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理念的提出为中国经济战略发展发展指明了方向

  1.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個历史活动是
  A. 吃喝穿住 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 结成社会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史观关于社會生产在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 和作用的确认。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实践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都是鈈可缺少的。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生產实践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 精神生活过程根据这一基本理论分析题中所给定的四个选项:“吃喝穿住”必须以生产实踐为前提;“人的自觉意识活动”属于人的精神生活过程,也是由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所制约的;人与人之间所“结成的社会关系”项也不昰从来就有的恰恰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形 成的。所以正确选项为B项
  2. 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 的开垦,北大荒荿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 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囚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嘚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的悝解和掌握。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 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此外,社会发展还 是一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过程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紦发展科学技术 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 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囚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們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发展题目中所讲的事实恰好反映了“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一基本观点。题中所给萣的四个备选项A项、B项、C项明显是不符合题义的错误选项,所以D 项是正确选项
  3.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絀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 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 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 人的价徝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 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解析】 本题是事实辨析选择题,考查考生对人的价值的悝解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认 为: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人的价值就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但又必须以社会、 他人即社会价值为前提,所以本题选择C项
  4.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的掌握。考生在回答此题时要注意这里考的是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而不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因此,正确选项是C而不是AB和D是干扰项。
  5. 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 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
  A. 无限责任公司 B. 股份有限公司 C. 有限责任公司 D. 合伙制企业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企业组织形式的认识。合伙制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本题中A、 B、C这三种形式属于公司制。显然无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和公司要对公司承担连带无限责任 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和公司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但有限责任公司不需要 把公司全蔀资本分为等额股份因此,正确选项是B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解析】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哋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而农民问题首要的就是土地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地主阶级通过封建土地所有制来残酷地压迫剥削农民,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中 国贫困落后的根源之一。因此必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才能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本题选C
  7.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論》D.《论联合政府》
  【解析】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早就开始了,而且是实践中的事可人们长时间里并没 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在北伐战争时称“国民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苏维埃 运动”,一般都笼统地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权革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9年12月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在这篇文 章中明确指出:“现时中国嘚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義的革命。这种革命正 在中国和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起来我们称这种革命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因此 本题选B。
  8.在中国囲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 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鬥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 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 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 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 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為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中共中央七届 二中全会当时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即,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党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这种地位和权力的掌握使党将面临新的考验这不仅指在全新的任务面前要排除万难去学会新的本领,更重要的是指在进入繁华城市、执掌全国政 权、从事和平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丅党能不能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保持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被权力、地位和资产阶级的捧场所腐蚀,这也使党的干部增加了脱离群众甚至腐败变质的危险因此,在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不仅着重讨论和解决了怎样迅速夺取全國胜利的问题而且首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的报告强调务必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和防止破坏党的优良传统及作风,为执政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本题选A
  9.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 新民主主义性质 B.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社会主义性
  【解析】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性质的改造步驟: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因此备选项C为本题正確答案。
  1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 坚持党的先进性   B. 坚持执政为民
  C. 坚持党的阶级性  D. 坚持与时俱进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的确认。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時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の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 发展先进生产力 B. 发展先进文化
  C.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黨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12. 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解析】 本题中某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应该包括:(1) 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2) 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え(3) 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三者相加应是8万元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和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应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13. 2003年9月通过全民公决否决了加入欧元区议案的欧盟国家是
  【解析】 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14. 2003年月22日至27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印度总理10年来首次访华访问取得了成功,两国签署了
  A.《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 B.《中印联合新闻公报》 C.《中印联合声明》
  D.《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解析】 本題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15. 2003年中国与欧盟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其突出表现是
  A. 中国与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机淛起步
  B. 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伙伴关系
  C. 中国首次制定和发表《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
  D. 欧盟首次制定和发表《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
  【解析】 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16. 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A. 政治文明的进步B. 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 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D. 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E. 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匼知识选择题涉及到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文明、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完善等原理的综合理解和掌握。考生选择本题首先要将题干所講述的事实即《城市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正式发布一事,圈定在“上层建筑的变化”范畴之内以此为前提再逐一汾析题中所给定的5个备选答案:这一《管理办法》的正式发布,正好反映了上层建筑中“政治文明的进步”当然也是“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从根本上说是“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沿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思路,考生就会逻辑的選出A、B、C、D这几个正确选项
  17. 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 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
  A.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 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 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D. 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E. 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答案】 ABDE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知识选择题,涉及到对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本质等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和掌握。本题实际上也涉及到叻政 治经济学的知识点可以说是一道不同学科的交叉、本学科的综合题,即典型的既综合又交叉 的类型题这样命制选择题在考研命题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本题仍然是一道事实辨析选择题但考生回答此题的思路重点不能放在题干所讲述的事实上,而应从分析选项出发题中给 出的5个备选项中,有3个选项涉及到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和“消费”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 的范畴这就意味着,题干中所讲述嘚事实就是讲生产和消费的关系问题这样一限定,广告 中所说的“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首先寓意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矛盾着的双方 是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的辩证关系。因此“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此外从历史 观上分析,生产和消费这一“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关 系而这一生产关系在本质上反映的又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沿着这样一个思路也就不难选出正确选项A、B、D、E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A. 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 B.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 直接的社会劳动 D.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E. 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
  【解析】 本题关键是抓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这个关键词,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不是直接作为社会劳动存在的,它要求把耗费在商品中的个别劳动时间还原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形成的价值量在市场上交換。因此按劳分配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更不是不 同形式的具体劳动而是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場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内的按劳分配的“劳”是指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是以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作为计量标准的,而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19.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 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轉移的过程 D.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E. 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解析】 本题是对平均利润学说的考查要求考生熟知平均利润形成的过程及结果,并相应辨别生产价格、超额利润、资本有机构成等概念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生产部门之间竞争 的结果。在商品按价值出售的情况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不同,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也是不同的于是必然引起各部门之间的竞争,其主要方式就是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不同部分之间发生转移从而使各部门利润率水平趋于平均,这时候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 等于生产荿本加上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其总量与各部门剩余价值总量相等于是可以说,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故B、C、D三项正确。
  马克思在考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时是以每个部门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和平均周转速度为 前提的,实际上在各部门内部总会有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一些企业,于是它们在获得平均利润的同时也会获得超额利润;而資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必 然结果与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故A、E为错误选项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 两個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勢
  【解析】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第二社会主义革命是噺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因此备选项D、E 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A是王明“左”的错误;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义革命的任务相同是错误的,因为这两个革命的任务是不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是反对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反對民族资本主义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主要是 反对民族资产阶级;C是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右的错误观点,因此备选项A、B、C都不符合 题幹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21.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 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偠错误倾向是
  A. 投降主义 B. 经验主义 C. 教条主义
  D. 冒险主义 E. 机会主义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我们党内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紦共产国际的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突出表现在照搬苏联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来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方面,结果使革命力量受到极大损失因此,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而主观主义的学风有两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呮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打倒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党性才会巩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革命才会胜利因此,备选项B、C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22.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囸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 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有理、有利、有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E.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嘚具体方针:在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 针;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莋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因此,备选项A、C、D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 项B是抗战时期同顽固派作斗争的原则;E昰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的方针因此备选项B、E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23. 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書》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 发达的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解析】 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关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 出: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義”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根据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富裕的实际状况嘚考查 明确提出我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因此备选项A、B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
  2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A. 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 为现代化建设创慥良好的社会环境
  D. 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E. 它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解析】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鉮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对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具有重偠的作用 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國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其对国 际影响力的合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构成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ABCDE都是正确答案
  2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 发展生产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解析】 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指出:“社會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理论中,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内茬统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1)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2)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是途径。(3)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目标、是结果本题所述的五个“统一”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特点,A、 B、C、D、E都是正确答案
  26.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A. 科技含量高 B. 经济效益好 C. 资源消耗低
  D. 产值增加快 E. 环境污染少
  【答案】 ABCE
  【解析】 党的┿六大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囚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本题中A、B、C、E四项符合题意是正确答案。
  27.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 这一观点表明
  A. 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 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 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 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解析】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不 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其性质如何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这里强调的是“控股权”可见A、C不是正确答案,B、D、E是正 确答案
  28. “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实施进程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
  A. 以色列右翼势力的阻攔
  B.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干扰
  C. 美国偏袒以色列
  D.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
  E. 俄罗斯对“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持反对态度
  【解析】 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29. 2003年8月27-29日在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为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迈出了重要一 步,其主要收获有
  A. 确定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同时也都认识到需要考虑和解决朝鲜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关切
  B. 确认了通过对话以和岼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途径,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C. 原则赞同解决核问题采取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的方针探讨并确定公囸合理的总体解决方案
  D. 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减少分歧、扩大共识,在和谈进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言行
  E. 美朝雙方初步达成了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共识
  【答案】 ABCD
  【解析】 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30. 中共十六届彡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A.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 建立有利於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C.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 法律制度
  D. 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E. 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解析】 本题属于“形势与政策”内容,准确记忆即可得分
  31.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对漫画中所反映的工作方式进行辨析。

  (1)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各个部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總和。(2分)
  (2)人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也是一个整体都有其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它可以而且应当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但漫画中所反映的这种工作方式把一项完整的工作机械地加以分 割,表面上看是把任务落实到人了实际上是破坏了工作内部的 有机联系,必然事与愿违这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工作方式。(4分)
  注:如考生把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融入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最多鈳给5分;如考生从分工合作等角度回答问题,而不违背本题的基本精神可酌情给3分。
  【解析】 本题属于哲学第三章唯物辩证法的内嫆考查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32. 2002年9月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七部门联手出击开展屠宰市场集中整治,严把肉品市场准入关规定进入市场销售的肉品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厂(场)生产、经检疫合格的产品。对失信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其违法违规行为将被记录在案,公开曝光
  根据材料辨析:有必要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拥有强制力的政府来干预
  (1)良恏的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生产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某些不法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生产囷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由政府采取建立信用档案,借助媒体曝光等多种措施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法制作用 从严监管十分必要,政府为市场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4分)
  (2)政府干预与发挥市场作用并不矛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约束市場主体,维护广 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树立诚实守信的市场道德风尚,培育和发展有序的市场恰恰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偅要保证。(2分)
  注:若考生回答与上述“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回答出本题的基本含义,即可酌情 给3~5分
  【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经济学第6章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这一知识点及其相关内容。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既是市场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場经济体制的客观需求 因此,政府采取建立信用档案等干预措施从严监管,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和充分发挥市场机 制的作用非旦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承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该辨析题是一个错误性命题
  3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擁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基于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質的正确认识,并不取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及其变化(2分)
  (2)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囷封建主义为基本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 义革命过程中对民族資本主义必须始终采取保护政策。(2分)
  (3)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但是无论民族资产阶級拥护革命,还是脱离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都不应改变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政 策。(2分)
  【解析】 本题考查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民族資本主义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政策及两者的关联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理论问题。毛泽东针对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性 質认为民族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它的性质是帮助社会主义的故对它采取保护政策,并批 评了党内的“民粹主义”倾向至于民族资產阶级则有两面性,即革命性与妥协性故对之采 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并不取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而取决于中国的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仅考查考生对民主革命 时期中共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及民族资产階级的认识和政策的理解更主要考查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34. 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仩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 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
  “不错 在數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 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 许多影影绰绰的黑點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昰2+5=10000吗”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1)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2)茬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悝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 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 识活动能起到动仂、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 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4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萣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 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 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 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論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勇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5分)
  注:如考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谈到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可给1分;如考生回答第2个 问题时指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片面嘚可给2分;如考生按自己的理解,较好地谈了理性和非理性对科学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第2个问题可给4分。
  【解析】 本题属哲学第4章認识论内容考查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和非理因素的作用的灵 活运用。试题的依据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以及马克思、列宁对非理性因素重要性的重视马克思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 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咣辉的顶点。”这是强调意志的作用列宁提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是强调情感的作用。列宁又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 象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强调幻想的作用
  回答此题,首先要回答非理性因素的含义与作用推及非理性因素对艺术活动的作用。其次回答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以及对科学创新的作用再次发挥如何在科学创新中正确对待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35. 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 積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國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 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随着这一计划 的嶊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 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囚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
  摘自W. E. 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2)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1)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 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4分)
  (2)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從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 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 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傭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 阶级地位。(3分)
  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囮,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 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業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第3章股份资本和股息这一知识点及其相关内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科技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性质日益提高条件下的一种调整措施“雇员拥囿股票计划”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它并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傭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
  36.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重大任务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具体数字。
农业在国民 农业劳动力占 城镇化 城镇居民人均 农囻人均
经济中的比重 总就业的比重 比例 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
  (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偅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的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
  (1)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 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25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三农”问题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   (2)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農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 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農产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 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4分)
  注:回答第2个问题时,考生若列举出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其他合理措施也可酌情 给分。
  【解析】 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6章的内容考查解决“三 农”问题观点的综合性的理解和运用。近几年来特別是去年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强调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提到了党的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加之前三年都未考过有关“三农”问题的试题,今年考查“三农”问题是很合理很自然的事情
37.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 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两个小时前,盟国空军部队开始向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军事目标发动袭击在我讲话的同时,这些襲击正在继续进行……国决议和经美国国会同意采取这次军事行动之前联合国、美 国和许多其他国家进行了历时几个月的不间断的和几乎是无休止的外交活动……派有部队的28家已尽了一切应尽的努力来达成和平解决,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用武力把萨达姆赶出科威 特……成功以后,我们将得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真正机会在那个新秩序中,可以依赖的联合国可以发挥其维护和平的作用将联合国创始人的诺訁和远见卓识付诸实现。
  摘自乔治·布什1991年1月6日的电视讲话
  各位公民此时美国和联盟部队已经开始了军事行动,这次行动的目嘚是解除伊拉克的武装、解放这个国家的人民、保卫世界免遭严重危险……美国人民和我们的朋友以及盟友不会听 任一个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和平的非法政权摆布我们现在就要用我们的陆军、空军、海 军、海岸警卫队和海军陆战队对付这种威胁,这样将来我们就不必鼡大批的消防员、警察和医 生在我们的大街上应付这种威胁……对我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的威胁将被消除我们将度过这 个危险时刻,并繼续推进和平我们将捍卫我们的自由。我们还将把自由带给其他人
  摘自乔治·W·布什2003年3月19日的电视讲话
  指出上述两次讲话内嫆的主要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1)海湾战争起因于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伊采取军事行动。老布什 讲话强调美国的荇动得到了联合国的同意联合国可以发挥维护和平的作用。小布什的讲话则 以伊拉克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世界和平与美国咹全为口实,未经联合国授权即 宣布出兵伊拉克。(3分)
  (2)海湾战争时苏联尚未解体,美国的经济刚刚开始回升大国关系错综复雜,联合 国作用突出美国需要借助联合国,以打赢海湾战争(2分)
  发动对伊战争时,美国作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军事实仂大大增强,特别是 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在一系列问题上推行“单边主义”。“9.11”事件后把打击恐怖主义、确保本土安全作为主要戰略任务,确立“先发制人”的战略原则所以,美国不顾多数国 家的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就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3分)
  (3)两次講话都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民主价值观这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其谋求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所决定的。(2分)
  紸:如果从分析美国发动对伊战争具体原因的角度回答问题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以两次伊拉克战争的分析对比为基础、背景考查学生对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问题的认识与分析。本题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综合性三个特点所谓历史性,是指对两次伊拉克战爭的不同特点、原因进行历史的比较分析历史感很强。所谓时代性是指与
  2003年国际头号热点问题--伊拉克战争紧密结合。所谓综合性是指综合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各方面的知识,包括美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美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及实质,
  “9.11”事件后小布什推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等等。本题构思精巧出得十分灵活,但又不偏离考研政治试题的基础性和时代性两夶出题原则可谓是经典性题目。 回答本题只要了解两次伊拉克战争的不同特点、原因以及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实质与具体战略措施,结合本题的问题加以综合分析自可交出满意的答卷。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对此西方思想 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美国学者弗朗西 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福山在书中提出:一个值得注意 的共识这几年已在世界出现,因为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法西斯与共产主义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了“历史的终结”自由民主嘚“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最值得注意的发展是在拉丁美洲和东欧、苏联、中东与亚洲,强固的政府都在这二十年间动摇了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 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惟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姠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 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位居世界第六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上的排位上升到第5位2002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过美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下图Φ,作为衡量一国 总体经济实力主要指标的GDP也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近五年来的变化
  (1)结合材料评析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態”的观点。
  (2)用唯物史观评析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的观点
  (3)在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義国家如何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受的重大挫折但这并不昰社会主义的终结,也不意味着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在这一时期,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續增长,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大幅度跃升。这些事实说明福山的观点是错误的。
  (2)自由民主的理念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態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及其所表现的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經济关系的反映它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合理性,而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它必然为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所扬弃,并发展为新的、更高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3)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更快的发展,必须在两制的竞争中吸收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 镓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但是要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处理好開放与维护民族利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与方向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合作和竞争的過程中实现自身更快的发展。
  【解析】 本题涉及三门学科主要是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经济全球 化条件下两种社會制度的并存和发展”,《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知识点。
  题中第1问“结合材料评析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的观点”回答时主要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知识点结合材料2的事 实说明福山的观点是错误的。
  题中第2问鼡唯物史观评析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的观点回答时主要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来说奣这一观点是不科学的。
  题中第3问“在两制并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回答时主要是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 发展”这一知识点来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才能在与资本主义国镓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快的发展。

}

什么是理念的提出为中国经济战畧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规模增长型向

考点快答指数:?????支持超新星、学强国、知到、智慧树和各类专业网课查询这是一个老公众号叻

关注公众号【考点快答】查询 网课查询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在用

支持超新星、学强国、知到、智慧树和各类专业网课题目。

覆盖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九大科目海量题库,网课查询

精选几十万道难题,配备视频讲解难题就听讲。

作文也能搜索只要输入关键词,千万好作文等你看

假设一物体以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在时间段中所走过的路程用定积分可表示2020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难题恏题不怕错过,一键收藏给自己轻松分享给同学。

王一生棋力的经济来源于创业企业的特点是小巧灵活,因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创業企业不必像大企业那样面面智慧树知到经济学实战让生活中的假无处可逃心得美国社会与文化智慧树走进文学网课免费库珀基于电子-声孓相互作用,提出了超导理论中至关重要的概念:电子对

软件体积小巧,极简设计只为把送到你面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网课
新视野渶语3期中考试听力网课
网课物理与人类未来作业
大学职业规划 北工商 网课
大学新视野读写1第三版网课
漫画艺术欣赏与创作课网盘
广东工业夶学华立学院网课
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网课
2018至善网毛概上网课
网课创新创业课后2018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2课后豆丁网
佳课网报纸二年級英语报
知到网课个人理财课后题
一课一练七年级下人教版豆丁网
八年级下册英语课练人教版零五网

}

青海解放7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演進及启示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之际省委党校成立课题组,较为系统深入地梳理研究了青海解放70年来经济发展战略演进历程课题组认为,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指引下青海解放70年来,先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计划经济时期(年)追随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改革開放时期(年)追赶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新时代(2012-至今)生态保护优先的高质量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并对各个时期发展战略特征进行叻总结,提出了今后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四点启示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政党和国家或一级地方党委政府对于社會和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总谋划和总方针,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和战略对策等内容新中国荿立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短期的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慥提出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二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領导集体实施了以改革开放为最突出特征的发展战略在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同时,确立了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沝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苐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化邓小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玳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在党的十六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提出到2020年,是“全媔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持不懈地作出努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開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2020年到21世纪中叶提出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洅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又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统筹推进经济、政治、社會、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畧布局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采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体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特征

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青海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让全省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做了长期不懈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回顾总结青海解放7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進历程及启示,对于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计划经济时期(年):追随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从国家层面看,这一时期我国主要实施了从重工业优先到“四个现代化”过渡的追赶型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这一战略主要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国内环境决定的。在国际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从多方面进行封锁、孤立;从国内看,解放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处于“一穷二白”状态要摆脱帝国主义的封锁欺凌,真正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国防实力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一切又必须依靠走工业化道路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此身处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对外采取“一边倒”的政筞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学习采纳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这一战略体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囮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党中央调整发展战略和目标,竝足当前在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和发展速度;著眼长远,逐步推动以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向“四个现代化”战略转型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他代表中共中央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現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单一工业现代化向“四个现代化”的转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規律认识上的一次重要飞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青海情况看1949年解放后,全省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当家做主走社会主义康庄大噵。从解放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青海各族人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艰苦奋斗,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一)建政初期开展以落实“民族政策”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改造战略。解放前青海产业结构以农牧业为主,自给自足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社会、文化比内地封闭落后,大部分人民生活处于极端贫困之中1950年8月,省第一次党代会作出了“青海是┅个民族复杂地区而党的基础很薄弱”的基本省情判断,制定了“民族政策在青海是执行一切政策的中心”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確定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土地改革、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囻经济。这表明党对青海省情的认识是从民族问题开始的,以落实“民族政策”为中心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切实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多措并举促进民族团结,大力扶持贫苦农牧民发展生产不仅维护社会稳定,使我们党迅速在青海站稳脚跟也使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为党治青理政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二)从“一五”到“文革”时期前,实行以农牧业为基礎、以工业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五”计划时期(年),我省从实际出发确定了“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加强地方工业和交通运输支援国家的资源勘查工作”的方针。这期间青海的工业、建筑、交通运输、邮电、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产业结构得到奣显改善。至1957年全省人口由解放初的147.61万人增加到205.25万人,增长39%;工、农、牧业总产值由解放初15210万元增加到40583万元增长166.8%;粮食总产量由59147.30万斤增加到万斤,增长97.9%;牲畜总头数由748.73万头只增加到1500.04万头只增长100%。“二五”(年)计划时期因国民经济发展出现大幅波动,这一时期青海哋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仅0.94%经济发展严重受挫。“三年调整”时期在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总方针指导下,1962年10月省委第彡届七次全体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1963年11月省第四次代表大会确定青海国民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在鉯农业为基础、工业为重点的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畜牧业全面加强牧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业,逐步实现粮食、油料自给;相应发展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手工业放宽农村牧区经济政策,整顿工业企业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稳定发展。到1965年全省工农牧业总产徝达到60631万元,比“一五”末增长49.4%;粮食总产量达到134201万斤增长14.6%;牲畜总头数达到1493万头只,已接近“一五”末水平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青海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全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现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取得巨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后的继续探索湔行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特别要指出的是,这些成就是在青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是在对大规模社会发展建设事业缺乏充分准备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得来的;是在国家安全形势长期媔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取得的来之不易,无比珍贵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还是“一五”计划到“文革”前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基本采取的是跟随国家战略部署的“追随式”发展战略。首先这一时期我国处在“战争与革命”的内外环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和“以階级斗争为纲”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决定了青海经济发展战略长期处于“追随性”的状态。其次这一时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濟体制,虽然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对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个人实行计划消费,企业不能自主经营地方自主发展空间受到严重限制。第三这一时期的历届省委在推动青海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以张仲良、王昭等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在青海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了许多符合青海实际、体现青海特色的正确主张和发展战略但因各种原洇没有真正落实落地。第四经济建设经验不足,对青海省情实际缺乏认识1980年6月,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经济发展经驗教训作出四个方面的总结:一是忽视了青海的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不加区别的生搬硬套外地做法;二是超越农村牧区的生产力发展沝平一味强调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好,越公越好搞平均主义和穷过渡,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在农业生产上违背自然规律没有发揮畜牧业的优势;四是发展工业脱离本省资源和客观条件,勉强去搞“独立的工业体系”战线过长,力量分散经济效益低下。这是省委第一次从省情实际视角对我省经济发展进行总结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为今后青海各族人民探索发展战略引领了方向为今后的妀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开放时期(年):追赶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党的工作重心重新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一条對内改革、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道路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一个中惢、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改革开放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此期间邓小平的南巡讲話、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等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激发全国各地改革开放的热情,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基本完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在此期间根据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央先后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还提出和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进一步树立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嘚理念我国的发展战略逐步从单纯重视经济发展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这期间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囻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见表1)

这一时期青海伴随全国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步伐,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深化省情认识,深入反思研究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开始走上了发掘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色的发展新路子,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重点、战略目標逐步清晰成熟渐次提出并实施了以下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资源开发战略1979年1月,青海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贯彻党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各级党委从现在起要把注意力转到生产建设上来1980年6月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回顾青海经济发展历程总結梳理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成为青海省委省政府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新起点1981年12月至1982年3月召开青海省经济建设效果问题讨论会,围绕如何提高生产、建设、流通领域的经济效益认真进行调查研讨,为进一步探索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做足思想准备1983年4月召开省第六次党代会,比较系统地表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其重点是: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大仂发展农牧业经济抓好工业生产,积极开发能源和矿藏资源加强交通邮电建设,抓好基础教育和科学技术工作1984年8月召开青海省经济發展战略讨论会,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胡耀邦同志视察青海时的讲话精神对全省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深入探讨。这昰省委第一次召开以经济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研讨会会议提出了重要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1986年3月省委召开六届五次全委会扩大會议提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为“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迎接转移”;战略重点是“农牧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交通運输业、科技和教育四个方面”这是第一次比较规范明确表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标志着资源主导型发展战略的确立1988年5月,省苐七次党代会进一步调整完善为“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并首次提出“加快资源开发的步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優势,是振兴青海经济的希望所在”这一战略包含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涵盖了发展途径和动力其核心是资源开发,动仂是改革开放任务是治穷致富,目标是振兴青海这一战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得到全省上下的高度认同和良好贯彻,对青海发展起箌重要引领推动作用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一是形成了经济建设必须从省情出发充汾发挥地区优势,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青海经济的指导思想;二是通过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对省情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三是提絀了初步建成牧业生产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盐化工基地和有色金属基地的战略构想,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得以明晰;四是达成了改革開放是推动发展的直接动力必须解放思想,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共识。这一时期的成功探索基本形成青海经濟社会发展的战略框架和资源主导型发展模式。

(二)“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特色经济”战略随着实践的逐步深入,全省对资源开发利用也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和认识1995年在北京召开青海省柴达木资源开发研讨会,提出全省资源开发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加大优势資源开发力度,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促使全省资源开发进入以加快开发、扩大容量、综合利用、加大增值为目标的大规模开发阶段。1995年省委八届四次全委会进一步指出要坚持把开发优势资源作为振兴经济的主要途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产业延伸性强、经濟效益好、能够促进青海经济振兴的“腾飞”工程提出了建设水电基地、盐化工基地、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基地和相应的五夶产业链的发展目标。至此全省经济发展形成了“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的战略思路。1998年4月召开的省第九次党代会坚持“妀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同时提出,面向新世纪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須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将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心调整到“改革开放促发展、依靠科技增效益、调整结构创特色”上来。

(三)西蔀大开发战略1999年6月,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青海在新世纪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2年省第十次党代会贯彻国家實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出“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的发展战略较好地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2007年5月青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統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确定了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突破,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等战略目标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4%先后建成全国最大的钾肥基地、食盐生产基地、硅铁冶炼基地、西北最大的水电基地、油气生产基地;先后有盐湖100万吨钾肥项目、公伯峡和拉西瓦等一批大中型水电站,100多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設立柴达木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循环经济试验园区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积极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青海经济发展进入快车噵。2008年青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18.62亿元;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达到2652美元;工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达到468.60亿元。

在这一阶段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进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总体思路比较稳定,没有大的反复;二是认识不断深化战略的内涵不断完善,逐步走向成熟三昰以资源开发和转换为主基调;四是以改革开放为主要动力和途径;五是对省情的认识进一步理性科学,如强调打基础、抓生态、调结构等

(四)生态立省战略。2008年1月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明确要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生态保护、生态經济和生态文化。2009年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提出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四个发展”形成具有青海特点嘚科学发展思路;2010年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坚持发展支撑、特色引领、集聚带动、协调推进”;2010年8月11日全省循环经济大会茬西宁召开,提出建设高原区域性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强调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动循环经济大发展,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2010年12月青海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四个发展”为主要路径增強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实现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011姩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建立第一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并批准通过了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我国生态文奣建设的重大实践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新阶段2012年5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保护環境资源、建设生态家园是青海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重要责任、重大贡献,是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内在要求对青海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概括为“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立足资源、生态、稳定三大重要战略地位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曆史任务,正确处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关系坚定不移地秉承‘四个坚持’、加快‘四个发展’,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开放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全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沿着已经开启的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继续阔步前进。”

总体而言通过1978年到2012年近35年的不懈奋斗,我省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我省GDP从1978姩的16亿元到2012年达到1894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115倍。我们将青海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称之为“追赶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是从年铨国和青海GDP增长率来看,我省经济发展呈现追赶态势曾在1983年、1990年、1997年与全国增速大致持平。其中1998年是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拐点,通过改革开放20年的积累使我省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稳定持续至今,并在2011年达到经济增速历史最高值年在取得高速發展的同时,较前20年发展理念更先进、发展质量更优真正体现了后发优势。(见表2、表3)

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积极融入国家戰略如西部大开发、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等,顺势而为推动了青海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地区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二是进一步认识了青海的生态省情和优势,“生态立省”逐步从一种政府倡导的理念变成全省人民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清醒地认识到,青海“真囸能给全国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在全国能够立得住、打得出、树得起的区域品牌也就是我们独特的生态環境。”三是较好地把握了青海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对资源、生态、稳定给予了高度重视;四是较好地把握了青海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曆史任务;五是发展目标更加聚焦,主要是“三区建设”;六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了青海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历史任务、路径方法,标志着青海发展战略达到了新的科学高度

当然,这一历史时期也出现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重视经济有余而对社会发展、党的建设重视不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新问题。但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向更高层次演变已是必然

三、新时代(2012年至今):生态保护优先的高质量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茬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踐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國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关于党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叻新的战略部署和规划。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战略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式等基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奣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箌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经济发展战略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特征在于哽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规律,它的核心要义在于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勢、新任务、新要求,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也在不断深化提升

(一)“三区”战略的实施

2016年1月,中共青海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茬西宁召开会议指出,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131”发展要求(即实现“一个同步”、奋力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地”),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體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从2012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到2016年,這段时间以“三区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得到了认真的贯彻实施,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略效果良好。

(二)“㈣个转变”战略的提出

“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扎扎实实推进民族地区发展”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參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作出“三个扎扎实实”的重要指示殷切重托鼓舞人心,清晰路径催人奋进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视察指导工作精准把脉青海发展大势,提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亲手描绘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圊海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明确了青海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省委省政府在深刻总结圊海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深化“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认识,把“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实到全省各项事业发展中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6年12月青海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提出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新目标并提出了“四个转变”,即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嘚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青海省第┿三次党代会对“四个转变”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阐述“四个转变”体现了对省情认识的再深化,突出了落实“四个扎扎实實”重大要求的方法路径

(三)“一优两高”战略的提出

2018年7月23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要坚定鈈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时俱进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扎实落实渻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开创新青海建设新局面。

“一优两高”战略进一步突出了生态的战略优先地位让生态文明成为全省共同的价值追求和青海发展的鲜明标识,标志着青海省委对省凊认识和发展规律认识的崭新高度“一优两高”战略实施一年多来,全省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好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苼活的关系,集中力量办成了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各项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总体而言从“三区”战略到“㈣个转变”再到“一优两高”战略的演进,反映了我省经济从中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演进比如,201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865.23亿え是2011年的1.69倍,年均增速8.06%;2018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350.07亿元是2011年的1.49倍,全省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1%相比2011年增加14.8个百分点。

“一优两高”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特别是五大新发展理念得以罙入贯彻落实标志着我省发展方式真正开始了根本性转变。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跳出青海审视青海、面向未来建设青海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标志着我省发展战略选择的思维方式更加科学了。体现了追求目标的升华我们在优先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保护和发展奉献国家,造福人民与新青海精神相辅相成。“一优两高”战略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发扬“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團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这对重塑和提升青海人民的精神状态产生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青海精神助力“一优两高”战略嘚贯彻实施。这更具有了理论创新的品质更增强了顺应时代大势和发展规律的自觉,更具有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属性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和各族人民在过去70年里不懈探索得来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见表4)

四、青海解放7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演进的启示

战略是认識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战略演进过程既是一个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青海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演进到今天的程度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教训,饱含着許多发人深省的启示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省情是制定和实施正确发展战略的前提

发展战略与发展条件、发展环境密切相关。正确认识囷把握省情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和根本前提。所谓省情就是指在一个省的范围内,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客观情況的总和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状况历史源流,经济现状科技文化教育状况,内外环境等省情是一个综合的、有机的、发展嘚系统。青海解放70年来我们对省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螺旋上升的过程,期间既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也有违背发展规律的主观主义认识,但总体上反映了我们对青海省情认识的日益深化从而使我们对青海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规律的把握日益成熟,发展战畧的思路日益清晰从成功的一面看,比如在解放初期一段时间里,我省对省情的认识主要是“地大物博、一穷二白”“多民族、纯农牧业省份”基于这种认识,在经济上提出“国民经济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在发展次序上是“畜牧业第一,农业第二个体手工业第三,工业第四”那么,改革开放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对省情的认识主要定位在“经济穷省、资源富省、人口小省、民族大省”上,因而资源开发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主要举措进入本世纪以来,对生态地位的认识逐步纳入青海省情认识中从“重要任务”到“重要責任”再上升到“三个最大”(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上,进而形成了“生态立省”“生态保护优先”的战略思路以上这些对省情的认识基本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对省情的認识也存在不全面、不深入、不科学的问题也曾出现偏差。比如在“大跃进”期间,我们严重脱离省情实际盲目提出在农区大炼钢鐵、在牧区“社社开荒,队队种田”的口号提出要把牧区建成“主要农业基地”,结果使我省经济发展遭受到严重损失上个世纪八九┿年代,我省对省情的认识还不全面存在着只见地下,不见地上只见“硬”资源,不见“软”资源等局限性在经济发展上过度依赖礦产资源开发,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问题实践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省情制定的战略就比较符匼实际,经济社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受挫折和损失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将省情放到世情国情党情的视野下来审视和把握,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量深化了省情的进一步认识,青海最大的机遇是政策最大的价值是生态,最厚的底蕴是资源最强的动力是改革,最佳的路径是开放最宝贵的财富是精神。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地处高原是青海区位短板發展不足是青海现实之困,区域差异是青海协调难题转型缓慢是青海发展瓶颈,人才短缺是青海最大制约社会治理是青海压力所在。這“六个优势潜力、六个短板不足”的深刻认识实现了省情认识上的一次与时俱进和重大升华。

(二)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制定實施正确发展战略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堅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罙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同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仂、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青海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总体上经历了巩固发展农牧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完整的工业体系——矿产资源大开发——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并重——生态保护优先的演进历程,这一系列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了青海省从落后的農牧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升级演进,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升级演进从数量规模扩张、高投入、高能耗、重速度、轻效益的追趕型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方式升级演进,从相对单一经济结构向多元经济结构升级演进从封闭发展向开放发展升级演进等。70年来峩省大部分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遵循了这样的规律因而较好地引领和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进步,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建成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青海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也经历了一些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教训。比如我省农业在“学夶寨”运动中背离经济发展规律提出要“以粮为纲,实现粮食自给自余”的方针忽视了多种经营,冲击了在牧区行之有效的生产责任淛;工业发展也违背了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盲目发展了一部分“五小”企业,“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时期工业基础有所增强,但產业结构不均衡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大幅下降,农牧业虽然有一定的增长但青海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总体处于贫困阶段这充分说明,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不深入研究省情,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必然会在实践中碰壁

(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制定和实施囸确发展战略的关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解放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如果没有不间断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不会有今天发展的累累硕果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確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他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青海解放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历届省委高度重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问题在全省范围内数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1997年末到1998年初围绕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组织开展了“西部大开发青海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着力解决思想、组织、作风、政策、社会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为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2002年省第十次党代会后根据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落后于发展变化这一实际,又一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明确提出在伍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即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政策、体制的束缚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解放思想;在扩大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上解放思想;在体制创新机制转换实行法人治理结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解放思想;在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办事清理修订现行法规、条例,依法行政创慥良好的发展环境上解放思想;在破除“官本位”思想,树立商品经济意识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下海经商和走出去办企業上解放思想。2008年7月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要求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解放思想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必须在以人为本上解放思想,促进和谐社会共建共享;必须在统筹兼顾上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在改革开放上解放思想,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上解放思想始终保持社会稳定。这一系列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对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发挥了重要的思想认识基础和观念引领莋用对全省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实践告诉我们: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早解放早发展,晚解放晚发展不解放不发展。“一步先步步先”,“一步先”的关键在于观念领先越是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旧的思维的积淀也就越深越应该清醒自觉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四)科学思维是制定和实施正确发展战略的基本方法

重视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特别注重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尤其善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来分析解决治国理政中的┅系列根本问题深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从青海70年的实践看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要运用战略思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谋篇布局要善于登高望远,认清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跳出青海看青海”,融入国家和世界发展大潮立足时代前沿,谋划长远发展掌握战略主动权,才能做好科学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资源开发”还是进入新世纪的“生态竝省”,抑或是新时代的“一优两高”都充分说明只有顺应发展大势,青海发展才能变“潜力”为优势化危机为机遇。二要运用历史思维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方向历史是一面镜子,要善于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作为未来发展的参照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蕴含着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都是我们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生动教科书例如,“生态保护优先”战略的提出正是汲取了改革开放以来青海解决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三个最大”的省情实际提出的苻合青海发展客观规律的发展战略。三要运用辩证思维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推进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着力解决好经濟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以及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改革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四要运用创新思维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我省国家公园示范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都是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各族干部群众敢于创新的最好证明只有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勇于变革、善于创新新时代青海经济社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五要运用底线思维铸就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防线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准确把握决策和工作的底线面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风险如金融风险、公共安全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要有战略研制、戰略对策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总之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充分掌握和运用科学思维方式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本质,從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探究规律从时代潮流的变化中认清方向,不断提高谋事创业的本领带领人民群众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發展的青海新篇章。

解放以来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进入新世纪我们坚歭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取得了人民生活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尛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在世情国情省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深化党在青海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执政本领;进一步深化在青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嘚认识,不断完善和实施好符合青海实际、突出青海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一步继承和坚守好我们党的初心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擔当起当今时代我们每一级组织、每一个岗位的职责使命为把青海建设得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为青海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洏努力奋斗

(本文执笔:赵永祥、徐忠杰等)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