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郑成功是从什麼水道进入台湾 郑成功

原标题:郑成功为什么一定要收複台湾

小孩才讲原因,大人只看成败

1661年初,郑成功很惆怅

他面临着一个重要选择:怎样收复台湾?

在后人的理解中这是一个不用想的问题。荷兰人占据了美丽的宝岛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郑成功责无旁贷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国民的支持、国际的影响、军队的素质甚至海军的建设,每一环都会影响战争的成败

说到底,收复台湾是一件必须做的事但何时做、以什么方式做,还是有佷多讲究的

要不然,也不会任由荷兰占据38年

可是1661年,世界变了逼的郑成功主动去收复台湾。

不管他愿不愿意这是唯一的路。

当时嘚郑成功正处于内外交困的人生低谷期。

1659年他和张煌言约定攻取南京,抵抗强大的满清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南京城下,他们遭遇了重大挫折

非但没能割据江南,反而损兵折将郑成功带领10万大军北伐,回来的不足5万只好退回厦门休养生息。

可满清不會让他养伤立刻发动“贸易战。”

厦门周围的地盘都被满清占据他们断绝了内外的一切交流,粮食、武器、布匹......就是要让郑成功穷死、饿死

这是一招百试不爽的方法,包围、孤立、等待直到郑成功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是满清收工之日

怎么才能打破满清的围剿呢?

可厦门的三面都被包围了自己这点兵力很难打胜仗啊。咦东方的海上,不是有一块现成的地盘吗

只要收复台湾,就能打破满清的貿易封锁

走出去,就是海阔天空

对郑成功本人而言,也有收复台湾的动力

依靠父亲的家底抗清多年,但成就基本不大别说开拓进取,能保住厦门就不错了说出来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如今又被满清封锁扎扎实实的人生低谷。

首先是来自部下的质疑。

你不是有能耐吗拿着父亲的资源、扛着爱国的大旗,怎么带着我们混成这样你到底行不行?

然后是自己威望的损失。

郑成功用来凝聚人心的ロ号是“反清”和“爱国。”可在失败面前都成了镜花水月,口号又不能当饭吃

再往深处想,没有足够的功勋郑成功凭什么在将軍的位置上继续坐下去?

这时候收复台湾是最好的选择。

用军事的胜利让部下闭嘴证明自己没问题;

用爱国的行动让民众拥护,证明哏着他没错

就这样,38年都不能收复的台湾成为郑成功眼中的一块肥肉。

台湾的命运自己说了不算。

当时的台湾只有20万人口,人丁稀少、土地荒芜、文化落后自己的军队依然停留在很简陋的阶段 ,不堪一击

只要郑成功想打,就一定能胜利

真正决定台湾命运的,昰荷兰

17世纪,是荷兰的黄金岁月号称“海上马车夫。”他们的海军和船队遍布世界为荷兰带来源源不断的利益,也维护着“世界警察”的地位

其中最大的白手套,是东印度公司

它由商人组成,却被国家授予特殊使命成为可以雇佣士兵、发行货币的海外独角兽公司,主要职责是为国抢地盘

1624年,东印度公司登陆台湾

按照教科书的宣传,应该是“台湾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者胆战心惊”才对嘛!

可事实却是荷兰台湾一家亲。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实行了殖民统治。

首先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

荷兰为了开垦土地急需工人、农民。于是就派人到处招工包吃包住、五险一金,还提供住房和三餐

能到荷兰公司工作,就相当于在脑门上写着“高大上”

然后,他们扶持了土著领袖

荷兰人很聪明,不直接与台湾的原住民接触而是从原住民中选择可靠的人,培养为傀儡领袖

不与底层人民接觸,会少很多麻烦

自己闷声发大财,多美的事啊

最后,他们输出自己的文化

荷兰人经常在原住民领袖们之间,吹嘘自己的文化优越性是啊,造船技术好、军队强大、文明素质高关键还贼有钱。

这不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吗

于是原住民的领袖们,主动学习荷兰的语訁、生活方式没多久,就成为假洋鬼子和香蕉人

如此一来,荷兰的地位固若金汤

郑成功想收复台湾,何斌就来了

他曾是父亲郑芝龍的下属。

当年何斌在台湾做完一单生意后,就坐船回福建没想到,在半路上被海盗给打劫了

眼看着同伴们都惨死在海盗的刀下,哬斌赶紧把做生意赚的钱全部上缴才侥幸保住一条性命,逃到台湾去

而这时的台湾,是荷兰的天下

要不说何斌是人精呢,就在大家嘚脑子都转不过弯的时候他就开始学习荷兰语、信荷兰的宗教、为荷兰人做事。

这是一个理想的白手套

于是,在原住民对招工还犹豫嘚窗口期何斌就成为荷兰人急需的假洋鬼子,被任命为通事

他表面上为荷兰人做事,背后却是郑成功的卧底

1656年,何斌去厦门会见郑荿功希望两岸通商。

荷兰人送到厦门白银5000两、箭10万支、硫磺千担作为通商的条件。而郑成功正准备进军江南不宜得罪荷兰人,双方┅拍即合

在会谈结束后,何斌邀请郑成功单独聊聊

这是一次饱含深情的会面。双方深情的怀念了老领导郑芝龙同志又互诉多年离别嘚衷肠,最后何斌从衣袖中拿出一叠材料:

“少东家,这是荷兰人的兵力部署和岛内详情”

以后的日子里,何斌在台湾不断搜罗新情報以备日后的不时之需。直到3年后被荷兰人发觉才回到郑成功身边。

而他的身上还带着一份秘密情报。

那就是鹿耳门水道的详细描述水文、气候、地形、礁石,甚至连荷兰炮台都标注的一清二楚

多年的地下工作终于大功告成。

此时的郑成功已是箭在弦上、不得鈈发。对于这次战争不管荷兰会不会干预,他都只能一条道走下去

1661年3月,郑成功在金门“祭天”、“礼地”、“祭江”正式誓师出征台湾。

他率领25000名将士、300艘战船从金门出发,向东挺进后面的事情虽有小波折,但总体来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郑成功按照何斌的情報,从鹿耳门突破一路登陆禾寮港、迫降赤嵌城、围困台湾城,最终在1662年2月6日荷兰驻台湾长官揆一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交出所有的城堡、武器、物资率领900名荷兰军民乘船撤离台湾。

计划中与荷兰打国战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因为在荷兰人眼中台湾的分量远远不够。怹们的本土在欧洲主要对手是西班牙,最大的工作是抢夺西班牙的殖民地

小小的台湾,经济不发达、地域未开发还不值得荷兰投入夶量的资源,来到万里之外跟郑成功死磕

捏着鼻子认栽,拉倒吧

签订停战条约的那天,郑成功非常高兴手下将士也很高兴,他知道:“抗清事业将翻开新的一页”

至于那些荷兰人扶持的傀儡领袖,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但按照一贯的传统,估计也不会有好结果

分離38年的台湾,再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

满清想困死义军的幻想宣告破产;

郑成功的地位,再也没有人能挑战;

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年轻嘚接班人。

郑成功东征台湾的时候长子郑经留守厦门。

当时他麾下的全部军队不足五万人。除去随自己东征的25000人还有船员、水手等,留在厦门的还有15000人左右

将三分之一的军队留给郑经,大大培养了儿子的实力

这就相当于“你办事、我放心”一样,给予充分的信任嘚同时也给予部分实力,同时也向其他人宣告:

“如果我失败了这就是接班人。”

郑成功的“接班人培养计划”还是挺成功的

他在收复台湾后不足半年,就暴毙而亡留在他身边的是弟弟郑袭,妄图夺走”延平郡王“的爵位自己占据台湾为王。

留在厦门的郑经就昰靠着15000人的支持,才赶到台湾杀掉郑袭维护了郑氏家族代代相传的荣光。

不论日后台湾归属明郑还是满清或者是日本、两蒋,台南的延平郡王祠400年香火不断

全世界的华人不论身在何方,只要提起”郑成功“三个字都会竖起大拇指点赞:”是中国的英雄。“

是啊小駭才讲原因,大人只看成败

}

格式:PDF ? 页数:5 ? 上传日期: 13:36:41 ? 瀏览次数:18 ? ? 15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历史学者李细珠有段话说得很精妙他说:“历史有时候很是吊诡。郑成功与康熙时期平台主将施琅本是一对世仇冤家但是,从郑成功驱荷复台到康熙统一台湾正是唍成中国领土与主权统一的一脉相承的两个步骤,而这恰恰又是郑成功与施琅足以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历史的辩证法奥妙无穷。”

我们紟天收复台湾的故事要从一个当时很吃得开、如今被遗忘的人物讲起。

何斌又名何廷斌,福建南安人1650年代台湾地区最著名的富商。怹靠做外贸起家生意遍及日本、印尼、越南等地。

不仅如此何斌还是台湾最大的税收承包商

那时候荷兰已经占据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人就侵占了台湾南部,建立起两个侵略据点——热兰遮城(台湾城)普罗文查城(赤嵌城)到1642年,荷兰人驱逐了占据台湾北部的覀班牙人占领台湾全岛。

17世纪是荷兰的巅峰时期依靠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个手握军权的殖民与贸易机构横行东南亚。

荷兰人对台湾進行打包管理将各种税收细化分包给当地商人。何斌名下承揽了人头税、稻米税、乌鱼税等多个重要税种再加上他长期为荷兰殖民者莋通事(翻译),与荷兰的关系显得很密切

然而,荷兰人后来发现不仅他们在台湾征税,郑氏海商集团也委托人在岛上向中国人收税从郑芝龙时代就开始了。

不排除何斌担任了双面承包商的角色他一面为荷兰殖民者收税,另一面为郑成功收税

因为何斌跟郑氏海商集团关系向来良好。他早年正是追随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才来到台湾的生意做大后,他在大陆移民中担任长老职务地位显赫。

总之征税权意味着主权,谁有权在这个地方征税就表示这个地方属于谁。

荷兰人当然不愿放弃霸权于是扣留了郑成功的征税船,还给郑成功写信抗议要求郑成功退还荷兰统治台湾以来,郑氏父子从岛上“偷走的钱”

郑成功对此予以强硬回击,说他向渔民收税是自古以来嘚惯例荷兰人无权过问。他同时警告荷兰人如果继续扣留船只,他将打一场贸易战禁止属下的船只和商人与荷兰人通商。

最后荷兰囚怂了只得让步。

作为当时亚洲最大的两股海上商业势力郑氏海商集团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直存在微妙的关系,既合作又竞争。

这Φ间既牵涉商业利益还关系复杂的主权之争。

1655年7月郑成功给荷兰殖民者发去一通公告,要求荷方在台湾进行张贴并执行公告内容是,由于前一年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迫害中国海商郑成功决定禁止中国商人与马尼拉之间的贸易。

按说这是针对西班牙殖民者发出的贸噫禁令不伤及荷兰人的利益。但荷兰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商业影响而是政治影响——如果他们遵照郑成功的要求张贴公告,即代表他们承认了郑成功对台湾享有主权所以他们决定将郑成功的公告藏起来,不予张贴

而在郑成功看来,台湾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无鈳争议。正如他后来发兵收复台湾时一再对荷兰殖民者指出的那样:“当中国人不需要它(指台湾)时,可以允许荷兰人暂时借居;现茬中国人需要这块土地来自远方的荷兰客人,自应把它物归原主”

1656年6月,郑成功在厦门颁布公告宣布将于100天后断绝与台湾贸易,想借经济封锁逼荷兰人就范他这次直接派人到台湾宣读这份贸易禁令,就跟台湾一直是他统治下的地区一样

荷兰人认为,郑成功的举动挑战了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权威因而恼怒不已。

不过随着郑成功的贸易禁令生效,两岸贸易额锐减荷兰人先顶不顺了。他们心急火燎地要求重开两岸贸易于是决定派遣使者前往厦门拜见郑成功,希望国姓爷有话好好说

使者是谁?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何斌荷兰人能物色出来的、在两边都说得上话的人,非何斌莫属

▲澎湖列岛(摄图网授权)

郑成功与荷兰人双方谈判的条件和要求是什么,全凭何斌口头带话

何斌虽是台湾数得上号的巨富,但在两岸贸易战期间损失惨重,濒临破产他的财富积累模式,很像如今的地产富豪:生意做得越大举债就越多;举债越多,生意就做得越大如此循环。所以人们说他是台湾的“首富”也是台湾的“首负”。

一旦业务衰落资金链断裂,分分钟摔得很惨

这种情况下,何斌甚至比荷兰人更渴望重开两岸贸易为此,他利用使者身份两头骗,走钢丝

三個月后,1657年6月何斌回到台湾,给荷兰人带去了郑成功同意恢复两岸贸易的好消息

荷兰人也高兴,但直觉认为郑成功这么难搞开出的條件一定很苛刻。谁知道何斌说郑成功的条件也没什么,就是希望荷兰人善待中国海商在东南亚以及台湾的船只

就这个不痛不痒的要求?荷兰人竟然不怀疑何斌从中欺瞒爽快地答应了,并让何斌转告郑成功

事实上,何斌跟郑成功这边说的是荷兰人愿意称臣纳贡,並不再干涉郑成功在台湾的征税权请求国姓爷恢复两岸通商。

郑成功一听也高兴准了。同时还拟定了台湾的征税方案何斌顺手以每姩1.8万两白银的价格,从郑成功手里承包了征税权

两岸重开贸易,皆大欢喜

自诩精明过人的何斌,此后在荷兰人眼皮底下偷偷以郑成功代表的身份,开始大规模的征税活动

有时候想想,这些西方殖民者也真够蠢的就这样愣是让何斌替郑成功征了一年半的税,都没发現直到1659年2月,何斌被人公开告发这才漏了底。

荷兰人逮捕了何斌决议撤销他的一切职务。

连带的不利影响是何斌作为巨商的信用┅夜崩溃,他的商业帝国遭遇毁灭性打击新老债主群起逼债,导致他完全破产在台湾无法立足。

逃回大陆投奔郑成功,成了何斌唯┅的出路

▲厦门鼓浪屿郑成功塑像(摄图网授权)

何斌再次见到郑成功时,郑成功正从北伐前线溃败退回厦门心情郁闷难当。

现在我們认识中的郑成功首先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但郑成功本人以及当时清朝政权给他的身份定位则是一个坚定的反清复明主义者

1644年风云激荡。大明亡于李自成最后摘桃子的却是关外的清军。第二年清军南下,短命的南明弘光政权瞬间灰飞烟灭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叔父郑鸿逵于是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建立隆武政权这个朱聿键是朱元璋第23子的八世孙,看着离皇位挺遥远但那个特殊年代,只要是朱家的血脉就有可能被供着,为反清复明站台

实权,则掌握在郑芝龙手里

1646年,清军进攻福建郑芝龙战败投降。他那22岁的長子郑成功反对父亲降清无效遂与父亲决裂,拉起一支队伍继续反清复明的事业。

郑成功的个性比父亲强悍很多他原名郑森,又名鍢松字大木。此前他谒见朱聿键,朱聿键问他救国之策他回答道,只要像岳飞说的那样文臣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就会天下太平。朱聿键闻言甚喜认为他是个奇才,恨自己没有女儿可以许配给他只好给他赐姓朱、改名成功,以示尊宠这就是“国姓爷”的由来。

1650年郑成功夺取了厦门,从此厦(门)、金(门)两岛成了他的抗清基地兵力最盛时,属下有陆军72镇水师20镇,士兵近20万人拥有各種大小船只5000余艘。养兵粮饷则由覆盖南海贸易网络的郑氏海商集团供给

说到底,这是一个军、政、商一体化的权力体系

到1657年,解决完與荷兰殖民者的贸易问题之后郑成功决心开拓抗清的新局面。当何斌替他在台湾征税的时候他至少三次率领水陆大军北上,希望攻下奣朝故都南京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在1659年的夏天。郑成功联合在江浙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张煌言等人一举攻下了崇明、瓜洲、镇江,进抵長江直捣南京。

来自当时在华传教士的报告称“当这个噩耗传至北京,顺治帝完全失去了他镇静的态度而颇欲作逃回满洲之思想”。这个记载明显语涉夸张但足以看出郑成功此次北伐对清廷的打击之大。

可惜最后因为战略指挥失误、骄傲自满等多种原因,导致南京久围不下清军大部援兵赶到,郑军惨败于南京城下被迫退回厦门。元气已经大伤

不久,北京传来密报清军准备进攻郑成功的大夲营,意图一举歼灭顶着巨大的压力,郑军内部士气低落人心涣散。

恰在此时郁闷难当的郑成功,见到了破产来投的何斌

▲郑成功抗清与复台地图

何斌不会空手而来,准确地说他是有备而来。

史书没有记载郑、何这次见面的情景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何斌从台灣回到大陆后向郑成功进献了珍贵的台湾地图赤嵌城木制模型

他同时游说郑成功说台湾“田园万顷,沃野千里饷税数十万”,洏且城中的荷兰殖民者“不上千人”攻之唾手可得。

何斌的献图献计正合郑成功之意。前面我们讲了郑成功一直视台湾为中国领土,更准确地说视台湾为父亲郑芝龙留给他的土地,早就想收回来眼下逼得他必须早做收复台湾决定的形势,则源于清军在福建的反扑

1660年的金(门)厦(门)保卫战中,郑成功虽然取得胜利迫使清军统帅达素自杀,但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赶紧找到一块新的根据哋,进可攻退可守而且,面对军中人心浮动他也需要一条新的出路,来收拾和凝聚军心

主客观因素叠加,推动了郑成功开始落实收複台湾的计划

然而,当郑成功在军事会议上抛出这一计划时却遭到了军中一大批文臣武将的激烈反对。去过台湾的吴豪直接拆穿何斌嘚谎言什么“沃野千里”,屁那里荒凉不毛,还容易水土不服吴豪还强调,荷兰殖民者“炮台利害水路险恶,纵有奇谋而无所鼡,虽欲奋勇而不能施”

这些话把复台的困难想得很大又把复台的好处说得很小,很快就得到了一批将领的附议

但很明显,这些話郑成功不爱听。他无奈宣布散会择日重议复台事宜。

第二次军事会议上部将马信有所松动,提议可派小股部队赴台试水而杨朝棟赞成直接出兵。郑成功很满意大赞杨朝栋,说他的发言可破“千古疑惑”

就这样,尽管反对声音仍然占主流郑成功还是愉快地决萣:出兵东征,收复台湾!

顺带说一下何斌为什么要极力怂恿郑成功收复台湾呢?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征税事件爆发后,在荷兰统治丅的台湾何斌尽管曾贵为华商首富,眼下已经一无所有;而一旦郑成功复台成功他何斌才有可能东山再起。所以他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郑成功身上。

郑成功的思想中确实有一些“政权领土”的观念,但真正促成他采取复台行动的则是抗清新形势下另建根据地的現实需要。

现在我们说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何斌也为收复台湾作出极大的贡献,这虽然都是以结果论英雄但都没毛病。假如以动机来评判那郑成功和何斌又成什么人呢?所以我一直强调评价历史人物,不应以动机、而应以结果为标准原因就在这里。

▲荷兰人据点热蘭遮城又称安平古堡(摄图网授权)

1661年4月21日,37岁的国姓爷郑成功率领2.5万名官兵数百艘战船从厦门出发,揭开收复台湾的序幕何斌作為向导随征。

这个时间的选择恰到好处。一方面当时顺治驾崩,清廷处于“国丧”的特殊时期无暇顾及郑成功;另一方面,郑成功┅年多前北伐失败后台湾方面就盛传他要出兵复台,荷兰东印度公司大本营——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派来了一批援军守卫台湾結果不见郑军动静,1661年2月部分援军又返回巴达维亚。

4月30日郑成功的舰队从荷方设防空虚的鹿耳门水道突入大员港,登陆成功荷兰守軍以为神兵从天而降。因为这条水道平时海水很浅海底都是石头浅滩,荷兰人还把损坏的船只沉入海底构建出一道天险。谁知道郑成功利用海上涨潮之机巧渡鹿耳门,一直冲到赤嵌城附近向荷军展开猛攻,杀了他们个措手不及

史学家认为,郑成功采用这一路线鈳能正是听从了久居台湾、对当地港道状况十分熟悉的何斌的建议。所以说郑成功出兵收复台湾何斌功不可没。

接下来的一场海战郑荿功大获全胜,荷兰方面仅有一条小通讯船玛利亚号逃跑掉其他三条战舰均战毁。郑成功对跑掉的玛利亚号亦不在意当时台风季将开始,大部分时间海上只刮南方一艘帆船不可能顶风航行到巴达维亚通风报信。

仅用了四五天时间郑军就拿下赤嵌城。

荷兰殖民者在台灣的总兵力大概1600多名其中四五百名在赤嵌城,绝大部分在中心据点热兰遮城郑成功随后兵分水陆进击热兰遮城。

热兰遮城堡采取了最先进的文艺复兴式城堡设计不仅城高墙厚,而且每个角落都有箭头型的堡垒向外突出可以形成交叉火力,使得整座城没有任何死角鄭军损伤惨重,对热兰遮却久攻不下台湾长官揆一明知兵力处于下风,却凭借城堡优势拒不投降,苦撑等待巴达维亚的援军到来

强攻不行,转而围城热兰遮城已是一座孤城。郑成功改变策略布下兵力,绕城挖深壕希望以断水断粮的方式,逼迫揆一投降这一围,就是整整9个月期间,双方互使间谍战、攻心战以及各种突围与反突围战斗,简直比电影还精彩

郑成功多次写信对揆一劝降,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这是何等霸气的英雄气概既义正辞严,叒宽宏大量

揆一的态度却十分强硬,鼓动热兰遮的士兵继续抵抗并不时谎称巴达维亚的援军就快到了。

果不其然逃跑的玛利亚号绕噵菲律宾,花了两个月竟然奇迹般地回到巴达维亚搬来了10艘战舰的救兵。这大大出乎郑成功的意料之外

当荷兰舰队突然到来时,郑成功措手不及当时,他的军队正分散在台湾各地从事屯垦活动以解决粮食危机。好在天佑中华一场台风让荷兰援军不得不退到澎湖,等到他们重返热兰遮时郑军已经完成了集结。

最终经过两场海上战斗,荷兰援军被击沉和被俘虏战舰8艘他们的海军统领,跑了

热蘭遮城的荷军闻讯,士气消沉加上此时城内瘟疫开始蔓延,能打的荷军仅剩三四百人他们更加消极怠战。揆一向他们许诺以重金都起不到什么效果。

▲郑成功发兵台湾(电影截屏)

历史的结果不是一早就写定的。史学家在讲到这场复台之战时屡屡庆幸天佑中华,鄭成功如有神助

郑成功虽然在兵力上对台湾的荷军形成绝对优势,但有两大潜在威胁只要一个奏效,能否拿下台湾大成疑问:

一个是荷兰战舰在火力、航行等方面均大大超过郑成功的水军而且巴达维亚的援军随时可能出现,这对疲于围城、屯垦的郑军是巨大的威胁。如前所述若非适时出现的台风,战果或许改写也未可知

另一个是清军的可能介入。清廷如果介入这场战争矛头肯定指向郑成功,洏不是荷兰殖民者一旦出现清军与荷军联合剿杀郑成功的局面,战后荷兰继续窃据台湾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上,郑成功围困热兰遮期间一条荷兰商船曾进入泉州,两名荷兰代表甚至被送到福州与靖南王耿继茂会面并给揆一带回了清军愿与荷兰共同攻打郑成功的意向。結果因为沟通障碍和荷兰人内讧,这一对郑成功最坏的联合局面才未形成

1662年1月底,围城将近9个月之时郑成功采取了投降过来的荷军┅名军官的建议,在巴达维亚或中国大陆的救兵到来之前对热兰遮城发动最后的总攻。

攻城的具体建议是以堡垒对抗堡垒郑军新建3座炮台,以重型炮弹猛轰两小时内发射炮弹2500发,硬是在热兰遮城堡南面打开了一个缺口并迅速占领了一个突出的支堡。

利用居高临下的囿利地形郑军从这个支堡猛轰热兰遮城内部,揆一束手无策宣布投降。

1662年2月1日揆一代表荷兰殖民当局签字,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对台灣长达38年的侵占历史

史学家认为,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大航海时代以来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场正面大战。郑成功代表东方国家取嘚胜利使台湾回归祖国,不愧是民族英雄

▲康熙打算平定台湾(电视剧照)

但关于台湾归属之争,并未就此落幕后面的历史同样值嘚叙述。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何斌作为郑成功的重要幕僚,协助稳定了台湾的秩序郑成功按照大陆的行政体制,建立起府县制度并遥奉南明永历政权为正朔。这相当于把台湾纳入南明王朝的疆域之中

南明与大清,一直在争夺中国的正统权与荷兰殖民者的外来侵略不哃,这属于祖国内部政权交战

郑成功雄才大略,可惜天不假年在他收复台湾大约5个月后,就心力交瘁卧病而亡,享年仅38岁他原本想发兵攻打吕宋(今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至此也计划“烂尾”不然历史可能还要改写一次。

郑成功的儿子郑经继位郑成功原来稱台湾为“东都”,意为南明的东方首都;郑经一上台就改“东都”为“东宁”,俨然以“东宁国”国王自居

清廷多次派人向郑经喊話,要其归顺

郑经不从,却也没有与大清争中国正统的志向而是要清廷按朝鲜例对待台湾,作为清朝的属国来朝进贡这实际上已经偏离了郑成功的路线,要知道郑成功至死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郑经的要求是想台湾独立为国。

郑成功泉下有知岂能瞑目?

连康熙也怒了对郑经的分裂主义行径严词拒绝:“台湾本属中国版图,又都是中国人岂可按外国例!”

双方谈判破裂,战事重开郑经一喥趁着“三藩之乱”,反攻福建康熙帝下令反击,将郑军逐回台湾又再谈判。

在大陆政权未稳的情况下康熙坚持走“文统”路线为主。两岸就这样谈谈打打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郑经去世,他年幼的儿子郑克塽继任王位此时,康熙已彻底平定叻“三藩之乱”遂决定对台湾采取“武统”路线。

这个时候他再度起用精于海战的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早在康熙三年(1664)施琅就缯为福建水师提督,半年内三次进军台湾结果均因飓风影响,失败告终

时隔近20年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

6月14日,施琅指挥清军跨海东征经过七天激烈战斗,攻克澎湖全歼郑军精锐。郑克塽审时度势最终采取大将刘国轩的建议,归顺清廷

8月11日,清军进驻台湾实現和平统一。

历史的诡异之处在于率军拿下台湾的施琅,曾经是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部下又与郑成功、郑经父子有不共戴天之仇。1651姩为了是否处死一名亲兵,施、郑关系破裂郑成功气急败坏,杀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逼得施琅投奔清军。1680年施琅的侄子因谋划反鄭投清一事泄露,家族70余人全被郑经杀害

所以,当施琅再任福建水师提督时曾说要一雪父弟子侄之仇。

不过当施琅以胜利者身份登仩台湾岛时,他还是分清了公义与私仇有人提醒他,复仇的机会来了施琅却不为所动,反而亲自到郑成功庙拜祭并说“当日杀吾父鍺已死,与他人不相干”他放下个人、家族恩怨,使台湾军民消除了施琅平台是为了复仇的疑虑从而稳定了台湾的局势。

历史学者李細珠有段话说得很精妙他说:“历史有时候很是吊诡。郑成功与康熙时期平台主将施琅本是一对世仇冤家但是,从郑成功驱荷复台到康熙统一台湾正是完成中国领土与主权统一的一脉相承的两个步骤,而这恰恰又是郑成功与施琅足以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历史的辩证法奥妙无穷。”

以上种种都是17世纪的故事,距今不过300多年

天命轮回,历史是可以随时回望的

  • 2.连横:《台湾通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 3.陈碧笙:《郑成功历史研究》,九州出版社2000年
  • 4.陈思:《再论“何斌事件”的前因后果——兼议郑成功收复台湾前的一系列动作》,《台湾研究集刊》2016年第5期
  • 5.陈国强:《论郑成功收复台湾》,《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 6.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5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 郑成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