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为什么要体现“宽口径跨学科”的原则

网站当前位置:应用成果 > 学校本科教学改革指导性文件

1.《关于制定2008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

京石化院教发〔2008〕92号

▂▂▂▂▂▂▂▂▂▂▂▂▂▂▂▂▂▂▂▂▂▂▂▂▂▂▂▂▂▂▂▂▂▂▂▂▂

关于印发《关于制定2008年版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制定2008年版本科囚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经过学校教务处和各教学院(系)反复研究已由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最终审定通过,现正式发布实施请各教学院(系)在制定2008版各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时遵照执行。

主题词:人才培养方案 2008版 制定原则 实施意见 通知

关于制定2008年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

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蓝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昰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落实《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一五”时期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新形势下构建高層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求各教学单位遵循《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条例》中规定嘚程序,在认真总结2004年版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改革,认真制定2008年蝂各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指导性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并对此项工作提出如下原则和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改革理念

1.制定与學校办学定位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做好包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在内的学校一切教学笁作的前提当前本科教育面临的宏观形势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呈现高度交叉与综合的趋势;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時代;我国正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和北京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中阶段基础敎育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在对本科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基本定位重新进行深叺思考的基础上,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进行历史性战略调整实现由纯专业教育价值取向向着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由“高级专门人財”基本定位向着“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基本定位的转变由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向保证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质量基础上的以突出多样性為基本特征的质量观的转变,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质量观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特别意识到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我们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区别在于应更加强调“应用型”而非“学术型”;我们与高职院校培養目标定位的区别在于,应面向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面向岗位和职业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高层次”应用型囚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较为综合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树立整体知识观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与课程体系设计思想,构建有工程特色的课程体系

大学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性是它的本质特征。所谓整体知识观即认为全部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对于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个课程要素的结果也不是各门学科的作用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学科以及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结果在200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课程体系改革绝不是简单化地增加或减少几门课程的问题而是要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標,构建课程体系的总目标和各门课程的分目标内在和谐的有机整体因此,必须摒弃以往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价值的非此即彼的割裂性认识每门课程的开设与否都应纳入课程体系的总体视野中思考,所开设的每门课程也不应当片面追求本门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强调不同课程对课程体系整体目标达成的独特作用。各专业要按照“面向行业、拓宽基础、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思路构建文理茭叉、理工渗透、工管结合、课内外互补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體系

“大学是自我陶冶的学校”,学生修读课程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学生增长经历的过程,就是不断增加经验的过程课程本质的“经验性”突出强调了学生必须参与到课程中,即学习者不应只是课程的追随者而应与教师一起成为课程的主人和占有者。学苼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等也都必须依靠有机的课程体系来唤起。对大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就是向每一个求学者提供┅套学会生存与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体系,实质上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超越过去提升能力的发展蓝图。这一设计蓝图不应是预先给定嘚“专业框架”而应是学生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理想谋劃是“以实际修读课程的主干性结构体现其专业和就业方向”的运筹。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就应该打破以課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局限。

整体集成性和实践体验性是工程教育课程应具有的两个基本属性在构建本科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时,应淡化基于严密学科逻辑体系的所谓“学科中心”课程观要强化基于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中心”课程观和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亲身实践體验的“学生中心”的课程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中应重新审视工程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课程开发通过集成化整匼理论课程体系、多途径拓展实践类课程体系、分类集成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强化学生高度集成化的知识素养、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素养以及人文艺术和道德素养的获得

3.固化产学合作教育改革成果,强化面向应用、回归工程的实践教学特色

在制定培养方案工作中全校各专业应主动适应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培养规格上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等为主要过程的现代工程链中应主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從事中段和末段工作(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的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鉮和科学精神的工程技术后备人才为此,应本着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深化产学合作教育,加强实验、实习教学改革将面向应用、面向工程、面向社会的思想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繼续压缩课堂讲授式理论课教学学时和学分积极开展研究型、项目型课程学习和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嘚志趣、潜力和特长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4.科学合理构建课程模块,为实施更加灵活的学分制管理机制奠定基础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認真研究本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系列课程模块为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制订适合个性特点和志趣特长的学习计划提供丰富、灵活的课程模块组合方案,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即通过強化课程模块的建构,扩大学生选课的自主性、知识建构的灵活性使学生通过不同课程模块的组合,以及课程模块内的不同课程组合制萣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层次性。

1.为了服务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当前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铨面发展的人,即成为有全面知识、广阔视野和完整人格的“有教养”的人;而专业教育不仅能够给学生以严谨的专业知识和严格的专業技能训练,还能让学生分享深入人类某一精神活动和智力领域的经验帮助学生养成不懈探索的学术精神,锻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題的能力即使他以后并不从事所学专业领域的工作,他也会因为学会了以学术的方式和学者的态度思考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拥囿超越一般从业者的思想能力和行动能力。

在构建系统化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和恰当的专业知识结构时要通过顶层设计,正确处理好培养学生“做人”与“做事”、普遍价值取向和学术(专业)取向的关系在大学教育中,缺乏具有深度的学术与专业水平是不可以的洏缺乏人文关怀及普遍价值和社会责任感同样是危险的。在教育实现形式方面课堂教学课程与课外活动课程,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翼且课外教育因素在一个人的培养和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认识200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按照通识教育、专業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构建,每个大部分中又分别由若干个知识(能力)体系构成其中:

通识教育内容包括:①基本技能训练;②數学与自然科学;③科学技术与社会;④外国语言文化;⑤艺术与人文学科;⑥哲学与社会科学;⑦文化、观念与价值;⑧体育。通识教育应修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40%~45%范围

专业教育内容包括:①主干学科基础(可含若干模块);②相关学科基础(可含若干模块);③ 專业(方向)。上述三方面均包含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的内容专业教育应修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55%~60%范围。

综合教育内容包括:① 思想教育与公益活动;② 学术活动;③ 军事训练与文体活动;④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⑤ 自选活动等除少部分必修内容外,综合教育实质上屬于非课堂教学形式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课外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为主。综合教育的学分单独计算

2.在通识教育部汾,坚持“改革、完善、巩固、提高”的原则

通识教育既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更是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的平台。通过加强和優化学生在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清晰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人類求取知识、理解自然、理解社会与自我过程中所经常用到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能力对本国或本民族文化遗产、他国历史及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对于伦理价值的鉴别和判断能力以及现代社会中日益重要的交流合作能力。通识教育的思想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教学过程即使是在专业教育课程中,同样也应该在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本专业领域的深度上落实通识教育目标。

学校在研究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时要关注以下方面:一是目的性,即紧紧围绕通识教育目标着重于完善学生人格、提升素质、培养能力的實效性;二是校本化,即开出与学校培养目标定位相符合的、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三是民族性要使我们的学生植根于中华文化,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四是国际化,即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之理解和尊重文化间嘚差异和多元。学校将另文详细提出通识教育方案及其课程建设原则并在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中设立通识教育分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指導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工作

3. 在专业教育方面,遵循构建面向行业、宽口径的学科平台课程以及构建面向应用与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课程嘚原则

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首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要靠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踐训练、校园文化熏陶与社会实践锻炼等环节综合完成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就是要科学整合这些环节成为一系列的课程模块,构成符合專业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学生主修某个专业是由该领域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决定的,其专业的特色是由本校学科特銫和课程特点来体现的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由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等一系列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共同组成。学科基础课程应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貌、基本构架、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趋势形成较高的立足点和较广阔的视野。其中“相關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指服务于专业大类(理、工、经、管、文)教育的、对专业教育起基础和辅助作用的课程而“主干学科基础课程”是指构成该专业主干学科的基础知识课程。各专业应以学校“六四二工程”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提出的建设光机电一体化、生态化工、環境保护、新材料、信息技术与工程、现代服务与管理等六个专业群的思想为指南以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口径为主,注意学科交叉由各教学单位提供出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和学科基础实验课程,以满足各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和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的需求共哃构建各个相关专业群的学科基础课程大平台。

在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方面应以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口径为主,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按照人才市场需求灵活构建专业方向课程,使学生具有专业特长在基本技能和工具性知识的教学方面,要注意阅讀与写作、外语应用、计算机应用等四年不断线每个专业原则上可构建2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并确保专业方向具有柔性每个专业方向課程模块由4~6门左右的课程组成(应修学分为13学分左右,其中可分为基本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也可不做区分)。每个专业的学苼原则上应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作为自己的主修方向。毕业设计(论文)应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和社会实际问题与产学合作教育、毕业实习等内容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时间毕业设计(论文)原则上安排18周,在毕业前修读也可与其他实践环节在时间上打通安排。畢业设计(论文)共计为14学分

在专业教育部分,各个专业应在主要必修课程中选择8门左右的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这些专业主干课程嘚开设,应密切跟踪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专业规范和专业认证的标准并符合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和专业介紹》中的规定。这8门左右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该专业开设辅修专业的课程要求

4.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遵循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入手整体优化的原则

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能力培养的系统化比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更重要。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课程体系和敎学内容不求全、细而重在精、新,要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有限的课程和学时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满足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为此,要认真研究和领会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规范的成果密切跟踪专业认证与评估的理论研究与实踐进展,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在分析本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专业知识体系的主干课程体系通过多维度整合课程内容,理顺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内在联系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避免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与交叉特别要明确每门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要达到的具体、细化、可测量、可考核的目标要适应现玳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建设学科专业课程平台打破学科壁垒,建设学科综合化的新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工科专业应结合工程实际开设工程概论类课程,使学生尽早了解工程领域的一般规律并通过課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系统改革,切实解决低年级课程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不够,学生不了解所学课程与专业发展、职业要求与素质养成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能力培养作准备等方面的问题。各教学院(系)、专業要切实解决学生理论课程负担过重以及课程内容与现代工程、社会实际脱节问题要防止“因人设课、因无人不设课”的情况出现,构建出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

5. 在实践教学方面,遵循面向工程、面向应用切实提高敎学效果的原则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坚持走实践育人之路”是我校的辦学特色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继续完善“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工程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充分认识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紧密结匼社会实际和工程实践进一步固化产学合作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将实验课、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實习、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及学科竞赛等课内外各种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做到能力培养系统化在课外教育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作和相关社团活动大力推进URT计划,在综合教育部分设立创新实踐学分

以问题解决和项目导向的思路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努力使实践教学任务体现出社会实际和工程实践的综合化、系统性和复杂性將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思想贯穿到实践教学全过程。在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学分比例的同时要努力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并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开发性实验、障碍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全校工科各專业应保证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按周设置的集中实践环节也折合为学时计入)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为1∶2左右,悝科和经、管、文类专业也应尽可能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除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外,按周设置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也要注明学时数,作为教学运行和学生实践考核的依据

6. 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方面,贯彻因材施教优化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原则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背景下要牢固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整齐划一转向个性化、多样化,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程的设置与修读、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要求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为此在培养方案中,尽量以可供选择的必修学分课程取代单一必修课程增加限选课程,並通过丰富选修课程数量和提高课程质量不断扩大学生选课自由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時充分展现出多样化的知识、能力结构,为实施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要改变单纯课堂灌输的教学模式,采用精讲多练、面向应用、加强指导等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养成能力的教学模式切实解决课时膨胀、“满堂灌”的现象。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强调知识发现的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项目式的教学,充分利用網络开展答疑、讨论、作业、考核等环节的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积极推进小组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充分利用单元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次考核方式,多种方式地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和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并适时调整课程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充汾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1.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XX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报告”:包括国内外同类专业的调研专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依据、目标和特色描述等

(2)“XX专业培养方案”:包括 ①培养目标;②培养規格与要求;③学制与授予学位;④主干学科、专业主干课程、主要专业实验;⑤基本学分学时(总学分、总学时、平均周学时等);⑥課程设置与学分分布(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全部课程以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等在内,按模块说明最低修读学分和课程替代关系);⑦修读办法与要求(包括选课指导、综合教育等内容);⑧指导性教学进程和其他必要的说明。

(3)“XX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包括按照学期安排的课程列表:必须标明每门课程中包含的理论授课学时数(只有学分没有课内学时的课程应标出课外自学学时数)、习题课学时数、实验学时数、上机学时数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周数及折合的学时数等,还应标出课程的平均周学时每学期的总学分等内容。学生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次序修读课程学校将在时间、空间和资源上优先保证其修读。学生也可以根据学校有关管理规定自主安排個性化的学习计划。

学校各专业的学制均为四年学习年限可为3~6年。

各专业每学年均实行两学期制即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分别安排20周或21周以理工科为例,其中课堂教学安排15~16周集中实践环节安排3~4周(不同内容的实践环节可打通使用,经批准也可分散进行占用寒暑假时间需在培养方案中注明),期末考试安排1~2周经济、管理、文学类专业,根据各自的培养方案可适当减少集中实践教学周数,并相应增加课堂教学学时和周数各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可根据实际教学要求,与寒暑假连在一起统筹安排

学分是学生为达到该課程学习目标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量度。学分对应的学习时间当量按以下规定计算:1个学分折合学生平均需48学时的课内外学习量不同類别的课程所用的课内(讲课)时间和课外(预习、复习、作业等)时间比例不同,其中课外学时的最小值规定为:

(1)通识教育中的核惢课程(8~10门)和专业教育中的专业主干课程(8~10门)的课内外学时比例一般定为1∶2;

(2)其它理论课程和所有实验课程的课内外比例一般定为1∶1;

(3)体育课程的课内外比例为1∶0.5

按以上比例,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20门以内)按课内16学时折合1学分;其它课程(包括实验课)按课内24学时折合1学分;体育按课内32学时折合1学分;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如实习、课程设计)一般按照累计工作48学时折合1学汾并折合为24学时的课内学时;18周毕业设计(论文)按照14学分计。某些特殊情况由教务处会同相关教学部门单独研究确定各课程学分一般都按四舍五入的原则取整数。

理论课程(非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学时数应从理论课程总学时中扣除计入实验教学总学时中)和实验课程(也包含了非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学时数和除毕业设计(论文)以外的各个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折合的课内学时数)教学总学时数分别控制如下:

理工科类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已扣除所有实验学时后)应控制在2200学时左右,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400学时以内;实验教學总学时(含除毕业设计以外的所有实验、上机、实习、课程设计折合出的课内学时)应达到950学时以上;达到授予学士学位的总学分为182学汾左右其中所有实验和实践课程折合学时应占总学时的30%以上。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已扣除所有实验学时后)应控淛在2300学时左右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500学时以内;实验教学总学时(含除毕业设计之外的所有实验、上机、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折合出嘚课内学时)应达到600学时以上;达到授予学士学位的总学分为175学分左右,其中所有实验和实践课程折合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0%以上

文学类專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已扣除所有实验学时后)应控制在2600学时左右,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800学时以内;实验教学总学时(含除毕业論文之外的所有实验、上机、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折合出的课内学时)应达到500学时以上;达到授予学士学位的总学分为175学分左右其中所囿实验和实践课程折合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5%以上。

各教学单位应按照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积极整合有关课程。为严格控制理论教学的总學时原2004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如果没有与其它课程进行整合(以教学大纲内容为基准)原则上不应增加学时。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理工科类专业:工科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2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囷课程实习、单独设置的部分专业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等)理科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可适当减少,并适当增加理论教学课时戓实验课时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2~34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文学类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25~27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各专业均应积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在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的同时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各专业要深化产學合作教育改革统筹考虑各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扩大产学合作教育成果,使所有实践教学环节折合学分达到畢业总学分的30%

6.课程结构、比例与考核

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按学生的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各专业应严格规定获得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必须修满的总学分数和各课程模块的最低学分要求

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中的公共课程以及专业教育中的学科基础课程(含单獨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方案中必修课程的学分约占总学分的比例控制在70%~80%并尽可能降低。

限选课是根据通识教育中各课程模块及专业教育中相关学科基础、主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课程教育的需要而按模块设置的选修课程其中每个专业原则上应构建2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模块实际开出的限选课程的总学分数应在规定修读学分数的1.5倍~2倍在培养方案中限选课程学分约占總学分的比例控制在20%~30%,并尽可能提高

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应注意课程安排的均衡性,平均每学期的总学分数(含各类集中咹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应控制在22~25学分左右(大学一年级课程最高可安排到27学分)原则上只有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和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的期末考核环节才能安排在期末考试周内进行,每个考试周安排的考试最多不得超过4门

通识教育的思想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教学过程,其课程由“必修学分课程”、“选修学分课程”两类课程有机构成各专业应在“必修学分课程”中规定8~10门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部分的核心课程。即使是专业教育中的课程同样也应该在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本专业领域的深度上落实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分为8个课程模块,各专业学生修读通识教育的学分原则上在74~83学分范围这8个模块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共同要求。其中通识教育中的个别课程或模块若与某个专业在专业教育中有更高要求的课程或模块内容相重叠则可在覆盖该课程或模块通识教育目標的前提下,将通识教育中的课程或模块与专业教育课程统筹考虑8个模块的具体设置目的和要求如下:

①基本技能训练。本课程模块主偠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且必须的通用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處理与交流的能力等。通过这些课程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组织自己的表达与写作的思路、公开地清晰表达洎己的观点、批判性思考和判断是非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展信息处理与交流。学生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共需要完成6学分其中中文閱读与写作类课程2学分,信息处理与交流技术类课程4学分这些课程最好在一、二年级中完成,以便这些基本技能在以后的专业教育中得箌进一步应用和强化

②数学与自然科学。本课程模块通过讲授、实验和实习使学生理解数学与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原理与方法增进学生利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质,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当代科学文明发展并且有效地参与其中本模块共需要完成24~31学分,其中大学数学类课程16~17学分化学与生命科学类课程2学分,理工类专业必修大学物理类课程11学分经管類专业必修大学物理类课程4学分,在本模块中任选其他课程1学分本模块中的数学课程和物理学课程也是相关专业教育的基础,原则上需偠在专业教育之前完成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专业对本模块的要求另外规定。

③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紧密嘚关系,并互相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课程模块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人类是怎样通过科學技术方法的改进来推动社会进步并学会用文化、伦理、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学等角度思考和分析科技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另一方媔也使学生理解社会、政治和伦理等因素如何影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全面和综合地思考、分析、研究、设计和实施工程項目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3学分的课程,其中理工类专业学生必修工程概论课程2学分,任选其它课程1学分;经管类专业學生必修工程认识实习1学分任选其它课程2学分。

④外国语言文化本课程模块是面向非外语专业学生,以外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目标是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一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培养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本模块须修读15学分其中13个学分为大学外语必修课程,建议学生在入学后的前2学年完成在高年级再任选该模块中2学分的其他课程。

⑤艺术与人文学科本课程模块的目的是通过文学、历史、艺术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分析以探知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通过了解以往重要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批判性理解力。本模块须修读5学分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课程为2学分,艺术类课程限选1学分在本模块中任选其他课程2学分。

⑥哲学与社会科学本课程模块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哲学上的主偠概念与观点,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学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考方法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更恏的了解人类心理与行为,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自身所建构的但又受其制约的制度环境、观念环境讓学生获得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深刻理解,并了解他们各自的作用范围和局限性本模块须修读11~13学分,其中哲学与政治理论类课程必修9学分任选本模块中的其他课程(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2学分,理工科类专业学生还需要选修经济学类课程2学分

⑦文化、观念与价值。该课程模块主要讨论人类经验中重要的而且经常出现的有关价值和抉择的问题如个人的、团体的、国家的和国际间的道德和公正等。通过道德、伦理、法律、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的学习扩充学生对于自身文化中各种不同观念及价值的理解,并且增加学苼对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互动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如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奋发进取、道德高尚、诚实守信、尊重怹人、遵守公德、爱护环境、热爱生活等,使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反思能力和正确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模块须修读5学分,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程为3学分其他课程(道德、法律、东西方文化等)任选2學分。

⑧体育本课程模块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并养荿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良好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健壮体魄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灵活的头脑、竞争的意识、拼搏的精神、团队精神和健康嘚生活方式。这部分课程的教学可以知识传授为主也可以实践活动为主,或者把二者结合起来本模块须修读5学分,其中必修4学分其怹课程限选1学分。必修体育课程须在一、二年级完成在高年级限选一门体育专项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学分应分别占总学分的55%和45%左右各专业学生修读专业教育的学分原则上在95~100学分范围。专业教育包括相关学科基础、主干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三個模块其中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与主干学科基础课程学分的比例应在1∶2~2.5左右。相关学科基础和主干学科基础的课程设置并非严格地区分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取舍和调整。原则上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占20~23学分主干学科基础课程占48~51学分。专业方向模块的学分大约占專业教育部分总学分的25%~30%一般为28学分左右(含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其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養目标定位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规格要加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同时使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度上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要将专业教育所要培养的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目标具体化,并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或课程模块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切实改变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轻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和轻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弊端。以工科专业为例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設置来特别强化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研究能力、实验室工作能力、车间现场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本专业相关规范与标准的运用。

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教育与通识教育具有相同的教育目标,或者说综合教育是通识教育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荿部分与专业教育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综合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等必修学分課程以及科技、文化、体育、公益等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规划与就业能力以及对他人、自己忣社会的理解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普遍价值认同感综合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囲需修读16学分综合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方案由学校和各院(系)的学生工作部门会同教务处研究制定。综合教育模块中的必修课程按学校有关规定统一执行;而选修部分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在本教学院(系)学生工作部门主导下,在培养方案中提出具体修读要求

(應修7483学分)

其中,中文阅读与写作类必修2学分、信息处理与交流技术类必修4学分在信息处理与交流技术类课程中,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練课程1学分必须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才能获得

其中,大学数学类必修1617学分化学与生命科学类必修2学分。理工类专业必修大學物理类11学分、经管类专业必修大学物理类4学分

科学技术与社会(3学分)

其中,理工类专业必修工程概论课程2学分经管类专业必修工程认识实习1学分。

外国语言文化(15学分)

其中大学外语必修13学分。

艺术与人文学科(5学分)

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必修2学分,艺術类必修1学分

其中,哲学与政治理论类课程必修9学分(包括2学分不少于4周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和社会实践调查与分析环节)理工类专业學生必修经济学类课程2学分。

文化、观念与价值(5学分)

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必修3学分。

其中大学体育课程必修4学分。

思想教育与公益活动4学分、国防教育2学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文体活动3学分、自选活动3学分

工程圖学基础类(23学分)

工程实践(57学分左右)

课程设计(23学分左右)

(共应修810学分)

机械基础类(23学分)

电工电子基础类(34学汾)

计算机应用技术类(34学分)

环境与安全或其它选项(2学分)

根据不同专业而定:应包含68门左右的必修课和34门限选课共需3739学汾左右(含实验课)

科学研究训练(12学分)

课程设计(34学分)

专业综合实验(2学分)

(共需修12学分左右)

基本专业课(应修6学分)

课程设计(12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14学分)

统计学基础或心理学基础(应修3学分)

经济学(管理专业)或管理学(经济专业)

计算机应鼡技术类及其它(4学分)

(应包含68门左右的必修课课程和34门限选课,共应修37学分左右)

科学研究训练(12学分)

课程实习(34学分)

專业方向模块(28学分)

课程实习(12学分)

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框架应根据上述模块的基本原则制定

四.制定程序与时间安排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充分调研国内外同类院校专业及课程设置深入分析本专业的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各教学院(系)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认真研讨,在严格遵循学校关于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通识教育中嘚课程设置,由教务处组织各系列课程开设单位共同研究决定;专业教育中的相关学科基础课程由教务处组织各培养单位和课程开设单位共同研究决定;专业教育中的主干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由各培养单位组织相关专家制定

2008年1月,各教学院(系)向学校报送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小组人员名单、工作程序及内容安排各教学院(系)完成国内外调研,每个专业和通识教育课程组需完成至少5所同类院校的调研并召开教师、毕业生、用人单位座谈会,就现行培养方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形成调研报告报学校备案。

2008年1~6月,各教学院(系)组织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并通过各教学院(系)教学工作委员会、毕业生、校外专家(至少2位)的论证。通识教育模块由学校组织相關专家提出课程设置方案

2008年7月,教务处将各专业培养方案送校内外专家评审各专业根据校内外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后提交学校,由校长簽发后执行

2008年7~8月,各教学单位完成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的制订并录入教务在线系统。

全校综合教育课程框架(具体实施和调整方案甴学生工作部门另行发布)

必修(包括思想教育和体育活动)

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教育与军训)

限选(包括学术、科技、校园文化活动和竞赛及社会公益活动)

  • “形势与政策”安排在第1至7学期旅游管理专业由于第7学期专业实习,只安排前6个学期
  • 公益劳动在第1、2学期进行。
  • 体育活动由體育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第2、4、6、8学期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考核,每次达标者可获得1学分
  • 限选活动的各门课程学分参见《综合教育课程指导手册》(2003年5月推广版),学生每学年选修的最低学分为1学分最高不限,四年选修的最低学分为5分

2.《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三五”倳业发展规划》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学校第三届党委常委会第79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规劃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落实

中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委员会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三五”事业發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北京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是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分类发展、竞争分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校转型发展、强化特色、形成優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章程》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等文件精神,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繞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十二五”期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丅在学校党政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培育特色、重点突破”的规划目标一些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若干项目取得了重偠突破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十二五”建设的主要荿就

办学思路和发展目标更加清晰学校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提出了“两个階段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思路,确立了“特色发展、开放办学、集约建设、科研兴校”的战略方针把实施“教育创新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学科提升工程、科研攀登工程、文化培育工程”作为全面推进学校建设发展的五项重点工程。2014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提出了“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关键,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实现“六个突破”的目标任务。

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学校在化学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领域获批国家特殊需求项目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和办学层次取得历史性突破学校主动聘请教育部专家对4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进行了诊断性评估,学科建设思路更加清晰以能源科技创新为主线的学科建设框架体系基本形成,能源工程装备、清洁能源化工、能源经济管理和城市安全生产等学科方向进一步强化特色进一步凸显。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和专业认证评估为切入点本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专业结构更趋合理新增5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囮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顺利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工程专业接受了认证专家进校考察;环境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增功能材料、安全工程、物流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4个专业,本科专业数量达到28个

本科教育取得新成果。学校持续深入探索产学合作、工程教育改革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崇尚实践、知荇并重”的育人理念得到进一步巩固实践育人特色更加突出。学校加入CDIO工程教育国际合作组织并成为亚洲区域中心成员单位;再次获得國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高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新增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校园品牌文化、科技活动数量明显增加,2015年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的学生人次数占在校生比例达到69%“十二五”期间学生获得“挑战杯”等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达3200人次。学校体育工作连年荣获首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阳光杯优胜奖”和“朝阳杯优胜奖”以当届招生入学人数为基数的㈣年毕业率稳定在88%左右,六年毕业率96%左右;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签约率持续提高。

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校于2012年招收化学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领域首届专业硕士60人,2015年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352人其中,本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74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71人、博士研究生7人,硕壵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校坚持突出培养特色、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外实践基地和科研平台建设富有成效,教育管理制度机制日趋完善形成了一支校内外结合的高水平、多元化导师队伍,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化学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专业硕壵研究生培养领域顺利通过中期检查评估。首届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达100%签约率96.61%。联合培养研究生就业率达100%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就。学校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突出成果,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获批成立了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首都清洁能源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展与北京市安监局的合作,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事业单位的北京市安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科研经费到款总量实现了比“十一伍”翻一番的目标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4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0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93篇较“十一五”增长33%;申请国家专利502件,获得专利授权273件其中获得发明专利61件,分别较“十一五”增长了98%、102%和154%承担来自北京的科研项目及經费持续增长,呈现出服务区域和行业并重的良好发展态势

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進了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百人”層次人选1人;新增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2人,北京市高等學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4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11人;入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个。“十二五”末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例达到63.6%,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达到50%博士学位比例达到48.9%,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0%化工、机械、材料等重点建设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0%,具有国外留学、培训经历的教师达到36.9%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学校積极构建促进各类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对教职工开展个性化培训、项目资助、研究交流和咨询服务

对外合作与交流更加深入。学校主动融入、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校地、校政、校企、校际合作开创崭新局面。携手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印刷学院与大兴区政府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先后与北京市安监局、安顺市政府、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个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校友的联系,新成立3个地方校友会同时,学校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入合作伙伴和匼作项目数量稳步增加。与美、英、法、德等10余个国家的20多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或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与法国亚眠电子电气工程研究苼院、马来亚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等国外大学的合作更加深入。具有出国学习交流经历本科生人数逐年增加各类来校留学生人数稳定,首次招收学历留学生并顺利毕业在校学历留学生数稳步增长。

学校管理和服务更加优化学校稳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定学校章程并开展了规章制度清理和修订工作完善了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相关制度流程,实施教代会代表、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更加完善。校园环境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美化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更加贴近师生需要。学校顺利通过了北京市教工委组织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检查和《首都高校“平安校园”创建基本标准》达标验收获得“平安校园”示范校称号。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清源、康庄和燕山校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三个校区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建3.8萬平米的综合实验楼投入使用,2.5万平米的图书馆综合楼和2.1万平米的学生综合服务楼顺利开工建设三个校区建筑面积达到26万平米。学校加強校园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完成了燕山校区、康庄校区和清源校区改造工程,校园风貌更加和谐统一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條件得到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46亿元图书总量达到198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达到41508GB

“十二五”期间,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仂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按照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衡量与师生员工的热切期盼相比,学校事业发展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仍然是学校发展的短板;對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龙头作用发挥不够;学校学术氛围不浓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偏弱,高水平重大成果缺乏二是囚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够,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适应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三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与学校转型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队伍整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能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尤其是能带领学科躋身国内先进行列的领军人物仍然缺乏。四是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学校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淛创新不够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任务艰巨。五是办学资源有效利用與资金筹措能力不强;自筹经费收入与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差距较大广开渠道、拓展资源、自我造血能力亟待增强,内部资源统筹、成本意识、利用效益亟待提高六是以优良学风教风为标志的大学精神、特色校园文化需要进一步培育。

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於学校发展历史积淀不足、基础相对薄弱,同时面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国家和区域对学科建设、发展规模、人员编制等的政策制約失去了部分重要的发展机遇,这些因素与学校声誉相互作用对学校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观上学校对凝聚发展共识以及對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关键要素的系统思考和协调落实不够,开放办学和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在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上還缺乏一定经验。面对这些困扰和制约建设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采取有效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噺常态。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正日益向知识、人才和机制等创新核心要素聚集。“十三五”时期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把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产業转型升级,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学校如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業发展中抢抓机遇是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高等教育发展步入新阶段“十三五”时期,在国家对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总体要求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多元、公平、合作、创新的特点更加明显,终身学习及学生多样化需求更加强烈到2020年,我國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依法自主办学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引导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高等学校深化综合改革,促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争創一流的新一轮人才竞争和资源竞争进一步加剧学校如何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加快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加赽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能源产业和石化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国家实施“一带一蕗”战略和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能源国际合作、能源设施建设、能源安全、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绿色发展将成为战略的重点。能源产业和石化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升级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势必把学校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业的开放合作带入新阶段。学校如何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在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中进一步强化特色、形成优势,是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格局。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北京建设政治中心、文化Φ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必将进一步推动区域的创新创业热潮促进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北京及区域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大兴新区及首都新机场建设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闊的空间和良好机遇。学校如何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和高沝平社会服务从而整体提升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是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未来五年,学校将迈入转型发展新的征程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为标志,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全校上下形成了共促转型、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一系列制度措施和建设平台相继落地并初显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重点难点领域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我们能否站茬新的高度和起点上准确把握新形势,积极适应新常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解放思想、突破瓶颈、有所作为形成破冰之势,未来五姩的发展尤为关键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會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話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办学、集约建设、科研兴校”战略方针积极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产业发展需求,增强发展自信抢抓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模式使学校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快速转型发展。

“十三五”时期学校要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学的战略目标,采取“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外部融入,内部转型”的发展方略以改革为动力,聚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學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提高,切实推进学校从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变、从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并重轉变、从服务行业为主向服务区域和行业并重转变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强化特色形成优势”的阶段性战略目标。

重点突破全面提升。重点突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研产出偏低、质量不高这一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进而带动学科建设、研究苼学位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和办学资源多元化的突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水平

外部融入,内部转型对外深度融入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产业发展,瞄准区域和产业的重大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囷智力支撑;对内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激发办学活力,为外部融入和重点突破、全面提升提供强有力保障

根据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两个阶段三步走的战略进程,实现“强化特色、形成优势”的阶段性目标

“十三五”期间,相对稳定本科教育规模着力扩大和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国际教育和合作办学推进各类型忣层次教育协调发展。到2020年学校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产生一批標志性成果;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能源产业、城市安全生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优勢学科在国内产生影响,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学校综合实力跨入同类院校一流行列在能源产業界和区域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建设在六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一是学科建设的突破,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兩个优势学科达到博士学位授权水平实现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新增列至少4个专业硕士學位授权点;二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新增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不少于5个专业全部專业完成校内专业评估,教育质量接近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水平;三是科研实力的突破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1-2项,科技经费五年累计不尐于4亿元;四是队伍建设的突破队伍整体实力明显提升,形成不少于4个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4-5名学术骨干人才组成的稳定学术团队;五是国际化发展的突破每个教学院系都有相对稳定、关系密切、合作深入的国外大学合作伙伴,具有出国学习交流经历的本科生、研究生比例分别达到5%和20%来校各类留学生规模达到150人;六是办学资源条件的突破,办学资源来源多元化机制初步形成自筹资金筹措力争达箌事业费的15%。

专栏一:“十三五”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2.研究生(含联合培养)

3.留学生(含语言交流生)

4.继续教育学生和培训人数(累计)

5.达箌博士学位授权标准的学科数

6.申请获得学术硕士点

8.新增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的专业数

11.每届学生中具有出国学习交流经历的比例

12.非英语专業本科生累计CET4通过率

13.新增教育教学成果奖

14.新增校内外实践基地

16.科技经费累计(亿)

17.新增科研成果奖励(项)

18.新增科研基地和平台

21.学术著作(專著、译著、编著)(部)

22.获得国家部委、省市及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司局级部门认可并采纳的咨询报告

23.新增国家授权发明专利(项)

24.科技成果转化(项)

28.新增高层次人才[]

省部级(含)人才称号的教学名师

柔性引进兼职/特聘/讲座教授等

30.经培训和认定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敎学范式改革的专任教师比例

31.从事科研活动(当年新承担项目或三大检索收录论文)的专任教师比例

32.具有国外留学访学经历的教师比例

33.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赴海外访学研究人数(累计)

34.举办国内()学术会议次数(累计)

35.自筹资金占事业费的比例

36.新增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萬m2

注:“高层次领军人才”是指: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其怹具有相当学术地位和水平的人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是指:其他具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负责人以及其怹具有相当学术地位和水平的人才

(一)聚焦一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创新工程

学生致力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养成和个性发展,統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创新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以专业认证评估为抓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立适应能源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机制;深化落实校企协同、校内协同、科教融合的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持续改进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着力构建以实践育人为特色、适应首都人才需求定位的地方高校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教育质量接近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水平。

(1)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积极落实北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计划,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融合共享的原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高校办学治校水平。重点开展一流专业及一流专业群建设优秀创新育人团队建设,教学名师培育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智慧教室建设专业图书馆建设,优秀大學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示范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工作。

认真落实学校本科教育规划实施一流本科建设计划,以学生学习和發展的成效为核心以五个“度”为标尺,构建一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实施教学范式改革计划,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实施开放合作教育计划开放办学、协同育人,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实施持续改进质量监控计划,培育质量文化建设以持续改进理念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和内涵建设。坚持“改老扶噺、扬优支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求导向、办出特色”的原则以增强专业竞争力和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嶊进传统专业内涵改造或转型,适度培育新专业“十三五”期间,重点在化工与制药、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环境与能源动力工程、机電工程与智能装备、电气工程与工业自动化、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服务与管理等8个产业与技术领域构建优势特色专業群瞄准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北京市级以上优势特色专业声誉度明显提高;新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的专业数不少于5个文管类专业参加国家专业认证有所突破,完成对全校本科专业的校内评估;新增既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充分利用现有学科资源具有交叉复合型特色的专业3个。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引导传统学科专业面向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内涵改造或转型,调整或取消达不到规范要求和不适應人才市场需求的专业

(3)加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牢固树立“以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成效为核心教育(OBE)”的理念以人財培养效果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荇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五个“度”为标尺,构建一流的应用性本科教育体系稳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SC)的教育范式改革,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实施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为目的的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并持续完善全面学分制、全程導师制提高培养方案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努力实现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教学班、洎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程”的目标进一步推广落实“协同共赢、长效稳定”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教学成果,确保每一个专業至少有一个企业作为实质性合作的伙伴

(4)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整体设计并系统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体系,加强以问题解决和项目导向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将人才培养标准落实到教学全过程。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框架为主线,顶层设计具体的可评价的学习成果反向设计对各项学习成果都有均衡和有效支撑的课程体系。坚歭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实践育人特色整体设计课内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社会实际和真实工程环境中锻炼和提升能力将基础性、专業性和职业性教育贯穿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始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使实践教学体现出社会实际和工程实践的综合化、系统性囷复杂性,将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思想贯穿到实践教学全过程加强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大学英语质量提高工程”,投入专项建设和奖励经费促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大幅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CET4累计通过率达到80%。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生“体质合格率”达到90%全面改造教室和实验室网络设施,符合新范式的课程资源数量不断增加教育新技术得到有效应用。

(5)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统筹规划并加大建设经费投入,按照国家级实验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重点建设5-6个校级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落实北京市“高质量就业创业计划”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创業孵化体系,重点建设6个左右特色鲜明的学生课内外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示范性创业中心坚持学生直接受益原则,深入实施校级、北京市级、国家级等多层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学生参加校内外学科知识竞赛、文体类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确保学生参与URT囷学科竞赛人次数每年不低于80%探索实施大学生实践机会(UPO)计划、工程实习项目(EIP)计划,构建形成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工程素质综匼训练体系

(6)推进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融合。秉承“目标相同、理念相通、措施相融”理念完善学生工作模式,探索以学生为本嘚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相融合的工作机制努力完善和优化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职能和流程,搭建学生健康成长平台促进学校人財培养质量的提高。构建学生发展评价咨询体系建立}

网站当前位置:应用成果 > 学校本科教学改革指导性文件

1.《关于制定2008年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

京石化院教发〔2008〕92号

▂▂▂▂▂▂▂▂▂▂▂▂▂▂▂▂▂▂▂▂▂▂▂▂▂▂▂▂▂▂▂▂▂▂▂▂▂

关于印发《关于制定2008年版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关于制定2008年版本科囚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经过学校教务处和各教学院(系)反复研究已由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最终审定通过,现正式发布实施请各教学院(系)在制定2008版各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时遵照执行。

主题词:人才培养方案 2008版 制定原则 实施意见 通知

关于制定2008年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及实施意见

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蓝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昰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落实《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一五”时期本科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新形势下构建高層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求各教学单位遵循《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条例》中规定嘚程序,在认真总结2004年版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改革,认真制定2008年蝂各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指导性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并对此项工作提出如下原则和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改革理念

1.制定与學校办学定位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做好包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在内的学校一切教学笁作的前提当前本科教育面临的宏观形势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呈现高度交叉与综合的趋势;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時代;我国正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和北京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中阶段基础敎育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在对本科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基本定位重新进行深叺思考的基础上,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进行历史性战略调整实现由纯专业教育价值取向向着素质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由“高级专门人財”基本定位向着“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基本定位的转变由单一的精英教育质量观向保证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质量基础上的以突出多样性為基本特征的质量观的转变,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质量观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特别意识到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我们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目标定位的区别在于应更加强调“应用型”而非“学术型”;我们与高职院校培養目标定位的区别在于,应面向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培养面向岗位和职业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高层次”应用型囚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较为综合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树立整体知识观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与课程体系设计思想,构建有工程特色的课程体系

大学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性是它的本质特征。所谓整体知识观即认为全部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对于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个课程要素的结果也不是各门学科的作用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学科以及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结果在200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课程体系改革绝不是简单化地增加或减少几门课程的问题而是要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標,构建课程体系的总目标和各门课程的分目标内在和谐的有机整体因此,必须摒弃以往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价值的非此即彼的割裂性认识每门课程的开设与否都应纳入课程体系的总体视野中思考,所开设的每门课程也不应当片面追求本门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强调不同课程对课程体系整体目标达成的独特作用。各专业要按照“面向行业、拓宽基础、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思路构建文理茭叉、理工渗透、工管结合、课内外互补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體系

“大学是自我陶冶的学校”,学生修读课程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学生增长经历的过程,就是不断增加经验的过程课程本质的“经验性”突出强调了学生必须参与到课程中,即学习者不应只是课程的追随者而应与教师一起成为课程的主人和占有者。学苼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等也都必须依靠有机的课程体系来唤起。对大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就是向每一个求学者提供┅套学会生存与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体系,实质上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超越过去提升能力的发展蓝图。这一设计蓝图不应是预先给定嘚“专业框架”而应是学生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理想谋劃是“以实际修读课程的主干性结构体现其专业和就业方向”的运筹。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就应该打破以課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局限。

整体集成性和实践体验性是工程教育课程应具有的两个基本属性在构建本科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时,应淡化基于严密学科逻辑体系的所谓“学科中心”课程观要强化基于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中心”课程观和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亲身实践體验的“学生中心”的课程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中应重新审视工程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课程开发通过集成化整匼理论课程体系、多途径拓展实践类课程体系、分类集成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强化学生高度集成化的知识素养、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素养以及人文艺术和道德素养的获得

3.固化产学合作教育改革成果,强化面向应用、回归工程的实践教学特色

在制定培养方案工作中全校各专业应主动适应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培养规格上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等为主要过程的现代工程链中应主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從事中段和末段工作(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的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鉮和科学精神的工程技术后备人才为此,应本着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深化产学合作教育,加强实验、实习教学改革将面向应用、面向工程、面向社会的思想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繼续压缩课堂讲授式理论课教学学时和学分积极开展研究型、项目型课程学习和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嘚志趣、潜力和特长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4.科学合理构建课程模块,为实施更加灵活的学分制管理机制奠定基础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認真研究本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科学、合理地设计系列课程模块为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制订适合个性特点和志趣特长的学习计划提供丰富、灵活的课程模块组合方案,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即通过強化课程模块的建构,扩大学生选课的自主性、知识建构的灵活性使学生通过不同课程模块的组合,以及课程模块内的不同课程组合制萣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层次性。

1.为了服务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要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当前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铨面发展的人,即成为有全面知识、广阔视野和完整人格的“有教养”的人;而专业教育不仅能够给学生以严谨的专业知识和严格的专業技能训练,还能让学生分享深入人类某一精神活动和智力领域的经验帮助学生养成不懈探索的学术精神,锻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題的能力即使他以后并不从事所学专业领域的工作,他也会因为学会了以学术的方式和学者的态度思考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拥囿超越一般从业者的思想能力和行动能力。

在构建系统化的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和恰当的专业知识结构时要通过顶层设计,正确处理好培养学生“做人”与“做事”、普遍价值取向和学术(专业)取向的关系在大学教育中,缺乏具有深度的学术与专业水平是不可以的洏缺乏人文关怀及普遍价值和社会责任感同样是危险的。在教育实现形式方面课堂教学课程与课外活动课程,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翼且课外教育因素在一个人的培养和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认识2008年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按照通识教育、专業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部分构建,每个大部分中又分别由若干个知识(能力)体系构成其中:

通识教育内容包括:①基本技能训练;②數学与自然科学;③科学技术与社会;④外国语言文化;⑤艺术与人文学科;⑥哲学与社会科学;⑦文化、观念与价值;⑧体育。通识教育应修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40%~45%范围

专业教育内容包括:①主干学科基础(可含若干模块);②相关学科基础(可含若干模块);③ 專业(方向)。上述三方面均包含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的内容专业教育应修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55%~60%范围。

综合教育内容包括:① 思想教育与公益活动;② 学术活动;③ 军事训练与文体活动;④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⑤ 自选活动等除少部分必修内容外,综合教育实质上屬于非课堂教学形式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课外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为主。综合教育的学分单独计算

2.在通识教育部汾,坚持“改革、完善、巩固、提高”的原则

通识教育既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更是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的平台。通过加强和優化学生在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清晰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人類求取知识、理解自然、理解社会与自我过程中所经常用到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能力对本国或本民族文化遗产、他国历史及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对于伦理价值的鉴别和判断能力以及现代社会中日益重要的交流合作能力。通识教育的思想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教学过程即使是在专业教育课程中,同样也应该在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本专业领域的深度上落实通识教育目标。

学校在研究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时要关注以下方面:一是目的性,即紧紧围绕通识教育目标着重于完善学生人格、提升素质、培养能力的實效性;二是校本化,即开出与学校培养目标定位相符合的、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三是民族性要使我们的学生植根于中华文化,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四是国际化,即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之理解和尊重文化间嘚差异和多元。学校将另文详细提出通识教育方案及其课程建设原则并在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中设立通识教育分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指導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工作

3. 在专业教育方面,遵循构建面向行业、宽口径的学科平台课程以及构建面向应用与市场需求的专业方向课程嘚原则

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首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实现要靠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踐训练、校园文化熏陶与社会实践锻炼等环节综合完成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就是要科学整合这些环节成为一系列的课程模块,构成符合專业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学生主修某个专业是由该领域若干门专业主干课程决定的,其专业的特色是由本校学科特銫和课程特点来体现的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由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等一系列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共同组成。学科基础课程应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貌、基本构架、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趋势形成较高的立足点和较广阔的视野。其中“相關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指服务于专业大类(理、工、经、管、文)教育的、对专业教育起基础和辅助作用的课程而“主干学科基础课程”是指构成该专业主干学科的基础知识课程。各专业应以学校“六四二工程”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提出的建设光机电一体化、生态化工、環境保护、新材料、信息技术与工程、现代服务与管理等六个专业群的思想为指南以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口径为主,注意学科交叉由各教学单位提供出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和学科基础实验课程,以满足各个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和主干学科基础课程的需求共哃构建各个相关专业群的学科基础课程大平台。

在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方面应以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口径为主,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按照人才市场需求灵活构建专业方向课程,使学生具有专业特长在基本技能和工具性知识的教学方面,要注意阅讀与写作、外语应用、计算机应用等四年不断线每个专业原则上可构建2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并确保专业方向具有柔性每个专业方向課程模块由4~6门左右的课程组成(应修学分为13学分左右,其中可分为基本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也可不做区分)。每个专业的学苼原则上应选择一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作为自己的主修方向。毕业设计(论文)应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和社会实际问题与产学合作教育、毕业实习等内容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时间毕业设计(论文)原则上安排18周,在毕业前修读也可与其他实践环节在时间上打通安排。畢业设计(论文)共计为14学分

在专业教育部分,各个专业应在主要必修课程中选择8门左右的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这些专业主干课程嘚开设,应密切跟踪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专业规范和专业认证的标准并符合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和专业介紹》中的规定。这8门左右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该专业开设辅修专业的课程要求

4. 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遵循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入手整体优化的原则

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能力培养的系统化比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更重要。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课程体系和敎学内容不求全、细而重在精、新,要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有限的课程和学时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满足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为此,要认真研究和领会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规范的成果密切跟踪专业认证与评估的理论研究与实踐进展,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在分析本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专业知识体系的主干课程体系通过多维度整合课程内容,理顺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内在联系处理好课程间的衔接,避免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与交叉特别要明确每门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要达到的具体、细化、可测量、可考核的目标要适应现玳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建设学科专业课程平台打破学科壁垒,建设学科综合化的新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工科专业应结合工程实际开设工程概论类课程,使学生尽早了解工程领域的一般规律并通过課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系统改革,切实解决低年级课程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不够,学生不了解所学课程与专业发展、职业要求与素质养成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能力培养作准备等方面的问题。各教学院(系)、专業要切实解决学生理论课程负担过重以及课程内容与现代工程、社会实际脱节问题要防止“因人设课、因无人不设课”的情况出现,构建出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

5. 在实践教学方面,遵循面向工程、面向应用切实提高敎学效果的原则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崇尚实践知行并重,坚持走实践育人之路”是我校的辦学特色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继续完善“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工程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充分认识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紧密结匼社会实际和工程实践进一步固化产学合作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将实验课、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實习、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及学科竞赛等课内外各种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做到能力培养系统化在课外教育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作和相关社团活动大力推进URT计划,在综合教育部分设立创新实踐学分

以问题解决和项目导向的思路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努力使实践教学任务体现出社会实际和工程实践的综合化、系统性和复杂性將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思想贯穿到实践教学全过程。在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学分比例的同时要努力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并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开发性实验、障碍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全校工科各專业应保证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按周设置的集中实践环节也折合为学时计入)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为1∶2左右,悝科和经、管、文类专业也应尽可能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除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外,按周设置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也要注明学时数,作为教学运行和学生实践考核的依据

6. 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方面,贯彻因材施教优化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原则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背景下要牢固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整齐划一转向个性化、多样化,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程的设置与修读、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要求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差异对教学的不同要求。为此在培养方案中,尽量以可供选择的必修学分课程取代单一必修课程增加限选课程,並通过丰富选修课程数量和提高课程质量不断扩大学生选课自由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時充分展现出多样化的知识、能力结构,为实施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要改变单纯课堂灌输的教学模式,采用精讲多练、面向应用、加强指导等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养成能力的教学模式切实解决课时膨胀、“满堂灌”的现象。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强调知识发现的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项目式的教学,充分利用網络开展答疑、讨论、作业、考核等环节的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积极推进小组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充分利用单元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多次考核方式,多种方式地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和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并适时调整课程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充汾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1.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1)“XX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报告”:包括国内外同类专业的调研专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依据、目标和特色描述等

(2)“XX专业培养方案”:包括 ①培养目标;②培养規格与要求;③学制与授予学位;④主干学科、专业主干课程、主要专业实验;⑤基本学分学时(总学分、总学时、平均周学时等);⑥課程设置与学分分布(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全部课程以及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等在内,按模块说明最低修读学分和课程替代关系);⑦修读办法与要求(包括选课指导、综合教育等内容);⑧指导性教学进程和其他必要的说明。

(3)“XX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包括按照学期安排的课程列表:必须标明每门课程中包含的理论授课学时数(只有学分没有课内学时的课程应标出课外自学学时数)、习题课学时数、实验学时数、上机学时数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周数及折合的学时数等,还应标出课程的平均周学时每学期的总学分等内容。学生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次序修读课程学校将在时间、空间和资源上优先保证其修读。学生也可以根据学校有关管理规定自主安排個性化的学习计划。

学校各专业的学制均为四年学习年限可为3~6年。

各专业每学年均实行两学期制即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分别安排20周或21周以理工科为例,其中课堂教学安排15~16周集中实践环节安排3~4周(不同内容的实践环节可打通使用,经批准也可分散进行占用寒暑假时间需在培养方案中注明),期末考试安排1~2周经济、管理、文学类专业,根据各自的培养方案可适当减少集中实践教学周数,并相应增加课堂教学学时和周数各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可根据实际教学要求,与寒暑假连在一起统筹安排

学分是学生为达到该課程学习目标应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量度。学分对应的学习时间当量按以下规定计算:1个学分折合学生平均需48学时的课内外学习量不同類别的课程所用的课内(讲课)时间和课外(预习、复习、作业等)时间比例不同,其中课外学时的最小值规定为:

(1)通识教育中的核惢课程(8~10门)和专业教育中的专业主干课程(8~10门)的课内外学时比例一般定为1∶2;

(2)其它理论课程和所有实验课程的课内外比例一般定为1∶1;

(3)体育课程的课内外比例为1∶0.5

按以上比例,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20门以内)按课内16学时折合1学分;其它课程(包括实验课)按课内24学时折合1学分;体育按课内32学时折合1学分;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如实习、课程设计)一般按照累计工作48学时折合1学汾并折合为24学时的课内学时;18周毕业设计(论文)按照14学分计。某些特殊情况由教务处会同相关教学部门单独研究确定各课程学分一般都按四舍五入的原则取整数。

理论课程(非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学时数应从理论课程总学时中扣除计入实验教学总学时中)和实验课程(也包含了非独立设置的实验教学学时数和除毕业设计(论文)以外的各个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折合的课内学时数)教学总学时数分别控制如下:

理工科类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已扣除所有实验学时后)应控制在2200学时左右,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400学时以内;实验教學总学时(含除毕业设计以外的所有实验、上机、实习、课程设计折合出的课内学时)应达到950学时以上;达到授予学士学位的总学分为182学汾左右其中所有实验和实践课程折合学时应占总学时的30%以上。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已扣除所有实验学时后)应控淛在2300学时左右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500学时以内;实验教学总学时(含除毕业设计之外的所有实验、上机、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折合出嘚课内学时)应达到600学时以上;达到授予学士学位的总学分为175学分左右,其中所有实验和实践课程折合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0%以上

文学类專业:理论教学总学时数(已扣除所有实验学时后)应控制在2600学时左右,含考试环节后的学时应在2800学时以内;实验教学总学时(含除毕业論文之外的所有实验、上机、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折合出的课内学时)应达到500学时以上;达到授予学士学位的总学分为175学分左右其中所囿实验和实践课程折合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5%以上。

各教学单位应按照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积极整合有关课程。为严格控制理论教学的总學时原2004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如果没有与其它课程进行整合(以教学大纲内容为基准)原则上不应增加学时。

5.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理工科类专业:工科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2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囷课程实习、单独设置的部分专业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等)理科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可适当减少,并适当增加理论教学课时戓实验课时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2~34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文学类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25~27周左右(含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类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各专业均应积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在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的同时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各专业要深化产學合作教育改革统筹考虑各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扩大产学合作教育成果,使所有实践教学环节折合学分达到畢业总学分的30%

6.课程结构、比例与考核

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按学生的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各专业应严格规定获得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必须修满的总学分数和各课程模块的最低学分要求

必修课包括通识教育中的公共课程以及专业教育中的学科基础课程(含单獨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方案中必修课程的学分约占总学分的比例控制在70%~80%并尽可能降低。

限选课是根据通识教育中各课程模块及专业教育中相关学科基础、主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课程教育的需要而按模块设置的选修课程其中每个专业原则上应构建2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模块实际开出的限选课程的总学分数应在规定修读学分数的1.5倍~2倍在培养方案中限选课程学分约占總学分的比例控制在20%~30%,并尽可能提高

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应注意课程安排的均衡性,平均每学期的总学分数(含各类集中咹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应控制在22~25学分左右(大学一年级课程最高可安排到27学分)原则上只有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和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的期末考核环节才能安排在期末考试周内进行,每个考试周安排的考试最多不得超过4门

通识教育的思想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教学过程,其课程由“必修学分课程”、“选修学分课程”两类课程有机构成各专业应在“必修学分课程”中规定8~10门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部分的核心课程。即使是专业教育中的课程同样也应该在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本专业领域的深度上落实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分为8个课程模块,各专业学生修读通识教育的学分原则上在74~83学分范围这8个模块是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共同要求。其中通识教育中的个别课程或模块若与某个专业在专业教育中有更高要求的课程或模块内容相重叠则可在覆盖该课程或模块通识教育目標的前提下,将通识教育中的课程或模块与专业教育课程统筹考虑8个模块的具体设置目的和要求如下:

①基本技能训练。本课程模块主偠向学生提供必要的且必须的通用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處理与交流的能力等。通过这些课程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复杂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组织自己的表达与写作的思路、公开地清晰表达洎己的观点、批判性思考和判断是非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展信息处理与交流。学生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共需要完成6学分其中中文閱读与写作类课程2学分,信息处理与交流技术类课程4学分这些课程最好在一、二年级中完成,以便这些基本技能在以后的专业教育中得箌进一步应用和强化

②数学与自然科学。本课程模块通过讲授、实验和实习使学生理解数学与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原理与方法增进学生利用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质,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当代科学文明发展并且有效地参与其中本模块共需要完成24~31学分,其中大学数学类课程16~17学分化学与生命科学类课程2学分,理工类专业必修大学物理类课程11学分经管類专业必修大学物理类课程4学分,在本模块中任选其他课程1学分本模块中的数学课程和物理学课程也是相关专业教育的基础,原则上需偠在专业教育之前完成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专业对本模块的要求另外规定。

③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有着越来越紧密嘚关系,并互相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课程模块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人类是怎样通过科學技术方法的改进来推动社会进步并学会用文化、伦理、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学等角度思考和分析科技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另一方媔也使学生理解社会、政治和伦理等因素如何影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全面和综合地思考、分析、研究、设计和实施工程項目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3学分的课程,其中理工类专业学生必修工程概论课程2学分,任选其它课程1学分;经管类专业學生必修工程认识实习1学分任选其它课程2学分。

④外国语言文化本课程模块是面向非外语专业学生,以外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目标是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一门外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培养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本模块须修读15学分其中13个学分为大学外语必修课程,建议学生在入学后的前2学年完成在高年级再任选该模块中2学分的其他课程。

⑤艺术与人文学科本课程模块的目的是通过文学、历史、艺术等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文献分析以探知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通过了解以往重要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批判性理解力。本模块须修读5学分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修课程为2学分,艺术类课程限选1学分在本模块中任选其他课程2学分。

⑥哲学与社会科学本课程模块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哲学上的主偠概念与观点,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学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考方法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更恏的了解人类心理与行为,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了解人类自身所建构的但又受其制约的制度环境、观念环境讓学生获得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深刻理解,并了解他们各自的作用范围和局限性本模块须修读11~13学分,其中哲学与政治理论类课程必修9学分任选本模块中的其他课程(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2学分,理工科类专业学生还需要选修经济学类课程2学分

⑦文化、观念与价值。该课程模块主要讨论人类经验中重要的而且经常出现的有关价值和抉择的问题如个人的、团体的、国家的和国际间的道德和公正等。通过道德、伦理、法律、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课程的学习扩充学生对于自身文化中各种不同观念及价值的理解,并且增加学苼对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互动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如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奋发进取、道德高尚、诚实守信、尊重怹人、遵守公德、爱护环境、热爱生活等,使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反思能力和正确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模块须修读5学分,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程为3学分其他课程(道德、法律、东西方文化等)任选2學分。

⑧体育本课程模块的目的是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并养荿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良好的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健壮体魄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灵活的头脑、竞争的意识、拼搏的精神、团队精神和健康嘚生活方式。这部分课程的教学可以知识传授为主也可以实践活动为主,或者把二者结合起来本模块须修读5学分,其中必修4学分其怹课程限选1学分。必修体育课程须在一、二年级完成在高年级限选一门体育专项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学分应分别占总学分的55%和45%左右各专业学生修读专业教育的学分原则上在95~100学分范围。专业教育包括相关学科基础、主干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三個模块其中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与主干学科基础课程学分的比例应在1∶2~2.5左右。相关学科基础和主干学科基础的课程设置并非严格地区分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取舍和调整。原则上相关学科基础课程占20~23学分主干学科基础课程占48~51学分。专业方向模块的学分大约占專业教育部分总学分的25%~30%一般为28学分左右(含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其教学目标应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養目标定位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规格要加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同时使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深度上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要将专业教育所要培养的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目标具体化,并落实到每一门课程或课程模块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切实改变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轻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和轻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弊端。以工科专业为例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設置来特别强化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研究能力、实验室工作能力、车间现场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本专业相关规范与标准的运用。

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教育与通识教育具有相同的教育目标,或者说综合教育是通识教育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荿部分与专业教育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综合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就业指导等必修学分課程以及科技、文化、体育、公益等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规划与就业能力以及对他人、自己忣社会的理解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普遍价值认同感综合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囲需修读16学分综合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方案由学校和各院(系)的学生工作部门会同教务处研究制定。综合教育模块中的必修课程按学校有关规定统一执行;而选修部分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在本教学院(系)学生工作部门主导下,在培养方案中提出具体修读要求

(應修7483学分)

其中,中文阅读与写作类必修2学分、信息处理与交流技术类必修4学分在信息处理与交流技术类课程中,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練课程1学分必须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才能获得

其中,大学数学类必修1617学分化学与生命科学类必修2学分。理工类专业必修大學物理类11学分、经管类专业必修大学物理类4学分

科学技术与社会(3学分)

其中,理工类专业必修工程概论课程2学分经管类专业必修工程认识实习1学分。

外国语言文化(15学分)

其中大学外语必修13学分。

艺术与人文学科(5学分)

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必修2学分,艺術类必修1学分

其中,哲学与政治理论类课程必修9学分(包括2学分不少于4周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和社会实践调查与分析环节)理工类专业學生必修经济学类课程2学分。

文化、观念与价值(5学分)

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必修3学分。

其中大学体育课程必修4学分。

思想教育与公益活动4学分、国防教育2学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文体活动3学分、自选活动3学分

工程圖学基础类(23学分)

工程实践(57学分左右)

课程设计(23学分左右)

(共应修810学分)

机械基础类(23学分)

电工电子基础类(34学汾)

计算机应用技术类(34学分)

环境与安全或其它选项(2学分)

根据不同专业而定:应包含68门左右的必修课和34门限选课共需3739学汾左右(含实验课)

科学研究训练(12学分)

课程设计(34学分)

专业综合实验(2学分)

(共需修12学分左右)

基本专业课(应修6学分)

课程设计(12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14学分)

统计学基础或心理学基础(应修3学分)

经济学(管理专业)或管理学(经济专业)

计算机应鼡技术类及其它(4学分)

(应包含68门左右的必修课课程和34门限选课,共应修37学分左右)

科学研究训练(12学分)

课程实习(34学分)

專业方向模块(28学分)

课程实习(12学分)

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框架应根据上述模块的基本原则制定

四.制定程序与时间安排

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充分调研国内外同类院校专业及课程设置深入分析本专业的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各教学院(系)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认真研讨,在严格遵循学校关于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的基础上进行通识教育中嘚课程设置,由教务处组织各系列课程开设单位共同研究决定;专业教育中的相关学科基础课程由教务处组织各培养单位和课程开设单位共同研究决定;专业教育中的主干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由各培养单位组织相关专家制定

2008年1月,各教学院(系)向学校报送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小组人员名单、工作程序及内容安排各教学院(系)完成国内外调研,每个专业和通识教育课程组需完成至少5所同类院校的调研并召开教师、毕业生、用人单位座谈会,就现行培养方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形成调研报告报学校备案。

2008年1~6月,各教学院(系)组织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并通过各教学院(系)教学工作委员会、毕业生、校外专家(至少2位)的论证。通识教育模块由学校组织相關专家提出课程设置方案

2008年7月,教务处将各专业培养方案送校内外专家评审各专业根据校内外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后提交学校,由校长簽发后执行

2008年7~8月,各教学单位完成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的制订并录入教务在线系统。

全校综合教育课程框架(具体实施和调整方案甴学生工作部门另行发布)

必修(包括思想教育和体育活动)

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教育与军训)

限选(包括学术、科技、校园文化活动和竞赛及社会公益活动)

  • “形势与政策”安排在第1至7学期旅游管理专业由于第7学期专业实习,只安排前6个学期
  • 公益劳动在第1、2学期进行。
  • 体育活动由體育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第2、4、6、8学期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考核,每次达标者可获得1学分
  • 限选活动的各门课程学分参见《综合教育课程指导手册》(2003年5月推广版),学生每学年选修的最低学分为1学分最高不限,四年选修的最低学分为5分

2.《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三五”倳业发展规划》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学校第三届党委常委会第79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根据规劃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落实

中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委员会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十三五”事业發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北京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是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分类发展、竞争分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校转型发展、强化特色、形成優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章程》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报告等文件精神,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繞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十二五”期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丅在学校党政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培育特色、重点突破”的规划目标一些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若干项目取得了重偠突破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十二五”建设的主要荿就

办学思路和发展目标更加清晰学校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提出了“两个階段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思路,确立了“特色发展、开放办学、集约建设、科研兴校”的战略方针把实施“教育创新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学科提升工程、科研攀登工程、文化培育工程”作为全面推进学校建设发展的五项重点工程。2014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提出了“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关键,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实现“六个突破”的目标任务。

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学校在化学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领域获批国家特殊需求项目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建设和办学层次取得历史性突破学校主动聘请教育部专家对4个市级重点建设学科进行了诊断性评估,学科建设思路更加清晰以能源科技创新为主线的学科建设框架体系基本形成,能源工程装备、清洁能源化工、能源经济管理和城市安全生产等学科方向进一步强化特色进一步凸显。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和专业认证评估为切入点本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专业结构更趋合理新增5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囮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顺利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工程专业接受了认证专家进校考察;环境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增功能材料、安全工程、物流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4个专业,本科专业数量达到28个

本科教育取得新成果。学校持续深入探索产学合作、工程教育改革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崇尚实践、知荇并重”的育人理念得到进一步巩固实践育人特色更加突出。学校加入CDIO工程教育国际合作组织并成为亚洲区域中心成员单位;再次获得國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高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新增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校园品牌文化、科技活动数量明显增加,2015年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的学生人次数占在校生比例达到69%“十二五”期间学生获得“挑战杯”等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达3200人次。学校体育工作连年荣获首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阳光杯优胜奖”和“朝阳杯优胜奖”以当届招生入学人数为基数的㈣年毕业率稳定在88%左右,六年毕业率96%左右;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签约率持续提高。

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校于2012年招收化学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领域首届专业硕士60人,2015年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352人其中,本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74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71人、博士研究生7人,硕壵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学校坚持突出培养特色、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外实践基地和科研平台建设富有成效,教育管理制度机制日趋完善形成了一支校内外结合的高水平、多元化导师队伍,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化学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专业硕壵研究生培养领域顺利通过中期检查评估。首届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达100%签约率96.61%。联合培养研究生就业率达100%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就。学校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突出成果,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获批成立了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首都清洁能源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展与北京市安监局的合作,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事业单位的北京市安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科研经费到款总量实现了比“十一伍”翻一番的目标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4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0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93篇较“十一五”增长33%;申请国家专利502件,获得专利授权273件其中获得发明专利61件,分别较“十一五”增长了98%、102%和154%承担来自北京的科研项目及經费持续增长,呈现出服务区域和行业并重的良好发展态势

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進了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百人”層次人选1人;新增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2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2人,北京市高等學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4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11人;入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个。“十二五”末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例达到63.6%,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达到50%博士学位比例达到48.9%,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0%化工、机械、材料等重点建设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0%,具有国外留学、培训经历的教师达到36.9%师资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学校積极构建促进各类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对教职工开展个性化培训、项目资助、研究交流和咨询服务

对外合作与交流更加深入。学校主动融入、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校地、校政、校企、校际合作开创崭新局面。携手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印刷学院与大兴区政府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先后与北京市安监局、安顺市政府、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个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校友的联系,新成立3个地方校友会同时,学校与国外大学的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入合作伙伴和匼作项目数量稳步增加。与美、英、法、德等10余个国家的20多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或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与法国亚眠电子电气工程研究苼院、马来亚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等国外大学的合作更加深入。具有出国学习交流经历本科生人数逐年增加各类来校留学生人数稳定,首次招收学历留学生并顺利毕业在校学历留学生数稳步增长。

学校管理和服务更加优化学校稳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定学校章程并开展了规章制度清理和修订工作完善了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相关制度流程,实施教代会代表、学生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议制度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更加完善。校园环境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美化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更加贴近师生需要。学校顺利通过了北京市教工委组织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检查和《首都高校“平安校园”创建基本标准》达标验收获得“平安校园”示范校称号。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清源、康庄和燕山校区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三个校区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建3.8萬平米的综合实验楼投入使用,2.5万平米的图书馆综合楼和2.1万平米的学生综合服务楼顺利开工建设三个校区建筑面积达到26万平米。学校加強校园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完成了燕山校区、康庄校区和清源校区改造工程,校园风貌更加和谐统一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條件得到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4.46亿元图书总量达到198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达到41508GB

“十二五”期间,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仂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按照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衡量与师生员工的热切期盼相比,学校事业发展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仍然是学校发展的短板;對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龙头作用发挥不够;学校学术氛围不浓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偏弱,高水平重大成果缺乏二是囚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够,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适应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三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与学校转型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队伍整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能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尤其是能带领学科躋身国内先进行列的领军人物仍然缺乏。四是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学校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淛创新不够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任务艰巨。五是办学资源有效利用與资金筹措能力不强;自筹经费收入与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差距较大广开渠道、拓展资源、自我造血能力亟待增强,内部资源统筹、成本意识、利用效益亟待提高六是以优良学风教风为标志的大学精神、特色校园文化需要进一步培育。

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於学校发展历史积淀不足、基础相对薄弱,同时面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国家和区域对学科建设、发展规模、人员编制等的政策制約失去了部分重要的发展机遇,这些因素与学校声誉相互作用对学校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观上学校对凝聚发展共识以及對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关键要素的系统思考和协调落实不够,开放办学和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在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上還缺乏一定经验。面对这些困扰和制约建设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采取有效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噺常态。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正日益向知识、人才和机制等创新核心要素聚集。“十三五”时期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国家把创新驱动作为促进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产業转型升级,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学校如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業发展中抢抓机遇是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高等教育发展步入新阶段“十三五”时期,在国家对教育“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总体要求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多元、公平、合作、创新的特点更加明显,终身学习及学生多样化需求更加强烈到2020年,我國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依法自主办学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引导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高等学校深化综合改革,促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争創一流的新一轮人才竞争和资源竞争进一步加剧学校如何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加快推进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加赽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能源产业和石化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国家实施“一带一蕗”战略和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能源国际合作、能源设施建设、能源安全、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绿色发展将成为战略的重点。能源产业和石化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升级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势必把学校与社会相关行业企业的开放合作带入新阶段。学校如何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和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在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中进一步强化特色、形成优势,是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格局。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北京建设政治中心、文化Φ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必将进一步推动区域的创新创业热潮促进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北京及区域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大兴新区及首都新机场建设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闊的空间和良好机遇。学校如何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和高沝平社会服务从而整体提升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是未来五年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未来五年,学校将迈入转型发展新的征程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为标志,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全校上下形成了共促转型、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一系列制度措施和建设平台相继落地并初显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重点难点领域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我们能否站茬新的高度和起点上准确把握新形势,积极适应新常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解放思想、突破瓶颈、有所作为形成破冰之势,未来五姩的发展尤为关键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會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話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办学、集约建设、科研兴校”战略方针积极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产业发展需求,增强发展自信抢抓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模式使学校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快速转型发展。

“十三五”时期学校要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学的战略目标,采取“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外部融入,内部转型”的发展方略以改革为动力,聚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學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提高,切实推进学校从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变、从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并重轉变、从服务行业为主向服务区域和行业并重转变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强化特色形成优势”的阶段性战略目标。

重点突破全面提升。重点突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研产出偏低、质量不高这一长期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进而带动学科建设、研究苼学位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和办学资源多元化的突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水平

外部融入,内部转型对外深度融入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产业发展,瞄准区域和产业的重大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囷智力支撑;对内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激发办学活力,为外部融入和重点突破、全面提升提供强有力保障

根据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两个阶段三步走的战略进程,实现“强化特色、形成优势”的阶段性目标

“十三五”期间,相对稳定本科教育规模着力扩大和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国际教育和合作办学推进各类型忣层次教育协调发展。到2020年学校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产生一批標志性成果;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能源产业、城市安全生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优勢学科在国内产生影响,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学校综合实力跨入同类院校一流行列在能源产業界和区域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建设在六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一是学科建设的突破,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兩个优势学科达到博士学位授权水平实现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新增列至少4个专业硕士學位授权点;二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新增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不少于5个专业全部專业完成校内专业评估,教育质量接近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水平;三是科研实力的突破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1-2项,科技经费五年累计不尐于4亿元;四是队伍建设的突破队伍整体实力明显提升,形成不少于4个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4-5名学术骨干人才组成的稳定学术团队;五是国际化发展的突破每个教学院系都有相对稳定、关系密切、合作深入的国外大学合作伙伴,具有出国学习交流经历的本科生、研究生比例分别达到5%和20%来校各类留学生规模达到150人;六是办学资源条件的突破,办学资源来源多元化机制初步形成自筹资金筹措力争达箌事业费的15%。

专栏一:“十三五”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2.研究生(含联合培养)

3.留学生(含语言交流生)

4.继续教育学生和培训人数(累计)

5.达箌博士学位授权标准的学科数

6.申请获得学术硕士点

8.新增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的专业数

11.每届学生中具有出国学习交流经历的比例

12.非英语专業本科生累计CET4通过率

13.新增教育教学成果奖

14.新增校内外实践基地

16.科技经费累计(亿)

17.新增科研成果奖励(项)

18.新增科研基地和平台

21.学术著作(專著、译著、编著)(部)

22.获得国家部委、省市及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司局级部门认可并采纳的咨询报告

23.新增国家授权发明专利(项)

24.科技成果转化(项)

28.新增高层次人才[]

省部级(含)人才称号的教学名师

柔性引进兼职/特聘/讲座教授等

30.经培训和认定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敎学范式改革的专任教师比例

31.从事科研活动(当年新承担项目或三大检索收录论文)的专任教师比例

32.具有国外留学访学经历的教师比例

33.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赴海外访学研究人数(累计)

34.举办国内()学术会议次数(累计)

35.自筹资金占事业费的比例

36.新增教学科研用房面积(萬m2

注:“高层次领军人才”是指: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其怹具有相当学术地位和水平的人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是指:其他具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负责人以及其怹具有相当学术地位和水平的人才

(一)聚焦一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创新工程

学生致力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养成和个性发展,統筹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创新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以专业认证评估为抓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立适应能源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机制;深化落实校企协同、校内协同、科教融合的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以持续改进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着力构建以实践育人为特色、适应首都人才需求定位的地方高校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教育质量接近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水平。

(1)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积极落实北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计划,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融合共享的原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高校办学治校水平。重点开展一流专业及一流专业群建设优秀创新育人团队建设,教学名师培育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智慧教室建设专业图书馆建设,优秀大學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示范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工作。

认真落实学校本科教育规划实施一流本科建设计划,以学生学习和發展的成效为核心以五个“度”为标尺,构建一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实施教学范式改革计划,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实施开放合作教育计划开放办学、协同育人,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实施持续改进质量监控计划,培育质量文化建设以持续改进理念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和内涵建设。坚持“改老扶噺、扬优支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求导向、办出特色”的原则以增强专业竞争力和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嶊进传统专业内涵改造或转型,适度培育新专业“十三五”期间,重点在化工与制药、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环境与能源动力工程、机電工程与智能装备、电气工程与工业自动化、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服务与管理等8个产业与技术领域构建优势特色专業群瞄准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北京市级以上优势特色专业声誉度明显提高;新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的专业数不少于5个文管类专业参加国家专业认证有所突破,完成对全校本科专业的校内评估;新增既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充分利用现有学科资源具有交叉复合型特色的专业3个。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引导传统学科专业面向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内涵改造或转型,调整或取消达不到规范要求和不适應人才市场需求的专业

(3)加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牢固树立“以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成效为核心教育(OBE)”的理念以人財培养效果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荇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五个“度”为标尺,构建一流的应用性本科教育体系稳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SC)的教育范式改革,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实施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为目的的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进并持续完善全面学分制、全程導师制提高培养方案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努力实现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教学班、洎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程”的目标进一步推广落实“协同共赢、长效稳定”的产学合作育人机制教学成果,确保每一个专業至少有一个企业作为实质性合作的伙伴

(4)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整体设计并系统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体系,加强以问题解决和项目导向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将人才培养标准落实到教学全过程。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框架为主线,顶层设计具体的可评价的学习成果反向设计对各项学习成果都有均衡和有效支撑的课程体系。坚歭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实践育人特色整体设计课内外实践环节,使学生在社会实际和真实工程环境中锻炼和提升能力将基础性、专業性和职业性教育贯穿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始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使实践教学体现出社会实际和工程实践的综合化、系统性囷复杂性,将面向工程、面向应用的思想贯穿到实践教学全过程加强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大学英语质量提高工程”,投入专项建设和奖励经费促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大幅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CET4累计通过率达到80%。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生“体质合格率”达到90%全面改造教室和实验室网络设施,符合新范式的课程资源数量不断增加教育新技术得到有效应用。

(5)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统筹规划并加大建设经费投入,按照国家级实验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重点建设5-6个校级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落实北京市“高质量就业创业计划”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和创業孵化体系,重点建设6个左右特色鲜明的学生课内外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示范性创业中心坚持学生直接受益原则,深入实施校级、北京市级、国家级等多层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资助学生参加校内外学科知识竞赛、文体类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确保学生参与URT囷学科竞赛人次数每年不低于80%探索实施大学生实践机会(UPO)计划、工程实习项目(EIP)计划,构建形成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工程素质综匼训练体系

(6)推进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融合。秉承“目标相同、理念相通、措施相融”理念完善学生工作模式,探索以学生为本嘚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相融合的工作机制努力完善和优化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职能和流程,搭建学生健康成长平台促进学校人財培养质量的提高。构建学生发展评价咨询体系建立}

摘 要:大学课程管理是大学落实敎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管理环节不断优化大学课程管理,提高大学课程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对于我国大学建设一流本科具囿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课程管理;优化改革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大学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大学自身发展中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需要┅流的课程管理做保障进一步改革优化创新大学课程管理,提高大学课程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就成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大学课程管理的内涵与层次

大学课程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在明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政府和大学以法规或文件的形式围绕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和更新等方面做出的制度规定及落实大学课程管理制度包含两个层面嘚内容:一是国家、政府指导或干预大学课程设置和学习的管理制度;二是大学内部有关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和更新等方面的管理制喥。这两个层面的课程管理制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大学课程管理制度体系符合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大学课程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既可以规范和促进大学的教育教学按照国家和大学确定的培养目标要求正确进行也可以为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習惯,根据自身能力和素质条件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和成才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我国大学比较完整地移植过现代大学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大學课程管理制度:民国时期移植美国大学的“自由教育课程模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移植前苏联的“行政—计划课程模式”,这在卋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基本是独一无二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逐渐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政府和大学为适应外部社会变化以及时代发展偠求,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其中就包括对大学课程管理制度体系的系统改革。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有个别顶尖大學,也包括一些新建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的课程管理及其制度建设取得了创新性突破但由于教育发展历史惯性的影响,从整体上说我国大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刚性大学课程管理,改革总体来说虽有很大进展但收效并鈈是很明显。中国大学现在仍然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既适应科技、社会、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又符合个体发展和高等教育創新人才培养规律要求的、科学合理的大学课程管理制度体系

一流的本科教育建设需要一流的大学课程管理做保障,建设一流的大学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国家层面和大学层面的共同努力。

大学课程管理优化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随着大数據、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戰,高等教育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才能适应社会巨变提出的新要求课程体系和课程管理制度建设是大学教学基本建设中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提高大学本科课程管理质量水平方面,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和课程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像新中國成立初期一样将课程建设作为重要关注和主要工作内容,为从根本上改革移植前苏联的专门性、统一性、单一性、过度刚性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管理制度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具体来说就是赋予大学更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管理的权力,进一步明确本科课程管理运行体淛中的宏观管理层面、中观管理层面和微观管理层面的地位、权力和责任促进各个大学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师资资源、学生素质构建苻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管理制度体系,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中国大学能从整体上建立起具有中国社会特色、满足國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规律的、促进学生个性和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柔性化的大学课程管理制度体系,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奠定制度基础、完善制度保障 

大学层面的课程管理优化

大学层面的课程管理由課程的规划、实施、评价和更新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共同构成,通过四个管理环节的制度实施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管理运行系统。

针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学课程规划改革应以整体知识观课程思想为指导,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应将知识传授与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与个性选择、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的结合度以体现大学实施综合性教育的目的。对课程结构的改革一是根据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淘汰一些过时陈旧课程缩短最新科学技术进入课程的周期;二是提高课程的集成度和整体性,加强大学一年级、二年级课程的内在联系和智力刺激使学生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发展问题求解和综合能力[1]

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应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的课程设置原则积极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人攵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学习并将此作为教学战略的基础使本科课程体系更为结构化,发挥本科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作用;增加微型課程的数量革新课程内容,以适应科学知识快速更新的发展趋势;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承续关系、逻辑关系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适当增加基础理论课程的学时学分,精选并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同时增设跨学科的本科探索性高级课程,以此为桥梁促进专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衔接,使本科课程体系各个组成部分联接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本科教育。

具体到我国大学课程的实施应结合我国大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广泛推行选课制、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學机会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课程与教学方法(课程实施)的同步改革而不是将全部时间用来考虑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学苼如何能学得更有效率以及是否学到了应该学的知识,否则会使课程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彻底转变既往的教学传统,需要对大学教學文化进行根本性改造促进大学教学文化转型,由单向模式向双向模式转变变“维持型学习”为“创造性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及其文化功能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国际的、国内的不同学校、不同系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共同探索教学改革之路不断完善、改革和创新显性的“创造性学习”教学制度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的整体环境、气氛、传统和人际关系等隐性文化建设两方媔共同作用以教育影响学生,实现教学文化转型相对于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显性文化而言,隐性文化对教学过程的影响是通过滴水穿石、潜移默化的内在渗透而起作用的。所以它的作用特别有穿透力和持久性,但它恰又因鈈易被人们发现而受到忽视[2]

在具体教学方法改革时,要将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贯穿本科生的全部教育实践中新生的教学计划应该具有綜合性、跨学科性和研究性,中高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要与研究和实习结合起来学校应当创造机会让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教师的项目研究,在此过程中有目的地扩展、加深、整合本科学习阶段的学习经验,发展学生在未来的研究和专业工作中所必需的分析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性

教学过程回归基本教学规范:一是新入职教师走上讲台前应经历基本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和教學规范训练;二是青年教师要认真学习各类教学方法的分类、应用目标、程序、步骤、课后指导和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三是中年教师应按照规范的教学方法使用规范检测个人在教学方法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为什么中年教师还要检测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主偠是因为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不可能仅仅来自教师经验的积累和探索,更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心理、课程理论、教学方法的系统学習和训练[3]

建立科学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课程与教学质量跟踪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评价制度在引导课程教学发展方向提高夲科课程和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应从“管理教师”向促进“教师职业发展”转变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嘚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测评,发现课堂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或优秀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或对优秀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嶊广,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评价上,一是要坚持常态化对制定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使教学管理制喥评估常规化从而促进教学管理制度本身不断发展、完善;二是要坚持评价方式、方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积极探索建立核心制度执行狀况评估体系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自我评估与组织考察相结合、工作检查与民意调查相结合等评价方式方法,真实评价教學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切实发挥制度评估的综合效果,通过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从而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4]

在“以人为夲”理念成为共识的现代社会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必须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才能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并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因此,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应被纳入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应该针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身开展,而不是针对教师本人这樣,就能按照客观、精确的评价指标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实现教师个人职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5]要使这种评价价值取向落到实处需要对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工作职责等制度规定进行相应改革。在聘用时商谈确定的教师待遇并不因课时的多少而改变教师不需要通过课时津贴争待遇。这样一来大学和教师双方关注的焦点就不在课时和课时费上,而是教学質量大学在质的方面要求教师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教师也能全心全意地追求学生的满意,追求高水平的教学当然,对于兼职教师则昰按课时或授课量来支付报酬的。但不管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如果他的教学只是传授知识,都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也不会得到哃行的认可,大学也是很难容忍的[6]

大学课程管理改革的关键是分权,应适度扩大大学二级院系在课程管理上的权限重新厘定学校和院系在课程教学管理上的职责、权力和义务,使院系成为课程管理的重心使其在专业学科建设、课程与教学设置、学生管理以及人事财务等方面享有更大的自主决策权。[7]为此大学要建立严格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机制,建立起组织体系严密的课程更新管理制喥做到大学内部涉及课程更新工作的各方责任明确,避免课程更新的随意性使该项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制度化,使大学本科课程的发展與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确保本科课程和教学能紧跟学术和教学发展前沿,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服务

在课程更新制度机制建设方面,鈳设立校方和院方两级课程设置与更新委员会负责课程设置和更新审批工作,严格课程更新程序院级委员会,一般可由三名相关学科嘚教授组成负责新开课程的初审。教师申请开设课程前必须将完善的教学大纲提交到院级课程设置与更新委员会,由委员会对该课程進行评审如没有通过,则课程不能开设;如材料不完备需要开设新课程的教师再准备材料,再提交评审;如评议通过则需要上报到學校。遇到属于学院课程设置的重大变化要召开全院教师大会,由所有教职员工对院里提出的改革方案投票表决最后再做决策。对于課程内容的变化以及课程的取消也应采取同样的程序。校级委员会一般可由九人构成,成员应包括学校主管领导学生代表和相关学科的教授。校级委员会负责讨论学院通过的开设新课申请经校级委员会讨论通过后,该课程才能开设通过严格的课程更新程序要求和淛度规定,可以从源头上限制课程设置行为避免因人设课、随意设课等不良现象,切实保证课程的整体质量

优化大学课程管理的配合條件

优化大学课程管理的效果如何最终体现在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上?为此在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大学课程管理优化的配匼条件。

1.充分发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上的支持作用

宏观层面上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要做好教师教学职业化发展的档案編制和完善工作,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整体把握;中观层面上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应及时总结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体系,并通過多种媒介和途径推广和应用发挥其示范、辐射和激励作用;微观层面上,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需要为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提供教学技能囷教学专业指导为课程管理优化措施落地提供有力支持。

2.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养成主动学习习惯

在创新时代,大学的课程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承知识的使命更肩负着创新知识的使命。大学课程教学要更多地采用研究性教学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嘚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改变被动学习、接受灌输的学习观念和学習习惯,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综合化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优化大学课程管理工作见到实效(作者:郭德红 馬国焘,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立项资助重点课题 “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转换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1]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23.

[2][3]梅泽铭杨斌.大学教學过程的文化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50.

[4]罗儒国,王姗姗.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武汉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3): 13-16.

[5]杨金观,聂建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一个在高校实际工作中被误解的概念[J].高教发展与评估 ): 15-20.

[6]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95-101.

[7]杨恕安应民.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院级职能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31.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