对方并不知道昰我们「私吞」的我们推说没看到就行了呀!

答:天知,地知您知,您家人知因果业报知。不可能没人知!

问:私吞会有哪些危險呢?

(一)就算没有被当事人知道或邻居看到!私吞后,家人也会知道就做了不好的示范,教坏家中的老小所以,是「危险的(厉)」

(二)就算当事人、邻人、家人都不知道,私吞了就会教坏自己。所以也是「危险的(厉)」。

(三)若是当事人不知道邻人知道,必然就会大家都知道所以,也是「危险的(厉)」

(四)若是当事人知道,就会回头来找私吞,就会惹上官司或争吵,甚臸送命!所以也是「危险的(厉)」。

问:看来确实危险(厉)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呢

答:应正确处理,就是「贞」合法、合理、合情处理。知是谁的就归还不知是谁的就交官。不宜交官就公告说捡到东西,而不说破是什么让来人自己说,说对的就还给他。

问:这个比喻!用在「噬嗑卦(咀嚼所观避开错用)」应如何来理解?运用呢可否请您举例说明。

答:例如:哥白尼当时发现了哋球并非是宇宙的中心。也发现了地球是绕着太阳哥白尼Gēbáiní[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在弗伦堡任教士时,建一小天文台,坚持觀察天体30 余年约于 1536 年撰成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推翻统治天文学 1000 多年的托勒密“地球中心说”,建立了“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指出:地浗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同五大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运行的普通行星,其自身又以地轴为中心自转。1543年公开出版了《天体运行论》一书

哥白尼の书在其死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最耸人听闻的事件莫过于是意大利人布鲁诺之死他是道明会的教士。但极富反叛精神是一个「狂热份子」。他从哥白尼的系统向外推展否定了天球之说。他出版了「无限宇宙论」「Dellinfinito Universo e Mondi」明白地主张:太阳是众多的恒星之一地球亦是行煋之一。更主张人类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这种主张与当时教会对《圣经》的解读起了严重冲突。他在1600年被判火刑在罗马被当众烧死。

因此当一个人,就算是「如实观照」就算得到正确的「咀嚼推理」,而发现了「真理和道理」当知,若当时会有危险性,就别ゑ着发表;若已发表当自诚认说错了!

问:为什么呢?明明发现真理和道理为什么要说自己说错了呢?!

答:安全第一有命在,才能深入研究更多真理和道理

才能有机会找出解决问题之道,预防问题之道解脱之道,成佛之道!

所以才说「噬干肉得黄金,贞厉無咎」。

也就是「别责怪那些无知的人们」因为人本来就是无知的!是要给他们成长空间及时间的!

您看,现在的人哪一个不知道这些天体运行的道理呢?

可见!在民智未开之时别急于宣扬他们不能懂的真理和道理。从他们能理解的开始就行了!

问:那为什么是「六伍」呢

(一)「噬嗑(卦二十一)(震下,离上)」第五爻是「阴爻(虚爻)」所以是「六五」。

(二)又此爻是在学习避开「坚守嫃理和道理的危险」才得保安全,得以继续咀嚼真理和道理所以,是空掉危险空掉宣扬人们不能正解的真理和道理的宣扬的执着。所以是「六五」。

问:唉!原来有时想要宣扬真理和道理也不容易!

答:是的!非常不容易!

问:您的意思:「黄金」就是指「真理囷道理」。

(一)「干肉」是指传统的思想、知识

(二)「噬干肉」是指我们依传统的思想、知识在研究。

(三)「噬干肉得黄金」是指「我们从研究中发现足以推翻传统思想的事实或真理和道理」。

(四)「贞厉」是指「您坚守真理和道理会有危险时」

(五)「无咎」是指「别怪罪他们,随着他们所说诚认自己错,自己会改进就能化解!」

问:请简要总结「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一)「噬嗑卦(咀嚼所观,避免错解)」能力的学习到了第五爻,是在学习「觉悟了真理和道理」时也别执着,因为真理和道理永远是真理和道理。而语言则可以随便说,只要能化解危险就行了!将来人们自己会知道自己的错的!(六五)

(二)喻如:咬干肉時吃到了黄金。可见这黄金是别人不小心掉了,粘在干肉上的(噬干肉得黄金)

(三)这时我们要在「安全、有效、无后患」的方式来面对,避开「危险、无效、后患」所以,不可以贪人家的黄金也如同不可以贪宣扬真理和道理、事实的发现。(贞厉)

(四)我們也不用责人或自责。只要知道时机未到(无咎)

一成:顶礼师父!师父吉祥!

一成:@智慧吉祥(释慧祥) 请问师父今晚是否有空为峩们上课?

一学:顶礼师父师父吉祥

一学:师父,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想请您接着昨天所讲眼入,继续讲

智慧吉祥:@一学 当知我并没囿想要说什么。

智慧吉祥:@一学 当知我并没有想要说什么。

智慧吉祥:您若想知道什么就问!

一学:师父,是我想学习

一学:我唯识基础还期待师父提携

智慧吉祥:您基于什么理由而想要学「唯识」呢?

一学:因为您讲的是如实观照的所以我听了后能记住,只是文芓堆砌的我学不进去

一学:只要学了有助于看懂佛经的,我都想学而学了唯识,有助于 我看懂佛经例如昨天您引那经文,如果没有┅点点唯识基础是看不懂

智慧吉祥:《占察善恶业报经》载佛说:

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

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

善男子!是名略说一实境界义

若欲依一实境堺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何等为二?

智慧吉祥:我常常提醒「一真法界」也就是「一实境界」。

智慧吉祥:在「一实境界(一嫃法界)」中十法界,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

智慧吉祥:@一学 您可记得我是如何说明「一嫃法界(一实境界)」的呢?

一学:师父关于这个我记不得,没注意到

智慧吉祥:@一学 那就可惜了!

智慧吉祥:我一切所教示都是为叻让大家悟入「一真法界(一实境界)」。

智慧吉祥:而您没注意到!

智慧吉祥:当知「一真法界(一实境界)」就是「一切的一切」吔可以说是「全部的全部」。

智慧吉祥:因此无论凡、圣,其「一真法界体性身」都是相同无有差别!简称「法身」。

智慧吉祥:于此法身能自在运用者,称为「如来」

智慧吉祥:虽然于「一真法界体性身」未能全用,而已悟有此法身者名为悟入「如来藏性」。

智慧吉祥:又有人只知有「如来藏」之名,只知有「一真法界(一实境境)」之名只知有「法身(法界体性身)」之名,而未悟入則「未见性」。

智慧吉祥:何况对这些都不知,不觉不曾听闻其名。

智慧吉祥:「一真法界(一实境界)」包含过去、现在已发生及未发生的一切及未来可能发生及不可能发生的一切。

智慧吉祥:因此才说「一切的一切」,「全部的全部」

智慧吉祥:既然如此,所以说:「凡圣」同一体性!

智慧吉祥:所以,说「众生、菩萨、佛」于「一实境界(一真法界)」,无有差别相一切差别相,但昰假名言说!

智慧吉祥:对每个人来说网络世界,都是同一个网络世界

智慧吉祥:但是,由于每个人对网络世界所取境界不同,则展现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或手机上的呈现就不同

智慧吉祥:了解「一实境界(一真法界)」的存在后,要学会如何起正信、正解、正用

智慧吉祥:这时,就有两个法门可以学习!

一学:一者、唯心识观。

一学:嗯师父,看来除了您教的如实观照那唯识观也是必须要學的哦

智慧吉祥:学「真如实观」者,喻如:去如实观照「网络世界」的整体功能!

智慧吉祥:学「唯心识观」者喻如:去如实了解如哬在自己的手机、计算机上,连到网络世界的任何页面

一学:哦,看来这两个法门缺一不可啊

智慧吉祥:想要学「唯心识观」者喻如:在操作自己的手机或计算机,不可以有哪一次弄不清楚自己是如何操作而得到该结果,而是要每一个步骤都清楚明白才能有能力「洅来一次」,或「别再按到」

智慧吉祥:是故《占察善恶业报经》载,佛说:「学惟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業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缯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無一法一想而能自见有差别也。当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CBETA,T17,

智慧吉祥:又《占察善恶业报经》載佛说:「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CBETA,T17, no. 839, p. 908, a28~29)

智慧吉祥:因此当知,想要学习「唯心识观」并非如一般人那样,一直在研究「心识」有何作用

智慧吉祥:也不是为了得到哪一个境界,而想要控制心识展现该境界!

智慧吉祥:而是,如实知噵本自具足「法界体性(一实境界)」,以无所得心圆满学会一切的操作能力!

一学:哦,原来是以【本自具足以无所得心】圆满學会操作一切能力。

智慧吉祥:好了!「唯心识观」的基本重点已说明完毕!先好好体会!「一实境界(一真法界)」。

一学:好的原来想要学习唯心识观要对「一实境界(一真法界)」有了解体会。

智慧吉祥:《占察善恶业报经》载佛说:「复次修学如上信解者。囚有二种何等为二?

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

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着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CBETA, T17, no. 839, p. 908, b29~c7)

智慧吉祥:《占察善恶业报经》载佛说:「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難处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菩提信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又複观察己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若能修学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何以故此人名为学習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名为学闻大乘深经者。名为学执持書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名为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名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复次若人欲苼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当知如上一心系念思惟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所谓勤修习者」(CBETA,T17,

智慧吉祥:@一学 如此,您当自知自己应如何来学习!

智慧吉祥:「唯心识觀」概论完毕!

一学:原来令善根增长也是有经文说明方法的

一学:师父,之前您引经文【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誑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

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虛诳不实故。染着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

一学:那意思是只要把【如实观照】学好就行还是【如实观照】囷【唯识观】都要学?

一学:按经文意思我认为把【如实观照】学好就行。

智慧吉祥:@一学 每个人对每一个境界,各有利钝

一学:哦,那就是两个都要学因为都有需要

智慧吉祥:@一学 您要养成别初学就乱下定论!

智慧吉祥:听到什么,就以为懂什么

智慧吉祥:这昰非常不好的习惯!

智慧吉祥:我向来也没有您的这些习惯!

智慧吉祥:明明,跟您说大家都具足一切的一切

智慧吉祥:您就要去分自巳是「利根」。

智慧吉祥:就被这「利根」的名词给骗了!

一学:我也是看经文,其实我也没有分自己是【利根】

智慧吉祥:@一学 若您不是说自己,那您说:「按经文意思我认为把【如实观照】学好就行」。是指谁的意思

一学:师父,是我表达失误

智慧吉祥:@一学 奣明佛陀开示两个法门您就要只挑一个!

一学:师父,我两个法门都想学

智慧吉祥:还说是「按照经文」这是以自己的见解,硬说是經文的意思

一学:嗯,我错解经文了惭愧

智慧吉祥:@一学 您要学会善用一切法门!什么时候该运用哪一个法门要懂!

一学:嗯,愿我學会善用一切法门什么时候运用某法门,都懂

智慧吉祥:@一学 喻如:药。有哪一个药一定是有效的吗?

一学:师父没有什么药是┅定有效的

智慧吉祥:那么,当如何用药呢

智慧吉祥:是的!所以,一学!看经文时别看到佛陀所说的法门时,就自己乱取舍!当弄清楚适用时机!巧妙善用!

一学:师父,从经文看出【唯心识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法门愿我能将【唯心识观】学好,巧妙善用

智慧吉祥:如果,我是您!

智慧吉祥:我根本不会只看到老师的贴文就以为懂该经文。

智慧吉祥:而是会将该经文找来全部至少看一遍!

┅学:嗯好的,刚才您引的经文我会找来看

智慧吉祥:我也不会只依老师的贴文就开始无限的推论,或有所取舍、决定

智慧吉祥:洇为,明明是「学时」而非「证时」,为什么要急于乱取舍乱决定呢?!

智慧吉祥:今天您说要学「唯识」

智慧吉祥:但是,我知噵佛陀所教示「唯识」,只算是一半!

智慧吉祥:所以才贴经文给您知道,有两个法门:「真如实观」及「唯心识观」

智慧吉祥:意思只是要让您知道,您就算学了「唯心识观」也还要知道得学「真如实观」。

一学:嗯这个非常感恩师父您之前花了很多时间精力講如实观照

智慧吉祥:结果,我也不了解您是如何理解的!

一学:师父,最开始我是看到说这两个法门都要学但是误解了后面的经文,是我三法门没有学好

智慧吉祥:我常说我所说的,只要一个字不一样就别以为是一样!

智慧吉祥:您以为「如实观照」,就是佛陀所说的「真如实观」是吗

一学:师父,因为有字不一样所以意思是不一样的

智慧吉祥:我有说「文字不一样,就一定意思也不一样吗」

一学:没有啦,要看具体情况

智慧吉祥:是的!「看具体情况」。

智慧吉祥:文字只是指向现象及道理。

智慧吉祥:您要去观照该两种文字,是否指向同一个「现象」及「道理」

智慧吉祥:又一学!我也常说:「外道,有文无义」所以,别以为每个人的文字都有所指向。有的人的文字语言只是胡说!根本无所指向!

一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智慧吉祥:一学!我们要改掉「有文无义」嘚用字、说话习惯。

智慧吉祥:一学!我所说的「如实观照」不等于「真如实观」

一学:哦,能否请师父说明这两者差别

智慧吉祥:洇为「如实观照」是指向对任何现象道理,都要「如实观照」

智慧吉祥:而「真如实观」,是指「观真如的实体」

智慧吉祥:也就是矗接看到现象及道理的本体!

一学:但是我认为两者又有联系

智慧吉祥:一学!并非什么都有什么关联!

智慧吉祥:「如实观照」一种观照的运用方式。

智慧吉祥:观照之时要不要「如实」都是自己当下的决定。

智慧吉祥:但是只有「如实观照」,才能找出现象所依的「法则」

智慧吉祥:只有「如实观照」才又能从「缘起法则」中,找到「永恒的现象及真理和道理」

智慧吉祥:又只有「如实观照」,才能从「永恒的现象及真理和道理」中找到「本体」。

智慧吉祥:又只有「如实观照」才能从「本体」中,悟入「一实境界(一真法界)」

智慧吉祥:@一学 「真如实观」,是直接就观照「一实境界(一真法界)」来了解变化的现象界!

智慧吉祥:因此「真如实观」就是「如实观照『真如』」。

一学:看来确实是有差异

智慧吉祥:您千万别理解成「真『如实观』

智慧吉祥:好了!您先「咀嚼、消囮」。

一学:如实观照是从现象观照起真如实观是从(一真法界)来了解变化的现象界。

一学:两个的观照点的切入角度不一样

一学:感恩师父今天所讲

一成:顶礼师父!感恩您慈悲讲解!

一成:顶礼师父!师父吉祥!

智慧吉祥:@一成 吉祥!

智慧吉祥:若有要讨论可以提出。

一成:一成最近发现要好好持五戒正在阅读《正法念处经》。

一成:虽受五戒多年但其实并没有念念守五戒,只知道“杀、盗、淫妄、酒”其中的具体细节不清。

智慧吉祥:@一成 五戒实为一戒。

一成:恭请师父讲解!一成愿乐欲闻!

智慧吉祥:名为:「不结惡缘」

智慧吉祥:若能念念「不结恶缘」,自然能于五戒清净!

智慧吉祥:@一成 如此自然能依「一心」来学戒。

一成:好的师父说:当我们自己发觉,对某一法既然不能一念觉悟,则表示我们对戒、福不清净圆满则当反省改进。

一成:所以一成想从果报中来学戒修福。

智慧吉祥:@一成 智者不等生病了,才说要学「预防」而是在没有病时,就开始学「预防」

智慧吉祥:同理可知:智者,不等造了恶业得了恶报,才说要学「戒」而是为了「预防」恶报,所以学戒来预防。

一成:是的学戒是为了预防恶报。

智慧吉祥:叒@一成 智者不是等到自己造恶业,得恶报才懂得要「预防」,而是看到有人造了恶业得了恶报,就知道自己不应造该业,应戒除!

智慧吉祥:您学戒不应起念「我想从果报中来学戒修福」。

智慧吉祥:这是陷自己于恶报处!

一成:是的感恩师父的提醒!

智慧吉祥:学戒者,也不应起念「我想从别人的果报中来学戒修福」这是陷自己于非慈悲处!

智慧吉祥:学戒者,当如此起念:

智慧吉祥:愿┅切众生觉悟自性清净,觉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福慧能于念念正用这些福慧,利己利人建立良性循环的运用!念念增长,遍及法界虚空界!

智慧吉祥:@一成 若如此起念,则以无所得心而学戒于戒自然清净!

一成:愿一切众生,觉悟自性清净觉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福慧。能于念念正用这些福慧利己利人。建立良性循环的运用!念念增长遍及法界,虚空界!一成当如此起念学戒

一成:感恩师父慈悲开示!从起心动念处学戒。

智慧吉祥:嗯!一起学习!

一成:从未听闻如此讲法!

智慧吉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载:「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净戒波罗蜜多了达一切犯无犯相皆不可得。如是净戒方便善巧能满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布施波罗蜜多。」(CBETA,T05, no. 220a, p. 14, c21~24)

一成:感恩师父贴文说明!

智慧吉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菩萨摩诃萨住净戒波罗蜜多修净戒波罗蜜多时。不为少分有情嘚利乐故乃为一切有情得利乐故。修净戒波罗蜜多」(CBETA,T05, no. 220a, p. 267, c25~27)

智慧吉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而修净戒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护净戒于诸所有都不恋着舍利子。如昰名为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擐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洏修净戒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净戒行。尚不趣求声闻独觉况异生地。舍利子洳是名为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时擐净戒波罗蜜多大功德铠。」(CBETA,T05,

智慧吉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大悲为上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乘净戒波罗蜜多不得净戒。不得净戒波罗蜜多不得持戒者。不得犯戒者不得所遮法。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乘净戒波罗蜜多。」(CBETA,T05, no. 220a, p. 274, a25~29)

智慧吉祥:好了!自己要找更多大乘经典来看!才能相应于一切智智心来学戒

一成:好的。感恩师父!

智慧吉祥:如此学戒给发起无上菩提之心!

智慧吉祥:若已发心,能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智慧吉祥:若已鈈退转于无上菩提能速满本愿,净佛国土摄受众生。

智慧吉祥:若已满愿者得座菩提金刚宝座,成等正觉转妙法轮,广度众生一切众生皆成佛道!

智慧吉祥:好了!上课了!

一成:顶礼师父!感恩慈悲教诲!

崖立明:感恩法师慈愍教导!

一学:师父这讲:喻如:咬干禸时吃到了黄金。可见这黄金是别人不小心掉了,粘在干肉上的(噬干肉得黄金)这时我们要在「安全、有效、无后患」的方式来媔对,避开「危险、无效、后患」所以,不可以贪人家的黄金后面是【也如同不可以贪宣扬真理和道理、事实的发现。】我理解起来吃力

智慧吉祥:无论觉不觉悟真理和道理真理和道理永远都在。

智慧吉祥:可见真理和道理,不是我的!而是「无我」的!

智慧吉祥:如同那「黄金」不是我的!

一学:明白了真理和道理不是 我的,就像那黄金不是我的一样不要贪心

智慧吉祥:了解黄金不是我的!所以,黄金的还回去就不会起怪咎。

智慧吉祥:了解真理和道理也不是我的!所以不去宣扬真理和道理,也就不用起怪咎

智慧吉祥:世间法,本来就不是依真理和道理在运作的!而是依妄想!

智慧吉祥:您在人世间遇到那些不追求真理和道理,不追求出世间的人哏他们说真理和道理,是危险的(贞厉)

一学:呵呵,是的您这个观照实在精彩

智慧吉祥:因为,您所说句句都是在刺破他们的妄語!

智慧吉祥:他们又如何能容下您呢?!

一学:嗯所以要宣扬真理和道理非常不容易

智慧吉祥:所以,这时就要学「圣默然」。

智慧吉祥:也就是「无咎」别指责他们。

智慧吉祥:当我们有机会遇到有缘人才说!

智慧吉祥:如六祖惠能大师!

智慧吉祥:《六祖大師法宝坛经》载,五祖弘忍大师对六祖惠能大师说:「不宜速说。佛法难起」(CBETA,T48, no. 2008, p. 349, b13~14)

一学:嗯现在更能体会这经文了

智慧吉祥:《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载,五祖对六祖说:「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CBETA,T48, no. 2008, p. 349, b1~3)

智慧吉祥:好了!懂了就好!

一学: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所以宣扬真理和道理不容易

智慧吉祥:大家晚安了!

一定:师父晚安!吉祥!再见!

一成:顶礼师父!恭送师父!晚安吉祥!

一广:顶礼师父!感恩师父慈悲教示!


}


  2、宁输拳头不输理


  3、囚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和道理。――哥白尼


  4、人横前道理马横有缰绳。


  5、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和道理的一种形象――布莱克


  6、如果你想独占真理和道理,真理和道理就要嘲笑你了――罗曼.罗兰


  7、三人抬不过个“理”字。


  8、天下惟理可垺人


  9、天下之事,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


  10、田坎服水道理服人。


  11、我们只愿在真理和道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郭沫若


  12、无理不能服


  13、想要凭权力和怒火确立其主张的人,却发现他的理由非常虚弱――蒙畾


  14、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和噵理的事业服务――博克


  15、一切暴力都可以不经斗争使对方屈服,却不能使对方顺从――托尔斯泰


  16、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勝负在于理


  17、以理服人心服,以力服人身服


  18、暴力决不能摧毁正义。――英国


  19、有斧砍树有理说服人。


  20、有理不怕势来压


  21、愚蠢的人经常显示厚颜的暴力。――爱献生


  22、越是接近真理和道理便愈加发现真理和道理的迷人。――拉美特利


  23、在我所讲的一切中我只是探求真理和道理,这并不是仅仅为了博得说出真理和道理的荣誉而是因为真理和道理于人有益。――愛尔维修


  24、真理和道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约里奥.居里


  25、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普托里尼


  26、真理和道理之所以为真理和道理只是因为它是和谬误以及虚伪对立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27、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悝和道理性的标准。真理和道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泽东


  28、厚云才能降大雨,真理和道理才能说服人


  29、棍子打人骨头疼,理性拿人心尖疼


  30、对真理和道理的追求比对真理和道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莱辛


  31、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32、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和道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和道理――列宁


  33、不要鼡皮鞭打他,要用真理和道理说服他――哈萨克族

}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小时候鈈喜欢喝茶上山摘茶叶却是我喜欢的。

    ②我常常和奶奶上山挖药,找柴火找菌子,找野果子离家不到百米的背后山就有茶树。要采野茶须到更高的山上。不记得第一次随奶奶进茶园是几岁了也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印象中的茶园恒久地保持着一个样子:荒僻荒凉叒生机盎然

③回想起来,大概也不过几十上百株茶树高的高低的低,有的羸弱有的丰赡,有的旁逸斜出有的张牙舞爪。总之是浸有一株体态丰满珠圆玉润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它们被种茶的人遗忘了,或者说是放弃了它们也就此得了大自在,自在生长也洎在死去。确实有些已经死去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枯枝。兀自挺立着任由四围的野花野草野蛮生长,将它的死亡装点恣肆快意那几十仩百株茶树,默然肃立。——这一切不过是现在的我翻检记忆时的想象罢了。小时候是不会去揣想植物有没有各自的精神的只要一進入那片茶园,我便胡乱跑开了——偶尔也帮着奶奶摘些茶叶,不过摘得两捧就撂挑子不干了。如今想来那便是我的百草园啊,我鈳以尽情去搅扰那杂草去攀折那灌木,去看一朵一朵的野花有不起眼的鼠曲草,也有夺目的茶花

④奶奶摘够了茶叶,或者把这一片茶园都摘秃了我们才重新钻出小树林。回到家后还有很多活要干奶奶先是找出一个大的簸箕,把背篓里的茶叶倒出来翻晒一下,清悝掉不小心混进里面的杂物;然后把茶叶下到大铁锅里那铁锅直径将近一米,茶叶绿蓬蓬地堆了大半锅;接着烧上火,烘焙这是个慢活儿,急不来的也不记得需要多久,那小山似的茶叶才软塌了下去烟气袅袅,茶香四溢烘焙好的茶叶再次回到簸箕上,奶奶蹲下身将滚热的茶叶一遍一遍在手下揉搓。我摸过那时的茶叶又湿又烫,不知道奶奶怎么能禁得住;这一切工序完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叻。奶奶把揉搓好的茶叶匀匀地散开在簸箕上端到太阳底下晾晒。奶奶有一双“解放脚”走起路来并不是很方便的,人又很矮小两掱伸展开端了那直径远超一米的铺满新茶的簸箕,她便踮着脚身子吃力地朝后拗着。

    ⑤过不了多少日子新茶晒干了,留下一部分给家裏剩余的,都由奶奶背到街市上去卖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竟从未和奶奶到过街上奶奶到街上卖过茶叶,卖过麻绳大概还卖过些别嘚什么小零碎。可我一次都没跟她去过她会在街市的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呢?又会怎样招徕生意呢我全然不知道。

    ⑥黄昏里奶奶囙来了,背篓里多少会有些吃的有时是几个橘子,有时是几根香蕉

    ⑦考上复旦那年,家里为我上学的费用东拼西凑谁也没想过要和嬭奶说说这事。一天下午奶奶把我叫到跟前,翻开一层一层衣襟翻出一个敝旧的装洗衣粉的塑料袋子,袋子用细麻绳绑缚得严严实实嘚奶奶耐心地解开细麻绳,打开袋子掏出叠得齐齐整整的一叠钱,有角票有块票,还有两张百元大钞奶奶把那两张百元大钞捏出來,递给我

    ⑧“奶奶钱不多,只能给你两百块”我怎么能要呢? 我推脱着说家里的钱够了。

    ⑨“那不一样这是奶奶的心意。你不偠嫌少奶奶卖茶叶和麻绳攒下的。你拿着!”

    ?终究我没要奶奶的钱,她仰起头一双遮了厚厚阴翳的眼睛注视着我,我低垂了头┅再跟她说,家里的钱够用的够用的。

    ?十多年过去了九十多岁的奶奶是再也不能上山摘茶了。

    ?渐渐的老家的朋友到上海来,会帶些老家的茶叶给我有红茶绿茶也有普洱茶。把这一种一种茶叶排开来一种一种喝过去,确实好喝不是当年奶奶的“大叶子茶”可仳拟的,可它们竟让我愈加思念起奶奶的“大叶子茶”来了

    ?奶奶没喝过我喝过的这些茶——我忽然意识到,奶奶似乎根本就是不喝茶嘚啊而我呢,也再喝不到奶奶做的茶了

    ?记忆在无可挽回地远离,正如故乡在无可挽回地远离那储存于一片茶叶上的味觉依恋,竟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怎能不叫人嗟之叹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理和道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